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吉林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吉林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

吉林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来稿的要求:  1 内容 科学技术、理论论著,实验及技术研究,综述,临床研究,病案讨论,护理研究,病例报告,等。  2 格式 为便于科技期刊数据库著录和检索,特对来稿格式提出如下要求:  1 题名 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便于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论著文章必须有英文题名。题名中不使用缩略语和非公知公用的字符、代号。  2 作者和工作单位 多位作者在同一单位时,在姓名下注明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多位作者不在同一单位时,先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阿拉伯数字序号,然后在姓名下面按顺序注明单位,省(市)和邮政编码。中国作者还须在姓名下面注上主要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其中,姓氏拼音全大写,复姓连写,空一格后写名字拼音,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双字名者中间用连字符。  例: 张 颖 王锡联 诸葛华  ZHANG Ying , WANG Xi-Lian , ZHUGE Hua  3 作者简介 凡论著文章,应在首页右下角注明“作者简介”,例如: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出生地,毕业学校,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等。  4 论文摘要 论著类文章必须写300字左右的摘要,科技论著还必须写英文摘要。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应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项撰写。摘要中不使用图表,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英文摘要用“Abstract:”标注,并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 关键词 论著类文章必须有3—5个关键词,中间用“;”隔开,有英文摘要者亦须写英文关键词。  6 分类号 统一用《中国图书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注于关键词下面。  7 基金项目 各类基金项目应在首页左下角注明(含基金编号)。  8 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的顺序和数字序号应与文中一致。亦用方括号括上。  2 注明内容有作者姓名(名后不加责任说明),多位作者间用“,”隔开,三位以上作者只录三位,逗号后加“等”;文献题名全称及方括号注明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出版地后用“:”,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止页码,最后用“”结束。   来稿请用A4标准纸打印,字迹清楚,不用《简化字总表》内没有的自造字。打印稿应留足天、地和左订右注空间,加大行、字间距,用大5号以上字体。注意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  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否,概不退稿。3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来稿如不允许删节,请注明。稿件被刊出后1个月内本刊当奉送当期《学报》2册和稿酬。本院稿件应有科主签荐意见,院外稿件应有单位主管业务部门签章。

1来稿发至本编辑部电子信箱或登陆本编辑部在线投稿采编平台。不采用稿件恕不返还,来稿请自留底稿。2来稿要有新意,符合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一稿多投,违者经查实将不予发表。3本编辑部有权选择作者投稿在《吉林中医药》杂志或《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刊发,如有特殊要求,请在投稿时注明。4来稿须附单位证明,并应注明对稿件真实性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5来稿时请附作者简介(多名作者,只限第一作者),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学历,学位,职称及研究方向。并请注明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与您联系。6如系各类基金资助项目文稿,请在论文末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并附寄项目任务书首页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发表。7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稿件录用通知,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通知者,可向编辑部查询或另行处理。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请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8来稿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编辑部对来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如不同意删改事先声明。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9本编辑部两本杂志均被多家国内外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凡向本刊投稿者,本刊均视为其同意文稿刊登后可供国内外数据库及文摘刊物收录,不另付稿酬。凡有不同意者,请在投稿时注明。10文稿决定录用后,将酌收版面费,杂志社收到汇款后开具收款凭证。2 撰稿1 文字 力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可靠,表达准确。2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应前后统一,新术语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术语后面用圆括号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3 缩略语 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已被公知公认常用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ACTH、DNA、HBsAg)。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4 文题名 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一般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5 作者署名和单位 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应分别注明单位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投稿时要确定一名对文稿负责的通讯作者。在论文末列出通迅作者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或传真号。如来稿未特别注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来稿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最高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以及全部作者单位名称的英译。6 摘要 学术探讨、名医经验、医史文献、思路与方法等栏目的文章,均须附指示性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笔者”等术语。实验研究、方药研究、临床研究文稿的摘要形式使用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结构式摘要。7 关键词 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 的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词汇可参照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数目一般3~8个,不得少于3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各类文稿均须列出中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吉林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是普通的学术期刊。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5101CN: 22-1319/C邮发代号: 12-18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时间:2000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论著限4000字左右,综述和笔谈不超过48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报道1500字左右。正文前请列出关键词3~5个,应有200字左右的中文和(或)英文摘要。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英文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以15字为限,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2、作者署名单行排序,应以主要参加工作并对本文有答辨能力者为限,协作人员可书写“致谢”列于文末。正文首页左下角列出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亦请标明),有基金资助者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相应的批文复印件。  3、正文的专业术语,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且应全篇统一。不用非规范的简化字和已简化的繁体字。文中计量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  4、图、表应有序号和中英文标题,标题不超过15字(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表格按统计学要求用三线式(不用边线和纵线);插图要清晰,线条图应用计算机绘制,照片要用黑白或彩色原始文件,线条图和照片均用JEPG或其他图像文件格式单独作为附件发送,显微摄影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5、文末应列出8篇以上参考文献,应以近3~5年内的国内外文献为主,并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如未查到原文或未阅读,则应在参考文献前加“引自”。正文引用的文献按中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在引用处用方括号注角码[]标于右上角。

本刊为全国社科优秀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和“核心期刊”是不一样的。我们常说的“核心期刊”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每四年评审一次,最新的是2008版。在网上搜索“2008年核心期刊目录”你会发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并不在内。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浅谈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  摘要: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进攻技术,篮球比赛中,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球队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除了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作为保证外,还要求正确和熟练地掌握投篮技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投篮时机等。本文就上述影响投篮的主要因素展开论述。  关键词:篮球 投篮技术 持球方法 投篮点 协调用力 出手速度 球的旋转 篮球运动 投篮命中率 投篮技术 投篮时机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一、前言  在篮球比赛中,决定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投篮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等。为此,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是提高投篮竞赛水平的重要措施。篮球运动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它能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开拓思路,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下去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自身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 但是篮球运动中的投篮技术,我发现我们同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造成投篮命中率的下降,总结原因主要有三点:  同学们在以往的体育学习中,对篮球运动没有兴趣。  同学们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上,没有系统的学习篮球运动知识。  同学们在篮球知识学习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自身动作习惯的养成。同时老师也没有与其纠正或是没能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错误的动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对相关理论进行整理、逻辑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法  通过篮球训练及比赛中观察得出相关结论。  4专家访谈法  咨询走访了多位篮球教授,教练员等专业人员。  三、篮球运动中投篮技术的分析 由于投篮的出手点一般低于篮圈的高度(扣篮及特殊的投篮除外),要将球投进篮圈之中,就必须有正确的持球方法、瞄准点、全身的协调用力、合理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规律性的旋转、适宜的飞行弧线和入篮角度。  (1)持球方法 正确的持球方法是掌握投篮技术的前提,也是合理运用投篮技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持球时,使球尽可能在手中保持稳定,便于和其它攻击技术结合,有利于球出手时合理、准确地运用。以单手投篮持球为例,手腕后仰,掌心向上,五指自然分开,指根及以上部位触球,掌心空出(要能容纳一颗鸡蛋的空间),肘关节自然下垂,另一手持球的侧上部,举球于同侧头或肩的前上方位置。技术要点:持球或球出手引腕后仰时,手腕后仰角度越大,屈腕主动肌牵拉越长,则完成环节运动的条件越好,它有助于出球时均匀发力和球出手后的飞行弧线。  (2)瞄篮点 瞄篮点是指队员投篮时的瞄准点,有了正确的瞄篮点能使队员在瞬间目测出篮圈的精确方位和距离,从而决定相应的出手力量、出手速度、飞行弧线以及落点。技术要点:投空心篮的瞄篮点一般为篮圈前沿的中心点;碰板投篮的瞄篮点在篮板的正面。不论选择何种瞄篮点,都应以既定的瞄篮点为参照,更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反复体验出手角度。  (3)协调用力 投篮出手用力是指投篮时身体各部位综合、协调的用力过程,它是整个投篮动作的关键环节。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它是由下肢蹬伸对地发力,同时依势伸腰展腹,自下而上发力,特别是借助脊柱伸展的惯性促使下肢、躯干和上肢连贯、协调配合,最后通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柔和用力将球投出(球出手后手臂应有相应的跟进动作)。 任何一种投篮方法最终都是运用肩、肘、腕、指关节的协调用力达到的。  (4)出手速度 出手速度是指投篮的一刹那,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综合用力。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协调而使球出手进入空间运行的初始速度。其动作首先取决于身体的平衡、协调;腕、指关节的合理用力。但关键在于手腕的翻转、屈抖和手指的弹泼等动作的柔韧性、突发性以及连贯性。  (5)球的旋转 球的旋转是依靠手腕前压和手指拨动产生的。一般大都使球向后旋转,这样容易加大球的飞行弧线,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命中率。  四、投篮技术中易范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持球时掌心触球,投篮动作不协调。纠正方法:练习时要注意持球手触球的正确部位,并采用对墙投篮模仿练习,着重体会投篮动作要点。  (2)肘关节外展,手腕、手指僵硬,球的旋转有些横向转动。纠正方法:对墙投篮,反复练习瞄篮回收和出手动作。注意克服肘关节外展,手腕手指适当放松,使球后旋。 (3)投篮时出手角度太小,手臂前推。纠正方法:在投篮者前面站一人,双手高高举起,或拉一条适当高度的横绳,帮助提高投篮的抛物线。  五、篮球基本技术——投篮  单手肩上投篮——它是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等技术动作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和转换其它进攻技术动作,在不同距离和位置均可应用。  动作方法: 五指分开,手心空出,手腕后屈,屈肘持球于肩上(或高些),肩与身体、小臂与大臂、手与小臂之间的角度约90度,上体稍前倾,两膝微屈,目视投篮目标。投篮时,用力蹬地,伸展腰腹,抬肘,手臂上伸、手腕、手指前屈,指端拨球,用中指食指将球投出,手臂向前自然伸直。  动作要点: 投篮时要自下而上发力,抬肘,手臂上伸,接近垂直时,屈腕拨球,将球投出,全身动作协调,用力一致。  易犯错误: 持球时肘关节外展,手心触球,出球时成推球动作。手腕向里撇,无名指和小指拨球。  纠正方法: 强调大臂与地面垂直,投篮时抬肘向上伸臂,手腕前扣,食指和中指拨球。  投篮练习方法: 1.近距离定点投篮、慢速行进间投篮(初学者)2.两人一组一球投篮,投篮后冲抢篮板球并传球给另一人,同时挥臂干扰其投篮(消极防守)3.配合投篮练习(传切、掩护、策应、快攻等)  六、篮球投篮技术口诀  (1)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两手持球于胸前,目视球篮中心点; 蹬伸翻腕连贯好,弧度适中球后旋。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翻腕托球于肩膀上,屈膝开立球对篮;蹬地抬肘指拨球,出手抖腕指拨球。  (3)原地跳起投篮 蹬地垂直向上跳,双手举球至肩上; 伸臂压腕指拨球,动作协调保平衡。  (4)运球急停跳投 运接球后降重心,持球屈膝起跳快; 急停起跳衔接好,保持平衡出手高。  (5)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 一跨大步接住球,二跨小步向上跳; 翻腕托球举球高,指腕柔和用力巧。  (6)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一跨大步接球稳,二跨小步向上跳; 低手托球将臂伸,指腕上挑球前旋。  七、结论与建议  培养良好的投篮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所以,篮球投篮技术的培养与提高,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根据以上的分析,提高投篮命中率,我们可归纳以下几点:  克服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主要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自制力。  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  把握好投篮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投篮技术,从而达到更快、更高的命中率。  参考文献:  [1]《浅谈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 毛桂范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 ;  [2]《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 徐丽英 贵州体育科技 2 ;  [3]《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心理训练》 张文武 沈阳体育学术 4 ;  [4]《浅析注意心理与投篮准确性》 赵宏明 辽宁体育科技 6 ;  [5]《篮球投篮技术的力学分析》 程和风 内蒙古体育科技 1

1 题 名 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2 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作者应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政编码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前三名)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单位,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E-mail、电话等。3 摘 要 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着重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以200字为宜。提出关键词5~8个。并附英文的题名、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编、摘要和关键词。4 分类号 为了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写出论文的分类号。5 引 言 应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为“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省略。6 正 文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排程序;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等。层次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如:“1” “1” “2”等。1 图 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应有图序号和图题(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的外侧。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图要有中英文对照的图题及图注,数据图需用excel格式。2 表 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内容应完整,包括表序号(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题、表注、量或单位。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数字须上下及左对齐。表要有中英文对照的表题及表注。3 计量单位 表达量值时必须使用国际单位符号,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及中文符号。单位符号与数字之间须空半个字符。常用的单位有:min(分钟)、h(小时)、s(秒)、d(天)、周、月、r/min(转每分)、mL(亳升)、m(米)、mol(摩尔)等,括号内为不规范表示法。7 量差、公差等表示 数值范围号须采用浪纹号“~”,标注须遵守简明、不引起误解的原则,常用的如18%~25%、2万~5万、3~5 min、00 cm±25 cm、30 cm×30 cm×30 cm等。8 结 论 应是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提炼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

基本上都是要版面费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普通期刊

楼主你好,这个“来源”就是出处, 比如第一个,毛海英,东北大鼓传承之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第二个 注释就是 齐向军,东北大鼓研究综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6),注意都是中文格式。 不懂的可以问我,更多出版问题可以咨询我们,树上微出版很高兴为您解答。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近期较高水平文章)(8)Li Chen, Decai Yu, and Feng Liu,Magnetism in Nanopatterned Graphite Film,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3, 223106 (2008)(7)YONG-LONG WANG, CHANG-TAN XU and LI CHEN, RELATIONS BETWEEN NON-ABELIAN CHERN SIMONS FIELDS AND FRACTIONAL SPINS,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V 22, N 1 (2008) 45-50(6) Li Chen and Chunlei W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onoxide perovskite superconductor MgCNi3, Journal of Low Temperature P, 2007,147,622(5) LC First Principle Study of the Electron Structure of CaCu3Mn4O12 and CaCu3Ti4O12, JM M Mater, 2007,312,(4)LC Pressure effect on the MgB2 electron structure from first princi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IJMPB), 21(16),(2007)2793-2803(3) Li C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Fe4-xMnxN compounds, J A P,100, 113717(2006)(2) LC Exchange coupling and magnetism of nanocrystalline -Fe4-xNixN (2≤ x ≤8 ) JM M M, 2006,303,266-269, SCI(1)T S Jiang, X H Cheng, L Chen, An algebraic relation between con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complex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A, 2006,6,5 第三位2006年之前(1) 材料的电子与原子结构和超导电性(ii) Chen li, Li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MgB2 with Different Lattice P Chin Phys Lett, 2003, 20(7):1128-1130 SCI(iii)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潘凤春, 梅良模, “原子簇La8-xBaxCuO6的原子磁矩和自旋极化的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1),254-258 SCI(iv) 陈丽, 李华, “新型超导材料MgCNi3的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3),922-926 SCI(v) Li CHEN, Hua LI and Liangmo MEI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ew SuperconductingPerovskite MgCN J Mater Sci Tech, 2004, 20(2):203-205 SCI(vi)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梅良模, 张爱国 氧化物La2-yBayCuO4中Ba对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化物性质的影响 功能材料, 2003, 34(4):420-422 EI(2) 低温和磁性(i) 陈丽 CrTe 的 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 2004, 35(3):286-287,290 EI(ii) 陈丽, 李华 Co1-xMnx合金的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和器件, 2003, 9(4):396-400 EI(iii) 陈丽 稀磁合金的局域磁矩与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2, 24(2):137-143(iv) 陈丽, 李华 s-f交换作用和s-s电子交换作用对热导率和热电势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 2003,30(1):27-30(v) 董建敏, 李华, 孙美坤, 陈丽 间隙原子氮对化合物RE2Fe17磁性的影响中国稀土学报, 2003, 21(4):406-409 EI(vi) 董建敏, 李华, 陈丽 Nd2Fe17Nx化合物的交换作用和磁性 山东大学学报, 2003, 38(3):74-75,98(vii) 陈丽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热导率和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2):144-149(viii) 陈丽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对热电势的影响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1):48-52(xi) 陈丽, 金光星 电子-声子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1997,19(5):395-400(x) 陈丽, 金光星 稀土金属低温电阻与s-f交换作用 低温物理学报,1998,20(3):198-202(xi) 陈丽, 金光星 磁性杂质效应与稀磁合金中的低温电阻和热导率 低温物理学报, 1998,20(5):390-394(xii) 陈丽, 金光星 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与准电子特性 低温物理学报,1999,21(3):221-225(xiii) 陈丽, 韩福祥 稀磁合金的杂质效应对热导率与热电势的影响低温物理学报,1998,20(6):435-440(xiv) 陈丽, 韩福祥 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 2000,22(1):66-71 CA(xv) 陈丽, 金光星 电子-声子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1997,19(5):395-400(3)应用数学和力学(i) An algebraic relation between con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complex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6,6,5, Journal of Physics A, SCI, 第三位。(ii)姜同松, 陈丽 “Generalized Diagonalization of Matrices over Quaternion F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99,20(11):1297-1304 被SCI及EI收录2002-2004年之间[1]Chen li, Li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MgB2 with Different Lattice P Chin Phys Lett, 2003, 20(7):1128-1130[2]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潘凤春, 梅良模, “原子簇La8-xBaxCuO6的原子磁矩和自旋极化的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1),254-258[3] 陈丽, 李华, “新型超导材料MgCNi3的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3),922-926[4] Li CHEN, Hua LI and Liangmo MEI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ew SuperconductingPerovskite MgCN J Mater Sci Tech, 2004, 20(2):203-205[5]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梅良模, 张爱国 氧化物La2-yBayCuO4中Ba对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化物性质的影响 功能材料, 2003, 34(4):420-422[6] 陈丽 CrTe 的 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 2004, 35(3):286-287,290[7] 陈丽, 李华 Co1-xMnx合金的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和器件, 2003, 9(4):396-400[8] 陈丽 稀磁合金的局域磁矩与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2, 24(2):137-143[9] 陈丽, 李华 s-f交换作用和s-s电子交换作用对热导率和热电势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 2003,30(1):27-30[10] 董建敏, 李华, 孙美坤, 陈丽 间隙原子氮对化合物RE2Fe17磁性的影响中国稀土学报, 2003, 21(4):406-409[11] 董建敏, 李华, 陈丽 Nd2Fe17Nx化合物的交换作用和磁性 山东大学学报, 2003, 38(3):74-75,981997-2001年之间[1] 陈丽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热导率和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2):144-[2] 陈丽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对热电势的影响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1):48-[3] 陈丽, 金光星 电子-声子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1997,19(5):395-[4] 陈丽,金光星 稀土金属低温电阻与s-f交换作用 低温物理学报,1998,20(3):198- CA[5] 陈丽,金光星 磁性杂质效应与稀磁合金中的低温电阻和热导率 低温物理学报, 1998,20(5):390- CA[6] 陈丽,金光星 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与准电子特性 低温物理学报,1999,21(3):221-[7] 陈丽,韩福祥 稀磁合金的杂质效应对热导率与热电势的影响低温物理学报,1998,20(6):435- CA[8] 陈丽,韩福祥 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 2000,22(1):66-[9] 姜同松,陈丽 “Generalized Diagonalization of Matrices over Quaternion F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99,20(11):1297-被SCI及EI收录[10] 陈丽,韩福祥 稀磁合金的低温电阻与s-d混合效应的影响 聊城师院学报,1998,11(3):38-[11] 陈丽,王庆忠 稀磁合金的混合效应与热电势 聊城师院学报, 1999,12(2):43-[12] 陈丽,周善芳 稀磁合金的混合效应与局域磁矩 淮北煤师院学报, 1998,19(3):28-[13] 陈丽,李媛 稀磁合金的磁化率 临沂师专学报, 1999,21(3):8-[14] 陈丽,曾宪平 S-D作用环近似与RKKY关联对稀磁合金传导电子比热的影响 临沂师专学报,1998,20(3):14-[15] 陈丽 不可逆卡诺循环热机的效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1,18(2):4-[16] 陈丽 对用转筒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的商榷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17(6):60-[17] 陈丽 一种卡诺制冷机的理论模型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4):21-[18] 陈丽,蒋甲生 对《对循环效率的一个注记》一文的商榷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2(3):59-[19] 陈丽,韩月奎 热学中的三个注记 菏泽师专学报,1998,20(2):64-[20] 陈丽,顾向阳关于等面积法则佯谬的讨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14(增刊):124-1251996年之前[1] 陈丽,金光星 稀磁合金s-d互作用效应对于体传导电子比热的影响 延边大学学报,1992,18(2):48-[2] 陈丽,金光星 Cd-Mn合金的杂质铁磁相转变与RKKY关联 延边大学学报,1993,19(1):11- CA[3] 陈丽,金光星 稀磁合金效应对s电子的有效热质量的影响 低温物理学报,1993,15(6):460- CA[4] 陈丽,曾宪平 弹簧振子势能零点的选取 临沂师专学报,1994,16(6):24-[5] 陈丽,薛爱 关于力学量算符平均值的讨论 山东师大学报,1995,10(2):105-[6] 陈丽,薛爱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个注记 山东师大学报,1995,10(2):151-[7] 陈丽,彭秀平 对在非惯性系中引入惯性力的讨论 山东师大学报,1995,10(3):228-[8] 陈丽,曾宪平 用T-S图研究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的吸放热问题 山东师大学报,1996,11(增刊):293-[9] 陈丽,曾宪平理想气体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的微观解释 山东大学学报,1996,31(增刊):101-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60项;针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763项,可支配科研经费总计5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项;申请发明专利133项;发表学术论文2881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5篇。学校坚持“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在精细化学品的开发、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学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优势突出,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2008年-2013年主要获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获奖名称 等级 获奖时间 1 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维平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12 2 化工过程的优化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维平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09 3 带压密封技术研究、标准化及应用 胡忆沩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08 4 实现聚碳级苯酚生产的工艺技术 孙秀云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2 5 化工过程的优化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应用 高维平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0 6 HG/T 20201-2007带压密封技术规范 胡忆沩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二等奖 2010 7 合成过氧化氢对孟烷工业化应用研究 戴传波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3 8 以新型聚合材料作吸附剂的气体浓缩针的开发 娄大伟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2 9 玉米须降糖有效部位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应用 周鸿立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2 10 稀土掺杂的钛酸钡高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 路大勇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0 11 林下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生物活性研究 钟方丽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0 12 纳米MCM-22系列分子筛催化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张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0 13 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制苯酚丙酮固体酸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孙秀云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09 14 国家带压密封技术行业标准化体系建立 胡忆沩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09 15 年产3000吨N-甲基吗啉合成技术开发 张吉波 吉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 2008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8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化工过程优化与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化工分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水处理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涂层材料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高校)实验室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吉林化工学院新型萃取材料及分离分析技术开发实验室吉林化工学院多孔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与应用实验室吉林省化工分离技术与节能工程实验室 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吉林省石油化工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化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该刊现为吉林省优秀科技期刊,2006年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在教育部主办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奖。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上网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选数据库》源刊、《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源刊、美国《化学文摘》(CA)源刊,已被国内外10余家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图书馆藏 截至2012年12月,图书馆藏书总量16万册,藏书以学院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中心,系统、完整地收藏各专业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各种文献资料,注意收藏与各专业相关的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文献资料。重点收藏化学工程、机电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精细化工、生物技术、英语、经济等各专业及新开设专业的文献资料,以化学、化工类图书资料收藏为主要藏书特色。所收藏的美国《化学文摘》等大型科技检索工具书对教学和科研具有很高价值。

非常普通的二本

  • 索引序列
  • 吉林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 吉林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