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佛教文献学导师推荐

佛教文献学导师推荐

发布时间:

佛教文献学导师推荐

1989年于七甲寺依了识长老出家,属于嫡传天台教观第46代。1991年春于福州鼓山佛学班就学。1991年秋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1992年礼宝华山茗山大和尚受具足戒。1993年至1994年入温州大罗山专修密法。1994年秋考入中国佛学院。199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方广锠教授专攻佛教文献学。1999年获得密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代师灌顶资格。2001年6月通过中国佛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获佛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获得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传授天台教观第47代法嗣至今,历任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常德市禅学会名誉会长、温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温州市妙果寺住持、第七届文成县政协常委、文成县佛教协会会长、文成县七甲寺住持、安福寺修建委员会主任。

苏州西园寺、浙江多宝讲寺

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以阿弥陀佛与各大菩萨历代祖师为师,及以大自然天地万物为师!高僧来说,净空、慧律等都是大德,可以恭请礼敬为师承!

霍韬晦(1940- ),当代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学家、梵文学者、佛学家,为性情文化之倡导者。受业於唐君毅、牟宗三两位哲学大师,1969-1972年曾留学日本,专攻佛教文献学。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西哲学、佛学超过二十年。1982年创立法住学会,1987年创立法住文化书院。不但全力推动佛教思想之现代化,并开发儒学,汇通中西文化,召开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声誉卓著。霍氏更致力提倡「後大学」理念,推行社会性之文化教育、家庭教育,与修养性之生命成长教育,成效显著;又主持多项禅修课程,取径新颖,复活古禅,学者不绝,口碑遐迩。霍氏著书,立足原典,融贯中西哲学、历史、文化,视野广阔,学养湛深,思想敏锐,说理通透而语言精简,深受读者欢迎。 霍氏现任法住文化书院院长、东方人文学院院长、香港喜耀教育文化基金会主席、中国佛教艺术珍宝馆管理委员会主席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等,并为国内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之客座教授,亦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之海外导师。

佛教文献学导师

达照,俗姓林,笔名远尘、天台子等,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平和乡战胜村。 现任 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 温州市妙果寺住持 文成县七甲寺住持 文成县安福寺修建委员会主任 修学经历 1989年于七甲寺依了识长老出家,属于嫡传天台教观第46代; 1991年春就学福州鼓山佛学班; 1991年秋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 1992年礼宝华山茗山大和尚受具足戒; 1993年毕业于栖霞山佛学院; 1993年至1994年入温州大罗山专修密法; 1994年秋考入中国佛学院本科; 1998年入学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方广锠教授专攻佛教文献学; 1999年获得密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代师灌顶资格; 2001年6月获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应邀任浙江省普陀山佛学院讲师,同时三年方便闭关专修。 2004年9月出关后兼任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2007年6月获得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授予天台教观第47代法嗣。 修学研究 长期从事天台、净土、禅宗(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弘扬。 发表专著 《金刚经赞研究》 《饬终——超越死亡》 《永嘉禅讲座》 论文 《梵我一如及其演绎》 《金刚经相关的忏法初探》 《天台禅修方法及其沿革》 等三十余篇、散文十余篇、诗作五百多首。 弘法足迹 应邀赴河北柏林禅寺、四川文殊院、深圳弘法寺、山东灵岩寺、广东元音古寺、江西庐山东林寺、福建广义寺、上海圆明讲堂、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福建佛学院、南京鸡鸣寺、温州太平寺等众多寺院及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弘法讲座。 2007年至今于护国寺、太平寺主讲25期永嘉禅,于瑞安宝坛寺主讲300多小时楞严经;于普陀山佛学院授课。 2000年赴台参加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2007年赴港参加两岸四地佛教弘展大会; 2009年应邀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 2007年至今于护国寺、太平寺主讲25期永嘉禅,于瑞安宝坛寺主讲300多小时楞严经;于普陀山佛学院授课。 2000年赴台参加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2007年赴港参加两岸四地佛教弘展大会; 2009年应邀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发表论文并接受凤凰网华人佛教的专题采访。 先后赴日本、印度、泰国、尼泊尔、香港、台湾参访,弘法讲座在台湾生命电视台定期播放。 想了解更多请进入【百度百科】

达照法师 ,俗姓林,笔名天台子,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1989年于七甲寺依了识长老出家,属于嫡传天台教观第46代。1991年春于福州鼓山佛学班就学,1991年秋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1992年礼宝华山茗山大和尚受具足戒,1993年毕业于栖霞山佛学院,1993年至1994年入温州大罗山专修密法,1994年秋考入中国佛学院,199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方广锠教授专攻佛教文献学,1999年获得密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代师灌顶资格。2001年6月通过中国佛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获佛学硕士学位。现任浙江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浙江温州市妙果寺住持、浙江文成县佛教协会会长、文成县七甲寺住持、文成安福禅寺修建委员会主任。从事天台、净土、禅宗(特别是“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研究。发表专著《金刚经赞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饬终——佛教临终关怀》(浙江大学出版社),论文《梵我一如及其演绎》、《金刚经相关的忏法初探》、《天台禅修方法及其沿革》等三十余篇,散文十余篇、诗作五百多首。

佛教文献学导师排名

十八世纪以来,以西洋学术方法对佛典所作的系统性研究。内容包含对各种语文佛典的解读、校勘、编目、翻译、注释及内容研究等。

霍韬晦(1940- ),当代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学家、梵文学者、佛学家,为性情文化之倡导者。受业於唐君毅、牟宗三两位哲学大师,1969-1972年曾留学日本,专攻佛教文献学。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西哲学、佛学超过二十年。1982年创立法住学会,1987年创立法住文化书院。不但全力推动佛教思想之现代化,并开发儒学,汇通中西文化,召开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声誉卓著。霍氏更致力提倡「後大学」理念,推行社会性之文化教育、家庭教育,与修养性之生命成长教育,成效显著;又主持多项禅修课程,取径新颖,复活古禅,学者不绝,口碑遐迩。霍氏著书,立足原典,融贯中西哲学、历史、文化,视野广阔,学养湛深,思想敏锐,说理通透而语言精简,深受读者欢迎。 霍氏现任法住文化书院院长、东方人文学院院长、香港喜耀教育文化基金会主席、中国佛教艺术珍宝馆管理委员会主席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等,并为国内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之客座教授,亦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之海外导师。

达照,俗姓林,笔名远尘、天台子等,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平和乡战胜村。 现任 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 温州市妙果寺住持 文成县七甲寺住持 文成县安福寺修建委员会主任 修学经历 1989年于七甲寺依了识长老出家,属于嫡传天台教观第46代; 1991年春就学福州鼓山佛学班; 1991年秋考入南京栖霞山佛学院; 1992年礼宝华山茗山大和尚受具足戒; 1993年毕业于栖霞山佛学院; 1993年至1994年入温州大罗山专修密法; 1994年秋考入中国佛学院本科; 1998年入学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方广锠教授专攻佛教文献学; 1999年获得密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代师灌顶资格; 2001年6月获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应邀任浙江省普陀山佛学院讲师,同时三年方便闭关专修。 2004年9月出关后兼任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2007年6月获得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授予天台教观第47代法嗣。 修学研究 长期从事天台、净土、禅宗(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弘扬。 发表专著 《金刚经赞研究》 《饬终——超越死亡》 《永嘉禅讲座》 论文 《梵我一如及其演绎》 《金刚经相关的忏法初探》 《天台禅修方法及其沿革》 等三十余篇、散文十余篇、诗作五百多首。 弘法足迹 应邀赴河北柏林禅寺、四川文殊院、深圳弘法寺、山东灵岩寺、广东元音古寺、江西庐山东林寺、福建广义寺、上海圆明讲堂、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福建佛学院、南京鸡鸣寺、温州太平寺等众多寺院及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弘法讲座。 2007年至今于护国寺、太平寺主讲25期永嘉禅,于瑞安宝坛寺主讲300多小时楞严经;于普陀山佛学院授课。 2000年赴台参加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2007年赴港参加两岸四地佛教弘展大会; 2009年应邀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 2007年至今于护国寺、太平寺主讲25期永嘉禅,于瑞安宝坛寺主讲300多小时楞严经;于普陀山佛学院授课。 2000年赴台参加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2007年赴港参加两岸四地佛教弘展大会; 2009年应邀参加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发表论文并接受凤凰网华人佛教的专题采访。 先后赴日本、印度、泰国、尼泊尔、香港、台湾参访,弘法讲座在台湾生命电视台定期播放。 想了解更多请进入【百度百科】

佛教文献学导师招聘

目前福建佛学院女众部可以,在福州。

为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的僧才,发扬闽院数十年来注重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造就一批跨世纪佛教的僧才,在长期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决定自1999年2月起,开设研究生教育,提高闽院的整体水平,并且已于2002年2月第一届七名硕士研究生通过严格的答辩毕业。闽院第一届研究生班聘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曾文教授、方广锠教授。现今第二届研究生班聘请了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赖永海教授、四川大学哲学宗教系陈兵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室王雷泉教授。除聘请外校的教授外,还聘请了本院济群法师、向学法师,一共有九位导师。这次在闽院第七届毕业生中共招收六名研究生,开设华严、禅定学、唯识、三论、天台、佛学与儒学六个专业与宗教学原理、佛教文献学概论、中国古典名著选读、外语、文史专题讲座五门公共课。采用学分制,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修满30个学分,最后通过论文答辩,达到爱国爱教、具有比较广博、专深的佛教知识、具有一定教学、弘法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相当于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水平的目标。今天的闽南佛学院环境设备优良、经典藏书丰富、师资阵容强大、院务管理精严、教学制度健全、继承传统丛林生活等特色。已成为国内汉传佛教佛学院中规模最大、学员最多、教学设施完善的重点佛学院。欢迎广大僧青年踊跃报考。

阿弥陀佛!师傅你应该去问,佛教协会会更有用。

十八世纪以来,以西洋学术方法对佛典所作的系统性研究。内容包含对各种语文佛典的解读、校勘、编目、翻译、注释及内容研究等。

北师大古典文献学导师推荐

郭英德,1954年10月10日出生,福建晋江人。1978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聂石樵教授,1985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元杂剧与元代社会等级结构》;1986年9月开始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启功教授、邓魁英教授,1988年12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明清文人传奇综录及研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遗产》杂志编委、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曾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高级访问学者、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亚洲系访问教授、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等。

恐怕在这里很难有学长总结那么完整发给你,你详细了解过学院的网站吗?或者可以登陆我们网站了解。

自己到学校网站上查找导师名字,其他内容自己在检索吧

  • 索引序列
  • 佛教文献学导师推荐
  • 佛教文献学导师
  • 佛教文献学导师排名
  • 佛教文献学导师招聘
  • 北师大古典文献学导师推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