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常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常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发布时间:

常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刚改版的刊物,应该还算不上几类,只是国家级期刊一般说的“一类、二类”刊物,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里面的刊物,有极少一部分是非核心的报、刊,但这样的报、刊也属于比较牛的我国目前刊物的级别划分——刊物级别;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CN刊物;SCI,SSCI,CSSCI(一)什么是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二)什么是“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三)什么是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

一标题二论点三关键字四论据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  1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035 739 19103  2 硅酸盐学报优先出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 907 591 44477  3 电镀与涂饰 广州市二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565 374 9974  4 中国陶瓷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311 161 9705  5 水泥 建筑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112 049 7976  6 无机盐工业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814 499 14858  7 电镀与精饰 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 460 320 8576  8 电镀与环保 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 365 235 9462  9 陶瓷学报 景德镇陶瓷学院 349 187 4652  10 耐火材料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296 211 7879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  1 热固性树脂优先出版 独家授权 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 035 715 7980  2 塑料 独家授权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919 725 11129  3 塑料科技 独家授权 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深圳市塑胶行业协会 860 586 10408  4 中国塑料 独家授权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521 391 23803  5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990 653 16741  6 工程塑料应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中国兵工学会非金属专业委员会;兵器工业非金属材料专业情报网 865 604 17038  7 塑料工业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757 515 18584  8 聚氨酯工业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711 486 6088  9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 660 432 8433  10 弹性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全国合成橡胶信息总站 532 305 5898  11 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纤维工业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 519 321 7729  12 合成树脂及塑料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512 380 7200  13 橡胶工业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487 243 10882  其他化学工业类  1 日用化学工业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746 540 16970  2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52 891 11439  3 燃料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99 861 22533  4 涂料工业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 920 641 17868  5 中国胶粘剂 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 860 610 12129  6 煤炭转化 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837 542 11800

我是个准研究生 导师说必须发sci才能毕业 想了解一下sci 一级学报 核心期刊 等都是什么意思?发稿时有什么的特殊要求?还有影响因子是怎么计算的?谢谢各位大侠!!!

常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

_asp?article_id=516

除了以上两位所说的注意点外我想补充以下:1、格式问题,论文一般要求的格式比较严格,如字体,字号,并且中英文的字体不同,具体的请 下载一些论文模板参考。2、表格的名称,图的名称的摆放的位置要注意3、字数的限制,如摘要的限制,4、参考文献一定要在论文中注明。5、其他的问题应该结合具体的学术问题讨论

宗开红(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锡-常地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对地下水资源的超量开采,破坏了均衡的地质环境,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裂缝、渍害等等,尤其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灾害的迅速发展,破坏性大,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和负面影响。本文着重讨论地裂缝的形成机制,以期能对地裂缝灾害进行更好的预测,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关键词】苏-锡-常地区 地裂缝 研究苏-锡-常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突飞猛进,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相对苏-锡-常地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明显滞后,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淡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引发了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最近30年中,中心城市区稍早,外围县市区稍晚,时间上与地下水开采史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发生在3个中心城市及锡西地段,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地下水开采区的扩大和开采强度逐年骤增,地面沉降问题也迅速扩大至区域(图1),发生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化(表1)。图1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图现状中累计沉降量大于200mm的区间面积近6000km2,约占苏-锡-常平原地区总面积的1/2,而500mm等值线已连片圈合了3个中心城市,面积超过1500km2。与此同时,在区域性地面沉降发生、发育过程中,由于存在特定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基岩潜山、古埋藏阶地、含水砂层分布不均等)及人为开采地下水的方式、方法不合理,导致了在苏-锡-常地区的局部地方,发育了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在地表则以地裂缝的形式表现出来。它破坏了地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掩蔽工程,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1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情况统计一览表苏-锡-常地区地裂缝最初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鼎盛发育期为20世纪90年代,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亦陆续有发生。1 地裂缝分布发育特征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均是有规律可循的。1 空间分布特征(1)平面特征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平面形态则呈线条状,或直或曲,或呈雁行式排列。大多在主裂缝两侧分布发育一定宽度的裂缝带,一般宽度小于100m,地裂缝延伸从数十米到千余米不等。(2)剖面特征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剖面形态,一般不甚清晰,大多呈裂缝两侧上下错移,在地表形成陡坎状或阶步状地裂缝;亦有的呈“V”字形开裂状,地表裂缝宽度一般在2~80mm左右,裂缝可见深度一般均在20~40cm左右。经对无锡市石塘湾因果岸地裂缝灾害进行剖面开挖及进行物探面波(SWS)测量显示,开挖剖面中裂缝的深度达3m(图2),面波勘探成果揭示,裂缝两侧相同第四系地层遭切割影响的深度可达36m之深;根据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分析,地裂缝的影响深度可达基岩面,影响深度达到60~80m。(3)方向特征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的方向性比较明显,大多呈 NE向或 NNW向分布;亦发育一些呈环状分布发育的地裂缝灾害,经对裂缝的发育方向进行玫瑰花图统计分析,方向性不太明显(图3)。图2 无锡石塘湾因果岸地裂缝剖面素描示意图图3 常州大学城南周村地裂缝发育方向玫瑰花图2 时间发育特征经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发育的时间进行统计,其与区内地面沉降灾害发育的高峰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区地裂缝始发于1989年,在以后的近20年中,几乎每年均有地裂缝灾害的发生,鼎盛期在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5年,本区有6处地方发生地裂缝灾害,本世纪初有减缓的趋势。3 不同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下产生不同类型地裂缝不同的地质环境背景是地裂缝产生的内在因素。因此,在有埋藏山体、古埋藏阶地、埋藏基岩陡崖分布发育的地区,通常发育线状地裂缝,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如江阴市长泾—河塘—无锡张泾杨墅里地裂缝带,即属该类型地裂缝。在地下水主采层以上的第四系沉积物,存在明显的沉积差异的地区,受地下水疏干因素的影响,多形成半环状发育、与土层结构差异有关的地裂缝,如常州市漕桥地裂缝灾害。在第四系沉积物中主采含水砂层不太发育或发育较差的地区,人们通常采取上下含水层综合开采的方法抽取地下水资源,进而在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形成局部的降落漏斗,使得局部地区的水力坡度变陡,在地表产生以环状为主的地裂缝灾害,如常州大学城南周村地裂缝灾害即属该类型。4 地裂缝具持续性发展的特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发生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具持续发展的特点,它们一般均在汛期或雨季初现,一旦形成后,沿裂隙面继续跌落加剧,是不稳定的发展状态。据野外调查,苏-锡-常地区目前仍有5处地裂缝具有进一步发育的特点,15处地裂缝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5处则已处于稳定阶段。2 地裂缝形成机制研究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客观存在的地质背景条件(基岩面起伏特征、基岩岩性、古埋藏阶地、第四系地层结构的差异、含水层的结构特征等)及人类为了发展经济而对地下水资源的无序、过量开采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不同类型地裂缝的形成机制,是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背景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1 潜山型主要是第四纪地层差异、古基底起伏变化和区内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地面沉降。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含水砂层及地下水储集层中的水头下降,造成地下含水砂层本身及上覆土层释水压缩,出现地面沉降;当土层本身的结构差异或沉积基底起伏等环境地质条件不均一时,在土层压缩造成地面沉降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地面差异沉降,在土体内形成侧向张应力;当侧向张应力达到或超过土体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则在地表以地裂缝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图4)。图4 基岩潜山型地裂缝形成地质模式图2 地下水综合开采型地裂缝发生带附近分布有集中开采的深井,开采量较大,开采方式以第Ⅰ、Ⅱ、Ⅲ承压含水层均作为取水资源进行开采。由于Ⅱ、Ⅲ承压含水层不甚发育,富水性差,区域Ⅱ、Ⅲ承压含水层水位已降到-60~-70m,深井主采层则以近地表的第Ⅰ承压含水层为主,导致区内地下水含水层上下贯通,尤其是浅层水(潜水、第Ⅰ承压水)水位急剧下降,形成以深井为中心局部的水位降落漏斗(图5)。这是因近地表的软土层和I承压含水砂层压缩、变形所致,I承压含水层具有埋藏浅、颗粒细、渗透性差等特点,强烈开采作用下,粉粒随地下水流失,砂粒重新排列,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形态较陡,水力坡度较大,往往容易形成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图5 地下水综合开采型地裂缝形成地质模式图3 土层结构差异型地裂缝发育区近地表第四系沉积结构明显,尤其在地表硬土层之下发育厚度不均一的高压缩性软土层(淤泥质亚粘土层),而淤泥质亚粘土层的液化指数、天然孔隙比、渗透系数相对较大。当降水偏少的年份来临时,地下水开采层越流补给条件差,加之长期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水头急剧下降,促使高压缩软土层压密释水,形成塑性变形,造成地面持续沉降,最终诱发地裂缝灾害(图6)。图6 土层结构差异型地裂缝形成地质模式图4 埋藏阶地型与基岩潜山型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具有相似性,其主要是古埋藏阶地或基岩陡崖(具线状分布特点)、第四纪地层差异和区内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地面沉降。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含水砂层及地下水储集层中的水头下降,造成地下含水砂层本身及上覆土层释水压缩,出现地面沉降;在埋藏阶地或基岩陡崖的边缘部位,土层压缩造成明显的地面差异沉降,并具线状分布特点,则在地表以线状分布的地裂缝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图7)。图7 埋藏阶地型地裂缝形成地质模式图5 岩溶型目前苏-锡-常地区发育的该类型地裂缝其形成机制与潜山型地裂缝具有相似性,其主要是基岩隆起(基岩岩性必须是以具有可溶盐特征的灰岩地层)、岩溶发育、第四纪地层差异和区内超量开采地下水等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地面沉降。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含水砂层及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地下含水砂层本身及上覆土层释水压缩,出现地面沉降;在岩溶发育区,土层失水并压密,造成上覆松散堆积物垮落,诱发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降,尤其在岩溶塌陷的边缘部位,在地表容易产生环状的地裂缝灾害(图8)。图8 岩溶型地裂缝形成地质模式图3 基于GIS的地裂缝易发区划分目前,GIS空间分析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环境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评价。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研究运用Arc/Info手段,对区内地裂缝发育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模拟。1 因子的确定地裂缝灾害易发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基岩面的起伏形态、第四系沉积物分布的厚度差异性、地下水位、地下水含水层的空间特征、地面沉降等5方面因子,它们在地裂缝的发育过程中作用明显。2 评价模型基于GIS的评价模型,其数据表达式为: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式中:I——危险指数,表示各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的叠加结果;Wi——第 i项因子的权重;Ci——第 i项因子的量化赋值;n——影响因子的个数。3 评价程序GIS辅助下的地裂缝空间分布区划流程见图9所示。Arc/Info中的空间叠加实际上是图层的叠加,一切空间分析都是以数字地图为对象进行的。经过多次调整,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评价分区模型如下:I=33×C基岩+12×C第四系+19×C地下水位+16×C含水层+2×C地面沉降根据影响因子综合影响总分值的由高到低,对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类,分类在原则上反映灾情的现状严重程度,并作相应的面积统计,统计情况见表2。图9 基于GIS的地裂缝灾害评价流程表2 评价结果分区统计结果4 各级地裂缝灾害易发区的地质背景分析由评价结果可见,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发生区和潜在危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常州戚墅堰以东、吴县黄埭以西的中部块段。该块段内的第四系基底相对二侧隆起,基岩面埋深较小,其起伏变化区间恰恰又在Ⅱ、Ⅲ承压含水砂层发育深度内,客观具备发生地裂缝灾变的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但不同等级区的地质背景又因地而异。5 地裂缝灾害易发区带的圈定根据上述模型运行结果以及目前的认识程度,初步确定地裂缝灾害易发区的划分原则主要依据基岩面(潜山、埋藏陡岩)的起伏形态、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及厚度差异性、孔隙承压含水砂层厚度发生明显差异变化的线型边界(大多为古河道的边界)等条件综合确定。初步圈定出6个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带和可能存在地裂缝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图10)。(1)横林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带大体以横林镇为中心,沿 NE构造线走向,西南至湖塘桥、马杭、戚墅堰,为江南断裂控制的特定条带区,面积约30km2。(2)横山桥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带横山桥地处芳茂山山前地貌变化部位,基岩面由裸露转向陡跌,推测有埋藏型断层崖控制中更新世古河道,两侧地面沉降明显不均匀发生,为易发生地裂缝灾变的区带。(3)无锡—苏州古河道南侧基岩岸线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带区带北西—南东向延伸较长,西起锡山贾巷,往东南大体沿京杭运河,经无锡市区一直延至苏州浒关的条带内。该带是苏-锡-常地区极需警视的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带,目前已发现的贾巷和毛村园二处地裂缝灾点均在该区带内。(4)江阴南部古河道南界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带分布锡山境内的堰桥、长安、厚桥、安镇间为基岩断块隆起,受其影响,推测潜山、断层崖较发育,是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变化较大的区带,实为区内地裂缝易发区带。石塘湾秦巷、堰桥、河塘及长泾等地已发现的地裂缝均在该带中。图10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图(5)东亭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在锡山新市区(东亭)西郊一带,从已形成地裂缝地区的勘探结果显示,可能与岛状残留分布的潜山有关,也可能与浅部地层因素有关,但诱发原因仍与超量开采Ⅱ承压地下水有关。(6)张家港塘桥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张家港东南部塘桥、塘市、西张等乡镇地区,从迹象反应,地面沉降已严重发生,但不均匀,在多处已见有地裂缝灾变问题。(7)查桥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位于吼山西侧山前平原北东向展布的条带区间,现状中已多处发生,并有进一步严重化发展趋势。4 地裂缝灾害防治对策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给苏-锡-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和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与避让”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按照国家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定,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从勘察已得知,区内地裂缝灾害,主要是地面沉降严重发生以后所显示的灾变形式,所以,最根本的还是需从控制地面沉降着眼。在地面沉降重度发生区,应该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地面沉降不均匀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尤其在被初步圈定为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镇建设和工程项目建设,也必须列为可能的地质灾害灾情之一,进行认真的危险性评估。在已发生的地裂缝灾区,应查明形成原因,准确圈定危险区,布设监测网点,并落实具体的避让措施。5 结语本文的研究成果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三角洲项目组集体工作的结晶,在此,向所有参与项目工作的老师、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鄂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鄂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88年,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凸现了刊物的个性特征。

我来说说如何向SCI投稿:各国SCI论文平均IF:中国94,韩国24,日本99准备投稿选择SCI杂志(IF>5,一般1-2即可),必须找到该杂志,找出其风格仔细阅读投稿简则,包括文献格式等等(可以从网上down)先写出中文稿,再译成英文,免走弯路英文应用简单句已发表的论文中的句型尽量套用,特别是方法部分论文书写摘要:Aim,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结构式,不分段。简洁明快,信息量大。引言:回顾全貌,提出特定问题,说明本工作的目的。必须充分引用别人的成果。知而不引,是不道德行为。方法:不能只引文献,应说明要点,使人能重复。结果:图表的设计非常重要(中国人多用表而少用图,应当纠正)。 不解自明self-explanatory 图表与文字不要过多重复 最后把事实明确(不能推翻)论文书写讨论:是全文的灵魂 明确事实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加深印象 从不同角度,更全面的视角来提出问题(横/纵,纵/横),必要时可用一个diagram加以表述 每一段有一个意思,论点明确,先把有利因素摆够。在另一段中可以再说不利因素,使论点更全面 旁征博引,为我所用 对别人的工作少加针对性(刺刀见红式)批评,但须指出异同,突出自己的贡献论文书写结论:结果要点及意义,浓缩表达致谢:个人、单位、基金等文献:严格按格式要求书写,前后一致关键词:Index Medicus规范署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CA),有所分工 Han Jisheng(Han J),(Jisheng H),Ji-Sheng Han(Han JS),HAN Ji-Sheng计量单位:M=mol/L…应符合国际惯例抓紧时间,分秒必争,早去早回充分利用e-mail投稿,省时省钱投稿后应有收稿单,登记号(Ref# 1234),妥为保存如无回音,超过一个月即可去问,或网上查退修: 正确的意见:接受、修改,补实验(从中接受教益) 不太正确的:解释,不要轻易放弃 不正确的:说明理由,但做好退稿准备 肯定有不公平待遇问题,但要安下心来,找出可行对策出版费:可申请免交订复印本:可以不订

兄弟啊,咱也是鄂州的啊。劝你还是别报考鄂州大学,因为我有个熟人就是在鄂州大学那招生的,他对鄂州大学很了解的,反正他就是说鄂州大学不好。而且,毕竟自己也是个鄂州人,到我这个年龄应该出去读啊,闯下嘛。是吧?

但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发表在1区和2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有些在1区或者2区的期刊,也有影响因子很低的,比如病毒学最牛的杂志是JournalofVirology(IF=402),但是在它上面发表期刊的难度并不亚于Nature(IF=28)

扬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好像是中文核心期刊,只能说一般吧

扬州大学学报有四种,都是很正规的刊物,有的还是核心期刊 期刊名称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被引次数 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核心】 890 532 14939 2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519 331 8716 3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05 256 6570 4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 412 236 4429

我来说说如何向SCI投稿:各国SCI论文平均IF:中国94,韩国24,日本99准备投稿选择SCI杂志(IF>5,一般1-2即可),必须找到该杂志,找出其风格仔细阅读投稿简则,包括文献格式等等(可以从网上down)先写出中文稿,再译成英文,免走弯路英文应用简单句已发表的论文中的句型尽量套用,特别是方法部分论文书写摘要:Aim,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结构式,不分段。简洁明快,信息量大。引言:回顾全貌,提出特定问题,说明本工作的目的。必须充分引用别人的成果。知而不引,是不道德行为。方法:不能只引文献,应说明要点,使人能重复。结果:图表的设计非常重要(中国人多用表而少用图,应当纠正)。 不解自明self-explanatory 图表与文字不要过多重复 最后把事实明确(不能推翻)论文书写讨论:是全文的灵魂 明确事实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加深印象 从不同角度,更全面的视角来提出问题(横/纵,纵/横),必要时可用一个diagram加以表述 每一段有一个意思,论点明确,先把有利因素摆够。在另一段中可以再说不利因素,使论点更全面 旁征博引,为我所用 对别人的工作少加针对性(刺刀见红式)批评,但须指出异同,突出自己的贡献论文书写结论:结果要点及意义,浓缩表达致谢:个人、单位、基金等文献:严格按格式要求书写,前后一致关键词:Index Medicus规范署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CA),有所分工 Han Jisheng(Han J),(Jisheng H),Ji-Sheng Han(Han JS),HAN Ji-Sheng计量单位:M=mol/L…应符合国际惯例抓紧时间,分秒必争,早去早回充分利用e-mail投稿,省时省钱投稿后应有收稿单,登记号(Ref# 1234),妥为保存如无回音,超过一个月即可去问,或网上查退修: 正确的意见:接受、修改,补实验(从中接受教益) 不太正确的:解释,不要轻易放弃 不正确的:说明理由,但做好退稿准备 肯定有不公平待遇问题,但要安下心来,找出可行对策出版费:可申请免交订复印本:可以不订

SCI----1955年,ISI创始人加菲尔德博士(D Garfield)在科学周刊(Science)发表论文提出将引文索引作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与分类工具,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字段从而跟踪一个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由此开创了引文索引的时代,并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文献计量学。在SCIE等索引数据库中,每条文献的信息包括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允许用户通过被引作者或被引文献德出处展开检索,可轻松地追溯课题的起源和发展,揭示研究之间隐含的联系,全面掌握有关某一研究课题的过去、现代与将来。在SCIE中,可实现课题研究循环过程中多步骤的完整整合,包括获取所需文献(检索)——提炼课题中研究热点(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跟踪(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写作)等步骤。核心期刊的概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一学科中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期刊。不难看出,核心期刊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学科性,二是学术性。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都是在某一个学科范围内来界定的某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到另一个学科就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当然,综合性学科的核心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例外)。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投国际刊物,请参考JCR(包括科技版和社科版),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目,按照影响因子排序,挑选适合的刊物。然后查找刊物的地址或网站信息,登陆刊物的网站,查找在线投稿信息。投国内刊物,请参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从中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别,然后按照影响力,挑选适合的刊物。投稿地址信息可以参考工具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可以登录"中国期刊网",查找刊物的投稿信息。在向核心期刊投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尽量不要投增刊。(2) 单位署名要规范。要写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在SCI中尤其要注意。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 If ):605If= (C2+C3)/(A2+A3)其中,A2 =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 A3=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 C2=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C3=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福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没级的吧~只是给学生看的

要看和谁比啦。与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相比,则容易发表,毕竟作者以福大人为主,稿源有限。但与一些以收费为目的的刊物相比,则难发表得多,毕竟这是一个高校学报,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一般而言:纯理论分析、纯数值计算方面的论文很难录用,实验研究方面的更容易录用。

发稿简单的理解就是发某篇文章在某个地方,在近几年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就像我们公司以前也没注重这方面,只知道竞价,信息流等,但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有点伤不起啊,所以在去年开始我们也是不定时的发文,但市场上发稿的也比较多,也是做了不少的对比,结合实际情况让锦随推发的,目前首页还有相关信息。

《福州大学学报》创刊于1961年,当时为不定期内部刊物。至1966年停刊止,共出刊8期,刊发论文87篇。1978年复刊,并刊发了复刊词,但仍为不定期内部刊物。中文名:福州大学学报主办::福州大学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周期:双月分享自然科学版学报简介刊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福州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2-3321CN:35-1048/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1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机械、材料、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生物、轻工、资源、环保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国外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所收录;在国内,除了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作为来源期刊,还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线电子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等重要文献系统所收录与转引。学报在历次有关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

  • 索引序列
  • 常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 常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
  • 鄂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 扬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 福州大学学报影响因子要求高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