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

发布时间: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

世界十大报纸,按照发行量排名如下: 1: 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 日本 14,067 2: 朝日新闻(The Asahi Shimbun) 日本 12,121 3: 每日新闻(Mainichi Shimbun) 日本 5,587 4: 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 Shimbun)日本 4,635 5: 中日新闻(Chunichi Shimbun) 日本 4,512 6: 图片报(BILD) 德国 3,867 7: 产经新闻(Sankei Shimbun) 日本 2,757 8: 参考消息(Cankao Xiaoxi) 中国 2,627 9: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 中国 2,509 10: 东京体育报(Tokyo Sports) 日本 2,4252007世界十大报纸,按照其世界性影响排名如下:1、华尔街日报 2、日本的《读卖新闻》(1300多万份) 3、英国《太阳报》 4、日本《朝日新闻》 5、德国《图片报》 6、英国《泰晤士报》 7、法国《世界报》 8、美国《今日美国》(200多万份) 9、美国《纽约时报》 10、瑞士《新苏黎世报》

世界10大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科学Science、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细胞Cell、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1、自然Nature《自然》杂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及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与当今大多数科学杂志专注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自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许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自然》排名第439。2、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1811年创办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经常被列为世界学术期刊医学领域中拥有最高影响因子之刊物。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道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3、科学Science《科学》(英语: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科学》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科学排名第383。4、柳叶刀The Lancet《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所创刊,取名“柳叶刀”,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该杂志从诞生至今,未曾加入任何一个医学或科学组织,目前在整个医学界仍保持着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柳叶刀》目前主要刊登原创性研究文章、评论文章、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如特刊消息、案例报道等。5、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全称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PNAS,和《自然》《科学》齐名,是一种权威综合性科技期刊,自1914年创刊至今,《美国科学院院报》仍提供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和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周刊之一。

《保险研究》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保险学会主办的学术性保险期刊,是中国保险学会会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等。主要报道风险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保障、金融投资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等内容。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1: 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 日本 14,0672: 朝日新闻(The Asahi Shimbun) 日本 12,1213: 每日新闻(Mainichi Shimbun) 日本 5,5874: 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 Shimbun)日本 4,6355: 中日新闻(Chunichi Shimbun) 日本 4,5126: 图片报(BILD) 德国 3,8677: 产经新闻(Sankei Shimbun) 日本 2,7578: 参考消息(Cankao Xiaoxi) 中国 2,6279: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 中国 2,50910: 东京体育报(Tokyo Sports) 日本 2,425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榜

不是核心是省级刊物刊名: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主办: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周期: 月刊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7-7243CN: 22-1354/F邮发代号: 12-42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创刊时间:2009

就是普通 的省级刊物,何来核心之说?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 社会保障报

全球各国社会保障其实跟经济发达情况有关系经济发达的国家社会保障一般就强一点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前十

《保险研究》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保险学会主办的学术性保险期刊,是中国保险学会会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等。主要报道风险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保障、金融投资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等内容。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排名最高的还是咱们首都北京。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中国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最新数据中国成为世界第七大保险市场“十一五”收关,“十二五”开启。2011年,中国入世10周年,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亦十载有余。如今,中国保险市场在世界上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近日,在北京大学-瑞士再保险系列课程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秘书长郑伟博士透露,截至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2010年相关数据尚未公布)。世界第7亚洲第2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从权威渠道得知的独家数据,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以1630470亿美元的总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较2008年排名下降一个名次。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01%。其中,排名全球第一的是美国,总保费收入1139746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03%。其次是日本,总保费收入505956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44%。第3是英国,总保费收入309241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61%。与中国水平相当的是意大利,总保费收入169360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17%,位列第6位,2008年,则位列中国之后。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总计保费为3107733,占据了世界43%的份额。而关于亚洲市场的中国地位。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2009年全世界保费规模(寿险和非寿险)为4066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6%(2008年41%),北美占5%(2008年32%),亚洲比去年上升3个百分点,占3%,排名第三。就亚洲市场而言,在研究涉及的10个国家/地区中,如果用保费收入来衡量市场份额,2009年日本仍在10个国家或地区中稳居状元,拥有53%的市场占有率。中国则与2008年一样,依然占据榜眼位置,由2008年16%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至17%。韩国位列第三,拥有10%的市场占有率,相对于2008年萎缩了1%。印度在亚洲市场占有率约为8%。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一共占有2%的市场份额,小于中国和印度市场占有率之和。密度第64深度第44除了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则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首先,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密度2美元,位列全球64位,且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美元。位列第一位的是荷兰,保险密度6美元;第二名是瑞士,保险密度6美元;再次是丹麦,保险密度9美元。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位列第9、第10。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亚洲国家和地区2009年人均保费支出约为1美元,略高于2008年的3美元。其中,2009年寿险保费和非寿险保费支出分别为3美元和8美元。由于经济差异以及财富分配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家和地区保险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日本拥有最高的保险密度,为3,979美元,中国香港紧随其后,为3,304美元,其次是中国台湾(2,752美元),新加坡(2,558美元),以及韩国(1,890美元)。2009年度,中国台湾超越了新加坡而占据了排名第三的位置。国家或地区名称人均保险费(2009年)全球保险密度1美元荷兰保险密度6美元瑞士保险密度6美元日本保险密度3979美元中国保险密度2美元保险深度则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4%,位列全球44位,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0%。但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深度位列第一位的是中国台湾地区,保险深度达到8%;第二名是荷兰,保为险深度达6%;再次是英国,保险深度达9%。中国香港则位列第5,保险深度为0%。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2009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1%(与2008年的0%相比略有上升),其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8%,接下来依次是中国香港(11%),韩国(4%)以及新加坡(8%)。日本作为规模最大的市场,保险深度为9%。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却分别只有4%(2008年为3%)和2%(2008年为6%),也说明了这两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保险深度最低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只有3%。国家或地区名称保险费占GDP比重(2009)全球平均0%中国台湾8%荷兰6%中国香港11%中国大陆4%

全球各国社会保障水平排名,嗯,这个保障水平别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所以没法陪你。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第几

《保险研究》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保险学会主办的学术性保险期刊,是中国保险学会会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等。主要报道风险管理、商业保险、社会保障、金融投资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等内容。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就是普通 的省级刊物,何来核心之说?

保险类核心期刊为你推荐以下几个:保险研究是中国保险学会会刊,是我国目前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一本保险理论刊物,是保险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金融保险类核心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保险研究》为繁荣学术研究、创新保险理论和促进我国保险事业发主管主办: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学会快捷分类:经济保险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4-3306, 11-1632/F创刊时间:1980  影响因子 881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社会保障研究《社会保障研究》面向高校、研究机构、人力资源与社保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工会、残联、老龄工作部门、慈善组织、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以及银行、基金、保险行业,关注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主管主办:教育部  武汉大学快捷分类:管理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社会科学I出版发行:湖北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674-4802, 42-1792/F创刊时间:2008审稿时间:6-9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济经管理、经济法等财经类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会议综述等及有关国外财经方面的著文等。荣获2002年北京高等学校社科学报一等奖。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财经大学快捷分类:经济经济与管理综合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0-1549, 11-3846/F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768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学报设立了宏观经济、企业管理、金融投资、金融保险、信息管理、财税与会计、统计与审计、区域经济、旅游经济、研究生园地、探索与思考、高教研究等栏目;经济研究、地方经济研究、高教研;究是学报的特色栏目,学主管主办: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财经大学快捷分类:经济经济与管理综合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云南  双月刊  A4期刊刊号:1674-4543, 53-1209/F创刊时间:1985  影响因子 479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金融研究《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主办,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773。金融研究成为在中国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中占据重要地位,扎根金融改革和发展实践,引领学术前沿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兼备的权威学术期主管主办:中国科协  中国金融学会快捷分类:金融金融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2-7246, 11-1268/F创刊时间:1958年  影响因子 340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经济与管理学专辑类的核心期刊、CSSICI级别期刊列举如下:经济与管理综合:《当代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企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管理评论》。管理学:《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管理科学》、《宏观经济管理》。北大核心期刊:《经济问题探索》、《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经济学南大核心期刊投稿有哪些推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与管理评论》是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传承创新学术、培养学术队伍、展示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主要刊发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探讨新时代经济领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西安财经大学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跟踪并探索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设“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西部经济”、“丝绸之路研究”、“金融研究”、“宏观经济”、“秦文化与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贸易经济”、“旅游经济”、“法学论坛”等栏目。《产经评论》是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大型产业经济类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从产业经济发展实践出发,追踪理论前沿,传播产业经济学科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经济问题》创刊于1979年,月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期刊。主要设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栏目。《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

去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标志着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统筹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如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就上述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陈建奇。民生周刊:人口老龄化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应对?陈建奇:我国将成为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家。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7%的老龄化,过渡到超14%的深度老龄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用了40年以上时间,我国仅用了2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一方面意味着能够投入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另一方面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增大。这导致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消失,对宏观经济产生下行压力。然而,上述分析是假设政府或社会不会对老龄化问题做出积极应对。现实中,移民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人口老龄化最终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需要客观分析、科学评估。有观点认为,中国40多年的快速发展,依靠的是人口红利。如果真如此,人口老龄化确实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但回顾历史,我国40多年的快速发展,固然有劳动力丰富的因素,但仅靠人口红利是不够的。另一个因素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是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这个红利仍在持续释放,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从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来对冲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从资本要素看,中国的国内和国际资本都较为充足。我们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以上水平,储蓄全球第一。国内资产及百姓的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可以为我们未来增加资本投入提供重要保障。从全球来讲,我国有大量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这些都有助于吸引全球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从土地要素看,如果说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主要倚靠城市土地支撑经济增长,那么未来土地要素投入可以更加倚靠农村土地改革。我国正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城市群,通过进一步优化布局,存量土地及增量土地的置换和调整有助于保障经济增长需求。从技术要素看,新技术正不断催生新动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很快,包括人工智能和其他新技术都取得较快进展。有些技术(如5G),我们已领先世界,我国还具备重要的数据优势,互联网发达,网民最多,数据资源最为丰富。数据作为一种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值得期待,如何利用好这个因素,值得高度关注、深入探讨,这为整个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从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可以得出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推动上述要素提质增效,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有效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是在持续不断释放这种红利。虽然目前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但我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无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经济下行非常重要的措施。另外,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的同时,还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国有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这个市场为我国养老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空间,特别是为落实“双循环”战略提供了重要手段。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里最重要的环节是国内市场的培育,通过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推动国内投资增长,有助于实现扩大内需从而扩大国内市场的目标。同时,老年人口多了,相应消费需求就大了。由于文化等因素,中国老年人年轻时有储蓄的习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退休后老龄人口将释放更多消费潜力。如果能不断发展老年消费市场,为老年人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验,就能有效激活这个规模巨大的内需,从而有力地拉动经济发展。民生周刊: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陈建奇: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不够;另一方面,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第一,养老产业规模化不够。一个产业要发展,首先要有规模,规模化水平是检验养老产业是否充分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些地方已经有比较好的模式,但效益如何、可否持续、能否推广都存在很大疑问。第二,标准化不够。养老服务有个性化需求,但更多还是共性需求,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如最基本的吃、住、医、护等,但不少养老机构往往强调“特色”,不同城市、区县、街道,不同镇,不同村,养老服务各有“特色”,导致现有经验难以推广,无法形成标准化。第三,国际化不足。日本和北欧国家老龄化较早,养老产业历史悠久,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学习、借鉴。对于成功的国际养老业巨头的管理经验,可以引入国内,尽快培育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水平的养老产业。针对养老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同样适用于养老事业。不平衡,一是区域不平衡。一些经济发展好、财政相对充裕的地方,养老做得就好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养老事业往往比较落后,养老服务水平比较低。二是社区之间不平衡。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或者同一个区的不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饮食、医疗等)都有很大差异。三是群体之间不平衡。因个人理念和爱好因素等导致对养老概念的理解不同,但更重要的还是周边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差异对其产生影响。产生以上不平衡的原因各异,但主要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养老事业发展不充分,是下一步要着手解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供给不足问题。目前,许多地方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了“有”而建,而不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导致养老服务能力不足。同时,有些地方存在养老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结果就是错位、缺位并存。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间的协调不够;二是资金保障不到位。养老体系特别是养老产业发展,金融是关键因素,政府应该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和财政资金支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确保投入的资金能够真正用于老龄事业。民生周刊:目前,在很多城市社区,各类养老资源相对分散,应如何有效整合这些社区资源,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医疗、就餐、陪伴等服务?陈建奇:资源整合是一个管理问题。解决养老服务资源整合问题,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即组建专门管理机构、培养专门管理人才、创新资源管理机制。一是建议组建老龄服务局。中国未来会有约5亿老年人,占总人口30%左右,应对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形势下,可以考虑组建专门管理机构,更好地统筹相关资源。二是加快培养专业管理人才。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大量专门人才,既包括服务人才,又包括管理人才。三是推进资源管理创新。养老服务对人力资源需求量极大,仅靠专门人员难以完全满足,需要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来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这项事业。比如,北京推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互助模式,通过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攒获得“时间币”,“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可本人满60岁后兑换使用,也可转赠直系亲属。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创新尝试。民生周刊:《“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要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陈建奇: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养老产业的做大做强。一是数字化。养老属于服务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为避免与其他产业争夺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应努力提高数字化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智能机器人,逐步替代一些现在必须由人力完成的工作。通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来构建智慧健康养老体系。二是标准化。以医、护、食、住、养等基本需求为重点,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内,分门别类梳理,制定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在实践中补充完善和逐步推广,标准化也有助于规模化推进,个性化服务作为补充。三是规模化。大量老龄人口需要依托规模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规模化有助于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但规模化的实现最终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可以考虑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通过数字人民币提供金融支持,数字人民币可以跟踪货币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监督相关资本是否全部服务养老事业。四是社区化。社区化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环节,不管是居家还是社区养老,未来95%左右的养老服务需要与社区有关,养老资源特别是医疗资源也必须下沉到社区。五是国际化。养老产业发展也要对外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借鉴北欧、日本等国家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考虑引进跨国养老企业投资,促使我国养老产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出台专门政策,推动我国养老产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追求公平,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

  • 索引序列
  •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
  •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榜
  •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前十
  •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排名第几
  • 社会保障世界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