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

发布时间: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

一、教育思想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2、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二、意义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的言论著作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文献整理: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诗歌创作:相传孔子作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诗歌。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

孔子的教育思想:1、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2、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3、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5、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6、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意义: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处处都闪现着教育哲理的光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普世价值,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实践与理论中找到借鉴,受到启发。孔子介绍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了解他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对学术的研究态度

孔子研究杂志的意义

有仁--博爱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高光只写了孔子与春秋时代各路政治家的斗争,那么充其量他只是一个新的高阳。还好他完全没有止于这一点。其实正如高光自己所说,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再现那个纵横家的时代,而是还原孔子同时作为哲学家与个人的心路历程。 几千年来,孔子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神圣的形象,他所崇尚的古礼也成了法定的社会仪式。但在孔子的时代,事实却不是这样,孔子崇礼,绝对不只是为了复古。其实复古只是手段,他想做的,是寻回人们失去的信仰。每次走到绝境的时候,孔子就和弟子们演礼,在这样的仪式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位哲人的孤独和力量。虽然政治永远不按照哲人的理想走下去,但每一个人却都把孔子作为自己的终点。连一贯反对立孔子为楚相的楚国太后伯嬴最后也选择了孔子作为自己的邻居。 一段灿烂的历史 其实从《孔子》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孔子一个人的历史,还有那个光辉灿烂的时代。高光在小说中塑造的是一个辉煌时代的人物群像,吸引读者的不仅仅是号称那个时代最美女人的南子和伯嬴,也不仅仅是曾经在历史上风云一时的吴王夫差或者越王勾践,同样也不仅仅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晏婴或者伍子胥,即使只是齐国大夫黎锄、鲁国大夫阳虎这样的小人物也同样有血有肉。最重要的,我们读到了所有这些人物的内心。 其实,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时代。各种各样的大人物、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出现在这个时代。与孔子的故事相对应,贯串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夫差和勾践的斗争,这里面可不仅仅是政治权谋,当夫差怒称孔子和他的弟子为“仁义贼”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而最令人感叹的是子贡,这个行事离孔子的教诲最远的弟子恰恰在精神上最接近孔子。 对孔子来说,他周游列国,却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许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所有那些同时代人都能够真正理解他,甚至拥有弟子三千,包括此后成为中国文人典范的颜回,而此后的几千年,他再也没有知音。 孔子在历史上的尊崇地位已经成了历史,正因为如此,我们反而有机会真正走近这位思想大师和人类的智者。高光所描写的不可能都是历史的真实,但站在当代的立场,他的故事显然最接近历史的精神。 没有人需要一个偶像化的孔子,但他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类的爱、对生命的执着却永远不会过时。正是站在这样一种立场,我们需要孔子。据说现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了孔子学院,可以想像,其中所继承的不会是过去几千年的那个偶像,而是最原始也最现代的孔子精神!-12/10/content_htm

孔孟的民族观及其当今价值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孟对中国人的思想有着久远而重大的影响,研究孔孟的民族观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界对孔子民族观的研究较多,而有关孟子民族观的研究则较少。因此,笔者试图对孔子民族观中倾向于少数民族的部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是前人很少涉及的;同时,笔者会对孟子的民族观进行初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孔孟民族观的异同,论述孔孟民族观的影响及其当今价值。 一、孔子的民族观 孔子对以周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非常推崇,明确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以下所引《论语》仅注篇名)然而,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歧视少数民族,而是有着较为健康、平等的民族观。学者大多认为,孔子的民族观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习俗、文化上的,是后天造成的。管仲最主要的贡献是在“中国不绝若线”的情况下,拯救了华夏文明。孔子对此评价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孔子指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衣着打扮方面:少数民族披发,汉族束发;少数民族左衽,汉族右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不同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并没有本质区别,是后天的习惯让人们有了不同的样子,少数民族与华夏族的区别也是如此。孔子的文化本位是华夏文化,尤其是以礼乐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周文化,所以虽然孔子的祖先是商代人,但他还是坚持“吾从周”。 第二,孔子反对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战争,主张通过文化和制度建设来解决纠纷。反战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卫灵公曾向孔子询问战争方面的事情,孔子很不高兴地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一次,季氏要攻打属于东夷系统的小国颛臾,对此孔子强烈反对,还把帮助季氏攻打颛臾的弟子子路和冉有狠狠批评了一顿。“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在孔子看来,首先要秉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原则,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都过上公平、幸福的生活,这样自然就会让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对别人产生吸引力,也就可以和别国、别的民族搞好关系了。其次,仅有物质文明还不行,还要“修文德以来之”,在物质文明之上,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尤其是礼乐制度。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一定不是通过武力和压迫别人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实现的。 笔者认为,学者们的这些总结是准确的,但过于强调华夏族在文化上的优越性会给人造成一种孔子不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错觉。实际上,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相当程度的肯定,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有某些共同的道德要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孔子认为,有三件事情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要坚持的,即日常居家有礼貌,做事情兢兢业业,与人交往讲求忠心,这是不同人类文明所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并不是华夏族所独有的。很多“大华夏主义”的人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礼仪道德,进而歧视少数民族,并以此来解释《论语》,这是极端错误的,而且不符合孔子的本意。 第二,孔子对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好感,多次想要到少数民族地区定居。“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想去少数民族地区定居,有人说那里文化水平不高,孔子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孔子的“道”得不到施展,想要坐着小木筏子流浪于沿海地区,大概也是指去少数民族地区,他甚至连跟随自己的人都选好了。倘若孔子对少数民族没有好感,倘若孔子认为少数民族不懂礼仪道德,孔子会想去少数民族地区吗? 二、孟子的民族观 相比之下,孟子的民族观更加系统,影响也更大,我们将孟子的民族观总结如下。 第一,和孔子一样,孟子也认为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有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族群的文化都和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因此不能把一个族群的文化盲目照搬到另一个族群。孟子在和白圭讨论税收时曾经提过貉族的情_,认为他们的社会组织没有华夏地区复杂:“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孟子·告子下》)没有可以定居生活的城池,没有大型宫殿等土木建筑,没有祭祀祖先的宗庙,也没有华夏族那么繁琐的祭祀祖先的礼节;不像华夏族的国家那样定期往来,互送礼物,举行宴会;统治阶层人数少,机构简单,不像华夏族那样有复杂的官僚系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和生计方式与华夏族不同:“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 (《孟子·告子下》)貉族所在的北方地区降水量稀少,天气寒冷,不适合发展农业,只能从事畜牧业,唯一的农作物是黍。在这种经济水平之上,只能发展相对平等、简略的社会组织,也只能收取二十分之一的少量赋税。孟子认为,不同族群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因此统治者不能把华夏族的情况盲目照搬到貉族,那样会加重貉族的负担;也不能把貉族的情况盲目照搬到华夏族,那样会让华夏族的礼乐文明无以为继,进而造成“去人伦,无君子”的严峻局面。 第二,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民族,不应该看血缘和地缘,而应该看文化。孟子说,从地缘和血缘来看,舜和周文王都是少数民族。舜的活动范围在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只能算是东夷,周文王的活动范围在西方少数民族地区,只能算是西夷,他们都不是华夏族的人。然而他们“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受到广泛的爱戴,他们走的都是以仁义统治天下的大道。孟子又说,有一个叫陈良的人,从血缘和地缘来看,他是楚国人,不能算作华夏族的人,然而他喜欢“周公、仲尼之道”,来到华夏地区学习,而且学得特别好,很多儒家学者都不如他。孟子对陈良的评价很高,认可他是儒家学者,并认为他是“豪杰之士”。以上都说明,孟子并没有以血缘和地缘来划分族群,而是通过道德和文化来划分。 来源:人文天下

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有助于化解“中国威胁论“,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威胁论”,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威胁论”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望采纳!

冒昧的问下,你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骨髓,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从80年代“文化热”到90年代开始的“国学热”,中国文化复苏的波澜不断涌起。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望日益强烈,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国学越发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国家把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予以支持和推动。国学本身也存在着扬弃和继承再创新,赋予时代新内容的问题。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应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华。 一个人野性未驯、恣意妄为、举止言动不合礼仪,就不会被视为优雅;一个人为生计所促迫,把工作当作获得报酬和维持生计的手段,而不是把它当成自己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他的生活也不可能优雅。同样,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自觉地把生命和知识的根须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对自己的母语运用不到位,他也与博雅相去甚远。 知识和道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既博又雅。 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它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砥砺我们的品行、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人。 国学确实很好,不要为了考试而应付考试。有时间看下“国学教育网”这个是国学界的门户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预祝你有一个好成绩。

孔子研究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2、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3、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意义: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这种体量的论文,你应该到那些专业写论文的网站去。而且你还不给分。估计这里没人给你写。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目的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至矣”,并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伦理体系中的终极理念,“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践于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极高明”是分不开的。哪怕是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观念的“认同”,也是和某种伦理体系的终极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的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的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的。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 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的,因此儒家的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的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的道理的“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的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的“斗争哲学”。

了解他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对学术的研究态度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来彻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义:当孔子三度至卫时,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先前卫灵公宠爱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传给南子的庶子。于是,嫡长子蒯聩便企图暗杀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谋杀计划未成,而卫灵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后勃然大怒,欲弑子蒯聩。蒯聩逃亡至晋,卫灵公便与晋国宣战。就在卫灵公想要请教孔子有关兵阵之事时,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学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隔天孔子便感慨万千地离开卫国。现在灵公过世,蒯聩又不在国内,蒯聩子辄便继承公位,是为卫出公。但是,就在此时,蒯聩亦在晋军护送下回到卫国,父子便为了争夺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里十分伤心!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便对子路不厌其烦地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由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立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德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罚的大司寇,他怎会不知道严刑峻罚立竿见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无耻”的社会隐忧,所以才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才是经世济民的正途!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况孔子教学的项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见于《论语· 述而篇》)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的性情养成非常重要。《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使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使人进退得宜,进而可以立身于世;乐,可以使人养成完美的人格。顺道一提,孔子曾经这样称赞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从“论语”书上看来,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孔子与中华文化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恢复六经的正统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翼谋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宋儒朱熹曾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与世界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截止到2007年6月,国外开办的孔子学院(学堂)已有156所。[2]孔子的思想也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霍尔巴赫、莱布尼茨、休谟、魁奈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自然神论观及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说:“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价值

回答 你好,第一,对当下增强国家文化认同具有重大意义。孔子哲学和民族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美德,这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土地上生根,深刻影响着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各个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对当下文明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从孔子哲学和儒家思想看来,中华文化有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他们必须担负起历史使命。正因如此,在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挖掘包括孔子哲学和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三,对当下民族精神价值的铸造具有重大意义。孔子哲学和儒家思想认为,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这不仅对历史上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第四,对当下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今天我国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我们自省,更需要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 更多2条 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贵族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权,平民阶级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仅仅是局限在最高统治阶层范围之内的事,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学校的贵族化,阻碍了文明的普及与发展,也扼杀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自行束修(十条干肉)以上",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论语·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南宫敬叔和司马牛外,其余多出身贫贱。 孔子从办学开始,直到73岁病逝,即使是在鲁国从政(任大司寇等职)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他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发展私学,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谱写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业的凯歌,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一个人几乎用了成年之后的所有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出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称得上诲人不倦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孔子教育学生,不但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因而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学生们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孝三年。子贡深得老师器重,师生之情胜过父子,他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有这样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孔子曾对有的学生作过评价: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子路》) 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同上) 由此足见他对学生们的了解。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 "因材施教"。 以《论语》中孔子对学生请教"仁"的不同回答为例,就可说明这个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十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同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十七)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标准。五个学生请教这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而各不相同。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中对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深刻、抽象,涉及到礼与仁的关系。仲弓即冉雍,有为政的才能,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论语·雍也》,意即可以做一个地方的长官),所以当仲弓请教仁德时,孔子的回答就侧重于仁德在为政中的应用。司马牛"言多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告诫他仁德的人话不多,说起话来好像是迟钝的样子,以此来纠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具体,告诉他仁就是要爱别人。子张有时过于偏激,办事情好走极端,这种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则显得不厚道。所以当他请教仁德时,孔子讲得比较具体细致,告诉他如何与人相处。 再看一个事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一章具体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宋朱熹对此注释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论语集注》)同一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针对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点,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他们的德业修养,为后人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因材施教的示范课。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传统教育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视启发式的引导。它把学生摆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与培养。这种教育方法违背了人具有创造能力,希望实现自己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压抑,跟不上的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失掉好学上进的品质。其实,这种倾向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也是大相径庭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这是颜回多年追随孔子学习的切身感受,他总结概括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孔子一方面学习它,一方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 授。《论语》所涉及的有《易》,有《书》,有《诗》。虽然有“礼”,却不是简 册(书籍)。据《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 丧礼》于是乎书”,那么《仪礼》诸篇虽出在孔子以后,却由孔子传出。孺悲这人 也见于《论语》,他曾求见孔子,孔子不但以有病为辞不接见。还故意弹琴使他知 道是托病拒绝,其实并没有病。(17·20)但孺悲若是受哀公之命而来学,孔子就 难以拒绝。《论语》没有谈到《春秋》,然而自《左传》作者以来都说孔子修《春 秋》,孟子甚至说孔子作《春秋》。《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记载孔子出生的 年、月、日,《左传春秋》也记载孔子逝世的年、月、日;而《公羊春秋》、《谷 梁春秋》止于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左氏春秋》则止于哀公十六年“夏四月 己丑孔丘卒”。三种《春秋》,二种记载孔子生,一种记载孔子卒,能说《春秋》 和孔子没有什么关系么?我不认为孔子修过《春秋》,更不相信孔子作过《春 秋》,而认为目前所传的《春秋》还是鲁史的原文。尽管王安石诋毁《春秋》为 “断烂朝报”(初见于苏辙《春秋集解·自序》,其后周麟之、陆佃以及《宋史· 王安石传》都曾经记载这话)。但春秋二百四十年的史事大纲却赖此以传。更为重 要的事是假若没有《春秋》,就不会有人作《左传》。春秋二百多年的史料,我们 就只能靠地下挖掘,总而言之,古代文献和孔子以及孔门弟子有关系的,至少有 《诗》、《书》、《易》、《仪礼》、《春秋》五种。 孔子弟子不过七十多人,《史记·孔子世家》说“弟子盖三千焉”,用一 “盖”字,就表明太史公说这话时自己也不太相信。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 载,琴张往吊宗鲁之死,孔子阻止他。琴张是孔子弟子,这时孔子三十岁。其后又 不断地招收门徒,所以孔子弟子有若干批,年龄相差也很大。依《史记·仲尼弟子 列传》所载,子路小于孔子九岁,可能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史记索隐》引《孔 子家语》说颜无繇只小于孔子六岁,不知可靠否,因不计数。)可能以颛孙师即子 张最小,小于孔子四十八岁,孔子四十八岁时他才出生。假定他十八岁从孔子受 业,孔子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孔子前半生,有志于安定天下,弟子也跟随他奔 走,所以孔子前一批学生从事政治的多,故《左传》多载子路、冉有、子贡的言 行。后辈的学生可能以子游、子夏、曾参为著名,他们不做官,多半从事教学。子 夏曾居于西河,为魏文候所礼遇,曾参曾责备他“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 疑女于夫子”(《礼记·檀弓上》),可见他在当时名声之大。孔门四科,文学有 子游、子夏,(11·3)而子张也在后辈之列,自成一派,当然也设帐教书,所以 《荀子·非十二子篇》有“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和“子游氏之贱 儒”。姑不论他们是不是“贱儒”。但他们传授文献,使中国古代文化不致灭绝, 而且有发展,有变化,这种贡献开自孔子,行于孔门。若依《韩非子·显学篇》所 说,儒家又分为八派。战国初期魏文侯礼待儒生,任用能人;礼待者,即所谓“君 皆师之”(《史记·魏世家》,亦见《韩诗外传》和《说苑》)的,有卜子夏、田 子方(《吕氏春秋·当染篇》说他是子贡学生)、段干木(《吕氏春秋·尊贤篇》 说他是子夏学生)三人。信用的能人有魏成子,即推荐子夏等三人之人;有翟璜, 即推荐吴起、乐羊、西门豹、李克、屈侯鲋(《韩诗外传》作“赵苍”)的人。吴 本是儒家,其后成为法家和军事家。李克本是子夏学生,但为魏文侯“务尽地 力”,即努力于开垦并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著有《法经》(《晋书·刑法 志》),也变成法家。守孔子学说而不加变通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头目,只尊重他 们,却不任用他们。接受孔门所传的文化教育,而适应形势,由儒变法的,新兴地 主阶级的头目却任用他们,使他们竭尽心力,为自己国家争取富强。魏文侯礼贤之 后,又有齐国的稷下。齐都(今山东临淄镇)西面南城门叫稷门,在稷门外建筑不 少学舍,优厚供养四方来的学者,让他们辩论和著书,当时称这班被供养者为稷下 先生。稷下可能开始于田齐桓公,而盛于威王、宣王,经历泯王、襄王,垂及王 建,历时一百多年。荀子重礼,他的礼近于法家的法,而且韩非、李斯都出自他门 下,但纵在稷下“三为祭洒”(《史记·孟荀列传》),却仍然得不到任用,这是 由于他仍然很大程度地固守孔子学说而变通不大。但他的讲学和著作,却极大地影 响后代。韩非是荀卿学生,也大不以他老师为然。《显学篇》的“孙氏之儒”就是 “荀氏之儒”。然而没有孔子和孔门辫子以及其后的儒学,尤其是荀卿,不但不可 能有战国的百家争鸣,更不可能有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晋书·刑法志》说: “李悝〔即李克〕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以相秦。”),奠定秦始皇统一的基 础;尤其不可能有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溯源数典,孔子在学术上、文化上的 贡献以及对后代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孔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孔子虽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16·9)自己却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似乎 孔子并不真正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孔子到了周公庙,事事都向人请教,有人讥 笑他不知礼。孔子答覆是,不懂就得问,正是礼。(3·15)孔子还说:“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就是说,在交 往的人中总有我的正面老师,也有我的反而教员。子贡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 哪里都去学习。(19·22)我们现在说“活到老,学到老”。依孔子自述的话,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19)就是说学习不晓得老。不管 时代怎么不同,如何发展,这种学习精神是舍得敬佩而采取的。 孔子自己说“诲人不倦”,(7·2,又34)而且毫无隐瞒。(7·24)元好问 《论诗》诗说:“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箴度与人。”过去不少工艺和拳术教 师,对学生总留一手,不愿意把全部本领尤其是最紧要处,最关键处,俗话说的 “最后一手”“看家本领”传授下来。孔子则对学生无所隐瞒,因而才赢得学生对 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 三年而后去,子贡还继续居住墓旁三年(《孟子·滕文公上》)。有这种“诲人不 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我们当然反对什么守庐,但能做 到师生关系比父子还亲密,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孔子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对有些学生作了评论。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纵然 同一问题,因问者不同,答复也不同。《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 “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 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11·22)因材施教,在今天的教育中是不是还用得 着?我以为还是可以用的,只看如何适应今天的情况而已。时代不同,具体要求和 做法必然也不同。然而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某些教学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7·8)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可取之处。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左传》载郑国有乡校,那好只有大夫以上的人及他们 的子弟才能入学。私人设立学校,开门招生,学费又非党低廉,只是十条干肉, (7·7)自古以至春秋,恐怕孔子是第一人。有人说同时有少正卯也招收学徒,这 事未必可信。纵有这事,但少正卯之学和他的学生对后代毫无影响。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鲁的南宫敬叔以外,如果司马牛果然是桓魋的兄弟,仅 他们两人出身高门,其余多出身贫贱。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冠雄 鸡,佩猳豚”,简直象个流氓。据《史记·游侠列传》,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 衣疏食”,更为穷困。《论语》说公冶长无罪被囚,假设他家有地位,有罪还未必 被囚,何况无罪?足见也是下贱门弟。据《弟子列传·正义》引《韩诗外传》,曾 参曾经做小吏,能谋斗升之粟来养亲,就很满足,可见曾点、曾参父子都很穷。据 《吕氏春秋·尊师篇》,子张是“鲁之鄙家”。颜回居住在陋巷,箪食瓢饮,死后 有棺无椁,都见于《论语》。由此推论,孔子学生,出身贫贱的多,出身富贵的可 知者只有二人。那么,孔子向下层传播文化的功劳,何能抹杀?《淮南子·要略 篇》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这不是说墨子出自儒,而是说,在当 时,要学习文化和文献,离开孔门不行。《韩非子》说:“今之显学,儒、墨 也”,由儒家墨家而后有诸子百家,所以我说,中国文化的流传和发达与孔子的整 理古代文献和设立私塾是分不开的。

简单说历史意义:在百家争鸣的哲学萌芽时期一枝独秀的提出了“入世”的观点,为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提供了正统思想,并被一代一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内影响了所有炎黄子孙的世界观。确定了君臣关系,伦常关系,社会礼仪等规范。简单说现实意义:“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如今也是至理名言,君不见年年都有N多考生在高考吗?

  • 索引序列
  •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
  • 孔子研究杂志的意义
  • 孔子研究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目的
  •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价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