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疆教育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新疆教育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新疆教育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期刊一般都需要版面费的

是的,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只有 维语版 和 哈语版 的,汉文版是 非法假期刊。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学院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4项,省部级课题32项,厅局级课题26项、校课题45项、横向课题234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860余篇。获省部级奖18项;获校级奖60余项。2006年—2014年学院科研经费共计51万元。 1 杨丽、雷霆 论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品质 论文 理论探讨2007年第六期P77-79 2007/12/25 ISSN1000-8594 CN23-1013/D 一般核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和公管系2 刘闽 新疆地区公务员在应急管理中的能力构建研究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2007年第六期第35卷总第134期P41-44 2007/11/15 ISSN1000-2820 CN65-1034/G4 公共管理学系3 吕永红、刘闽 基于社会资本框架下的民族关系治理新理念 论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一期第28卷总第161期P56-59 公共管理系4 吕永红、刘闽、高永辉 社会资本在民族关系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2007年第一期第35卷总第129期P85-88 2007/01/15 ISSN1000-2820 CN65-1034/G4 公共管理系5 杜孝珍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十一期,总第292期 P64-70 2006-11-10 ISSN1006-2912 CN53-1006/F 公共管理系6 杜孝珍 系统论视野中的高教研究 论文集 《新疆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2006年3月版 P36-39 2006-3-20 ISBN7-5631-2024-6 公共管理系7 杜孝珍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分析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第34卷,总第123期 P23-26 2006-1-15 ISSN1000-2820 CN65-1034/G4 公共管理系8 杜孝珍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公共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新构想 论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3,第31卷,总第108期21-27 ISSN1005-9245 CN65-1039/G4 公共管理学系9 杜孝珍 科学发展观与西部发展战略---以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例 论文 经济问题 2010,3,总第367期30-33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10 杜孝珍 新疆公共危机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2010,2,第38卷总第148期33-36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系 11 杜孝珍 完善西部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论文 三峡大学学报2010,4,第32卷,总第144期28-31 公共管理学系12 杜孝珍 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 论文 山东行政学院(三东升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0,4,总第106期120-122 公共管理学系13 汗克孜·伊布拉音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学影响 论文 教育科学博览2010,9总第204期20-21 公共管理学系14 汗克孜·伊布拉音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2010,3,第22卷,总第129期47-49 重要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15 汗克孜·伊布拉音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和谐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论文 未来与发展2010,12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16 朱新武 新疆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及其最优规模实证分析 论文 经济问题 2010,6,79-83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17 朱新武 新形势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论文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总第114期79-82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18 朱新武 公共财政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探析 论文集 经济全球化与全部过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9月19 周永华 人力资源与新疆经济增长的弹性研究 论文 新疆社会科学2010,4,总第167期22-27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20 周永华 新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探析 论文 新疆社会科学2010,1,总第164期37-41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 21 吐尔逊·卡德尔 政府“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和遇到的挑战(维)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2010,1,第31卷总第121期42-47 公共管理学系22 吐尔逊·卡德尔 浅论民族地区社区建设发展与管理的思路--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集 经济全球化与全部过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9月 公共管理系23 雷霆、阿布都外力·依米提、蔡霞 社会保障理论实践性的思考 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2010,3,第22卷,总第131期79-81 重要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24 雷霆 构建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危机缓和机制的思考 论文 新疆社会科学2010,2,总第165期10-14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25 雷霆、阿布都外力·依米提 新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思路 论文 行政管理改革2010,10,总第14期67-71 公共管理学系26 雷霆 新疆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论文集 经济全球化与全部过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9月 公共管理系27 顾光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信运营商竞争力评价 论文 《求索》2010年第2期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28 顾光海 网络化治理视角下公共危机防范机制的建构分析 论文 《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第1期;第54-57页 公共管理学系29 高新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化问题研究论文集 经济全球化与全部过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9月 公共管理系30 胡艳丽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思考论文集 经济全球化与全部过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9月 公共管理系 31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 中亚毒品问题的国际化及其对我国地区稳定的影响 论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2,第26卷,总第144期133-142 公共管理系32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 中亚反恐法律及其评析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2010,6,第37卷,总第146期87-94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系33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 中亚偷越国境犯罪浅析 论文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2,第27卷,总第111期12-16 公共管理系34 买买提力 只会是永久的财富 论文 新疆青年2010,3,23-24 公共管理系35 刘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活动过程分析 论文 新疆社会科学 2009,4,总第161期57-59 2009-7-25 ISSN1009-5330 CN65-1211/F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36 刘闽 论政治文明的终极价值关怀--人类解放 论文 新疆社科论坛2009,5,总第102期22-26 2009-10-20 ISSN1671-4741 CN65-1146/C 公共管理学系37 刘闽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优化路径分析 论文 行政论坛 2009,5,弟16卷,总第95期64-67 2009-9-25 ISSN1005-460X CN23-1360/D 公共管理学系33 朱新武 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及对策 论文 生产力研究 2009,12,总第197期126-127 2009-12-30 ISSN1004-2768 CN14-1145/F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39 顾光海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若干问题探析 论文 大科技 2009,8,129-130 2009/08/25 ISSN1004-7344 CN46-1030/N 公共管理学系 40 顾光海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运用沟通策略的研究 论文 当代传播 2009,4,总第147期120-122 2009/7/15 ISSN1009-5322 CN65-1201/G2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41 杜孝珍 我国公共危机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论文 新疆社科论坛 2009,5,总第102期50-53 2009/10/20 ISSN1671-4741 CN65-1146/C 公共管理学系42 杜孝珍 公共危机教育的国内外比较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 2009,4,第37卷,总第144期27-31 2009-7-15 ISSN1000-2820 CN65-1035/G4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43 杜孝珍 乌鲁木齐市学校安全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 2009,10,146-148 2009/10/08 ISSN1673-8209 CN15-1346/F 公共管理学系44 汗克孜·布拉音 我国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探讨 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 2009,3,第21卷,总第123期19-20 2009-6-15 ISSN1672-5905 CN11-5147/G4 重要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45 汗克孜·布拉音 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之我见 论文 管理观察 2009,4,第360期19-20 2009/03/15 ISSN1674-2877 CN11-5688/F 公共管理学系46 汗克孜·布拉音 构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论文 创新学术论坛 2009,6,总第33期57-58 2009/06/05 ISSN1673-8616 CN45-1348/C 公共管理学系47 汗克孜·布拉音 论行政改革的必要性(维)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 2009,2,第30卷,总第118期61-68 2009/06/01 ISSN1005-5878 CN65-1034/G4-W 公共管理学系48 汗克孜·布拉音 取消农业税后新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论文 创新学术论坛 2009,3,总第30期94-96 2009/03/05 ISSN1673-8616 CN45-1348/C 公共管理学系49 王晓霞 角色扮演法在《行政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 大科技 2009,6,122-124 2009/06/25 ISSN1004-7344 CN46-1030/N 公共管理学系50 杨东 意大利养老金体制的历史发展和改革 论文 管理观察 2009,4,28-29 2009/04/25 ISSN1674-2877 CN11-5688/F 公共管理学系 51 吐尔逊·卡德尔 公关在政府危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维) 论文 实事求是 2009,5,总第189期52-55 2009/10/10 ISSN1002-9249 CN65-1005/D-W 公共管理学系52 吐尔逊·卡德尔 关于政府风险管理群众关系的战略(维) 论文 新疆社科论坛 2009,6,总第103期22-25 2009/12/01 ISSN1673-1476 CN65-1147/C 公共管理学系53 买买提艾力·吐尔地 论金融危机(维) 论文 新疆青年 2009,6,5-6 2009/06/01 ISSN1002-9109 CN65-1029/C 公共管理学系54 买买提艾力·吐尔地 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维) 论文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9,3,弟24卷,总第72期9-15 2009/09/01 ISSN1008-357X CN65-1142/G4-W 公共管理学系55 买买提艾力·吐尔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维) 论文 新疆社科论坛 2009,3,总第100期5-7 2009/06/01 ISSN1673-1476 CN65-1147/C 公共管理学系56 买买提艾力·吐尔地 改革开放是繁荣我区经济的神奇力量(维)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维)2009,4,第30卷,总第120期32-39 2009/12/01 ISSN1005-5878 CN65-1034/G4-W 公共管理学系57 雷霆 养老金资产的本土化投资偏好分析--OECD国家的投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论文 经济问题 2009,7,总第359期30-33 2009-7-25 ISSN1004-972X CN14-1058/F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58 雷霆 构建薪酬体系中的企业年新计划 论文 新疆社会科学 2009,3,总第160期39-41 2009-5-25 ISSN1009-5330 CN651211/F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59 李长文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现状、障碍与对策 论文 兰州大学学报 2009,4,弟37卷,总第158期48-52 2009-7-28 ISSN1000-2804 CN62-1029/C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60 周永华 行政侵权行为适用于精神赔偿问题探析 论文 新疆大学学报 2009,5,第37卷,总第144期55-58 2009-9-15 ISSN1000-2820 CN65-1035/G4 一般核心 公共管理学系61 阿不都外力·依米提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新疆为例 论文 西北人口 2009,2,第30卷,总第126期22-26 2009-3-25 ISSN1007-0672 CN62-1019/C 公共管理学系62 阿不都外力·依米提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作用(维) 论文 新疆金融 2009,5,41-44 2009-10-1 ISSN1673-5773 CN65-1154/F 公共管理学系63 谢力维 如何界定出租车行业的劳动关系 论文 大科技 2009,7,28-30 2009-7-25 ISSN1004-7344 CN46-1030/N 公共管理学系

通俗画《童年》独创 1989年5月参赛作品 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赛获荣誉奖宣传画《博》 独创 1990年5月参展作品 全国第十一届亚运会大型美展获奖大型壁画《秦始皇统一》合著 1991年设计制作位于咸阳火车站西大厅大型壁画《唐仕女图》 合著 1992年设计制作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大型壁画《友谊》合著 1992年与澳大利亚画家合作位于咸阳市政府大厅设计《女友》《医学美学美容》《名品消费》《喜剧世界》《美与时代》《房地产建材专刊》《劳动周报》《政协报》《西安日报》《西安工人报》《西安列车时刻表》,制作刊物及报纸封面、彩页、插图、版式,独立完成《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 2000年4月25日《西北政法学院报》《论迈向新世纪的美术素质教育》论文 2000年第2期《政法教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创新》论文 2000年第3期《政法教育研究》《浅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论文 2000年第12期《陕西青年工作》《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论文 2001年1月15日《河南师大报》《加强素质教育,杜绝少年犯罪》论文 2001年4月15日《甘肃日报》《当代大学生情感智力培养与教育》论文 2001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考、探索、奋进--青少年问题及工作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其评价新模式》 论文 2001年第2期《长安大学高校教育研究》《论两课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影响》论文 2001年第3期《交通高教研究》《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01年第3期《实事求是》《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由中国管理科学院出版《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库》全文转载《试论转型发展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论文 2001年 武汉出版社《中国新世纪创新教育论丛》获一等奖《艰苦奋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源泉》 论文 2001年第7期《延安大学学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 论文 2001年第5期《科技、人才、市场》《高校素质教育的思考》论文 200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思辩》获一等奖《对政府机构改革思考》论文 200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思辩》《理论与思辩》主编 2001年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被评为中国北方15省优秀丛书《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几个问题》论文 2001年第4期《新疆教育学院学报》获第七届国际华文及校务管理论坛大会二等奖《预防校园暴力犯罪三招》论文 2002年1月17日《三秦都市报》《思维教育与素质教育》论文 2002年第2期《理论导刊》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获《中国新世纪创新教育论坛》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2002年3月8日《贵港日报》《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校园暴力侦防策略》论文 2002年4月15日《大同矿工报》《孔子“仁”的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论文 2002年4月16日《大同矿工报》《城市青少年犯罪预防》论文 2002年第5期《贵阳公安》《浅谈艺术的形式美》 论文 2000年第8期《美与时代》《论无私奉献及加强高等院校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2002年第2期《西北大学学报》《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的独特地位》论文 2002年第3期《科技、人才、市场》《把握机遇、深入实践、切实做好共青团工作》论文 2002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实践》获一等奖《我国行政决策学的发展趋势》论文 2002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实践》《建设新时期高校管理队伍》论文 2002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发展》《理论与发展》主编 2002年6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获新闻出版暑最高荣誉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论文 2002年第5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务》论文 2002年获团中央全团调研奖(个人)二等奖 由新华社出版《全国调研获奖论文汇编》全文转载《反腐教育应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论文 2002年第8期《党风与廉政》《加强人文教育是高校德育改革的根本出路》论文 2002年第2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预防校园暴力犯罪三招》论文 2002年2月25日《商洛日报》《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人格教育》论文 2002年第3期《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试论大学生性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2002年第8期《唐都学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梦娜·丽莎》、《阳光乍泻》等艺术视窗系列论文 2002年9月24日《西北政法学院报》连续刊登5期《从哲学角度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2002年第4期《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评估网络化的探讨》论文 2002年第6期 《宁夏社会科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法律职业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关系初探》论文 2002年第6期《唐山大学学报》《关于后现代艺术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2003年第1期《理论导刊》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 被新闻出版局公开刊物《报刊之友》2003年第4期重点评论《加强学校教学管理重视素质教育》论文 2003年第1期《西北大学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绿色教育的思考》 论文 2003年第3期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浅谈入世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影响》 论文 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大众综合素质》论文 2003年11月6日《西安工人报》《综合治理--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论文 2003年第12期《党风与廉政》《高等教育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机制》论文 2004年第2期《宁夏社会科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信用效率与信用管理教育》论文 2004年第2期《宁夏大学学报》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构建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论文2003年《研究论坛》第一卷陕西旅游出版《高等教育结构与人才供给模式探析》论文2004年《研究论坛》第二卷 陕西旅 游出版社《美学品格·审美素质》论文 2004年6月2日 《山西大同矿工报》《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论文 2004年第3期《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高校诚信教育管理体系模式建制透析》论文 2004年第9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被2005年第1期《高等教育》人大图书资料索引《我国建立个人资信制度的意义及对策探讨》论文 2004第11期《理论导刊》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柯尔柏格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论文2004年 《研究论坛》第三卷陕西旅游出版社《民企打造竞争力莫忽视信用建设》论文 2005年3月16日《陕西日报》《西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思考》论文2005年第1辑《当代学术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略论我国个人资信制度的建立和评价原则》论文 2005年第2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中国优秀社科学报《构建电子商务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2005年第9期《情报杂志》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2005年第8期《政工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本的理论分析》2005年第2辑《当代学术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人力资本的观点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启示》2005年第4期《理论界》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论高校完整意义的社会化教育》2005年第4期《宁夏大学学报》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个人学术专著《艺术修养--审美素质教育实务》2002年 独著 西安地图出版社学术编著《理论与思辩》 2001年 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实践》 2002年 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理论与发展》 2002年 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研究论坛》第一卷 2003年 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研究论坛》第二卷 2003年 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研究论坛》第三卷 2004年 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当代学术研究》第一辑 2005年 主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当代学术研究》第二辑 2005年 主编 西安地图出版社《陕西省重点行业消费者关注十大品牌--迈进新世纪》 2002年 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陕西省重点行业消费者关注十大品牌--信用品牌力量》 2005年 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新疆财经投稿经验分享

今天真热 入伏了,也就是最热的时候来了,家家户户开着空调,好像怕中暑似的,外面的空调机呼呼地转,喷出一阵陈热气,我经过压缩机,就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我身上吐了好几口热气,顿时让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热起来了! 我家这个时候就变成了蒸笼屋

火车站到新疆财经也就10公里左右。打车也花不了多少钱的坐公车要转车 坐公车的话。从火车站出来。走路到火车南站站台坐2路上行然后在二宫下车就到了 学校附近有宾馆的还有个好大的超市~~ 最后祝你考研顺利^_^

最简单的是坐二路公交车

从乌鲁木齐火车站出来坐2路车到新疆财经新疆财经这一站又叫空军医院站因为空军474医院在这里打车的话要20多元如果坐飞机去乌鲁木齐飞机场出来打车最好,也就十几元因为你从乌鲁木齐候机楼出来要走2公里左右才能到公共汽车站所以出了候机楼就坐出租了最方便了新疆财经对面就是四星级宾馆学校附近有小宾馆,乌鲁木齐治安还不错的新疆财经周围是部队医院,工商城建学校环境很不错的

新疆医学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其实我觉得这个杂志社挺垃圾,投过几次,审稿意见给的很烂,关系户居多

根据自己情况定期刊,核心、国家级、省级,都可以谈。私聊

《新疆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新疆医学会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出版的综合性医疗卫生刊物。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主编:汪师贞ISSN:1001-5183CN:65-1070/R邮发代号58-82地址:乌鲁木齐市龙泉街191号邮政编码:830004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会

这个专业在新疆还是不错的。

雷雨》 背景介绍 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父万德尊,毕业于日本东京士官学校,辛亥革命后曾任黎元洪秘书,后赋闲在家。曹父喜爱文学,常与友人饮酒赋诗,有时也令曹禺做诗,使曹禺从小就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曹禺幼时由家庭教师启蒙,学习四书五经,但也偷偷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镜花缘》等中国古典小说,还读一些林纾译的西方小说。曹禺生母早逝,继母喜欢看戏,他从小就跟随继母看了很多京戏、地方戏和文明戏,还常常阅读《戏考》;除文学之外,又培养了他对戏剧的兴趣。 曹禺童年是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段时间度过的。整个社会非常腐朽黑暗,父亲对家人严厉专横,曹禺虽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但并不感到温暖。“我生长在一个曾经阔绰过,后来又没落了的家庭里。少爷们有自己的佣人,自己的书房。住的相当舒服,但是闷得很。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都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对周朴园逼繁漪吃药那类事情,从我的亲戚、朋友的口里经常可以听到”。另一方面,他也从保姆段妈那里听到农村生活的痛苦和农民破产的惨状。这一生活经历,使他产生了贫富之分的观念,并在头脑里埋下了憎恶旧社会和旧家庭的种子,这常常成为他后来戏剧创作的内容。 1922年,曹禺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南开是北方业余话剧运动中心之一,“南开新剧团”是有影响的戏剧团体。曹禺在张彭春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参加了剧团,并于1925年开始演戏。这是他从事话剧事业的开端。他在霍普曼的《织工》、易卜生的《国民公敌》、丁西林的《压迫》等剧中扮演角色。后又主演过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高尔斯华绥的《斗争》、莫里哀的《悭吝人》等剧。由于当时男女不能同台合演,曹禺有时不得不扮演女角,他的表演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好评。这些演出活动,不仅使他熟悉了舞台,了解了观众,而且也从剧本中接受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影响。他还改编过一些剧本。 曹禺在中学时代还广泛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进步书刊的影响,特别是从鲁迅的小说和郭沫若的诗歌中汲取到改造社会的精神力量,增强了对黑暗社会愤懑不平的正义感。在南开中学时,曹禺就尝试写作新文学作品。最初的作品有小说《今宵酒醒何处?》,新诗《雨中》《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南风曲》等。 1928年南开中学毕业后,曹禺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学习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由于对这些学科不感兴趣,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攻西方语言文学。在此期间,曹禺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他曾被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所深深吸引,也曾对莎士比亚的作品十分着迷,还非常喜欢契诃夫、奥尼尔等人的剧作。所有这些作家都给他后来的戏剧创作以影响,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表现力。大学期间,曹禺仍然是中国戏剧的热烈爱好者。课余,他经常同靳以,还有新结识的巴金一起看戏,观赏了著名京剧演员杨小楼、余叔岩、刘鸿声等人的精彩演出,他对昆曲和曲艺也很入迷。这些传统艺术对他后来的戏剧创作同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曹禺根据少年时代的生活积累,借助多年学习探索欧洲戏剧艺术所掌握的技巧,写出他的处女作《雷雨》。 这部作品由巴金推荐,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发表。《雷雨》的问世,使中国有了足以同世界优秀剧作相媲美的话剧作品,它是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名著导读《雷雨》其后,曹禺分别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6)《北京人》(1940)等一大批剧作,从不同层面剖析了中国社会,均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蜚声剧坛。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有删节) 曹禺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最终完成了《雷雨》的创作,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30年前,周家少爷周朴园同侍女侍萍私下相爱了,他们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周家反对他们的结合,为了给周朴园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硬是把侍萍逼走了。侍萍怀着满腔的悲愤,抛下大儿子周萍,抱着小儿子投河自尽。被搭救之后,她嫁给了鲁贵,并生了一个女儿四凤。 30年后,靠着盘剥工人,周朴园已经成为一个煤矿公司的董事长。他又有了一个年轻的妻子繁漪,并且有了一个儿子周冲。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运的捉弄,鲁贵和四凤先后来到周公馆做了佣人,鲁大海(侍萍抱走的那个小儿子)也到周家煤矿上当了工人,并作为罢工代表反抗着周朴园的剥削和压迫。周朴园是个“社会上的好人物”,但在家里,却是一个专制的家长。在这样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中,罪恶在悄悄上演:周萍和自己的继母繁漪私通,后来为了摆脱繁漪的纠缠,也为了悔改自己“以往的罪恶”,他到四凤那里寻找寄托,并让四凤有了身孕。侍萍来到周家,与周朴园相认,虽然周朴园一直思念着侍萍,但当她真的出现在面前,他又觉得她是来算旧账的,试图用钱替自己赎罪,遭到了侍萍的拒绝。 终于,在一个雷雨的夜晚,所有的矛盾冲突有了一个总爆发。得知自己和周萍的血缘关系,不堪忍受打击的四凤冲入雨中,不幸触电身亡。一直暗恋着四凤的周冲追了出去,也为救四凤而触电。在一片混乱中,周萍开枪自杀。最后,只剩下憔悴的周朴园,陪伴着痴呆的侍萍和疯了的繁漪。剧本描写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在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心来拯救自己”,但不管怎么挣扎,怎么呼号,也难以逃脱悲剧性的命运。 虽然对于这种悲惨命运的成因,作者归结为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以及这斗争背后的或者叫做“上帝”或者叫做“命运”的主宰,但悲剧的直接原因还是周朴园30年前所造的罪孽,因此,剧本客观上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周朴园所代表的那个阶级。 周朴园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家化了的封建家长,在社会层面上,他是一个冷酷的吸吮工人血汗的资本家,干尽了昧心的勾当;在家庭层面上,他是个自私专横的家长,容不得半点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从精神上、感情上、心灵上,压迫着他的妻儿,造成了繁漪的畸形反抗,并制造了新的罪恶。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当然,周朴园也不是某种政治概念的符号,而是血肉丰满的复杂人物,他对于侍萍的感情是真挚的,面对侍萍时流露的忏悔也不是虚伪的做作。 另一个人物侍萍则纯然是一个受害者,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自己的女儿又重蹈覆辙,甚至陷入更悲惨的命运中,这种悲剧性深刻表现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的不幸,控诉了社会的不人道。 精彩片断 鲁贵慌忙由中门下。四凤端着药碗向饭厅门,至门前,周繁漪进。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的下面,有时为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她那雪白细长的手,时常在她轻轻咳嗽的时候,按着自己瘦弱的胸。直等自己喘出一口气来,她才摸摸自己胀得红红的面颊,喘出一口气。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整个地来看她,她似乎是一个水晶,只能给男人精神的安慰,她的明亮的前额表现出深沉的理解,像只是可以供清谈的;但是当她陷于情感的冥想中,忽然愉快地笑着;当着她见着她所爱的,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脸上,两颊的笑涡也显露出来的时节,你才觉得出她是能被人爱的,应当被人爱的,你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女人,跟一切年轻的女人一样。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狺狺地,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烦的,她会如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 〔她通身是黑色。旗袍镶着灰银色的花边。她拿着一把团扇,挂在手指上,走进来。她的眼眶略微有点塌进,很自然地望着四凤。〕 周朴园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四凤,(向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繁漪,不说话) 周繁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繁漪(快说) 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 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吗?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 倒了来。 周繁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 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繁漪(顺忍地) 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 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繁漪(忽然) 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 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繁漪(声颤) 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反抗地) 爸! 周朴园(怒视) 去! 〔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 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 我要你说。 周萍(低头,至冲前,低声) 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 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繁漪(恳求地) 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吗? 周朴园(冷峻地) 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繁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 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萍走至繁漪前。 周萍(求恕地) 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 跪下!(萍望繁漪和冲;繁漪泪痕满面,冲身体发抖)叫你跪下!(萍正向下跪) 周繁漪(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 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阅读指导 《雷雨》发表以后,有很多人不厌其烦地给它下脚注,做论断,这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总有一些臆测的东西存在。曹禺在《〈雷雨〉序》中曾经就自己创作《雷雨》时的想法、对人物的看法作了详细的说明,阅读全剧之前,细读这篇文字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真实内涵,而不致于在众多的专家分析面前迷失了自己的判断。 戏剧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是人物的对白和独白,人物的提示往往是无足轻重的,但曹禺很善于写人物提示,每一段人物提示都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对人物的性格有着精到的刻画。阅读本剧,除了欣赏精彩的台词之外,人物提示甚至环境描写也要细细品味。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是一所专门为新疆培养学前师资、基础教育师资和双语师资的师范院校,被誉为“新疆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师范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新疆师范学堂,1934年更名为省立迪化师范学校,1954年更名为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新疆教育学院。1989年,新疆广播电视师范大学并入新疆教育学院。2003年,新疆工业技术学校并入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成立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新疆教育学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12年12月,新疆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795亩。教职工836人,专任教师55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43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1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2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现有在校生9347人,其中普通专科生5546人。现有专业48个,涵盖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设有双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5个学院(部)。

5-6:国家新闻出版署“总编业务培训班”,进修1994-1995:美国加州伯克力大学人类学系,进修教育人类学博士课程1993-1998: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育人类学在职博士候选人,博士1993-1994: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国家教委出国人员培训部,英语培训1988-1989:中央民族大学外语系托福英语班,结业1991-1992: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85-198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硕士1983-1984:中央民族学院高级英语培训班学习,结业1978-198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学士 中央民族大学1999至今: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开设课程: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社会科学与教育人类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学、专业外语等1992-1999: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开设课程: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中外教育史、民族教育学研究方法、专业外语等培训班授课:共四届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岗前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班;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处级干部硕士研究生课程班1987-199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教研室,讲师开设课程:教育原理、教学论、教育管理学、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民族教育学、双语教育等培训班授课:共三届全国教育局长、学校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1982-1987: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教研室,助教开设课程:教育学原理、教学论、教育管理学、心理学、德育原理、普通心理学、教育评价等培训班授课:新疆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地区、市、县、民委教育系统干部、民委干部参加的研究班 《乡土知识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主编,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Special Issu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s Society,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Guest Editor: Teng Xing with Rebecca CLOTHEY, Volume 7-2, 《经济文化类型与校本课程建构》,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乡土教材应用调查研究》,主编,民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应用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扫盲教育中使用情况的调查》,主编,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书斋与田野:滕星教育人类学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教育的人类学视野——中国民族教育的田野个案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多元文化社会的女童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导论》,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族群、文化与教育》,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西部开发与教育博士论坛》,主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民族教育学通论》,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民族教育50年》,执行主编,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变迁中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著,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实地考察报告1998年3月《学校教育评价》(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版《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合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民族社会学》,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民族教育经济学》,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民族经济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教育大辞典·民族教育分册》,编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1世纪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世界教育史大事记》国家教委审定高校文科教学参考书,主编,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社会科学大辞典》,教育学科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中外教育名人辞典》,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文化学辞典》,编委,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手册》,合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0世纪文库》,教育学科编委,华夏出版社,1985年-1991年版 白英/问,滕星/答:《 民族文化传承与双语教育发展》,思想战线,2015年第2期。 虎技能,滕星:《 G州民族类中学藏汉双语“一类模式”教师队伍结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周兰芳,滕星:《英国牛津民族志会议的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 彭亚华、滕星:《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重心变化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巴战龙、海路、陈学金/问,滕星/答:《中国教育人类学新进展——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六十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全球化时代“三种认同”与中国民族教育的使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陈学金合撰) 《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陈学金合撰) 《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与海路合撰)《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grat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eng xing, P163-168, Special Issu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China’s Society,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Guest Editor: Teng Xing with Rebecca CLOTHEY, Volume 7-2, 《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实地考察与对策研究》,《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与陈学金合撰)《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多元文化教育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 第09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 第01期《教师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项个案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 第06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百年发展历史与文化功能述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5期《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 第04期《田野工作与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04期《“静寂的课堂”——一项民族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04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 第01期《乡土知识:收藏、研究与开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法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6期《“好学”与“难用”——对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扫盲教育的回顾与反思》,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05月《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教育——答中央电视台记者白英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师院校角色定位的思考》,《教育导刊》,2008年第5期《奥格布(Ogbu)对教育人类学的贡献及影响——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扫盲教育的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第二辑·序言》《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展与问题》《深入推进教育公平: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顾与思考——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7期《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自主选择——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访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教育领域中的国家整合与地方性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第5期《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第5期《民族教育: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一作者,与关凯合作),《中国民族报》2006年11月17日《民族地区教育要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第一作者,《中国民族报》,2006年3月24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第一作者,与马效义合作),《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第一作者,与巴战龙合作),《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小康社会与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第一作者,与徐杰舜合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人类学·田野工作·教育研究》(第一作者,与巴战龙合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一个教育人类学家的关怀、经验和信念》,《明日教育论坛》(总第十八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社区变迁与双语、双文化教育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社区变迁及学校双语、双文化教育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全球化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徐杰舜、周建新主编: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43页Bilingual society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of the Yi ethnic minority of the Liangshan Yi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China amid cultural change—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analysis, May—June,2002\V35,N3 ,Chinese Education and S《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49—351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21世纪我国民族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应作重大调整》,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52—356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568—572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大学外事工作改革刍议》,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573—577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西部开发与民族地区教育若干关系思考》,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第343—348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召开的“种族文化国家认同对教育的影响”大会论文集,2001年版Objects,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and Method of research in Ethnic Minority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 March-April, 2001\V34, N2, Chinese Education and SThe Idea of Plurality and Unity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China’s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Its Ethnic Minorities, March-Apral,2001\V34,No2 ,Chinese Education and S《影响与制约凉山彝族社区学校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国外教育人类学学科历史与现状》,《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文化变迁的中国凉山彝族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历史现状问题与思考》,《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新疆和田维吾尔族维汉双语教育考察报告》,《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儿童人格研究》《海峡两岸儿童人格教育研讨会论文集》,《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面向21世纪的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教育》(与苏红合作),《教育科学》1998年第1期《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试论民族学校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与张俊豪合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第一作者,与张俊豪合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与苏红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少数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与历史沿革》(与哈经雄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与辍学问题》(与美籍学者香港大学白杰瑞教授合作),《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论教学评价的规律和原则》,张健主编:《中国教育科研成果概览》,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859页《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中国边政》,118期(1992年),台湾《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与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国边政》,116期(1992年),台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0年第4期《我国原始公社制民族与教育》,《教育史研究》,1990年第2期《教育评价的规律与原则》,《教育科学》,1989年第1期《将民族教育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求是》,1989年第1期《对中央民族学院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耿金声、王锡宏主编:《民族教育改革与探索》,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现代人类应付挑战的必由之路——终生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试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教育》,《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中学应开设公民教育课》,《光明日报》,1988年5月14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整体改革初步探讨》,《中国农村地区教育整体改革》,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文化背景与教育》,《教育简讯》,1987年第4期《对社会主义教育职能的再认识—兼谈教育培养目标》,《天津教育学院院刊》,1987年第2期《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价学》,《未来与发展》,1987年第1期《民族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教育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简讯》,1987年第1期《对我院教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试论我国民族教育》(与张养吾合作),《民族教育》,1986年创刊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探索》《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论文集》,1985年第3期《教育哲学概说》,《百科知识》1984年第12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全文转载)《高师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步设想》,《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与分析》合作,《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论文集》1982年版 《文化、教育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白杰瑞主编,滕星、马效义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理解人类差异——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科普曼、歌德哈特著,滕星、朱姝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全球视野:教育领域中的族群、种族与民族性》(西马哈偌等主编,滕星、马效义等译),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国际教学、教师教育百科全书》(米查尔·J·丹金著),合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终身教育导论》(保罗·朗格让著),主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索引序列
  • 新疆教育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 新疆财经投稿经验分享
  • 新疆医学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