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怎么写啊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怎么写啊

发布时间: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怎么写啊

学术堂整理了15个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  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  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  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  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  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  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  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  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  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中国的园林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古代皇家园林为主,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平面布局较为严整,建筑壮丽豪华, 色彩鲜艳强烈,风格上显得雍容华贵。南派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主,遍布于苏州、扬州、杭州、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苏州园林,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南部,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桓修山庄等以其意境过清、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对象,其手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总体布局、叠山理水、林木花草、各类建筑、铺地路桥,以及各种组景手法。叠山理水是园林艺术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假山的设计要懂得美之所在,例如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沧浪亭,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理水要懂得水的艺术,人堆的山称假山,但园林中水池不说“假水”。可是园林之水,其实也是由人工构造而成的,池水的形状、水岸的构筑,都是认为的。认为之水,要做的自然,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手法。苏州园林的水池形状,多为不规则行的;如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的怡园,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园林之水,既然意象的是自然之水,所谓江河湖泊之属,因此水应当是活的,要做得有源有流。苏州网师园内的大水池,其东南西、北两处,水潜入水湾岸缝,有不尽之意,谓之来龙去脉。林木与园景,总是一体化来布置,什么地方要丛木,什么地方须植单株,何种树要群植,何种树要宜独植,都有讲究。如苏州拙政园中的海棠春坞,园内有大树,榆枸连柯,十分罕见,今以亭亭如盖;而园香堂对面的小岛上则林木浓郁,有丛林之感。又如原来狮子林北部有古松五棵,故又名“五松园”。五棵松树没有被保留下来,在原址东侧后有元代所植古柏数棵,苍虬如铁,成为狮子林主景之一。园林中的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不同于住宅,都是严谨的中轴线四合院。苏州怡园中的建筑,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苏州畅园中的廊,曲曲折折,看似无规则,但却是应“自然”二字,而且这种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妙在其中。苏州园林的立意除了与喧闹的城市隔开享受幽静和闲适,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意境。达到这样的效果似乎需要颇费一番心思,而中国传统的诗和画为苏州园林提供了最好的建造方案。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在造园时,建造者借助中国山水花鸟画表达的情趣和唐诗宋词中描述的意境,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变换无穷、设计百出的安排,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才达到了在园林中游赏,即像在品诗,又像在赏画的效果,使苏州园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绝无雷同。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在论文写作的时候,选择好论文选题就算成功了一半,能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历史学类专业的论文如何进行选题?英美的人文和历史研究: 从跨文化的角度谈论中国的英语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2在美国垮掉的一代 3,在美国西部牛仔的成功之路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史上的作用 5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和面部 6,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7,西方节日变迁及文化内涵 在电影“喜福会”(我是受西方文化差异在性能) 9,比较研究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的概念和美国 10中文称谓的文化内涵 11希腊神话中的英美文化 12个中国商标英美文化 13,英语习语与西方文化 14,在英美姓氏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15在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16日,“阿甘正传”承载的美国青年文化 17日,“阿甘正传”呼唤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和回归 18实用主义在美国文化中 19在美国的宗教和政治 20日,“圣经”的文学及其对中国和西方文学评论 需要注意的主题: 1,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本文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不写我想写什么,相信我,在长期的写作时间,你会很痛苦。 主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不好掌握。 “小角度的大问题”主题的最好的一种。例如,我写的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反映了中美文化差异,分别的想法?婚姻,家庭的教育理念。但我是一个电影作为一个起点,这个角度比较小。说,西方文化差异太多,但我只从电影“喜福会”出发,因此其范围缩小。此外,几个人写了这部电影,所以跟别人一样是不容易的,而不是写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个主题很容易找到所需的信息,毕竟是本科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写作技巧,通常写几百字的文章,突然写几千字,必须是非常困难的。的内容不能是完全的“自己”,所以需要大量的在互联网上,参考书籍,图书馆的感动。因此,最好是找更多的信息参考的主体,不应该有一个参考,不是一个副本,里面的内容可以套用到自己的文章。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怎么写初中

1、试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时期近卫军与皇帝的关系  2、马尔克与5-9世纪的法兰克社会  3、曼与马尔克的比较研究  4、论林志纯关于中国城邦制与封建制的研究  5、高中历史必修Ⅰ中的公民教育研究  6、白月桥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7、苏州市历史中考试卷发展研究(2009-2015)  8、沪台两地最近版本初中历史教材对比研究  9、近年(2010-2015)高考历史选择题量化统计研究  10、江西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变化走向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  11、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卷历史选择题分析  12、建国初期(1949-1953)中学历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13、阶级斗争史观的式微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影响探究  14、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的定量比较研究  15、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地图的比较研究  16、中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7、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材中世界史体系的演变分析  18、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罗马帝制研究  19、试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的衔接  20、新课程背景下亚非拉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现状分析研究  二十个好写的历史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学术堂整理了15个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  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  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  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  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  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  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  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  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  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你可以去看下(历史学研究)~里面已经发表的论文你可以看下论题,好好学习参考下

高中生作文:记叙文 阅读指导 寻找历史的足迹彭益清  继续寻着历史的足迹,去了解苏州,了解苏州的历史,去品味吴中文化,去发现苏州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岁月沧桑下苏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寻找历史的足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道出了对江南的向往之情,也正是这样,从古至今,江南水乡成为了文人墨客题咏吟唱的向往之地。而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增添了人们对 “人间天堂”的苏杭的憧憬。从小生活在苏州的我,对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更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或漫步在细雨朦胧下的小街小巷,感受岁月的变迁;或穿梭于古城之间,于青砖碧瓦中品味历史的沧桑;或坐在湖边亭中品茗赏曲,体会历史变迁下那源远流长的吴中文化……从这一刻开始寻找历史的足迹——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作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它所散发出的历史人文气息是我一直向往的,于是,为了能更多地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利用好这次的暑假时间,苏州博物馆成了我的首选。     进入馆内,虽然建筑多以现代几何造型为主,但我却意外地发现馆内同样融入了许多苏州古典园林的元素,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典型建筑所特有的美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手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周边的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等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   或许,对于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而言,无论是走在小巷深处,还是于古城门边、园林之中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但是,苏州博物馆却是体会苏州历史变迁的最佳场所。不仅仅是因为馆内的历史藏品,更多的是因为它于无形中体现的那份历史和现代的交汇,于古典中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美总让人置身其中浮想联翩……     苏州博物馆的展厅是按照朝代的顺序从古至今安排的,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顺着长廊,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苏州历史的变迁——从建城时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到如今这个繁华又不失古典的城市,我不由地对设计大师贝聿铭爷爷钦佩不已,他的设计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于博物馆内体会苏州的岁月沧桑。     走过一条走廊,我首先来到了 “吴地遗珍”系列展厅,在“晨光熹微” 场馆里看到了史前陶器和玉器。据讲解介绍:史前陶器主要传承了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而此年代的“玉礼器”也已有了很高的发展。展品中的玉琮、刻陶文鱼蒌形耳罐和鳖形壶都是留存至今史前陶器、玉器的代表作。我不禁感叹: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魅力所在原来就源自这里,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些稀有的珍宝,而我们今天在探寻其中历史的同时,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感受当时人们所付诸的感情。人们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究竟是怎样的文化熏陶让当时的人们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晨光熹微”旁边的场馆是“争伯春秋”,主要是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的展示。这些藏品主要出土于真山吴王墓、严山窖藏吴国王室玉器、虎丘春秋墓和何山东周墓等。人们较为熟悉的有蟠螭三足提梁盂、玉敛葬饰件、铜鼎和玉环。从“争伯春秋”场馆走出,进入 “锦绣江南”场馆。这里主要展示了自汉迄唐的陶瓷青铜器制品。接着参观的是“都会流韵”场馆,里面主要是一些赔葬品,以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为主。其中元娘娘墓的赔葬品,大部分都保持原样,除了色泽有少许脱落外,依旧能看出当时的富丽之相,特别是用纯金打造的女金冠,更是此场馆的重中之重。     如果要说苏州博物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便要属“吴塔国宝”系列展厅。其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塔放瑞光”展馆。这一展厅展出的主要是瑞光寺塔的佛教文物。展厅的中央是国家级文物——北宋时期的真珠舍利宝幢。刚一走进展馆,金光夺目的宝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从未见过如此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的宗教艺术品。它呈八角形,是在苏州盘门瑞光塔内第三层上发现的。塔身精雕细刻,上有一条满身缀珠如银鳞的九头龙。刹顶是一颗光彩动人的水晶球,意示“佛光普照”。听导游介绍:整座宝幢综合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多种工艺技术。采用的珍珠达三万多颗,是一件稀有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凝聚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另一部分是“宝藏虎丘”,主要是虎丘云岩寺塔的佛教文物,如秘色瓷莲花碗、石函和楠木经箱等。于导游的讲解介绍中,我发现自己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里的文物藏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蕴含:它不光光是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证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所掌握的制作技艺,同样它是一种文化,它代表着当时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象征,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渊源。     相对前两个展厅, “吴中风雅” 和 “吴门书画”系列展厅的陈列品有所不同。主要是一些明名书斋陈设、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器、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宋画斋陈设等的主题展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一踏入展厅,我便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古代文化气息。“吴门四家”的书画,彰显着古代贤者的诗意与洒脱;玉雕石刻、陶瓷器皿,无声地述说着古代人民精湛的艺术手法;穿梭于博物馆内的各个展厅,我如同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感受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之深,目睹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之高。     走出展厅,我又去参观了与苏州博物馆仅一墙之隔的忠王府。它是太平天国时期所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府中陈列了许多太平天国时期的器物,如武器、令牌、服装、文献等,于宏大气派的帝王豪宅中我感受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起伏。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在广大人民的团结和共同的努力之下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我想,这一历史性的运动带给我的遐想就是今天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原因吧!虽然我并没有经历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今天我漫步于忠王府中,从整个官邸的布局安排中我能感受得到当时背景下那个时期的历史;从府中陈列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器物中我能体会得到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     通过这次的“苏州博物馆之行”,我的感触很多很多。一方面我从史前的陶器玉器到五代十国的书画作品的参观中,了解了它们本身的制作工艺和历史研究价值;同样,我也了解了它们所反映出的当时社会的历史情况、人们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所处地域苏州的历史人文气息。另一方面我感叹自己对苏州历史和文化知道的太少。虽然我的家乡是苏州,从小我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对于苏州详细的历史渊源却知之甚少。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著名的古典私家园林是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向往游览的地方。“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中国私家园林之最”的拙政园等等数不胜数。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却越来越缺乏“去了解”、“去发现”的兴趣。其实,哪怕是博物馆内的一个我们看似很普通的泥碗,其中也记载着一段历史,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我想,这应该就是安排这次活动最主要的原因吧!让我们利用暑假的时间更多的去了解苏州,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文化。只有这样,苏州的历史文化技艺才会一直传承下去。     我很高兴我能参加这次“寻找历史的足迹”的活动!因为我从博物馆文物的陈列中,看到了苏州从建城以来经历的历史变迁,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苏州正是在岁月的洗礼下一路走来才形成了今天的美丽!那是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的融合,是一份所有生活在苏州的人都应该珍惜的美!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其实有的时候,慢下你的步伐,去细细体味一下曾经逝去的岁月,从历史的兴衰变化中感受城市的变迁,其实你会发现很多这个城市别样的美。而我也会继续寻着历史的足迹,去了解苏州,了解苏州的历史,去品味吴中文化,去发现苏州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岁月沧桑下苏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中国的园林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古代皇家园林为主,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平面布局较为严整,建筑壮丽豪华, 色彩鲜艳强烈,风格上显得雍容华贵。南派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主,遍布于苏州、扬州、杭州、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苏州园林,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南部,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桓修山庄等以其意境过清、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对象,其手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总体布局、叠山理水、林木花草、各类建筑、铺地路桥,以及各种组景手法。叠山理水是园林艺术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假山的设计要懂得美之所在,例如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沧浪亭,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理水要懂得水的艺术,人堆的山称假山,但园林中水池不说“假水”。可是园林之水,其实也是由人工构造而成的,池水的形状、水岸的构筑,都是认为的。认为之水,要做的自然,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手法。苏州园林的水池形状,多为不规则行的;如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的怡园,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园林之水,既然意象的是自然之水,所谓江河湖泊之属,因此水应当是活的,要做得有源有流。苏州网师园内的大水池,其东南西、北两处,水潜入水湾岸缝,有不尽之意,谓之来龙去脉。林木与园景,总是一体化来布置,什么地方要丛木,什么地方须植单株,何种树要群植,何种树要宜独植,都有讲究。如苏州拙政园中的海棠春坞,园内有大树,榆枸连柯,十分罕见,今以亭亭如盖;而园香堂对面的小岛上则林木浓郁,有丛林之感。又如原来狮子林北部有古松五棵,故又名“五松园”。五棵松树没有被保留下来,在原址东侧后有元代所植古柏数棵,苍虬如铁,成为狮子林主景之一。园林中的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不同于住宅,都是严谨的中轴线四合院。苏州怡园中的建筑,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苏州畅园中的廊,曲曲折折,看似无规则,但却是应“自然”二字,而且这种曲折变化,均与观景有关,妙在其中。苏州园林的立意除了与喧闹的城市隔开享受幽静和闲适,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意境。达到这样的效果似乎需要颇费一番心思,而中国传统的诗和画为苏州园林提供了最好的建造方案。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在造园时,建造者借助中国山水花鸟画表达的情趣和唐诗宋词中描述的意境,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变换无穷、设计百出的安排,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才达到了在园林中游赏,即像在品诗,又像在赏画的效果,使苏州园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绝无雷同。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美丽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苏州园林之所以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据记载,苏州园林在宋代。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2400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叶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对苏州园林又有过长期的欣赏和研究,所以概括它们的特征并不困难。他认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  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苏州园林布置的匠心,容易被人们注意的大处,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处,第九段把苏州园林跟北京的宫廷园林作了比较。  上高高的北寺塔,可以俯瞰古城风光,而人民路与观前街交会处,则是苏州最繁华的街区。品苏州名菜,听苏州坪弹,赏苏州。  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类。在私家园林中,多为失意官僚或文人画家命题立意而造的“文人写意式山水园林”。苏州园林多属此类。  苏州历史上早期着名的私家园林为晋代的辟疆园,之后,历代富商巨贾、退休官僚等在苏州的定居、养老和经商等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吴地与其他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以消费经济为发展基础、以“享乐”为文化底色的苏州园林及其他艺术种类的发展。  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然美的境界。文人园林的造园立意首先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需要用高墙与城市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环境中怡然自乐。  第二个层次是艺术美的境界。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造园的艺术手法,对造园要素取舍、提炼、强化、加工、上升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使整  个园第三个层次是理想美的境界,及意境。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  园林是“园言志”,“园言情”。苏州园林通过清泉明月、假山花木、匾联书  画来启发观赏者的情趣、联想、思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这次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苏州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我真高兴!!

学术堂整理了15个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  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  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  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  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  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  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  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  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  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

1、试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时期近卫军与皇帝的关系  2、马尔克与5-9世纪的法兰克社会  3、曼与马尔克的比较研究  4、论林志纯关于中国城邦制与封建制的研究  5、高中历史必修Ⅰ中的公民教育研究  6、白月桥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7、苏州市历史中考试卷发展研究(2009-2015)  8、沪台两地最近版本初中历史教材对比研究  9、近年(2010-2015)高考历史选择题量化统计研究  10、江西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变化走向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  11、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卷历史选择题分析  12、建国初期(1949-1953)中学历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13、阶级斗争史观的式微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影响探究  14、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的定量比较研究  15、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地图的比较研究  16、中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7、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材中世界史体系的演变分析  18、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罗马帝制研究  19、试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的衔接  20、新课程背景下亚非拉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现状分析研究  二十个好写的历史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第一章:总 则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指导,通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在详细考察街区的历史变迁,综合分析街区区个性特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制定。 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全面展开,统筹安排历史街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持历史街区的社会经济活力,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本规划受长沙市人民政府委托,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4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4)14号令 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1994)533号文 7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 8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9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2004年) 10《长沙市中心区E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11长沙市规划管理局《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要点》(长规函〔2004〕65号) 12长沙市文化局《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点》 规划范围 1 本次规划的范围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至卫国街,东到三泰街、三兴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7公顷。 2 其中重点规划地段为沿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家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的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为07公顷。 规划原则 在全面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发挥历史街区的潜在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遗产、人文资源,综合发展旅游事业,发展城市经济,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准。 通过本次规划,促进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开发建设项目,为改造更新提供技术指导。 1 文化内涵导向原则 充分挖掘太平街历史街区和长沙的传统民俗文化,建立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全面提升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化吸引力。 2 地域特色原真性保护 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应建立在对本地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真实而的独特魅力。 3 保护与发展互动原则 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对传统建筑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利用,在一定程度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规划目标 1 规划确定太平街历史街区是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长沙民国传统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 2 本次规划主要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清代街巷格局,民国的民居风貌,长沙市街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三大文化特征: 屈贾文化纪念地:主要通过对贾谊故宅保护与贾谊祠园林的恢复建设,以及相关文化设施如太傅书院等的建设,展现楚辞汉赋博大精深及屈原、贾谊、陶侃三人事迹中的人文魅力。 商业民俗传承地:通过保护太平街、西牌楼的传统商业建筑,恢复若干老字号,以及对金线街两边长沙民俗作坊的开发展示来体现太平街历史街区商业民俗的文化内涵。 辛亥革命策源地: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文物古迹,挖掘其在长沙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建立建设小型的博物馆。 规划内容 1 本次规划的内容包括保护与整治两大部分。 2 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分级保护的范围划定与保护要求,历史街区的风貌景观保护,历史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各级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宅院的保护、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调整规划等。 3 整治规划主要包括:保护与更新模式、沿街重要界面立面整治、重点地段详细设计等。 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由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归纳如下表,需要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保护。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要素构成表 人工环境 街巷格局 主要街道成鱼骨状,街巷普遍较窄,保持民国初年格局。 文保单位 贾谊故居、“四正社”旧址、鲁班庙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孚嘉巷42号、乾益升粮栈 历史建筑 老通义油漆号、杨福和豆豉鞭炮庄、利生盐号、杨隆泰钉子铺、洞庭春茶馆等 特色构筑 金线街麻石路面、常怀井 景观大树 散布在各条街巷上的胸径超过20厘米的大树 人文环境 节庆习俗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过小年、除夕、春龙节、花朝节、观音菩萨诞辰、上巳节、龙王节、天贶节、乞巧节、中元节、灶王节、老郎神寿诞 革命事迹 两湖暴动、长沙起义 地方特产 湘绣、湘菜、湘莲、湘粉、菊花石雕、浏阳豆豉、菌油、棕编、白沙液酒、铜官陶瓷、浏阳夏布、浏阳纸伞、浏阳花炮、红继木 历史人物 屈原、贾谊、陶侃、焦达峰 奇闻掌故 吕洞宾与金线街、陶侃射蟒 保护框架的空间构成 根据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价值及其环境要素构成,可以将太平街的空间框架划分为“五街三片一点”,即以五条特色街道串起来的三片传统居住街坊(见保护框架规划图)。 “五街”是指: 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巷。 “三片”是指: 马家巷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以马家巷、孚嘉巷为中心,东面到太平街,西面到卫国街,南到金线街的以传统居住风貌为主要特色的地块。 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北,三泰街以西。 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以太傅里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南,西兴街以西。 “一点”是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第三章:保护等级与范围 历史街区分级保护 根据现状特征以及国家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规定,在本次规划中,将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二个层次: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1历史文化风貌区 历史文化风貌区根据保护对象性质和措施的不同分为两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1 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是指从沿太平街(北起长沙食品城,南至金线街口)、马家巷(东起太平街,西至卫国街)、孚嘉巷(东起太平街,西至长沙港务招待所)、西牌楼(西起太平街,东至三泰街)、太傅里两侧传统民居集中的区域。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范围划定为准。本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面积为07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包括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起卫国街,东达三泰街、三兴街的整个太平街历史街区,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划定为准。本次规划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57公顷。 2 保护要求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要求确保此范围以内的建筑物、街巷及环境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各种修建需在城镇建设部门及文管会等有关部门严格监督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其建设内容应服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其外观造型、体量、色彩、高度都应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较大的建筑活动和环境变化应由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会通过方可执行。 1) 古街市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地面铺装应逐渐恢复传统特色,采用麻石条铺砌;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逐步转入地下或移位;街道小品(如果皮箱、公厕、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应有地方传统特色,不宜采用现代城市做法。 2) 街巷两侧建筑功能应以传统民居和传统商业建筑为主,鼓励发展传统商铺茶肆和产商结合的手工作坊,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符合风貌要求,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黄褐色、原木色。 3) 传统民居选择相对完整地段成片加以维修恢复,保持原有空间形式及建筑格局,古井、古树及反映居民生活之特色庭院、应予以保留并清理恢复,不符合风貌要求的建筑应予以改造或拆除。 4) 对本区内保留的传统民居建筑应加强维修,建筑色彩应取黑、白、灰、黄褐色等其他长沙传统民居的色彩加以统一控制,建筑装饰、建筑形式应采用民居形式的坡顶青瓦白脊房,建筑门、窗、墙体、屋顶及其它细部必须严格按规划管理确定的长沙传统民居特色细部做法执行。建筑功能主要为居住建筑或民居旅馆。 5) 建筑物一层檐口高度控制为8~5M,二层檐口高度控制为5 M。 对于建设控制地带,此范围内的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1) 建筑形式以坡屋顶为主,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大建筑高度为四层;对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旧建筑必须搬迁和折除,近期拆除有困难的都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远期应搬迁和拆除。 2) 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文物管理部门指导并同意下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建筑功能应以居住与公共建筑为主。 2环境协调区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太平街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地完整性,根据历史街区四个方向的不同情况,划分出环境协调区。 1 保护范围 环境协调区的范围规划为:西起湘江之滨,东到三泰街、三兴街道路红线外50米,北起五一路南侧红线,南至解放路红线外50米。具体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环境协调区范围划定为准。本次规划环境协调区面积为98公顷。 2 保护要求 在此范围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其建筑形式要求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该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 对整个区域协调区,新建筑应鼓励低层,原则上不超过6层,街坊内部建筑高度应严格按照“高度控制规划图”执行,禁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新的建设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已有建筑,应停止其建设活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予以改造。 建筑及院落分级保护 经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现存建筑的详细调查和评估后,将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优秀建筑及宅院分为三级进行保护: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二级——不可移动文物、三级——优秀历史建筑。 1文物保护单位(一级) 1 保护范围 保护等级为一级保护的范围:划定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和其组成部分的四至界线以内为绝对保护区。太平街历史街区内目前共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2 保护要求 所有的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绝对保护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形式:不能随意改变现状,不得施行日常维护外的任何修建、改造、新建工程及其它任何有损环境、观瞻的项目。在必须的情况下,对其外貌、内部结构体系、功能布局、内部装修、损坏部分的整修应严格依据原址原样修复,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它有关法令、法规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并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高度控制:保持现状或根据原状恢复。 3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不容许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2 不可移动文物 根据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和长沙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单位的划定,及现场对历史建筑的调查审定,本次规划共划定不可移动文物6处。分别为马家巷17号(共进会旧址)、孚嘉巷12号(四正社旧址)、太平街67号(乾益升粮栈旧址)、孚嘉巷14号(鲁班庙旧址)、孚嘉巷42号、金线街麻石路面。 1 保护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建筑维护修缮应优先采用旧料来更换损毁构建,修缮的原则是“只修不建,修旧如旧”。 附表:太平街历史街区不可移动文物汇总表 编号 名称 地址 建筑面积 建筑年代 房屋性质 进数 备注 13 共进会旧址 马家巷17号 450 公私合用 二 18 四正社旧址 孚嘉巷12号 260 公房 二 09 乾益升粮栈旧址 太平街67号 500 公房 四 16 鲁班庙旧址 孚嘉巷14号 270 清末民初 公房 一 14 孚嘉巷42号 孚嘉巷42号 480 民国 公房 37 金线街麻石路面。 金线街 3 优秀历史建筑 经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详细踏勘和审核后,本次规划共划定优秀历史建筑25处。 1 保护要求 对于优秀历史建筑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建筑修缮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长沙地区的典型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的部分做一定的创意性设计。 第四章:高度控制规划 高度控制 为维护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需要对街区的建设进行高度控制。具体如下: 文物保护单位:维持原有建筑高度,不容许在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 重点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维持原有建筑高度。周边20米范围内有高度超过重点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建、构筑物,应降低层高或拆除。 控高二层区域:建筑高度控制为二层坡屋顶传统建筑。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5m,屋脊总高不超过8m;结合现状特点,允许建国以前传统风貌建筑维持原高。 控高四层区域:位于本次历史街区规划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四层及四层以下,四层檐口高度在5米以下,总高度不超过14米。 控高六层区域:规划范围西向外至湘江岸边,北至五一路南侧红线,东、南道路红线外5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六层及六层以下,总高度不超过20米。 各控高区域的具体范围详见高度控制规划图。 附表:高度控制区域汇总表 区域名称 面积(hm2) 比 例 维持原高 04 04% 控高二层 43 73% 控高四层 19 79% 控高六层 10 44% 景观视廊控制 为了保证湘江风光带与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交融,新开辟的通向湘江的回龙街两侧应控制高度为二层。 为了保证金线街传统风貌的完整性,金线街南侧的新建建筑须有一定的高度控制,即沿街道红线南侧15米的范围内控制高度亦为两层。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调整目标 根据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原则,通过对现状土地使用的合理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从而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同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发展文化及旅游事业,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从用地功能结构上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二个节点、三条轴线、五个区域。 节点:规划有两处,分别位于太平街的南北两头入口处。北节点规划为公共服务中心节点,结合救火会旧址,设立一处“文夕”大火纪念广场;南节点规划为文化休闲广场,主题为长沙市井万象。 轴线:一条是太平街特色商业轴,以经营长沙传统特产和展示太平街传统特色经营为主;一条是金线街地方文化轴,以经营长沙传统文化产品和手工作坊参与展示为主;一条是西牌楼休闲餐饮轴。 区域:分为三片传统居住街坊,一片传统园林区,一片文化创意区。传统居住街坊有马家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传统园林区为结合贾谊故居进行更新复原的旅游区。文化创意区为结合孚嘉巷西口的整治而新建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商业区位。 详见功能结构规划图。 用地调整措施 太平街历史街区仍以居住用地为主,恢复传统民居街坊,商业用地主要沿太平街、西牌楼两侧布置。文化娱乐用地主要沿金线街两侧、孚嘉巷西侧布置。广场空间主要设置在太平街北头、南头。公共绿地均布于各居住街坊内部,调整设立一处新的幼儿园,各居住街坊内部设置托儿所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在太平街北部东侧设小区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诊所一处。 附表: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面积(m2) 比例 居住用地 38864 91% 商住用地 8088 43% 餐饮服务业用地 3659 91%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437 14% 公园 2019 61% 医疗卫生用地 450 36% 商业用地 17853 20% 金融保险业用地 7320 83% 旅馆用地 3146 50% 文化娱乐用地 6663 30% 影剧院用地 656 52% 图书展览用地 3166 52% 科研设计用地 913 73% 文化创意产业用地 3534 81% 文物古迹用地 9058 21%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31 34% 绿化用地 2833 25% 广场用地 2128 69% 道路用地 11429 09%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2072 65% 合计 125719 00% 第六章:社会生活规划 人口规划 太平街历史街区现有常住人口7359人,暂住人口1569人,共2953户,居住用地面积约7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只有约1平方米,居住密度偏大。住宅建筑面积约142000平方米,居住人口密度为3人/100平方米,达到了居住舒适标准中的经济型标准:4-7人/100平方米,但偏拥挤。 用地规划中约五分之二的街区作为市级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保留其它部分历史街区作为居住用地,仍以居住为主,考虑到街区居住建筑保留现状多为二层,另有较多居住用地控高为四层,按容积率为5,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5平方米(处于经济型与舒适型标准之间,为4人/1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则街区人口规划为约4500人,1500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为8平方米。 根据规划需迁出居民约4400人,1450户。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对原来建筑外部空间功能进行梳理打通,构成多级网状的外部交往空间,形成主要道路 巷道 内部小广场 私人院落的公共空间结构。 规划安排一处新的幼儿园、一处新诊所、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小型影剧院。同时加强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设置。 太平街和西牌楼街作为主要旅游服务性质的商业街道,同时要保持一定的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设施。 风貌的要求。 本着“方便居民生活、有利旅游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考虑技术要求。结合长沙的历史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和投资及运行费用。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专业部门实施。。 况统零售商业风貌轴、西牌楼为传统餐饮服务风貌轴、金线街为传统商业居住风貌轴。 强化历史街区的入口标志空间,保护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景观。在西牌楼东口与三泰街交接处恢复原有的明藩王府西牌楼,孚嘉巷西巷口复原太平门,马家巷和金线街的街巷口建坊门,太平街南、北入口建设广场空间,作为历史街区标志性入口。街区内部利用救火会旧址建设“文夕”大火纪念广场,突出朱昌琳故居和贾谊故宅作为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游览景观特征。 第十章: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 保护更新模式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是本着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和传统空间格局的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建筑的等级分类及其质量、风貌等的综合调查评估,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的方式措施: 修缮: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对其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对文物整体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原则是修旧如故、只修不建。具体办法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办法。 修护:针对优秀历史建筑,对其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格局的修理维护,其使用性质的改变需报上级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方能进行。 改善:对一般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不改变其外观特征的维护、改建活动。 整修:针对一般建筑中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要素进行的改建活动。 暂留:针对质量较好,但与古镇风貌冲突很大且不处于核心风貌保护区的紫线范围内的一般建筑,由于经济社会原因而暂时无法更新拆除的,暂时保留,建议远期更新拆除。 拆除:针对风貌极差、质量极差的一般建筑,或该建筑原址曾经有重要的古迹遗址,则根据规划需要将其拆除,进行新的建设活动或对古遗迹进行复建,或开辟为绿化及开敞空间。 对文物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一般建筑、障碍建筑等相对应的保护和整治措施列表如下: 附表:保护与整治策略表 类型 文物建筑 优秀历史建筑 一般历史建筑 一般建筑 障碍建筑 保护与整治 方式 修缮 修护 改善 整修 暂留、拆除 附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保护与整治模式 规划原则与目标 本着在社会中确认、尊重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对享用这些遗产的特殊习俗做法予以尊重,努力确保和支持创造、保养和承传这些遗产的社会群体以及物质性的承载环境,保证这些遗产不仅作为历史资料得到静态的保存,还要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1 规划原则 作为人类特殊的文化遗产,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其保护应遵从以下原则: 1) 原真性原则,作为盛行于特殊历史时期被特殊群体所珍视的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内涵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只有保证其内涵包括与内涵统一的形式的历史真实性即原真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在的依据。 2) 发展性原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社会性,在其保护过程中必须注重遗产随社会环境条件的变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3) 尊重性原则,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必须尊重享用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

你可以去看下(历史学研究)~里面已经发表的论文你可以看下论题,好好学习参考下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高中生作文:记叙文 阅读指导 寻找历史的足迹彭益清  继续寻着历史的足迹,去了解苏州,了解苏州的历史,去品味吴中文化,去发现苏州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岁月沧桑下苏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寻找历史的足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道出了对江南的向往之情,也正是这样,从古至今,江南水乡成为了文人墨客题咏吟唱的向往之地。而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增添了人们对 “人间天堂”的苏杭的憧憬。从小生活在苏州的我,对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更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或漫步在细雨朦胧下的小街小巷,感受岁月的变迁;或穿梭于古城之间,于青砖碧瓦中品味历史的沧桑;或坐在湖边亭中品茗赏曲,体会历史变迁下那源远流长的吴中文化……从这一刻开始寻找历史的足迹——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作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它所散发出的历史人文气息是我一直向往的,于是,为了能更多地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利用好这次的暑假时间,苏州博物馆成了我的首选。     进入馆内,虽然建筑多以现代几何造型为主,但我却意外地发现馆内同样融入了许多苏州古典园林的元素,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典型建筑所特有的美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手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周边的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等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   或许,对于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而言,无论是走在小巷深处,还是于古城门边、园林之中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但是,苏州博物馆却是体会苏州历史变迁的最佳场所。不仅仅是因为馆内的历史藏品,更多的是因为它于无形中体现的那份历史和现代的交汇,于古典中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美总让人置身其中浮想联翩……     苏州博物馆的展厅是按照朝代的顺序从古至今安排的,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顺着长廊,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苏州历史的变迁——从建城时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到如今这个繁华又不失古典的城市,我不由地对设计大师贝聿铭爷爷钦佩不已,他的设计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于博物馆内体会苏州的岁月沧桑。     走过一条走廊,我首先来到了 “吴地遗珍”系列展厅,在“晨光熹微” 场馆里看到了史前陶器和玉器。据讲解介绍:史前陶器主要传承了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而此年代的“玉礼器”也已有了很高的发展。展品中的玉琮、刻陶文鱼蒌形耳罐和鳖形壶都是留存至今史前陶器、玉器的代表作。我不禁感叹: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魅力所在原来就源自这里,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些稀有的珍宝,而我们今天在探寻其中历史的同时,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感受当时人们所付诸的感情。人们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究竟是怎样的文化熏陶让当时的人们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晨光熹微”旁边的场馆是“争伯春秋”,主要是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的展示。这些藏品主要出土于真山吴王墓、严山窖藏吴国王室玉器、虎丘春秋墓和何山东周墓等。人们较为熟悉的有蟠螭三足提梁盂、玉敛葬饰件、铜鼎和玉环。从“争伯春秋”场馆走出,进入 “锦绣江南”场馆。这里主要展示了自汉迄唐的陶瓷青铜器制品。接着参观的是“都会流韵”场馆,里面主要是一些赔葬品,以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为主。其中元娘娘墓的赔葬品,大部分都保持原样,除了色泽有少许脱落外,依旧能看出当时的富丽之相,特别是用纯金打造的女金冠,更是此场馆的重中之重。     如果要说苏州博物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便要属“吴塔国宝”系列展厅。其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塔放瑞光”展馆。这一展厅展出的主要是瑞光寺塔的佛教文物。展厅的中央是国家级文物——北宋时期的真珠舍利宝幢。刚一走进展馆,金光夺目的宝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从未见过如此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的宗教艺术品。它呈八角形,是在苏州盘门瑞光塔内第三层上发现的。塔身精雕细刻,上有一条满身缀珠如银鳞的九头龙。刹顶是一颗光彩动人的水晶球,意示“佛光普照”。听导游介绍:整座宝幢综合了当时木雕、描金、玉雕、穿珠以及金银细工等多种工艺技术。采用的珍珠达三万多颗,是一件稀有而珍贵的宗教艺术品,凝聚了许多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另一部分是“宝藏虎丘”,主要是虎丘云岩寺塔的佛教文物,如秘色瓷莲花碗、石函和楠木经箱等。于导游的讲解介绍中,我发现自己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里的文物藏品背后所承载的历史蕴含:它不光光是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证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所掌握的制作技艺,同样它是一种文化,它代表着当时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象征,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渊源。     相对前两个展厅, “吴中风雅” 和 “吴门书画”系列展厅的陈列品有所不同。主要是一些明名书斋陈设、瓷器、玉器、竹木牙角器、民俗小摆设、织绣服饰、宋画斋陈设等的主题展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一踏入展厅,我便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古代文化气息。“吴门四家”的书画,彰显着古代贤者的诗意与洒脱;玉雕石刻、陶瓷器皿,无声地述说着古代人民精湛的艺术手法;穿梭于博物馆内的各个展厅,我如同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感受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之深,目睹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之高。     走出展厅,我又去参观了与苏州博物馆仅一墙之隔的忠王府。它是太平天国时期所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府中陈列了许多太平天国时期的器物,如武器、令牌、服装、文献等,于宏大气派的帝王豪宅中我感受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起伏。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在广大人民的团结和共同的努力之下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我想,这一历史性的运动带给我的遐想就是今天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原因吧!虽然我并没有经历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今天我漫步于忠王府中,从整个官邸的布局安排中我能感受得到当时背景下那个时期的历史;从府中陈列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器物中我能体会得到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     通过这次的“苏州博物馆之行”,我的感触很多很多。一方面我从史前的陶器玉器到五代十国的书画作品的参观中,了解了它们本身的制作工艺和历史研究价值;同样,我也了解了它们所反映出的当时社会的历史情况、人们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所处地域苏州的历史人文气息。另一方面我感叹自己对苏州历史和文化知道的太少。虽然我的家乡是苏州,从小我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对于苏州详细的历史渊源却知之甚少。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著名的古典私家园林是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向往游览的地方。“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中国私家园林之最”的拙政园等等数不胜数。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面对如此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却越来越缺乏“去了解”、“去发现”的兴趣。其实,哪怕是博物馆内的一个我们看似很普通的泥碗,其中也记载着一段历史,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我想,这应该就是安排这次活动最主要的原因吧!让我们利用暑假的时间更多的去了解苏州,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文化。只有这样,苏州的历史文化技艺才会一直传承下去。     我很高兴我能参加这次“寻找历史的足迹”的活动!因为我从博物馆文物的陈列中,看到了苏州从建城以来经历的历史变迁,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苏州正是在岁月的洗礼下一路走来才形成了今天的美丽!那是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的融合,是一份所有生活在苏州的人都应该珍惜的美!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其实有的时候,慢下你的步伐,去细细体味一下曾经逝去的岁月,从历史的兴衰变化中感受城市的变迁,其实你会发现很多这个城市别样的美。而我也会继续寻着历史的足迹,去了解苏州,了解苏州的历史,去品味吴中文化,去发现苏州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岁月沧桑下苏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没vjiuiltrtiuddu金额以通铁路是外婆iweuriiuire

真他的难过阿里

美丽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苏州园林之所以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据记载,苏州园林在宋代。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2400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叶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对苏州园林又有过长期的欣赏和研究,所以概括它们的特征并不困难。他认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  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苏州园林布置的匠心,容易被人们注意的大处,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处,第九段把苏州园林跟北京的宫廷园林作了比较。  上高高的北寺塔,可以俯瞰古城风光,而人民路与观前街交会处,则是苏州最繁华的街区。品苏州名菜,听苏州坪弹,赏苏州。  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类。在私家园林中,多为失意官僚或文人画家命题立意而造的“文人写意式山水园林”。苏州园林多属此类。  苏州历史上早期着名的私家园林为晋代的辟疆园,之后,历代富商巨贾、退休官僚等在苏州的定居、养老和经商等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吴地与其他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以消费经济为发展基础、以“享乐”为文化底色的苏州园林及其他艺术种类的发展。  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然美的境界。文人园林的造园立意首先是在有限的庭院环境中创造一个生意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需要用高墙与城市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环境中怡然自乐。  第二个层次是艺术美的境界。在园林的自然美基础上,通过造园的艺术手法,对造园要素取舍、提炼、强化、加工、上升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使整  个园第三个层次是理想美的境界,及意境。古人云:“诗言志”,“诗缘情”,  园林是“园言志”,“园言情”。苏州园林通过清泉明月、假山花木、匾联书  画来启发观赏者的情趣、联想、思维,进而使观赏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这次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苏州风光,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我真高兴!!

  • 索引序列
  •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怎么写啊
  •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怎么写初中
  •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选题
  • 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