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发布时间: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刘举, 男,1981年生,汉族,山东省鱼台县人。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与参加并完成省级及以上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方向消费文化;文化与精神生活科研成果学术著作《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参著,第四章)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学术论文《从文化变迁谈传统文化精神的瓦解与重塑》,《天府新论》,刘举、庞立生2014(2)《社会系统的异化与精神苦恼的发生机制》,《吉首大学学报》,王艳华、刘举2014(2)《加强“内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产业版)刘举 2014-7-30《伦理文化的“物化”与精神生活的失落》,《内蒙古社会科学》,刘举2013(5)《人类命运的现实关注:马克思的需要观解读》,《广西社会科学》,刘举、庞立生2013(1)《大众消费价值取向与我们时代的精神抉择》,《理论月刊》,刘举2013(4)《消费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产业版),刘举2013-7-24《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北方论丛》,刘举,2011(4)《以消费方式变革推进节约型社会构建》,《桂海论丛》,刘举,2014(3)《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理论月刊》,庞立生、刘举,2013(6)《一个商品拜物教的神话——读<马克思的外套>》,《经济与社会发展》,刘举,2011(6)《批判与妥协:消费时代的美学态度》,《社会科学战线》,辛子、刘举,2011(7)《信仰与理性的异化》,《中国社会科学报》,刘举,2011-6-7《休闲异化的日常生活批判》,《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刘举,2011(3)《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再批判》,《武陵学刊》,刘举,2013(6)《探索、流血与被遗忘的历史:读<张念丰文集>》,《吉林日报》(理论版),刘举,2014-8-16《从<手稿>的“异化”到异化的消解——异化中人的价值》,《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安丽霞、刘举 2012(5)《“异化”研究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的消解》,《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刘举、侯珍,2012(3)《论需求异化与“物”的人性回归》,《商业时代》,刘举,2012(9)《当前我国人学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实践特性》,《实事求是》,刘举, 2013(5)《笛卡尔的“马特席斯”》,《中国社会科学报》,刘举 2013-1-14《城市污染低成本向农村扩散》,《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学版),刘举 2014-7-9《批判与重构:资本的社会化变革与生态建设》,《理论导刊》,刘举,2014(5)《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当代教育科学》,钟海燕、刘举,2014(15)《从孙碾房到明塔》,《我的乡村变迁史》(项目结集),一九八零学社,2014年版科研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众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现代性批判,主持 2014-吉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众文化消费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主持 2013-2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韦伯与马克思社会历史观比较研究”(14ZZ2137),主持2014-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异化思想研究,主持2012-201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参与 201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研究”(13ZD010);参与 2013-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消费异化研究,参与2012-获奖情况《论需求异化与“物”的人性回归》(独撰),《商业时代》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4月20日。《从文化变迁谈传统文化精神的瓦解与重塑》(独撰),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12月。

一.专著《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二.参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王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参著)。《文学理论导引》(季水河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著)。《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参著)。《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周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著)。三.译著尼采:《权力意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译著)。培根:《论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译著)。 一CSSCI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34篇)2012年《从诗学的审美诉求到批判的社会规划:马尔库塞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2期。 《艺术的自主性》,《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湘潭大学认定二类期刊)。 《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11年《文化社会学:学科抑或理论浮现》,《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边界游离中的知识建构:新世纪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与检讨》,《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时尚、眼球与名牌的追逐: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语言的牢笼及其突围:詹姆逊的形式主义美学解读》,《文学评论丛刊》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10年《俄国形式主义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检讨》,《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3期。《文化悲剧与现代性货币》,《湖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距离》,《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从康德到鲍德里亚:基于“审美距离”的多维解读》,《求是学刊》2010年第2期。《文化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范式》,《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政治与情感的复调变奏:毛泽东“鲁迅论”的悖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2期。2009年《模仿与再现新读》,《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陌生化与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批判与超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现代性、游戏与审美:齐美尔的游戏理论解读》,《东方丛刊》2009年第3期。《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三期摘载)。《齐美尔的现代性批判路径》,《社会理论论丛》2009年,总第4辑。2008年《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思想解读》,《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跨越边界,填平鸿沟: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中国美术馆》2008年第4期摘载)。《距离的生成与消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审美幻象抑或审美救赎:阿多诺艺术自主性的悖论》,《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第12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陌生化诗学的价值维度建构》,《文学评论丛刊》2008年第11卷第1期。《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和谐美》,《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2003年-2007年《距离:现代主义的一种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悖论中的张力美》,《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摘载)。《陌生化》,《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齐美尔距离的现代性解读》,《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中的冒险》,《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取消前在性》,《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二部分其他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52篇)2012年《五四启蒙话语的反思与批判》,《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时尚及其审美意义建构》,《社科文库·人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官网2012年1月5日。 《波希米亚精神的产生及其内涵解读》,《艺术设计研究》2012年第1期。《〈讲话〉与20世纪中国文论》,《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11年《〈迷途〉之“迷”在何方》,《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从〈新华日报〉重大节庆报导看党报影响力的创新建构》,《传媒观察》2011年第9期。(中文核心)《〈讲话〉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论》,《君子莲》2011年第3期。《毛泽东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开拓》,《中国文化报》2011年8月4日。《文学文本与政治文本的对话:鲁迅与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对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载)。2010年《童年的影像记忆:谈谈“80后”的集体怀旧情结》,《中国政协报》2010年10月25日。《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文艺报》2010年10月15日。《当下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学理思考》,《文艺报》2010年8月3日。《意识形态的突围:阿尔都塞对布莱希特的批判与超越》,《马列文化研究》第15辑,2010年9月,湘潭大学出版社。《意识形态的崇高主体》,《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主体性的缺席与在场:模仿与再现对读》,《外国语文》2010年第2期(CSSCI扩展版)。《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溯源》,《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意识形态诗学的主体向度》,《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政治巨人与文化巨人的情感桥梁:毛泽东的鲁迅情结解读,《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政治文化视野下小说创作的批判性反思》,《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1期(CSSCI扩展版)。2009年《传媒时代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文核心)。《边界位移中的知识建构与反思:60年文艺学的发展走向》,《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中文核心)《山寨文化解读:兼及文艺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路径》,《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3期(中文核心)。《陌生化与语言的牢笼:詹姆逊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探求》2009年第3期。《风格与距离:齐美尔艺术思想解读》,《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2006年-2008年《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认同话语建构》,《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齐美尔艺术形式的现代性解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中文核心)。《齐美尔艺术距离的现代性解读》,《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中文核心)《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和谐美》,《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中文核心)《陌生化与非人化》,《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奥尔特加与艺术的非人化》,《文景》2006年第12期。《现代生活的中断与救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文景》2006年第7期。《时尚的文化社会学思考》,《文景》2006年第4期。2003年-2005年《“陌生化”与“新奇”》,《文学评论丛刊》,第8卷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中文核心)《现代性视域下的艺术自律》,《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弗莱神话理论的文化学解读》,《英语研究》2005年第2期。 《〈挪威的森林〉中的“性”与“死亡”》,《学术前沿》2004年第4期。 《西方陌生化诗学纵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论艺术创作中的缺失性体验》,《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说韵》,澳洲《汉声》2003年第9、10期。《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天中学刊》2003年第3期。《陌生与熟悉》,《钦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论“韵”的流变与内涵》,《株洲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论文学性与陌生化》,《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三教改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4篇)《文艺学研究范式的新变》,《质量的风(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1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文学理论〉课程改革与优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2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

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就是所有权给着出版社!

应该是指杂志有使用该稿件的权利吧,比如各种发行,文字形式或者音像形式等等

《中国茶叶》杂志社征稿简则一、稿件范围《中国茶叶》杂志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设本刊特稿、政策法规、专题综述、试验研究、经济管理、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等栏目,刊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涉茶论文和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简报综述、学术论文、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及茶文化研究方面的稿件。三、稿件项目及其顺序论文一般应包括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基金项目信息、引言、正文及参考文献。文稿正文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简练。四、字体及版面以word 版本投稿,中文字体用“宋体”、西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页面大小A4,正文5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五、各项目基本要求 标题: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作者:论文署名应限于参加本文工作并能对论文内容负责者。多作者时,中文作者名间用逗号隔开。 工作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用全称,地址包括单位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小标题:各级小标题采用法律条文式,一般最多列出3级小标题;各级小标题均另起一行。 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其编号,放在首页下方。多项基金项目时依次罗列,以“、”隔开。 摘要:摘要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概括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也不宜引用文中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关键词:系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的词汇和术语,一般每篇3~6个。 引言: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最后引出研究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可省略。 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图和表:图表应具自明性,图中各部件应组合在一起;文中附表随正文排,附表应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文献在正文中应有出处,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各条文献按其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编排项目与格式如下所示(以期刊参考文献为例):[序号]作者(多作者标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et al”)引文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在哪

1 中文题名题名要力求简明易懂,言简意赅,切忌过大、过小、文不对题。2 中文摘要摘要应是独立性的一段文字,能够简要说明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无需背景介绍,直接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内容、最终提出的观点或结论。避免使用“本文”、“本人”等字样,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为佳。摘要文字之后需补充说明文中图表和参考文献情况。例如:“摘要……。图2。表3。参考文献8。”3 中文关键词选择具有检索意义的、能准确概括表达文章主题的索引词作为关键词,数量最好控制在3-5个。4英文题名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5英文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Zhang San(张三),Wang Xiaoyu(王小鱼)。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6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7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8正文·标题:要力求简明扼要,使用1、1、1的格式,此格式标题级别不宜超过3级,各段落行文中如需加数字序号,使用圆括号数字形式,如(1)、(2)等。·图表:文章尽量减少图、表的数量,必须使用图表的,均需有相应的数字编号(如:图1、表1等),且需加相应的文字说明做标题,并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其中,图的标题在图之下,表的标题在表之上。图表均需黑白色。·正文: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7 0 0 0字以内,特殊情况可适量放宽。·脚注:对正文内容需做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使用脚注,如:①、②等。对于课题项目等的说明,在题名后加脚注,使用符号“*”。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使用文末尾注形式。·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或标注过的。·正文中引用文献(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如[1]、[2]。·文后参考文献须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直接使用数字标号:1、2。·印刷型文献必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使用外文字母与符号时,一定要分清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4、来稿文末应附带详细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工作单位、职称、职位、研究方向)和作者联系方式(手机、联系地址、邮编、邮箱、QQ等)。5、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方便以后联系作者。6、来稿应该保证原创,严禁抄袭,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切勿一稿多投。7、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8、稿件投到本刊之日期,三个月后不见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恕不另行通知。9、论文发表后,赠当期杂志1-2册,以供作者使用。10、本站并非求是学刊杂志社,作者若向该刊投稿,请直接与求是学刊杂志社编辑部联系。

铜陵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铜陵财经专科学校与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合并,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至今已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80人,教授、副教授近2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318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06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700余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75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2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学院现有12个系,34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中心、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会计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爱尔兰、阿根廷等国5所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近几年来,我院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在安徽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8年我院本科文、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为522分、514分,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线9分、7分,新生报到率达到23%;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2008年为13%,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院牢固树立“六个第一”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特色是第一支柱、质量是第一生命、改革是第一动力、人气是第一保证”的办学理念,坚持财经教育比较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特色,努力实现管、经、工、文、理、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注重加强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坚持面向地方的办学方针,主动承接地气,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使学校成为支持和贡献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学院体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争取到2010年,把学院建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全日制在校学生达15000人、财经特色较为鲜明、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1 高考参考书《色彩头像》 詹学军 独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7 高考参考书《美术鉴赏》 陈 琳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7 教材《印刷工艺》 孟卫东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8 教材《插图艺术》 盛 容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12 教材《巫俊画集》 巫 俊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12 画集2005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艺术状态与艺术创作》 吴冬声 第一 《美术观察》 2005(6)98 E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几种倾向》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5(8)150 E类《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杜俊萍 第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127-128 省级《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 孟卫东 第一 《中国油画》 2005(4)79-80 国家级《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李锦胜 第二 《造型艺术》 2005(3)18-23 国家级《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余 超 第二 《铜陵学院学报》 2005(1)126 省级《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孟卫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5,7(3)19-21 省级《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孟卫东 第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05,20(1)65-66 省级2006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意象油画”之我见》 翟 勇 第一 《美术》 2006(2)94-95 D类《罗工柳的绘画艺术》 巫 俊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10)156 E类《大编组站》 巫 俊 独创 《中国油画》 2006(5)专版介绍 国家级《寻找自我》 巫 俊 第一 《中国油画》 2006(5)51-54 国家级《探询、跨越《 巫 俊 第一 《中国美术教育》 2006(5)32 国家级《读<潇湘奇观图>——兼谈米氏山水模糊美》 李锦胜 第一 《国画家》 2006(5)66-67 国家级《梦境里的中国——谈巴尔蒂斯作品的东方意韵》 高 飞 第一 《美术》 2006(1)106-113 D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兼论董其昌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 飞 第一 《国画家》 2006(6)64-67 国家级《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 高 飞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6)692-698 省级《对高师素描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思考》 高 飞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2)140-141 省级《我以世界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谈生活时域中艺术的有效性》 鹿少君 第一 《美术观察》 2006(5)113 E类《远去的颂歌:〈毛主席去安源〉》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7)143 E类《虹桥遗梦》 鹿少君 第一 《国画家》 2006(1)73-74 国家级《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语境功能》 鹿少君 第一 《装饰》 2006(7)124 E类《论壁画设计的本质特点》 詹学军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0)90-91 省级《论室内陈设艺术在徽州古民居的意义》 詹学军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4-107 省级《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于安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2)118-126 省级《中国画教学浅析》 吴冬声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3-144 省级《试论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 花 永 第一 《国画家》 2006(2)72 国家级《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教学应用价值》 花 永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3)366-368 省级《赛西莉·布朗——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女画家》 贺 靖 第一 《世界美术》 2006(2)45-50 E类《色彩在教学中的运用——对高师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一点思考》 贺 靖 第一 《中国教育导刊》 2006(11)33-34 省级《看杜马斯作品中的童话与电影》 贺 靖 第一 《新视觉艺术》 2006(1)44-46 省级《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余 超 第一 《艺术探索》 2006,20(2)37-38 省级《论数码插图艺术》 孟卫东 第一 《装饰》 2006(1)119 E类《查莱斯·帕切特的油画艺术》 陈克义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9)157 E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作品) 陈克义 创作 《文艺研究》 2006(10)插 E类《具像主义油画教学浅析》 陈克义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8-111 省级《浅析公共艺术》 盛 容 第一 《雕塑》 2006(4)48-49 E类《浅谈皖南木雕与家具的修复》 盛 容 第二 《美术向导》 2006(2)78 省级《在继承传统中的求变化——画家朱宝善的成功之路》 盛 容 第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3)93-94 省级《现代雕塑与刘开渠》 盛 容 第一 《中国教育》高教版 2006(4)89-90 省级《浅谈中国民间年画》 盛 容 第一 《安徽日报》 1C4版 省级《现实主义与儒家思想》 陈 琳 第一 《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年 省级《浅析西周青铜器装饰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李 颖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5-147 省级《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谭书龙 第二 《安徽史学》 2006(6)41-47 省级《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 谭书龙 第一 《许昌学院学报》 2006(4)14-19 省级《空间》 吴同彦 第一 《国画家》 2006(6)发表作品 国家级2007年元月至7月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感悟“意象”》 翟 勇 独撰 《中国油画》 2007(2)36 国家级专版介绍作品 翟 勇 独创 《中国油画》 2007(1)69-70 国家级作品两幅 巫 俊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1)专版介绍 E类《董希文的油画艺术》 高 飞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171 E类《欧洲之行叙画》 高 飞 独撰 《世界美术》 2007(2)86-88 E类《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历程》 陈克义 独撰 《文物天地》 2007(7) 省级《图示、品格和精神——三林的徽州梁柱系列》 陈克义 独撰 《美术时空》 2007(5) 省级《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滁洲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徐冰的版画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5)152 E类《镜子中的时空观念》 陈克义 独撰 《美术观察》 2007(5)112 E类《朱德群和抽象绘画艺术》 盛 容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2) 省级《笔底水彩放光华》 盛 容 独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文字创意设计中的“形”和“意”》 盛 容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 E类专版介绍作品(2幅) 盛 容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6) E类《拓展中国画笔墨表现新空间》 吴冬声 独撰 《国画家》 2007(3)78-79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桑建国 独撰 《国画家》 2007(1)36 国家级三整页彩图作品专题介绍 桑建国 独创 《国画家》 2007(1)8、20、21 国家级《康·麦·马克西莫夫与阶段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于安东 独撰 《艺术与教育》 2007(1)16-23 国家级《中国美术教育中师范美术教育现状》 于安东 独撰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学报》——博士论文版 2007(1)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鹿少君 独撰 《新视觉艺术》 2007(1) 省级《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关系——艺术设计也是生产力》 鹿少君 独撰 《皖西学院学报》 2007(3) 省级《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玉龙 独撰 《中国教育与管理》 2007(2) 省级《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与创作的关系》 刘玉龙 独撰 《宿州学院学报》 2007(2) 省级《高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 朱德义 独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3) 省级《中国山水画生命精神探微》 宛俊勇 独撰 《安徽文学》 2007年(3) 省级《浅析中国风景画之美》 宛俊勇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年(4) 省级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是什么

哪个期刊?

1 中文题名题名要力求简明易懂,言简意赅,切忌过大、过小、文不对题。2 中文摘要摘要应是独立性的一段文字,能够简要说明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无需背景介绍,直接说明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内容、最终提出的观点或结论。避免使用“本文”、“本人”等字样,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为佳。摘要文字之后需补充说明文中图表和参考文献情况。例如:“摘要……。图2。表3。参考文献8。”3 中文关键词选择具有检索意义的、能准确概括表达文章主题的索引词作为关键词,数量最好控制在3-5个。4英文题名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5英文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Zhang San(张三),Wang Xiaoyu(王小鱼)。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6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7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8正文·标题:要力求简明扼要,使用1、1、1的格式,此格式标题级别不宜超过3级,各段落行文中如需加数字序号,使用圆括号数字形式,如(1)、(2)等。·图表:文章尽量减少图、表的数量,必须使用图表的,均需有相应的数字编号(如:图1、表1等),且需加相应的文字说明做标题,并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其中,图的标题在图之下,表的标题在表之上。图表均需黑白色。·正文:正文字数一般控制在7 0 0 0字以内,特殊情况可适量放宽。·脚注:对正文内容需做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使用脚注,如:①、②等。对于课题项目等的说明,在题名后加脚注,使用符号“*”。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使用文末尾注形式。·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或标注过的。·正文中引用文献(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如[1]、[2]。·文后参考文献须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直接使用数字标号:1、2。·印刷型文献必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

每份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方向和栏目特点,要找到和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学术期刊,了解其投稿要求和编排规范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壹品优刊无定金发表,见录用后收费。

这个你在投稿的时候在邮件上写就可以了。现在论文投稿太普遍了,不需要特殊的说明。

  • 索引序列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在哪
  • 铜陵学院学报投稿须知模板下载
  • 武陵学刊投稿须知模板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