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研究报告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写 作 格 式 简 介   第一部分 a引言; b慨述; c研究背景和意义; d研究方法和角常; e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部分 a研究结果; b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c探讨与认识; d现状与问题; e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a结论; b结论与建议; c研究结论和说明; d建议和展望; e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一)类型   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二)结构   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   三、写作内容和要求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惯例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四)前言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学。3、图表使用要恰当。4、观点材料要统一。5、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7、内部逻辑要严密。8、标题序号要规范。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七)注释和参考文献、(八)附录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   (一)影响研究报告和论文质量的因素   1、研究工作本身   2、研究者的哲学水平和研究素养   3、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写作步骤   1、确定成果类型及主题——定位。   2、谋篇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多学科多角度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形成尽可能完整的内容框架体系。(放)   选取三特(特长、特色、特点)进行创造性构思,突出重点难点,围绕中心论点进行系统梳理。(收)   照顾文章结构比例的匀称性,进行适当的内容调整。   拟定写作提纲:句子提纲、标题提纲、段落提纲、图表式提纲。   3、初稿写作   1)有话想说   2)无话可说   忘   回   跳   3)有话能说   4、修改定稿   1)关注三类问题:   全局性问题   局部性问题   细节性问题   2) 修改方法:   存放-冷却-补正修改法   边写边改-气呵成法   同行交流-导师点评-自我修改法。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策略   (一)文章的类型   抄   凑   合   流   (二)投稿的策略:   1、了解杂志特色:编辑方向、体裁风格、开设栏目、作者群体   2、因稿论嫁,从一而终;多次强化,终结善果。   3、集中一点,挖深挖透,成小专家,专家小成。   六、教师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选题:   过大、过空、过泛,缺乏实效性   追风现象明显   命题作文、应景作文现象明显,敷衍应付行为居多   二)写作   文章类型体裁选择定位不准确;   破题困难,不能抓住切入点和结合点契合点   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概念界定不清晰,划分不统一、不穷尽;基本概念术语理解不透,空话套话比较多,胡乱套用现象明显;   缺乏系统观和整体观,思维方式满足于简单的罗列和枚举,出现跳跃性思维、游走式思维,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儿算那儿;   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理论推导缺乏,理论体系构建困难;   局限于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跟着感觉走;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意的印证,出现理论与实践分离,论点和案例脱节的现象,且缺乏对案例的必要分析;   资料收集、综合分析意识淡漠;收集不全面充分,观点材料不统一;   材料取舍比较困难;数据处理不科学,分析水平比较简单原始;   治学态度不严谨,结论推断比较随意,缺乏足够必要的实证研究数据支撑,往往凭感觉经验下结论;   语言拼凑痕迹明显,一味追求对仗工整,明显有文学化倾向;语言表达不流畅;标题冗长,不够简洁明了   原因   理论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真下功夫;存在知识性缺陷,忽略条件性和方法性知识的学习   理论底蕴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手段、措施——条件——目标之间缺乏合理构建,应然与实然、理念、经验与行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结;   研究动态现状了解不够;难以把握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很难抓住源头问题做文章;容易出现重心偏移、定位不准的现象;   对自身教学经验反思不够,理论与经验的契合点抓不准;经验不能升华为理论;   研究设计不科学、过程不落实,操作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抓手、切实可行的措施。   怎样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一)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主要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就其内容和写作形式分为:论述性研究报告、描述性研究报告、实证性或实验性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研究报告等四个类别。   论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报告。   描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研究报告。   实证性、实验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用事实说明现象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互为因果,以及现象为什么发生,怎么能发生的研究报告。   文献资料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以口头、文字、音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辨明某一方面研究的信息、水平、进程、争议、趋势等的研究报告。   (二)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读,要力求忠实于报告,并要避免评述。其字数以250-300字为适宜,至多也不要超过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工作的简单过程。   4、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   5、国内外前人这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情况简介。   6、研究结果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它的撰写工作,要根据研究的假设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对研究结果的描述。 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叙述外,还可借助图表的设计,把结果显示出来,从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重要的研究结果。   7、讨论:讨论就是对研究的分析是否恰当,不要之处。应提出修正。   8、结论: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9、建议,除与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建议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研究的结论,针对研究的问题有头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建议,以供有头部门选择。建议的内容不能与报告的结论无关,否则便失去意义和价值。建议的表达方式,应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作用等。二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应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几条基本原则   为了以个性透视共性,这里主要介绍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掌握了这类报告的“个性”,那末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共性”也就不难领会了。   怎样撰写好实证性研究报告呢?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   1、谁要以事实为依据 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 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范文:  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78%,中学生为22%,高中生为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中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七年级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为了防止中学生近视,我们为广大中学生出此问卷   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你近视几年了?   A 一年以下 B 五年以下 C 其它   你身边大部分同学近视吗?   A 是的 B 不是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时常佩带一些滴眼液,如:珍视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不让我们将来后悔。面对21世纪视觉危机的挑战,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战胜敌人!

怎样写出有特色的工作总结起草总结属于惯例性的工作,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或者一项活动结束,都要考虑总结问题。工作总结包括情况和体会两大块。情况就是做的什么工作、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效果、还存在什么问题;体会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有时也叫启示,其实就是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有些工作总结后面会带上一段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其实没有必要,总结就是总结,事情讲清楚了也就结束了。当然,如果题目是《1999年工作总结和2000年工作要点》,那么要点部分就要展开写了。工作总结的结构包括开头、情况、体会三个部分(也有一些工作总结没有专门的体会部分,合并在情况部分写,或干脆不写)。具体的结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纵式结构法。即按照工作进展的过程采写,从交代背景到工作展开的步骤、方法、成效、体会一路写来,这种方法常用于单项工作总结。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按事情发展过程、前因后果讲清楚就行,就能达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的效果。一种是横式结构法。即不是按过程而是按不同内容和特点来安排层次,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这种方法常见于综合性工作总结。所谓综合性,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数项工作同时总结,故不宜用纵式结构法。这种结构通常是“中间大,两头小”,即开头部分简写,情况部分详写,体会部分又较简练。因为数项工作内容同时展开,在排列顺序、叙述方法上要有所讲究,做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再一种是纵式横式交*结构法,即数项工作同时总结,体会不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而分别附着于各项工作之中,这种办法也只有综合性工作总结才会用到。也就是说,主体部分的每一个层次都是既谈情况又谈体会,这是纵式;而若干层次里并列关系,又是横式。这种结构方法的难点主要在于,每一层次的情况和体会要做到夹叙夹议,水乳交融,而不能机械地划分为两段式,否则就会给人以拼凑之感。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工作总结的结构需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全面。工作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是全局工作就不能遗漏了哪个方面,是单项工作就不能遗漏了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二是紧凑。即材料安排要环环相扣,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避免零乱无序;谈工作体会要扣紧材料,根据材料进行提炼和升华,避免相互脱离。三是精炼。与任何机关文稿一样,工作'总结也要力求简短凝炼。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精炼与全面的关系,既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精炼而削足适履,把该写到的东西漏掉,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全面而毫无节制,把篇幅拉得太长。在全面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二者不可偏废。以上只是工作总结的一些基本写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有不少秘书感觉工作总结“年年岁岁花相似”,写来写去摆脱不了“老面孔”。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相似。有些同志不善于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善于用多种方法谋篇布局、表达观点,这就难免出现这种力不从心的情况。摆脱“老面孔”的办法其实很多,包括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述方法等,这里只说最重要的一种:突出特色。什么叫特色?就是工作中的特点,既区别于以往、又区别于别人的特点。特色从哪里来?不是从脑子里想出来,而是从实践中找出来。怎么找?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今年与去年的工作在侧重点、方法、措施、力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所取得的效果又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特色。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因为领导同志抓工作不可能年年都是那么几下子,总是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即使是同一项工作,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搞法,会不断出现“新面孔”。而你老是拿“老面孔”去遮盖他创造的“新面孔”,怎能不挨批评呢?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某县县委年度工作,总结写好后,经县委办主任核稿,分管办公室的县委副书记审签,即予印发。这是多年的惯例,因为谁也没把工作总结当作什么大不了的事,更没有谁会去抠什么字眼,起草者按老办法罗列一下情况,审签者按规矩划上“同意”两个字,就算完成了。没料到,新任县委书记偏是个很重视'总结工作也很善于抠字眼的人,他把刚印好的总结和上年的总结都看了一遍,然后把县委办主任找来,要求把发出的总结收回、重写。主任顿时愣住了。“你看看”,书记大人倒没有发火,完全一副商量的口气,“我把这两份总结的小标题都划上了横线,差不多一样,是不是?这两年做的工作完全相同,不可能吧?你们没有对比分析一下?”主任摸着后脑勺,半天答不出话来,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确实想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书记说:“那我给你们提示一下好不好?比如招商引资工作,我们采取了组织小分队 ̄上门招商、流动招商的办法,效果很好,这是过去没有的,对不对?抓农业着重抓特色,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库区网箱养鱼,这都是新东西吧?还有,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改进工作方法方面,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每年10天与农民‘三同’的制度、每人领种5亩高效示范田的制度,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不都是很好的素材吗?”主任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组织人员重新分析材料,从突出特色人手,终于写出了一份面貌焕然一新的工作总结。秘书们都说:是呀,原来怎么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呢?看来,工作总结能不能写出特色,不在于工作本身有没有特色,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捕捉到特色,同时也在于表现手法上善不善于反映特色。在找准特色的基础上,表现手法就可以灵活多样了。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可选用的办法有:(1)直接在小标题上反映特色,如“采取上门招商、流动招商的新办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以干部下乡‘三同’和领种高效示范田为切人口,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明显转变”,这样做标题就不至流于一般化。(2)有特色的工作详写,无特色的一般性工作略写,这样也可以让特色凸现出来。(3)在情况部分,前面先罗列总体工作情况,后面集中一段讲特色。(4)情况部分作一般叙述,经验部分着重谈工作特色,这样可以使经验更集中、更带有启发性。请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内容摘要 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现至少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集中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  国内外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能集约地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促进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  另一方面,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其中住房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特别是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新的城市历年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  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生态学是以自然界的有机体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长和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生态学家在投身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其初期的狭隘的纯自然的倾向和学科局限,把人类活动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围之内,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作为宏观领域的发展方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以崭新的面目跻身于现代科学之林。  城市生态学是生态科学和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古代的中国人居环境、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理念。  20世纪70年代一批生物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城市。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城市环境影响下动植物区系的变化历史。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其对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前景所做的估计,进一步激起了人们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问题的兴趣。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人和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环境过程和环境压力,找出人类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径和方法。此外,国际生态学会(INTECOL)于1974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成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IIUE)、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开展了相关研究。  我国城市生态学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生态学传入我国,引起了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和城市科学家的广泛兴趣。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其重点在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为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1997年12月,全国第三届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1990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展开了生态城市研讨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这些都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  生态城市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有: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  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被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是以产业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他包括生态农业的实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处理;能源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此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交通方便。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urbanmetabolismmethod)、生态足迹法(Footprintmethod)、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cycleassessment)、模糊数学方法(fuzzymethod)、单指标评价(individualindicatorassessment)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s)等。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当前我国正在研究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问题。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选取应遵循以下3方面的原则:  第一,代表性。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选指标要能反映该城市的本质特征、复杂性和质量水平。第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应使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第三,规范性。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此外,香港在研究城市生态时成功地运用了城市代谢法。在广州和青岛等城市生态的研究中则引入了生态足迹的方法。  展望  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应当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由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啊

(一)环境保护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磷对水质的污染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环境保护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6、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7、(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13、绿岛的保护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17、酸雨与人体健康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20、汽车与环境21、无污染汽车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24、降解塑料的发展25、关于口香糖的报告26、水体的富营养化27、土地沙漠化的防治28、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29、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30、创造绿色电能31、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32、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33、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34、绿色消费35、杀虫剂使用的反思36、氟利昂问题37、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8、厄尔尼诺与拉尼娜39、二恶英污染40、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41、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42、臭氧层破坏43、太湖零点行动44、长江上游生态保护45、黄河断流46、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47、绿色文明48、淮河治污零点行动49、苏州河综合整治50、电磁辐射污染51、环境与健康 生活中的化学问题1、农用生物肥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3、生命之源——营养4、家庭包装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9、油烟革命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11、金属防锈的研究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14、化学与农村经济15、纯净水是否“纯净”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17、维生素王国探秘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21、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22、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26、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27、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资源利用1、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3、 创造绿色电能4、 未来能源技术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1、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2、 眼睛防水的实验3、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4、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5、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6、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7、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8、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去规划人找找资料吧,上面很多的。

格式如下: 一:环保意义及紧迫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5%下降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二、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向友好环境发展

城市与环境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格式如下: 一:环保意义及紧迫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5%下降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二、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向友好环境发展

如何写工作总结和计划(务实篇、通用版)又到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月了,相信很多人要开始抓破头皮了。因为大多数人是给领导写工作总结,没几个人是真正的想给自己写总结。实际,工作总结确实是能反省自我,发现问题,制定新工作目标的最好方法,没有之一,老板不要,自己也得写写。为什么不会写的人多?因为没有基本的方法论。工作总结涉及到的方法论其实不多,基本上只有KPI、BSC、SWOT、PDCA、PDPC、5W1H、“创新点”这几个就够了。一、KPI分析:KPI就是关键绩效指标法,每个员工或管理者,都得知道自己的KPI,就是自己工作岗位中关键的指标,也就是直接考核自己的目标值,是饭碗的保障,奖金的来源。比如,我们联想服务有P、Q1、Q2、Q3、Q4、Q5等,销售有PR100,进货额等,这都是我们的关键指标。现在要先找到这一年来的历史数据表格,按月来分析数据,不管是WORD还是PPT,都要做出曲线图或者是柱状图来看一下每个月的业绩。然后针对业绩的曲线进行分析,什么指标达成的好,为什么达成的好?什么指标不好?不好在什么原因。注意,不要把这部分的内容写成岗位职责。应该写成绩如何,而不是应该做什么。比如:“我数学90分”,而不是“我应该好好学数学,要学的很认真”。基本上,这就是工作总结的第一大部分,通常也叫业绩回顾。二、BSC分析:BSC即平衡计分卡,也是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只是除了关键指标和赚了多少钱以外,又加入了几项要素。又被唬住了吧?中国人爱说不着边际的理念,外国人比较务实,所以能搞出方法论。这个东西看起来玄之又玄,其实只是四个方面的问题。

怎样写出有特色的工作总结起草总结属于惯例性的工作,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或者一项活动结束,都要考虑总结问题。工作总结包括情况和体会两大块。情况就是做的什么工作、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效果、还存在什么问题;体会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有时也叫启示,其实就是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有些工作总结后面会带上一段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其实没有必要,总结就是总结,事情讲清楚了也就结束了。当然,如果题目是《1999年工作总结和2000年工作要点》,那么要点部分就要展开写了。工作总结的结构包括开头、情况、体会三个部分(也有一些工作总结没有专门的体会部分,合并在情况部分写,或干脆不写)。具体的结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纵式结构法。即按照工作进展的过程采写,从交代背景到工作展开的步骤、方法、成效、体会一路写来,这种方法常用于单项工作总结。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按事情发展过程、前因后果讲清楚就行,就能达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的效果。一种是横式结构法。即不是按过程而是按不同内容和特点来安排层次,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这种方法常见于综合性工作总结。所谓综合性,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数项工作同时总结,故不宜用纵式结构法。这种结构通常是“中间大,两头小”,即开头部分简写,情况部分详写,体会部分又较简练。因为数项工作内容同时展开,在排列顺序、叙述方法上要有所讲究,做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再一种是纵式横式交*结构法,即数项工作同时总结,体会不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而分别附着于各项工作之中,这种办法也只有综合性工作总结才会用到。也就是说,主体部分的每一个层次都是既谈情况又谈体会,这是纵式;而若干层次里并列关系,又是横式。这种结构方法的难点主要在于,每一层次的情况和体会要做到夹叙夹议,水乳交融,而不能机械地划分为两段式,否则就会给人以拼凑之感。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工作总结的结构需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全面。工作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是全局工作就不能遗漏了哪个方面,是单项工作就不能遗漏了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二是紧凑。即材料安排要环环相扣,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避免零乱无序;谈工作体会要扣紧材料,根据材料进行提炼和升华,避免相互脱离。三是精炼。与任何机关文稿一样,工作'总结也要力求简短凝炼。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精炼与全面的关系,既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精炼而削足适履,把该写到的东西漏掉,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全面而毫无节制,把篇幅拉得太长。在全面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二者不可偏废。以上只是工作总结的一些基本写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有不少秘书感觉工作总结“年年岁岁花相似”,写来写去摆脱不了“老面孔”。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相似。有些同志不善于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善于用多种方法谋篇布局、表达观点,这就难免出现这种力不从心的情况。摆脱“老面孔”的办法其实很多,包括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述方法等,这里只说最重要的一种:突出特色。什么叫特色?就是工作中的特点,既区别于以往、又区别于别人的特点。特色从哪里来?不是从脑子里想出来,而是从实践中找出来。怎么找?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今年与去年的工作在侧重点、方法、措施、力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所取得的效果又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特色。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因为领导同志抓工作不可能年年都是那么几下子,总是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即使是同一项工作,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搞法,会不断出现“新面孔”。而你老是拿“老面孔”去遮盖他创造的“新面孔”,怎能不挨批评呢?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某县县委年度工作,总结写好后,经县委办主任核稿,分管办公室的县委副书记审签,即予印发。这是多年的惯例,因为谁也没把工作总结当作什么大不了的事,更没有谁会去抠什么字眼,起草者按老办法罗列一下情况,审签者按规矩划上“同意”两个字,就算完成了。没料到,新任县委书记偏是个很重视'总结工作也很善于抠字眼的人,他把刚印好的总结和上年的总结都看了一遍,然后把县委办主任找来,要求把发出的总结收回、重写。主任顿时愣住了。“你看看”,书记大人倒没有发火,完全一副商量的口气,“我把这两份总结的小标题都划上了横线,差不多一样,是不是?这两年做的工作完全相同,不可能吧?你们没有对比分析一下?”主任摸着后脑勺,半天答不出话来,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确实想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书记说:“那我给你们提示一下好不好?比如招商引资工作,我们采取了组织小分队 ̄上门招商、流动招商的办法,效果很好,这是过去没有的,对不对?抓农业着重抓特色,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库区网箱养鱼,这都是新东西吧?还有,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改进工作方法方面,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每年10天与农民‘三同’的制度、每人领种5亩高效示范田的制度,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不都是很好的素材吗?”主任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组织人员重新分析材料,从突出特色人手,终于写出了一份面貌焕然一新的工作总结。秘书们都说:是呀,原来怎么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呢?看来,工作总结能不能写出特色,不在于工作本身有没有特色,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捕捉到特色,同时也在于表现手法上善不善于反映特色。在找准特色的基础上,表现手法就可以灵活多样了。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可选用的办法有:(1)直接在小标题上反映特色,如“采取上门招商、流动招商的新办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以干部下乡‘三同’和领种高效示范田为切人口,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明显转变”,这样做标题就不至流于一般化。(2)有特色的工作详写,无特色的一般性工作略写,这样也可以让特色凸现出来。(3)在情况部分,前面先罗列总体工作情况,后面集中一段讲特色。(4)情况部分作一般叙述,经验部分着重谈工作特色,这样可以使经验更集中、更带有启发性。请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初中

格式如下: 一:环保意义及紧迫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5%下降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二、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向友好环境发展

怎样写出有特色的工作总结起草总结属于惯例性的工作,一年的工作告一段落,或者一项活动结束,都要考虑总结问题。工作总结包括情况和体会两大块。情况就是做的什么工作、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效果、还存在什么问题;体会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有时也叫启示,其实就是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有些工作总结后面会带上一段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其实没有必要,总结就是总结,事情讲清楚了也就结束了。当然,如果题目是《1999年工作总结和2000年工作要点》,那么要点部分就要展开写了。工作总结的结构包括开头、情况、体会三个部分(也有一些工作总结没有专门的体会部分,合并在情况部分写,或干脆不写)。具体的结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纵式结构法。即按照工作进展的过程采写,从交代背景到工作展开的步骤、方法、成效、体会一路写来,这种方法常用于单项工作总结。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按事情发展过程、前因后果讲清楚就行,就能达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的效果。一种是横式结构法。即不是按过程而是按不同内容和特点来安排层次,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这种方法常见于综合性工作总结。所谓综合性,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数项工作同时总结,故不宜用纵式结构法。这种结构通常是“中间大,两头小”,即开头部分简写,情况部分详写,体会部分又较简练。因为数项工作内容同时展开,在排列顺序、叙述方法上要有所讲究,做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再一种是纵式横式交*结构法,即数项工作同时总结,体会不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而分别附着于各项工作之中,这种办法也只有综合性工作总结才会用到。也就是说,主体部分的每一个层次都是既谈情况又谈体会,这是纵式;而若干层次里并列关系,又是横式。这种结构方法的难点主要在于,每一层次的情况和体会要做到夹叙夹议,水乳交融,而不能机械地划分为两段式,否则就会给人以拼凑之感。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工作总结的结构需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全面。工作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是全局工作就不能遗漏了哪个方面,是单项工作就不能遗漏了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二是紧凑。即材料安排要环环相扣,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避免零乱无序;谈工作体会要扣紧材料,根据材料进行提炼和升华,避免相互脱离。三是精炼。与任何机关文稿一样,工作'总结也要力求简短凝炼。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精炼与全面的关系,既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精炼而削足适履,把该写到的东西漏掉,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全面而毫无节制,把篇幅拉得太长。在全面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二者不可偏废。以上只是工作总结的一些基本写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有不少秘书感觉工作总结“年年岁岁花相似”,写来写去摆脱不了“老面孔”。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相似。有些同志不善于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善于用多种方法谋篇布局、表达观点,这就难免出现这种力不从心的情况。摆脱“老面孔”的办法其实很多,包括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述方法等,这里只说最重要的一种:突出特色。什么叫特色?就是工作中的特点,既区别于以往、又区别于别人的特点。特色从哪里来?不是从脑子里想出来,而是从实践中找出来。怎么找?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今年与去年的工作在侧重点、方法、措施、力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所取得的效果又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特色。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因为领导同志抓工作不可能年年都是那么几下子,总是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即使是同一项工作,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搞法,会不断出现“新面孔”。而你老是拿“老面孔”去遮盖他创造的“新面孔”,怎能不挨批评呢?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某县县委年度工作,总结写好后,经县委办主任核稿,分管办公室的县委副书记审签,即予印发。这是多年的惯例,因为谁也没把工作总结当作什么大不了的事,更没有谁会去抠什么字眼,起草者按老办法罗列一下情况,审签者按规矩划上“同意”两个字,就算完成了。没料到,新任县委书记偏是个很重视'总结工作也很善于抠字眼的人,他把刚印好的总结和上年的总结都看了一遍,然后把县委办主任找来,要求把发出的总结收回、重写。主任顿时愣住了。“你看看”,书记大人倒没有发火,完全一副商量的口气,“我把这两份总结的小标题都划上了横线,差不多一样,是不是?这两年做的工作完全相同,不可能吧?你们没有对比分析一下?”主任摸着后脑勺,半天答不出话来,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确实想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书记说:“那我给你们提示一下好不好?比如招商引资工作,我们采取了组织小分队 ̄上门招商、流动招商的办法,效果很好,这是过去没有的,对不对?抓农业着重抓特色,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库区网箱养鱼,这都是新东西吧?还有,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改进工作方法方面,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每年10天与农民‘三同’的制度、每人领种5亩高效示范田的制度,受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不都是很好的素材吗?”主任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组织人员重新分析材料,从突出特色人手,终于写出了一份面貌焕然一新的工作总结。秘书们都说:是呀,原来怎么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呢?看来,工作总结能不能写出特色,不在于工作本身有没有特色,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捕捉到特色,同时也在于表现手法上善不善于反映特色。在找准特色的基础上,表现手法就可以灵活多样了。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可选用的办法有:(1)直接在小标题上反映特色,如“采取上门招商、流动招商的新办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以干部下乡‘三同’和领种高效示范田为切人口,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明显转变”,这样做标题就不至流于一般化。(2)有特色的工作详写,无特色的一般性工作略写,这样也可以让特色凸现出来。(3)在情况部分,前面先罗列总体工作情况,后面集中一段讲特色。(4)情况部分作一般叙述,经验部分着重谈工作特色,这样可以使经验更集中、更带有启发性。请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 索引序列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啊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 城市与环境研究期刊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初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