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

发布时间: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新校区是在职大里面宿舍一起的也不算是完全合并吧职大是跟广播电视大学完全的合并了呵呵信的过别担心在扬州来说还是非常的不错的专科学校了祝你好运

林道立,男,1957年11月生,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副主编。曾获扬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图

在家庭和扬州双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年轻时的朱文光就喜欢上了绘画,师从姜壁、顾伯逵、宗静风及何庵之等师。朱文光先在扬州工艺美术部门任美术设计员,后又得以考入扬州师范学院深造,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扬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和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室主任。朱文光从事绘画艺术五十余年,花鸟、人物皆擅,尤精于画虎。他笔下的虎多置于雄伟的山水之中,或卧、或立、或啸均显得勇猛而有生气,如此之布局,既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气壮山河,又生动地表现了虎的威武之美。1992年,他的虎系列作品先后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国际画廊、纽约苏荷区东风画廊举办的中日韩艺术家作品联展等展事中展出,并受到美国观众的青睐。除了擅长画虎外,朱文光还喜画人物。他笔下的《福寿图》是一幅中国民间年画形式的人物画,画家把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传说中的福禄寿神,以极其生动的笔法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笔下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也很感人,诗人那忧国忧民的形象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月色荷姑》则清新素雅,在大片荷叶和百荷以及远景天空的月亮,将荷姑烘托得楚楚动人,不禁使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作为扬州籍的画家,朱文光的绘画作品多次被邀请在美国办展。2005年,应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朱文光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应邀赴美出席画展开幕酒会。其时,中国驻纽约的文化领事舒晓参赞、北美粉彩画协会主席张哲雄,奥杜邦美术家协会主席纳多纳及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教授、著名画评家菲立甫·古尔德等中外名流参观了画展并出席了开幕酒会。作品先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介绍过。近几年来,朱文光先生虽病魔缠身,但从未放下手中画笔,直至仙逝前仍笔耕不辍,他为朱晨光艺术馆绘制的工笔重彩朱熹画像和为溪廉阁绘制的工笔重彩周敦颐画像均获得了各方赞誉。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图片

(一)中国近现代教育与社会文化史《民众教育馆与基层政权建设:以1928-1937年江苏省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4年第9期全文复印)。《民众教育馆与私塾改良:以1930-1937年江苏为中心的考察》,《历史教学》2012年第4期。《抗战前江苏民众教育馆的教育电影》,《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论20世纪20年代新学制改革中的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2014年第9期。《六十年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期,并收入《课程改革的探索之旅:〈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百篇精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论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论梁启超的历史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洛阳师院学报》2000年第6期。《历史意识:20世纪20年代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分析》,《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黄质夫与民国时期“栖霞新村”建设》,《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读20世纪初美国约翰生·亨利〈历史教学法〉札记》,《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4期)。《中华教育改进社与历史教育改革》,(台湾)《历史教育》第11期,2007年12月。(二)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问题《历史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教学》2014年第2期。《历史教科书中“课文思考题”的教学研究》,《历史教学》1999年第10期。《历史概念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教学》2000年第5期。《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创新浅议》,《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期。《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教学》2001年第11期。《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新课程与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历史教学》2002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2年第12期)。《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9期。《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论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1期)。《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置及实施》,《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3期,并收入《新世纪的历史教育》(方骏主编),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6年版)。《中国大陆初中历史课程与教材改革述论》,(台湾)《历史教育》第9、10期合刊,2003年12月。《评“川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历史教学》2004年第1期。《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1期。30 《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衔接性问题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6年第9期)。 《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并收入《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论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高校“历史教学法”技能课定位说之质疑》,《历史教学》2007年第10期。《“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论历史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式》,《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9期。《教师的“过程”目标哪去了:关于历史课“教”的“过程”目标》,《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高校历史教学对中学教师的启示》,《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重视发挥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束鹏芳历史教学的流变与形塑》,《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浪漫主义下的深邃》,《历史教学》2014年第5期。《浅评识图题〈时局图〉》,《中学历史》1986年第6期。《近年高考历史试卷“填图与识图”题的发展与不足刍议》,《中学历史教学》1987年第3期。《也谈怎样讲授〈天朝田亩制度〉》,《历史教学》1989年第3期。《浅谈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2期。《班主任工作与心理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浅谈插图与历史教学》,《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1994年第1期。《浅谈迁移与中学历史教学》,《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议》,《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7年第5期。《对高师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的几点认识》,《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中学历史教学评估的功能与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年第5、6期合刊。《论适应素质教育的校内历史考试与评估》,《教学月刊》1998年第6期。《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论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课程设置》,《洛阳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台湾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理念试析》,(台湾)《历史月刊》2003年第1期。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读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期。《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高师研究性教学》(合著),《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论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合著),《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注重理论分析,探索课改热点》,《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价值与冲突: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历史”的叙述分析》(合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谈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2期。《从“教本”到“学本”》,(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14期,2003年9月。《论初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编纂、特点与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8期。《试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合著),《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0期。《论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改革》,《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6期。

在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属于省级需要国家级的有中国校外教育,我来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图案

不怎么样,原来其校址在史可法西路,现在搬走了。以前是招聘扬州市周边乡、镇、村的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回去做老师。

在家庭和扬州双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年轻时的朱文光就喜欢上了绘画,师从姜壁、顾伯逵、宗静风及何庵之等师。朱文光先在扬州工艺美术部门任美术设计员,后又得以考入扬州师范学院深造,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扬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和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室主任。朱文光从事绘画艺术五十余年,花鸟、人物皆擅,尤精于画虎。他笔下的虎多置于雄伟的山水之中,或卧、或立、或啸均显得勇猛而有生气,如此之布局,既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气壮山河,又生动地表现了虎的威武之美。1992年,他的虎系列作品先后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国际画廊、纽约苏荷区东风画廊举办的中日韩艺术家作品联展等展事中展出,并受到美国观众的青睐。除了擅长画虎外,朱文光还喜画人物。他笔下的《福寿图》是一幅中国民间年画形式的人物画,画家把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传说中的福禄寿神,以极其生动的笔法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笔下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也很感人,诗人那忧国忧民的形象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月色荷姑》则清新素雅,在大片荷叶和百荷以及远景天空的月亮,将荷姑烘托得楚楚动人,不禁使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作为扬州籍的画家,朱文光的绘画作品多次被邀请在美国办展。2005年,应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朱文光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应邀赴美出席画展开幕酒会。其时,中国驻纽约的文化领事舒晓参赞、北美粉彩画协会主席张哲雄,奥杜邦美术家协会主席纳多纳及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教授、著名画评家菲立甫·古尔德等中外名流参观了画展并出席了开幕酒会。作品先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介绍过。近几年来,朱文光先生虽病魔缠身,但从未放下手中画笔,直至仙逝前仍笔耕不辍,他为朱晨光艺术馆绘制的工笔重彩朱熹画像和为溪廉阁绘制的工笔重彩周敦颐画像均获得了各方赞誉。

⒈推行按揭购房 启动住宅市场 《扬州大学学报 》⒉教育消费热点分析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⒊论人力资源价格三个层次的形成机理 《价格月刊》⒋教育消费新热点:居民教育消费需求增长 《中国第三产业》5.浅析商品房滞销的原因 《机械电子统计》6.人力资源价格的动态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7.高校素质教育之我见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8.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9.政治经济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初探 《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增〈〈企业经营形式〉〉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参编11.《政治经济学教程》上下册 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消费》 省级 1997—2000年 已结项《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初探》院级 2000—2001年 已结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创新》省级 已完成

1、《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研究》,《理论探讨》72、《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向度》,《江海学刊》2009.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24、《建国后毛泽东资本主义观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江海学刊》2006.45、《区域文化刍论》,《江苏社会科学》2006.66、《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纵横》2006.77、《论总结大跃进的方法论》,《理论探讨》38、《论湖南自修大学的创新性与革命性》,《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9、《论毛泽东早期干部教育思想的渊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0、《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构建》,《扬州大学学报》2006.511、《以产业创新为突破口壮大县域经济》,《现代经济探讨》2006.1212、《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3、《着力增强学好用好政策的本领》,《群众》2009.714、《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扬州大学学报》315、《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唯实》116、《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经验》,《南京市委党校学报》117、《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创新》,《群众》718、《大众化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甘肃理论学刊》619、《论周恩来的历史观》,《觉悟》320、《中华苏维埃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思想与实践》,《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21、《扬州水文化刍议》,《扬州教育学院学报》322、《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教育史研究》223、《农村也要讲科学发展》,《群众》924、《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群众》1025、《科教兴国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研究》126、《毛泽东与中央苏区的学校干部教育》,《江西社会科学》827、《对“农村城市化”的异议》,《农业现代化研究》428、《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29、《百强县发展经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启迪》,江苏省委《调查研究》1430、《“郭集现象”解读》(上下篇),江苏省委《调查研究》26-27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照片

1、《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研究》,《理论探讨》72、《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向度》,《江海学刊》2009.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24、《建国后毛泽东资本主义观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江海学刊》2006.45、《区域文化刍论》,《江苏社会科学》2006.66、《从“百强县”经验看我国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纵横》2006.77、《论总结大跃进的方法论》,《理论探讨》38、《论湖南自修大学的创新性与革命性》,《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9、《论毛泽东早期干部教育思想的渊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0、《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的构建》,《扬州大学学报》2006.511、《以产业创新为突破口壮大县域经济》,《现代经济探讨》2006.1212、《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3、《着力增强学好用好政策的本领》,《群众》2009.714、《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扬州大学学报》315、《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唯实》116、《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经验》,《南京市委党校学报》117、《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创新》,《群众》718、《大众化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甘肃理论学刊》619、《论周恩来的历史观》,《觉悟》320、《中华苏维埃时期的反腐倡廉教育思想与实践》,《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21、《扬州水文化刍议》,《扬州教育学院学报》322、《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教育史研究》223、《农村也要讲科学发展》,《群众》924、《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群众》1025、《科教兴国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研究》126、《毛泽东与中央苏区的学校干部教育》,《江西社会科学》827、《对“农村城市化”的异议》,《农业现代化研究》428、《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29、《百强县发展经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启迪》,江苏省委《调查研究》1430、《“郭集现象”解读》(上下篇),江苏省委《调查研究》26-27

在家庭和扬州双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年轻时的朱文光就喜欢上了绘画,师从姜壁、顾伯逵、宗静风及何庵之等师。朱文光先在扬州工艺美术部门任美术设计员,后又得以考入扬州师范学院深造,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扬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和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室主任。朱文光从事绘画艺术五十余年,花鸟、人物皆擅,尤精于画虎。他笔下的虎多置于雄伟的山水之中,或卧、或立、或啸均显得勇猛而有生气,如此之布局,既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气壮山河,又生动地表现了虎的威武之美。1992年,他的虎系列作品先后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国际画廊、纽约苏荷区东风画廊举办的中日韩艺术家作品联展等展事中展出,并受到美国观众的青睐。除了擅长画虎外,朱文光还喜画人物。他笔下的《福寿图》是一幅中国民间年画形式的人物画,画家把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传说中的福禄寿神,以极其生动的笔法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笔下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也很感人,诗人那忧国忧民的形象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月色荷姑》则清新素雅,在大片荷叶和百荷以及远景天空的月亮,将荷姑烘托得楚楚动人,不禁使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作为扬州籍的画家,朱文光的绘画作品多次被邀请在美国办展。2005年,应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朱文光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应邀赴美出席画展开幕酒会。其时,中国驻纽约的文化领事舒晓参赞、北美粉彩画协会主席张哲雄,奥杜邦美术家协会主席纳多纳及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教授、著名画评家菲立甫·古尔德等中外名流参观了画展并出席了开幕酒会。作品先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介绍过。近几年来,朱文光先生虽病魔缠身,但从未放下手中画笔,直至仙逝前仍笔耕不辍,他为朱晨光艺术馆绘制的工笔重彩朱熹画像和为溪廉阁绘制的工笔重彩周敦颐画像均获得了各方赞誉。

  • 索引序列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图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图片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图案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封面照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