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新疆人文地理》要成为精品期刊,做好选题策划、选择文章作者及摄影师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杂志的创刊号上,杂志社即策划了两篇重头文章《新疆:天地大美》和《新疆人文地理关键词》。2009年第一期,杂志社策划了重头稿件《守望天山》,这篇文章的核心是维护新疆的安宁与和平。这一期还刊发了著名摄影师李学亮的《阿尔金:天边的秘境》和作家刘湘晨的《勒斯卡木村:帕米尔高原上的人文缩影》,这是刘湘晨用10年工夫才完成的对一个塔吉克小村落人文地理的理解和挖掘。第二期策划的重头稿件是《石头河子》,作者是兵团著名作家丰收,主题是对绿洲新城石河子崛起的描写,展示屯垦戍边的丰功伟业和军垦文化。另一篇是《罗布泊:谜底还在揭开》,影响也很大,尤其是科考价值重大。第三期策划的重头稿是《走西天绝域,觅玄奘圣迹》,文字作者是中国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摄影者是著名的上海摄影师丁和。第四期主要对吐鲁番的人文地理进行集中展示。第五期是特意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制作出版的特辑。除了《航拍新疆》、《新疆大考古》两篇全面展示新疆山川风貌和考古的重大成果,另有两篇非常值得关注:一篇是新疆社科院副院长苗普生写的《新疆:各民族共同的家园》,文章站在新疆历史的角度,用事实阐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新疆人文地理》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暑批准公开发行的一份全彩印制的综合文化类杂志,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和新疆书报刊发展规中心主办。双月刊,16开160页,全铜板纸彩色印刷。杂志以精美的图片、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全面展示新疆丰厚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美。其办刊宗旨为:展示边地原色,观感多元文化,揽胜西域地理,揭秘人文新疆。

新疆地质投稿经验分享

一、新疆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一)新疆地质勘查行业队伍的资质情况甲级/乙级/丙级资质单位的分布情况在颁发的64个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中,按单位取得的最高资质统计:取得1类以上甲级资质的单位有27个,占13%;取得1类以上乙级资质的单位有11个,占39%;取得1类以上丙级资质的单位有26个,占48%。其中国有地勘单位43个,甲、乙、丙级的单位分别为26个、4个、13个,分别占47%、30%和23%;甲、乙、丙级的资质分别为47个、34个、60个,分别占33%、11%和56%。地质勘查资质的分类、分级比例结构在颁发的64个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中,共核定11个资质类别甲、乙、丙级资质141个。按资质类别统计:区域地质调查12个,占6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12个,占60%;固体矿产勘查54个,占30%;液体矿产勘查5个,占50%;气体矿产勘查2个,占40%;地球物理勘查12个,占60%;地球化学勘查7个,占90%;遥感地质勘查2个,占40%;勘查工程施工18个,占70%;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14个,占90%;选冶加工试验3个,占10%。按资质级别统计:甲级资质47个,占33%;乙级资质34个,占11%;丙级资质60个,占56%。地质勘查资质证书资质类项的分布情况在颁发的64个地质勘查资质证书中,按资质类别项数统计:获得1项资质的勘查单位31个,占44%;2项资质12个,占75%;3项资质10个,占63%;4项资质5个,占81%;5项资质3个,占69%;6项资质1个,占56%;7项资质1个,占56%;8项资质1个,占56%。(二)新疆地勘行业队伍的人员情况到2006年末,新疆地勘行业从业人员10397人,较2005年的10579减少182人,减少率72%,其中:地勘业从业人数、技术人员数、地学专业、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工勘行业人员数较上年分别增长了95%、46%、98%、82%、38%和50%。矿业开发人员、其他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减少了88%和42%。平均从业人数增加21%。劳动者报酬同比增长了62%。二、新疆地勘行业经济发展状况(一)基本经济情况到2006年末,新疆地勘行业所属地勘单位总资产为28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55%,其中:生产性资产6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38%;专用仪器设备原值99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94%;专用仪器设备净值9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29%。总负债7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12%。所有者权益2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70%;其中节余与收益98万元,较2005年末增长18%。到2006年末新疆地勘行业所属地勘单位总收入为7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4%。总支出04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6%。地勘业收入5亿元(含地质事业费),较2005年末增长45%。(二)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地质专项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7万元,较上年增长07%;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中央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分别为3688万元、3510万元和7万元,较2005年末分别增长7%、77%和76%。地质专项拨款中地方财政拨款04万元,较2005年末增长5%。其中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为1万元,较2005年末增长39%。(三)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矿产勘查劳务收入6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56%。(四)矿产开发基本情况矿业权转让收入7800万元,较2005年增长4倍,矿业开发收入7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4%;矿业开发支出38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82%。(五)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工程勘察收入2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0%。(六)其他产业基本情况其他产业收入77万元,为2005年末的07%。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一)进一步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地勘单位稳步发展的根本途径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依托地方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需求,制定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在总体发展思路上,我们确立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加强地勘主业为龙头、加强勘探、开发和研究,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地勘环境”奋斗目标,紧紧围绕自治区优势能源转换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大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狠抓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这个关键,突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这个重点,集中精力抓改革、抓机制、抓人才,抓创新、抓质量、抓市场,有利促进地质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二)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地勘单位全面发展的积极动力近年来,认真领会和把握《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等政策法规的要求,以拥有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托,积极引入各类资本,与投资者组成股份公司,共同进行风险勘探和开发,联合探矿,联合采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积极探索按劳分配为主体,技术、管理等诸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逐步建立了有效灵活的项目、效益核算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新的收入分配体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活力,促进地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地勘单位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新疆地勘行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优化行业环境的过程。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保障性作用,努力为自治区发展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四)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不断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是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依靠科技创新,不受传统找矿理论的桎梏,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方法,在勘查评价工作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发现;在人才建设方面,加强了人才规划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引入、选拔和激励机制,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职称评聘等制度的改革,优化了用人环境,促进地勘事业的发展。(五)加大投入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地质勘查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当今具有先进水平的钻探、测量、化探、化学分析测试、物探仪器装备地质勘查队伍,使地勘行业的生产设备和装备步入全国地勘行业的领先行列,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大幅度提高。(六)建设一个团结拼搏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干事创业的员工队伍是地勘单位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领导班子团结坚强,发展思路清晰,用心把握,抓好工作,明确责任,恪尽职守,想干、会干、干好,才能带领队伍走出困境,创造业绩。新疆地勘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领导班子各位成员的团结协作、勤奋工作;得益于各单位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讲奉献,任劳任怨、忘我拼搏;得益于广大地勘单位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风餐露宿、辛勤奋战的奉献精神。四、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国家、自治区关于发展与稳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及新型工业化建设,抓住机遇,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找矿,巩固和发展“大地质”、“大矿业”新格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地质找矿为中心,采用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努力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二)总体发展思路以做稳做强做大地勘主业、突出成果为立局之本;以不拘一格全力创收、推进企业化、突出经济效益为强局富民之路;以完善基地建设,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标方向,全面提升有色地勘的社会形象。围绕“一个中心”,巩固“两大格局”,实现“三个突破”,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转变”,提升“六个水平”,把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1)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突出重点,精心部署,加速勘查,以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核心,以寻找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急需矿产和优势矿种为重点,打好地质找矿攻坚战,多找矿、找大矿。(2)巩固和发展“大地质”、“大矿业”新格局,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有效聚集和发挥各方面优势,做大做强做足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的“大文章”。(3)努力实现地质找矿工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新突破。(4)坚持实施“四大战略”。加强矿产资源控制和矿业权的有效管理与运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内部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5)推进“五个转变”。地质勘查业要向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找矿突破能力的方向转变,矿业开发要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建筑施工业要向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服务“大地质、大矿业”方向转变,多种经营要向精干高效、富有特色方向转变,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向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方向转变。(6)重点提升“六个水平”。地质勘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有新的提高。五、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地质勘查任务繁重,但队伍结构不合理,地质技术人员紧缺大部分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三多、三少”,即离退休职工多(占全部职工的4%)、结构性待岗职工多(占在职职工的30%)、工人多(占在职职工的56%),年轻职工少(35岁以下职工占在职职工的29%)、地质技术人员少(仅占在岗职工的25%)、高学历职工少(大学及以上学历仅占16%),人的问题是制约地勘单位发展的关键问题。经费不足,工作环境艰苦,难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地质勘查是高风险行业,特别是前期的地质调查工作,具有专业化、高投入、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仍然需要靠政府投资,发现的矿产地由政府通过招、拍、挂方式配置。企业和社会投资有限,商业性地质工作还不发育,尤其是新疆地域广阔,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扶持才能使新疆的地质工作加大步伐,跨上新的台阶。各矿种的综合利用及合理开发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矿业市场的活跃,使得业主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矿产的综合利用,从而造成的不容忽视的损失。例如:新疆是一个砂岩型铀矿的矿田大省,与之相关的20%的煤层中铀含量较高,煤中所含的铀量占了总铀量的相当一部分。如果不综合利用就有可能使得本来就稀缺的铀资源白白的浪费掉,同时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大量开采含铀煤层,势必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而且这种污染不易防治,更不能彻底治理,由此将造成极大地社会危害。其他伴生矿产或多或少也存在此种情况。国家支持地勘单位发展改革的政策措施没有完全得到落实矿权转增资本金政策、地勘单位土地使用权政策、基本建设投资补助政策没有落实;养老统筹尚未建立。基地建设积淀问题多很多职工没有享受到优惠售房政策,部分单位全部职工未能享受房改政策,很多单位到目前仍然有数名无房户;各单位基地配套设施急需改建,需改造资金数亿元,无投资渠道。发展改革的基础条件还不具备。地勘单位的管理办法不健全地勘单位的管理办法不健全,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没有可操作性强的管理依据可循。(二)对策建议加大调查评价项目工作力度新疆面积大,工作程度低,建议国家加大对新疆进行1:5万调查评价项目的投入,以便摸清家底有利于今后对各矿产的规划开发。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大,但是勘探程度低,近几年新疆煤田地质勘查费用投入较低,与新疆作为国家能源接替区和煤电、煤化工基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议国家加大新疆煤田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查明煤炭及伴生资源家底,以利于新疆煤炭的规划和发展,使新疆能真正担当起全国能源战略接替区的重任。建立支持地勘队伍吸引社会资本,开展风险勘查的配套政策和办法,保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的落实,推进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大力支持煤层气(煤矿瓦斯)资源的勘查开发按照国家发改委《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先采气后采煤、采煤采气一体化,地面和井下综合开采原则,加大对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煤层气抽采和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对于煤层气矿权的设置,国家应以整体规划,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为指导,以煤炭资源的自然赋存情况设置矿业权,理顺石油天然气、铀、煤炭和煤层气资源矿权关系,以实现煤层气和其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切实维护地质队伍智力、技术、经验投入的权益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地质工作是探索性、科技性、实践性很高的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过程,是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融为一体的技术性密集型工作。能否发现大矿、好矿,决定因素是地质队伍的思想觉悟和技术素质、地质工作智慧、野外找矿经验和综合研究分析能力,因此要按照《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发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和“鼓励国有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及《物权法》的精神,认真贯彻地质成果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地质队伍的激励机制,在矿权收益分配方面充分体现地质工作的重要价值,鼓励支持地勘单位的矿业权转让、变更、作价入股组建矿业公司以及地勘单位职工参股等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对地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管理的职能和地位建议依法加强对地质工作的管理,高度关注地勘单位的发展和稳定,大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切实理顺在矿权管理和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矛盾;完善地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依法维护地质工作秩序;完善矿业权审批机制,彻底解决地质队伍申请登记探矿权难的问题。坚持科教兴地和人才强地的战略当前加强地质工作是攻深找盲,找矿难度大,因此要提供有效的资金保证,加强重大地质问题的科技攻关,依靠新的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技术,才能不断取得找矿突破。推进地质科技进步,必须要加强地质人才的培养开发,要制定和实施地质人才培养工作规划,在完善培训制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质找矿和科技研发人才队伍。扩大地质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根据“扩大地质领域对外开放”的要求,建设我国与中亚各国资源走廊,制定促进地勘队伍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性政策,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专项基金,并出台促进地勘单位前往周边国家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优惠措施,对于项目论证、信息提供、人员培训、对外关系等方面给予引导和规范,鼓励地勘单位在境外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风险性和盲目性。加快制定出台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春风,振奋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地质队员的热情和士气。急盼出台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易于操作的政策,彻底解决地勘单位分配机制单一、基地建设落后、设备陈旧老化、津贴福利偏低等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制定出台地勘行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地质勘查单位的勘查行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处)

新疆石油地质这个杂志可以在线查看。挺好的,讲的是新疆三山两盆,及其周缘的石油地质及油气田开发状况。

外审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不过大部分外审专家会在半个月内给答复。催稿一般得3个月以后,若是着急可以在录用以后多交版面费加急就可以了。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投稿经验

《新疆人文地理》无论是板块设置还是出版形式,都与时下流行的《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国家人文地理》以及美国的《国家地理》接近,但内容重点突出的是新疆独特的人文地理及新疆的地域文化,甚至连封面上框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如美国《国家地理》几十年来一直是黄框;《中国国家地理》是红框,体现中国风格;《西藏人文地理》是紫金色框,体现的是藏传佛教的颜色;而《新疆人文地理》的边框是蓝色,这是穆斯林群众喜爱的颜色,体现的是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新疆人文地理》确定的内容板块包含12个方面: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发现、自然奇观、科学考察、考古探险、生态环境保护、摄影活动、旅游景点推介、珍稀动物保护、民俗风情展示、户外活动推广及中亚旅游等。读者定位基本确定为热爱新疆、热爱自然、关注环境、具有人文情怀的旅游者,从事科学研究考察的专业人员,政府公职人员,摄影爱好者,户外爱好者及有一定收入的白领阶层。 为了办好《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特别邀请了10多位历史、文化、地理方面的专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绿洲文化研究和新疆探险方面的专家扬镰,地理专家夏训诚,新闻专家黄元才,考古专家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生态学专家胡文康,历史学专家苗普生和旅游专家毕亚丁等,共同商讨策划有特色的栏目,最终确定了《特别策划》、《丝路密码》、《西地影像》、《科考发现》、《人与自然》、《生态视觉》、《考古探险》、《地理景观》、《户外天堂》、《中国和田玉》等10多个栏目。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是2008-07-18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虹西路36号。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0103676330608J,企业法人祝国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汉文、维文版的出版发行。广告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新疆地方志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向杂志社投稿途径有:1、写信。(摸清杂志社的地址及邮编,可以从杂志封面上找。) 2、从网络上传递。即发电子邮件。(也可从杂志封面上找。)

找到你想投稿的杂志社的地址或邮箱,把你的作品寄上即可!最好发电子邮件,因为打印或者手稿还要专业人员打上去,而电子邮件一复制就行了。如果两份同样好的稿子,相比之下,编辑会选择电子邮件。我的爷爷就是一名编辑,他告诉我的。

各位朋友好象都忘记了一点,那就是首先要看一下你要投稿的杂志的主要内容是哪个方面的,你的稿子是否和该杂志内容相符,如果杂志内容有时间性,你的稿子最好能够能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之前寄到编辑部(报纸可能更短一些)还要注意如果杂志有专栏的话,最好投递给专栏编辑。

把批评意见当作是提高自己稿件水平的一个契机,补充新的实验,并精心修改论文以后再投它刊,而不是改也没改,当天另投他刊。如果没有修改的话,审稿人说的问题还是存在。如果改投它刊被接收了,那么错误还在那里;如果退稿,很可能还是由于这些问题引起的,因此态度非常重要。

人文地理投稿经验分享

当然会,而且有稿酬。

《国家地理杂志》后面或前面部分应该有介绍的

《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的我国唯一注册命名“人文地理”的期刊,是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发在我国人文地理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进展与动态、文化、社会、城市、经济、旅游、政治等。自1986年创刊以来,《人文地理》始终坚持开放办刊、追踪理论前沿与学术动态、关注热点问题的宗旨。在编委会、编辑部及广大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人文地理》期刊成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CSSCI)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

  • 索引序列
  •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新疆地质投稿经验分享
  •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投稿经验
  • 新疆地方志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人文地理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