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基督教杂志投稿经验

中国基督教杂志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中国基督教杂志投稿经验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 66年初中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劳动,工作8年。72年开始发表作品,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专业。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从事写作以来,已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散文共计400余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5卷。 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文学交流活动。(张晓风1941—)女,作家。笔名晓风、桑科。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讲授中文、小说,戏剧、诗词等课程。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作品富有人道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近年因笃信基督教,流露出浓厚的宗教情绪。 三毛,女,原名陈平,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现已辞世。其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吸引许多读者的关切。三毛的世界也许带有某种虚幻的成分,但她带给读者的却是真实的阅读乐趣,而穷究作品内容是否真实,也实在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宇慧)自然资料:三毛 (1943~ 1991) ,女,本名陈平,浙江省定海县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於四川重庆,1991年一月四日辞世,享年四十八岁。 1964年,进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1967年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文哲学院、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主修陶瓷,并在法学图书馆工作。回国后,曾任教於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组。1984年,因建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曾以西班牙文所写之中篇小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 1973年,结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加纳利群岛,即以当地的生活或四处旅行的观感为写作素材。她以丰富的浪迹天涯经历,用敏锐的感触,融以感情的文笔,打动读者的心。1981年回国定居。 除了写作散文,三毛也翻译漫画《娃娃看天下》及丁松青神父的散文,并有《三毛说书》、《流星雨》、《阅读大地》等有声书。 刘墉,1949年生,号梦然,祖籍北京,现任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及副教授,著名的散文家及画家。其作品以教导读者如何面对人生为己任,行文穿插各种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体会,虽无特别的哲理智慧但却颇有寓教于乐的功效,是较高雅的都市文化快餐。(宇慧撰写)

史铁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66年初中毕业,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5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集50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第二届女性文学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德艺双馨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 曾出访南斯拉夫、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张晓风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三毛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刘墉1949出生台北,号梦然,祖籍北京。1983出版“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1984出版“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幽默散文集“小生大盖”由皇冠杂志社出版。1985出版“翎毛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1986出版“点一盏心灯”散文集。 出版“唐诗句典”, 出版小说散文集“姜花”, 应聘为全美水墨画协会年展主审。1997应中国大陆全国性刊物《中学生月刊》邀请撰写专栏, 稿费捐赠希望工程。《杀手正传》(摘录)于中国时报连载。代表作为《杀手正传》、《点一盏心灯散文集》、《不是教你诈》等。

中国宗教是宗教局出版的,绝对权威

基督教杂志投稿经验

这个问题一时说不清楚,反正现在评职称很多单位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如果大家有需要,本人可代为推荐发表。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内容以基督教教义和伦理道德为主,在第二卷卷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序》中,编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无中生有者乃神也,神乃一,自然而然。当始神创造天地人万物,此乃根本之道理”,宣扬宗教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根本任务。同时《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也介绍了一些西方历史、地理、风俗、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既然万处万人皆由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学者不可止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风俗,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种人,方可比较辩明是非真假矣”,所以“察世俗书,必载道理各等也。神理、人道、国俗、天文、地理、偶遇,都必有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刊载的科学内容以天文知识为主,据吴义雄教授统计,有关内容约计一万字,占总篇幅的5%。这些内容介绍的知识点以日心说以及恒星、行星、彗星、卫星的运行原理为主,在《天文地理论》的总目下,以章回连载的形式分别予以介绍。《天文地理论》中天文一栏共分十回,刊登在第2、3、5三卷中,分别是第2卷中的《论日居中》、《论行星》、《论侍星》(即卫星)、《论地为行星》、《论地周日每年转运一轮》,第3卷中的《论月》、《论彗星》、《论静星》(即恒星),第5卷中的《论日食》、《论月食》。由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一份以刊登宗教知识为主、宣扬基督教教义的杂志,因此在《天文地理论》的开头有一篇类似前言的短文,着重阐明了神造万物的思想,“天地万物,皆非从永远而有,又非自然而生,又非偶然而来,乃是一真活神所创造。而斯神总不被造,乃从永远至永远,无始无终,自然而然,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者也”,编者欲借此说明杂志中介绍的科学知识也是由神所创造的,要求读者“不可忘记此道理也”,如果忘记这个道理而去学天文地理,就好像“船无舵工而走海,不得到其所,瞎者走美画之中,不得看其美样也。” 在《全地各国纪略》这个总题下,分别介绍了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各洲国家的概况,涉及各洲国家的京城、人口、人种、政制、物产、语言等各方面内容,详略不一,一般一国只写百字上下。在写完各洲介绍以后,作者照例文一次宣传上帝的神威,他写道:“各地各国各岛,亦皆为一上帝原本所造,日日所宰治也。故而全地万国之人都该合心而敬,合口而称,合力而事此一全能之上帝。”

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投稿经验

这都是客观和主观在一定时期的混淆了 其是都是人的某种欲望!!!!我认为没有 而且就是没有!!

灵魂真的存在吗?灵魂不过是人类一种迷信罢了,从科学角度看,人类不过是一台自动机械,拥有较高智慧,灵魂是不存在的,灵魂不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不符合热力学定律生物演化学,量子效应原理等灵魂 人类 科学家 机器人 迷信

天风杂志上有投稿信箱。

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投稿经验交流

人们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关于死亡的秘密,曾是神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所关注的范围,现在逐渐被视作科学研究的合法领域。在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之谜的科学,也正在—— 真的存在与大脑分离的“意识”吗?那是否只是人们的主观猜想? 死亡之门的后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这个古已有之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只能靠猜想解决,是只适合神秘主义者、空想家和先知们探究的宗教和精神范畴的问题。但今天看来,急于解开生命之谜的科学也正在探索死亡之谜。最近,英国一批具有较高可信度的“濒死体验(NDEs)”学者发表了一篇被流行媒体盛赞为该领域首篇“具有科学性”的研究报告。报告称,他们似乎发现了一个与大脑分离的“意识”。 报告的作者之一、数家著名英国医学协会顾问、精神病学家彼得·芬威克说:“如果意识可以和大脑分离,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死后意识是否会延续下去?此外,人是否有超自然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宇宙是否可以有发展目标、有存在意义,而非混乱无序?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上述问题的答案各异。根据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献记载,典型的“濒死体验”来自严重的外伤,人的感觉是游离于现实之外进行了一次超自然“旅行”,随后进入一个特殊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有强烈的平静和愉悦感。而与:“濒死体验”密切相关、并在这之前的感受是“出体体验(OBE)”:脑死亡或心跳停止的病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存在意识的“灵魂”,在手术室里从高处观察事物。 在谈到“出体体验”时,芬威克说,从医学角度看已经死亡并失去意识的病人“其实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而且具体到每个细节,这表明,意识是可以与大脑分离的”。英国学者的报告是基于他们对一些严重心脏病患者的研究,这些病人都曾瞬间失去知觉,进入了医学上的死亡状态:呼吸和心跳停止、脑干不再工作。 科学家们面临的问题在于,他们想要研究的领域如同宗教皈依及其他精神和神秘的“觉悟”一样,主观性很强,难以适用冷静理性的研究方式。那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通常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经历,另外他们也害怕被别人认为精神错乱而不愿多讲。 迄今为止取得的数据还未能使我们断言,获得了关于“身后世界”的科学发现。这个领域还停留在推想阶段 几乎任何一家书店关于这方面的书里都描述了这种体验的极端性,例如《被光芒拥抱、拯救和改变》和《与光同在、在光之外》。据说35%至40%走近过死亡的病人都说他们有过“濒死体验”。他们的故事在书籍和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 英国媒体所谓“首次”的说法并不确切——对于死亡后生命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数年前从美国开始的。总部设在纽约的“通灵学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心理学家卡罗尔·阿尔瓦拉多撰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著作,其中包括最近在《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他说,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方法已有厚厚的历史记录,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使用了各种本质上非常主观的研究方法——包括梦境、幻觉和思维过程分析等无法用物质手段衡量的方法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二) 这些科学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一项研究为例:学者们对实验对象进行访谈,然后将他们所描述的感受与各人濒死状态下的氧气值联系起来,所得的数据从科学角度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阿尔瓦拉多也承认,迄今为止取得的数据还未能使我们断言,取得了关于“身后世界”的科学发现。这个领域还停留在推想阶段,但它在不断发展。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更为系统化和更大规模的研究。他指出,英国学者的研究规模还很小。 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共同的感受是:正朝一团巨大的白色光移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承认。芬威克和他的同事们还列举了其他一些共同的感受:和平宁静、穿过一条隧道进入另一个世界、前方出现一种光并进入花园。有关这方面体验的各种描述有案可查、众口相传,其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初记载。 许多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相信,他们经历了一种“生命回顾”;另有人回忆说,感觉像是与一种宇宙智能或意识融为一体。这些幸存者们因为“被带回来”而感到愤怒和悲伤的例子也不鲜见。大多数幸存者对死亡不再恐惧,许多人丧失了对经济收入和其他一些世俗的“成功”生活方式的兴趣。另有许多人从此对他人充满博大的爱心,并确信他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有不一般的了解。“濒死体验”使大多数身临其境者的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并且是非常积极的变化。 一个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认为,想把这些经历上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简直是浪费时间 在对“濒死体验”的调查中,最有意思的发现是,医生、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和其他一些参与研究的人员常常从理性的科学研究者转变成为某种精神和宇宙信息的传播者。譬如,梅尔文·莫尔斯就认为“濒死体验”与脑中的“上帝信息接收点”有关,两者的结合可使人进入无限的宇宙世界。曾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的莫尔斯现在被公认是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者之一。一个有过“濒死体验”的孩子面对莫尔斯的疑虑说出了这样的话:“别担心,莫尔斯博士,天堂很好玩!”这句话让他开始用另一种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通过大规模的谨慎实验,莫尔斯使“濒死体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强,不过他现在已经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他已经较少关注这一领域中理性科学的部分,更愿意与听众们谈论一条所谓“爱无处不在”的精神道路。 医学与哲学双料博士、数本畅销书作者雷蒙德·穆迪被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他被称为“投身这一研究领域的首位医学专业人士”。而大多数参与“濒死体验”研究的学者认为,肯尼思·林教授在引导这一领域从边缘学科走向主流科学方面起了关键作用。林曾撰写过《光的启示》等书,并以一丝不苟、科学系统的研究著称。在此基础上,他还尝试着超越传统科学的范畴。他写道,当我们死去的时候,我们就将第二次诞生,这个过程可能比第一次还要艰难;我们离开已知世界前往超出我们感知能力的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最终会发现“活着”的全部含义,心中充满超越快乐的喜悦之情。他是该领域一个主要研究机构“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的创始人。 探索生命逝去后的秘密(三) “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女发言人丹尼丝·韦德在1977年曾遭遇死亡。她说:“当我第一次听说其他人也有相似的经历时,我曾怀疑我们是不是都做了同一个梦。但这不是梦,这种事确实发生了,而且改变了我的人生。”在韦德看来,想把这些经历上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简直是浪费时间:“这些体验听起来只像是轶闻趣事。你甚至无法用理性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对于这种体验能改变人、使人积极向上的方面,我更感兴趣。对‘濒死体验’感兴趣的公众也并不想得到具体的数据;他们想知道的是自己在地球上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炼狱”和“幽灵”等阴暗形象,通常来源于体验者对于罪恶、恐惧及惩罚等的心理预期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反对用虚无缥缈的理论解释“濒死体验”,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西英格兰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苏珊·布莱克莫尔。在她撰写的《垂死生存》一书中,她比较推崇这样一种解释:具有“濒死体验”的人之所以叙述极为相近是因为氧气枯竭引起的生理反应。她将所谓的“人死后的生命”称之为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幻觉”,在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上都找不到证据。至于这种经历对人的改变,布莱克莫尔说,曾接近死亡又最终活下来的人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无私、对他人越来越关心。她说:“我们都是生物有机体,以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进化,并无目的性可言,脑子里也没有一个目标。” 是所有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曾经历了一场愉快的历险,回来后感到温暖,回想起来又觉得虚无缥缈吗?《基督教研究杂志》数年前对描述这些经验“阴暗面”的书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称,一些有“濒死体验”的人其实感觉“糟透了”、“很恐怖”,幸存者往往会掩盖这些痛苦的回忆。有一本书的标题就很能说明问题:《超越黑暗:我濒临死亡地狱边缘的体验》。作者安吉尔·费尼莫尔讲述了自己自杀未遂的体验。 长期研究“濒死体验”的作家阿特沃特自己曾有过那种体验,并对其他人的经历进行过仔细的研究。他说,约有15%的成人和3%的儿童感到进入了“恐怖的空间、荒凉的地狱边境或可怕的炼狱”,有时还能感觉到过去的“幽灵”。她说,这些体验通常建立在体验者对于罪恶、恐惧及惩罚等的心理预期上。 如何才能把科学方法应用于这一学科呢?英国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芬威克认为,以后的研究应当这样进行:在手术室里设置秘密目标,只有从天花板上才能看到。这是大部分“濒死体验”的有利位置。然后研究人员再要求幸存者描述他们看到了什么。 对于死亡的秘密,人们总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所有人都乐于对此加以评说。但这次的研究表明,这一领域正日渐成为主流科学探索中的合法领域,只是尚未获得政府资助。科学将如何解释这个富有诱惑性的问题呢?那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近年来试图用医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许多人最终都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

就是濒死体验吧看到自己离开自己被光召唤的体验有濒死经历的人号称是这样的说的跟设计有关的就不知道了

曾在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欧洲、中东地区作访问学者和讲课教授。指导过来自美国、韩国、挪威、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 1:博士后课题:“海外华人经济研究”(1999年结项)2:中央领导指示社科院重点研究的“当代西方科学与无神论”的课题,(2006年结项)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7年底准时结项)获奖著作:《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冯友兰研究会评为“三等奖”(2005) 1:《西方新闻传播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独著:25万字);2:《海外华人经济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独著:6万字)3:《儒商读本·人物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主编,45万字,撰写其中80%的文字);4:《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独著:42万字)5:《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独著:38万字)6:《旧学新统——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独著:32万字)7:《鸿爪纪学:中国传统文化新探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独著:9万字)8:《禅宗的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独著:28万字)(独著:28万字)9:《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启蒙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独著:24万字) 2007年1、“面对上帝:美国式的肯定论与中国式的怀疑论”——读《江边对话》,……《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5千字)2、“文明特征与儒家的和谐思想”——《文明》2006年,12期“文明论坛特刊”(6千字)3、“论实体论的宗教救赎思想—对希克多元论宗教哲学的思考”——《国外社会科学》2007,第1期,(12千字)4、“三学者关于儒家宗教性和全球化的对话”—《文化中国》(加拿大)2006年第4期。(单纯的谈话约10千字)5、“论科学的无神论:一种启蒙传统”——《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第2期。(6千字)6、“论弗洛伊德思想的启蒙价值”——《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3期(13千字)7、“论古代儒家辨析齐法家与三晋法家的意义”——《中国哲学史研究》,2007年,4期(13千字)8、“中国哲学的魅力——评《贞元六书》”——《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11期(18千字)9、“如何理解中国典籍中的儒法互补思想”——《粤海风》(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文化批评杂志),2007年第6期,(6千字)10、“论德治法治互补—中国古代政治传统的一个特点”—(加拿大)《文化中国》2007年第3期,(23千字)2006年1、书评:“宗教文化问题的新探索-评四卷本《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4千字)。2、“国外冯学研究10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7千字)。3、“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无神论问题”——《外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13千字)4、“论儒家‘天命’信仰中的普世价值”——《东方论坛》2006年第2期(13千字)5、“弗洛伊德论宗教的起源(一)”——《科学与无神论》双月刊,2006年第3期,(5千字)6、“弗洛伊德论上帝的形成(二)”——《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第4期,(4千字)7、“弗洛伊德宗教观的启蒙价值”(三)——《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第5期(4千字)8、“论儒家天命信仰的特色”——《孔子研究》2006第6期(12千字)9、“又见冯友兰”——《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11期,(8千字)10、“儒学的天人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9月28日(5千字)2005年1、“哲学:定义层面的反思”——《新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6月版(8千字)。2、“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意义”——《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12千字)3、“何缘神契君同是故乡人——怀念蔡仲德先生”——《随笔》2005年第2期(6千字)4、“佛教哲学三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13千字(《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全文转载)。5、“佛教的坐禅修炼”——《文史知识》2005年第7期。5千字。6、“禅宗的佛性论及其意义”——《中国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13千字。7、“真善美探源”——台湾《宗教哲学》2005年第6期(13千字)8、“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全球价值”——《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12千字。9、英文抽印本“The Basic Spirit on Chinese Culture and National Faith”(中国文化与民族信仰的基本特征)——黎巴嫩天主教大学“一个上帝多种信仰”一书中的论文,9千字。2005年版。2004年1、“天与神――儒家与基督教本体之比较”―――――台湾宗博出版社,2005年,见《觉醒的力量》一书,字数:15千;2、 评论:“一本可以放在民族枕边的书”——北京《大学生》2004年第12期。字数3千。3、《宗教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3月2日(4千字)(《新华文摘》2004年第11期)4、“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宗教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报》2004年第2期(12千字)5.“全球化与中华文化新境界”――《东方论坛》2004年第2期(9千字)6.“On Chinese Cosmopolitanism”(论中国人的天下主义)(英文)(13千字)――《国际儒学研究》2004年第13辑。7.“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意义和价值”――《科学与无神论》2004年第3期(6千字)8.“‘哲学’在中西两种传统中是怎样定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9月28日(6千字)9.“论德里达的宗教思想”――《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13千字)2003年1.“论儒家的宗教情怀”(论点摘要)――《中国宗教》2003年第1期(5千字)“谈谈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3月18日(5千字)。“西方几种宗教研究思潮的评析”——人民大学报刊影印资料“宗教”,2003年第3期,原载于《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2期(6千字)“论自然崇拜在中国人信仰系统中的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15千字)6.“论儒家的宗教情怀”―人民大学报刊影印资料“宗教”,2003年第4期,原载于《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3千字)7.“宗教:定义层面的反思”――《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4期(6千字)。2002年1.“中华民族主体性开放特征”――加拿大《文化中国》2002年第2期(13千字)。2.“论儒家的气节观及其现代价值”-《东方论坛》2002年第4期(15千字)3.“略论海外华人经济”――《海外华人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3千字“‘恐怖’以宗教的名义”――《环球纪事,》2002年9月第2期5千字2001年1.“论中华民族的天下观”――《东方论坛》,2001年,第3期,13千字2.“台湾问题与海外华人反独促统”――《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13千字)3.“中国人的天下民族主义”――《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13千字)4.“西方民族经济研究评介”――《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12千字)5.“略论新理学的文艺观”――《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13千字)人民大学报刊影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6、“略论海外华人经济”——《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5千字)。7.《西方的民族经济研究》、《海外华人经济》两章,――《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25千字)已编辑、注释出版的文献资料有:1、《中国精神——百年回声》(主编),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6万字)2、《中国精神·民族复兴之路》(主编)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30万字)3、《良知的感叹—20世纪中国学人序跋精粹》(主编)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2万字)4、《论气节》(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6万字)5、《冯友兰选集》(上下卷)(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6万字)6、《解读冯友兰》(四卷)(选编)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90万字)7、《三松堂全集》(其中的“希腊人之人生观”手稿是我整理的,书中后记专门提及)(整理校订冯友兰手稿25万字),20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卷。8、《三松堂小品》(选编),北京出版社1998年(254千字)。9、《冯友兰自述》(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32千字)10、《名人笔下的冯友兰·冯友兰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360千字) 1、中国哲学;中西方宗教比较;西方哲学;法哲学2001年前的论文主要是新闻传播、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方面的,大约发表了大大小小的文章150余篇,省略。

史铁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66年初中毕业,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5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集50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第二届女性文学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德艺双馨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 曾出访南斯拉夫、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张晓风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三毛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刘墉1949出生台北,号梦然,祖籍北京。1983出版“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1984出版“山水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幽默散文集“小生大盖”由皇冠杂志社出版。1985出版“翎毛花卉写生画法”(中英文版)。 入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1986出版“点一盏心灯”散文集。 出版“唐诗句典”, 出版小说散文集“姜花”, 应聘为全美水墨画协会年展主审。1997应中国大陆全国性刊物《中学生月刊》邀请撰写专栏, 稿费捐赠希望工程。《杀手正传》(摘录)于中国时报连载。代表作为《杀手正传》、《点一盏心灯散文集》、《不是教你诈》等。

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清代初期,中国出现了西洋传教士。

基督教与真科学从未有冲突。

大唐景教

  • 索引序列
  • 中国基督教杂志投稿经验
  • 基督教杂志投稿经验
  • 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投稿经验
  • 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投稿经验交流
  • 中国基督教研究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