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题目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题目

发布时间: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题目

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黄蓓佳。这篇作文体现出作者对这九十八个红双圈的感激,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如果没有这九十八个红双圈。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代表作。倾诉自己的成长故事往往能以小见大,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文章以小见大,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有时候,最终成为了知名作家,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

你好,我是第七届的全国特等奖。请问您是哪个组?

当今作文教学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已经走入一种唯分数、唯技法的误区,作文成为一种机械的填空,脱离了生活的内容,而无法真正地表达自我内心。创新作文大赛命题一直秉承《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杂志的办刊理念“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独特的感悟”,从各个方面着力去引导选手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关注生活,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书写真我人生华章。结合以往五届大赛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创新作文大赛的命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着眼热点,引导思考现实问题第一届创新作文大赛决赛是以“节能”为题目或话题写作,第五届初赛题目“我的影响力”、复赛题目“流行语(词)”等都是直接切入社会热点的命题。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不可能从国家层面上去思考这样宏大的命题,但结合自身实际来看待这个问题,却是很有必要。命题的立意点就是要求选手从自身出发来关注“节能”,如果你平时对这一问题没有印象,缺乏对社会热点的思考,临场肯定有点头晕。从大赛作品的结果来看,直接从字义的层面构思写作的占80%,而能通过创新思维去构思,将“节能”理解为“节约生命之能、青春之能”(生命和青春都不是用来挥霍的)的毕竟还是少数。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大家在现实的背景下联系自我,发挥想象,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而命题“我的影响力”和“流行语(词)”,则直接与社会特点相关。如今流行“出名要趁早”,加之各类选秀活动、达人比赛,青少年朋友的生活较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思维和选择,能兴起种种文化现象(比如火星文),甚至影响到商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90后群体的力量。作为90后的一员你可以大胆地发出的自己声音,或设计自己的梦想。也许你是农村留守学生,也许你是城市非主流的拥趸,也许是身在藏北高原,也许是足迹遍及天涯海角,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力”。命题试图引导选手挖掘自我生活中的“特异”之处,展示一幅90后五彩生活的集体群像。题目“流行语(词)”显然与网络生活有关。如今,网络已深度参与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观念。网络“流行语(词)”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载体,我们应该对此有所关注。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还会继续关注社会热点,以恰当而温暖的方式嵌入热点元素,激发我们快乐写作。第二,激活想象,提供更多写作可能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我们的想象力在作文中显得捉襟见肘,思维能力非常薄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其中的一个着眼点就是要激活选手的想象力,提供多种表达的平台。比如第五届初赛命题“偷点________”、决赛命题命题“月光”等等。想象力是决定作品内容丰富与单薄、深刻与浅近的最重要的指标,命题予人以多角度的启发,或题目本身就有丰富的内涵,给人无限的想象,这样有助于大赛选手高水平的发挥。比如半命题“偷点___________”,“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那么友好、温情的词语,带有贬义色彩。但“偷”也是一种智慧的较量。你看那些神偷,为了完成任务,可谓精心策划、巧妙周旋,煞费苦心。“偷”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人喜爱功名,不学无术,溜须拍马,“偷来官衔”;有的人规划周全,工作任务提前完成,“把未来偷到手”;有的人“偷善良”,赠给冷酷无情的杀手,“偷雨露”,献给干涸的大地……“偷”可以光明正大,也可以暗箱操作,可以给人温暖,也给人冰冷。“偷”包含了万千情感与世态,发散思维,我们就能看到命题提供的无比宽阔的写作空间。命题“月光”也是一个很具发散思维的词语,正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月光每晚也是新的。月光下演绎过无数的故事,有悲欢离合,有泣泪满面,也有偷鸡摸狗……月光,可以是一种写作对象,也可以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可以是一种温润的情怀,总之,命题“月光”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你可以选择任一角度演绎故事,表达情感,论说观点。第三,关注自我,表达真情实感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力图有效衔接学生生活实际,鼓励每一位参赛选手真情表达。据历届作文大赛作品的分析,体现真情实感的作品并不多见,很多作品一味虚构故事,故事讲得玄乎其玄,莫名其妙,缺少生活情理,让人觉得不真实,编造痕迹严重。命题在这方面积极引导,让考生审视自我生活,从“心”写出真实的文字。比如第二届决赛题目之一“表情”,就直击了学生生活现场,体现了命题的亲切感和生活感。喜怒哀乐,爱恨嗔痴,每个有情感的人,都有自己的表情。表情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表达一个人的诉求。从生活的细节处,表情的变化中,就能窥见人情冷暖、心思变幻。人天生对表情有一种阅读能力,出生不久的婴孩就能通过大人的表情解读喜怒,从而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的目的。日常生活中,表情是一张名片,是交流的晴雨表,是气质的外化……如果你对各类表情的情感功能非常熟悉,完全可以撷取一两件与表情有关的生活片段,把作文写透写好。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还会从热点、想象、真情等几个方面去落实,最终让选手通过作文比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

高中组题目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施图林格在回信中给她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有一位伯爵,他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受到瘟疫威胁的穷人。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个人白天卖力工作,晚上却专心进行一项研究: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以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来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决定邀请这个人住到他的城堡里,并让他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的决定后,都抱怨道:“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而你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他表示:“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果不其然,这个人的工作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施图林格的意思很明显: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其实,尤肯达修女的质问代表了一种关注当下的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代表的则是一种关注未来的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而这两者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不可或缺。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思考人文、科学、生活这三者的关系,并将你的思考与感悟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超过2 000字。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

全国最有影响的作文大赛1、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大赛2、“楚才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3、“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4、手拉手中国青少年作文大赛5、华人少年作文大赛6、新概念作文大赛7、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8、五洲之星杯新思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9、“华夏之星” 全国小学生创新作文国家级奖评选大赛10、“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11、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12、中学生性情作文大赛13、全国中学生网络作文大赛14、雨花奖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15、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16、新思维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17、“小记者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18、海蓝蓝杯 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

创新杯作文大赛的决赛在哪个城市召开:北京。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每年10月开始,赛程包括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总决赛于次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创新作文大赛,从全国200余万名参赛学生中选拔出的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总决赛。在两天的活动中,同学们与著名作家麦家、阿来、曹文轩零距离接触,知道了"写好一篇文章是一种美德""写文章不只是文字的控制,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从而学会了更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界。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从2006年开始举办,15年来,大赛致力于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增强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自信,挖掘和培养具有文学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方长安表示,创新作文大赛的落脚点是作文,希望能借此激发大家对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大赛强调创新,希望能引导大家突破传统写作的思维限制,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形成开放而广阔的视野,进而创作出有创意的优秀作品。方长安称,主办方希望通过大赛平台,培养和选拔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中国文字,写好中国文章,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写作教学改革,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自信。

(1)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杂志社主办)现在可以参加。到11月截止。(2)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社主办)大约今年8月出新一届的赛题。(3)“语文报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语文报》报社主办)今年年底的时候买本他们的写作指导,把参赛标志剪下来即可。(4)创新作文大赛(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今年10月以后,关注创新作文网。这四个我都参加过,如有问题欢迎探讨。

复赛三等奖自主招生有作用吗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方案

2012年11月1日,第八届中小 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拉开帷幕。学生 们登陆即可报名下载初赛试 卷。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全国总 决赛三个阶段。总决赛将在2013年 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届时,会有来 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中小学生汇聚 一堂,切磋技艺。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 课堂内外杂志社、北京大学中文系 和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联合主 办。迄今大赛已成功举办七届,大 赛坚持公益的原则,不向学生、学 校收取参赛费,目的就是为了激发 了广大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学生 的写作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高,为各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了一 批“综合素质优秀,写作特长突 出”的拔尖苗子。

各区县(自治县、市)科协,少科站、青辅站,各直属中小学: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第21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月24日—4月23日在重庆市动物园举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科技教育,激发我市中小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的春游假期,希望各地、各校利用今年春游的时间,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这次大赛的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06年3月24日—4月23日 区、县、市的学生可利用周末进行,主城区的学生平时、周末均可参观。 二、参加活动人员 在校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 由于主城区和其他区、县、市的学生对重庆市区的了解程度不一样,路程不一样,所以我们安排的活动有所不同,并据此分为A组和B组。 A组: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长寿区。 (1)现场观摩; (2)创新大赛知识讲解; (3)与青少年期刊编辑交流; (4)传授写作技巧; (5)有奖知识问答。 B组:其他区、县、市。 (1) 现场观摩; (2) 创新大赛知识讲解; (3) 与青少年期刊编辑交流; (4) 传授写作技巧; (5) 有奖知识问答; (6) 参观规划展览馆; (7)乘坐轻轨观赏重庆城市风光。 四、费用 A组:86元/人。参观时间1天,含中餐、门票、游览用车及1天3万元意外伤害险。北碚区、长寿区不含往返路费。 B组:176元/人。含第一天住宿、晚餐、游览用车,第二天早餐、中餐、轻轨车票,门票,2天5万元意外伤害险,不含往返路费。 五、活动具体安排 A组:在重庆科协大厦楼下集中,参观课堂内外杂志社动漫制作公司,与编辑交流,由资深编辑传授写作技巧,科协专家进行参观前的培训,然后统一乘车至动物园参观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和少儿科幻画展览,参观结束后与来自区县的同学一起参加有奖知识问答,在竞猜中建立友谊。 B组:第一天下午到达后,在重庆科协大厦楼下集中,乘车参观重庆规划展览馆,了解重庆城市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亲身体验“未来家居”智能化住宅的奇妙。第二天上午在重庆科协大厦楼下集中,参观课堂内外杂志社动漫制作公司,与编辑交流,并由资深编辑传授写作技巧,科协专家进行参观前的培训,然后统一乘轻轨至动物园参观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和少儿科幻画展览,参观结束后与市区的同学一起参加有奖知识问答,在竞猜中建立友谊。活动结束。 六、报名方法 此次观摩活动由重庆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报名电话:63658971张蓉、63659835张丽、63003153王绍伟,传真:63658970。 七、其他 除北碚区、长寿区外,主城区的学生,可派车至学校接并送回学校。 各区、县、市科协统一组织报名,直属学校可直接向课堂内外杂志社报名。

肯定是的呀,都发行了20多年了,川渝这边学校指定读本吧,从小都在看。可以访问维普数据库查查具体的信息。

回答这个问题,课堂内外是正规的期刊吗?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正规的期刊,是有邮政发行码的,都是正规的期刊。没有邮政发行码的,就是非正规期刊。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活动

各区县(自治县、市)科协,少科站、青辅站,各直属中小学: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第21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月24日—4月23日在重庆市动物园举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科技教育,激发我市中小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的春游假期,希望各地、各校利用今年春游的时间,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这次大赛的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06年3月24日—4月23日 区、县、市的学生可利用周末进行,主城区的学生平时、周末均可参观。 二、参加活动人员 在校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 由于主城区和其他区、县、市的学生对重庆市区的了解程度不一样,路程不一样,所以我们安排的活动有所不同,并据此分为A组和B组。 A组: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长寿区。 (1)现场观摩; (2)创新大赛知识讲解; (3)与青少年期刊编辑交流; (4)传授写作技巧; (5)有奖知识问答。 B组:其他区、县、市。 (1) 现场观摩; (2) 创新大赛知识讲解; (3) 与青少年期刊编辑交流; (4) 传授写作技巧; (5) 有奖知识问答; (6) 参观规划展览馆; (7)乘坐轻轨观赏重庆城市风光。 四、费用 A组:86元/人。参观时间1天,含中餐、门票、游览用车及1天3万元意外伤害险。北碚区、长寿区不含往返路费。 B组:176元/人。含第一天住宿、晚餐、游览用车,第二天早餐、中餐、轻轨车票,门票,2天5万元意外伤害险,不含往返路费。 五、活动具体安排 A组:在重庆科协大厦楼下集中,参观课堂内外杂志社动漫制作公司,与编辑交流,由资深编辑传授写作技巧,科协专家进行参观前的培训,然后统一乘车至动物园参观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和少儿科幻画展览,参观结束后与来自区县的同学一起参加有奖知识问答,在竞猜中建立友谊。 B组:第一天下午到达后,在重庆科协大厦楼下集中,乘车参观重庆规划展览馆,了解重庆城市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亲身体验“未来家居”智能化住宅的奇妙。第二天上午在重庆科协大厦楼下集中,参观课堂内外杂志社动漫制作公司,与编辑交流,并由资深编辑传授写作技巧,科协专家进行参观前的培训,然后统一乘轻轨至动物园参观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和少儿科幻画展览,参观结束后与市区的同学一起参加有奖知识问答,在竞猜中建立友谊。活动结束。 六、报名方法 此次观摩活动由重庆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报名电话:63658971张蓉、63659835张丽、63003153王绍伟,传真:63658970。 七、其他 除北碚区、长寿区外,主城区的学生,可派车至学校接并送回学校。 各区、县、市科协统一组织报名,直属学校可直接向课堂内外杂志社报名。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转眼间,童年的大门已徐徐向我关闭。回忆往事,有苦有乐,有开心,有生气……但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星期下午,因为晚上有客人来,所以妈妈带我到农贸市场,市场上人山人海,由于我还要买钢笔。情急之下,我们来到了路边一个卖菜的小摊上买菜。摊主是一位老爷爷,一看就知道是位饱经风霜的地道老农民。妈妈上前问了价钱,便开始与他谈判。可那卖菜的人斤斤计较,怎么也不肯降低半角钱。我在旁边不耐烦的催着妈妈,妈妈也着急了,便匆忙称上菜付上钱,急急火火地走了。谁知到了半路上,妈妈才发现钥匙不见了,怎么办?待会还有客人要来呢!想到这里,妈妈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肯定是忘在那摊子上了,丢了东西,谁会还给你,更别说那斤斤计较的老头了。你自认倒霉吧!”经过一翻激烈的思想斗争,妈妈还是决定回去碰碰运气,于是我们又朝市场的方向奔去。到那里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市场上人不多了。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看到了那位老大爷还在那儿,眼睛向四处望着,像是在等人。我和妈妈走上去,老爷爷认出了我们,他用那长满老茧的手把钥匙递给妈妈,妈妈向他会心地点了头,我们三个都开心地笑了。  望着眼前着朴实的老大爷,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一股愧疚感由然而生。祝愿老人一生平安!

回答这个问题,课堂内外是正规的期刊吗?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正规的期刊,是有邮政发行码的,都是正规的期刊。没有邮政发行码的,就是非正规期刊。

我最喜欢的一刊是,它一到暑假就会出一个合订本,超厚的那种,有一本是专写星座的,讲了12个星座的12个故事,很喜欢很喜欢,尤其是我的狮子座啦。那个时候我每个月最高兴的就是月初邮递员送来杂志!我真的很喜欢这本杂志的,觉得会比其他言情杂志要好很多,很适合青少年读,我觉得尤其是初中生。不过初三之后就没有再看过了,不知道现在状况怎么样。但真的很感谢这本杂志!今年暑假在家翻书柜的时候发现我的一厚摞杂志都不见了。或许是卖了,我也不记得了。有点舍不得。矫情得觉得,那摞杂志就是我的青春啊。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题目

高中组题目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施图林格在回信中给她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有一位伯爵,他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受到瘟疫威胁的穷人。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个人白天卖力工作,晚上却专心进行一项研究: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以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来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决定邀请这个人住到他的城堡里,并让他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的决定后,都抱怨道:“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而你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他表示:“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果不其然,这个人的工作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的发明。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施图林格的意思很明显: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其实,尤肯达修女的质问代表了一种关注当下的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代表的则是一种关注未来的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而这两者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不可或缺。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理解,思考人文、科学、生活这三者的关系,并将你的思考与感悟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超过2 000字。

当今作文教学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已经走入一种唯分数、唯技法的误区,作文成为一种机械的填空,脱离了生活的内容,而无法真正地表达自我内心。创新作文大赛命题一直秉承《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杂志的办刊理念“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独特的感悟”,从各个方面着力去引导选手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关注生活,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书写真我人生华章。结合以往五届大赛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创新作文大赛的命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着眼热点,引导思考现实问题第一届创新作文大赛决赛是以“节能”为题目或话题写作,第五届初赛题目“我的影响力”、复赛题目“流行语(词)”等都是直接切入社会热点的命题。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不可能从国家层面上去思考这样宏大的命题,但结合自身实际来看待这个问题,却是很有必要。命题的立意点就是要求选手从自身出发来关注“节能”,如果你平时对这一问题没有印象,缺乏对社会热点的思考,临场肯定有点头晕。从大赛作品的结果来看,直接从字义的层面构思写作的占80%,而能通过创新思维去构思,将“节能”理解为“节约生命之能、青春之能”(生命和青春都不是用来挥霍的)的毕竟还是少数。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大家在现实的背景下联系自我,发挥想象,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而命题“我的影响力”和“流行语(词)”,则直接与社会特点相关。如今流行“出名要趁早”,加之各类选秀活动、达人比赛,青少年朋友的生活较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思维和选择,能兴起种种文化现象(比如火星文),甚至影响到商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90后群体的力量。作为90后的一员你可以大胆地发出的自己声音,或设计自己的梦想。也许你是农村留守学生,也许你是城市非主流的拥趸,也许是身在藏北高原,也许是足迹遍及天涯海角,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力”。命题试图引导选手挖掘自我生活中的“特异”之处,展示一幅90后五彩生活的集体群像。题目“流行语(词)”显然与网络生活有关。如今,网络已深度参与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观念。网络“流行语(词)”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载体,我们应该对此有所关注。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还会继续关注社会热点,以恰当而温暖的方式嵌入热点元素,激发我们快乐写作。第二,激活想象,提供更多写作可能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我们的想象力在作文中显得捉襟见肘,思维能力非常薄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其中的一个着眼点就是要激活选手的想象力,提供多种表达的平台。比如第五届初赛命题“偷点________”、决赛命题命题“月光”等等。想象力是决定作品内容丰富与单薄、深刻与浅近的最重要的指标,命题予人以多角度的启发,或题目本身就有丰富的内涵,给人无限的想象,这样有助于大赛选手高水平的发挥。比如半命题“偷点___________”,“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那么友好、温情的词语,带有贬义色彩。但“偷”也是一种智慧的较量。你看那些神偷,为了完成任务,可谓精心策划、巧妙周旋,煞费苦心。“偷”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人喜爱功名,不学无术,溜须拍马,“偷来官衔”;有的人规划周全,工作任务提前完成,“把未来偷到手”;有的人“偷善良”,赠给冷酷无情的杀手,“偷雨露”,献给干涸的大地……“偷”可以光明正大,也可以暗箱操作,可以给人温暖,也给人冰冷。“偷”包含了万千情感与世态,发散思维,我们就能看到命题提供的无比宽阔的写作空间。命题“月光”也是一个很具发散思维的词语,正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月光每晚也是新的。月光下演绎过无数的故事,有悲欢离合,有泣泪满面,也有偷鸡摸狗……月光,可以是一种写作对象,也可以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可以是一种温润的情怀,总之,命题“月光”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你可以选择任一角度演绎故事,表达情感,论说观点。第三,关注自我,表达真情实感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力图有效衔接学生生活实际,鼓励每一位参赛选手真情表达。据历届作文大赛作品的分析,体现真情实感的作品并不多见,很多作品一味虚构故事,故事讲得玄乎其玄,莫名其妙,缺少生活情理,让人觉得不真实,编造痕迹严重。命题在这方面积极引导,让考生审视自我生活,从“心”写出真实的文字。比如第二届决赛题目之一“表情”,就直击了学生生活现场,体现了命题的亲切感和生活感。喜怒哀乐,爱恨嗔痴,每个有情感的人,都有自己的表情。表情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表达一个人的诉求。从生活的细节处,表情的变化中,就能窥见人情冷暖、心思变幻。人天生对表情有一种阅读能力,出生不久的婴孩就能通过大人的表情解读喜怒,从而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的目的。日常生活中,表情是一张名片,是交流的晴雨表,是气质的外化……如果你对各类表情的情感功能非常熟悉,完全可以撷取一两件与表情有关的生活片段,把作文写透写好。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还会从热点、想象、真情等几个方面去落实,最终让选手通过作文比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

你好,我是第七届的全国特等奖。请问您是哪个组?

  • 索引序列
  •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题目
  •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
  •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方案
  •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比赛活动
  • 课堂内外杂志创新作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