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佛教的经典文献是什么

佛教的经典文献是什么

发布时间:

佛教的经典文献是什么

《金刚经》《心经》《华严经》《楞严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法华经》《妙法莲花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

1佛教史书如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西藏佛教史.各地佛教史.2传记故事 如佛陀.菩萨.3学术类 如宗教学.宗教与科学.大致了解后,可再读些佛经之类书,如金钢经,心经.

1、富贵的《华严经》惟有读过《华严经》的人,由认识佛心所显现华严世界的依正庄严,才能觉悟自心本具的富贵。《华严经》阐述诸佛之本怀,举出成佛的好处,以劝导学佛,令生起信心,由修因契果,知道必定成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开示的首部经典,有经中之王的美誉。2、成佛的《法华经》经中力倡“凡闻此法无一不成佛”的人人成佛作祖的说调,打破古今凡圣不敢自信作佛成佛无份之疑情。文中以“普记成佛”“人人成佛的根据”以及“成佛思想的意义”等阐述。3、开慧的《楞严经》这部经的特色:教人舍识用根,防50种阴魔,开大智慧,楞严大定等。这部经的是关系佛教的存亡,如果这部经没了,佛教也没了。4、《金刚经》这部经在中国流通最广,读诵的人非常多,明心见性的经典。中国佛教八大宗派:性、相、台、贤、禅、净、律、密三论宗,以笃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得名,主张性空缘起,亦称性宗。法相宗,唐玄奘所创,亦称唯实宗,相宗。天台宗,专《法华经》,修止观法。华严宗,专《华严经》,主张法界缘起,亦称贤首宗。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生动活泼,讲究顿悟。净土宗,念佛求往生的易行道。律宗,以戒为师,以身说法。密宗,修三密相应,体系完备,追求即身成佛。

长阿含经 (22卷)〖 后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佛说七佛经 (1卷)〖 宋 法天译〗毗婆尸佛经 (2卷)〖 宋 法天译〗七佛父母姓字经 (1卷)〖 失译〗佛般泥洹经 (2卷)〖 西晋 白法祖译〗般泥洹经 (2卷)〖 失译〗大般涅槃经 (3卷)〖 东晋 法显译〗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2卷)〖 宋 施护等译〗佛说人仙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3卷)〖 宋 施护等译〗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2卷)〖 宋 施护等译〗佛说大集法门经 (2卷)〖 宋 施护译〗长阿含十报法经 (2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人本欲生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帝释所问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善生子经 (1卷)〖 宋 支法度译〗佛说信佛功德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大三摩惹经 (1卷)〖 宋 法天译〗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寂志果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大楼炭经 (6卷)〖 西晋 法立共法炬译〗起世经 (10卷)〖 隋 阇那崛多等译〗起世因本经 (10卷)〖 隋 达摩笈多译〗中阿含经 (60卷)〖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佛说七知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园生树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碱水喻经 (1卷)〖 失译〗佛说萨钵多酥哩逾捺野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四谛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恒水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法海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海八德经 (1卷)〖 后秦 鸠摩罗什译〗佛说本相猗致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缘本致经 (1卷)〖 失译〗佛说轮王七宝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顶生王故事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文陀竭王经 (1卷)〖 北凉 昙无谶译〗佛说频罗婆裟罗王经 (1卷)〖 刘宋 法贤译〗佛说铁城泥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阎王五天使者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佛说古来世时经 (1卷)〖 失译〗大正句王经 (2卷)〖 宋 法贤译〗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1卷)〖 后汉 支曜译〗佛说离睡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是法非法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求欲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受岁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1卷)〖 失译〗佛说大生义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苦阴经 (1卷)〖 失译〗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苦阴因事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乐想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漏分布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阿耨风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诸法本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瞿昙弥记果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佛说受新岁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新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解夏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瞻婆比丘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伏淫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魔娆乱经 (1卷)〖 失译〗弊魔试目连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赖吒和罗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护国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数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1卷)〖 失译〗佛说须达经 (1卷)〖 萧齐 求那毗地译〗佛说长者施报经 (1卷)〖 宋 法天译〗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 (1卷)〖 失译〗梵摩渝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经尊上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兜调经 (1卷)〖 失译〗佛说鹦鹉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1卷)〖 隋 瞿昙法智译〗分别善恶报应经 (2卷)〖 宋 天息灾译〗佛说意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应法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分布施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息诤因缘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泥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斋经 (1卷)〖 吴 支谦译〗优陂夷堕舍迦经 (1卷)〖 失译〗佛说八关斋经 (1卷)〖 刘宋 沮渠京声译〗佛说鞞摩肃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佛说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邪见经 (1卷)〖 失译〗佛说箭喻经 (1卷)〖 失译〗佛说蚁喻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治意经 (1卷)〖 失译〗广义法门经 (1卷)〖 陈 真谛译〗佛说普法义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杂阿含经 (50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别译杂阿含经 (16卷)〖 失译〗杂阿含经 (1卷)〖 失译〗佛说五蕴皆空经 (1卷)〖 唐 义净译〗佛说圣法印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法印经 (1卷)〖 宋 施护译〗五阴譬喻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水沫所漂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不自守意经 (1卷)〖 吴 支谦译〗佛说满愿子经 (1卷)〖 失译〗佛说转法 轮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三转法 轮经 (1卷)〖 唐 义净译〗佛说相应相可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八正道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佛说难提释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马有三相经 (1卷)〖 后汉 支曜译〗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 (1卷)〖 后汉 支曜译〗佛说戒德香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戒香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鸯掘摩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鸯崛髻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央掘魔罗经 (4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佛说月喻经 (1卷)〖 宋 施护译〗佛说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放牛经 (1卷)〖 后秦 鸠摩罗什译〗缘起经 (1卷)〖 唐 玄奘译〗增一阿含经 (51卷)〖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译〗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1卷)〖 宋 法贤译〗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须摩提女经 (1卷)〖 吴 支谦译〗须摩提女经 (1卷)〖 吴 支谦译〗 (与上文略有不同)佛说三摩竭经 (1卷)〖 吴 竺律炎译〗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3卷)〖 宋 施护译〗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1卷)〖 失译〗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1卷)〖 失译〗 (与上文略有不同)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 (1卷)〖 西晋 法炬译〗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佛说力士移山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四未曾有法经 (1卷)〖 西晋 竺法护译〗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1卷)〖 后汉 康孟详译〗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佛说四泥犁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阿那邸邠化七子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阿遬达经 (1卷)〖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佛说玉耶女经 (1卷)〖 失译〗佛说玉耶女经 (1卷)〖 失译〗 (与上文略有不同)玉耶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1卷)〖 西晋 白法祖译〗佛母般泥洹经 (1卷)〖 刘宋 慧简译〗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1卷)〖 失译〗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1卷)〖 失译〗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1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佛说阿难同学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A佛说七处三观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B佛说九横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佛说阿含正行经 (1卷)〖 后汉 安世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00卷)〖唐 玄奘译〗 放光般若经 (20卷)〖西晋 无罗叉译〗 光赞经 (10卷)〖西晋 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27卷)〖后秦 鸠摩罗什译〗 道行般若经 (10卷)〖后汉 支娄迦谶译〗 大明度经 (6卷)〖吴 支谦译〗 摩诃般若钞经 (5卷)〖前秦 昙摩蜱共竺佛念译〗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10卷)〖后秦 鸠摩罗什译〗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25卷)〖宋 施护译〗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3卷)〖宋 法贤译〗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陀罗尼经 (1卷)〖宋 施护等译〗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7卷)〖陈 月婆首那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2卷)〖梁 曼陀罗仙译〗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1卷)〖梁 僧伽娑罗译〗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1卷)〖宋 翔公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卷)〖陈 真谛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1卷)〖隋 芨多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1卷)〖唐 义净译〗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1卷)〖唐 菩提流志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1卷)〖唐 金刚智译〗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1卷)〖宋 施护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1卷)〖唐 不空译〗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7卷)〖宋 法贤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2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2卷)〖唐 不空译〗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1卷)〖宋 施护译〗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1卷)〖宋 施护译〗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宋 施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玄奘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法月重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般若共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唐 法成译〗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1卷)〖宋 施护译〗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多罗蜜经 (1卷)〖宋 天息灾译〗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1卷)〖宋 天息灾译〗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4卷)〖宋 惟净等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10卷)〖唐 般若译〗

佛教的经典文献

三奘西游记

金刚经、无量心经、般若心经、佛经(八十一卷佛经)

回答 亲,,由于法本是长条经,需要特别的打印方法:供参考,法本高74mm,宽380mm,在一张A3纸上(高297mm,宽420mm)可上下排列打印四张,正反面共8页,打印出来后右边需裁掉40mm。法本每页的四个角有很浅的1mm大小圆圈可作裁剪参照。如A3打印条件不具足,在A4(高210mm,宽297mm)上按比例打印也可。先用pdf转jpg程序将本文档每一页转成图片,用XnView看图软件打开图片所在目录,Ctrl选中第1,3,5,7图片页,然后点菜单的“创建”―“拼接图片”(直接按Shift A也可)

吾有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呵迦叶。中土唯一一个称作经的就是禅宗六组的坛经。禅宗多以参公案为主,可参看五灯会元。

佛教经典文献

1、《心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岸是苦境,彼岸是乐境。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到彼岸,即离苦得乐的含义。《心经》的汉译本有7种,以唐玄奘所译本最为通行。核心要旨为:观察宇宙万物自性本空,使修行者证入到一种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客观世界都不复存在的理想精神境界。一旦达到这一境界,就可以心无挂碍,除去一切苦。2、《佛说阿弥陀经》此经书有两个译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鸠摩罗什译本。此经书想象瑰丽,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阿弥陀佛所在的极乐世界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美妙境况。后来《佛说阿弥陀经》成为净土宗的主要经典。3、《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把佛祖智慧比作坚实的金刚,能断一切烦恼,比喻不变不移的般若智慧,清净本体。此经书的核心要义是教导我们不着事相,即情无所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五祖弘忍开始重视,到六祖慧能发扬光大。慧能成为六祖后,大力提倡研读《金刚经》,主张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后来《金刚经》成为禅宗的主要经典。4、《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现存的译本有三种。楞伽是狮子国南方的一座山的名字,因为这卷经书是释迦牟尼在楞伽山对众弟子所说的法,因此得名。此经书认为宇宙万有都是虚假不实的自心所致,鼓励修习者在精神上追求并进入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楞伽经》在中国的流传,得益于菩提达摩传授慧可,后来成为我国禅宗、法相宗、法性宗等佛教宗派的主要经典。5、《楞严经》《楞严经》的作者据说是唐代的释怀迪和一位不知名的僧人所译。楞严,意思一切事物究竟巩固。此经书阐述了心性本体,属于大乘佛的秘密部。因为经中杂见神化长生说教,又标出地、水、风、火、雷、见、识等七大元素宗旨,所以后人对此部经书的真假,很是怀疑。

上座部巴利语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最主要的部分,编于佛灭之年便举行的王舍城第一次结集。佛灭一百年后举行的毗舍离第二次结集有所发展。佛灭二百年后举行的华氏城第三次结集,基本上编成了全部三藏。这些三藏典籍是由摩哂陀传入僧诃罗(斯里兰卡)的。后来的佛学者用巴利文写的论著和注解就更多了。下面只介绍很才部分最主要的三藏和著作以供参考。 分三部(1)《经分别》,又分为波罗夷和波逸提二部,是比丘和比丘尼戒条并包括制定戒律的缘起及诵戒的仪式等。(2)《犍度》,又分为大品和小品二部,是更明确地补充叙述《经分别》的,并记载了第一次结集及受比丘戒的仪式等。(3)《附篇》,是讲授戒律内容的手册,可能是后来在锡兰编成的,因为书中曾提到摩哂陀到锡兰传教以及早期几位锡兰长老和国王的名字。 分五大部:(1)《长部》,相当于旧汉译《长阿含》,共有三十四种经,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十六《大般涅槃经》,详细地记载着佛陀临终前后一周的情况。巴利文《长部》,由江炼百据日译本重译成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2)《中部》相当于旧汉译《中阿含》,共有一百五十二种经。巴利文《中部》前五十经,由芝峰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收在“普慧大藏经”中。(3)《相应部》,相当于旧汉译《杂阿含》,共有二千八百八十九经,其中最著名的是《转法经》,即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次说法。(4)《增支部》,相当于旧汉译《增一阿含》,最少也有二千三百零八经。(5)《小部》,旧汉译缺,据锡兰版本,有如下这些经:一、《小诵》包括七篇念诵的短经。二、《法句》分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颂。由叶均译为汉文出版。三、《自说》分八品,二十二个故事。四、如是语,长行与偈颂结合,有一百一十二篇。五、《经集》,分五品,七十二小经。六、《天宫事》,分七品,八十三个故事。七、《饿鬼事》,分四品,五十一个故事。八、《长老偈》,一千二百七十九偈。九、《长老尼偈》,五百二十二偈。十、《本生经》。十一、《义疏》,是《经集》的注释。十二、《无碍解道》,叙述阿罗汉的证知,形式如论。十三、《譬喻》。十四、《佛陀史》,叙述二十四佛的故事。十五、《行藏》,叙述佛陀过去行十波罗密多的二十五个故事。 有七部:(1)《法聚论》。(2)《分别论》。(3)《论事》,此书否定二百五十二个不同的论题。(4)《人施设论》。(5)《界论》。(6)《双论》。(7)《发趣论》,主要论述二十四种缘。由范寄东据日译本重译为汉文,并附有觉音的注释《殊胜义》,收在“普慧大藏经”中。

三藏,十二部经以及六祖坛经、禅说等。

大藏经

佛教的经典文献有

《无量寿经》、《八大人觉经》、《心经》

《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佛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三经,加上《往生论》,名为三经一论。从三部经中选一本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必将受益无穷。

藏传佛教的经典是《甘珠尔》。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 ,也就是 "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  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甘珠尔 ,西藏名意译为教敕译典,为西藏所编有关佛陀所说教法之总集,包括经藏与律藏两大部门。“本教”的经书文献资料内容涉及佛学、哲学、逻辑、文学、艺术、星相、医学、科学、工程等领域,是总汇藏民族本土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是青藏高原本土宗教文献和经典的总结,相当于古象雄时期藏地的全景式百科全书,至今仍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习俗、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1佛教史书如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西藏佛教史.各地佛教史.2传记故事 如佛陀.菩萨.3学术类 如宗教学.宗教与科学.大致了解后,可再读些佛经之类书,如金钢经,心经.

佛教的经典文献有哪些

经传体佛史专记某一佛经的传习源流。影响较大的有唐代慧禅的《弘赞法华经》、法藏的《华严经传记》、僧祥的《法华经传记》。以僧祥的《法华经传记》10卷为例,可知经传体佛籍一般记载该经的部类卷帙、隐显经过、传译年代、派生经典、有关论注、诸师序记以及僧俗因讲解、讽诵、咏读、书写、听闻此经而获感应的事迹。这类经传,对于了解佛经的内容卷帙及授受源流等状况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但其中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感应事迹则用处不大。后来出现的一些感应记、持验记等,如宋代的《法华经显应录》、明代的《法华经感应略记》和《金光明经感应记》、清代的《观音经持验记》和《金刚经持验记》等,都是对经传体中感应内容的发挥。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地藏经》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分别是《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华严经》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阿弥陀经》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十善业道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经为基础教材。《妙法莲花经》又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圆觉经》又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和贤善首菩萨就有关修行菩萨道所提出的问题,以长行和偈颂形式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方法。《六祖坛经》又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四十二章经》又称《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经品,由于观世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经文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经品本。《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普贤行愿品》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佛说盂兰盆经》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八大人觉经》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弟子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大乘起信论》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裂网疏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解深密经》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认为举凡欲学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从“十三经”入手,之后再循序渐进,对整个中国佛教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成唯识论》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俱舍论》又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扩展资料佛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其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如唐三藏法师玄奘。参考资料:佛经大全—百度百科            佛经—百度百科

回答 亲,,由于法本是长条经,需要特别的打印方法:供参考,法本高74mm,宽380mm,在一张A3纸上(高297mm,宽420mm)可上下排列打印四张,正反面共8页,打印出来后右边需裁掉40mm。法本每页的四个角有很浅的1mm大小圆圈可作裁剪参照。如A3打印条件不具足,在A4(高210mm,宽297mm)上按比例打印也可。先用pdf转jpg程序将本文档每一页转成图片,用XnView看图软件打开图片所在目录,Ctrl选中第1,3,5,7图片页,然后点菜单的“创建”―“拼接图片”(直接按Shift A也可)

佛教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答:三藏十二部,无一不是经典。其中要包括他的历史、背景、发展、学术答:此问题,恐足够出一套丛书了,不是短短一贴一楼能回答的。请问您是学佛还是搞佛学研究?看您所问,恐是后者居多。:) 建议您自己查资料去吧,这个不太容易的,古印度不太注重历史,此其一;佛家的东西,不是能考证的,如果您真学佛的话,就明了这一点,考证法,只能是缘木求鱼,此二。其实,您的这个“研究课题”(暂且这么说)没有多大价值的,当然主要还是看您发心。

  • 索引序列
  • 佛教的经典文献是什么
  • 佛教的经典文献
  • 佛教经典文献
  • 佛教的经典文献有
  • 佛教的经典文献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