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发布时间: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是正规的刊物,省级。知网上可以查到。

没有

近年来,极端性天气频发,对现代农业影响极大,农户损失惨重。为更好地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需要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  一、对农业灾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灾意识薄弱  防灾抗灾宣传培训不到位,农民科技意识偏低,防灾抗灾意识薄弱,灾后农民束手无策,缺乏抗灾自救意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由于财政紧张, 经费投入有限,农业科技宣传不到位, 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接受能力不强,侥幸心理较重,加之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妇女等对农业防灾减灾知识技术更不容易接受和实施,农民作为独立生产经营者已30余年, 但在生产活动中很少主动防灾避灾,灾后也没有主动自救的意识,而是等政府安排, 靠政府救济,向政府要补助,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害屡屡发生。 一些本是轻灾、小灾的变成了重灾、大灾。政府也存在开展避灾农业研究少,应急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  一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在运行管理中因技术、经济、体制等条件限制而未得到维修、更新改造、续修配套, 造成重建设、轻维护的现状,导致沟渠壅塞,堤坝闸门受损,机泵、线路老化或被盗,保障农业生产的能力减弱。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仅坝区几个乡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多,但配套不完善,水利化设施化程度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部份片区重复建设锦上添花,偏远山区却无人问津,山区乡镇小水窖只能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及育苗用水,在大田里基本没有浇灌水源,部份农田交通不便,也给抗灾救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农业防灾减灾避灾能力仍极其微弱,农民靠天吃饭的困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业应急保障机制薄弱  农业保险刚刚起步,且仅限于烤烟生产农业、早市蔬菜等效益高或企业保障企业,而且还存在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意见不一致的相互扯皮现象。灾后救助机制尚未建立,救灾以政府为主导,资金来源也主要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少,救灾资金投入不足,灾后恢复生产的资金、物资缺口很大。由于财力有限,灾后仅能启动安置和过渡等,关键的救灾物质资金却无法启动或满足。可以解决灾情监测、预警和灾后培训、指导,无法解决救助保障,对于灾害的救助补偿更是微乎其微。  (四)预测预报时限不够准确,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不能准确预测暴发时间及灾害强度,导致应急防范措施不能及时组织落实。农户不能及时获取灾害天气信息。预警信息不畅是多年来灾后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农户未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灾措施而造成大的灾害损失。2013年12月我市发生低温冻害天气时,采用了灌水、熏烟和树干涂白的芒果种植户比没有采取任何防冻措施的种植户灾害损失减低了50%。农民需要的是灾前预警信息和灾后减灾措施,而这些信息没有较好的发布给农户。  (五)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发生频率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乱砍滥伐,随便排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农业废弃物遍布田间等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增加了自然灾害爆发的风险,加大了防灾抗灾的难度。  三、对农业灾害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农业灾害预案,建立灾害预防监测机制。建立和加强农业重大灾害的预警机制是抗灾减灾的工作重心。全面制定攀枝花市预防农业灾害预案,健全测、报、防、救信息网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御。  1、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农业自然灾害无法抗拒,灾害一旦发生,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做好防范工作是抵御灾害的重点。要结合实际,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2、建立完备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要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和设备,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重组技术设备和监测手段,加强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增强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时效性,拓展预警信息发布途径,有效提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确保对自然灾害进行超前预报,提早防范。  3、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做好信息发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统筹兼顾的要求整合资源,通过通讯、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平台有效传递灾害防范措施,灾害预警信息在灾后快速、准确传递灾害信息,为政府及时实施救助提供依据,为民众正确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指导。全市农牧部门实行农作物类灾情周报制,各区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保持信息畅通;建立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条件,认真将灾情动态和抗灾自救典型经验总结分析及时上报市农牧局。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抵抗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抗灾避灾的关键手段。针对我市现状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退耕还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规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有所用, 用有所管。  (三)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科学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划布局" 进行适地规模种植、养殖,从区域布局上避灾。二是合理安排种植茬口,从生产季节上避灾,按照作物熟期及畜禽品种生产周期长短有机结合的原则,多品种发展,既避免自然灾害对生产的集中影响,又能实现错时上市。通过发展设施栽培,温室育苗和改进栽培技术,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等,使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和成熟期,牲畜怀孕期,家禽产蛋期避开自然灾害多发期。三是引进推广抗逆性强的作物。 从品种结构上避灾,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及抗性好坏,对抵御自然灾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加快筛选耐涝、抗旱、抗寒、抗病虫的优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四)研究推广农业减灾技术  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保护性耕作,秸秆、杂草覆盖,节水农业,保水剂抗旱等避灾抗旱农业生产技术。低温冻害发生后,要派出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群众开展抗灾救灾,落实以下技术措施:一是组织群众熏烟防冻驱霜,尽可能减轻霜冻、降雪对果树的影响;二是指导群众在天气转暖后及时对果树施用施肥,尽快恢复长势;三是指导群众加强早春蔬菜大棚保温,避免低温影响蔬菜生产;四是指导群众利用此次降雨土壤墒情增加的时机,对前几次受冻重剪的芒果树喷施叶面肥、土壤追施高氮复合肥,促发新梢,加快恢复树势;五是在靠降雪区域近和受霜冻影响大的的区域,指导群众剪除正在开的芒果花穗,推迟花期,避开此次低温。  (五)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财政救助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国家、社会、集体和农户的合力作用。通过农业保险实现农业风险转移的社会化,以保障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要健全救灾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自然灾害的合作保险制度,政府和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业保险集团等多种方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抗灾物质贮备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抗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财政救助体系,建议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物质贮备和抗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抗灾专项资金。建立储备制度,滚动使用,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六)加大科技培训和宣传力度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农业抗灾避灾的基础,各级政府及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要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基层干部及农民防灾抗灾的意识。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坚定抗灾救灾的信心。有线电视、网络等平台应开辟农业科普专栏,广泛宣传灾害的产生,预防等科普知识。 合理引导农民改善生态环境,选种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发布预测预报信息,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没有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冷冻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种类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低温连阴雨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  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  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  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形成  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春秋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交汇,常常造成低温  连阴雨天气。而强冷空气,尤其是寒潮的爆发南下,使得温度急剧下降,会造成“倒春寒”、霜冻等灾害。  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南移和爆发有一个过程,并有相应的天气形势配合。在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下,北冰洋和  西伯利亚地区会形成大规模的冷空气团,且由于冷堆中的空气做上升运动而产生绝热膨胀冷却,冷空气堆会不断增  强。当冷空气堆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爆发南下,发生寒潮。  对于霜冻而言,一般发生在寒冷、晴朗(无云或云量很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多是由于地表  面及植物表面向外大量辐射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冷却到0℃以下。霜冻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而云量是影响辐射量多  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云不利于霜冻的形成。风可以促使近地层与上层空气的混合,从而减小地面的冷却程度,因  而大风不利于霜冻的产生。  分布  低温连阴雨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  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低温冷害在东北地区一般发生在6~8月,称为东  北冷害或“哑巴害”。在长江流域则发生在9~10月,称秋季低温或寒露风,发生在春季则称为春寒或倒春寒。  而霜冻根据发生的季节,又可分为春季霜冻、秋季霜冻和冬季霜冻。秋末的寒潮常常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  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春天的寒潮会引起南方的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常常引起雪灾,北方会出现江河湖海封冻,  南方可产生冻雨(雨凇)灾害。  我国有两个寒潮多发区:一个是内蒙古中东部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另一个从阿尔泰山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  旗、右旗一带。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主要有3个:一是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二是新地岛以东的北冰洋洋面,三是  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  防御及研究  低温冷冻灾害冷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  上。低温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  害低温;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调节农田小气候,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  避开秋季低温;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目前,在低温冷害的防御方面,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低温气候规律,并加强了低温冷害预报。特别是长期趋  势预报,为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尽管如此,但我国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依旧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对冷害的防御技术的研究甚少,尤其是还没有转  化成有效的业务能力。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及业务转化,并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生产  力,将是今后应对气温冷害的重点。

是正规的刊物,省级。知网上可以查到。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会

我也是! 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到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期刊?是不是核心?都找不到官方网页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冷冻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种类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低温连阴雨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  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  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  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形成  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春秋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交汇,常常造成低温  连阴雨天气。而强冷空气,尤其是寒潮的爆发南下,使得温度急剧下降,会造成“倒春寒”、霜冻等灾害。  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南移和爆发有一个过程,并有相应的天气形势配合。在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下,北冰洋和  西伯利亚地区会形成大规模的冷空气团,且由于冷堆中的空气做上升运动而产生绝热膨胀冷却,冷空气堆会不断增  强。当冷空气堆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爆发南下,发生寒潮。  对于霜冻而言,一般发生在寒冷、晴朗(无云或云量很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多是由于地表  面及植物表面向外大量辐射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冷却到0℃以下。霜冻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而云量是影响辐射量多  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云不利于霜冻的形成。风可以促使近地层与上层空气的混合,从而减小地面的冷却程度,因  而大风不利于霜冻的产生。  分布  低温连阴雨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  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低温冷害在东北地区一般发生在6~8月,称为东  北冷害或“哑巴害”。在长江流域则发生在9~10月,称秋季低温或寒露风,发生在春季则称为春寒或倒春寒。  而霜冻根据发生的季节,又可分为春季霜冻、秋季霜冻和冬季霜冻。秋末的寒潮常常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  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春天的寒潮会引起南方的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常常引起雪灾,北方会出现江河湖海封冻,  南方可产生冻雨(雨凇)灾害。  我国有两个寒潮多发区:一个是内蒙古中东部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另一个从阿尔泰山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  旗、右旗一带。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主要有3个:一是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二是新地岛以东的北冰洋洋面,三是  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  防御及研究  低温冷冻灾害冷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  上。低温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  害低温;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调节农田小气候,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  避开秋季低温;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目前,在低温冷害的防御方面,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低温气候规律,并加强了低温冷害预报。特别是长期趋  势预报,为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尽管如此,但我国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依旧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对冷害的防御技术的研究甚少,尤其是还没有转  化成有效的业务能力。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及业务转化,并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生产  力,将是今后应对气温冷害的重点。

是正规的刊物,省级。知网上可以查到。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怎么写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陈镇,系汕尾市红海区田兴农业合作社业主。因我合作社种植农田于20xx年1月遭到六十年一遇寒潮灾害而蒙受巨大损失,目前合作社处境相当困难,一筹莫展之际,得知政府关于本次寒潮惠民补贴政策,万分激动,特向领导申请寒潮受灾救助。 本次寒潮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死亡、受损极为严重。其中,番薯死亡12亩、新培育良品果苗(台湾青枣、马来西亚进口黄皮枣)3亩,约1100株全部死亡、成株台湾青枣果实全部萎缩,导致5亩青枣果实颗粒无收,死亡约120株成年枣树、4亩新西兰良品西红柿(均硕果累累,即将收成)全部枯萎死亡。合作社农场直接经济损失合计约18万元。  本次寒潮,我农田作物遭受严重损失,农作物颗粒无收,在农业技术部门引进推广下,新培育进口良品果树新苗全部受灾死亡。农田设施在遭遇20xx年夏季洪灾及海水倒灌农田灾害后,合作社如雪上加霜,农田生产更为举步维艰。希望上级政府能体恤民情,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灾后重建补助,核实受灾情况,解救我农村合作社当前燃眉之急,我合作社将万分感激!  申请人:陈镇  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兴农业合作社  20xx年3月20日

发稿简单的理解就是发某篇文章在某个地方,在近几年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就像我们公司以前也没注重这方面,只知道竞价,信息流等,但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有点伤不起啊,所以在去年开始我们也是不定时的发文,但市场上发稿的也比较多,也是做了不少的对比,结合实际情况让锦随推发的,目前首页还有相关信息。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核心期刊更高的要求,好发与否取决于文章的质量。 1,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 3,环境科学对环境的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改名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6 ,农业环境科学,环境化学 7 自然灾害 9,环境工程 10,环境保护 11环境污染控制 > 12,工业水处理 13,环境科学与技术 14,自然资源 15个农村生态环境(改名为:生态与农村环境) 16个水治疗技术 /> 17,化学环境 18,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 19中国环境监测

农业灾害研究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是正规的刊物,省级。知网上可以查到。

我也是! 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到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期刊?是不是核心?都找不到官方网页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一)国外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农业地质”(agro-ge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法鲁(FAFellow)和李希霍芬(FVRichthofen)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用于解释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关系。20世纪初国际地质学界广泛注意了农业地质研究,曾在欧洲召开过多次国际性会议。1907年匈牙利皇家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事农业地质研究的机构——农业地质部,该机构把土壤地质调查、填图和土壤成因与分类作为主攻方向。20世纪的前50年时间里,先后有英美的地质学家著书讲授农业地质学,如1916年英国剑桥大学 RHRastll 出版的《农业地质》、1946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FVEmeison出版的《农业地质学》。这两本书的初衷都是给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介绍地质学的知识,如岩石、矿物、构造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农业地质主要是地质学的知识和认识渗透于土壤研究或直接服务于农业。20世纪30年代,KTroll首次提出了“地质生态学”这一术语,现在一般把这一概念理解为研究作为环境系统构成部分和生物圈的物质基础的地质圈及其内在自然和人类活动成因因素影响下所发生变化的科学。区域生态地质调查工作以俄罗斯(前苏联)做得比较系统,已经完成了俄罗斯全境内14张1:500万生态地质图。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环境地质学(Betzf,1962)逐渐兴起,相当多的农业地质问题被列入环境地质的范畴。直到1972年,美国地质调查所为了统一学科概念,将农业地质解释为应用于农业需要的地质学,勘查土壤的成因和成分、肥料矿产、地下水分布及特征等,属于应用地质学范畴。目前,在国外,农业地质通常被解释为“服务于农业的地质学”,研究影响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地质过程,以及地质材料作为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手段在农业和林业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工作涉及岩石和矿物的农用研究与开发、盐碱地土壤调查与改良、农作物和畜牧生产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的研究等,后者更是进一步推进了农业地质研究工作的深入。农用矿物肥料的开发利用岩石和矿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至今已有几个世纪了,但是 Missous(1853,1854)、Hensel(1890,1894)等开创了基于“面包来源于岩石”这一思想的农业研究。Keller(1948)、Keller等(1963)则开创了岩石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新时期,随后的研究者还有Fyfe及其同事(Fyfe,1981,1987,1989,2000;Chesworth等,1983,1985;Van Straaten和Chesworth,1985;Van Straaten和Pride,1993)。20世纪80年代早期,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资助了第一个农业地质计划——坦桑尼亚-加拿大农业地质计划(Chesworth等,1985,1989)。前苏联地质部门在解决矿物肥料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为了在西西伯利亚建立起农业化学工业可靠的矿物原料基地,1983年2月在托木斯克召开了有俄罗斯联邦地质部以及其他部门的代表参加的关于在托木斯克地区发展泥炭工业的会议,主要目的之一是研究泥炭作为农肥用于农业生产上的前景以及地质部门在本地区勘探这种资源的可能远景。后来前苏联地质勘探工会新西伯利亚地区委员会等单位于1984年在新西伯利亚联合召开了“西伯利亚农业化学原料的地质和地理以及第十一和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其应用的可能途径”的专题讨论会,研究农业化学工业矿物原料基地的状况,对最近几年矿物原料基地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阿塞拜疆一铝厂利用明矾石年产氢氧化铝16×104t、钾肥17×104t、硫酸35×104t。盐碱地土壤调查与改良前苏联为解决全国粮食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盐碱地改良研究与试验工作。1960年,前苏联学者BA柯夫达的著作《中国之土壤与自然条件概论》在中国问世,总论了中国的土壤形成条件及特征,还对我国各地的主要土类、特别是盐渍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以主要的农场为例,提出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罗杰(ААPοде)和柯夫达(ВAКовда)等人的土壤盐碱地调查与改良研究认为:灌区和非灌区盐渍土壤是在以经由植物或从地表蒸发的毛管上升液流为主的条件下形成的;草原和荒漠区的盐渍土和碱化土的形成,则是由于土壤地下水平衡过程中以蒸发为主的缘故;森林植被下冲洗型土壤水分状况能使一些物质从土壤剖面中淋溶,从土层和风化壳深层完全淋失;在森林草原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是一个过渡类型。BA柯夫达等出版的《盐碱土地普查与改良》,曾对我国的盐碱地改良工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农业地球化学研究西欧、北美等国主要开展了农、林作物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的研究,编制了农业地球化学系列图件。JSWebb最早将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化学元素分散、富集、迁移与分布在解决农业、畜牧业、地方病等方面的应用。JSWebb等对爱尔兰共和国农业研究所报道的土壤和牧草中硒、钼含量高达中毒水平的利默里克郡(Limerick)250km2范围内进行每平方公里一个样的水系沉积物取样,发现水系沉积物中硒、钼的高异常区与富含金属元素的冰碛物和页岩风化的残积物有关,且与牧草中硒、钼的高含量密切相关。喂食的干牧草中硒含量大于5mg/kg,牛、马就会逐渐地患慢性硒中毒症。据此,Webb根据水系沉积物中硒、钼的高异常,又指出了可能致使家畜发病的其他地区。1980年,法国魏格纳等人发表了《地质与酒类》的文章,阐述了波尔多、香槟和布尔贡三个葡萄酒产区的各种葡萄的品质与气候、地质、土性及地貌的关系。他们认为波美罗尔葡萄园出产的红葡萄酒具有一种淳厚的香味,是由于土地中含有富铁氧化物的砾石;而有名的白葡萄酒则产出在上渐新统泥灰岩上的砾石层中。苏联学者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分布型式和存在形式、微量元素在植物和农作物中的分布以及对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提出了植物微量元素临界浓度的概念,指出高于和低于这个临界值就会破坏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并在外观上出现不同类型的改变。如谷类作物(小麦、黑麦、燕麦)对铜、钼和锰的不足特别敏感。美国学者HDChapman的研究认为,栽培植物在铜含量为1~41mg/kg、锌含量9~229mg/kg(干物质)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明显不足的下限浓度为,铜7~10mg/kg,锌4~96mg/kg;上限分别为4~3mg/kg和8~7500mg/kg。美国科学家DCAdriano1986年出版了《Trace Elements i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一书,系统地介绍了陆地环境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22 种微量元素——砷、硼、镉、铬、铜、铅、锰、汞、钼、镍、硒、锌以及锑、钡、铍、钴、氟、银、铊、锡、钛、钒等。每章集中论述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的经济价值、天然赋存状态、土壤-植物系统中元素的循环及其行为、植物需要量及耐毒性、饮用水和食物中元素的健康界限以及在环境中的来源等内容。近年来,来自土壤化学、环境化学等方面的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营养元素有效性和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详见后文)。(二)国内农业地质研究工作进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种植农作物、果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周礼》(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就记述了五地(五种地形),即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低湿的地方),各有其适宜栽培的果树,如山林中宜“柞栗之属”,丘陵上宜“李梅之属”等。可见中国人民在2500年前,就认识到果树与土壤的生态关系。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也有“地不厌高,土肥为上,锄不厌数,土松为良”的记载,说明作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但是,将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历史不过百年,这就是后来的农业地质学。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地质为农业服务主要侧重于在地质学指导下的土壤矿物、土壤成因研究,以及少量农用矿产的调查工作。近50年来,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农用资源服务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家安全和生存的大问题。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思想指导下,地质部门开展了钾矿、磷矿的调查与勘探工作,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开展了农田供水勘查、土壤侵蚀和盐碱化改良研究等工作。60~70年代完成1:5万~1:10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累计约130×104km2。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农业地质背景服务阶段。20世纪80年代,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与四川省的棉花种植专家合作,根据地质体的宜棉性调整了全省棉花布局,棉花种植面积减少40%,但产量却三年翻一番。在此期间地质矿产部多次部署开展以研究农业地质背景与名优特产为主的农业地质工作,以及新型矿物肥料和矿物饲料的勘查与开发研究。1988年,地质矿产部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开展地质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掀起了农业地质的第一次高潮。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态地质阶段。进入90年代,“农业地质”已经演化成“农业生态地质”。“农业生态地质学”已经不是早期的“农业地质学”的概念了,已经形成了一个边缘学科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期(199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了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向国际第30届地质大会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的最新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并于1997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在山东临淄、浙江杭州、北京、湖南长沙、广西桂林、四川成都召开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1999,2001,2003)。当前开展的省部合作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掀起了农业地质工作的新高潮。我国农业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近年来,我国农业地质研究进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名特优农林作物的农业地质调查、评价与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名优特农林作物的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涉及百余种名优特产,主要有四川柑橘,涪陵榨菜,广西沙田柚,浙江玉环文旦(柚子),山东肥城桃,新疆吐鲁番葡萄,河北沧州金丝小枣,广西荔枝,云南、贵州、河南和山东的烟草,滇西和浙东的茶叶,广西柳江的甘蔗,南宁的香蕉以及山东泰山(东北麓)、河北迁安、北京昌平的板栗等等,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总结了不少理论认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及其规律,寻找或发现了许多新的农林优势区,扩大了种植,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二,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场的改造。主要涉及盐碱地改良和平衡施肥两方面的工作。对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场的盐碱地改良涉及范围包括黄淮海平原、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东北松辽平原、天山北麓、河西走廊等,为提高粮食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理论成果。例如,黄淮海平原总土地面积约35×104km2,其中耕地约74×108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9%。经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黄淮海平原治理盐碱土4000多万亩,水浇地发展到6×108亩,占耕地的60%左右。这项工作在河北平原、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及西北干旱地区等仍在进行,并深化为水资源调蓄和管理工作,涉及水-岩作用机理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开始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研究了Zn、Cu、Co、Mo、B等在不同地区的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对应关系,寻找产生生物生长缺陷和低产的原因,总结提出当地某些元素与相应作物生长的正常、过量或缺乏的阈值。类似的研究为微肥配制与田间投放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低产田及草场的改造。第三,农业地质环境及灾害的调查与评价。由于农业地质灾害或人为活动影响,全国各地还有一些荒山、荒坡、荒地、废旧矿坑和塌陷区、平原区的砖坑地以及干涸坑塘等,近年来引起山东、河北、湖南等地农业地质研究部门的重视。许多单位对有关区域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沼泽化、盐碱化、冷浸田、岩土崩塌、泥石流与洪泛淤积,以及工业三废与生活污水及化肥和农药投放过量对土地的污染等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评价。如针对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防治问题研究认为,地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与筑堤围堰是造成渍涝严重、洪灾频繁、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主导因素,建议实行“淤陆扩湖”的方法顺应自然,采取相关工程措施营造新的协调发展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为有关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第四,农业地质区划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近年来,先后有四川、广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吉林、浙江、云南、贵州、辽宁等省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农业地质区划。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涉及气候、地形地貌及岩土结构(个别地区为地球化学和水资源环境)等影响开发利用农林牧土地资源(特别是有关农业生物生产的适宜性)的因素作为区划依据,如四川盆地棉花种植的调整和河北献县枣林种植的区划,都曾产生了极大经济效益。“九五”期间,地质矿产部在传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增加了1:5万生态地质调查试点和1:5万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如山东临淄幅、青州幅1:5万区域地质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项目,河北流常幅、龙华镇幅1:5万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项目等,都是地质部门为给农业区划提供有效服务的工作。第五,岩矿的农业利用。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用岩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温州化工总厂建设了综合利用明矾石的试车间,四川地质勘查局对四川及西南台地大量分布的“绿豆岩”进行了开发研究,山东省地质勘查局完成了从海水中提钾的研究任务,湖南省地质勘查局用钾长石代替部分粘土作配料回收水泥窑灰钾肥的实验已获成功。目前,国内常用的农用岩矿有沸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海绿石、蛭石、石灰石、白云岩、石膏、麦饭石、磷灰石、硅藻土、菱镁矿、蛇纹石、褐煤、草炭、绿豆岩、珍珠岩、凝灰岩、火山渣、浮石、火山熔岩等20多种。分别选作矿物肥料、饲料、农药及其载体,或用于改良土壤。如专用岩矿微肥、海泡石复混肥、矿物种衣剂等的成功研制,以及石灰岩、泥炭、沸石、膨润土等非常规农用矿产,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稀土资源异常丰富,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作用。我国农用稀土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为许多国家所选用。我国农业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地质工作领域的拓展,有效地推动了地学与农学的交叉渗透和农业地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如《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平原生态环境地质综合研究》、《生物的地质环境学》、《果林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和健康》、《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图集》、《岩土-植物大系统研究》、《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湖南农业地质概论》等等,主要理论进展主要体现在概念演化、研究内容、技术方法三个方面。(1)农业地质概念及其演化1986年李正积教授首先提出了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认为农业生态地质背景系指同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相关的地质体或岩石体和地质营力作用(内、外营力)的特殊综合;1996年他又运用现代生态学观点、系统工程学原理和其他前沿学科理论,进一步研究了岩-土-水-植物大生态系统效应。2001年曾群望等提出了生物地质环境学的概念,认为生物地质环境学是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地质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地质物和环境科学等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边缘学科。1999年,陈梦熊院士从环境地质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生态环境地质学是把地质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生物系统,研究在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双重影响下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张宗祜院士认为,“农业生态地质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边缘学科的雏形,农业生态地质学是农业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可以作为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农业生态地质学是研究人-农业生产-地质环境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换句话说,就是研究在人为调控下,生态农业系统与地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研究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农业活动和它所处的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并且使它在人为调控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农业生态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生态地质结构、生态地球化学、生态水文地质和生态经济地质四个方面,普遍关注地质背景和地质结构、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系统、大气降水-土壤水的包气带土壤溶液等的研究。近年来,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第一,生态地质结构研究,包括地表结构、地下岩土结构及物质、能量转换的界面,是控制农林作物最佳生长的养分“供给、输送”的格架。1)地表结构,即地-气界面。2)地下岩土结构,包括岩土的岩性、粒度组构、孔隙、岩石节理、破碎带、风化壳、断层或其他地质构造,以及一定深度内岩土产状或呈层序列特征及沉积相等。对于土壤,还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土体构型等。3)物质、能量转换的界面,包括:①岩-土界面,即风化壳中的岩石与风化带界面,基岩与残坡积层的接触面,土壤发生层的A、B、C层与D层(母质)的界面,用以研究营养元素的质、量、比的变化;②土-植(物)界面,即根系与周围的接触面;③水-土界面,即地下水或包气带水与气带岩土的界面。第二,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是研究营养元素“供给、输送”和平衡的过程以及与生态的关系。1)元素(或元素组合)及其含量的背景值与植物适宜含量阈值,包括:①背景值与植物适宜含量阈值;②地球化学晕,包括原生地球化学晕、次生地球化学晕和生物地球化学晕等。2)区域“地质环境-元素平衡-生物生产”系统最佳运行的机制分析,包括:①元素平衡研究;②微量元素与生物生产研究,以改造不良土壤或培养肥力,提高产量、改进农林作物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3)生态地球化学区划指标和定量评价公式和系数,包括:①标志和指标;②公式和系数,如吸收系数、配比系数、供养强度、输养强度等。4)污染与地方病。第三,生态水文地质研究。水质、水量及潜水埋藏条件,自然降水时段与作物需水程度的协调性,以及区域水资源与区域农业用水量的平衡程度等,都是“农业-水、土资源-地质环境”系统中必须统一研究的。尤其要注意浅层地下水及其上的包气带水的运移和开发利用的研究,以至于调控技术的研究。第四,生态经济地质研究。主要从地质学角度研究生物生产中的生态经济学问题,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规划及区域规划研究;②农业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③污染对生物生产影响和对人畜疾病(包括地方病等)的防治研究;④农用岩石矿物的开发利用;⑤生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遥感技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壤侵蚀调查与规律研究、农业地质背景调查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业地质地球化学元素数据处理,建立相应的农业地质环境数据库,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GIS技术用于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数量及空间分布,研究盐碱地改良分区等,利用“三S”技术还可编制土壤肥力退化、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及土壤石质化与沙化时空变化图。此外,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包气带水分动态,利用稳定同位素15N技术观测肥料吸收效果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还建立了野外农业地质试验基地(场)。

  • 索引序列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会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怎么写
  • 农业灾害研究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