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范文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范文

其它主要参考书目: 1、《美术史的观念》邵宏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自我的迷宫》顾铮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3、《黄昏后的契机——后现代主义》『英』奥顿奈尔著王萍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胡经之王岳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艺术鉴赏讲座》『美』劳丽•S•亚当斯著时易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Self-PortraitWithaBandagedEar,VanGogh》J

可以去汉斯的官网上下载吧~他们有(设计)这本oa期刊

《红、黄、蓝的构成》,蒙德里安作,1930年,布上油画,45x45厘米,苏黎世私人收藏。  在《海堤与海》组画中,所有曲线的痕迹都消逝殆尽,直线统帅了画面。虽然,形式因素越来越显示出其自身的生命力,然而蒙德里安并未感到满足。他后来曾这样写道,“看着大海、天空和星星,我通过大量的十字形来表现它们。自然的伟大深深打动我,我试图表达那种浩瀚辽阔、宁静和谐、协调统一……但是,我感到我仍然象一个印象派画家那样,表现的是某种特殊的感受,而不是真正的现实。”   他的所谓“真正的现实”,就是隐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的“纯粹实在”。对于热衷通神论的蒙德里安来说,自然界的一切物象,无论是山水、树木,还是房屋建筑,都有其潜在的“纯粹实在”。虽然自然物外观各有差异,然而其实质却是相通的。画家的任务就是在画中把那隐秘的纯粹实在和普遍的相通性揭示出来。   他的这种思想,随着他与荷兰数学家、哲学家苏恩梅克尔的交往而日益成熟起来。  1916年,蒙德里安在拉伦偶然遇上苏恩梅克尔。此后,二人便经常会晤,并热烈交流思想。苏恩梅克尔是一位曾做过天主教牧师的通神论者,他提出了一种新柏拉图体系的哲学思想,称作“实证神秘主义”(PositiveMysticism,亦译为“积极神秘主义”)或“造型数学”(PlasticMathematics)。对于这两个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的名词,他这样解释道:“造型数学以创造者的观点看,意味着真正的有条不紊的思想。”而实证神秘主义则指出一种创作法则:“我们现在研究着把我们想象中的现实转变成可以为理性所控制的结构,以便随后在'一定的’自然现实之中重新发现这些相同的结构,从而凭借造型视觉去洞察自然。”苏恩梅克尔称,他的新哲学体系能够使人们”通过冥想深入自然,透察现实隐秘的内在结构。”他说,“大自然虽然在变化中显得活泼任性,基本上总是以绝对规律性来经常执行任务的,意即以造型的规律性来起作用。”关于造型的规律,他指出,自然中相互对立的一对对要素,如积极与消极、男性与女性、空间与时间、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可以通过简化而压缩为水平线和垂线。在他看来,这两种线与宇宙的力量是相通的——垂线与太阳的照射有联系,水平线则与地球绕太阳的不变运行相关联。苏恩梅克尔对色彩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仅有三种原色存在,而三原色均具有象征的意义——黄色象征阳光的四射运动,蓝色象征着天空的无限延展,红色则是中性和搭配色,是“黄和蓝晨曦时的细语交谈”。  苏恩梅克尔的思想,对于蒙德里安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它提供了所有其他抽象艺术的先驱者都未能发现的东西,即一种途径,一种使一幅画被赋予精神意义,而与外在世界毫无瓜葛的途径。抽象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使它与装饰图案迥然不同,这也是作品自身所固有的特质。根据苏恩梅克尔的思想,这是因为精神可以“通过纯造型的因素,诸如原色,以及黑暗与光明、水平线与垂线的对比,而得到最佳的表达。”  蒙德里安用了一两年时间,把这些思想运用于他自己的绘画实验,创造了独特的几何抽象的绘画语言。他排除了所有的曲线而起用直线。他把有色的长方形置于白底上,并以一种覆盖整个画面的直线网格把它们框起来。到1921年,他最终发展出那种简化和提炼到极致的几何抽象图式:三种原色、三种非色(黑、白、灰),以及“水平线——垂线”的网格结构。通过这种图式,蒙德里安寻求诸视觉要素之间的绝对平衡。其作品的每一构成要素都经过精心推敲,被谨慎安排在适当位置,显得恰到好处。  这幅作于1930年的(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看见,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且色度极为饱和。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在这里,除了三原色之外,再无其他色彩;除了垂直线和水平线之外,再无其他线条;除了直角与方块,再无其他形状。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素(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蒙德里安将他的新型绘画称作“新造型主义”,并专门写了一系列文章来诠释这个名词。他是从苏恩梅克尔那儿借用的这一术语。在他看来,新造型主义比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优越,因为它使艺术超越个人,而蒙德里安的主要宗旨便是在艺术中消除自我。艺术所表达的东西,应是艺术家对其所处世界的不自觉的反应,是那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心灵深处的宇宙之力。新造型主义艺术的宗旨,便是获得和谐与平衡;失去和谐与平衡便会产生悲剧,而这是“对人类的诅咒”。从而,蒙德里安的艺术必然显示出一种乌托邦的色彩,正如他所说:“新的观看方式……犹如其导向新的艺术那样,必须导向一种新的社会;一种兼具两类等值因素(即物质与精神)的社会,一种和谐而平衡的社会。”他的绘画,提供了这—宇宙和谐的完美范例。它们平衡、有序,乐观,展示了非躁动的、宁静而清澈的人类本性。“在充满生机的抽象的现实中”,蒙德里安称,“新的人类发展已超出了怀旧、欣悦、狂喜、悲伤、恐惧等感情的作用范围:美使感情永恒,在这感情中,这些情感被表现得纯净而清澈。”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

一 传统美术的特点二 产生特点的原因三 现当代美术的特点,包括对传统美术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元素的融合四 传统美术与现当代美术的比较,举例说明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五 总结

你妹、自己百度不会、我都自己百度交的

浅谈美术鉴赏美术鉴赏课是给学生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揭示美术规律、指导美术欣赏的课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技巧,提高他们辨别、分析、反省、判断的能力并开阔知识视野,陶冶情操。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一、让学生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正如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学生多看、多思考,对一些艺术语言(如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肌理)和艺术流派(如现代中国的岭南派、西方的印象派)等美术知识才能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通过欣赏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韩滉的《五牛图》、徐渭的《杂花图卷》、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众多名家的作品体会中国画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印章于一炉,诗、书、画、印相映生辉,这也是任何绘画艺术都没有的独特艺术形式。另外中国画的墨色变化和以线条为主的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多种表现手法,具有高度的提炼概括技巧,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因而成为光辉灿烂的民族绘画艺术。中国画线条的美感是油画所没有的。二、多给学生介绍美术的类别及基本知识给学生介绍美术基本知识,特别是有关美术的分类和各类美术的主要特点,以及美术的主要艺术语言以及作用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各类美术的特点和美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去理解各类美术作品,真正领会各类美术作品各自不同的艺术魅力。例如,从大的方面讲,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以及建筑和园林艺术等四大类。也可将书艺(书法、篆刻等)和摄影艺术归入美术的范围共六大类。绘画艺术,从绘画的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绘画可分为招贴画、年画、连环画、漫画、组画、插图等。从绘画的题材来分,绘画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等。从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来分,绘画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画、版画、壁画、素描等画种。其中一些画种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为更细的艺术样式。如版画又可分成木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胶版画等。其中木刻又可分成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套色木刻等。三、多介绍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给学生介绍美术作品时,多介绍一些美术作品的作者及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来理解和体会作者特定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例如,罗中立的《父亲》是1980年根据画家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创作了这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一位淘粪的农民“。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主要是淘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生产队、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料,画家附近的厕所里都有农民住在里面,那时候城里面每一个厕所都有农民住在里面。农民过年的时候也守在那个地方,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团圆,那个农民家就住在那个厕所,一年四季都住在那个地方,吃饭烧火都在那个地方!所以他的那个神态和姿势引起我很大的震动,这个农民一年四季都没有回家。”画家罗中立回忆说:“我的一生跟农民肯定是分不开的。《父亲》这幅画创作出来的时候,我没有想到它会引起社会上这样大的反响,《父亲》这幅画实际上是宣告一个神的时代结束,一个人的时代开始……《父亲》画了近30年了,它的主题概括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沧桑,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首次借用了西方超级写实主义(照相写实)手法,所以当时会引起那么多关注。但它持续引起关注许多年,我想是因为那件作品内含的主题,它已是一个时期的文化符号。”只有让学生了解《父亲》的创作背景,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长期的艰辛岁月造成父亲这一形象的一条条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为什么会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为什么能代表中国一代人的形象。四、多讲解美术史方面的知识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产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其作品具有极强的革命性和明确的倾向性。在当时物质条件非常艰苦情况下,鲁迅先生介绍欧洲版画,组织木刻青年和提倡新兴木刻运动,其目的是将木刻作为有力的武器向敌人发动进攻。用刻刀和生命坚持其主张,为了精神和理想,这些木刻家们不仅仅是艺术家,更主要的是革命的斗士。他们用自己手中的刻刀直接介入到政治斗争中去,以至于被查封展览,或是被捕

其它主要参考书目: 1、《美术史的观念》邵宏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自我的迷宫》顾铮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3、《黄昏后的契机——后现代主义》『英』奥顿奈尔著王萍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胡经之王岳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艺术鉴赏讲座》『美』劳丽•S•亚当斯著时易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Self-PortraitWithaBandagedEar,VanGogh》J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选题

一 传统美术的特点二 产生特点的原因三 现当代美术的特点,包括对传统美术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元素的融合四 传统美术与现当代美术的比较,举例说明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五 总结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  1、《“天人合一”审美观在现代农村民居中的继承和发展>  2、《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3、《当今现有材料表现》  4、《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的一点看法》  5、《构建自然和谐人居环境》  6、《关于设计美的思考》  7、《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8、《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  9、《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10、《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  11、《论家居设计中人性与个性的统一》  12、《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13、《浅谈家居中的灯光设计》  14、《浅谈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15、《浅析居民小区的无障碍设计》

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论现代居室设计风格与陈设的关系  论绿化对室内环境及人的反应力的作用与影响  高校学生宿舍区建筑色彩研究  论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浅析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新中式家具的款式特点探究  论曲线在室内空间的运用  论室内装修施工工序与效果  论卫生间的设计与新技术应用  论智能化家居对现代家居生活的影响  论小户型的空间使用率  论家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  客厅的墙面装饰设计  论视觉空间的最大化  论软装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论色彩在室内的应用与心理功能  论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割  议门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  论壁纸在家居设计中的艺术体现与运用  论玻璃在家装中的使用  论样板间的家具设计与陈设艺术

最好写美术史 和做著名作品评价 和感受 老师绝对说不出话。。虽然有点俗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题目

声乐系论文题目: 陕北民歌艺术研究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陕南民歌的艺术特色 青海花儿之我见 秦声初探 秦腔音乐特色 老腔艺术初探 长安乐鼓探究 声乐小组课利弊谈 如何构建合理的音乐课堂模式 11.声乐演唱发展多元化 《XXX》作品分析及美学特点 XXX作曲家作品风格及特点 14.(不同时期)某一时期声乐作品风格特性 戏歌初探 高师声乐教材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回归 欧洲歌剧与中国戏剧的异同 论歌唱中的legat 论声音造型

美术学毕业论文选题还不容易 [1] 施乐群 中国当代油画30年的语境迁移[D] 中国美术学院 2008[2] 曾传兴 四种写实话语[D] 湖南师范大学 2007[3] 刘芳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D] 中央美术学院 2007[4] 沈阳 中国观念摄影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07[5] 尹骅 关于马奈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D] 中国美术学院 2008参考这几篇文章,很简单

在20世纪初,西方出现前所未有的艺术变革,那就是——西方现代主义。其风格流派有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他有着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特征,他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极为重要的审美思想。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人们带着精神的创伤和扭曲的心理状态,去表现强烈个人主义和精神虚无的艺术作品,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博大精深、辉煌崇高的审美理论予以颠覆。当时的人们包括那些艺术家们对待客观中的自然、社会和人以及自我关系上是失去平衡的,也同时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悲观失望和忧患恐惧。因此,作为空前浩大的现代美术变革,对传统的审美理论强力地批判和猛烈地冲击,是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和深刻性。在高等美术教育实践中所常用的《外国美术简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被泛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包括20世纪初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在进入20世纪之后得到更大的张扬。”  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管是什么原因,作为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人们对其看法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不管如何,从艺术的生命宗旨来看,它的创新精神和敢与上千年的传统给予颠覆的勇气还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现代前卫美术在艺术思想上与传统作出决裂。不管是野兽派、表现主义还是达达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派别,都有自己的艺术主张,都是在不满传统的情况下作出强有力的反映,在作品上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因为它们都看到了传统的不足,都意识到一味地传承传统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奥·佩特罗丘克在评论未来主义时这样写道:“在自己对于‘工业世纪’的陶醉中,资本主义最积极的集团和它们的思想家们,竭力摆脱许多社会、伦理和美学的准则,摆脱与它们相联系的传统及不过是在挑衅的、一往直前的道路上设置障碍的习惯。”这样看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与传统的审美理论的决裂有着必然的发展趋势,决定这种趋势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早就意识到,传统的审美规则和伦理道德,是不能使人们摆脱社会生活和精神所带来的恐惧和压力。因为所谓的古希腊罗马崇高美学精神、中世纪神性美学精神以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精神,对他们来说就是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就像是一头沉睡了上千年的狮子,也做着上千年的美梦,来到20世纪,被突然一声巨雷所惊醒,便迅速回到了现实。  作为哲学大家黑格尔似乎成了预言家,持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理论招牌,来到了20世纪是西方现代,在某种程度上起了承续的作用。在现代审美意识刚刚觉醒的时候,黑格尔的预言美学和“艺术科学”必将史无前例地大发展,现代审美体系和表现形式以及艺术批评从此伴随着艺术作品,也同时解释和证实这些前所未有是现代前卫美术作品。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出现,将达达主义的怪诞、荒谬引往至超现实主义的虚无梦幻之中。也就成了当时人们一时所依靠的精神武器。这样看来,现代前卫美术作品在还没到来的时候, 在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母体里早已孕育了。  其次,现代前卫美术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作出了决裂。在形式上的革命,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前卫美术颠覆传统最重要的创举,也是现代主义各风格流派最具共性的一个特征。就艺术的“形式革命”,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马克·西门尼斯在《当代美学》这样说道:  “我们以形式革命来表现各种运动、潮流和艺术趋势,从19世纪中期以来,这些运动、潮流和艺术趋势就与西方几个世纪以来遵循的严格的惯例和规范体系走向了分离。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在绘画、雕塑、建筑,还有音乐艺术中,艺术家们试验着、寻找着革新和新颖的东西,他们与陈旧的教条决裂,试图从学院主义中解放出来。同样的,绘画抛弃了神圣的模拟原则,否决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自然的教条,抛弃了被文艺复兴运动确立起来的惯例所束缚着的造型艺术。”  其实,在艺术形式的革命方面。印象派最早撼动传统绘画法则的艺术运动。可以说这种运动对现代主义有着传承的影响作用,印象派巨匠毕沙罗对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有着很大的影响,再加上塞尚那赋有哲学家的思维,为现代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的艺术贡献主要是“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程式”,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对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蒙德里安等以形式、构成为主的画家影响最大。可以说,塞尚的出现,一切模仿自然或再现自然的艺术已经划为永恒的过去。所谓旧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等等,乃至印象主义、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统统被颠覆了。  那么,现代主义所追求的艺术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到了后来现代艺术不断地发展,艺术家们在表现艺术作品时,强烈地突出艺术的个性张扬和表现内心虚无的精神世界。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典型。当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将工业产品小便器创作出作品《泉》的时候,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可以说他是现代艺术的先锋。对于马塞尔·杜尚艺术的影响,马克·西门尼斯同样在《当代美学》中评论道:“实际上,这一行动引发的思考至今仍然存在,在当代艺术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尤其如此。但是这一行为可以让人们超越那些生活习惯了公共空间。杜尚希望对画架上的绘画、视网膜艺术和二维艺术作出致命一击。无论这些制成品是否贴了标签,无论其状态是修正过还是处于自然状态。一件工业制成品或者是手工艺作坊的制成品突然入侵艺术圣殿,这不仅仅是扰乱日常美学认知,还是在和西方数个世纪以来建立起来的艺术表现体系分道扬镳。如果说艺术表现体系受到了冲击,还不如说是艺术的传统定义被押上了解剖台。”  不难看出,在现代前卫美术作品中,传统的影子早已受到致命的一击。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美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美学观点本身的意义上来说,它最大的进步性与其价值程度,完全在于参与和发展了20世纪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它作为西方的一种艺术现象,既然存在过,并轰动一时,我们完全应该持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它并分析和研究它。  最后,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现代主义,它如同它的艺术形式,给人们留下的是“永恒然而又瞬息即逝”的美。

现代主义美术论文1000

《红、黄、蓝的构成》,蒙德里安作,1930年,布上油画,45x45厘米,苏黎世私人收藏。  在《海堤与海》组画中,所有曲线的痕迹都消逝殆尽,直线统帅了画面。虽然,形式因素越来越显示出其自身的生命力,然而蒙德里安并未感到满足。他后来曾这样写道,“看着大海、天空和星星,我通过大量的十字形来表现它们。自然的伟大深深打动我,我试图表达那种浩瀚辽阔、宁静和谐、协调统一……但是,我感到我仍然象一个印象派画家那样,表现的是某种特殊的感受,而不是真正的现实。”   他的所谓“真正的现实”,就是隐藏在自然表象之下的“纯粹实在”。对于热衷通神论的蒙德里安来说,自然界的一切物象,无论是山水、树木,还是房屋建筑,都有其潜在的“纯粹实在”。虽然自然物外观各有差异,然而其实质却是相通的。画家的任务就是在画中把那隐秘的纯粹实在和普遍的相通性揭示出来。   他的这种思想,随着他与荷兰数学家、哲学家苏恩梅克尔的交往而日益成熟起来。  1916年,蒙德里安在拉伦偶然遇上苏恩梅克尔。此后,二人便经常会晤,并热烈交流思想。苏恩梅克尔是一位曾做过天主教牧师的通神论者,他提出了一种新柏拉图体系的哲学思想,称作“实证神秘主义”(PositiveMysticism,亦译为“积极神秘主义”)或“造型数学”(PlasticMathematics)。对于这两个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的名词,他这样解释道:“造型数学以创造者的观点看,意味着真正的有条不紊的思想。”而实证神秘主义则指出一种创作法则:“我们现在研究着把我们想象中的现实转变成可以为理性所控制的结构,以便随后在'一定的’自然现实之中重新发现这些相同的结构,从而凭借造型视觉去洞察自然。”苏恩梅克尔称,他的新哲学体系能够使人们”通过冥想深入自然,透察现实隐秘的内在结构。”他说,“大自然虽然在变化中显得活泼任性,基本上总是以绝对规律性来经常执行任务的,意即以造型的规律性来起作用。”关于造型的规律,他指出,自然中相互对立的一对对要素,如积极与消极、男性与女性、空间与时间、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可以通过简化而压缩为水平线和垂线。在他看来,这两种线与宇宙的力量是相通的——垂线与太阳的照射有联系,水平线则与地球绕太阳的不变运行相关联。苏恩梅克尔对色彩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仅有三种原色存在,而三原色均具有象征的意义——黄色象征阳光的四射运动,蓝色象征着天空的无限延展,红色则是中性和搭配色,是“黄和蓝晨曦时的细语交谈”。  苏恩梅克尔的思想,对于蒙德里安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它提供了所有其他抽象艺术的先驱者都未能发现的东西,即一种途径,一种使一幅画被赋予精神意义,而与外在世界毫无瓜葛的途径。抽象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使它与装饰图案迥然不同,这也是作品自身所固有的特质。根据苏恩梅克尔的思想,这是因为精神可以“通过纯造型的因素,诸如原色,以及黑暗与光明、水平线与垂线的对比,而得到最佳的表达。”  蒙德里安用了一两年时间,把这些思想运用于他自己的绘画实验,创造了独特的几何抽象的绘画语言。他排除了所有的曲线而起用直线。他把有色的长方形置于白底上,并以一种覆盖整个画面的直线网格把它们框起来。到1921年,他最终发展出那种简化和提炼到极致的几何抽象图式:三种原色、三种非色(黑、白、灰),以及“水平线——垂线”的网格结构。通过这种图式,蒙德里安寻求诸视觉要素之间的绝对平衡。其作品的每一构成要素都经过精心推敲,被谨慎安排在适当位置,显得恰到好处。  这幅作于1930年的(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看见,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且色度极为饱和。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在这里,除了三原色之外,再无其他色彩;除了垂直线和水平线之外,再无其他线条;除了直角与方块,再无其他形状。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素(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蒙德里安将他的新型绘画称作“新造型主义”,并专门写了一系列文章来诠释这个名词。他是从苏恩梅克尔那儿借用的这一术语。在他看来,新造型主义比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优越,因为它使艺术超越个人,而蒙德里安的主要宗旨便是在艺术中消除自我。艺术所表达的东西,应是艺术家对其所处世界的不自觉的反应,是那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心灵深处的宇宙之力。新造型主义艺术的宗旨,便是获得和谐与平衡;失去和谐与平衡便会产生悲剧,而这是“对人类的诅咒”。从而,蒙德里安的艺术必然显示出一种乌托邦的色彩,正如他所说:“新的观看方式……犹如其导向新的艺术那样,必须导向一种新的社会;一种兼具两类等值因素(即物质与精神)的社会,一种和谐而平衡的社会。”他的绘画,提供了这—宇宙和谐的完美范例。它们平衡、有序,乐观,展示了非躁动的、宁静而清澈的人类本性。“在充满生机的抽象的现实中”,蒙德里安称,“新的人类发展已超出了怀旧、欣悦、狂喜、悲伤、恐惧等感情的作用范围:美使感情永恒,在这感情中,这些情感被表现得纯净而清澈。”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印象主义。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画家们提出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P塞尚这位在作品中追求绘画语言的几何结构和形体美感的画家,被人们称作“现代绘画之父”。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是在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出现的。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由此“野兽主义”得名。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G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中。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表现体面的重叠、交错的美感,是立体主义追求的目标。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如果说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蒙克:《圣母》上述思潮和运动,特别是未来主义,在雕塑领域内均有所反映。未来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U博乔尼于1912年4月签署关于雕塑艺术的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为《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相应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20世纪初的俄国也相当活跃。除了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产生的一些社团外,俄国的构成主义对现代艺术探讨如何表现工业美方面有独特的贡献。抽象主义的美术作品最早于1910年前后产生。首先从事抽象主义艺术创造的是参与德国青骑士社活动的俄国画家W康定斯基。他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参照音乐的表现语言,用绘画来传达观念和情绪。他的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1912)、《点、线、面》(1923)等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实践家,他主要从事抒情抽象绘画的创造,但同时也在几何抽象方面有所探索。俄国的画家KC马列维奇于1913年左右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至上主义在平面构成上的努力,在探讨艺术的虚、空、无方面的尝试,应该说是有意义的。真正奠定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突出贡献的是荷兰画家P蒙德里安创建的风格派(或称新造型主义)。在整个20世纪,抽象主义基本上遵循着抒情的抽象和几何的抽象两个方面发展,只是在各个阶段有所变化而已。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苏黎世出现的达达主义社团,影响波及欧美各国。在法国、德国都有达达美术社团。达达主义反对战争,反对权威和反对传统,同时也反对艺术,反对一切,作为社团它必然要走到自我否定的境地。达达的虚无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贯穿在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的进程之中。在平面的绘画中采用拼贴手法,把偶然性、机遇性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达达对现代美术的贡献。超现实主义的社团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它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以取代达达主义的破坏和挑战。它直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汲取思想养料,并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艺术运动的指导思想。超现实主义的美术家们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者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偶然结合、无意识的发现、现成物的拼集等手法。写实与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兼而有之。从1924年以后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美术的活跃期。3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逐渐冷寂,但许多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仍然活跃于欧洲和美国画坛。波伊斯:《向兔子解释图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是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成的流派,也是重视个性、重视风格的现代派绘画顶峰。抽象表现主义强调创作者行动的自由性、自动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已经孕育着以创作者的行动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因素。杜尚:《干燥的便盆》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产生的硬边抽象、后绘画性的抽象是几何抽象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化和发展,也说明艺术从强调主观感情到侧重于客观表现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与抽象表现主义完全相悖的波普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波普艺术的兴起,说明西方的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当然,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西方美术史论家们的论说很不一致。首先在建筑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充满着争论的概念。严格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与现代主义截然分开的。后现代主义加以弘扬的许多方法与原则,在现代主义的美术中已经尝试过、试验过,只是在后工业社会里把个别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极端的发展和夸张。后现代主义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是现代主义的反拨。然而,现代主义的审美原则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西方的美术家们。新表现主义、新超现实主义、新抽象等流派在80年代的兴起,多少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变化中,似乎可以看到,艺术中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人性与共性、风格特征的加强与消失、人性与机械性、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艺术的审美与反审美,永远是使艺术家困惑并驱使他们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状况,尤其在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这种状况更是常见。观念艺术及其他后现代派思潮之所以那末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和传统艺术背道而驰,而且在向现代主义挑战。但是,历史本身似乎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艺术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艺术的本身进程犹如社会本身的进程一样,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力量,它要在上述列举的种种两极之间寻求平衡。当然,平衡是短暂的、临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永久的。唯其不平衡和充满着矛盾,艺术才不断向前发展。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曲折,整个趋势则是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主义的一个有力补充。或者说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表现体系,它有别于现实主义,更与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节奏相吻合。至少它已经获得了与现实主义共存的力量。雷斯:《法国式的场景》特征 既然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他否定权威,主张发挥以人的意志、本能为基础的创造力,蔑视中产阶级的文明和虚伪道德,对无意识和本能的推崇,对世界前途的悲观主义,在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他的“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支柱,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导下,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流派的美术家们用多种手法挖掘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其后果是一方面开拓新的艺术表现领域,另一方面使艺术语言趋向荒诞和怪异。自然不少作品创造了荒诞、怪异的新境界。 现代主义美术比起以写实和模仿为基础的传统美术来,具有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现代主义多流派标榜自己是反传统的,实际上它可能完全抛弃传统。它竭力否定和排斥的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含有学院派特征的写实主义传统。在对待历史遗产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原始社会艺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希腊古风时期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研究。自印象主义之后,西方美术家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日本和印度的绘画、工艺品的表现语言上,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美术家们直接受益于非洲雕塑。同时,中东的伊斯兰教美术和大洋洲的艺术遗产,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研究的对象。上述人类历史上的美术遗产均为现代主义美术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养料。 总的说来,20世纪以来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创造了一批可以列入人类经典文化的作品,但远非所有流派和思潮的理论都是无可非议的,更不用说其中有些作品的思想倾向颇值得研究。对于现代主义美术不加分析地一味赞扬是不可取的,而视现代主义为洪水猛兽、拒之于门外,不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更是愚蠢和可悲的。中国80年代以来艺术创造和理论的繁荣、活跃,除了社会、经济的推动这些主要因素之外,与包括西方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艺提供的可用来参考、借鉴的丰富资料不无关系。

一 传统美术的特点二 产生特点的原因三 现当代美术的特点,包括对传统美术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元素的融合四 传统美术与现当代美术的比较,举例说明现当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五 总结

  • 索引序列
  •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范文
  •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
  •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选题
  • 现代主义美术赏析论文题目
  • 现代主义美术论文10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