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早就离开了,曾经到编辑部主任

现任青岛画报总编辑是王基德。青岛画报编辑部是青岛日报社下属的处级单位,历任总编辑是张秉山、郑建华、龙思训、王基德。

feichanghaoderen!

笔名阿真,原名王洪荣,女,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大中文系。历任济南市文联《泉城文艺》小说编辑,山东省作协《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杂志小说组组长,《青岛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女大学生》《鬼屋》《雾中丽人》等;小说集《伤心的海湾》《无色的虹》等;小说《我爱你,孩子》被介绍到国外;短篇小说《我看见了大海》被改编为电视剧,并获得中央电视台星光奖;短篇小说《伞》获1981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作品奖,《唉,青林岗》获1982年《泉城文艺》奖,《沙冢》获1989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中篇小说《无色的虹》获1990年《时代文学》优秀小说奖所著中短篇小说多次受到媒体评介并转裁。近年来,作者致力于悬念小说和推理小说创作。希望对你有用,希望采纳!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

笔名阿真,原名王洪荣,女,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大中文系。历任济南市文联《泉城文艺》小说编辑,山东省作协《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杂志小说组组长,《青岛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女大学生》《鬼屋》《雾中丽人》等;小说集《伤心的海湾》《无色的虹》等;小说《我爱你,孩子》被介绍到国外;短篇小说《我看见了大海》被改编为电视剧,并获得中央电视台星光奖;短篇小说《伞》获1981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作品奖,《唉,青林岗》获1982年《泉城文艺》奖,《沙冢》获1989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中篇小说《无色的虹》获1990年《时代文学》优秀小说奖所著中短篇小说多次受到媒体评介并转裁。近年来,作者致力于悬念小说和推理小说创作。希望对你有用,希望采纳!

早就离开了,曾经到编辑部主任

许多人都不知道,青岛日报是从一则消息里“挖”出许振超这个典型的。2003年3月,青岛日报记者辛梅采写了一篇题为《青岛港刷新中国集装箱装卸效率》的消息,其中提到了青岛港许振超的名字,命名集装箱服务名牌为“振超效率”。这则看似“很一般”的消息,却隐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新闻线索,“为什么要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这个效率呢”,带着这个问题,辛梅第二天又跑到码头采访。据辛梅回忆,“一见面,就感到这个队长与众不同。”也正是在这次采访中,辛梅掌握了许多关于许振超感人事迹的第一手材料,而今天,这些事迹已经家喻户晓。“收获”的喜悦让辛梅带着兴奋跑回报社,当即向报社领导做了汇报。第二天,社领导在例会上明确提出,“这是难得的当代产业工人的典型。”“要举全编辑部之力将它做好,要做成系列。”半个月后,辛梅十易其稿,精心采写出了关于许振超先进事迹的第一篇通讯《振超效率:赶超世界第一》。交稿后,社长谭泽、总编辑蔡晓滨亲自改稿,之后,又将此稿送交市委有关领导亲自审阅,市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典型报道。2003年4月2日,这篇经过反复锤炼的人物通讯在青岛日报头版头题刊发,报社为了处理好这篇报道,做了精心设计,一版配评论,配照片。报道见报,一夜间,青岛人知道了许振超这个名字。对于青岛日报发现了这个先进典型,许多人认为是幸运的、偶然的。而青岛日报社社长谭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偶然中的必然。据谭社长介绍,青岛日报一直注重培养记者的“典型意识”。长期负责海尔、青岛港等大型企业报道的记者辛梅,脑子里就时时绷着“典型意识”这根弦。辛梅也告诉记者,社长谭泽曾经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这里容易出典型,一旦发现,就要抓住不放。” 在青岛港,辛梅俨然成了“名誉职工”。这个跑了6年交通口的女记者,对青岛港已经相当熟悉。这为发现、写好许振超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但是,她并不满足,为了写好许振超,她简直挖空了心思。为了挖细节,她先后20多次在各种天气下,爬上17层楼高的桥吊;为了写好许振超修理张紧液压装置的画面,她越过护栏,一直爬到探到海里的桥吊前大梁上,亲手去实验两个油阀的温度;为了写出桥吊司机工作的单调,她反复计算出了一天一个司机要做近万个重复动作的次数……这些还不算,对于辛梅而言,最难的是怎样从内敛的许振超口中和不善表达的工人口中挖出想要的素材。当时,许振超就像一张白纸,连青岛港自己的港报都没有宣传过许振超,更谈不上有什么相关资料。面对沉默的许振超,她的采访往往很难进行。于是,在最初一段时间里,她只有从“外围”入手,尽量多地掌握一手资料。那时,她只要听说谁是许振超的好朋友,就缠住人家不放,硬拉着人家讲讲老许的事;她还和许振超的妻子女儿成了好朋友,说起许振超的事,她们一块大笑,一块流泪;一个人和十几个工人座谈,一谈就是大半天;晚上十一二点还“泡”在码头上……就这样,在写完最初的几篇通讯之后,辛梅的采访笔记就有了一尺多厚。而每次写作,她都要从上百个事例和细节中选取最为合适的素材。因为她知道,典型人物容易留给大家“似曾相识”的印象,就是因为记者在对典型人物宣传时容易“为了宣传而写作”、“为了宣传而拔高”。同时,青岛日报从最开始就给这次宣传定了基调:让典型人物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辛梅也回忆到,“我的目的是要写一个本色的许振超,既要写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许振超,又要写出一个唯一的许振超。”推广典型 追求动态效果从去年4月第一篇通讯见报到现在,青岛日报关于先进典型许振超的报道从没停止过。青岛日报在这次典型报道中突出表现出“不搞一阵风”的报道特点。2003年,青岛日报共发表文章十余篇对许振超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跟踪报道,其中包括《一个人和他的团队》、《告诉你一个生动的许振超》等6篇主打通讯。进入2004年,青岛日报仍然对其进行跟踪采访,写出长达1.3万字的通讯《许振超和他的振超效率》,并打破常规,用2/3个一版转1/2个6版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性刊发。这对于报社而言,是个“破天荒”的举动。最近,许振超已经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辛梅又采写了《还是那个许振超》、《不是那个许振超》等一批新的报道,当然,还是用事实说话,写平常事,反映许振超在北京做完事迹报告会后的变化。总之,“典型是动态的。一个成功的报道也应该是动态的,让报道与典型共同成长,这就是我们的追求。”青岛日报的记者们如是说。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首先和你说吧,绝大多数发行量大的报纸杂志是不敢发表同性恋方面的文章的。尤其是传统的文学杂志,你想都别想。如果不是太黄或者太暴力,仅仅是隐约的暧昧关系,你可以把文章弄得唯美浪漫点,然后投给花雨、花溪、南风杂志社。(至于容易被大人和学生看到,几乎很难)花雨网站:花溪、南风: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注重多学科的融通,根据全面发展、突出重点的研究思路,广泛涉猎了西方美学、文艺学、人才学等多个领域,近些年主要研究人才开发、人才美学、《乐记》和文化产业。教学科研在高校长期进行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已经为研究生或本科生开设了人生哲学、古代诗文、文学理论、文学方法论、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 、西方文论、美学、西方美学、人才美学、文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论、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管理、人才开发学、领导科学与艺术、行政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率先进行了“情商点名法”的教改实验,创立了“山型人才”培养模式;组织20多人的教研创新团队,最早进行了大学生潜能开发与情商育成的探索。一、出版专著与主编的著作9部,合作出版10部。1.专著《中国古代文论经典流变——<乐记>的形成史与接受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2.专著《<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与牛月明教授合作)。3.专著《<礼记﹒乐记>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4.专著《人才开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5.专著《人才与审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6.专著《西方美学论稿》,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7.专著《新世纪人才学》,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版。8.主编《先秦两汉儒家美学与古希腊罗马美学比较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9.主编《大学生潜能开发与情商育成》,齐鲁书社,2001年版。合作出版的有《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才学30年》、《大学生应用写作》、《教师美育学》、《风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马列文论导读》、《美育学》、《爱情新诗鉴赏辞典》等。二、发表文章百余篇(第一作者),主要论文60多篇“试论文化产业“产学研”的机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青岛海洋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思考”,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卷)》,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从人是最重要的文化形态看文化强国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8日。“广告艺术符号模式研究”,《艺术评论》,2013年第2 期。“妈祖文化开发应凸显其优秀品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4日。“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6日。“人工岛建设的原则与文化元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日。“学术大师成长的主观因素”,《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6月10日。“论大学精神的文化内涵”,《中国海洋大学报》,2012年5月10日“人才美学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走向”,《文艺美学研究》第五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小雄鹰的故事”,《河北教育》,2011年第6期。“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中长期规划研究”,文化产业司编《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10年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建立海洋美学的构想”,《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11年第4期。“《乐记》动力定型的理论来源与美学阐释”,《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红色经典作品的市场化生成因素”,《理论学刊》2010年第9期。“SA8000—企业从‘经济型’向‘社会型’转轨的重要标志”,《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王蒙自传》中的王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人生‘须臾’中的永恒与诗意”,《领导科学报》2009年2月2日。“论全面提升CEO的卓越领导力”,《现代领导》,2009年第12期。“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海滨现代文化名城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青岛社会科学》第二辑,2009年。“‘乐由中出’:《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从格式塔视域看<乐记>中的心物同构”,《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如何开发管理B类员工”,《中国人才》,2008年第7期。“天人相谐的和合阐释”,《文化中国》,2008年第4期,加拿大出版。“中国文论研究的间性拓展”,《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从乐心关系看《乐记》的‘唯乐不可以为伪’”,《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关于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海洋大学报》2008年9月4日。“论《乐记》的创美主体修养思想”,《理论学刊》,2008年第2 期。“审美诱发潜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美与时代》,2008年第11 期。“为什么要阅读文学名著”,《高中生之友》2008年第11期。“企业如何与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3期。“惟君子为能知乐——从《乐记》知音论看人对动物性的超越”,《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怎样看待火星文”,《光明日报》2007年10月12日。“乐同民心——审美共同性的阐释”,《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中庸美:王蒙文学哲学的精髓”,《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从以美导善看‘惟乐不可以为伪’”,《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人才开发中的大人才观”,《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红旗出版社,2007年出版。“大乐与天地同和”,《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从‘天下皆宁’看文艺价值的指归”,《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人才战略与人才开发”,《教育人才研究》2006年第3期。“从先秦古籍通例谈《乐记》的作者”,《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光明日报》2005年6月7日。“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光明日报》2004年4月13日。“美是有神性的”,《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二人合作)。“试论中世纪文化及其本质特征”,《理论学刊》2003年第5期。“创新:为‘见异思迁’ 正名”,《联合日报》,2002年1月15 日。“郎吉弩斯与“崇高”辨析”,《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论柏拉图的艺术管理思想”,《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柏拉图的艺术美论”,《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柏拉图美学之再阐释”,《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康德崇高美之我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论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创造的辩证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卷2001年第7期。“试论大学生潜能开发和情商育成的动因及其重要性”,《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生涯设计的原则及其意义”,《山东教育》,2001年第3期。“试论教师的潜能开发能力”,《山东教育》,2001年第5期。“‘山型人才’及其培养”,《联合日报》,2001年6月5日。“试论贺拉斯《诗艺》的理论体系”,《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学会做人·培养能力·勇于创新”,《 光明日报》2000年8月16日。“试论孔子的情商思想”,《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走出心灵的困境,《香港现代教学论坛》2000年第2期。“影响人才自我开发的主观原因及其对策”,《中国知识经济文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下岗职工的心理调整与人才再开发”,《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论文选粹》,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命运归因探析”,《光明日报》1999年8 月27日。“怎样提高作文能力”,《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3日。“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与人才开发的归因”,《中国人才》1999年第1期。“凝聚力差的原因及其对策”,《行政与人事》,1998年第1期。“大学生心理冲突导致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第三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自学成才与人才资源开发”,《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2期。“寻美向导”,《大众日报》,1997年12月8日。“审美:诱发潜能的加速器”,《中国人才》1997年第4期。“狮羊效应与羊狮效应”,《中国人才》,1996年第1期。“人才鉴别的测不准原理”,《中国人才》,1996年第2期。“苏格拉底的人格美及其艺术美论”,《语文函授》1996年第3期。“谈谈《阑尾》的怪诞与滑稽美”,《语文函授》1996年第2期。“优化组合尚未实现”,《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试论青少年潜能的开发”,《山东青少年研究》1995年第4期。“‘模仿说’嬗变略述“,《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形象大于思想与形象小于思想新探”,《语文函授》1994年第1期。“文学概论疑难问题十五解”,《高教自学考试》1993年第8期。“历史感·方法论·文艺本质”,《齐鲁学刊》1992年第3期。“对自然美奥秘的探究”,《山东社会科学情报》1992年第5期。“经济大潮对文艺创作的呼唤”,《语文函授》1992年第6期。“深化与改革文学理论教学的几点尝试与设想”,《语文函授》1991年第3期。“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感”,《语文函授》1990年第4期。“消遣的价值”,《齐鲁学刊》1990年第6期。“对宗教的美学思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年第3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审美价值与主体性”,《齐鲁学刊》1989年第5期。“对现实主义的再思考”,《语文函授》1989年第6期。三、2008年以来主持完成的项目与在研项目2008年主持完成了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人才美学:人才开发的新视域》。2008年主持完成了山东省高校教改项目《人才开发学研究》。2010年主持完成了国家文化部重点招标课题《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中长期规划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规划项目《<乐记>与中国文论精神》。2011年主持完成了中国人才研究会项目《国家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乐记>的形成史与接受史研究》。2011年主持青岛市发改委重大招标课题《青岛市海洋人才高地建设问题研究》。2012年主持山东省蓝黄两区重大招标课题《山东省引进海外海洋人才对策研究》2012年主持中国人才研究会项目《文化创意人才创新能力研究》。2012年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加快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3年主持青岛市社会科学重点委托项目《文化强国梦及其对策研究》。2014年主持青岛市“十三五”前期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青岛市“十三五”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4年主持青岛市西海岸(国家)新区委托课题《陆海统筹发展实验区建设战略及对策》

青岛农业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4tx6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学报是学报,期刊社是期刊社,学报主编只是主编,这三者没有必然联系。学报编辑部属于学校下属单位,学报编辑部主任是大学的处级领导。期刊社具有独立经营的性质,其一把手领导是社长。一般情况下学报的主编是学报的一把手担任,有时是由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担任主编。期刊社的社长一般来说都是期刊的主编,也有例外的。

  • 索引序列
  •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青岛日报编辑部主任
  • 青岛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