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发布时间: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广义的还包括外部治理结构,是指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内外部各方面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章 公司治理的缘起 主要讲了“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是由商业逐步发展出现了问题之后人们经研究引入的。之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公司治理的理论派别。 提到了四个历史上的大事件: 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 1929年美国股市大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1年安然、世界通信事件为代表的美国会计丑闻。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主要派别: 一、金融模式论(又称金融市场理论):美国主要观点,认为公司由股东所有,并且公司应该按照股东利益来管理。 二、市场短视理论:代表人物为迈克尔·波特。反对金融模式理论,认为股票价格无规律,股票价格变化由投资经理带动,具有误导性;倡导将经理人员从股东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应该是有社会责任的组织,公司存在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公司治理主要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内部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其中内部治理的关键思想是达到权力制衡。股东通常保留了对诸如董事、监事、审计员的选择权和合并、增资及新股发行等事项的审查权和否决权。其他的管理控制职能由股东授权给了董事会,监督职能授予了监事会,董事会再把大多数的决策管理功能和许多决策控制功能给予了公司的经理阶层。但董事会依然保留了对经理人员的控制权力,包括公司的决策酝酿、决策审批和对高层经理人员的聘用、解雇以及决定他们工资水平的能力。 公司外部治理一般指证券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以及银行、机构投资者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第二章 公司治理构架 一、内部治理 股东大会(权利,形式,运行机制) 董事会(性质、责权利、结构设计、考核) 多层次财务监督 二、外部治理 证券市场(融资、价格机制、并购、报酬) 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概念、介入原因、介入方式、介入评价) 银行(以日本为例,日本的主银行制的特点、治理机制) 第三章、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 英美: 美国公司的典型特征是股权高度分散,经理式资本主义是美国经济体系的主流。 英美国家的公司董事包括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内部董事一般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外部董事是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业务的个人,来源有与本公司有着紧密业务联系和私人联系的外部人员、公司聘请的外部人员以及其他公司的经理人员。 一般董事会下设置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机构,且有的委员会必须由外部董事组成。 首席执行官是公司政策执行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很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由董事长兼任。还有的公司设立总裁职位,作为首席执行官的副手。 德日(主要以日本为例): 日本法人股份制成为日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制,称为法人资本主义。日本的这种制度创新使日本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史奇迹。 银行是集团核心,控制了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对日本来说就是主银行制,这一点比较特别) 日本公司的法人之间互相持股,形成两种主要形式:“放射型持股”,通过母子公司的关系达到密切生产、技术、流通和服务方面相互协作的目的;“环状矩阵型相互持股”,相互之间建立稳定的资产和经营关系。靠相互持股,日本公司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日本公司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相统一的公司,其管理强调是集体决策和共同负责。 其他特点还有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经理要以个人财产为公司的贷款承担连带责任以及企业环境的激励作用。 德国大股东直接控制,由于股权集中,大股东有动力监控经理层。 因为德企依赖内部资金融通,德国银行不能通过控制外部资金来源来对企业施加影响。 德国公司实行双重委员会制度,设置执行董事会(管理董事会:执行监事会决议,负责公司日常运作的执行机构,对外是公司的法人机构)和监督董事会(监事会:公司股东和职工的利益代表和监督机构,成员一般不包括现任公司经理)。执行董事会和监事会不能达成一致时,必须交由股东大会裁决。 职工参与制是德国公司监控机制的重要特征。 韩国家族成员控制了企业主要的股权和经营管理权。 公司决策家长化。 亲情式的激励约束与家庭式的管理。 经常用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励管理者与员工。 第四章 公司治理最新进展 治理原则介绍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立于1962年,目的是探讨、发展和协调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国际性组织。目前有29个成员国,多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美国首席执行官联合会的执行机构,倡导先进的公共政策,提高美国的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英国的Cadbury报告、Greenbury报告和Hampel报告是英国现代公司治理改革过程中的三部曲,为建立制度化的、自律基础上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立下汗马功劳。 (Cadbury报告注重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注重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和审计人员的角色,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司董事会最佳做法准则》,即强调内控; Greenbury董事报酬最佳做法准则,主要针对英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报酬脱离公司业绩超常增长及Cadbury报告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不足; Hampel公司治理原则主要检验前两个报告的执行结果,是一套关于董事、董事报酬、股东角色、说明义务与审计四大方面内容广泛的公司治理原则) 发达国家公司治理面临的问题: 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仍悬而未决; 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治理; 现有外部治理机制能否高效解决有关治理的问题; 公司治理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 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公司治理面临的问题: 所有权结构复杂 脆弱的制度和缺乏竞争性的市场 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 公司治理演进的共同趋势:机构投资者由于其所掌握的资金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他们认可的治理规范就是市场所认可的规范。 --------------我是打瞌睡的分割线----------------------- 后面几个章节主要就是大致介绍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对问题的解决办法的设想。由于生活在这个国度里,所以现状是个怎么样大家也比较清楚,所以在此略去。至于解决办法什么的,我个人觉得,首先改变整个市场环境和人们的信用程度才是最关键的。现在股市是个什么样子,确实,我们离上述英美德日的市场规范和发达程度还差很远的距离啊。 总体评价,这本小书教的内容很基础,语言也很简洁,逻辑也比较明了、简单,算是综述性的著作。适合初步接触公司治理领域的学习者。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入口在哪

系统维护吧

不是期刊,只是一本书书 名:公司治理评论作 者:李维安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1-1ISBN: 9787505880726开本: 16开定价: 00元

网站,报纸,没有,有个电视频道你可以观注。《说文解字》频道。不知道有没听说过。这是个很好的企业管理频道。这个频道是中星6B上的付费加密频道。详细情况可同我联系。

可以到“中国网站排名”中查找。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网址

股权结构可以去企查猫网站查,里面有股权结构信息,还有具体股东出资信息。不仅文字数据,还能以可伸缩的图片直观查看。

分别到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去查,最权威、最齐全

网上很多的

可以查到所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的网站有:《中国证券报》网站;《上海证券报》网站;《证券时报》网站;腾讯财经;搜狐财经;东方财富网;同花顺财经。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系统

可以到“中国网站排名”中查找。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bai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公司通过du切zhi实履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dao层的职权、职责,形成了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和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完善公司制度,约束和规范了员工的行为。  1、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经理层)作为法人治理结构确立了所有者、公司法人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并在不断发展中建立完善了300多项管理制度,做到了每项经营活动、每个工作环节员工的行为规范有规可循,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奖惩都有明确的规定,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与奖惩、升迁等挂钩。  2、经营中的重大问题由董事会充分讨论民主决策;经理层由股东组成,确保了投资者的利益;监事会列席董事会,从不同角度审查、监督董事会的各项决策活动和对经理层的经营活动,形成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管理创新,使各项制度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3、通过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重视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包括对经理层与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避免了因高管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管理创新、激励作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  现代的竞争,资源不是优势,钱不是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结构、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公司制胜必须发挥激励的作用。  1、没有创新的工作是没有成效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的干部不是优秀的干部。公司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管理创新奖励实施办法,把“超越自 、创新求优”确定为公司核心价值观。  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围绕主价值链再造,进行了机构改革,人员精简。把“做强做大,打造一流企业”确立为公司的共同愿景。

一、明确概念,什么是公司治理?很多分析报告把治理和管理混在一起说。但其实,治理与管理截然不同。管理层以上关乎治理,管理层以下涉及管理。治理(governance)的基础含义是统治、支配,背后是“权力”。治理的核心关注点是“who”,管理的核心关注点是“how”。公司归“谁”,“谁”说了算,收益给“谁”是公司治理要重点回答的问题;公司“如何”整合资源,“如何”激发员工潜能,“如何”达成发展目标,是管理要重点回答的问题。二、公司治理的分析要点首先,得有人说了算,公司得有明确的控制人。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基础逻辑是一致的。最恶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好。一个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没有实际控制人不见得是好事。权力对应责任,没人有权力,也就没人有责任,公司如何发展?而如果在又专业、又有责任心的管理层控制下,公司发展好了,就会成为野蛮人觊觎的对象,如万科。这个逻辑的推演就是,公平分配股权的架构后患无穷。这个坑里的公司太多了:爱多、雷士照明、真功夫、海底捞……(可参见 “五五分”是史上最差的股权结构?)公司股权设计中能实现“控制”的有三条生死线。(一) “6%+1”的绝对控制权。能决定如修改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重大事项;(二)“50%+1”的相对控制权。除了前述重大事项以外,其他事都可以说了算;(三)“3%+1”的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不能决定什么事可以干,但能决定什么事不能干,也可称为伤害规避权。其次,怎么防止说了算的人侵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无政府状态下,弱肉强食,杀父之仇自己报;政府出现后,提供了秩序,私仇需要公检法出面惩罚。政府提供秩序后,最大的问题就变成:如何防止垄断了暴力的政府侵害公民的权益?这是政治学永恒的话题。公司亦如是,没人说了算不行,会乱;但一旦有人说了算,如何防止说了算的人侵害其他相关方的利益?解决办法一靠革命。革命意味着暴力,一般伴随激烈的斗争。如在股东大会层面联合其他股东,让股权比例超过控股股东。但这种方式,一般也会导致公司元气大伤,往往带来多输的局面。解决办法二靠内外部制度建设。外部主要就是监管的信息披露及惩处制度;而内部主要是分权制衡,用权力制约权力。如此最佳的股权架构设计是:有人能拍板,有人能叫板;有人能控制,有人能否决。

公司法律评论杂志官网查询入口

1、《法学》月刊  2、《中国法学》  3、《北大法律评论》  4、《民主与法制》  5、《中外法学》  6、《法学研究》  7、《法学杂志》  8、《法学家》  9、《政法论坛》  10、《现代法学》  11、《当代法学》  12、《法商研究》  13、《法律科学》  14、《法学论坛》  15、《政治与法律》  等等。

法制中国律师

国内的许多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都有,一般普通的图书馆未必有,但国家图书馆应该有,要到各个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都有,如果是一般的大学没有法学院的,也未必有。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 索引序列
  •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入口在哪
  •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网址
  • 公司治理评论期刊官网查询系统
  • 公司法律评论杂志官网查询入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