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电力电子技术参考文献

第1章绪论1  1电力电子技术概述1  2电能变换及控制的方法1  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2  4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3  5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4  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7  1电力电子器件概述7  2电力二极管8  1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  2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特性10  3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1  4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12  3电力晶体管12  1电力晶体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3  2电力晶体管的工作特性13  3电力晶体管的主要参数16  4晶闸管17  1晶闸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7  2晶闸管的工作特性18  3晶闸管的主要参数21  4晶闸管的主要类型23  5电力MOS场效应晶体管26  1电力MOSFET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6  2电力MOSFET的工作特性27  3电力MOSFET的主要参数29  6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29  1IGBT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9  2IGBT的工作特性30  3IGBT的擎住效应31  7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33  8电力电子器件驱动与保护电路34  1晶闸管SCR的触发驱动器34  2GTO的触发驱动器35  3晶体管的驱动器36  4MOSFET和IGBT的驱动器37  5电力电子器件的缓冲电路38  6过电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40  9初识MATLAB仿真模块中的电力电子器件42  本章小结43  第3章整流电路44  1概述44  2单相可控整流电路44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44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48  3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51  3三相可控整流电路54  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54  2三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65  4有源逆变电路72  1整流与逆变的关系72  2电源间能量的变换关系72  3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73  4三相半波共阴极逆变电路75  5整流电路的MATLAB仿真实例77  1感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77  2电感性负载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79  3三相全桥不可控整流电路82  4三相全桥全控整流电路86  本章小结88  第4章直流斩波电路90  1概述90  2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91  1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91  2基本直流斩波电路92  3复合斩波电路104  1电流可逆斩波电路104  2桥式可逆斩波电路105  3直流直流变换电路的比较110  4斩波电路的MATLAB仿真实例110  1Buck降压电路110  2Boost升压电路111  3BuckBoost升降压电路114  本章小结115  第5章逆变电路116  1逆变电路概述116  1晶闸管逆变电路的换流问题116  2逆变电路的类型119  2无源逆变电路124  1无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124  2电流型逆变电路125  3电压型逆变电路129  3强迫换流式逆变电路133  1串联二极管式电流源型逆变器结构134  2工作过程(换流机理)134  4脉宽调制型(PWM)逆变电路136  1基本原理137  2正弦脉宽调制方法140  3电流滞环控制PWM143  5逆变电路的MATLAB仿真实例144  1单相方波逆变电路144  2双极性SPWM单相逆变器145  3倍频SPWM逆变器147  4三相SPWM逆变器148  本章小结150  第6章交流调压和变频电路151  1交流调压电路151  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151  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156  2交交变频电路160  1单相交交变频电路160  2三相交交变频电路162  3MATLAB仿真实例167  本章小结170  第7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实训172  1开关稳压电源的MATLAB设计与仿真172  1开关电源简介172  2开关电源的特点172  3整流稳压开关电源MATLAB仿真173  2SPWM逆变器的MATLAB设计与仿真177  1SPWM逆变器的基本原理177  2SPWM调制的相关技术177  3SPWM逆变器MATLAB仿真178  参考文献181

前言第1章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系统1输电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1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任务2交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存在的问题3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领域4交流输电的补偿技术2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原理1相控型变流器2自换流型变流器3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1开关器件阀2冷却系统3多重化结构4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第2章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1并联补偿器1并联无功补偿器的功能2静止无功补偿器(5VC)3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2串联补偿器1串联阻抗补偿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串联移相补偿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串联同步补偿器(5SSC)和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串并联混合补偿器1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基本原理2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应用实例4有源滤波器1谐波问题的现状2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和结构3有源滤波器的设计4有源滤波器的应用实例5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第3章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1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1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历程2直流输电系统的优势和缺点3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4直流输电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2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1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的工作原理2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的工作原理3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3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问题1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分析2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治理4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故障和过电流保护1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2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与保护5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1器件和电路拓扑2轻型直流输电(HVDCLight)3多端直流输电4其他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前景第4章超导储能(SME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概述2超导储能的基本原理1电流源型变流器2电压源型变流器3超导储能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的应用1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2关于控制器的设计3数字仿真及动态模拟实验4超导储能在改善用户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I瞬时电压跌落2基于超导储能的动态电压补偿3基于超导储能的有源滤波装置4用于波动负荷补偿的超导储能装置5超导储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参考文献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稿件内容应有较高学术水平,有创新点,要求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全文字数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包括图、表、公式中出现的字符。应尽量简练文字,只给出主要公式、图、表,推导部分尽量用参考文献加注的方式给出。◆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每两个英文字母为一个汉字),作者署名人数不超过4人。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的英文题目和作者的汉语拼音。要求给出作者单位的标准译名、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要求中、英文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的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的重要内容。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并应尽量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结论最好能量化和具体化。摘要最好控制在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引言、结论3者不能重复。要求同时给出3~5个中英文关键词。◆所投稿件主体应包括:①引言;②原理与设计;③实验:一定要有实际实验主电路的详细参数,波形、过程、结果;④结论。◆基金项目及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国家基金和科研项目要求中英文对应,只列出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和基金项目,请注明名称并提供编号。◆要求提供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或职称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图形符号及标注符号应按国标规定的画、写,波形图应注明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物理量单位及每格多少,并标出原点。两条以上的曲线,应注明每条曲线代表的含义。◆文章最后给出主要参考文献,所引文献必须是有刊号的正规出版物,并应在文中引用处加标注。具体格式请参照模板。◆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必要的删改。稿件一经发表,即致稿酬,并赠送刊物两册。◆我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等数据库,我刊付给论文作者的稿酬中已包括上述数据库的稿酬,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纳入上述数据库,请来函声明。◆投稿作者请提供手机或固定电话号码、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等,以方便联系。

以家用电器为出发点,写身边运用到电力电子技术的东西~~

我们书得供配电上就有哇 还有电力系统分析》、《发电站变电站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参考文献2016

第1章绪论1  1电力电子技术概述1  2电能变换及控制的方法1  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2  4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3  5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4  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7  1电力电子器件概述7  2电力二极管8  1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  2电力二极管的基本特性10  3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1  4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12  3电力晶体管12  1电力晶体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3  2电力晶体管的工作特性13  3电力晶体管的主要参数16  4晶闸管17  1晶闸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7  2晶闸管的工作特性18  3晶闸管的主要参数21  4晶闸管的主要类型23  5电力MOS场效应晶体管26  1电力MOSFET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6  2电力MOSFET的工作特性27  3电力MOSFET的主要参数29  6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29  1IGBT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9  2IGBT的工作特性30  3IGBT的擎住效应31  7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33  8电力电子器件驱动与保护电路34  1晶闸管SCR的触发驱动器34  2GTO的触发驱动器35  3晶体管的驱动器36  4MOSFET和IGBT的驱动器37  5电力电子器件的缓冲电路38  6过电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40  9初识MATLAB仿真模块中的电力电子器件42  本章小结43  第3章整流电路44  1概述44  2单相可控整流电路44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44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48  3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51  3三相可控整流电路54  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54  2三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65  4有源逆变电路72  1整流与逆变的关系72  2电源间能量的变换关系72  3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73  4三相半波共阴极逆变电路75  5整流电路的MATLAB仿真实例77  1感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77  2电感性负载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79  3三相全桥不可控整流电路82  4三相全桥全控整流电路86  本章小结88  第4章直流斩波电路90  1概述90  2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91  1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91  2基本直流斩波电路92  3复合斩波电路104  1电流可逆斩波电路104  2桥式可逆斩波电路105  3直流直流变换电路的比较110  4斩波电路的MATLAB仿真实例110  1Buck降压电路110  2Boost升压电路111  3BuckBoost升降压电路114  本章小结115  第5章逆变电路116  1逆变电路概述116  1晶闸管逆变电路的换流问题116  2逆变电路的类型119  2无源逆变电路124  1无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124  2电流型逆变电路125  3电压型逆变电路129  3强迫换流式逆变电路133  1串联二极管式电流源型逆变器结构134  2工作过程(换流机理)134  4脉宽调制型(PWM)逆变电路136  1基本原理137  2正弦脉宽调制方法140  3电流滞环控制PWM143  5逆变电路的MATLAB仿真实例144  1单相方波逆变电路144  2双极性SPWM单相逆变器145  3倍频SPWM逆变器147  4三相SPWM逆变器148  本章小结150  第6章交流调压和变频电路151  1交流调压电路151  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151  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156  2交交变频电路160  1单相交交变频电路160  2三相交交变频电路162  3MATLAB仿真实例167  本章小结170  第7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实训172  1开关稳压电源的MATLAB设计与仿真172  1开关电源简介172  2开关电源的特点172  3整流稳压开关电源MATLAB仿真173  2SPWM逆变器的MATLAB设计与仿真177  1SPWM逆变器的基本原理177  2SPWM调制的相关技术177  3SPWM逆变器MATLAB仿真178  参考文献181

第1章 绪论 1  1 电力电子技术简介 1  2 开关电源 6  1 开关电源的分类 6  2 开关电源的发展 7  3 电力电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0第2章 稳态开关电路的分析与建模方法 11  1 变换器稳态分析法 11  1 稳态分析法简介 11  2 电感伏秒平衡、电容电荷平衡原则和小波纹近似法 13  3 Boost变换器 18  4 Buck-Boost变换器 21  2 Cuk、Sepic和Zeta变换器 23  1 Cuk变换器 23  2 Sepic变换器 26  3 Zeta变换器 29  3 6种DC-DC开关变换器基本电路比较 31  4 稳态等效电路模型 32  1 直流变压器模型 32  2 电感铜损耗 34  3 构建等效电路模型 36  5 如何对脉冲输入端建模 39第3章 非连续导电模式的稳态分析 43  1 Buck变换器非连续导电模式的临界条件 43  2 Boost变换器非连续导电模式的临界条件 50  3 Buck-Boost变换器 55  4 Cuk变换器 58  5 Zeta变换器 60  6 Sepic变换器 62第4章 电力电子器件 67  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67  1 简介 67  2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68  3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69  2 功率二极管 69  1 PN结 69  2 PN结的电容效应 70  3 PN结的反向击穿 71  3 功率二极管的结构及特性 71  1 功率二极管稳态伏安特性 72  2 功率二极管开关特性 73  3 功率二极管性能参数 74  4 功率二极管的分类 75  4 晶闸管 76  1 晶闸管的结构 76  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77  3 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78  4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80  5 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81  6 功率场效应管 84  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84  2 多元集成结构 86  3 MOSFET的静态特性 86  4 MDSFET的动态特性 88  5 安全工作区 89  7 功率MOSFET新进展 91  1 CoolMOS 91  2 低压低通态电阻MOSFET 93  8 大功率晶体管 94  1 结构 94  2 工作特性 95  3 GTR的主要参数 96  4 GTR的二次击穿现象与安全工作区 97  9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98  1 IGBT基本结构 98  2 IGBT与功率MOSFET的比较 99  3 IGBT的工作原理 99  4 IGBT的特性 101  5 IGBT的开关特性 102  6 IGBT的安全工作区 103  10 几种新型IGBT介绍 104  1 IGBT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 104  2 穿通型IGBT 105  3 非穿通型IGBT特性 105  4 逆阻型IGBT 106  5 沟槽终止型与场终止型IGBT 106  11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107第5章 开关电路 109  1 开关电路变换 109  1 交换源与负载 109  2 开关电路的级联 110  3 三端单元的旋转 112  2 开关电路简单列举 114  3 具有变压器隔离的变换电路 117  1 全桥与半桥隔离式Buck电路 118  2 正激式变换器 123  3 Buck衍生的推挽式开关电路 127  4 反激式开关电路 128  5 Boost电路衍生的隔离式开关电路 130  6 隔离式Sepic和Cuk电路 132第6章 开关电源占空比控制芯片原理 137  1 开关电源系统的隔离技术 137  2 开关电源控制芯片 138  3 电压模式控制芯片 138  4 电流模式控制电路 140  5 软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 145  6 单片开关电源 151  1 TOPSwitch-II系列单片开关电源的性能特点 152  2 TOPSwitch-II系列单片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153  3 TOPSwitch-FX系列单片开关电源 158  4 Topswitch-GX第四代单片开关电源 163第7章 小信号开关电路的建模方法 164  1 简介 164  2 基本的交流建模方法 166  1 对电感的波形求均值 167  2 近似均值的讨论 167  3 对电容电流参数的波形求均值 168  4 对输入电流求均值 169  5 微扰和线性化 169  6 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的构成 171  7 关于微扰和线性化过程的讨论 173  8 基本变换器的小信号等效模型 174  9 非理想反激式的小信号等效模型 175  3 状态空间平均 179  1 网络的状态方程 179  2 基本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180  3 状态空间平均结果的讨论 182  4 电路平均和平均开关建模 187  1 获得时不变电路 189  2 电路平均 189  3 微扰和线性化 190  4 三端开关网络 193  5 开关电路统一的电路模型 196  6 脉宽调制器的小信号模型 198第8章 开关电路的传输函数及控制部分设计 201  1 波特图回顾 201  1 单实极点响应 201  2 单实零点响应 203  3 较复杂的传输函数 205  2 双极点二次函数 206  3 二型误差放大器 208  4 三型误差放大器 210  5 变换器的传输函数分析 212  6 开关电源控制的设计 218  1 引言 218  2 反馈对传输函数的影响 219  7 稳定性 221  1 相位判据 222  2 相位裕量与品质因数的关系 223  8 补偿器的设计 223  1 简介 223  2 利用二型三型误差放大器做补偿放大器 224  3 超前补偿器 225  4 滞后补偿器 226  5 滞后超前补偿器 227  9 设计实例 228第9章 磁性元件 237  1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237  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37  2 磁路的欧姆定律 238  3 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及其功率损耗 239  4 线圈中的涡流 241  2 几种常用磁性器件 243  1 直流输出滤波电感 243  2 交流电感 243  3 耦合电感 244  4 变压器 244  5 反激式变压器 245  3 滤波电感设计 245  1 滤波电感设计的基本约束条件 245  2 滤波电感铁芯的几何常数 247  3 滤波电感的设计流程 247  4 多绕组电感的设计 248  5 滤波电感设计举例 249  4 变压器设计 251  1 变压器设计的基本约束条件 251  2 变压器的设计流程 253  3 变压器设计举例 254第10章 软开关变换器简介 258  1 硬开关损耗 258  2 高频化与软开关 259  3 谐振开关的类型 259  1 准谐振开关电路 259  2 零开关PWM电路 262  3 零转换PWM电路 265  附录 常用符号及缩略语 270参考文献 272

电力电子技术参考文献2019

前言第1章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系统1输电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1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任务2交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存在的问题3直流输电系统的应用领域4交流输电的补偿技术2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原理1相控型变流器2自换流型变流器3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1开关器件阀2冷却系统3多重化结构4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第2章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1并联补偿器1并联无功补偿器的功能2静止无功补偿器(5VC)3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2串联补偿器1串联阻抗补偿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串联移相补偿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串联同步补偿器(5SSC)和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串并联混合补偿器1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基本原理2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应用实例4有源滤波器1谐波问题的现状2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和结构3有源滤波器的设计4有源滤波器的应用实例5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第3章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1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1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历程2直流输电系统的优势和缺点3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4直流输电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2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1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的工作原理2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的工作原理3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3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问题1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分析2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治理4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故障和过电流保护1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2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与保护5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1器件和电路拓扑2轻型直流输电(HVDCLight)3多端直流输电4其他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前景第4章超导储能(SME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概述2超导储能的基本原理1电流源型变流器2电压源型变流器3超导储能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的应用1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2关于控制器的设计3数字仿真及动态模拟实验4超导储能在改善用户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I瞬时电压跌落2基于超导储能的动态电压补偿3基于超导储能的有源滤波装置4用于波动负荷补偿的超导储能装置5超导储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参考文献

1]电力电子技术[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电力电子技术外文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1  1 电力电子技术简介 1  2 开关电源 6  1 开关电源的分类 6  2 开关电源的发展 7  3 电力电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0第2章 稳态开关电路的分析与建模方法 11  1 变换器稳态分析法 11  1 稳态分析法简介 11  2 电感伏秒平衡、电容电荷平衡原则和小波纹近似法 13  3 Boost变换器 18  4 Buck-Boost变换器 21  2 Cuk、Sepic和Zeta变换器 23  1 Cuk变换器 23  2 Sepic变换器 26  3 Zeta变换器 29  3 6种DC-DC开关变换器基本电路比较 31  4 稳态等效电路模型 32  1 直流变压器模型 32  2 电感铜损耗 34  3 构建等效电路模型 36  5 如何对脉冲输入端建模 39第3章 非连续导电模式的稳态分析 43  1 Buck变换器非连续导电模式的临界条件 43  2 Boost变换器非连续导电模式的临界条件 50  3 Buck-Boost变换器 55  4 Cuk变换器 58  5 Zeta变换器 60  6 Sepic变换器 62第4章 电力电子器件 67  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67  1 简介 67  2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68  3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69  2 功率二极管 69  1 PN结 69  2 PN结的电容效应 70  3 PN结的反向击穿 71  3 功率二极管的结构及特性 71  1 功率二极管稳态伏安特性 72  2 功率二极管开关特性 73  3 功率二极管性能参数 74  4 功率二极管的分类 75  4 晶闸管 76  1 晶闸管的结构 76  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77  3 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78  4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80  5 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81  6 功率场效应管 84  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84  2 多元集成结构 86  3 MOSFET的静态特性 86  4 MDSFET的动态特性 88  5 安全工作区 89  7 功率MOSFET新进展 91  1 CoolMOS 91  2 低压低通态电阻MOSFET 93  8 大功率晶体管 94  1 结构 94  2 工作特性 95  3 GTR的主要参数 96  4 GTR的二次击穿现象与安全工作区 97  9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98  1 IGBT基本结构 98  2 IGBT与功率MOSFET的比较 99  3 IGBT的工作原理 99  4 IGBT的特性 101  5 IGBT的开关特性 102  6 IGBT的安全工作区 103  10 几种新型IGBT介绍 104  1 IGBT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 104  2 穿通型IGBT 105  3 非穿通型IGBT特性 105  4 逆阻型IGBT 106  5 沟槽终止型与场终止型IGBT 106  11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107第5章 开关电路 109  1 开关电路变换 109  1 交换源与负载 109  2 开关电路的级联 110  3 三端单元的旋转 112  2 开关电路简单列举 114  3 具有变压器隔离的变换电路 117  1 全桥与半桥隔离式Buck电路 118  2 正激式变换器 123  3 Buck衍生的推挽式开关电路 127  4 反激式开关电路 128  5 Boost电路衍生的隔离式开关电路 130  6 隔离式Sepic和Cuk电路 132第6章 开关电源占空比控制芯片原理 137  1 开关电源系统的隔离技术 137  2 开关电源控制芯片 138  3 电压模式控制芯片 138  4 电流模式控制电路 140  5 软开关电源集成控制器 145  6 单片开关电源 151  1 TOPSwitch-II系列单片开关电源的性能特点 152  2 TOPSwitch-II系列单片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153  3 TOPSwitch-FX系列单片开关电源 158  4 Topswitch-GX第四代单片开关电源 163第7章 小信号开关电路的建模方法 164  1 简介 164  2 基本的交流建模方法 166  1 对电感的波形求均值 167  2 近似均值的讨论 167  3 对电容电流参数的波形求均值 168  4 对输入电流求均值 169  5 微扰和线性化 169  6 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的构成 171  7 关于微扰和线性化过程的讨论 173  8 基本变换器的小信号等效模型 174  9 非理想反激式的小信号等效模型 175  3 状态空间平均 179  1 网络的状态方程 179  2 基本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180  3 状态空间平均结果的讨论 182  4 电路平均和平均开关建模 187  1 获得时不变电路 189  2 电路平均 189  3 微扰和线性化 190  4 三端开关网络 193  5 开关电路统一的电路模型 196  6 脉宽调制器的小信号模型 198第8章 开关电路的传输函数及控制部分设计 201  1 波特图回顾 201  1 单实极点响应 201  2 单实零点响应 203  3 较复杂的传输函数 205  2 双极点二次函数 206  3 二型误差放大器 208  4 三型误差放大器 210  5 变换器的传输函数分析 212  6 开关电源控制的设计 218  1 引言 218  2 反馈对传输函数的影响 219  7 稳定性 221  1 相位判据 222  2 相位裕量与品质因数的关系 223  8 补偿器的设计 223  1 简介 223  2 利用二型三型误差放大器做补偿放大器 224  3 超前补偿器 225  4 滞后补偿器 226  5 滞后超前补偿器 227  9 设计实例 228第9章 磁性元件 237  1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237  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37  2 磁路的欧姆定律 238  3 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及其功率损耗 239  4 线圈中的涡流 241  2 几种常用磁性器件 243  1 直流输出滤波电感 243  2 交流电感 243  3 耦合电感 244  4 变压器 244  5 反激式变压器 245  3 滤波电感设计 245  1 滤波电感设计的基本约束条件 245  2 滤波电感铁芯的几何常数 247  3 滤波电感的设计流程 247  4 多绕组电感的设计 248  5 滤波电感设计举例 249  4 变压器设计 251  1 变压器设计的基本约束条件 251  2 变压器的设计流程 253  3 变压器设计举例 254第10章 软开关变换器简介 258  1 硬开关损耗 258  2 高频化与软开关 259  3 谐振开关的类型 259  1 准谐振开关电路 259  2 零开关PWM电路 262  3 零转换PWM电路 265  附录 常用符号及缩略语 270参考文献 272

◆稿件内容应有较高学术水平,有创新点,要求语言流畅,逻辑关系明确。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全文字数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包括图、表、公式中出现的字符。应尽量简练文字,只给出主要公式、图、表,推导部分尽量用参考文献加注的方式给出。◆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每两个英文字母为一个汉字),作者署名人数不超过4人。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的英文题目和作者的汉语拼音。要求给出作者单位的标准译名、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要求中、英文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的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的重要内容。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并应尽量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结论最好能量化和具体化。摘要最好控制在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引言、结论3者不能重复。要求同时给出3~5个中英文关键词。◆所投稿件主体应包括:①引言;②原理与设计;③实验:一定要有实际实验主电路的详细参数,波形、过程、结果;④结论。◆基金项目及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国家基金和科研项目要求中英文对应,只列出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和基金项目,请注明名称并提供编号。◆要求提供第一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或职称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图形符号及标注符号应按国标规定的画、写,波形图应注明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物理量单位及每格多少,并标出原点。两条以上的曲线,应注明每条曲线代表的含义。◆文章最后给出主要参考文献,所引文献必须是有刊号的正规出版物,并应在文中引用处加标注。具体格式请参照模板。◆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必要的删改。稿件一经发表,即致稿酬,并赠送刊物两册。◆我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等数据库,我刊付给论文作者的稿酬中已包括上述数据库的稿酬,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纳入上述数据库,请来函声明。◆投稿作者请提供手机或固定电话号码、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等,以方便联系。

  • 索引序列
  • 电力电子技术参考文献
  • 电力电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电力电子技术参考文献2016
  • 电力电子技术参考文献2019
  • 电力电子技术外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