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是什么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是什么

发布时间: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是什么

哪个期刊?

1 中文题名题名要力求简明易懂,言简意赅,切忌过大、过小、文不对题。2 中文摘要摘要应是独立性的一段文字,能够简要说明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无需背景介绍,直接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内容、最终提出的观点或结论。避免使用“本文”、“本人”等字样,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为佳。摘要文字之后需补充说明文中图表和参考文献情况。例如:“摘要……。图2。表3。参考文献8。”3 中文关键词选择具有检索意义的、能准确概括表达文章主题的索引词作为关键词,数量最好控制在3-5个。4英文题名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5英文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Zhang San(张三),Wang Xiaoyu(王小鱼)。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6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7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8正文·标题:要力求简明扼要,使用1、1、1的格式,此格式标题级别不宜超过3级,各段落行文中如需加数字序号,使用圆括号数字形式,如(1)、(2)等。·图表:文章尽量减少图、表的数量,必须使用图表的,均需有相应的数字编号(如:图1、表1等),且需加相应的文字说明做标题,并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其中,图的标题在图之下,表的标题在表之上。图表均需黑白色。·正文: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7 0 0 0字以内,特殊情况可适量放宽。·脚注:对正文内容需做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使用脚注,如:①、②等。对于课题项目等的说明,在题名后加脚注,使用符号“*”。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使用文末尾注形式。·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或标注过的。·正文中引用文献(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如[1]、[2]。·文后参考文献须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直接使用数字标号:1、2。·印刷型文献必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

每份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方向和栏目特点,要找到和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学术期刊,了解其投稿要求和编排规范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壹品优刊无定金发表,见录用后收费。

这个你在投稿的时候在邮件上写就可以了。现在论文投稿太普遍了,不需要特殊的说明。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

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就是所有权给着出版社!

应该是指杂志有使用该稿件的权利吧,比如各种发行,文字形式或者音像形式等等

《中国茶叶》杂志社征稿简则一、稿件范围《中国茶叶》杂志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设本刊特稿、政策法规、专题综述、试验研究、经济管理、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等栏目,刊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涉茶论文和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简报综述、学术论文、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及茶文化研究方面的稿件。三、稿件项目及其顺序论文一般应包括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基金项目信息、引言、正文及参考文献。文稿正文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简练。四、字体及版面以word 版本投稿,中文字体用“宋体”、西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页面大小A4,正文5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五、各项目基本要求 标题: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作者:论文署名应限于参加本文工作并能对论文内容负责者。多作者时,中文作者名间用逗号隔开。 工作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用全称,地址包括单位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小标题:各级小标题采用法律条文式,一般最多列出3级小标题;各级小标题均另起一行。 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其编号,放在首页下方。多项基金项目时依次罗列,以“、”隔开。 摘要:摘要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概括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也不宜引用文中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关键词:系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的词汇和术语,一般每篇3~6个。 引言: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最后引出研究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可省略。 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图和表:图表应具自明性,图中各部件应组合在一起;文中附表随正文排,附表应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文献在正文中应有出处,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各条文献按其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编排项目与格式如下所示(以期刊参考文献为例):[序号]作者(多作者标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et al”)引文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在哪

1 中文题名题名要力求简明易懂,言简意赅,切忌过大、过小、文不对题。2 中文摘要摘要应是独立性的一段文字,能够简要说明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无需背景介绍,直接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内容、最终提出的观点或结论。避免使用“本文”、“本人”等字样,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为佳。摘要文字之后需补充说明文中图表和参考文献情况。例如:“摘要……。图2。表3。参考文献8。”3 中文关键词选择具有检索意义的、能准确概括表达文章主题的索引词作为关键词,数量最好控制在3-5个。4英文题名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5英文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Zhang San(张三),Wang Xiaoyu(王小鱼)。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6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7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8正文·标题:要力求简明扼要,使用1、1、1的格式,此格式标题级别不宜超过3级,各段落行文中如需加数字序号,使用圆括号数字形式,如(1)、(2)等。·图表:文章尽量减少图、表的数量,必须使用图表的,均需有相应的数字编号(如:图1、表1等),且需加相应的文字说明做标题,并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其中,图的标题在图之下,表的标题在表之上。图表均需黑白色。·正文: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7 0 0 0字以内,特殊情况可适量放宽。·脚注:对正文内容需做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使用脚注,如:①、②等。对于课题项目等的说明,在题名后加脚注,使用符号“*”。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使用文末尾注形式。·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或标注过的。·正文中引用文献(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如[1]、[2]。·文后参考文献须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直接使用数字标号:1、2。·印刷型文献必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使用外文字母与符号时,一定要分清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4、来稿文末应附带详细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工作单位、职称、职位、研究方向)和作者联系方式(手机、联系地址、邮编、邮箱、QQ等)。5、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方便以后联系作者。6、来稿应该保证原创,严禁抄袭,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切勿一稿多投。7、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8、稿件投到本刊之日期,三个月后不见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恕不另行通知。9、论文发表后,赠当期杂志1-2册,以供作者使用。10、本站并非求是学刊杂志社,作者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求是学刊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刘举, 男,1981年生,汉族,山东省鱼台县人。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与参加并完成省级及以上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方向消费文化;文化与精神生活科研成果学术著作《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参著,第四章)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学术论文《从文化变迁谈传统文化精神的瓦解与重塑》,《天府新论》,刘举、庞立生2014(2)《社会系统的异化与精神苦恼的发生机制》,《吉首大学学报》,王艳华、刘举2014(2)《加强“内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产业版)刘举 2014-7-30《伦理文化的“物化”与精神生活的失落》,《内蒙古社会科学》,刘举2013(5)《人类命运的现实关注:马克思的需要观解读》,《广西社会科学》,刘举、庞立生2013(1)《大众消费价值取向与我们时代的精神抉择》,《理论月刊》,刘举2013(4)《消费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产业版),刘举2013-7-24《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北方论丛》,刘举,2011(4)《以消费方式变革推进节约型社会构建》,《桂海论丛》,刘举,2014(3)《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理论月刊》,庞立生、刘举,2013(6)《一个商品拜物教的神话——读<马克思的外套>》,《经济与社会发展》,刘举,2011(6)《批判与妥协:消费时代的美学态度》,《社会科学战线》,辛子、刘举,2011(7)《信仰与理性的异化》,《中国社会科学报》,刘举,2011-6-7《休闲异化的日常生活批判》,《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刘举,2011(3)《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再批判》,《武陵学刊》,刘举,2013(6)《探索、流血与被遗忘的历史:读<张念丰文集>》,《吉林日报》(理论版),刘举,2014-8-16《从<手稿>的“异化”到异化的消解——异化中人的价值》,《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安丽霞、刘举 2012(5)《“异化”研究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的消解》,《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刘举、侯珍,2012(3)《论需求异化与“物”的人性回归》,《商业时代》,刘举,2012(9)《当前我国人学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实践特性》,《实事求是》,刘举, 2013(5)《笛卡尔的“马特席斯”》,《中国社会科学报》,刘举 2013-1-14《城市污染低成本向农村扩散》,《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学版),刘举 2014-7-9《批判与重构:资本的社会化变革与生态建设》,《理论导刊》,刘举,2014(5)《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当代教育科学》,钟海燕、刘举,2014(15)《从孙碾房到明塔》,《我的乡村变迁史》(项目结集),一九八零学社,2014年版科研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众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现代性批判,主持 2014-吉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众文化消费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主持 2013-2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韦伯与马克思社会历史观比较研究”(14ZZ2137),主持2014-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异化思想研究,主持2012-201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参与 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研究”(13ZD010);参与 2013-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消费异化研究,参与2012-获奖情况《论需求异化与“物”的人性回归》(独撰),《商业时代》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4月20日。《从文化变迁谈传统文化精神的瓦解与重塑》(独撰),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12月。

一.专著《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二.参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王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参著)。《文学理论导引》(季水河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著)。《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参著)。《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周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著)。三.译著尼采:《权力意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译著)。培根:《论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译著)。 一CSSCI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34篇)2012年《从诗学的审美诉求到批判的社会规划:马尔库塞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2期。 《艺术的自主性》,《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湘潭大学认定二类期刊)。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11年《文化社会学:学科抑或理论浮现》,《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边界游离中的知识建构:新世纪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与检讨》,《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时尚、眼球与名牌的追逐: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语言的牢笼及其突围:詹姆逊的形式主义美学解读》,《文学评论丛刊》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10年《俄国形式主义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检讨》,《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3期。《文化悲剧与现代性货币》,《湖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距离》,《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从康德到鲍德里亚:基于“审美距离”的多维解读》,《求是学刊》2010年第2期。《文化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范式》,《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政治与情感的复调变奏:毛泽东“鲁迅论”的悖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2期。2009年《模仿与再现新读》,《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陌生化与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批判与超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现代性、游戏与审美:齐美尔的游戏理论解读》,《东方丛刊》2009年第3期。《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三期摘载)。《齐美尔的现代性批判路径》,《社会理论论丛》2009年,总第4辑。2008年《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思想解读》,《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跨越边界,填平鸿沟: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中国美术馆》2008年第4期摘载)。《距离的生成与消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审美幻象抑或审美救赎:阿多诺艺术自主性的悖论》,《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第12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陌生化诗学的价值维度建构》,《文学评论丛刊》2008年第11卷第1期。《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和谐美》,《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2003年-2007年《距离:现代主义的一种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悖论中的张力美》,《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摘载)。《陌生化》,《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齐美尔距离的现代性解读》,《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中的冒险》,《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取消前在性》,《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二部分其他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52篇)2012年《五四启蒙话语的反思与批判》,《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时尚及其审美意义建构》,《社科文库·人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官网2012年1月5日。 《波希米亚精神的产生及其内涵解读》,《艺术设计研究》2012年第1期。《〈讲话〉与20世纪中国文论》,《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11年《〈迷途〉之“迷”在何方》,《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从〈新华日报〉重大节庆报导看党报影响力的创新建构》,《传媒观察》2011年第9期。(中文核心)《〈讲话〉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论》,《君子莲》2011年第3期。《毛泽东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开拓》,《中国文化报》2011年8月4日。《文学文本与政治文本的对话:鲁迅与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对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载)。2010年《童年的影像记忆:谈谈“80后”的集体怀旧情结》,《中国政协报》2010年10月25日。《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文艺报》2010年10月15日。《当下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学理思考》,《文艺报》2010年8月3日。《意识形态的突围:阿尔都塞对布莱希特的批判与超越》,《马列文化研究》第15辑,2010年9月,湘潭大学出版社。《意识形态的崇高主体》,《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主体性的缺席与在场:模仿与再现对读》,《外国语文》2010年第2期(CSSCI扩展版)。《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溯源》,《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意识形态诗学的主体向度》,《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政治巨人与文化巨人的情感桥梁:毛泽东的鲁迅情结解读,《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政治文化视野下小说创作的批判性反思》,《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1期(CSSCI扩展版)。2009年《传媒时代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文核心)。《边界位移中的知识建构与反思:60年文艺学的发展走向》,《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中文核心)《山寨文化解读:兼及文艺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路径》,《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3期(中文核心)。《陌生化与语言的牢笼:詹姆逊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探求》2009年第3期。《风格与距离:齐美尔艺术思想解读》,《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2006年-2008年《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认同话语建构》,《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齐美尔艺术形式的现代性解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中文核心)。《齐美尔艺术距离的现代性解读》,《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中文核心)《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和谐美》,《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中文核心)《陌生化与非人化》,《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奥尔特加与艺术的非人化》,《文景》2006年第12期。《现代生活的中断与救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文景》2006年第7期。《时尚的文化社会学思考》,《文景》2006年第4期。2003年-2005年《“陌生化”与“新奇”》,《文学评论丛刊》,第8卷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中文核心)《现代性视域下的艺术自律》,《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弗莱神话理论的文化学解读》,《英语研究》2005年第2期。 《〈挪威的森林〉中的“性”与“死亡”》,《学术前沿》2004年第4期。 《西方陌生化诗学纵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论艺术创作中的缺失性体验》,《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说韵》,澳洲《汉声》2003年第9、10期。《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天中学刊》2003年第3期。《陌生与熟悉》,《钦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论“韵”的流变与内涵》,《株洲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论文学性与陌生化》,《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三教改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4篇)《文艺学研究范式的新变》,《质量的风(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1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文学理论〉课程改革与优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2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是什么

(1)投稿前必须和所有作者确认:① 发给所有作者投稿的文稿,并请所有作者修改;② 作者署名和单位无误;③ 作者署名位置无争议;④ 作者同意投稿和发表;⑤ 请他们回信并确认“同意”。请务必确保每个作者都知情且同意署名。以免有人不同意,导致撤稿。另外,保密稿件需要单位同意。(2)查重报告,避免剽窃(3)伦理批件(伦理证明)(4)授权发表同意书(5)推荐审稿人/回避审稿人(6)其他

科技论文投稿是非常严谨的,首先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作品尽量的写好,主要是逻辑清楚,没有标点符号这样的常识性错误。我们的论文才更有可能被编辑接受。

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就是所有权给着出版社!

(1)选择合适的期刊选择合适的目标期刊是很关键的步骤首先,在写文章之前,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涵盖该学科领域的期刊,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文章主题与目标期刊不相匹配而导致的拒稿。然后再根据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和需要的文章形式来确定写作方式,比如有些letter类型的期刊是有明显的篇幅限制,写作方式当然也就与一般全文型文章有差异。如果在投稿之前不注意这些问题,即使研究方向、学科领域都匹配,文章被直接拒稿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2)确保文章各部分符合期刊要求通常期刊对摘要部分会有具体的字数限制,投稿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作者指南以确保符合期刊的要求。简介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若是写得太多则会弱化重点内容、让文章显得头重脚轻以及出现不恰当地评论前人工作的失误。摘要和结论需要仔细反复推敲以达到高质量水平,因为这两部分被阅读的几率最高。在其他方面如文章长度、字体大小、图表规格和参考文献格式等,也都应该仔细检查看是否都符合该期刊的投稿要求。(3)潜在的利益冲突科学研究是要本着客观的原则来进行,从而为科学界和广大读者提供最真实的结果。研究课题中涉及到的所有利益冲突,都有可能会影响科学成果的公正表达,因此必须予以披露和说明。现在科研活动中最常见的是经济利益冲突,比如为了获取企业或他人的资助而采用不当的模型或者方法作出有利于资助方的结论,从而损害了科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作者在投稿时有责任报告这些可能引起文章发生偏倚的利益冲突。(4)版权文章中如果直接使用了别人的材料,比如教科书或其他文章的图片,必须明确提及。一般来说,直接用原作者的原文或者原图时需要取得版权方(即出版社)的授权,当然最好也要与作者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同意,这也是表示对作者劳动的尊重。除此以外,也可以根据原文进行转述或自己重新作图,最后再加上引用。(5)投稿信投稿信(Cover Letter)是向期刊投稿时附上的一封说明信,基本上所有的期刊在投稿时都需要这样一封给编辑的信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形式化地问候编辑,而且能够让编辑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创新点和重要性。投稿信里面应该包含这些信息:(1)强调文章内容符合期刊涵盖的学科领域;(2)点明文章的创新点和主要结果;(3)按需求添加建议的审稿人信息。投稿信是期刊编辑最先阅读的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编辑对稿件的整体印象。因此投稿信应注意以下三点:(1)语言简明扼要;(2)对投稿期刊的评价中肯适当;(3)对自己的稿件有自信;(4)语气谦逊适度,态度诚恳,措辞得体。投稿前最好再进行一次语言校对以确保没有低级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仔细检查数据和图形,以保证引用的图表即使经过反复修改仍能避免产生错误或混淆。最后,若是方便可以请师长同学帮助检查稿件,以便多角度发现问题。

  • 索引序列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是什么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在哪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