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是国企吗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是国企吗

发布时间: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是国企吗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拥有3个主要校区(花溪北校区、花溪南校区、花溪西校区),和6个分校区(太慈桥校区、罗汉营校区、沙冲校区、香狮路校区、小关校区、茶店校区)以及一个挂靠学院(人民武装学院)。1、花溪北校区(本部校区):一本类校区,含经济,文,法,管理、理、计算机等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2、花溪南校区:一本类校区,含农林,生命科学,动物科学等农科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霞辉路3、花溪西校区:一本类校区,是贵州大学占地面积最大,硬件功能最完善的校区,含化工,电气,土建,矿业等工科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与北校区体育馆相连)4、太慈桥校区:艺术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5、罗汉营校区:成人教育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香村6、小关校区:三本类校区,科技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小关7、茶店校区:三本类校区,明德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大道8、沙冲校区: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沙冲路9、香狮路校区: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香狮路10、人民武装学院:军事挂靠学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路扩展资料:一、贵州大学简介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2016年4月,被列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学校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12月,学校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1月,学校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占地面积4646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7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413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3604人,独立学院本科生18966人,研究生12369人。现有教职工3841人,其中,专任教师2395人,教授505人、副教授1112人,具有博士学位968人、硕士学位978人。二、科研机构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示范点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10个。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苗学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西部少数民族博物馆、阳明文化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和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参考资料来源:贵州大学官网-学院简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州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属于海大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是国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为适应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由钱学森、郭永怀规划,于1968年2月组建的国家级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中心,被誉为“空气动力事业国家队”。截至2016年10月,中心拥有50余座配套的低速、高速、超高速气动力和气动热试验设备和特种试验设备,还具有进行理论研究、数值计算及模型自由飞试验的设备以及进行风洞部件与试验模型加工、测控仪器维修和计量的设备。据2020年12月中心官网显示,中心拥有博士生导师3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有硕士生导师26名。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取得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项;共发表SCI、EI收录论文232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现在主要是北区、东区、西区,西区修得最好,四人间、电梯房,电费、水费、WIFI全免,上床下桌,如果懒得去食堂就餐,附近有无数美团外卖供你选择,西区体育馆正在建,图书馆修得很好,学风也好,经常没座位,图书馆旁边还有人工湖、小树林(你懂的),北区、东区、西区之间通校车,一元一个人。太慈桥的艺术学院目前搬到北区,南区的农学院已搬到西区,目前除北区、西区、东区以外的其他校区,都是挂名贵州大学的二本院校。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学校占地面积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37亩。设有38个学院,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                                    贵州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并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                                    根据2015年1月图书馆官网,图书馆有纸质藏书310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2个。在丰富纸质文献资料的同时,图书馆积极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拥有较为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及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43个(包含CNKI、维普、万方等中文全文数据库,以及ACS、EI、IEL、Sage、Springer、Wiley等外文全文数据库),初步形成了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收藏结构合理、应用广泛的馆藏布局。图书馆内有线网络信息节点600多个,无线网络信息节点覆盖图书馆各个阅览区域。拥有各类型专用服务器16台、容量达46TB的磁盘阵列系统和6个数字资源镜像站,各类信息终端500余台。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38个学院、开设13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教学建设截至2014年3月,学校承担各类教学改革项目,拥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二类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7个,另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                                    截至2021年12月,贵州大学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截至2021年6月,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学科覆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19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中加合作项目管理硕士,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工作。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示范点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10个。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其中包括以贵州大学宋宝安为带头人的农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中国苗学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西部少数民族博物馆、阳明文化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和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贵州大学9个校区,分别为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花溪南校区、太慈桥校区、小关校区、罗汉营校区、沙冲校区、西校区、蔡家关校区、茶店校区。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创始于1902年,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2年成为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由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学校设有40个学院[4][10]、有137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截至2015年3月,学校设有33个学院、有137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贵州大学院系设置学院名称系、部名称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新闻传播系、大学语文教学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心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日语系、大学外语教学部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美术系、设计系、戏剧系、舞蹈系、雕塑系、基础部 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系、经济与国际贸易系、金融与财政系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农林经济管理系、MBA教育中心、EDP教育中心、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旅游管理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和贵州省情教研室、遵义红色文化研究院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室贵州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基础教学部、预科生部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食品系、制药系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系、软件工程系 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系、通信工程系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机械制造系、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基础教研室、机械电子系、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系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下工程系、水利水电系、给水排水工程系、建筑系、城市规划系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贵州大学林学院林学系、园林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系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养殖系、草业科学系 贵州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教学、孔子学院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球科学系、勘查技术与地质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水文与地下水工程系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酿酒与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学系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园艺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植保系 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贵州省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三农培训中心、职业培训中心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文学部、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工学部、商学部、马列主义教学部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经济系、管理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机电工程系、采矿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实验实训中心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基础部、信息工程系、国防社会系、国防教育系、国防体育系人民武装指挥系 截至2015年3月,贵州大学有1个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学科5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9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学科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167个),有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ME)、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翻译硕士(MTI)等1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硕士(MSW)、艺术硕士(MAF)、1个中加合作项目管理硕士(MPM),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工作。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重点学科 贵州大学重点学科 学科类型 学科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 农药学 211工程重点学科 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治理工程 贵州优势磷矿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 西南喀斯特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调控 现代制造技术 新一代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复杂系统的控制优化与可靠性 高原山地畜牧学 民族区域发展学 省级重点学科 农药学 植物生理生化 化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森林培育(原名:造林学) 采矿工程 动物学 微生物学 基础数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结构工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经济管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汉语言文字学 化学工艺 材料学 果树学 理论物理 企业管理 民族学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博硕士授予点 博硕士授予点级别名称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 地质学生物学软件工程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特色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级别农药学省级土木工程省级畜牧学省级材料学省级矿业工程省级化学工程与技术省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省级(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承担各类教学改革项目,拥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二类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7个,另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何林)、昆虫学教学团队(金道超)   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级别负责人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机械类国家级黄放矿物加工学矿业学院本科地矿类国家级张覃(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特色专业 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二类特色专业:采矿工程、植物保护贵州省特色专业:哲学、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社会工作、农业资源与环境。贵州省示范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植物保护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37个、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特色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基地)12个、省部级文科基地9个(其中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阳明文化研究院、遵义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平台 科研机构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喀斯特山区植物资源利用与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高性能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药用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高性能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微纳电子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博弈、决策与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生物质化学利用工程实验室贵州省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激光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和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西部能力研究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节能建筑与钢结构协同创新中心(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2011年至2014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90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37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266项,获授权专利455项,11人获贵州省青年创新人才奖。 发表论文113篇,被EI、ISTP、SCIE收录143篇。出版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世界佛学文库”、国际视野中贵州人类学苗学(第一辑)、国际视野中贵州人类学˙彝学(第二辑)等图书。(数据截至2014年3月) 图书馆藏 根据2015年1月图书馆官网,图书馆有纸质藏书310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2个。在丰富纸质文献资料的同时,图书馆积极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拥有较为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及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43个(包含CNKI、维普、万方等中文全文数据库,以及ACS、EI、IEL、Sage、Springer、Wiley等外文全文数据库),初步形成了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收藏结构合理、应用广泛的馆藏布局。图书馆内有线网络信息节点600多个,无线网络信息节点覆盖图书馆各个阅览区域。拥有各类型专用服务器16台、容量达46TB的磁盘阵列系统和6个数字资源镜像站,各类信息终端500余台。 学术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是贵州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养学术科研人才的重要园地。贵州大学学报共有五个学术刊物,即《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教育文化论坛》、《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有“理论探讨”、“阳明学研究”、“中国古代辞赋研究”、“西方哲学研究”、“红楼梦研究”、“钱钟书研究”、“贵州民族文化研究”等专栏,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全文收录,同时被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该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贵州省优秀期刊、贵州省一级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在贵州省历届高校学报评比中都名列前茅,1989、1990、1991年均荣获贵州省高校学报评比一等奖。1990、1993、1995年三次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三等奖。该刊是中国科学院CSTA中心首批收录的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许多权威刊物、数据库等收录。1999年度《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全国500多家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排名中名列第48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该刊作为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与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其影响因子从2005年的251提高到386,成为贵州省目前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获得“贵州省首届优秀期刊提名奖”,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教育文化论坛》该刊为贵州大学以及省内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管理、实践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为促进和推动教育文化事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创刊于1987年,原为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学报,并入贵州大学后更名为“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唯一一份的艺术类专业期刊。

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进行研究活动和出版研究专著。台湾早年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和出版了近60本研究专著。香港地区有不少学者发表过论文和出版专著,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列为《持廉守正》公务员实务守则,其中“三‘知’策略”之一是“知行合一”。要求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推广诚信。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出版的王学研究专著达170多种。在国外,《阳明全集》在16世纪初就传入日本。十六世纪中期中江藤树将阳明学在日本传播,使之兴盛 。后来继续有三轮执斋、大盐中斋、吉田松阴等传播阳明学。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在18世纪中叶就设立阳明学研究中心,出版阳明学刊至今。九洲大学、东京国士馆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等都有专门从事阳明学研究的教授。1971年,日本为纪念王阳明诞生500周年,出版了空前巨著《阳明学大系》12卷,并设立阳明文库。1988年3 月,为了纪念阳明学传播的有功之臣中江藤树,在滋贺县建成中江藤树纪念馆,又接着建阳明园纪念其学说思想对日本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的阳明先生。1997年8月在日本京都举行国际阳明学京都会议,在京都建阳明书院,定期开展讲学和研究活动,研究内容非常丰富。2000年2 月又成立“阳明学研究会”,创办会报《姚江》。日本出版的王学研究专著多达90余种。一些企业、财团及个人还捐资对修文阳明洞、浙江绍兴王阳明墓和余姚瑞云楼进行维修,表达对阳明文化的景仰。阳明学在16世纪初传入朝鲜,17世纪系统翻译出版阳明学书籍。阳明学在朝鲜的传播,成为进步势力的思想武器,对朝鲜实学的产生,对甲申政变和农民运动的掀起,对饰新政治、维新变法及革新起了到开路先锋的积极作用,其主要学者有李啐光、郑齐斗、朴殷植、南彦经等人。韩国于1995年4月成立“阳明学研究会”,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并于1997年创办《阳明学》会刊,出版《王阳明哲学研究》、《韩国江华阳明学》、《江华阳明学研究》等书籍。并修整了阳明学者郑齐斗的墓地,修复了江华学派代表李建昌的故居。美国在哈佛大学、夏威夷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均设有阳明学研究机构,并请中国和日本的王学专家指导研究生研究王学。在美国编印的《哲学百科全书》、《美国哲学百科全书》都增设王阳明一项。1965年,美国学会联会中国思想委员会举行了明代思想会议,专题讨论王阳明哲学思想。1972年,美国夏威夷举办王阳明诞生500 周年纪念活动,召开以阳明哲学为主题的东西方哲人会议。英国在1913年就编译王阳明生平及其哲学著作在国内传播,1916年编译的《王阳明哲学》一书,是王阳明著作中最早的英文译本。1960年出版的《大英国百科全书》中列有王阳明一项。法国在1936年就出版王学专著《王阳明道德哲学》一书。英国、法国现在仍有一些学者从事王阳明学术思想研究。除以上国家外,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比利时、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有学者从事阳明学研究活动,并发表论文和出版研究专著。近六十年来,王阳明学术思想研究在欧美各国逐渐展开,欧美各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逐渐增多。这主要归功于欧美华人学者的努力,老一辈的有如陈荣捷先生,张君劢先生等,当今的如杜维明先生等。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日渐扩大,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学术气氛日益浓厚,王阳明及王学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并产生更大的影响。

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

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是2017-03-01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阳明村、新生村、城北村境内。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0123MA6DTXMLX7,企业法人赵典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旅游宣传促销策划;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景区游览服务;旅游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策划;园林绿化;歌舞、戏曲、祭祀活动;销售:文化用品、工艺品、日用百货、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的设计及销售;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王阳明心学培训、国学培训、演讲;讲座报告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王阳明,名守仁,生于浙江余姚,而他的学说却诞生于贵州,“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学说的起点。王阳明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谪贬贵州,在龙场(今修文)住了三个年头。这是他绝处逢生的地方,是龙场人民无私的援助使他重新站立起来,有了生存和斗争的勇气。朴实无华的民风,使他体验到“良知”的可贵。他在玩易窝里感悟到天、地、人浑然一体,从而把“天理”与“良心”直接联系起来。在这里创立了“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理论,萌发了“致良知”学说,所以,中外学者都把龙场视为“阳明圣地”。王阳明学说的传播是从贵阳开始的。传播王学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贵州龙冈书院—江西濂溪书院—浙江稽山书院,便构成了一条王阳明学说传播线。王阳明学说从贵州传遍全国,并远传到朝鲜、日本等地。王阳明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被收入《古文观止》作为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便是在贵州作的,一篇是《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形成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经学在理论思辨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学的最后一座高峰。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

王阳明,名守仁,生于浙江余姚,而他的学说却诞生于贵州,“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学说的起点。王阳明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谪贬贵州,在龙场(今修文)住了三个年头。这是他绝处逢生的地方,是龙场人民无私的援助使他重新站立起来,有了生存和斗争的勇气。朴实无华的民风,使他体验到“良知”的可贵。他在玩易窝里感悟到天、地、人浑然一体,从而把“天理”与“良心”直接联系起来。在这里创立了“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理论,萌发了“致良知”学说,所以,中外学者都把龙场视为“阳明圣地”。王阳明学说的传播是从贵阳开始的。传播王学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贵州龙冈书院—江西濂溪书院—浙江稽山书院,便构成了一条王阳明学说传播线。王阳明学说从贵州传遍全国,并远传到朝鲜、日本等地。王阳明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被收入《古文观止》作为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便是在贵州作的,一篇是《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形成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经学在理论思辨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学的最后一座高峰。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贵州大学是双一流211大学

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是2017-03-01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阳明村、新生村、城北村境内。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0123MA6DTXMLX7,企业法人赵典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旅游宣传促销策划;旅游商品开发销售;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景区游览服务;旅游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策划;园林绿化;歌舞、戏曲、祭祀活动;销售:文化用品、工艺品、日用百货、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的设计及销售;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王阳明心学培训、国学培训、演讲;讲座报告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修文阳明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王阳明,名守仁,生于浙江余姚,而他的学说却诞生于贵州,“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学说的起点。王阳明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谪贬贵州,在龙场(今修文)住了三个年头。这是他绝处逢生的地方,是龙场人民无私的援助使他重新站立起来,有了生存和斗争的勇气。朴实无华的民风,使他体验到“良知”的可贵。他在玩易窝里感悟到天、地、人浑然一体,从而把“天理”与“良心”直接联系起来。在这里创立了“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理论,萌发了“致良知”学说,所以,中外学者都把龙场视为“阳明圣地”。王阳明学说的传播是从贵阳开始的。传播王学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贵州龙冈书院—江西濂溪书院—浙江稽山书院,便构成了一条王阳明学说传播线。王阳明学说从贵州传遍全国,并远传到朝鲜、日本等地。王阳明一生写了许多著作,被收入《古文观止》作为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便是在贵州作的,一篇是《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形成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经学在理论思辨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学的最后一座高峰。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待遇好吗

本人是西南大学大二的学生,上过的课有三十多门了,说下大家都有可能上到的教授的课。葡萄酒老师尹克林。相信西南大学的各位都听说过尹克林老师。曾经有幸选到了他的课。他的生涯具有传奇性,课堂也是生动有趣,不故意为难学生但也不会放水,在他的课上真的能学到很多。超星尔雅上的葡萄酒与西方文化的网课就是尹克林老师教授的,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厉害的老师了。对想提高英语口语的同学,强烈为大家推荐外国语学院左嘉老师的口语课程,左嘉老师课上生动有趣,会找许多美剧,音乐mv等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模仿,还十分有耐心,每个同学她都会逐字逐句的去纠正。在左嘉老师教导的一年里,我的英语口语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不知道体育老师算不算哈哈哈哈?我大二的时候体育课选的是形体,朱维娜老师为我们授课,上学期教芭蕾,下学期教瑜伽,老师特别温柔特别温文尔雅。选到她的课真的可以说十分幸运了。

中国文化书院有清凉之人文美景,有幽静之自然环境,有古典之园林建筑,有浓厚之文化氛围,是全校师生学习工作之静谧家园。全院以古典园林建筑风格为主导,辅以现代性建筑元素,依山伴水,院墙蜿蜒,曲径通幽,亭阁棋布。书院是贵州省人文社科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会场举办地以及贵州省首批五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之一 。 书院大门东侧为锦屏县人民政府赠送之碑刻,镌刻有“贵山书院”四个大字。贵山书院创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是清代贵州三大书院之翘首,既上承明代正德年间创建的阳明书院,也是贵州大学成立的前身。贵山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明清两代,贵州人才辈出,形成了“七千举人,八百进士”的文化繁荣局面,其中相当一部分即贵山书院培养的人才。书院正门石牌横梁前题有“中国文化书院”六个大字,乃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亲笔所书。 大门后墙西侧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学规》,凡十条,传达了办学与科研理念。主要强调学问与人生的统一,知识与人格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明德至善”与“博学笃行”的统一。大门后墙东侧,为《礼运·大同篇》石刻,乃台湾中华新文教协进会、台湾贵州同乡会赠送。《礼运·大同篇》强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达了通过分阶段、有步骤的渐进发展,实现人类最高理境的进步与和谐,实现诗意栖居的终极理想。台湾朋友赠送《礼运·大同篇》,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共同愿望。大门内东墙有孔德成先生题写的“中国文化书院”竖额一幅,旁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条规》十条。孔德成先生为孔子七十七代嫡传后人,乃台湾考试院院长,长期致力于文化和平工作,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条规》强调“书院为教育人材之地,理应砥砺奋发,敦崇学业,端方不苟,整齐清肃”,并提倡“净化人心,端正世风,去浮从雅,变奢为俭”。 勉学堂为书院进德修业、传道解惑的庄严讲堂,学校各种重大学术活动,书院常年举办四季会讲,国际友人专题演说。大门前挂有多幅对联:其一:地美花溪,秀出龟蛇麟凤;文兴学府,广传礼乐诗书。其二:校园花树盛开,桃李争荣争放;金竹杏坛新建,师生同德同心。大厅内又有多幅长联:其一:忆圣人言立,五经远播,汉开务本,唐创儒溪,宋建鸾塘,明置龙岗,清设贵山,自古黔州尊德性;欣华夏文昌,一像高瞻,学正纪风,教兴礼义,业精科技,法依民主,众行博爱,祗今书院重英材。其二:念东汉讲堂务本,授儒家经典,历唐宋明清,洪范继承,圣言昭著,宣孝悌,尽忠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引西方学理维新,运格致精神,用声光化电,思潮迭起,国力富强,重和谐,求创造,与古今同体,与世界同怀。孔子圣绩图(勉学堂南面北墙):圣绩图为明代著名学者仇十洲所画,文征明题辞,画工精细,意境高远。 游艺轩坐落在书院西侧,中有一桂花,亭亭玉立,秋季香气弥漫,故又称桂花亭。中国文化强调“朝闻道夕死可矣”,有庄严神圣思考人生重大问题的一面,也有轻松活泼逍遥自在的一面,故志道据德之外,也要依仁游艺,即以艺术的方式开显人的性情世界,充分全面地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从孔子以来,中国文化就强调陶冶人的性情,澡雪人的精神,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一派活泼生机,才能达至生命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认为人的性情必须有合理的渠道感兴抒发,历来皆重视艺术陶冶的方法。琴棋书画既是文人雅士表达艺术境界的重要方式,又是士大夫群体人格精神自我定位的象征。琴棋书画四者,琴冠前居首,最能表达内在生命的追求,也是传统雅聚酬唱的凝聚符号。故特设一琴轩以表彰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励道楼内有十个研究机构,二十余位研究员。励道者,即努力追求学术真理之意。表明书院全体同仁皆以学术为职志,追求高深之学问,探究宇宙之真际,了解生命之真谛,同时也维护学术之尊严,遵守学术之规范。励道楼南侧门挂有一楹联:养乾坤正气,育天下英才。东面正门亦有一联:圣人褒贬挟霜锋,行昭大宇;黔地师生尊泰岳,仰止高山。励道楼东墙镌刻有多幅王阳明手迹及画像,其中“洗心”两字最能表达阳明心学的精神特征。 涵远读书楼意谓登高涵远,开拓胸襟,扩充志向,放眼天下,关怀人类。读书治学,必达此境界方为上乘。书楼西侧入口处有一楹联:溪流智水消心火;山送仁风扫世尘。书楼藏有大量中国古典文献书籍,较重要者有《四库全书》、《永乐大典》、《万有文库》、《乾隆大藏经》、《大正藏》、《嘉兴藏》、《方略全书》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集刊一套。书楼集藏书、阅读、研究三者为一体,可供全校师生阅读研究,为文人雅士书画笔会之所,藏有珍贵书画作品200余帧。 崇德室是书院办公室。门外挂有一联:崇山峻岭黔龙脊;德范箴规座右铭。室内珍藏日本著名学者冈田武彦博士“崇物”书法作品一帧。此外,还挂有孔德成先生题赠楹联一幅:“崇易尚儒自由颂,有教无类民主风”。

首先推荐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刘宇,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大马院副教授。大一的时候上过他的哲学导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开始第一学期才接触哲学觉得很深奥,听不太懂,但是刘宇老师他讲的特别生动形象,但又不失理念的定义,直到第二学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再一次意识到他的讲课水平,以及对哲学深入研究的深度,他说他每天都要至少阅读5小时以上,很享受看书的思辨过程,与人论争探讨问题是一件很值得享受追求的事情。从这些不难看出他的专业素养,讲课非常有韵味,有自己的逻辑思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探究解读相关问题,让人听了之后会有深深的思考。还有一个是唐斌老师,他是上我的第一堂大学课程的老师,也是我真的听得津津有味地一位老师,他讲的形式与政策课,有条不紊,非常有逻辑性,讲课还特别的风趣幽默,让人不会厌倦,真的非常有意思,讲课时将实际与原理结合的非常好。非常推荐呀!有机会的话大家真的可以来听听,你会感觉的不一样的感觉。思维会得到拓展,想法也不再那么死板了,学会灵活辩证的看问题呢。白显良教授也不错滴,讲课也挺幽默的,没有教授的架子,特别平易近人,内容丰富生动,听讲座的时候特别擅长以身做示范,将例子运用得很好呢。

唐朝时期应该有中国人去到日本,但中国人具体是不是日本最原始的祖先,这个很难考证,也没有很明确的结论。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受到中华文化很大的影响,日本建筑风格,饮食上有很多很像中国,而且日本的文书古籍大多都是汉语书写,足以表明了汉语的强大之处。现在探讨谁是谁的祖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本需要正视历史,才能与中国一起发展,合作才能共赢。扩展资料日本民族由来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炎帝时代关于日本岛居民的民族来源,学术界通常的说法是,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日本岛才开始有居民,最早的日本居民是从北方大陆移来的通古斯人,以后有马来人从南方渡海而来,大约从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开始,就不断有中国和朝鲜人移居日本。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公元前2世纪的日本,考古学上称为绳纹式文化时代,使用石器、骨器,捕猎、捕鱼,居住在竖穴中,出土有女性土偶(《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周一良等主编,1962年)。我愿意指出的是,历史上中国人从亚洲大陆向日本岛的迁徙活动,并不限于一次,而且也不限于公元前一千世纪后半才开始。事实上,日本人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山海经》中有着丰富的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其中周朝文献《海内北经》明确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而《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根据上述能够见到的并且能够解读的远古信息来说,华夏居民向日本岛迁徙的重大活动,至少有如下数次。一 、帝禹时代的迁徙活动:对东海岛屿的考察我在《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注》(待出版)、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孙晓琴图,王红旗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等专著中指出,《山海经·五藏山经》乃是帝禹时代(公元前2200年)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其中《东山经》的第三条考察路线,记述的是今日山东半岛的胶莱平原(当时尚被海水淹没),以及东海的一系列岛屿,它们包括今天的大黑山岛、济州岛、福江岛、下甑岛、鹿儿岛、琉球群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42平方米的巨画《帝禹山河图》(缩印在《经典图读山海经》的扉页)。显然,帝禹时代的地理大发现壮举(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地理考察活动),不能排除伴随有华夏居民向东海诸岛屿(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迁徙的可能。黄帝时代我在1983年撰写《追寻远古的信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一书时,指出远古神话传说是人类在发明并广泛使用文字之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信息载体之一。其中,远古传说是对那个时代自然和社会事件的记录,远古神话则是当时的人及其后世的人对远古传说记录信息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利用信息传输学、符号学、密码解读学的原理,对远古神话传说进行信息解读和复原再现,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为此,我曾经专门研究过符号学,并撰写出版了《生活中的神秘符号》(1992年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6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更名为《符号之谜》)、《生活中的神妙数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等专著。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共工撞倒不周山、嫦娥奔月、颛顼绝地天通等远古神话传说(包括由此而演化的民间故事),我将它门解读为远古发生的“天地大冲撞”事件。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经典图读山海经》、《追寻远古的信息》、《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王红旗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孙晓琴图,王红旗文,昆仑出版社,1996年)等书,以及长篇论文《我们远古祖先经历过的天地大冲撞在民间留下的不灭印记》(待发表)。关于日本人自称和族(大和民族)的来源,《辞海》注谓:大和,日本之别称,简称和,本畿内五国之一,在今奈良县辖境平安奠都,(公元794年)以前世世都此,故名。“和”的字义甚多:《实用汉字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解释为:温和,和谐,讲和,古代车上的铃铛,古代军队的营门,棺材两头的板,两数相加之数,衣带,跟随,相同,连,指日本(和族,和服),姓氏,跟着唱,诗词的一种格式,和牌(麻将术语),和泥,和药,量词(煎药的次数)。《辞海》(中华书局)解释为:相应也,平也,调也,解也,不刚不柔曰和,心不争也,温也,与也,小笙也,军门也,铃名,棺题曰和,和数,日本之别称,姓氏,声相应也,调合也,和味也。综上所述,“和”的本义为相应,它是形声字,意为声相呼应。“和”为姓氏用字著名者有羲和、和仲、和叔,他们是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官职。羲和的“羲”字,与“姜”字上半部分相同,可能有着共同的族意渊源(伏牺,亦称伏羲、羲皇,可能也与天文观测有关)。《尧典》记有天文总管羲和,他手下有四名天文官,分别观测四方、四时、四季,他们是:羲仲(东,晨,春),羲叔(南,午,夏),和仲(西,昏,秋),和叔(北,夜,冬)。据此可知,羲有晨意始意,和有昏意随意(四时相应),羲和即日出日落、春来秋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人

  • 索引序列
  •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是国企吗
  •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
  • 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
  • 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
  • 阳明文化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待遇好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