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

《鲍西亚形象的塑造》载于《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学英语作文教学》载于《大学英语教学》1992年; 《重复在英译汉中的运用》载于《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英语十年新词之研究》载于《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7月第7期; 《汉英颜色词比较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10期。主要著作: 副主编:《英语阅读》1-3册,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2;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1997;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编委:《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编:《英语文化与会话》广东旅游出版社5; 主编:《贝格翰英语系列:校园英语;出国英语;公务英语;商务英语》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1; 主编:《大学英语四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六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轻松英语会话》广东省旅游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概论》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6;总主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共5册),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12。

数学和作文的关系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数学课程内容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观察、体验、实践、交流、活动成为学习生活的重点,而这些内容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作文的素材,这就是数学作文。苏教版《数学》第六册,学习内容有: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观察物体。显然这些数学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本在编排上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生日快乐单元,图文并茂,既有生活情景,又有活动内容,数字中透露着很多的生活气息。课堂上,老师引导同学看图,介绍图片内容,同桌交流过生日的情景,统计同学生日,制作班级生日统计图,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说说准备怎么为爸爸妈妈过生日,这些课堂发生的情景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数学作文就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内容,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疑惑、感受、理解、评价、意见,记载数学课堂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背景、故事,数学作文不仅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国内外关于数学作文的研究有很多,尤其在美国,1991年,美国数学全国委员会在制定《教师规范》中倡议利用“数学日记”作为加强数学教学的手段,并在全美范围推广,(《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孙旭花《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可见数学作文意义重大,数学和作文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与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1.数学学习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传统的作文往往局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写同桌,写老师,写我敬佩的人,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和数学的学习丝毫没有联系。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把作文和数学的学习联系起来,让作文成为数学学习的工具,成为数学学习的助手,大大拓宽了作文内容。在数学作文文中,学生可以描述数学现象、发表对数学问题的看法、表明对数学内涵的认识和探索,可以写一堂课的学习历程,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课堂活动的情景,学习中的趣闻,解题的过程,合作交流的经历,知识点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用童话的形式表现知识的生发、运用的故事等,可写的内容很多,涉及各种作文形式,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了百分数,可以写老师教我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百分数游戏、百分数的故事、百分号的来历,我设计的百分号,百分号奇遇记,百分数给我的烦恼,我教同学百分数等,可写的题目很多,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写成知识性的说明文,也可以写成童话式的科普文章。 2.数学训练为作文提供了能力准备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数学学习中的观察训练、思维能力训练及数学语言的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必要的能力准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材中很很多的观察训练,观察图形,观察物体,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学习在观察中比较,在观察中发现规律,这和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完全可以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敏捷、深刻、独创,新课标注重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显然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是和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共同提高的。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也为他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准备。 3.作文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对接 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就没有作文,数学也是来源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数学的学习最后还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逆推法,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生活的概括过程,由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通过结果寻求解决问题发生的原因,逆推法是生活现象的一种抽象,同时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生活现象中学会逆推法,在运用逆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整个过程都和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把这一过程写下来,这就有效的强化了这张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逆推法后写到:通过老师的讲解,经历了解题的过程,我发现逆推策略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我们班卫生很差,这是结果,表现为地上随处可见的废纸、饮料盒、黑乎乎的痕迹,要消灭这种现象,必须每人管好自己的生活垃圾,不要随手乱扔,可人都有惰性,大家都很随意,为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必须有制度约束。昨天老师开始评最脏抽屉,今天黑板曝光,结果教室干净了很多,看来老师也在用逆推法治理班级。逆推法还真管用!现在,我事事都要逆推一番,真是其乐无穷。 4.作文让数学思维更条理 作文的过程就是思维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数学作文是学生通过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回忆、梳理、反思,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领悟、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在创造。当我们的数学学习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你是不可能写出数学作文来的,当我们的学习思路杂乱,你的数学作文也只能条理混乱。反过来,我们要把数学作文写通畅,写得条理清楚,我们必须把学习的内容理清楚,我们学了什么内容,怎么学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内容来写,怎么组织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要重点写什么。学生写数学课,先写老师走进教师“大步流星”,开始讲课语速惊人,稍不留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文章具体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讲题快,做题快,一环扣一环,节奏紧凑,容不得你喘息。在这样大容量的讲课中,学生如果个不上节奏,思路不清晰,肯定会有很多的学习困难。这时,如果我们不去进一步梳理学习的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强化学习的效果,整个的学习将留下很多的困惑,通过写数学作文,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清晰条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作文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平时的数学学习,不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方式和情感体验,学生对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了有什么用等问题无意识涉及,数学作文则要求学生从元认知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数学智能活动过程。显然,数学作文能够促使人反省,而反省能够开启新的思维或经验。“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回过头审视自己时,我们将会获得新的生活力量。我们会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将不再感觉自己是别人决策的牺牲品。我们将不会再固守一些习惯性的、机械性的行为模式。”(──《学习之路:教给学生和家长多元智能》[美]戴维·拉齐尔著张晓峰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数学的学习成为了一种自在自觉的行为,既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又有对学习的深层领悟和把握。学生学习观察物体(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了解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面不相同,进而联系日常生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更会学习者,能再引申出去,从生活哲理的角度明确,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因为角度不同,观点也是各种各样,所以苏轼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以此作文,其意义已超出数学学习本身,其学习效率也远远超过教学目标。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字

《鲍西亚形象的塑造》载于《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学英语作文教学》载于《大学英语教学》1992年; 《重复在英译汉中的运用》载于《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英语十年新词之研究》载于《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7月第7期; 《汉英颜色词比较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10期。主要著作: 副主编:《英语阅读》1-3册,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2;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1997;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编委:《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编:《英语文化与会话》广东旅游出版社5; 主编:《贝格翰英语系列:校园英语;出国英语;公务英语;商务英语》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1; 主编:《大学英语四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六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轻松英语会话》广东省旅游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概论》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6;总主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共5册),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12。

1·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03月2·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学论稿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3·中国文学思想史·宋代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06月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晚唐诗歌、散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08月5·何逊集注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12月6·王维诗歌译注(合注) 四川巴蜀书社 1989年10月 (40篇)1·三不朽:回到原始语境的思想梳理,《文学遗产》,2004年5期(《新华文摘》2004年23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2期全文转载)2·论刘勰首倡合南北文学两长,《文学遗产》,1999年6期3·王船山诗歌美学三题,《文学遗产》,1985年3期4·从刘勰与时流的距离看“唯务折衷”思想的形成《文学评论丛刊》,2000年8月5·广义的物色态度与萧统的编纂思想《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6期6·文官政治·书卷风流·人文气象《南开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0全文转载)7·盛唐之音生成的审美契机《南开学报》,1997年1期8·论何逊诗的清美及其在文学史上地位《南开学报》,1989年3期9·从曹丕到刘勰:批评者的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10·春秋意识与传统诗词《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11·《文心雕龙》:贵器用与重风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7全文转载)12·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3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1全文转载)13·论刘勰的南北文学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14·格物致知:理学认识论与文艺审美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人大复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全文转载)15·老庄哲学与船山美学的思想渊源《学术月刊》,1985年10期16·王船山现量说对传统艺术直觉诗论的改造《江汉论坛》,1984年10期17·社会心理与文学风貌《读书》,1987年8期18·书不可玩《读书》, 1984年7期19·老成·平淡·以清为美:宋人审美趣味丛谈《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2期20·宋人二元心态及矛盾互补理论范畴 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二集》21·宋代文人心态的二元格局管窥《洛阳师专学报》,2001年4期22·老成 —— 宋人的审美追求之一《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1期23·论宋代文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淮阴师院学报》,2001年3期24·从“睹物兴情,更向篇什”看萧统的著述思想《沧州师专学报》,2000年4期25·萧统文学观的审美角度观照 《淮阴师院学报》,2000年2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0全文转载)26·从屈原到宋玉的审美嬗变《苏东学刊》,2000年1期27·由《程器》观《风骨》《洛阳师专学报》,2000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3期摘要转载)28·从《物色》测析昭明对刘勰的“深爱接之”《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1期29·《文心雕龙》 :尚北宗南与唯务折衷《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期30·警悟与赏玩 :萧统与刘勰著述思想的分野《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3期31·舒愤与警悟 :司马迁与曹丕两种著述不朽类型《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4期32·由“悲凉”看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1期33·楚辞悲秋与建安悲凉 南开大学古籍所《文史论集》34·《物色》—— 南国美学之花 《天津师专学报》,1999年1期35·南风北土差异的文学审美价值《天津师专学报》,1998年4期36·明稿本明诸名人尺牍《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2期37·清康熙刻本宝纶堂集《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1期38·论王夫之的文艺鉴赏观《船山学报》,1987年2期39·王船山艺术思想成因初探《船山学报》,1986年1期40·论家庭环境对王船山的影响《船山学报》,1985年1期 (12篇)1·思维原错意识探源,《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2·心君同构:作为一种思想史现象,《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5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政治学》全文转载)3·述而不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6期4·中国哲学的公私之辨《南开学报》,2003年3期(《光明日报》2003年8月28日摘要转载)5·感官与心灵:中西方的不同命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6·问题滞后与思想原创短缺《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1期(《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摘要》2004年2期转载)7·《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商略《史学集刊》,2004年1期8·“自环为厶,背厶为公”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2期9·先秦“尚大”思维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5期10·思想力问题与述而不作传统《人文杂志》,2002年5期11·司马迁、曹丕、萧统三人著述思想比较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1期12·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1期(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历史学》2001年8期全文转载) (17篇)1·《南京!南京!》:大国心态的视角,《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4期2·“心理事实”与“心理新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2010年20期《新华文摘》摘要转载)3·从“新闻心理”到“心理新闻”,《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5期1·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中州学刊》,2009年1期2·“裁判员困境”与“第三方”入场,《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4期3·“山寨文化”三题,《当代传播》,2009年4期4·作为“他者”的第五种权力,《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0期5·从“在场困境”到“缺场悖论”,《广州大学学报》, 2009年12期1·陌生人社会与陌生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1期2·裸露性传播的学理角度观照,《当代传播》,2008年1期3·网人合一·类像世界·体验经济,《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2期4·“第二人生”与虚拟自我,《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5·从W0到“W0之路,《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6·W0时代的“网民议程设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08全文转载)7·虚假议程设置:从“倒萨”到“涉藏”,《当代传播》,2008年5期8·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新闻价值观,《文学与文化》,第八辑,2008年6月1·传统回归与“两级传播”,《当代传播》,2006年5期 (21篇)1·“春晚情结悖论”与“想象的共同体”《今晚报》14 今晚副刊2·“人来疯”与“他人在场”《今晚报》07 今晚副刊3·“第三次机会”与去个性化《今晚报》26 今晚副刊4·三个和尚与集体行动的逻辑《今晚报》12 今晚副刊5·有奖让座与过度理由效应《今晚报》16 今晚副刊6·“芙蓉现象”与“把关人”《今晚报》11 今晚副刊7·“超女现象”与“同辈群体效应”《今晚报》20 今晚副刊8·“网络同居”与“虚拟自我”《今晚报》05 今晚副刊9·“镜子先生”、“镜中我”及其它《今晚报》副刊2110·“职业枯竭”者遭遇“单面人”《今晚报》副刊0911·“脏先生”“净先生”与芭比娃娃《今晚报》副刊26 : 1)《读者》2006年13期全文转载; 2)《青年文摘》2006年6期全文转载;12·庄生晓梦迷蝴蝶 主我客我舞翩跹《今晚报》副刊1313·忧虑:拆解与递减《今晚报》副刊2314·异代比较与心理警卫《天津日报》0715·“抱客”现象与陌生人社会《今晚报》副刊1316·换客:在“苹果”和“思想”之间《书屋》2007年1期17·“陌生度”与社会安全感《天津日报》0618·“剩男”“剩女”与三分之一效应 《今晚报》副刊2519· 吹响社会心理的集结号 《今晚报》副刊,0220· 奥巴马新政与赵树理定律 《今晚报》副刊,1521· “大卫综合症”与本雅明的“灵晕”,《世界文化》,7 (27 篇)1·“E”时代的“E商”《今晚报》今晚副刊2·信息过剩与感官剥夺《今晚报》27 副刊3·传统思维中的原错意识《今晚报》10 副刊4·原生态需求与体验经济《今晚报》17 今晚副刊5·“陌生六人传播假设”:爱丁堡寻房记《今晚报》10 今晚副刊6·历史正剧与传统文明的二级传播《今晚报》02 今晚副刊7·小黄金周与社会休闲学《今晚报》06 今晚副刊8·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晚报》13 今晚副刊(《人民文摘》2005年11期全文转载)9·硬实力·软实力·传统文化《今晚报》副刊1010·故事也是生产力《今晚报》副刊0711·“换客”:以物为媒《今晚报》副刊1312·“抱客”琐记《世界文化》2006年12期13·《时代》年度人物与网络议程设置 《书屋》,2007年6期14·“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假新闻 《今晚报》副刊2815· 裸露的尊严 《今晚报》副刊1016· 《色,戒》:故事与呈现 《书屋》,2008年2期17·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 《凤凰周刊》,2008年第6期18· “人肉搜索”的是非曲直 《今晚报》副刊,1619· “90后”“80后”与代际文化 《今晚报》副刊,3020· 第五种权力 《书屋》,2008年第12期21· 此“山寨”非彼“山寨” 《今晚报》副刊,2022· “山寨春晚”与游民文化 《今晚报》副刊,2423· 《南京!》大于“南京”,《今晚报》副刊,1324· “鸡肋”型聪明与“高语境”文化,《今晚报》,2925· “超日”“赶美”与大国之惑, 《书屋》,2009年10期26· 心理的“柏林墙”先倒下——《窃听风暴》维斯勒上尉形象剖析,《书屋》,2010年4期27· 微博:与“瞬内容”共舞,18 2007年指导05级广电本科生《异专业同宿与跨8科沟通》。 2008年指导06级编辑出版本科生《媒体中的80后社会形象》,获2009年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优秀项目二等奖。 2009年指导07级编辑出版、广电本科生《围棋文化发展及其网络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2009年指导07级编辑出版、广电本科生《媒介构建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 2009年指导07级广电本科生《南开大学百项工程人文社科项目选题的调查与分析》,获2010年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优秀项目一等奖。 2010年指导08级编辑出版、广电本科生《蚁族社会形象的媒介构成》。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号

1、《梁宗岱纯诗系统论》,《文艺研究》,2004年2期(cssci期刊)2、《边域小说中的现象:心理图式的顺应与同化》,《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cssci期刊)3、《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想象》,《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cssci期刊)4、《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文学评论》,2003年6期(cssci期刊)(合撰)5、《当代影视民族化问题小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6、《鲁迅研究的新著》,《人民日报》,2003年6月1日7、《接受与过滤: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8、《样板戏中的英雄崇拜》,《文学评论》,99年青年学者专号(cssci期刊)9、《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派诗美建构策略的化用》,《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3期(cssci期刊)10、《边域小说中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上海文论》,90年第6期11、《对女性命运乃至民族生态的历史性审视》,《广东社会科学》,93年第2期(cssci期刊)12、《洛夫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13、《金钱和金钱崇拜》,《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1期(cssci期刊)14、《台湾诗歌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变形》,《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15、《台湾20世纪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16、《二十世纪香港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cssci期刊)17、《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主义表情论的接受与化用》, 《诗探索》2002年第1期(cssci期刊)18、《民族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小说》,《民族文学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19、《现代性视野下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互动》,《社会科学辑刊》(cssci期刊)2005年第1期20、《<野草>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上)》,《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1期(cssci期刊)21、《<野草>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下)》,《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2期(cssci期刊)22、《台湾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局限》,《河北学刊》,2003年1期(cssci期刊)23、《大学生诗歌的先锋性和流行性》,《江汉论坛》,2003年8期(cssci期刊)24、《金钱与性视角下的文化景观》,《文艺评论》,2003年6期25、《新诗的意义危机与意义重构》,《江汉论坛》(cssci期刊)2004年8期26、《<野草>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1期(cssci期刊)27、《余光中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2期(cssci期刊)28、《整体性视野下的理性烛照》,《东方丛刊》,2004年2期(cssci期刊)29、《西方话语与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过滤机制》,《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cssci期刊)3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评高擎洲的<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当代作家评论》(cssci期刊)2007年1期31、《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期刊)(合撰)32、《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新世纪新加坡华文文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7期(cssci期刊)(合撰)33、《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目的论建构》,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9期(cssci期刊)34、《屠格涅夫和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外国文学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35、《边域小说中的亲情美》,《中国文学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36、《边域小说中的生命形态》,《中国文学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37、《民族文学中的宗教——巫鬼文化》,《广州师院学报》,92年第3期38、《物质填不满心灵》,《台港文学选刊》,92年第3期39、《文坛热点:受阻和认同》,《理论与创作》,89年第4期40、《<野草>的狂欢化色彩》,《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41、《互文性:鲁迅的<野草>与<苦闷的象征>的译介》,《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42、《现象学视野下<野草>的意义生成》,《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cssci期刊)43、《当代香港文学中的英国形象》,《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44、《互文性视野下现代派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45、《追忆流火年华》,《东南亚研究》,95年第1期(cssci期刊)46、《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批评性传播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cssci期刊)47、《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话语的理论维度》,《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cssci期刊)48、《身份冲突中家的建构与功能—余光中诗歌中家的文化功能》,《江汉论坛》,2009年第6期(cssci期刊)49、《二律背反: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判断》,《江苏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cssci期刊)50、《变革与悖论》,《天津社会科学》,99年第3期(cssci期刊)51、《无目的的目的——20世纪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社会科学辑刊》,99年第4期(cssci期刊)52、《鲁迅小说的寓言性》,《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5期(cssci期刊)53、《消解与重构——“后新诗潮”诗歌对“本体”的瓦解与重建》,《当代文坛》,2000年第2期(cssci期刊)54、《四十年代文学中“家”的寓言》,《江汉论坛》,2000年第8期(cssci期刊)55、《<典论·论文>符号权力的三种维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09年6月第28辑(cssci期刊)(合撰)56、《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中国形象”的对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合撰)57、《结构主义视野下白先勇<台北人>新读》,《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cssci期刊)58、《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艺术成就》,《社会科学战线》,3(cssci期刊)59、《比较文学史观的建构与比较模式的新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60、《30年来当代台港小说在祖国大陆传播与接受的效果》,《社会科学辑刊》,5(cssci期刊)61、《导师和学生,应是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1年3月23日62、《姚雪垠<长夜>对江湖世界的想象方式论》,《贵州社会科学》(cssci期刊)63、《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变异式想象论》,《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cssci期刊)64、《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再现想象论》,《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65、《余光中诗歌二极对应结构论》 ,《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66、《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形象》主持人语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67、《当代台港澳新诗的人文中国形象》,《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合撰)68、《促进公安文学健康发展》,《文艺报》,2011年8月22日69、《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纯诗话语的自我诠释》,《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0、《当代台港澳小说在祖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三维发展论》,《华文文学》,2009年第1期71、《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符号诗的意义生成方式》,《华文文学》,2009年第2期72、《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对应性选辑传播形态》,《华文文学》,2009年第4期73、《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74、《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主持人语,《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75、《亦真亦幻的女性天空》,《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6期76、《横看成岭侧成峰》,《台港文学选刊》,92年第8期77、《旷达的背后是真诚》,《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12期78、《张默诗歌的宇宙化倾向》,《华文文学》,2003年2期79、《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三大母题论》,《华文文学》,2003年3期80、《台湾香港现实主义文学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10期81、《中国和世界文学中的台湾现代诗》,《中国诗学研究》,第1辑82、《跨学科文学研究》主持人语,《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83、《传奇性与哲理性相交融的历史画卷》,《理论与创作》,91年第4期84、《高尔基与艾芜早期小说比较》,《广州师院学报》,92年第1期85、《特区军族文学新态势探析》,《广州师院学报》,93年第4期86、《转型期的精神重建》,《广州文艺》,97年第12期87、《老子与湘西文化》,《旅潮》,91年第3期88、《王璞<扇子事件>剖析》,《共鸣》,92年第2期89、《香港闺阁诗人梦如》,《书报刊》,94年第12期90、《世纪之梦:灵魂的拯救与重塑——鲁迅、韩少功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判断》,《广州师院学报》,96年第1期91、《超越苦难——试论香港作家蔡益怀小说中女性的直觉思维特性》,《广州师院学报》,96年第3期92、《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的影视改编及传播》,《香港文学》,2007年第11期93、《倾斜的象牙之塔——前期创造社、前期新月派文艺思想的悖论》,《广州师院学报》,99年第10期94、《洛夫诗二首欣赏》,《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95、《狂欢化诗学视野中的贺敬之诗歌》,《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96、《错误也是一种心动》,《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97、《历史的还原与还原的历史》,《诗探索》,2004年1-2期98、《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动力机制》,《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99、《台湾创世纪诗社对超现实主义技法的修正性接受》,《华文文学》,2009年第3期100、《寻求本原之家》,《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1期101、《忧伤并不等于绝望》,《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9期102、《洞穿成星空的灵魂》,《秋水》(台湾),92年第3期103、《洛夫对超现实主义的认同与修正》,《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04、《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知性话语的误读》,《华文文学》2008年第6期105、《锁不住的清芬》,《华文文学》,99年第1期106、《疏离的执着》,《华文文学》,99年第1期107、《孤独的精神探索者——鲁迅与张承志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108、《自主、主动、创造》,《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7期109、《20世纪台港澳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特点》,《广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110、《魏源诗移情山水初探》,《广州师院学报》,94年第2期111、《<秃美人>的美学意蕴》,《文汇报》(香港),97年9月28日112、《理想主义者的情感独语》,《广州日报》,97年6月7日113、《执着与寂寞》,《南方日报》,94年10月12日114、《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桥梁》,《广州日报》,97年9月6日115、《瞬间美丽的永恒》,《广州日报》,97年9月6日116、《<生寡>分析》,《羊城晚报》,94年12月17日117、《忧伤掩不住的赤诚》,《广州日报》,97年8月16日118、《当代文学入门》,《南方日报》,95年10月16日119、《朦胧与瑰丽》,《世界论坛报》(台湾),93年12月25日120、《信仰的力量和光辉——由<激情燃烧的岁月>说开去》,《文艺报》2002年11月14日4期121、《藏书与学问》,《南方日报》,94年8月6日122、《姓名与文化》,《南方日报》,94年6月11日123、《大师的标准》,《粤港信息日报》,94年12月27日124、《开书单与青年读书》,《南方日报》,95年6月2日125、《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学传记》,《深圳特区报》,92年6月26日126、《旋转出来的恋歌》,《深圳特区报》,92年6月21日127、《史诗的魅力是无穷的》,《广州日报》,94年7月23日128、《重建文明与崇拜的家园》,《广州日报》,95年5期129、《巨人精神的美学意蕴》,《南方日报》,95年7月30日130、《当代综合思维与文化理论》,《广州日报》,95年8月29日131、《<今世也风流>与当代意识》,《广州日报》,95年11月21日132、《美丽总是忧伤的》,《港人日报》(香港),97年11月19日133、《水与火的二元意象》,《新晚报》(香港),96年12月1日134、《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话语重估》,《秘书》2013年第6期135、《两岸台湾文学史时空权力关系论》,《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36、《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类比想象方式论》,《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37、《穿越剧的创新性与消费性》,《长江文艺》,2014年第2期138、《大学需要强化语文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8日

自然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4229,国内刊号为CN44-1546/N。两刊均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编辑部设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行政B后座二楼。广州大学是由广州多所市属高校于2000年月7月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学报编辑部由原广州师院、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师专等四家学报编辑部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各刊都有较长的办刊历史和各自的特色。其中原《广州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于1980年,并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合并初期,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以《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的形式在2001年出版了12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02年起,学报编辑部开始出版目前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和《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广州大学学报》坚持“二为”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立足广州,面向海内外,重视基础理论探索,突出地方特色和应用研究。《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着重推动科技创新,突出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是展示自然科学各学科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窗口。2002年社会科学版在第二届优秀社科学报评选活动中,获“优秀栏目策划奖”;2003年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继被“中国学术期刊规范化与评价研究中心”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后,又先后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自然科学版荣获优秀出版编辑奖;2005年自然科学版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刊源,社会科学版在保持原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良好转载的基础上,又有多篇文章被全国最高反馈刊物《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显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比上年翻了两番。《广州大学学报》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广州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永亨教授兼自然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郑洁编审兼社会科学版主编,13位编辑中(含主编),硕士、博士学历4人,具有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学报编辑部不断完善相关措施,通过采取对作者优稿优酬、对编辑优稿奖励等手段,充分调动作者及编辑写稿、组稿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向互动,全面提升编辑人员素质和学报综合竞争力,以确保学报学术质量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办好一个刊物,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广州大学学报》所给予的热情关注与大力扶持,真诚地期盼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对本刊给予热情关注与更大支持。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模板

数学和作文的关系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数学课程内容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观察、体验、实践、交流、活动成为学习生活的重点,而这些内容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作文的素材,这就是数学作文。苏教版《数学》第六册,学习内容有: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观察物体。显然这些数学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本在编排上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生日快乐单元,图文并茂,既有生活情景,又有活动内容,数字中透露着很多的生活气息。课堂上,老师引导同学看图,介绍图片内容,同桌交流过生日的情景,统计同学生日,制作班级生日统计图,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说说准备怎么为爸爸妈妈过生日,这些课堂发生的情景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数学作文就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内容,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疑惑、感受、理解、评价、意见,记载数学课堂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背景、故事,数学作文不仅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国内外关于数学作文的研究有很多,尤其在美国,1991年,美国数学全国委员会在制定《教师规范》中倡议利用“数学日记”作为加强数学教学的手段,并在全美范围推广,(《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孙旭花《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可见数学作文意义重大,数学和作文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与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1.数学学习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传统的作文往往局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写同桌,写老师,写我敬佩的人,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和数学的学习丝毫没有联系。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把作文和数学的学习联系起来,让作文成为数学学习的工具,成为数学学习的助手,大大拓宽了作文内容。在数学作文文中,学生可以描述数学现象、发表对数学问题的看法、表明对数学内涵的认识和探索,可以写一堂课的学习历程,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课堂活动的情景,学习中的趣闻,解题的过程,合作交流的经历,知识点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用童话的形式表现知识的生发、运用的故事等,可写的内容很多,涉及各种作文形式,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了百分数,可以写老师教我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百分数游戏、百分数的故事、百分号的来历,我设计的百分号,百分号奇遇记,百分数给我的烦恼,我教同学百分数等,可写的题目很多,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写成知识性的说明文,也可以写成童话式的科普文章。 2.数学训练为作文提供了能力准备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数学学习中的观察训练、思维能力训练及数学语言的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必要的能力准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材中很很多的观察训练,观察图形,观察物体,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学习在观察中比较,在观察中发现规律,这和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完全可以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敏捷、深刻、独创,新课标注重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显然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是和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共同提高的。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也为他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准备。 3.作文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对接 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就没有作文,数学也是来源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数学的学习最后还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逆推法,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生活的概括过程,由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通过结果寻求解决问题发生的原因,逆推法是生活现象的一种抽象,同时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生活现象中学会逆推法,在运用逆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整个过程都和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把这一过程写下来,这就有效的强化了这张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逆推法后写到:通过老师的讲解,经历了解题的过程,我发现逆推策略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我们班卫生很差,这是结果,表现为地上随处可见的废纸、饮料盒、黑乎乎的痕迹,要消灭这种现象,必须每人管好自己的生活垃圾,不要随手乱扔,可人都有惰性,大家都很随意,为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必须有制度约束。昨天老师开始评最脏抽屉,今天黑板曝光,结果教室干净了很多,看来老师也在用逆推法治理班级。逆推法还真管用!现在,我事事都要逆推一番,真是其乐无穷。 4.作文让数学思维更条理 作文的过程就是思维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数学作文是学生通过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回忆、梳理、反思,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领悟、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在创造。当我们的数学学习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你是不可能写出数学作文来的,当我们的学习思路杂乱,你的数学作文也只能条理混乱。反过来,我们要把数学作文写通畅,写得条理清楚,我们必须把学习的内容理清楚,我们学了什么内容,怎么学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内容来写,怎么组织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要重点写什么。学生写数学课,先写老师走进教师“大步流星”,开始讲课语速惊人,稍不留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文章具体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讲题快,做题快,一环扣一环,节奏紧凑,容不得你喘息。在这样大容量的讲课中,学生如果个不上节奏,思路不清晰,肯定会有很多的学习困难。这时,如果我们不去进一步梳理学习的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强化学习的效果,整个的学习将留下很多的困惑,通过写数学作文,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清晰条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作文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平时的数学学习,不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方式和情感体验,学生对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了有什么用等问题无意识涉及,数学作文则要求学生从元认知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数学智能活动过程。显然,数学作文能够促使人反省,而反省能够开启新的思维或经验。“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回过头审视自己时,我们将会获得新的生活力量。我们会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将不再感觉自己是别人决策的牺牲品。我们将不会再固守一些习惯性的、机械性的行为模式。”(──《学习之路:教给学生和家长多元智能》[美]戴维·拉齐尔著张晓峰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数学的学习成为了一种自在自觉的行为,既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又有对学习的深层领悟和把握。学生学习观察物体(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了解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面不相同,进而联系日常生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更会学习者,能再引申出去,从生活哲理的角度明确,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因为角度不同,观点也是各种各样,所以苏轼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以此作文,其意义已超出数学学习本身,其学习效率也远远超过教学目标。

《鲍西亚形象的塑造》载于《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学英语作文教学》载于《大学英语教学》1992年; 《重复在英译汉中的运用》载于《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英语十年新词之研究》载于《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7月第7期; 《汉英颜色词比较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10期。主要著作: 副主编:《英语阅读》1-3册,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2;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1997;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编委:《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编:《英语文化与会话》广东旅游出版社5; 主编:《贝格翰英语系列:校园英语;出国英语;公务英语;商务英语》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1; 主编:《大学英语四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六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轻松英语会话》广东省旅游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概论》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6;总主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共5册),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12。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格式

《鲍西亚形象的塑造》载于《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学英语作文教学》载于《大学英语教学》1992年; 《重复在英译汉中的运用》载于《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英语十年新词之研究》载于《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7月第7期; 《汉英颜色词比较研究》载于《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10期。主要著作: 副主编:《英语阅读》1-3册,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2;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1997; 主编:《从ABC到英语会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编委:《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编:《英语文化与会话》广东旅游出版社5; 主编:《贝格翰英语系列:校园英语;出国英语;公务英语;商务英语》广东省语言音像出版社1; 主编:《大学英语四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六级全真题详解》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5; 主编:《轻松英语会话》广东省旅游出版社5; 主编:《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概论》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6;总主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共5册),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12。

王贵忱居住岭南60多年,主要是从事古钱币、古籍和古文化的研究,对清史某些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和有专著出版。计有:《龚自珍诗文集早期刊本述闻》、《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连载至1989年刊出六章。1986年第二期。《可居题跋》1989年自印线装本。《可居题跋二集》1992年自印线装本。《可居题跋三集》1995年自印线装本。至2010年5月,又先后出版了《可居题跋四集》、《可居题跋五集》。古籍整理6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与杨樾合作)198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屈大均全集》(与欧初合作主编)约400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四季度出书。学术论文9篇:《李可染及其艺术成就》,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李可染画论》《关于黄宾虹铃赠高奇峰印谱》1980年6月香港《美术家》14期。《胡正言所刻图书简述》1987年9月南京十竹斋收入所编《十竹斋论文集》《黄文宽印谱序》北京工艺美术品厂1991年拓印本《黎雄才画集·序文》1985年8月岭南美术出版社此外,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的长短篇文章以及为一些专著所写的序、跋文字约有百篇左右。近年又编印周叔韬、于省吾和潘景郑三先生的尺牍集三种,糸影印线装本。王贵忱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依据翔实,发前人所未发”,“其校理古籍,于目录版本涉览尤广”(见潘景郑先生为王贵忱著《可居题跋》所作序文)。其所著《张之洞创办广东钱局考略》一文。1989年11月获中国钱币学会广东分会颁发的“优秀钱币科研成果一等奖”。又如由王贵忱领衔(与王大文合作)之所著《从古代中外货币交流看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先后获得中国钱币学会第一届优秀成果金泉奖、广东省第五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该文并被评为中国“八五”期间科学技术成果之一,收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一书。由于王氏在文史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曾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干部局聘为广东省图书资料专业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又曾被聘为广州美术院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院外评审委员;1996年4月,应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邀请其做为该院“访问研究学人”,“于1996年l0月1日至31日莅临联合书院,作为期一个月之访问,期间将作两次学术演讲。”(摘自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邀请公函)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期间,与该校文物馆、图书馆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如期回穗。

  • 索引序列
  •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
  •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字
  •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是多少号
  •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模板
  •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