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近年来,极端性天气频发,对现代农业影响极大,农户损失惨重。为更好地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需要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  一、对农业灾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灾意识薄弱  防灾抗灾宣传培训不到位,农民科技意识偏低,防灾抗灾意识薄弱,灾后农民束手无策,缺乏抗灾自救意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由于财政紧张, 经费投入有限,农业科技宣传不到位, 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接受能力不强,侥幸心理较重,加之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妇女等对农业防灾减灾知识技术更不容易接受和实施,农民作为独立生产经营者已30余年, 但在生产活动中很少主动防灾避灾,灾后也没有主动自救的意识,而是等政府安排, 靠政府救济,向政府要补助,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害屡屡发生。 一些本是轻灾、小灾的变成了重灾、大灾。政府也存在开展避灾农业研究少,应急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  一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在运行管理中因技术、经济、体制等条件限制而未得到维修、更新改造、续修配套, 造成重建设、轻维护的现状,导致沟渠壅塞,堤坝闸门受损,机泵、线路老化或被盗,保障农业生产的能力减弱。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仅坝区几个乡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多,但配套不完善,水利化设施化程度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部份片区重复建设锦上添花,偏远山区却无人问津,山区乡镇小水窖只能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及育苗用水,在大田里基本没有浇灌水源,部份农田交通不便,也给抗灾救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农业防灾减灾避灾能力仍极其微弱,农民靠天吃饭的困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业应急保障机制薄弱  农业保险刚刚起步,且仅限于烤烟生产农业、早市蔬菜等效益高或企业保障企业,而且还存在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意见不一致的相互扯皮现象。灾后救助机制尚未建立,救灾以政府为主导,资金来源也主要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少,救灾资金投入不足,灾后恢复生产的资金、物资缺口很大。由于财力有限,灾后仅能启动安置和过渡等,关键的救灾物质资金却无法启动或满足。可以解决灾情监测、预警和灾后培训、指导,无法解决救助保障,对于灾害的救助补偿更是微乎其微。  (四)预测预报时限不够准确,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不能准确预测暴发时间及灾害强度,导致应急防范措施不能及时组织落实。农户不能及时获取灾害天气信息。预警信息不畅是多年来灾后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农户未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灾措施而造成大的灾害损失。2013年12月我市发生低温冻害天气时,采用了灌水、熏烟和树干涂白的芒果种植户比没有采取任何防冻措施的种植户灾害损失减低了50%。农民需要的是灾前预警信息和灾后减灾措施,而这些信息没有较好的发布给农户。  (五)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发生频率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乱砍滥伐,随便排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农业废弃物遍布田间等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增加了自然灾害爆发的风险,加大了防灾抗灾的难度。  三、对农业灾害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农业灾害预案,建立灾害预防监测机制。建立和加强农业重大灾害的预警机制是抗灾减灾的工作重心。全面制定攀枝花市预防农业灾害预案,健全测、报、防、救信息网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御。  1、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农业自然灾害无法抗拒,灾害一旦发生,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做好防范工作是抵御灾害的重点。要结合实际,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2、建立完备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要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和设备,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重组技术设备和监测手段,加强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增强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时效性,拓展预警信息发布途径,有效提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确保对自然灾害进行超前预报,提早防范。  3、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做好信息发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统筹兼顾的要求整合资源,通过通讯、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平台有效传递灾害防范措施,灾害预警信息在灾后快速、准确传递灾害信息,为政府及时实施救助提供依据,为民众正确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指导。全市农牧部门实行农作物类灾情周报制,各区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保持信息畅通;建立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条件,认真将灾情动态和抗灾自救典型经验总结分析及时上报市农牧局。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抵抗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抗灾避灾的关键手段。针对我市现状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退耕还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规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有所用, 用有所管。  (三)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科学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划布局" 进行适地规模种植、养殖,从区域布局上避灾。二是合理安排种植茬口,从生产季节上避灾,按照作物熟期及畜禽品种生产周期长短有机结合的原则,多品种发展,既避免自然灾害对生产的集中影响,又能实现错时上市。通过发展设施栽培,温室育苗和改进栽培技术,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等,使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和成熟期,牲畜怀孕期,家禽产蛋期避开自然灾害多发期。三是引进推广抗逆性强的作物。 从品种结构上避灾,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及抗性好坏,对抵御自然灾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加快筛选耐涝、抗旱、抗寒、抗病虫的优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四)研究推广农业减灾技术  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保护性耕作,秸秆、杂草覆盖,节水农业,保水剂抗旱等避灾抗旱农业生产技术。低温冻害发生后,要派出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群众开展抗灾救灾,落实以下技术措施:一是组织群众熏烟防冻驱霜,尽可能减轻霜冻、降雪对果树的影响;二是指导群众在天气转暖后及时对果树施用施肥,尽快恢复长势;三是指导群众加强早春蔬菜大棚保温,避免低温影响蔬菜生产;四是指导群众利用此次降雨土壤墒情增加的时机,对前几次受冻重剪的芒果树喷施叶面肥、土壤追施高氮复合肥,促发新梢,加快恢复树势;五是在靠降雪区域近和受霜冻影响大的的区域,指导群众剪除正在开的芒果花穗,推迟花期,避开此次低温。  (五)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财政救助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国家、社会、集体和农户的合力作用。通过农业保险实现农业风险转移的社会化,以保障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要健全救灾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自然灾害的合作保险制度,政府和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业保险集团等多种方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抗灾物质贮备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抗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财政救助体系,建议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物质贮备和抗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抗灾专项资金。建立储备制度,滚动使用,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六)加大科技培训和宣传力度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农业抗灾避灾的基础,各级政府及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要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基层干部及农民防灾抗灾的意识。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坚定抗灾救灾的信心。有线电视、网络等平台应开辟农业科普专栏,广泛宣传灾害的产生,预防等科普知识。 合理引导农民改善生态环境,选种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发布预测预报信息,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

参看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吧~~

我也是! 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到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期刊?是不是核心?都找不到官方网页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自然环境变迁的后果 自然环境变迁的后果——《第七章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的后果、原因、规律》第一节王元林载《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自然环境从地质时代经过历史时期的变迁而至现今,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各因子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今日黄土高原童山秃秃,林草稀少,沟壑多布,侵蚀冲刷严重,出现许多人地矛盾,成为中国二十多个贫困地区之一,这正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破坏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清楚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带来的后果,面对现实,制订相关政策,为当前这一地区的治理服务。 一、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带来的最大恶果是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新石器时代,泾洛流域植被良好,森林茂盛,草地肥美,各种动物栖息其间,这从今天泾洛流域数以千百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动植物遗存足可证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始农业逐渐发展起来。起初,人们在河谷平原和高原之地小范围开垦,对侵蚀冲刷影响不大。随着人口增多,人们已不仅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经营,就是生态环境脆弱之地,秦汉时已出现大规模地开垦高潮,陇东、陕北就是其中代表。随后虽然东汉以后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地区多以游牧民族为主,但农业在一些小的地区仍有经营①。隋唐人口增多,隋代陇东、陕北每县就有上万户,陇东、陕北人口达120多万人,远远超过了西汉。唐天宝时陇东陕北人口近百万。陕北洛水流域近31万人口,是西汉时的近2倍。宋金在陇东、陕北更是驻有大量军队,人口激增。以后各代,这一地区人口一直居高不下。明嘉靖时,虽人口较明初有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减少,但仍达近60万,加上逃户,亦有七八十万之多。再加上沿边驻有延绥、固原镇兵,人口亦当超过百万。“土人耕牧,锄山为田”,开荒耕坡,“虽悬崖偏陂,天地不废”。清乾嘉时这一带人口达285万人之多。虽然陕北仅44万人,但开荒已至山坡险岭,即使梁峁之地也不放过(详后)。一般情况下,每增加一人,需增加耕地2—3顷。陕北、陇东自然还要多些。这样伐林垦荒,带来的结果只能使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农垦之外,历代在泾洛上游曾置有牧马苑,牧马啃食草根,苑田种植苜蓿或粮食,过度地放牧也会破坏当地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只不过不如垦荒带来的后果严重罢了。一般人对黄土高原垦荒带来的后果认识还不是那样清楚。据调查和推算,黄土高原在有森林覆盖的条件下,土壤年侵蚀模数很小,只有100—200吨/平方公里,而毁林开荒,其年侵蚀模数可达10000—20000吨/平方公里,增加100倍。陇东庆阳、平凉,再加上陇西的定西地区,有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以梁状为主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一般年侵蚀模数在8000吨/平方公里左右①。泾水上游侵蚀模数最强烈,年侵蚀模数可达1万吨/平方公里左右。环县北部丘陵沟壑区年侵蚀模数7769吨/平方公里,庆阳北部丘陵沟壑区7412吨/平方公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5746吨/平方公里。而黄龙山、子午岭、关山(六盘山脉)土石山地森林区年侵蚀模数分别是238吨/平方公里、500吨/平方公里、800吨/平方公里②。其间森林起到的作用还是巨大的。陇东陕北间子午岭,在同治回民起义前,垦殖指数高达25%—30%,其侵蚀强度相当于现在延安一带,而年侵蚀模数已达8000—10000吨/平方公里③,水土流失已十分严重了。而今,泾洛流域水土侵蚀仍然十分严重。陇东、陕北大部分市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80%以上,环县、庆阳、镇原、泾川竟占到100%,而森林较多的合水(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75%)、富县(05%)、黄陵(36%)、黄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黄土高原整治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3—14页、18页。 ②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分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87页。③唐克丽等:《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人民黄河》1994年第2期。(14%),水土流失所占总土地面积稍低。陕北历史上人口密度少,开发程度远较陇东低,今森林仍保持不少,水土流失也就自然不如陇东严重,洛水含沙量自然也没有泾水大。就是渭北旱塬一带,长武(97%)、彬县(84%)、旬邑(27%)、淳化(60%)、白水(63%)等,水土流失在总土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巨大①。昔日洛川塬所在洛川县,今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83%。这里耕地面积较大,占垦殖指数6%,耕地中夏粮又占很大比重,夏收后农田休耕,又正值雨季,暴雨易使裸露的地表发生面蚀和沟蚀;沟头延伸,沟道深切,沟坡变陡,又引起土体的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朱牛乡的月合沟在1923—1955年的32年间,沟头延伸247米(平均每年7米),沟床被切深6米,沟道加宽4米,共损失塬面耕地2亩,流失土壤6万立方米。这样的沟壑在黄土高原地区不胜枚举。沟壑的增多,沟道面积增大,使地形更加破碎。今泾洛流域除原外,大量的梁、峁、沟等破碎地形遍地皆是。洛川朱牛乡沟道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仅有90多平方公里),坡度大于25。的陡坡又占沟道面积的53%②。洛川塬地如此,其他破碎地形沟壑之多,面积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如此大量的土壤表层土被冲刷,土壤肥力自然下降。据统计,被冲刷的土壤中,每吨约含氮肥8—5公斤,磷肥5公斤,钾肥20公斤。黄土高原每年要损失肥分5000万吨,比黄土高原农业年施化肥量多好几倍③。历史时期,包括泾洛流域在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毁林开荒,轮荒乱垦,使宋时陇东陕北“腴田”、“肥田”后皆成为瘠田、薄田。志丹人曾流传的这样俗语:“山保安,牛羊山,米粮川”,当地应是富庶;而清咸丰时,保安(今志丹)“瘠贫之区,水土最劣,以耕稼则多不毛”④,水土流失造成的恶果已显露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数据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222—223页。 ②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重点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54页。③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黄土高原整治研究》,第18页。④咸丰《保安县志》卷一《地理志》。泾洛流域水土流失,像其他黄土高原地区一样,带来的更大灾难是河流中的泥沙增多,河患频增。今黄河泥沙含量已多达16亿吨,其中陕西省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就达8亿吨,占到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一半。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中,使河道淤高,行洪不畅,易发生河患。今黄河下游成为“悬河”,正是历史上泥沙淤积所造成的。而黄河下游洪水灾害不断,其根源正在包括泾洛流域在内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历史上黄河下游大约有1575次洪水灾害(包括溢、决、改道),其中先秦时仅发生过7次漫溢,1次改道。西汉时,黄河下游发生3次漫溢,7次决口,2次改道,共发生12次河患。除其他原因外,西汉时由于在包括泾洛上游的黄土高原屯垦,发展农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患也随之增多。东汉以后至隋的五百年间,黄河出现了相对安流的局面,这与黄土高原地区多以畜牧为主,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有关。唐和五代时,黄河河患增多,与唐五代时变牧为农有关①。宋金元时期黄河河患远超以前各代,平均每10年分别发生5、5、3次。元时记载人口虽少,但编户数字并不等于实际数字。明代共发生454次河患,平均每10年发生4次。清代发生485次,平均每10年发生9次。民国发生103次河患,平均每10年发生9次②。河患愈演愈烈,这无疑与人口增多,开垦荒坡沟地,水土流失加重有关。其间水土流失带来的恶果不堪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影印本,第102—104页。②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二、引起泾洛流域生态失衡,各种自然灾害日益增多。泾洛上游为黄土高原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人们在这里发展农牧业,大力垦田,轮作荒田。特别是秦汉时移民屯垦,使这一流域农田栽培植被面积扩大。唐宋金时期,这里为边防之地,人口增多,屯田面积大增,森林大为减少。明清民国时期,泾洛流域森林遭到彻底破坏。森林破坏,农地增加,水土流失加重,使这里本来就脆弱的自然环境难以恢复,原来森林被覆土壤,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少侵蚀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人为干预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无节制地破坏自然,使这一流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增多,发生频率增加。虽然不是呈直线式上升,但灾害日益增多的态势已十分明了。将历史上泾洛流域发生的旱涝、雹灾、霜冻、蝗灾、风沙、地震以及饥荒等灾害作一综合对比可以发现,泾洛流域在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上半叶、6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末、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初、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上半叶、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期出现6次灾害多发期。这些灾害常常相伴发生,甚至一年中几种灾害并行,旱涝、旱蝗、旱雹、旱震、旱与风沙等灾相互联系,这些大灾多相连发生,增加了灾害的危害性。大灾之后,又常出现瘟疫、饥荒,这在明清民国时期表现最为明显。6大灾期中,第一灾害多发期发生28次大旱,5次洪涝。第二灾害多发期仅西魏至北周和隋代,就发生17次旱灾,8次雨涝。唐代旱灾年达110次,涝灾65次(其中旱涝同年22次),冰雹30次,霜雪冻48次,蝗灾(包括五代)21次。第三灾害多发期为北宋初期,时间不足五六十年,却发生旱灾20次,雨涝12次,蝗灾9次,雹灾霜冻也发生不少。第四灾害多发期为元代,旱灾25次,涝灾10次,蝗灾7次,雹灾12次,虽第三、四灾害期发生次数不如第二灾害期,但其发生频率仍十分频繁。明清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增多,土壤瘠薄,陇东陕北农业难有太大起色,自然环境恶化的兆头已经显露出来。明至1949年泾洛流域共有12次大旱灾期,3次大涝期。这些旱涝灾害常常是毁灭性的。如万历第一大旱期(1582—1583年)的大旱,“人相食”,死尸枕藉。万历第二大旱期(1586—1587年)陕北延安“饥民多死亡”,陇东各县大饥。天启崇祯大旱期(1627—1631年),麦苗尽枯,饥荒尤甚,人死过半,导致了明末大起义。崇祯末(1639—1641年)、康熙末(1720—1721年)、光绪初(1877—1878年)、光绪末(1899—1901年)、民国(1928—1931年)等大旱期亦危害巨大。除气候原因外,明、清、民国泾洛流域少被覆,易发生干旱。明代泾洛流域有63次雹灾记录,清代泾洛流域雹灾记录达247次,而民国则是年年有雹灾记录。霜雪冻灾明代有52次,清代、民国有148次。虽存有记录的失误,但清代、民国霜雪冻灾应高于明代。明代泾洛流域蝗灾达45次,清代26次,民国11次,如此等等。由于泾洛流域大部分地区仰于天泽,灾害发生的多少无疑影响收成的丰歉。水旱之外,泾洛上游即使霜雪雹灾也容易导致饥荒出现。上游陇东、陕北出现饥荒的次数和规模远多于下游关中,与上游自然灾害多,自然环境恶劣有关。明以前泾洛流域饥荒出现的次数少。唐代,关中饥荒出现49次。宋代,泾洛流域发生16次饥荒。金代饥荒3次,元代27次。明代,泾洛流域共出现123次饥荒,全流域的饥荒45次,泾洛下游饥荒28次,上游陇东达30次,陕北洛水上游达20次。清代饥荒发生次数更加频繁,共有167次饥荒,全流域饥荒7次,泾洛下游45次,陇东97次,陕北18次(统计数字不全面)。虽危害程度较明代小,但发生频率无疑是历代最高的。饥荒的出现除了人为原因外,大多与自然灾害有关。明清泾洛流域自然灾害增多,尤以陇东、陕北发生频繁,大量的统计数字和无数事实足以证明,正是明清在泾洛上游锄山为田,开山至顶,肆意毁林开荒,使垦田数增多,水土流失面积亦增大,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自然灾害增多,饥荒频增,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恶化。 三、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变迁,不仅使河流水文状况恶化,而且使河湖湮塞,引起水荒。由于历史时期大量砍伐林木,森林植被破坏,植物被覆作用降低,不但加速了水力侵蚀,河流泥沙增多,也使河流洪枯量变化大,暴涨暴落。唐时洛水、华池水等流域经过农业开垦,林木减少,洪水时“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秃”,水土流失较大,而像苇谷等一些小的支流,碧波荡漾,与洛水、华池水等还是有区别的,这里侵蚀较弱。清代,葫芦河(即华池水)流域的子午岭林区还未遭到破坏,河水清澈,仍可灌溉附近稻田①,河水清浊显而易见。上述元时灵台的达溪河也还清澈,到清时也已浊浪滚滚。明嘉靖时称今汭水还较泾水清澈,今情况虽然仍是汭清泾浊,但汭水已开始变混浊,上游华亭、崇信一带林木减少,农田多辟。历史上称作黑水的诸河(古油水以及今直罗河等)今已难窥其原貌,多已变浑。原来称作宁江的九陵川,清时水色澄碧,今也已变浑浊。不胜枚举的事例足以证明,河流多已变浑,清流已少见。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道光《鄜州志》卷二《舆地部·水利》。由于森林被覆减少,河流冬枯夏涨、暴涨暴落特点异常显著。甘泉境的洛水支流,“春夏盈而秋冬涸”。即使洛水冬春时仅“水深二三尺,面阔七八丈”,可涉足而过,而夏季暴涨时,河川“一望无涯,浪高一二丈”。泾水流域亦是同样。崇信县各河“旱则河水清盈,汗下欲涓滴”,“潦则汹涌奔腾”,水势浩大,汹涌澎湃,“漫无抑制”,洪涸特征十分明显。暴涨暴落,河患日益增加。历史上泾水支流在平凉、泾川、灵台、镇原、庆阳、环县、宁州、正宁、合水、邠州等县城旁都发生过河患。而且,河道泛滥亦趋亦烈。洛水流域的保安、鄜州、黄陵、同州发生过多次河水侵城的事件。鄜州城不断地内缩,就是受历史上洛水数十次泛滥的影响。就连一些小的支流也在明清时常常为患,平凉城东的浚谷水、泾川的古泾州城和今城外的诸沟水等等皆是如此。河水含沙量大,暴涨暴落,泛滥不断,自然难以航行。西周时,泾水已有航运。此后,“泾河水急石多,深浅不一,商船不致往来”。明清虽曾有试航之举,但由于泾水水浅石多,难以行舟。洛水亦仅可行小船,航行里程仅在大荔以下。形成今天泾洛两河难于航行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泾洛流域水文状况恶化。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还使这一流域水资源枯竭,水利工程难以实施,人们生产、生活难以正常进行,出现水荒。人们原来居于原上,随着河流的下切,水源远在深谷之中,往来取水十分不便。包括德靖砦、栲栳砦、金汤寨、凤川寨等宋金时的军寨,虽然修建时就建于高处,以利军事需要;但仍考虑到在河川池泉之旁,以利饮用之便。随着河流下切,饮水已成为军寨生存的主要问题。其后这些军寨大多废弃,除军事原因外,饮水不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明清泾洛上游居民多向川谷泉池边迁徙,就是考虑到水源问题。宁州城居马莲水、城北河、九龙水之交,而明时,城“内乏井泉”,与数百年来河流下切有关。类似情形在庆阳等处屡见不鲜。笔者去陇东、陕北考察,水窖和池塘遍布各个乡村,吴旗、志丹一带,有些在田间地头,甚至公路两旁,利用地势将雨水汇聚、沉淀,以便使用。在这里,人们把水看作异常珍贵之物,节约用水已成人们的习惯。人们饮水都如此困难,农业生产只有靠降雨来决定丰歉了。建国前,陇东、陕北的水利工程寥寥无几,正与河道下切、难以饮用有关。今泾洛上游一带人们往往打数十丈甚至近百丈的深井,就是因为地表水难以饮用而不得不利用地下水。渭北旱塬一带,“居民每苦地高乏水”,也修地窖以聚雨水。明清泾洛下游掀起打井高潮,与地表水枯竭,流水微小难以满足灌溉需要有关。泾洛流域河流泥沙较多,河患频繁,还使泾洛下游诸湖面积缩小或消失,流域内诸泉湮废。除气候原因外,还因森林减少,泥沙增多,湮塞泉泽。泾洛下游的阳华(华泽、赤岸泽等)及其他诸湖的湮废就是如此。甚至黄河下游的大野等大湖泽的消失,也是包括泾洛流域在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河道变迁,泥沙淤积的结果。四、历史时期泾洛流域植被和土壤的变化,使这一流域土壤承载力低,三料(燃料、饲料、肥料)短缺,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亩产降低,土瘠民贫,农业生产徘徊不前。今天,造成黄土高原贫苦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生态环境失衡,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尖锐。大量的林木减少,地表裸露。明时,陇东“山无木兮山顶秃”,“山头但有农驱犊”,濯濯童山之上仍植糜种菽①。清时,陇东土壤“瘠硗”,沟坡之苗多仰天泽,稼穑难成②。历史时期泾洛流域由于人们长期的垦殖开发,致使原来开垦时还较肥沃的土地,开垦二三年后被迫撂荒,自然肥力尽失。这在陇东、陕北各州县都是如此。不断地撂荒轮耕,不断地去开垦新的土地,使泾洛流域农业一方面垦殖面积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面积也随之扩大。而另一方面,土壤贫瘠,广种薄收,人民仍然贫困不堪。洛川l县一带民众就流传这样的俗语:“种上万万顷,哪怕一亩打半升”,人们不管收获,“有牛没牛尽管种”③。虽辛苦耕种一年,收获却寥寥无几。正如咸丰时保安县人所言,“荒山容易起风沙”,“不管年荒与岁丰,十年总有九年穷”④。原来是“牛羊山,米粮川”的保安,土地承载力大大降低,已难与昔日相比。道光时卢坤所作《秦疆治略》,几乎陕北和渭北旱塬各州县都是“地瘠民贫”。其实,陇东一带“原以土质肥沃,农产富裕”,故历史时期这里人口密度基本上较洛水流域大。加之这里原面较陕北一带大,自然条件优越,故历代开垦多所致力。由于滥垦滥伐,“垦殖无方”,只知扩大耕地面积,撂荒轮作,粗放式经营,“致使土地利用失调”,表层耕土“受雨水冲蚀而流走”,“良田败坏,沟壑纵横。耕田面积日渐支碎”。虽有施肥,但地力消耗和水土流失,使农业单产降低,经济衰微。昔日茂密森林,今为濯濯童山。昔日良田与草原,今为“不毛之沙漠”⑤。随着建国后这一地区人口的膨胀,人均耕地更少,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为了解决当地粮食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走原来开荒种地,扩大耕地面积的老路子,使水土流失更为严重。人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农业终是恶性循环。传统的粗放农业是今日这一地区积贫积穷的重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康熙《宁州志》卷一《地理·山川》引(明)李绅《山水歌》。②(清)张澍:《天心篇》,收入《历代咏陇诗选》。③民国《洛川县志》卷二四《方言谣谚志·俗谚》。④咸丰《保安县志》卷八《艺文》,(清)彭瑞麟《保安杂咏》。⑤民国《甘肃乡土志》第七章第八节《水土保持》。泾洛流域森林草原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不但使土壤承载力降低,粮食亩产减少,而且使这一地区像其他黄土高原地区一样,燃料、饲料、肥料等三料出现短缺。长期以来,泾洛上游以林木、树枝草灌和作物的秸杆为燃料,树木烧光,就去刨树根。树根、秸杆烧完,就去刨草皮,挖草根,烧牛马粪。这样,自然使三料短缺,生计难以维持。宁夏、固原地区就是三料严重断缺之地①。甘肃庆阳地区华池县,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开荒种田,特别是建国后人口剧增,大量烧柴用材,使这里的子午岭林区的森林和草原受到严重破坏。到80年代初,除东部几乡在子午岭深林区外,其余全县其他地方已无林可砍,无荒可垦。相应地,水土流失加重。柔远河在上世纪60年代输沙量7万吨,70年代增加到3万吨。同时,全县大小7700余条沟至70年代末就有6300多条干枯②。农业降产,薪材短缺,饲料、肥料亦成问题,自然环境已恶化。 历史上,受水土流失和人们耕垦的作用,泾洛上游形成沟谷坡地的黄绵土及原地的黑垆土,前者肥力瘠薄,后者成为黄土高原较优良的土壤。而关中受人类长期耕垦和施肥作用,形成耕作性较好的填土。土壤的肥瘠自然影响到农业生产。关中由于自然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美,灌溉便利,虽经自然和人类长期作用,但自然环境恶化的程度远较陇东陕北轻,自然灾害也远较陇东陕北少。有些还因人类的参与,而使自然环境更适宜于人类的发展。前言关中出现的塿土,盐碱地改良自然对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应指出的是,关中泾洛下游森林减少,湖陂大多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沿山及滨河一带,砾石、沙子多随洪流而淤积散布,洪潦成灾,原来的“淤田”已变成了“淤沙”。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北山旱塬一带地形破碎,“地瘠民贫”,农业生产环境亦受到很大影响。沙苑自然环境恶化,水草减少,湖泉干枯,已多出现风沙和沙徙现象,屯垦田地多为风沙侵占。可见,泾洛下游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整治研究》,第20页。②新编《华池县志》第一编《地理志》。总之,历史时期泾洛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给这一流域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一方面使许多不良的如盐碱土、沙土等土壤得到了改造,培育出了更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填土、黑垆土等。历史上关中有“膏壤”、“沃野”、“天府之国”的美誉,对粮食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人们毁林垦荒,滥垦滥殖,纵火烧山,锄山为田,使泾洛上游和渭北旱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形更加破碎。土壤肥力流失,河患增加,甚至对黄河下游河道和湖泽等都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同时,由于森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泾洛流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尤以旱灾最易发生,自然环境的免疫力大大降低。河患频仍,暴涨暴落,泥沙含量大,多浑浊不堪,难于通航。湖泉池陂大多湮废,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已成问题。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降低,广种薄收,土壤承载力降低,燃料短缺等,农业陷入恶性循环,人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使包括泾洛上游在内的黄土高原地区成为中国现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农业灾害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没有

2009 年对自然灾害 20 年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做了总结,撰写了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146]一书,关于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概况,该书在绪论中写到:“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进程,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1990 年以前,重点是进行灾害自然属性,即自然灾变的研究,主要是收集、统计自然灾变事件、灾变强度、频次、研究自然灾变的空间分布与发展规律,并进行灾变时、空、强的预测研究 。第二阶段 1990 年以后,对灾害双重属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重点是进行自然灾度的研究,除继续灾害自然属性的研究外,加强了灾变对社会的影响研究,包括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等; 重视了灾害损失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大灾、巨灾区的分布; 同时开展了减灾能力的初步调查和统计; 开始重视自然灾害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社会活动及环境变化对灾害和减灾的互馈影响,相继开展了减灾与发展、企业减灾、城市减灾、区域减灾工作。第三阶段 1995 年以后,重点是进行社会承灾体受灾程度和承灾能力的研究,在对灾害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研究的基础上,以自然灾变、社会承灾体易损性、减灾能力三大因素的现状与发展为基因,开展了未来灾害风险的预测研究和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到定量化的研究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社会对灾害的可接受能力,进而制定了一系列灾害防御、灾害应急规划和计划,推动了减灾社会化与产业化的发展。在此期间,完成了 13 项科技攻关项目,为国家、部门、地方、企业编写了 33 份规划、计划、设计,编著 ( 含合著) 了 30余本专著和 100 余篇论文、编制各种全国性灾害与减灾区划图一百多张,筹建了自然灾害综合数据库,为建立灾害科学体系和灾害数字化地图提供了基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其他奖项。…… 自然灾情调查与综合研究1989 年开始,三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对我国地震、气象、洪水、海洋、地质、农、林等七大类 35 种自然灾害的概况、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的全面调研。1994 年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信息系统。在对自然灾害分布规律、成灾规律和减灾对策综合研究的基础上,1995 年编写并出版了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 ( 总论) 》[72]、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 ( 分论)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 ( 年表) 》和七类灾害的全国分布图。基于自然灾害对社会危害情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价,2000年出版了 《灾害 社会 减灾 发展———中国百年自然灾害态势与 21 世纪减灾策略分析》[105]; 2003 年编制了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121],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反映了灾情与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及系统的减灾对策。 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1989 年开始对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减灾能力现状进行了初步调研,2000 年对我国区域减灾能力进行了宏观评估,2005 年首次对我国减灾基础能力、监测预警能力、防灾抗灾能力、救灾重建能力进行了调查与综合评价,编写了 《中国基础减灾能力区域分析》[128]、 《中国洪水灾后重建问题和需求及对策》[103]、《自然灾害评估》[135]等论著。依据区域减灾基础能力与受灾程度、减灾有效度、灾害深度的对比对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增长需求度进行了分析与分级评估。 自然灾害区域危险性、危害性、风险性分析从 1991 年开始,在对我国单类与综合自然灾害的强度、频次、受灾体易损性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灾害区域危险性 、危害性、风险性进行了多次量化研究,1994 年首次编制了中国地震、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等单类与综合的灾变区划图、灾度区划图和风险区划图等系列区划图 41 幅,编写了“中国自然灾害区划与保险区划”[98]研究报告和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工作进展》[94]专著。2005 年在新编中国灾害灾变区划图、灾度区划图、风险区划图的基础上,编写了 《中国 21 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120]、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127]等论著。依据区域自然灾害损失程度、区域自然灾害深度、区域相对减灾基础能力、区域不可接受影响程度等,对我国区域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圈定了对社会危害可能特别严重的巨灾风险区。 人口—资源—环境—灾害互馈系统问题综合研究近年来,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92 年马宗晋、高庆华发表了 《论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恶性循环的严重性与减灾工作的新阶段》[64],对黄河和长江洪灾、华北地面沉降、沙漠化等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 “黄牌警告”。2001 年撰写了 《环境·灾害与地学》[109]、《论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的双重属性与发展态势》[110]、《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的觉醒》[114]、《关注人口 资源 环境与自然灾害》[108]等文章和专著 《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122],进一步阐述了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讨论了太阳活动、地壳运动和全球变暖等因素的致灾作用。提出了综合减灾要与人口政策、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统筹兼顾的对策意见。2006 年面对干旱可能引起的灾害和环境问题,调查并编写了 《中国的干旱化、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和藏水北调问题》( 资料摘要)[130],指出干旱化将是最大的灾害影响,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上报中央,受到重视。 自然灾害综合预报探索在自然灾害调研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的,彼此往往形成灾害链、灾害群,构成自然灾害系统。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的一部分,其规律服从地球系统的发展演化规律和全球变化,并受着太阳及其他天体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一系统性的认识,从理论上推动了单类与综合的灾害预报向深层次发展。从 1991 年开始,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领导下,连续开展了三个年度的自然灾害发展趋势综合会商,除了为国家提供了年度自然灾害发展趋势总况外,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提供了依据。根据全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在论著和报刊上多次指出干旱是对我国危害最大、不良影响最深远的自然灾害,并圈定了未来旱灾风险区。 研究并提出与推动减灾系统工程1991 年马宗晋高庆华共同撰写了 《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初议》[50],提出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重建等各种措施的系统工程。之后相继提出建立全国立体监测系统和灾害信息共享系统; 进行自然灾害形成机制的综合研究和综合预报的探索及综合减灾的理论方法研究; 国家、城市、企业综合减灾系统工程的设计; 灾后重建需求和对策的综合研究; 城市和地区灾害应急方案的制订和组织; 灾情统计标准、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灾害评估模式; 灾害保险; 灾害管理等问题的广泛研究; 开展了示范区研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根据取得的成果,撰写与编著了 《中国减灾社会化的探索与推动》[83]、 《1998 年长江大洪灾的反思和 21 世纪减灾对策》[93]、《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进展》[94]、 《中国洪水灾后重建问题和需求及对策》[103]、 《中国 21 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120]、《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127]、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121]、 《中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初步分析》[128]、《中国减灾需求与综合减灾》[136]、 《自然灾害系统与减灾系统工程》[137]等论著和大量相关论文。减灾系统工程的理念目前已为我国减灾各界广泛接受,并已体现在减灾规划和减灾活动中。 建立了自然灾情评估统计标准体系1991 年提出 《关于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的总体构思》[52],1996 年在国家经贸委领导下,会同 20 个部局,全面调查研究了各部局、各灾类灾情调查统计的现状,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制定了统一的灾情评估统计标准体系和指标。编写了 《我国部门灾情统计标准化现状调查》、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化调查研究报告》和专著 《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化研究》[86]。提出的综合意见已为相关部门和国家经贸委接受,并呈报国务院。在此基础上已开始制定自然灾情统计国家标准。 进行了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1990 年开始,提出并推动了减灾与发展、城市减灾、企业减灾、区域减灾及减灾社会化与产业化,深入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自然灾害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程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 《灾害、社会、减灾、发展》[105]、《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104]、《可持续发展与减灾》[126]等论著、研究报告和 《关注人口、资源和自然灾害》[108]、 《经济发展与减灾》[118]等论文。参与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编的 《中国21 世纪议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 和 《可持续发展:人类关怀未来》等专著的编写。在对经济发展与自然灾害双向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省( 市、自治区) 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与自然灾害影响程度综合分类,编制了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程度图。1999 年马宗晋、高庆华呈报了关于开展 “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突发性灾难应急管理系统示范研究”的建议,2001 年发表了 《建立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115]、《初议防疫-减灾综合体制》〔124〕等论文。 开展了国际灾害与减灾科学交流关于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该书绪论中继续写到: 提出了 ‘自然灾害双重属性’ 的新观念,奠定了灾害社会属性和灾害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自然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这就打破了单纯‘天灾’的概念,推动了成灾过程的社会性分析,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的互馈关系,打开了社会化减灾的广阔道路,改变了从事自然灾害研究者只重视灾害自然属性研究的传统观念和范畴,开拓了自然灾害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支撑下,初建了灾害科学体系框架,撰写了其中约 30部灾害科学系列论著。根据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认识了自然灾变与地球表层系统和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为自然灾害综合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灾害对社会影响和社会的减灾需求,在分析 ‘灾害—社会—减灾—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 21 世纪初的减灾综合策略,认为减少人为致灾因素,转移和保护受灾体是最经济、最有成效的减灾措施; 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的策略及减灾社会化、产业化。提出的加强社会减灾的多方对策建议,已在管理部门领导层和成灾工作人员与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界定了自然灾变与自然灾害的科学含义自然灾变属于自然变异,只有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时,才称为自然灾害。从而根据成灾机理提出了消灭或削弱灾害源; 削弱或分流灾害载体; 转移或保护受灾体的减灾原则。同时提出自然灾害和减灾辩证法的论点,认为自然灾害既有弊也有利,减灾活动既可减轻灾害,也可致灾; 任何减灾措施既有利,也有弊。指出了 ‘兴利除害’、‘避害趋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权衡利弊’、‘求大利弃小害’的辩证减灾思想。上述减灾原则和减灾指导思想已渗透到社会减灾活动中,据此已为国家、地方、企业编写规划、计划十多份。 将系统科学引入灾害科学研究通过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发现许多自然灾害不是孤立的,往往构成灾害链、灾害群、灾害系统; 减轻自然灾害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和多种措施的联合运用,从而提出了自然灾害系统和减灾系统工程的新观念。并于 1991 年出版的 《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一书中,为我国自然灾害研究和减灾提出了具有导向意义的总体蓝图 ( 现在的实践检阅,当初提出的大部分意见是正确的) 。基于以上理念,提出了自然灾害综合调研和综合预报的意见,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水利部、地矿部、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对我国地震、气象、海洋、地质、洪涝、农、林等七大类自然灾害进行了联合调查研究,了解了我国灾情总况; 联合举办了三次自然灾害综合会商,推动了省市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工作的进展,为综合减灾提供了依据。首次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减灾系统工程的框架设计,提高了减灾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统一全国综合减灾工作布置的基础模式,该系统包括: 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重建、保险、立法-教育、规划-指挥等十个子系统,设计中明确了各系统的内涵、工作属性和子系统之间相约互馈关系。这个包容不同成灾工作领域和工作层次,按灾前、灾时、灾后和平时展开的减灾系统工作模式,已为单灾类减灾工作管理,各级政府的多灾类减灾工作综合管理和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基础,目前已被广泛采纳、参考,各省 ( 市、自治区)和国家级减灾管理部门已制定了相应的减灾工作设计,在减灾工作思想和减灾行动的全国统一性方面,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 建立了自然灾害研究的工作系列和模式提出并实施了自然灾害研究六部曲,即灾情综合调查、灾害危险性分析、灾害危害性分析、灾害风险性分析、社会减灾能力分析和社会减灾需求度分析。在调查研究和资料综合的基础上,参与并统编了中国自然灾害史,编创了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分布图和 3000 多年来的灾害发展态势图; 全面调查与反映了近 50 年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的灾情; 总结了我国百年 ( 20 世纪) 自然灾害态势,从灾害双重属性角度,阐述了 2l 世纪初中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研究深度已从单纯灾害分布规律研究,发展到对灾害危险性和危害性的定量评价,基本查清了我国灾情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严重性,提出分灾种的危害性评价:旱灾的危害最为深远; 洪灾的损失最大、最频繁; 地震的死人最多,影响社会安全最重; 海洋灾害增长最快; 地质灾害的增长与人类活动及建设的非规范发展关系密切; 农林病虫害中大灾有再度复发之势。在 GIS 支持下首次 编制全国性包括气象、洪涝、地震、地质、海洋、农业、森林等多灾种的各类灾害系列区划图约 100 余幅,标示了我国重点灾害危险区、危害区、巨灾风险区和灾害保险分区,指出了减灾重点区域。研究了自然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度,将减灾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范畴,成为制定减灾规划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灾种的减灾对策,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题名】: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灾害学论文(NingXiaZiRanZaiHaiJiZaiQingFenXiZaiHaiXueLunWen)【关键词】:宁夏 自然灾害 灾情分析【keywords】:NingXia ZiRanZaiHai ZaiQingFenXi【作者】:梁旭 史培军 【来源】: 知识词典【期刊名称】:灾害学(ZaiHaiXue)【国际标准刊号】:1000-811X 【国内统一刊号】:61-1097【作者单位】:不详(BuXiang)【分类号】:X43 【页码】:-55-59 【出版年】:3 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 - 灾害学 - 梁旭 史培军1990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及灾情分析 - 灾害学 - 陈洪玲 邹明华北地区主要农业灾害及灾情分析 - 自然灾害学报 - 郑景云 徐兆生对建国以来我国自然灾害的灾情分析 - 减灾与发展 - 朱晓华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及减灾对策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孙广忠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张兰生 史培军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 灾害学 - 于庆东 沈荣芳自然灾害绝对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 于庆东 沈荣芳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情比较模型探讨 - 自然灾害学报 - 杨仕升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建立减灾战略体系构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王文楷 张继红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组合类型分析及灾害区划 - 东北水利水电 - 孙长平 董蕴辉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 - 高原地震 - 伏洋 李凤霞 郭广 颜亮东中国自然灾害与灾情 - 地理教育 - 无一种考虑地域经济差异的自然灾害灾情分级方法及应用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杨仕升西夏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 宁夏史志 - 李新贵

我也是! 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到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期刊?是不是核心?都找不到官方网页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没有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所谓经验,是指由于这种知识或技能往往凭借个人或团体的特定条件与机遇而获得的,带有偶然性和特殊性的一面,因此,经验并非一定是科学的。它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做一番总结、验证、提炼加工工作。总结经验一般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后进行。在总结经验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典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判断,分清正确与错误、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经验一定要观点鲜明、正确,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根据经验总结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一般方法步骤:①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③制定总结计划;④搜集具体实事;⑤进行分析与综合;⑥组织论证;⑦总结研究成果;⑧实行经验总结时应注意下次述各点:选择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全面观察,注意多方面的联系;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要有创造革新精神。

是正规的刊物,省级。知网上可以查到。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与体会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  正是因为中国面临一个如此险峻的地理环境,所以中国人民更要加强减灾与防灾的意识,并且学会如何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

近年来,极端性天气频发,对现代农业影响极大,农户损失惨重。为更好地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需要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  一、对农业灾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灾意识薄弱  防灾抗灾宣传培训不到位,农民科技意识偏低,防灾抗灾意识薄弱,灾后农民束手无策,缺乏抗灾自救意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由于财政紧张, 经费投入有限,农业科技宣传不到位, 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接受能力不强,侥幸心理较重,加之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妇女等对农业防灾减灾知识技术更不容易接受和实施,农民作为独立生产经营者已30余年, 但在生产活动中很少主动防灾避灾,灾后也没有主动自救的意识,而是等政府安排, 靠政府救济,向政府要补助,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害屡屡发生。 一些本是轻灾、小灾的变成了重灾、大灾。政府也存在开展避灾农业研究少,应急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  一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在运行管理中因技术、经济、体制等条件限制而未得到维修、更新改造、续修配套, 造成重建设、轻维护的现状,导致沟渠壅塞,堤坝闸门受损,机泵、线路老化或被盗,保障农业生产的能力减弱。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仅坝区几个乡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多,但配套不完善,水利化设施化程度不足,难以有效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部份片区重复建设锦上添花,偏远山区却无人问津,山区乡镇小水窖只能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及育苗用水,在大田里基本没有浇灌水源,部份农田交通不便,也给抗灾救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农业防灾减灾避灾能力仍极其微弱,农民靠天吃饭的困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农业应急保障机制薄弱  农业保险刚刚起步,且仅限于烤烟生产农业、早市蔬菜等效益高或企业保障企业,而且还存在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意见不一致的相互扯皮现象。灾后救助机制尚未建立,救灾以政府为主导,资金来源也主要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少,救灾资金投入不足,灾后恢复生产的资金、物资缺口很大。由于财力有限,灾后仅能启动安置和过渡等,关键的救灾物质资金却无法启动或满足。可以解决灾情监测、预警和灾后培训、指导,无法解决救助保障,对于灾害的救助补偿更是微乎其微。  (四)预测预报时限不够准确,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不能准确预测暴发时间及灾害强度,导致应急防范措施不能及时组织落实。农户不能及时获取灾害天气信息。预警信息不畅是多年来灾后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农户未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灾措施而造成大的灾害损失。2013年12月我市发生低温冻害天气时,采用了灌水、熏烟和树干涂白的芒果种植户比没有采取任何防冻措施的种植户灾害损失减低了50%。农民需要的是灾前预警信息和灾后减灾措施,而这些信息没有较好的发布给农户。  (五)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发生频率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长,乱砍滥伐,随便排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农业废弃物遍布田间等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增加了自然灾害爆发的风险,加大了防灾抗灾的难度。  三、对农业灾害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农业灾害预案,建立灾害预防监测机制。建立和加强农业重大灾害的预警机制是抗灾减灾的工作重心。全面制定攀枝花市预防农业灾害预案,健全测、报、防、救信息网络。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御。  1、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农业自然灾害无法抗拒,灾害一旦发生,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做好防范工作是抵御灾害的重点。要结合实际,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2、建立完备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要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和设备,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重组技术设备和监测手段,加强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增强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时效性,拓展预警信息发布途径,有效提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水平确保对自然灾害进行超前预报,提早防范。  3、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做好信息发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统筹兼顾的要求整合资源,通过通讯、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平台有效传递灾害防范措施,灾害预警信息在灾后快速、准确传递灾害信息,为政府及时实施救助提供依据,为民众正确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指导。全市农牧部门实行农作物类灾情周报制,各区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保持信息畅通;建立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条件,认真将灾情动态和抗灾自救典型经验总结分析及时上报市农牧局。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抵抗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抗灾避灾的关键手段。针对我市现状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退耕还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规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有所用, 用有所管。  (三)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科学制定农业产业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划布局" 进行适地规模种植、养殖,从区域布局上避灾。二是合理安排种植茬口,从生产季节上避灾,按照作物熟期及畜禽品种生产周期长短有机结合的原则,多品种发展,既避免自然灾害对生产的集中影响,又能实现错时上市。通过发展设施栽培,温室育苗和改进栽培技术,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等,使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和成熟期,牲畜怀孕期,家禽产蛋期避开自然灾害多发期。三是引进推广抗逆性强的作物。 从品种结构上避灾,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及抗性好坏,对抵御自然灾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加快筛选耐涝、抗旱、抗寒、抗病虫的优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四)研究推广农业减灾技术  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保护性耕作,秸秆、杂草覆盖,节水农业,保水剂抗旱等避灾抗旱农业生产技术。低温冻害发生后,要派出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群众开展抗灾救灾,落实以下技术措施:一是组织群众熏烟防冻驱霜,尽可能减轻霜冻、降雪对果树的影响;二是指导群众在天气转暖后及时对果树施用施肥,尽快恢复长势;三是指导群众加强早春蔬菜大棚保温,避免低温影响蔬菜生产;四是指导群众利用此次降雨土壤墒情增加的时机,对前几次受冻重剪的芒果树喷施叶面肥、土壤追施高氮复合肥,促发新梢,加快恢复树势;五是在靠降雪区域近和受霜冻影响大的的区域,指导群众剪除正在开的芒果花穗,推迟花期,避开此次低温。  (五)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财政救助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国家、社会、集体和农户的合力作用。通过农业保险实现农业风险转移的社会化,以保障农民利益的最大化。要健全救灾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自然灾害的合作保险制度,政府和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业保险集团等多种方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抗灾物质贮备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抗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财政救助体系,建议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物质贮备和抗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抗灾专项资金。建立储备制度,滚动使用,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六)加大科技培训和宣传力度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农业抗灾避灾的基础,各级政府及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要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基层干部及农民防灾抗灾的意识。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情况的宣传报道,坚定抗灾救灾的信心。有线电视、网络等平台应开辟农业科普专栏,广泛宣传灾害的产生,预防等科普知识。 合理引导农民改善生态环境,选种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发布预测预报信息,提高民众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没有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没有

我也是!被安徽农业科学转投农业灾害研究!不知道这本期刊怎么样。没有找到官方网站。你交审稿费没有?1000元·············

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冷冻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种类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低温连阴雨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  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  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  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形成  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春秋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交汇,常常造成低温  连阴雨天气。而强冷空气,尤其是寒潮的爆发南下,使得温度急剧下降,会造成“倒春寒”、霜冻等灾害。  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南移和爆发有一个过程,并有相应的天气形势配合。在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下,北冰洋和  西伯利亚地区会形成大规模的冷空气团,且由于冷堆中的空气做上升运动而产生绝热膨胀冷却,冷空气堆会不断增  强。当冷空气堆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爆发南下,发生寒潮。  对于霜冻而言,一般发生在寒冷、晴朗(无云或云量很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多是由于地表  面及植物表面向外大量辐射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冷却到0℃以下。霜冻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而云量是影响辐射量多  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云不利于霜冻的形成。风可以促使近地层与上层空气的混合,从而减小地面的冷却程度,因  而大风不利于霜冻的产生。  分布  低温连阴雨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  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低温冷害在东北地区一般发生在6~8月,称为东  北冷害或“哑巴害”。在长江流域则发生在9~10月,称秋季低温或寒露风,发生在春季则称为春寒或倒春寒。  而霜冻根据发生的季节,又可分为春季霜冻、秋季霜冻和冬季霜冻。秋末的寒潮常常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  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春天的寒潮会引起南方的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常常引起雪灾,北方会出现江河湖海封冻,  南方可产生冻雨(雨凇)灾害。  我国有两个寒潮多发区:一个是内蒙古中东部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另一个从阿尔泰山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  旗、右旗一带。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主要有3个:一是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二是新地岛以东的北冰洋洋面,三是  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  防御及研究  低温冷冻灾害冷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  上。低温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  害低温;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调节农田小气候,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  避开秋季低温;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目前,在低温冷害的防御方面,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低温气候规律,并加强了低温冷害预报。特别是长期趋  势预报,为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尽管如此,但我国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依旧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对冷害的防御技术的研究甚少,尤其是还没有转  化成有效的业务能力。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及业务转化,并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生产  力,将是今后应对气温冷害的重点。

是正规的刊物,省级。知网上可以查到。

  • 索引序列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 农业灾害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总结与体会
  • 农业灾害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