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内外参考文献要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嘛

国内外参考文献要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嘛

发布时间:

国内外参考文献要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嘛

当然需要,即使你不用原文的话进行表述,对其进行自我加工,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看了原文的话进行总结概论的,所以是需要标注参考文献。文献引用的问题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标注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医学期刊一般采用改良的温哥华格式著录参考文献。近年来发现,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因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不规范或引用不当而延期发表或遭到退稿。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著录与使用不对应,标引参考文献过多,规模庞大,而在文内不完全使用。或是文内使用很多,文后又不标明。或是不按出现顺序排列而颠倒使用等。这都是论文完稿后未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整理所致。一般而言,论著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此外,同篇文章在参考文献著录时反复使用现象亦应引起重视,尤其在综述类文章中屡见不鲜。同篇文献固然可以在文内引用多次,但无必要每引一次均重新著录,即不管文内引用多少次,该篇引文在参考文献栏内只能占一个位置。根据普赖斯指数的原理,相对而言,引用5年内的文献越多,则普赖斯指数越高,过时的文献越少,说明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越接近当前的前沿课题。实验性文章的年代距离越远,参考价值可能越低,因此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献的50%—70%应该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若老化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则说明论文内容也较陈旧,如果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则近5年内的文献引用比例应较高,这可反映作者对同行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不是吧,比如一个药物的功效,有提及的功效就算是引用了,但是只是归纳的。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必须把人家文章里的话一字不动的抄过来。间接引用可以用自己的话转述人家的语意。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人家原意,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间接引用时,须交代原作者是谁。比如,毛主席曾经批评某些人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

不用,严格根据参考文献列出就行

国内外参考文献引用

一、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二、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三、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四、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较新的文献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参考文献引用方法:当文内引用采用姓名和年份的方式,则以时间顺序在文内列出多个文献,再以字母顺序在文后列出这些文献。当文内引用采用文献号,则以数字顺序在文内和文后列出文献。不同的期刊因其风格差异可能有不同的引用规则。例如,目标期刊采用APA格式,"et al"只在文章有六个或六个以上作者时才在文内使用。因此,一定要仔细查看目标期刊的作者须知和已发表的论文。如果在文内引用会议摘要、会议论文集、个人通信或未发表的数据,应当以括号注明出版状态。书写技巧: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对自己课题的启发

或者根据你写的论文提纲,觉得其中哪几个标题不好写,这就是难点了;或是哪几个标题是论述的重点,字数多的就是重点了。  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    提供一个开题报告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  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  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  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  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你说具体点吧,如果关于悲剧的话,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必引用的文献。

读外国文学名著可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了解外国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增强对人性、人生的理解,了解社会,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而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一生受用不尽。 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习外国文学,更重要地是通过老师讲解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自己阅读、欣赏经典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从审美判断的量的方面对美下了定义:“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1][1]他的意思是,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与理性判断等知性活动无关。他虽然说得绝对了一点,但却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像阅读欣赏外国文学名著一类的活动,不是一种从作品的一个具体的例证归纳出主题的理性活动,而是读者放纵自己的心灵,深入到作品的血脉去做一番无羁无绊的畅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可以暂时充当一下导游,但对作品的探幽揽胜只能靠同学们自己去游历感悟。捧读作品,同学们可以如痴如醉,时颦时笑,废寝忘食,可以一洒同情之泪,数入虚幻之境。 审美感知的极致也许就是庄子描绘的物化境界:庄子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甚至不知道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但从梦中醒来,才知道了自己与蝴蝶分明不同。我们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如果能达到这样物我两忘的境界,就会有大收获。 除了感性的领悟,我们还需要有理性的介入,这就是我们与康德的区别。如果前面说的阅读活动是“入乎其内”的话,那么理性的观照就是“出乎其外”。审美主体往往通过想象和思维和互相作用,把感觉和知觉到的直观和表象,加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制作功夫,既保存了现象中的具体性、鲜明性、生动性,又达到深刻地反映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说在阅读玩味作品,我们还要把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弄清楚作品的主题、艺术风格的特点,语言的特点(当然主要是译本传达出来的特点),并且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收获表达出来 在《复活》中,随着玛丝洛娃在审判所的出场,涅赫留朵夫的内心开始煎熬。这种煎熬实质上就是悲悯的出场,也是爱的再一次被唤醒。最后的涅赫留朵夫无论如何要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复活,是爱的复活,是深深的悲悯在上帝天光照耀下的复活。当玛丝洛娃面对涅赫留朵夫,一直叫骂,“我讨厌你,我讨厌你的胖脸,我讨厌你胖脸上眼镜”,到最后却噙着泪水,看着这茫茫的人生道路,看着涅赫留朵夫来自灵魂深处的忏悔。那颗受伤的心,在悲悯和爱中,渐渐温暖起来。在此,托尔斯泰用他最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用基督深深的悲悯关照,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命的另一面:生命的行走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爱的支撑,就能走到生命的最后。 在《苔丝》中,哈代给我们展示的却是生命的遭遇。生命存在形式在冥冥之中的不可更改。苔丝没有玛丝洛娃这种幸运。苔丝面临的只有自我,只有家庭的无穷无尽的苦难,这种苦难使人性的尊严低下头来。为了改变这种苦难,苔丝用自我的生命代价,换来了人生的更大屈辱。苔丝为了缓解这种屈辱,不得不退守到自己最后的港湾——家。表面看似平静的苔丝,人的内在尊严却并没有半点屈服。她要让那个毁坏她青春的家伙付出代价。当然,这是在她碰上真正的爱情之后。哈代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遭遇。这种遭遇实际上是人类的遭遇,带有原罪的成分。哈代还有一种暗示: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的遭遇更让生命感动的了,在此,哈代开始设置陷阱。他想通过这个形象,把人类的内在理念推入这个陷阱之中:苦难原自生命,生命原自爱。因爱而苦难,这是耶稣的一部分;因爱而毁灭,完全是摩西出埃及的手法。把心爱的生命亲手毁灭,这不仅仅是一种残酷,而是一种更大的悲悯。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来看待这种生存意志,或者是生命走向。人类的苦难无时不在,而苦难的前提却常常是沉默。沉默就是尘土,就是尘埃。尘土的沉默有谁会在意?当然,与沉默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种,这就是爱。沉默的爱比张扬的爱,更有魅力。这些文学作品让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悲悯。 现实美(包含人性美、情操美,即爱国美、理想美、创造美、环境美等) 1)爱国美 爱国美是现实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体现爱国美的名篇。它在悲壮的气氛中,渲染了法国人民爱国感情的崇高美。通过此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人类社会中的爱国行为是一种美。这不仅培养了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情操美 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节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蕴含着伏契克无产阶级和国际主义的革命情操美,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审美作用,并将鼓舞他们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忘我地学习和工作。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1]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论文提纲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写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论文提纲(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舍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四)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国内外参考文献怎么引用

回答 1、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遵循规则,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需要遵循的特定规则。只列出已经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使用未发表的数据和摘要。 2、在投稿之前要对照所有的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最好做校对检查。 3、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定泪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在正文中被引用的。 打字不易,如果满意,希望您给个赞,感谢您 更多2条 

1、首先,给论文参考文献标号,可在下拉框中修改格式。2、将光标键到你想放引用上标的地方,点击插入----交叉引用,会出现下图。3、修改引用内容为段落编号。4、同时选中按ctrl+shift+=即可变为上标,按shift+ctrl+=为下标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参考文献可以引用自己从未阅读过的文献

汉斯出版社的gzh上有关于参考文献格式的文章,你可以去看看

不可以引用自己从未阅读过的文献。引用文献如果是引用最新的研究进展,最新的理论阐述,最新的学术观点,毋庸置疑,是需要引用最新且最权威的文献的。如果是引用一些固定的事实,比如说生态学中的物种地理分布等等,应该引用原作者。需要花点时间,查阅是哪位或者是哪些作者最先研究、最早报道的这些信息。引用文献书写技巧: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

引用参考文献方法如下:一、不能抄袭1、对于观点,需要重新总结,用自己的话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重新在文章中描述一遍并注释。2、对于数,需要准确地使用数据的环境、条件等等,标明来源并注释。3、对于一些经典的话要引用原文,须在文章将原文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参考文献,并注明出处。文章应有自己观点和立场,每一篇论文的观点和立场应该有所不同。直接照抄其他论文中的原文,是对论文的一种马虎态度,没有深刻考虑被引论文的立场和自己论文的上下文。二、引用来源1、专业论文应尽量引用专业来源,优先级如下:学科较著名的开创性的论文、有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有影响力会议的论文、学术著作、一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协议的版本、法律的版本、手册的版本、经典教科书、一般指导性书籍、大众期刊、报纸、商业期刊、网站、个人博客等。2、查找引用源应该查找一级出处。就是最开始发表这一观点的论文。该论文可能被其他论文引用,则引用论文为二级论文。只有一级出处才是最真实的表现,其他的二级出处可能掺杂其他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只有找到了一级出处才说明作者对该问题做了较深刻的研究。3、引用来源的选择。有时都是一级出处但仍可选择。比如同时有书,论文,网站,数据库,综述等等。论文一定要引论文,论文往往是最原始的。有研究性论文就不要使用综述,综述往往是二级出处。有论文就不用书,除非书中有很大的改动。有论文和书,网站和数据库就不要考虑。三、引文出处的排列顺序按出现顺序排序:在文章中先出现的引用先列出处。现在一般的中文杂志都应该是按照此标准。但是,实国内学生的做法往往没有顺序,看看注释列表也没有什么顺序。这样只能说是还没有了解论文的基本写作原则,更不利于后期的论文查重。四、出处的写法一般的杂志会给出自己排版方法和顺序,是为方便读者能找到原文,所以一切以此原则出发。如一篇论文在一个没有出版物的学术会议上发表,那最好标注电子版本的地址,同理适用于内部研究报告。所使用的数据库,手册也应标注上版本,年代,网址方便查找,书籍应当注明页码。文献引用应渗透到全文的不同部分许多论文只在引言中引用参考文献,实际上论文各部分可能都涉及必要的文献引用(如果引用只出现在引言中,就显得不专业)。1、在标题中引用文献的情况极少出现,往往是对一篇文章改错或纠错时在标题中直接引用(原文标题甚至作者)。2、在摘要中引用的文章一般属于重要的文章。然而,摘要是可以独立阅读的文本,因此不能采用编码引用。可以采用作者、出版物简写、卷、年、起始页的格式来引用某文献,具体如何做,应看出版物指南。3、大量的文献引用通常出现在引言中,通过引用参考文献来实现如下目的:说明你问题的来源是什么,问题为何重要;指出你面对的问题已经有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空白;指出你将采用前人的哪些方法或结果;交代你的工作将推进、补充或纠正之前的哪些工作。4、在介绍方法时,需要引用文献来说明方法的来源。即便你给出了自己的方法,也适当引用别人的方法,对比说明你的方法有何优势,或者引用别人的工作以检验你的方法的合理性。5、对于结果的介绍,也需要引用文献来说明你得到了什么新的或者不一样的结果。在讨论结果时,需要引用文献来说明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合理。如果你的论文涉及过程分析,那么还需要交代使用了谁的方法。6、最后,在介绍结论时,可以对比文献指出你有什么重要贡献等。总结而言,为了显得很专业,需要引用原始文献、引用亲自阅读过的文献、引用相关文献、尊重文献的本意、满足格式要求和引用规范、将文献工作逻辑地嵌入到自己内容介绍之中、将文献引用贯穿到全文各个部分。

  • 索引序列
  • 国内外参考文献要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嘛
  • 国内外参考文献引用
  •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对自己课题的启发
  • 国内外参考文献怎么引用
  • 参考文献可以引用自己从未阅读过的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