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载人航天杂志社官方网站

载人航天杂志社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

载人航天杂志社官方网站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发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中国航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自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至2005年初,中国已成功发射了四十多颗人造卫星;2003年底,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的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航天发展简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就秘密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老五院),代号0038部队。该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其职责是攻克远程导弹的技术难关。 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9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发射长空1号卫星失败。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失败。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1990年4月7日,中国利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成功。 1992年,中国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 1996年2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B火箭发射“国际星7A”失败。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失败。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国前后发射成功了三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a、1b及1c。该系统所属的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经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时“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时“神舟六号”飞船载著两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发射升空。 中远期计划 中国航天将在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后,接下来的是要解决空间飞行器的对接技术;在太空建立空间实验室;此后,是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 启动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发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载人航天杂志社官方网站联系方式

敢问你什么居心?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主席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2、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投票结果: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3、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5、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二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108圈。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原子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海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回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二号

21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火星和月球,发现火星和月球有大量的水。

1、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接近牛胰岛素1963年,邹承鲁领导研究的天然胰岛素A、B链重组生成胰岛素的产率,由原来的5~10%提高到50%左右;1964年,钮经义、龚岳亭领导的多肽合成组人工合成B链。并与天然A链重组构建胰岛素获得成功。1965年,中科院有机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合作,由汪猷和邢其毅领导的联合研究小组完成了胰岛素A链的化学合成,上海生化所化学合成的胰岛素B链进行重组取得成功,并纯化得到了具有与天然胰岛素完全相同的比活性和抗原性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且其结晶形状和酶切图谱也与天然物相同。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成功,宣告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历经八年的科研攻关,夺得了这项科学竞赛的“世界冠军”。随后,由曹天钦主持起草论文,将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成果首先以简报形式发表在1965年11月的《中国科学》杂志上,并于1966年4月全文发表。2、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科技上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这项技术自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以后,仅至1994年,就已使中国的稻谷累计增产达2400亿公斤。此外,该技术还被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任职于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袁隆平最先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带领助手们开展了有关研究。他们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国首先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并解决了杂交水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等许多技术难题。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3、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共有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在这些代表中,包括了中国当时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武装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中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代表。这个会议有一百七十七名少数民族的代表出席。这是表示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空前未有的团结统一的一次大会。出席这个代表大会会议的代表中,包括了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许多历史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活动家。他们的年龄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的都有。旧时代中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这个会议中有一百四十七名代表。4、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幕。主办城市是中国首都北京,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本届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5、港澳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的政策,享有独立立法、司法、行政权及免向中央缴纳关贸税等政策,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港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籼型杂交水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胰岛素

载人航天杂志官网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七十六圈,历时四天十九小时三十三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7号发射,9月28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二选一的话,建议《科学世界》,是科普和知识性的。《科学之谜》的话,看名字似乎内容里都是没有答案的,还是学点东西选择《科学世界》的好。另外还有《发现》(DISCOVERY),《自然》,《科学》。

有的。以后太空战都是有可能的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十四圈,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载人航天杂志社

加入收藏夹手机腾讯网腾讯网首页新闻 娱乐 财经 科技 汽车 游戏 教育 读书 女性 星座 动画 重庆 拍拍 家居 订阅 电台 论坛 天气 体育 音乐 股票 数码 手机 动漫 校园 杂志 时尚 笑话 视频 西安 招贴 房产 图吧 评论 聊天 健康 您所在的位置:QQ首页 > 腾讯科技 > 科学探索 > 正文中国制定登月计划 15年将后建月球基地 2006年10月26日15:15 北京科技报 ()第 1 2 3 页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的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中,并没有提到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我国政府的官方文件中,至今也没有公布载人登月的具体计划或者设想,也就是说目前外界所传言的“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的证实。 国内航天界的专家表示,在航天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政府一向行动稳妥。实施登月计划时政府方面也同样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作为我国整个登月工程的前奏,我国谨慎地启动了探月工程的“绕”计划。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载人登月以前,实施针对月球的前期探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中国现在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是只有单程票,我们现在没有能力保证能回来。”欧阳自远因此认为中国的探月计划必须经历不载人时期的三个阶段,然后才能考虑载人登月,这也是绝对保障登月宇航员的需要。 事实上,让登月宇航员绝对安全返回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一点对美国来说也是如此。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甚至差一点毁于灾难。最惊人的是,当宇航员结束2小时的月球行走之后,竟然发现登月舱引擎开关损坏。原来,在狭小的登月舱里,宇航服刮断了启动引擎的极为关键的一个电路开关。如果没有开关,他们就今永远留在月球上。 另一份保存了30多年的机密文件显示,当时尼克松总统对宇航员可能被困月球的情况非常担心,并曾准备了一份备用演讲稿,其中称:“命运注定这些和平探索月球的人,永远安息在月球上。” 尼克松总统的这一“备用悼文”差点成为现实。万幸的是,宇航员用圆珠笔成功化解危机,最终逃过了劫难。“探索”频道2006年3月31日播出的最新纪录片《第一次登月》首次披露了这一惊人内幕。 国内航天专家表示,要想载人登月,并让登月宇航员绝对安全返回,宇航员必须尽早进行相关的适应训练。据悉,美国为了准备2018年的登月计划,美国的登月宇航员已经在海水下一个像宇宙飞船一样的罐状体中忙于训练。 然而,在2006年7月16到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在报告中透露,中国的航天员正进行针对神舟七号出舱任务的训练,目前并没有登月人员的培养。不过,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外界并不知晓。 白皮书密码 虽然政府方面在载人登月方面刻意保持了低调,但是有国内航天航空界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如果在发射月球卫星和机器人登月计划方面取得成功,那么何时载人登月,剩下的就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外界观察人士看来,实际上中国登月的步伐在一步步走近。 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置于重要地位。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发布《二○○六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2000年11月22日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后,发表的第二版关于中国航天活动的白皮书。从这份白皮书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时间内,探索外层空间将会成为中国航天计划的重要内容,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是被作为重中之重。此外,报告上的信息显示,为了加快探索步伐,并寻找资金或者技术方面的支持,将来中国在探月项目上寻求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铁板钉钉”。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报告的解读上看来,载人登月计划显然已经被纳入了中国政府的视野。 2024年,中国载人登月? 近几年西方媒体对中国整个探月工程的关注也在不断升温。 最神秘的、最新奇的、最不可思议的尽在腾讯科学地带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听说2014年以后这样的大推力火箭将进行首飞

正在研制的长征5号将使用06年完成试车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按照这个发动机的推力计算,长征5号的起飞重量可以超过1000吨,据说它的运载能力可以达到25吨。但是这样的推力要登月还不够,至少还要再提高一倍。由于120吨发动机已经完成600秒以上的长时试车,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成功了,因此200吨以上的发动机应该已经提上日程。火箭发动机推力的提高在技术上是极为高难度的课题。我们经常把飞机发动机技术比作航空技术中“王冠上的宝石”。然而,对于火箭技术而言,发动机技术就是王冠本身。如果说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含量占到整个火箭的80%,那么其中由于发动机的推力提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又占到了发动机的80%。在推力达到100吨级以上之后,推力的继续提高会变得极为困难。目前真正成功研制出超大推力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在美国之后,是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第二个问题是发射场。中国目前有3大卫星发射场,酒泉,太原,西昌。都属于内陆地区,而中国的火箭制造基地在北京和上海,查查地图就会发现,制造好的火箭只能通过铁路运到发射场。由于中国铁路的桥涵尺寸的限制,可以运输的最大直径为35米,因此中国的火箭直径最大只能有35米。从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的火箭运载能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决定在海南文昌建设卫星发射场。由于海南发射场的地理条件,可以用海运方式运输火箭,因此火箭尺寸可以不受限制。长征五号的直径为5米,只能在海南发射,而不可能在内地。正因为如此,长征五号的研制进度受到的最大限制就是发射场。前面已经说到,120吨级发动机的试车成功,意味着在技术上长征五号已经完成了80%,但是由于目前发射场没有建设完成,长征五号即使研制出来,也不可能发射。因此,它只能等待,直到2013年新发射场建设完成。土星五号的推力与长征5号相差一半,因此,有可能到2016年才能造出来跟土星五号推力差不多的长征6号。国家规划是2020年,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 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员。 望采纳

三马凌空,(注:三位宇航员都属马) 一步登天, 七回梦圆!600多:主要设备数量; 604吨:起飞推力; 8.1吨:发射飞船运载能力; 583秒:发射后,飞船送入预定轨道的时间; 3名:飞船成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480吨:火箭重量; 14.5公斤:舱内航天服重量; 120公斤:舱外航天服重量; 3000万:舱外航天服造价; 发射: 108盏:发射场区聚光灯数量; 58.3米:船箭组合体高度; 105米:发射架高度; 14摄氏度:发射场区气温; 5.3米/秒:发射场区风速,东南风; 30多台:发射场区各点号的光测、遥测、雷测设备数量; 7艘:分布于南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远洋测量船数量; 7次 :长征二号F型火箭飞行次数; 109次:长征火箭家族的飞行次数; 时间: 9月25日20时10分,航天员进入神七返回舱; 20时30分:发射塔第8层固定平台,按下启动泵;第3组平台船箭组合体展露; 15分钟准备:从外面关上飞船返回舱舱门、关上轨道舱舱门; 5分钟准备:3位航天员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面窗; 5、4、3、2、1:点火倒计时; 1,2,3,4:火箭稳坐发射平台; 第12秒:火箭向东南方向微微拐弯; 第120秒:“逃逸塔分离”,箭船越过最为危险的上升段前两分钟; 第136秒:“助推器分离”,火箭进入52公里高空,助推的4支小火箭完成使命; 第159秒:“一、二级分离”,飞过平流层和中间层,火箭芯一级自动脱离,芯二级和飞船一起接近大气层的边缘; 第200秒:“整流罩分离”,飞出大气层,神七在太空中露出真面目; 110公里:翟志刚报告“神舟七号报告:舷窗打开!” 第583秒:飞船到达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入口; 7.5公里/秒:火箭飞行速度; 343公里:中国人的足迹印到外的太空之中 21时26分:太平洋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年龄: 76岁: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年龄; 51岁:载人航天工程现任总设计师年龄; 44岁:关闭飞船舱门的总装工人年龄; 42岁:三名航天元年龄; 39岁:零号指挥员年龄。

载人航天杂志

中国航天》杂志简介 简介#《中国航天》#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主管#,航天信息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航天活动;提供#航天科技##最新信息#;介绍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使用情况及航天相关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论述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展望人类开拓天疆的广阔前景。 栏目设置《中国航天》杂志目前栏目设置:“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载人航天”、“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空天瞭望”、“特别报道”等栏目。 期刊优势《中国航天》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刊物,详细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以及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特别介绍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动态;跟踪分析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与航天相关的科技产业走向。多次获得国家优秀期刊奖、国防优秀科技期刊奖和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现为国家双百期刊,目前已成为国内了解世界航天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重要宣传窗口#。 发行范围及读者对象 《中国航天》杂志创刊于1987年,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发行网络,邮发和编辑部自办发行数量超过1万份。刊物发行范围广泛,读者范围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电子、能源、交通、气象、环保、通信、网络、工控、安全、材料等行业领域中从事战略规划、动态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人、智囊团、管理者、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部分军队等。 广告适合刊登广告的客户: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公司研究院所、系统、分系统总体单位、卫星技术应用、特种材料及工艺、测控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类、GPS、传感器、罗盘、陀螺、导航、电子元器件、组件、电源、电装工具、特殊装备供应、软件设计、制造、检测设备。你看行不?

?太空对人类一直充满着吸引力和保持着神秘感。人类很早就有遨游太空、征服宇宙的理想。随着世界各国对航天的重视,以及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从最开始的近轨道探测,发展到现在的深空探测,且对太空的探索范围在不断扩大,航天一次次拉近了人类与太空的距离。在即将到来的中国航天日(4月24日),你和小伙伴是否期待提前了解有关航天的知识、探索航天的奥秘呢?如果你对航天充满遐想,那就跟随本期《知识就是力量》一起遨游太空,约会中国的火星探索,一一解开世界各国航天发射场的秘密吧!当然了,还有价值连城的宇航服、筑梦天宫的载人航天等丰富内容,为你精彩呈现。科学有料《新时代序曲(下)》移动科技领风骚,5G热潮漫春城。特别策划《航天,近距离对话太空》《天上有什么资源》太空中有哪些资源?一起看看就知道啦!《航天发射场秘密知多少》世界著名的航天发射场在这里都能找到哟!《宇航服:价值连城的天衣》它可是高科技的集合体。《2020,中国与火星有个约会》开启中国行星探测首秀。《闪耀太空的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为你细数中国载人航天的技术亮点。《移民火星还有多远》克服困难、创新技术,一起移民到火星。学海新知《神奇房间充电忙》这项新技术让电力传输像WiFi一样无处不在!《“一个连”统治整个世界——地球怎样生存》一个个化学元素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冠状皱囊动物——毫米级的人类祖先》它可能是科学界期盼已久的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发射吧!小火箭》瞄准!挤压!发射!你也可以成为“火箭专家”。科幻空间站《小小科幻家,来了(第二季)》看孩子们如何畅想未来的校园生活!《真实幻境何以动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吗?探索发现《麦克林托克:孤独的先行者》她为“跳跃基因”孤军奋战,为玉米奉献了一生。《直线的“生命”》一条条有生命的直线,勾勒出一幢幢雄伟大厦。《樱花:花雨制造者的前世今生》走进四月,相约看场樱花“雨”。行知天下《鹿苑寻鹿》麋鹿堪称世界科学史上、物种史上的一个奇迹。《空谷幽兰,为谁绽放》人间最美四月天,野生兰花在悄然绽放。艺术中的科学《绘画牵手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在一张张绘画上就能体现。《降临》:直面陌生的外星智慧人类与外星智慧生命如何化解沟通难题?兵器与策略《政治家与航母的情缘》讲述俄罗斯航空母舰坎坷的发展道路。科学起航《搭上中国梦的航班》与“红领巾”一起走近航天。生活解码《时雨当春生百谷 清心明志过清明》解读4月里24节气的气象和民俗密码。《假如我们的生活从未认识这些植物——饮料篇》快来看看哪些植物能做饮料吧!《H7N9禽流感,需科学预防》禽流感并不可怕,预防有妙招!青春密语《爸妈,我比别人家孩子差吗》父母的“比较式教育”,该如何解?《以逸击“劳”》遇到学习疲劳期,该如何度过?编辑:朱文超 姚迪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投稿请联系

  • 索引序列
  • 载人航天杂志社官方网站
  • 载人航天杂志社官方网站联系方式
  • 载人航天杂志官网
  • 载人航天杂志社
  • 载人航天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