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解析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解析

如题。视觉艺术已经成了当代美学、艺术学和文艺学的显学,这部书的最大好处在于梳理清晰。这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很好的路径,指引了我们去看待这些一些问题:视觉艺术的起源、视觉艺术的演变,等等

批评是一种艺术为话题的作文,题目自拟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解读

对艺术实践过程中通感现象的心理分析关键词:主体(人);客体(艺术作品);艺术实践;通感现象;心理分析摘 要: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现象,这种移借和互通在艺术心理学上统称为通感现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可能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更多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主体先期获得的与其相似的经验并被客体所唤起,使主体感悟到艺术家在作品中想要达而没表达的东西,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叫二独创作)。本文对通感现象的形成从艺术心理学上作了一番分析,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所起的作用,这有利于主体艺术修养的提高。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意象中出现的视觉画面感;又如我们在称赞歌手时常说的“这个人歌唱的真甜美”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也就是人的各感官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互通现象。艺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通感现象早已有之,如在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和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都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如他们提出的“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论点。在本文中,不打算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加以考证,只对这种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过程,以及在艺术欣赏中的运用做一番心理分析,以便在艺术课教学上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通感一词的涵义在艺术心理学上指主体(人),在情感观照的媒介(艺术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现象,是一种各感官联觉感受和创造性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提出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感官移借现象加以概括总结后提出的,并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规范了这一现象的内涵,以便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和认识。通感一词最早是在对唐诗的创作特征分析时出现的,现已成为唐诗语言艺术六种表达方式之一(散中见整、互文见义、指代关系、灵活倒文、通感、平字见奇)。由于艺术有着共同的特性(都是以形象、情感为表达目的),所以通感现象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中,也同样存在于其他艺术种类中。下面就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因素、形成的过程以及在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运用。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与先决条件1、审美需要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媒介作用的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主体的人。我们知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追求物质满足外还要不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追求美的事物,并从美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种物质所不能替代的精神方面的愉悦和兴致。这种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审美需要基础上的,只有当主体对美有所需要时艺术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所以从艺术心理学角度来看,审美需要是艺术欣赏实践和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2、大脑信息的存储大脑信息的存储是通感现象产生的先决条件。大脑对信息的存储并非是通感现象产生的一个环节,而是它的前期准备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主体的各感觉器官来对外部事物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在大脑中加以存储。主体只有在大脑中存储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后,才能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对艺术作品产生联觉的感悟作用,从而使主体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如果我们的大脑存储的信息太少或太单一,就很难在大脑内部产生通感现象,因此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认识艺术作品。例如:我们在欣赏王式廓的绘画作品《血衣》时,如果我们前期有关作品的信息存储的多而广,就很容易利用这些信息在大脑内部唤起各感官对作品联觉认识,并与画家产生共鸣。我们从画中劳苦大众翻身斗争恶霸地主的场面中看到群众呐喊愤怒的情绪、画面前景那全身瘫痪的青年人、拿着卖身契的虚弱老人、画中高举血衣控诉的妇女及抱者母亲大腿哭泣的孩子、愤怒声讨的群众等等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线,这时大脑有关类似情节已存的信息就会随着对画面的进一步欣赏感受而被唤起,同时大脑利用这些已存的信息进行各感官的联觉感悟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电影《白毛女》中喜儿的凄惨遭遇、雕塑作品《收租院》中挣扎在死亡线上穷苦的农民形象(视觉上的);又仿佛听到了二胡曲《江河水》那痛苦、凄惨、悲愤的旋律中所表达的对万恶旧社会控诉(听觉上的)等等。这种以感官移借来感悟艺术作品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主体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媒介,从对艺术作品的感性认识(表层)最终达到理性认识(里层),这也是通感现象的功能所在。所以前期大脑通过各感官获取信息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通感现象的产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体的大脑在获取信息时要广泛全面,并靠记忆的方式加以存储。我们不但要以有意识记忆的方式获取信息,同时也要注重无意识记忆方式对信息的获取。有意识记忆方式主要是指在大脑的支配下有意识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我们对书本知识的获取、有目的的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等;无意识记忆是指并非在大脑支配下获取信息的方式。如: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及各种经历和经验。相比而言前者记忆方式对信息的获取较为系统和规范,是有目的性的,但这种记忆方式由于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较弱,记忆的强度不高,所以在大脑记忆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性,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初获取的信息就会逐渐消失。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而后者无意识记忆方式在实际运用范围上要广泛的多,获取的信息也较不规范和系统、也比较复杂。但这种记忆却往往能给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无意识记忆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较为强烈的结果,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要不常说一个人最难忘的事情也就是对其刺激最深的事情。因此,事物对大脑皮层刺激的越厉害,它给大脑留下的印象就越深,也就越容易记住。但是,这两种记忆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无意识记忆往往需要有意识记忆的理性分析、归纳和总结。而有意识记忆也要靠无意识记忆来丰富自己。这两种记忆方式是大脑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也是通感现象产生的先决条件。二、通感现象的形成过程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通感现象,从人的生理学上来看这种感官之间是不可能互通的,如音乐只能听不能看,相反绘画作品是看的不可能听。但是从艺术心理学上看,这种感官的互通现象是可以实现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色彩的温度感,色彩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而人们却能从大脑意象中产生触觉上的温度感。又如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受,人们却能从大脑意象中转化为视觉画面的感觉。这里的感官互通并非是真实的,而是大脑意象中的互通,是一种暗箱似的运作,外部是看不到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和艺术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类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感觉器官在大脑的支配下进行不断的调整,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从而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在艺术欣赏实践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主体的人,而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大脑,大脑在通感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对主体的各个环节起着支配作用。下面从艺术心理学上分析一下通感现象形成的各个环节及作用。例图:艺术欣赏实践中通感现象产生的心理过程:[听觉] [意象听觉][视觉] [意象视觉][触觉] [媒介:艺术产品] [大脑] [情感感受] [联觉作用] [ 意象触觉][嗅觉] [意象嗅觉][味觉] [意象味觉] 反过来帮助主体更深 非现实、创造性的和 刻地感悟理解媒介。 理想化的感官意象。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通感现象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除了客体媒介外,其他各环节都是主体的心理活动。通感现象产生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主体对客体的情感观照这是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主体对媒介的感性认识阶段,属于表层范围的。当主体产生对美的事物追求的愿望(审美需要)时,主体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参与艺术的欣赏实践活动,并对艺术产品进行审美活动。(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方面)主体在欣赏实践活动中,首先要用感官感知艺术作品,也就是主体对客体媒介的观照活动,这里的主体和客体是一种辨证关系。主体的观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认识感悟媒介的活动,并与情感活动相联系的。因为,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情感体会、审美态度,所以主体在欣赏作品时自然也要带着情感来感知艺术作品。此外,主体在观照媒介的活动中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主体是带着情感来感知媒介的。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如果主体没有对客体的情感观照,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感知艺术作品的内涵。如果主体在观照媒介的活动中只是看看了知、听听完事,这也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了。所以,只有主体带着一种情感去感受客体,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才能进行下去,主体最终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表层到里层的飞跃。而客体媒介在艺术欣赏实践过程中是被认知体,处于被动地位。但也有它能动的因素在其中。这种因素主要表现为: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首先要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要能够使主体正确地感知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唤起主体对作品的情感感知。这也是所有优秀艺术作品共有的特征。如果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容脱离生活和现实,或艺术家缺乏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作品的情感表达,也就不可能唤起主体的情感感知。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无法找到这类已存储的信息,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作品要表达东西。所以说,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能唤起主体对媒介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主体对作品的认识。(2) 大脑对信息的分析大脑对信息的分析是通感现象形成的第二个环节。是属于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这时大脑要对前一个环节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类,同时也被作为新的信息来加以储存。这里的分析主要是指对艺术作品的题材、体裁加以分析。(如:现代题材、古代题材、生活题材、爱情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事件题材、山水花鸟题材、科幻题材、工农兵题材等等)。同时也要分析作品所选用的体裁形式是否符合题材所要表现的内容,体裁是艺术作品表现的完整形式。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题材与体裁相统一的,也就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3)情感感受与联觉感悟作用这个环节是通感现象产生的最重要的环节。我们知道情感活动是艺术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贯穿着艺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艺术活动如果没有情感活动相伴随,艺术也就失去了意义,俗话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则以情动人。这里的情感感受与情感观照是有很大区别的,情感观照只是对媒介初步的情感感知,具有直接的、外在的、表面的情感感知的特征,是主体的表层认识阶段,这时主体还没有进入欣赏艺术作品的阶段,要注意区分看画和欣赏画、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不同。情感感受是艺术欣赏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它是建立在情感观照基础上的,是情感感悟的深化。在这一环节中,主体基本体验到了艺术家在艺术作品里所表达的情感,并在大脑的支配下有意识的唤起前期已存储的与媒介所表达的情感相类似的信息,帮助大脑感悟认识艺术作品。这些信息是多感官性的(包括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具有各感官联合感悟艺术作品的特征,所以也称联觉感悟。只要有利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各感官的信息都可以利用,并可以打破生理上的界限,使感官之间产生互通,也就是本文所谈的通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谈的通感现象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而不是生理学的,是主体大脑内部情感和思维活动,是暗箱式的,外部是看不到的。这里所谈的主体各感官之间的相互移借和互通从生理学意义上是不可能产生的,但从心理学意义上看是可以实现的,它是一种大脑内部感悟事物的方式,是大脑意象中各感官之间的互通,这种意象中的感官互通方式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能帮助主体从多感官的角度来体验和感悟艺术作品,并唤起主体的情感感受。其次,使主体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帮助我们体会到艺术作品之外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就是艺术家要表达而没有全部表达出来的那些内容,同时也使主体在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上产生独到的和创造性的发挥,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完成补足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内涵或形象,与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第三,可以帮助主体从表层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感性认识)进入到里层对艺术作品的认识(理性认识),使主体真正体会到作品中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情趣志向、伦理道德、美与丑、真理与谬论等等内涵,从而使主体心灵上和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以上具体谈了一下主体产生通感现象的心理过程及作用,第三个方面谈以下通感现象中感官互通的方式。三、感官向意象感官转换的方式感官向意象感官的转换主要指的是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主体以某一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感悟媒介(艺术作品),并在情感感受的作用下唤起大脑内部意象中的其他感觉器官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前者的感觉器官是真实的、实在的。而后者所提的感觉器官并非是真实的、实在的,而是大脑内部思维所引起的一种虚幻的、意象中的感官。所以我们在用这种意象感官解释艺术作品时都要加上“仿佛”二字。如我们仿佛看到;我们仿佛听到等。这种意象感官的感悟方式具有主体自身创造性的理解认识艺术作品的特征。感官向意象感官转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视觉不仅可以向意象视觉转换,同时还可以向其他意象感官转换,所以这种转换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感官之间的转换;另一种是不同感官之间的转换。如一个漂流海外多年的老华侨每当在异乡听到家乡的《思乡曲》时就会唤起对家乡的思恋,他仿佛听到了年迈的老母亲的声声呼唤(同一感官听觉向意象听觉的转换);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象,那风貌依旧古朴的房屋,那用木桩做栅栏围起的院子,那门前不知用了几代的石磨盘,那后院茂盛的枣树等等(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视觉的转换);仿佛闻到了家乡泥土的方向的芳香(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嗅觉的转换);仿佛在盛夏季节感触到了家乡那凉爽的微风和严冬季节屋内那土炕的温暖(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触觉的转换);仿佛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品尝的了那又甜又脆的大枣的甜美(不同感官听觉向意象味觉的转换)。这些联觉感悟认识艺术作品的方式正是本文所提的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通感。由于这种通感并非是真实的,但是在主体大脑意象中确实存在,所以我们称它为通感现象。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运用于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同时也大量运用于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中。通感现象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可以极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对媒介想象认识作品及创作性认识作品的能力,从而帮助主体对媒介的认识从表层的感性认识发展到里曾的理性认识。另外由于主体的个人经历不同、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存储信息的方式不同等因素,所以造成了主体认识媒介的多样性,这就是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为什么出现“一千个人欣赏哈姆雷特就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是由于通感过程是一个想象及创造感悟艺术作品的过程所造成的,但是它只发生在主体的情感感受和联觉感悟阶段,然而在最终的理性认识阶段上是相统一的,不会出现大的分歧。此外通感还可以帮住主体体会和感悟媒介中所没有表达出的内涵并与艺术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从而使主体在艺术欣赏实践活动中从心灵上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以上是本人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通感现象的一点体会,并做了一些肤浅的分析,文中可能出现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对艺术设计批评的理解包括了很多个方面,很多个内容。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

如题。视觉艺术已经成了当代美学、艺术学和文艺学的显学,这部书的最大好处在于梳理清晰。这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很好的路径,指引了我们去看待这些一些问题:视觉艺术的起源、视觉艺术的演变,等等

批评是一种艺术为话题的作文,题目自拟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摘要

如题。视觉艺术已经成了当代美学、艺术学和文艺学的显学,这部书的最大好处在于梳理清晰。这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很好的路径,指引了我们去看待这些一些问题:视觉艺术的起源、视觉艺术的演变,等等

我对艺术本质的看法(艺术概论作业小论文)

钢琴艺术赏析论文1000字内容解读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踏板被人称为钢琴的灵魂。”从鲁宾斯坦的这一名言我们不难看出钢琴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水平粗浅的初学者,还是蜚声海内的钢琴大家,在演奏中无一不会不使用到踏板,但是关于踏板使用方面的文献却寥若晨星。在钢琴教学,尤其是初、中级程度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对学生系统的教授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只是在需要学生使用踏板时才会零碎的作出一些指导。而这样导致的诸如:只顾踩踏板而不及时放、为追求所谓的“气势”“热闹”而胡乱的使用踏板、更有甚者将踏板作为技术缺陷,力度不足的掩饰等毛病。有鉴于此,我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多年来在钢琴学习上的一些心得对钢琴踏板的运用做一番探讨,有不足和疏漏之处还望予以斧正。 一.踏板的基本功能 钢琴踏板的使用是弹奏方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踏板使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因此在谈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之前,有必要先简介一下钢琴踏板的最基本的功能。 1、右踏板是延音踏板,一踩下去,钢琴里的制音器全部打开,所有弹到的音就会延长。当脚一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 2、左踏板是弱音踏板(ulna cord) 在一般家用立式钢琴上,踩下左踏板,琴槌整个往前挪一些,离琴弦的距离就缩短了,声音相应就弱了。在演奏用的三角钢琴上,一旦踩下左踏板,则是整个键盘向右稍挪动。在三角钢琴上原来每个琴槌应击中三根弦,踩了左踏板以后,整套琴锤就会稍向左侧移动,这时琴槌只能击一根弦了。这样声音不但弱多了,而且产生了不同的音色变化。所以有时乐谱上标明"一根弦"或"三根弦"就是表示用左踏板式是放开左踏板。由于左踏板在演奏琴上能作出这样的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它的作用就不仅是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也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柔和,并除掉音质中任何敲击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乐演奏者的弱音器”。 3、中踏板最经常地的被称做延长音踏板(sostenuto)。在立式钢琴上,它会使击弦机上方一块厚绒降下来,挡在琴槌与琴弦之间,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就小得只有自己听得见,屋外的人则听不见,这是为了不影响别人,没有演奏上的意义。而在演奏用三角钢琴中的作用与在立式琴上的作用完全不同。这个踏板的作用有点象巴罗克时期乐队里的通奏低音。用来支持旋律声部的流动,换句话说,如果钢琴的高音声部极为复杂,但是左手的跨度又很大,必须弹奏低音(控制和声节奏)需要将低音延长,如此一来,钢琴家就不能两头兼顾(因为没有第三之手),这时候,左踏板的优势就极为明显了!它的作用就是在这是发挥了出来。钢琴家踩住这个踏板,再弹低音,这个低音就会被持续(而不象右踏板那样使整架钢琴当时发出的音都延长)然后,在这个低音的支持下,就能很从容的弹奏较高声部的曲调。所以,这踏板就是解放左手,有目的的减低弹奏难度的踏板。 二.踏板运用的基本技巧 首先有必要补充一下一些踏板技术动作的基本要领 1.脚的位置 脚的位置在使用踏板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演奏当中脚的错误位置会妨碍脚和手之间的敏感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只脚使用两个踏板的时候,如有时需要这样用中踏板和左踏板时。正确的方法是脚应放在能使最大的压力点来自脚趾和脚的交界处的位置上。不要太靠近钢琴,脚尖几乎顶着琴板,用脚心踩踏板,这样不灵便;也不要偏远,只用脚趾踩踏板,这样不塌实。 2.脚的动作 脚跟不要离开地面,以脚踝为主要动作部位,用前脚掌将踏板踩下去、放起来。放掉时,脚掌可以一直不离踏板,如果为了放得干净也可以稍离一点点。 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踏板使用的一些基本技巧 由于我们常用的是右踏板,而另外两个踏板的使用比较少见。因此我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主要对于右踏板的使用技巧进行分析。(附表 ) 1. 踏板,又称节奏踏板或重音踏板,在这个技巧中踏板与一个和声同时被踩下去,在下一个和声前一刹那被放掉,然后再和下面新的和声发声的同时踩下去。适用与强调节奏特点的乐曲中,可以产生增强音量,获得浑厚共鸣的效果。在肖邦《前奏曲》OP.28 NO.20中由于整首乐曲都是柱式和声连接,属于一种进行曲风格,如果使用音后踏板就会使得旋律变得过于连贯,而失去乐曲本身的那种类似沉重步伐的效果,因而在踏板法的选用上要使用直踏板,一个和声一换。(本身乐谱上也有标记要使用直踏板)(谱例 肖邦 《前奏曲》OP.28 NO.20) 舞曲风格的乐曲踏板的使用在于表现舞蹈风格的特点,如《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舞曲》中4个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前3小节踏板踩在节奏重拍上,而第4小节踩在节奏弱拍上这是和蒙古舞蹈的舞步相一致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舞曲》) 2. 音踏板 我们常说的“切分踏板”和“跟随踏板”,两者和“连音踏板”都是一回事,即连奏中的更换踏板。“切分”的意思是,弹奏连奏中的第2个音时,手往下时,脚往上(而后再踩下),类似切分音的节奏。跟随的意思是,脚跟着第2个音弹下后重新踩下的。——目的都是一个,连上两个音,又不使前后音相混。它是最常用的踏板技巧,它的最简单的应用是出现于当两个音或和弦要用一个无缝的,又不被模糊的连奏连接起来时。如果想要清楚的换好踏板,没有以前的和声的遗留,并在声音中没有裂缝,以下的步骤是必要的: (1)弹奏,并用踏板抓住第一个和弦。 (2)接着当弹奏下一个和弦时,抬起踏板。 (3)听新的和弦的声音。在锤子重新打击琴旋的一刹那,制音器应该已经制止了原来和声的声音。 (4)当手指继续按住琴键时,重新踩下踏板。再仔细听,要肯定没有以前的和声被留在新换的踏板中。 (5)每个新的和弦重复以上过程。 在格里格的《致春天》OP43 NO6中右手的和弦是在模仿春风在吹拂的效果,如果使用直踏板那么就无法表现这种意境,但是如果使用如图示中的方式来踩踏板的话可以使的右手的和声进行更加连贯。(格里格 《致春天》OP43 NO6) 当然在不可能把低音的每个新变化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踏板的清楚更换的时候是可以把踏板提前抬起的。如在肖邦《夜曲》OP27 NO1中象谱例中所标识的那样,既可以使和弦在衔接时声音不会有明显的间断,也不会由于将踏板踩到新和弦出现后所带来的声音浑浊的效果。(谱例) 3. 抖动踏板,又称颤音踏板。是利用脚在踏板上快速的,相当浅的踩动(附表) 这种踏板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追求特殊的音色,或降低声音的亮度。 在肖邦《奏鸣曲》OP35的最后乐章中,为表现一种“坟墓上的风”的效果,就必须使用抖动踏板,来表现它的轻薄的、不规则的模糊感。 4. 全踏板,半踏板这是基于踩踏板的深浅而言的。全踏板即将踏板踩到底,是音响获得持续而连贯的效果。半踏板当乐曲的和声背景上保持一个低音时,而上面的和声出现混浊,用很小的动作,把踏板放起一半,然后迅速踩下,以获得既使低音长久,又使高音纯净的效果。还有将踏板踩1/4 1/3 1/2 3/4 等用法来使钢琴产生各种各样的音色变化,从而使音乐更加完美,音色更加丰满。这对演奏者对音乐内容的正确理解及脚下的工夫深浅与灵敏的听觉要求很高了。 5. 有一种跟脚没有太大关系的“手指踏板法”: 每一个断奏的音下键到底不放并且不需脚踏板的帮助从而使击弦机不归位——弦的震动持续,和踏板的效果一样而且不会与其他音符浑浊成一团,这多在谱面的连线处且尤其是没有踏板的地方(比如赋格)使用 要注意:保持不放的下的过程和触键的位置对音色有很大的影响。 三.踏板的运用 对于如何选用踏板我们应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和声的变化 乐曲中随着和声的变换而变换踏板,这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常识。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对乐曲的和声变换有所了解,以选择正确的踏板使用方法,如果对乐曲的和声没有做出恰当的分析,那么所选择的踏板使用方法就有可能不恰当,造成声音混乱,破坏演奏的效果。因此正确而恰当的和声分析是关系到踏板的使用是否正确的根源。使用时必须在和声的每一个新的变化之前的一瞬间放掉踏板,然后在弹新的和声的瞬间精确的踩下踏板。如果采用适当的速度,声音就不会有明显的间断。因为和声的音响会填满踏板更换之间的空隙,使和声清楚连贯。尤其是演奏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作品中,这种更换踏板的方法增强了和弦的效果,不免了声音的浑浊。如柴科夫斯基的《四月》中每小节换一次和声,踏板也每小节换一次。

当然这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但只换了1次和声,如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得浑浊,这是极其错误的。 2.节奏的需要 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为传递乐曲的情绪所服务的踏板在使用时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考虑。往往是为加强节奏的效果而使用节奏性的直踏板法。 3.作品风格 作品的风格可以说最应当要注意的一点,在你选择踏板的使用的时候如果你不考虑作品的风格那将是致命的错误。因为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作品也有其叫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在演奏巴赫的作品的时候对于巴赫的音乐作品,许多演奏家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巴赫的那些作品诞生的年代还没有右踏板的出现。在演奏中如果使用踏板,将影响作品的原始风貌。但不知是否有人考虑过在巴赫创作这些乐曲的年代同样没有现代钢琴的出现,那些作品是为羽管键琴和古钢琴所创作的。可见,我们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作品就已经破坏了巴赫作品的原始风貌。 在巴赫作品中如何使用踏板的问题上菲鲁奇奥·布索尼的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踏板在巴赫的钢琴作品中是需要的,在钢琴作品中使用踏板而有听不出来,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有关这一点,我们指的是用踏板来连接两个依次进行的单音或和弦,为强调一个悬留音,为延续一个单声部,等等;一种处理方式其中并不显出具体的踏板效果……在任何地方只要可能,尽量用手而不是用踏板来延续一些音。”由于巴洛克时期和19世纪的声音概念不同,19世纪喜欢主要为密集的洪亮度、音型的融合和延续长的低音持续音而使用踏板,但巴洛克时期是具有对位的声部清晰,并且每个声部有对比性奏法的观念的时期,因此在弹巴赫的作品时不能将作品的踏板处理为19世纪时期的那种方式,应当要: (1) 不要把踏板踩得太深,以免产生太强的泛音; (2) 不要把踏板踩得太长,根据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使用踏板,多换踏板,保持声部清晰 如在下面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集》《降b小调前奏曲》的这段乐曲中就是用右踏板帮助在重复音中做到连音连接。 巴赫的作品在结尾处的尾奏部分往往使用的是一种完满终止,即K →Ⅳ→Ⅴ →Ⅰ这种极具有宗教色彩的结尾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宏伟的“全奏的风琴”效果,如果不踩踏板就无法在现代钢琴上表现出这种效果。如下例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第一集》《升C大调赋格》的结尾部分。 在演奏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的作品的时候,由于在他们的音乐中,织体的清晰度、句法和奏法决不能搞得含糊不清。如同在钢琴上弹奏巴赫一样,在莫扎特或海顿中使用踏板必须觉察不出来。在使用时要注意 (1)在设计踏板使用时,应该首先不用踏板学习音乐,所有的奏法单独用手指完成,以后可以为了音色而少量的增加一些踏板,或为使一个难于应付的连奏变得更为容易而短时间的使用; (2)在快板乐章中,尤其在快速音群时,不使用延音踏板,而使用颤音踏板; (3)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为增加共鸣,加强乐曲的连贯与和声的丰满可使用延音踏板。 由于贝多芬是要求踏板的使用达到可以感觉的程度的第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在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有贝多芬亲自标明使用踏板的地方,必须要按照标记去做。在下面一些地方可以使用踏板: (1) 为保持逐渐的均匀的渐强和渐弱,可以使用踏板; (2) 为有助于演奏legato,增强乐句的连贯,可以使用踏板; (3) 为使音响更丰富饱满; (4) 为获得色彩性效果; (5) 为加强力度对比; (6) 为连接个乐章而使用踏板。 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虽然贝多芬的作品中大量的出现了使用踏板的标记,但是他所做的标记是为他所知道的钢琴写作,而不是为了今天的乐器,特别是更少的传送力量,以及音域之间更大的区别的问题,会不时的影响踏板的使用,这时对贝多芬的踏板使用方法做适当的修改以适应现代乐器,但要注意的是有关气氛朦胧的原来概念应该保持下来。`另外一方面有迹象表明贝多芬使用踏板比他所标记的要多,但这不应作为可以毫无选择的使用踏板,或不去了解贝多芬最希望踏板为他的音乐做些什么的一种许可。 4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到了浪漫派的肖邦,舒曼,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踏板的运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们极大的发掘了钢琴音色变化的可能性。作为音色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踏板的使用也更复杂更精细。尤其是李斯特,在他的许多钢琴作品中见到的暗指的踏板效果以及明确的踏板标记,这表明他具备了一种远远走在他时代前面的对踏板用法的理解。至少在他的晚年,他用了切分或连音踏板,一种当时认为先进的技术,在现今已被普遍使用和讲授。 李斯特的写作一般要求踏板的丰满、充足的使用,特别当需要它作为长持续音的一个支持时。在他为声乐和其他乐器的作品的钢琴改编曲中,踏板被大量的或几乎经常的使用。在所有长的旋律音上使用踏板,特别是那些在高音区的,即使它们没有被下面的和声材料所支持。 李斯特和贝多芬以及舒曼这样的作曲家一样,在踏板标记上经常指示一个特殊效果,而不是普通任凭演奏者自行处理可以做到的一个习惯用法。任何数目的这种特殊效果都可以被找到,它们有许多反应了明确的诗意的、形象化或甚至哲学的思想。 在印象主义的德彪西、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中,虽然在他们作品的乐谱中几乎完全没有踏板指示,所存在的为数极少的几个也往往是粗略和模糊的,但是在他们的作品中不能想象倘若不使用踏板,印象主义的神奇和美丽将如何去表现。印象主义音乐的流畅、充满水分,润泽的声音,以及连贯的、斑斓的、变化的色彩只有在准确的使用踏板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需要我们谨慎而敏感的使用踏板。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知道,对于踏板使用的说明,一千句话都比不上一次演奏。踏板是任何钢琴演奏中极具个性的部分,没有两个演奏者会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使用踏板,而同一个演奏家也不会在每次演奏中用同样的踏板法,然而每人在演奏当时都能同样具有说服力。这种灵活性可由多种因素来解释。诸如速度、力度、声音、奏法、声部的平衡、作品的风格和时代、音乐厅、乐器等这样一些多种多样的可变因素,甚至还有演奏者当时的情绪,也时常会影响踏板使用方法的选择。写下来的踏板使用方法指示,不管它们是如何仔细地被标记的,甚至是作曲家提供的,也往往需要演奏者的修改。因此“只有耳朵本身,才永远是艺术性演奏的最终指导,而不是一套印出来的指示。”    每个曲子有不同的要求,这就必须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因为由于踏板是一种性质的技巧,想完全学到运用的每一个细节,和老师们用得一样,是不可能的,唯一永远的老师只能是自己的耳朵,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训练,要使自己的耳朵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踩在踏板上的脚或大或小的动作所引起的声音的任何反应。想象出将要弹奏的音响效果,并指示脚的动作,以实现希望的音响。

题目太宽泛了

  • 索引序列
  •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解析
  •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解读
  •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
  • 艺术批评论文1000字内容摘要
  • 钢琴艺术赏析论文1000字内容解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