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期刊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期刊

发布时间: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期

1、植物固(甾)醇防治前列腺疾病有证据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植物固醇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泌尿系统症状,其效果与非那司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相同。摘自:王欣、植物甾醇的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年第34卷第2期98页—101页2.植物甾醇防治前列腺疾病植物甾醇对减少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Berges将200名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20mgβ-谷甾醇,一日三次,另一组服安慰剂,连续6个月,并用改良Boyarsky评分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尿流量和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两组Boyarsky评分值分别下降7±0和1±2分(P<01),IPSS评分值也分别下降4和1分,另外β-谷甾醇组还有最大的尿速的增加(从8ml到9ml),而对照组无变化(P<01),为进一步确定β-谷甾醇长期效果,18个月后,对这批病人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发现,β-谷甾醇治疗组中,继续服用的受试者症状评分和残余尿量指标虽稍差于前者,但最大的尿流速没有变化。因为研究者指出,6个月的β-谷甾醇治疗改善症状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18个月。另有许多人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许多学者进行了一些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试图解释植物甾醇防治前列腺疾病的机制。Kassen等发现,β-谷甾醇培养可以促进人类前列腺基质细胞生长因子β1(TGFB1)的表达和增强蛋白激酶C-α的活性;Von Holtz等研究证明,β-谷甾醇培养液培养细胞,可增加鞘磷脂循环中两种关键酶;磷脂酶D和蛋白磷脂酶2A的活性,促进鞘磷脂循环,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植物甾醇对维持男性前列腺健康的功能被用来作为防治前列腺疾病的手段之一。美国Young Again Nutrition公司生产的防治前列腺肥大药物Better Prostate,其主要功效成分也是β-谷甾醇。摘自:韩军花,植物甾醇的性质、功能及应用《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年第28卷第五期285页—291页3.植物甾醇抑制前列腺肥大和改善膀胱收缩作用欧洲各国传统民间疗法中,自古以来即有采用以含植物甾醇萃取物作为治疗前列腺肥大症药剂。近年来,据进行确认β-谷甾醇有效性研究报告,其虽尚未明确的作用机理,但认为β-谷甾醇具有抑制前列腺肥大,改善膀胱收缩等功效。现今,德国已确认植物甾醇可作为治疗前列用药。摄取量为25—250mg/日,日本亦有许多支持该研究结果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证实,摄取不同剂量植物甾醇胶术,均有抑制前列腺肥大和改善膀胱收缩效果,对尿频、夜间尿频,膀胱受迫,排尿障碍症状有明显改善效果。4.植物固(甾)醇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的作用。在美国及欧洲,植物类制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原因是因为它被人普遍认为是“天然”(非人工合成),“安全”(虽然没有被明确证实),“容易获得”(非处方药),保护前列腺增生且防止癌变。通常认为植物类制剂含有植物固醇,是有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1)干扰腺体的前列腺素合成和代谢,产生抗炎反应;(2)降低激素结合蛋白浓度;(3)对增生细胞有直接细胞毒性作用;(4)减少5α-还原酶活性,活性DHTC5α-氢睾酮生成。摘自:徐卓去,植物类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5月,5卷5期41页—43页5.植物甾醇防治前列腺疾病研究者们进行了整体和体外实验,Berges对200名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进了为期6个月的实验研究,其中服药组所用药物为β-谷甾醇,并用改良Boyarsky评分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尿流量和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月的β-谷甾醇治疗改善症状的效果可以维持到18个月。摘自:刘荣华等,植物甾醇的生埋功能及其在食品方面应用,《中国医学前沿》2007年9月第2卷第18期109—110题主可以去了解一下植物甾醇酯这个东西,纯天然的、身边有前列腺炎的吃了都很有效果。

不是,《现代实用医学》是普通省级刊物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期刊

[1]朱文锋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5~[2]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6,24(2):204~[3]晏峻峰朱文锋粗糙集理论在中医证素辨证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90~[4]朱文锋论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J]中医杂志,2005,46(9):649~[5]朱文锋李灿东甘慧娟病位证素的特征[J]福建中医药,2005,36(4):1~[6]刘强刘璨朱文锋数据挖掘:心气虚证的鉴别诊断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5,36(3):5~[7]王丹芬李丹琳朱文锋论中医气质的结构和特点[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93~[8]朱文锋制定全病域中医辨证量表的设计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21~[9]汪艳娟朱文锋论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药的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400~[10]朱文锋晏峻峰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5,26(1):69~[11]汪艳娟朱文锋王行宽戴飞跃清肝降糖片改善多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12~[12]朱文锋症状辨证调查表设计的特色性要求[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3):27~[13]朱文锋黄碧群证、证候的辨析与规范[J]山西中医,2005,21(3):1~[14]朱文锋证候辨证量表制定的科学性要求[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93~[15]胡志希袁肇凯顾星朱文锋杨涛计算机在中医诊断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05~[16]张凤娥朱文锋痹病的分类命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8):610~[17]朱文锋张华敏“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朱文锋甘慧娟证素内容的辨析[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11(1):11~[19]顾星谭秦湘朱文锋自汗患者汗液中的钠、氯、钙、钾无机离子测定[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2):22~[20]朱文锋黄碧群朱镇华借鉴量表法研制中医症状辨证量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23):2474~[21]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9):903~[22]黄碧群陈新宇朱文锋邪实类病性证素的特征[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9):905~[23]陈新宇黄碧群朱文锋正虚类病性证素的特征[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9):911~[24]汪艳娟朱文锋陈梅志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4):303~[25]汪艳娟朱文锋陈梅志参麦注射液合滋水清肝饮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2):123~[26]刘莺朱文锋卢芳国刘平152例胃癌患者术前病证聚类与主成份分析[J]江苏中医药,2004,25(6):20~[27]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38~[28]张凤娥朱文锋中医对“痹”病的认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6~[29]朱文锋甘慧娟对古今有关证素概念的梳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1):1~[30]张凤娥朱文锋心脉痹阻类疾病的中医认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25~[31]朱文锋王丹芬李振宇人格模型的“大五”、“大七”、“大一”及对中医人格心理学思想的思考[J]福建中医药,2003,34(2):40~[32]王丹芬朱文锋中医心理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现代意义[J]福建中医药,2003,34(1):5~[33]朱文锋顾星谭秦湘黄献平刘莺心肺气虚证自汗成分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4):29~[34]王丹芬朱文锋李振宇主症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J]甘肃中医,2003,16(7):8~[35]刘莺李俊军朱文锋刘平胃癌中医证型相关基因的表达谱[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9):1318~[36]朱文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0):8~[37]刘锐朱文锋陈孝银谢梦洲罗尧岳肝体阴用阳学说的学术源流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1~[38]刘强朱文锋β受体与心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4):7~[39]朱文锋创立统一的辨证方法与体系[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7~[40]朱文锋证、症、征等词的概念与演变[J]科技术语研究,2003,5(4):20~[41]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13)[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7):396~[42]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6):326~[43]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11)[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5):266~[44]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10)[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4):202~[45]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9)[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42~[46]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8)[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2):81~[47]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7)[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9~[48]朱咏华朱文锋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3):35~[49]朱文锋朱咏华对辨证规律与方法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2):1~[50]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血管内皮、血小板功能改变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2):39~[5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新世纪教材的改进[J]中医教育,2002,21(6):39~[52]朱文锋中医辨证体系及“证”的规范化研究[J]天津中医,2002,19(5):1~[53]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浆心钠素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1):673~[54]朱文锋瞿延晖等中药术语规范的研究(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66~[55]朱文锋瞿延晖等中药术语规范的研究(Ⅴ)[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8~[56]朱文锋瞿延晖等中药术语规范的研究(IV)[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5):17~[57]朱文锋瞿延晖等中药术语规范的研究(Ⅲ)[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4):67~[58]朱文锋瞿延晖等中药术语规范的研究(Ⅱ)[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3):13~[59]朱文锋瞿延晖等中药术语规范的研究(I)[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2):64~[60]刘锐朱文锋陈孝银谢梦洲罗尧岳肝体阴用阳学说的理论基础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3~[61]朱文锋中医学对心脉痹阻类疾病的认识[J]怀化医专学报,2002,1(2):1~[62]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12):743~[63]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5)[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18~[64]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4)[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54~[65]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3)[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592~[66]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2)[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9):528~[67]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1)[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8):465~[68]彭清华朱文锋眼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7)[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7):396~[69]彭清华朱文锋眼科专科辩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侯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6):331~[70]彭清华朱文锋眼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5)[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269~[71]彭清华朱文锋眼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侯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02~[72]彭清华朱文锋眼科专科辩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3):134~[73]彭清华朱文锋肯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修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2):68~[74]彭清华朱文锋眼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1)[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2~[75]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水蛋白含量的检测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4):38~[76]朱文锋论中医“证”的实质与辨证方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3):34~[77]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人格特征的调查[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3):41~[78]朱文锋马滴滴中医“国标”内科病名的出处(续完)[J]山西中医,2001,17(6):55~[79]朱文锋马滴滴中医“国标”内科病名的出处(续2)[J]山西中医,2001,17(5):62~[80]朱文锋马滴滴中医“国标”内科病名的出处(续1)[J]山西中医,2001,17(4):49~[81]朱文锋马滴滴中医“国标”内科病名的出处(待续)[J]山西中医,2001,17(3):47~[82]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A型性格的调查[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1,11(1):45~[83]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2):67~[84]朱文锋辨证统一体系的创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4~[85]欧阳建军朱文锋宋明理学宇宙观对金元明中医人体观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0,30(3):184~[86]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35~[87]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6)[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487~[88]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5)[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0~[89]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4)[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389~[90]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3)[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8):342~[91]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2)[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7):291~[92]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1)[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243~[93]朱文锋《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候与疾病的概念[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3):99~[94]朱文锋论症证病结合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6~[95]朱文锋症状诊疗的意义与内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1):35~[96]朱文锋刘莺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科研体系[J]医学与哲学,2000,21(1):52~[97]彭清华朱文锋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房水流畅系数的测定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4):50~[98]彭清华朱文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血流动力学改变[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3):4~[99]朱文锋吴润秋中医诊断的特色和优势[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3):40~[100]徐绍勤朱文锋耳鼻咽喉口腔专科辨证体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2):30~

不是,《现代实用医学》是普通省级刊物

1、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列腺炎用得最多的方法。血浆中的抗菌药分散到前列腺液中,对于导致尿路感染的革兰氏阳性菌大部分起作用,但由于不能通过前列腺上皮的脂膜而进入前列腺腺泡内,因此,治疗并不十分有效。所以,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列腺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对细菌有很强的敏感性。(2)确定所用药物应以其高脂溶性、高渗透性、低血浆蛋白结合率和离解度为基础。(3)联合使用两种以上具有协同效应的药物。2、中药治疗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易产生耐药性,中医对前列腺炎的治疗有很大的优势,中药利尿消炎丸具备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利尿通淋、杀菌消炎的主要功效,同时还能抗增生、抗纤维化、抗钙化,治疗前列腺炎更安全更彻底。3、注射疗法把抗生素直接注入前列腺。因为全身使用抗生素不易达到有效浓度,影响治疗效果,于是出现了一种治疗方法。需要采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菌素,单独或联合使用,经会阴部直接注入腺体,或在B超检查指导下,由前列腺直接进入前列腺病变,每周1~2次,应该疗程10次。其主要优点是药物直接注入前列腺,易于扩散,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既能杀死注射部位的细菌,又能清除周围组织内的细菌。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年

(如果是活的水蛭,不要想太多,马上去医院)水蛭寄生呼吸道取出难度大,患者痛苦。1995~1997年,笔者以2%地卡因喷雾麻醉后水蛭顺利取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105例,男86例,女19例;年龄3~35岁。有饮用溪水史者64例,在溪水中游泳41例。专科检查:水蛭寄生鼻腔68例,鼻咽部16例,声门下20例,气管内1例。寄生时间4~60 d。 2 治疗方法 水蛭寄生鼻腔者先用1%麻黄素棉片放入下、中及总鼻道充分收缩鼻腔粘膜,暴露水蛭,采用喷雾器对准水蛭直接喷入2%地卡因。寄生于鼻咽部者先从鼻前孔向鼻咽部方向喷药1次,然后再从口咽后壁朝上喷药1次。寄生于下咽部及声门下者,在间接喉镜下直接喷药2次。气管内水蛭采用支气管镜插入,探见并对准水蛭喷药1次。 2 结果 105例水蛭全部停止活动,处于静止状态。84例(鼻腔53例,鼻咽部13例,声门下17例,气管内1例)吸盘丧失吸附能力,令患者用力咳嗽、咳痰、擤鼻涕及后吸性吐痰等方法将水蛭排出体外;在鼻镜间接鼻咽或喉镜下用异物钳夹取出水蛭21例。 3 讨论 地卡因是脂溶性高、穿透力强的麻醉剂,对水蛭体表有良好的穿透麻醉作用。 水蛭体表表皮较薄,且布满细密的感觉乳突及丰富的腺体管口(如管状腺、梨状腺等),有利药物穿透入环沟进入肌肉组织,使肌肉松弛,伸缩力减弱,失去爬行活动能力。此外,水蛭的吸盘粘膜组织内血管、神经丰富、感觉灵敏,前吸盘面内有较大的消化道和腺体管开口,对地卡因特别敏感,地卡因的穿透作用特别强而快速。故吸盘接触到地卡因后,立即丧失吸附固定能力,自行卷缩脱落。趁此机会可以借用咳嗽、擤鼻涕及后吸性吐痰等,使其排出体外,也可在鼻镜间接鼻咽或喉镜下用异物钳准确取出。因此,该法是一种取出呼吸道寄生水蛭的有效方法。 声门下寄生水蛭8例 (****彦 高永斌 黄秀芬 何滨 2004-7-24 17:13:00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9月 第1卷 第6期) 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诊治声门下寄生水蛭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42岁,成人5例,儿童3例,均来自农村,均有饮山泉水和溪水习惯。8例均有不同程度咽部异物感、阵发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反复鼻中流血或痰中带血现象;病程1周~3个月。 2 诊断及治疗结果 8例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声门下发现卷缩成团的成活的水蛭成虫,并在纤支镜下用异物钳将其取出。取出后患者不适症状均缓解。

你难讲就我觉得像这种他们的简介,晚上都是会有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会有说明的

张纾难,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副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主办单位:中华临床医药学会 编辑单位:《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号:ISSN 1726-7587 CN 98-2061/R 半月刊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国际医学学术权威期刊。本刊为月刊,具有ISSN/CN标准刊号,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国家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收录,曾被2001年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解放军医院图书馆全文收录。 宗旨:本刊的宗旨是反映国内外中西医研究成果、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水平。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 栏目设有:论著、综述、临床医学、医学新技术、医学进展、中西医结合、中医中药、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医学影像、短篇报道、病例报告、误诊分析、临床护理、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卫生、国内外学术动态、国外文献介绍、医院管理等。 投稿流程:本刊发表周期短,一周内回 复,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优秀论文推荐参加国际医药学术会议。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设有专家约稿、论著、综述、药学、护理、临床经验、病例报告、医学技术、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医学教育、医院管理、会议(座谈)纪要等栏目。

《现代医学杂志》核心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不是核心期刊。是北大中文核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是核心期刊吗?中国的现代医学杂志应该是核心期刊的。是现代医学杂志为核心。看到一些的成功与否。

它是每月出一期属于月刊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投稿

可以去那网站看看

首先,医学论文分普刊,核心期刊。核心又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另外,需要纠正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医学论文发表,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本身文章质量要过关,第二是杂志社审稿,收录要快,第三是自己的科研背景要满足杂志社的条件。详细的医学论文发表经验优助医学更为擅长。

医学论文杂志普刊:《医学前沿》 《医师在线》 《临床医药文献》《实用妇科内分泌》《全科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等核心:《四川中医》 《中医学报》 这些都是不错的刊物朋友你是评职称用吗?  现在咱们国内,学术已经沦落为商品了,学术买卖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交上版面费就给你发表。这一点其实我也很无语但是,论文还是要发表,因为论文发表已经是刚性需求。发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  第一,先考虑你发表论文的用途,评中职,还是高职。中职一般发表省级以上就可以,高职就需要有国家级的了,甚至核心期刊。毕业论文的话,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了。  第二,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要找可以用支付宝付款的)。  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  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  最后祝你成功,这是我发表论文的经验,我帮我同事也发表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现代实用医学》前身为《宁波医学》,创刊于1988年,自1994年起公开发行。创刊初期,《宁波医学》以“立足宁波,服务基层”为宗旨,坚持“严谨、公开、优质、高效”的办刊方针,一抓质量,二抓服务。随着影响面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于2001年起根据杂志发展需要,更名为《现代实用医学》,由浙江省卫生厅主管。 刊名: 现代实用医学历史沿革:曾用刊名:宁波医学

  • 索引序列
  •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期
  •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期刊
  •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年
  •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