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发布时间: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请问,什么意思,不太懂。您就像一个领导在讲台上向员工们讲话

使用布袋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5 倡步行,骑单车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7 不燃放烟花爆竹8 双面使用纸张9 节约粮食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11 消费肉类要适度12 随手关闭水龙头13 一水多用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6 拒绝过分包装17 使用节约型水具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O 尽量利用太阳能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2 使用节能型灯具23 简化房屋装修24 修旧利废25 不随意取土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27 不乱占耕地28 不焚烧秸杆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33 不捡拾野禽蛋34 拒食野生动物35 少使用发胶36 减卡救树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4O 不用圣诞树41 不在野外烧荒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43 不乱扔烟头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53 不虐待动物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56 在房前屋后栽树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58 垃圾分类回收59 旧物捐给贫困者60 回收废电池61 回收废金属62 回收废塑料63 回收废玻璃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65 使用无氟冰箱66 少用纸尿布67 少用农药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69 少用室内杀虫剂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72 少吃口香糖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74 集约使用物品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76 私车定时查尾气77 使用无铅汽油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81 支持环保募捐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85 避免旅游污染86 参与环保宣传87 做环保志愿者88 认识草原危机89 认识荒漠化90 认识、保护森林91 认识、保护海洋92 爱护古树名木93 保护文物古迹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100 认识环保标志

如今,通过各种媒体,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存在。许多人都听说过热带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贫困、难民潮、食物危机等问题。但对许多人而言,这些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地方,不会发生在本地的环境中。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当地,甚至在校园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作一条跑道的话,那么在这条跑道之外是没有观众的,所有的人都是运动员。环境和发展问题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为了使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开发区中学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把环保教育列入学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将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学校始终重视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家庭中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一)学校领导重视环保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组织,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的重要议事内容。 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委员会,由校长主抓环境教育工作,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总务主任负责校园环境的保护和绿化美化工作;政教处主任负责专题教育;教务处主任负责课堂教学渗透;团委书记负责环境保护宣传;环保辅导员负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和资料档案。环境教育委员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几年来,学校环保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受到了省市区各级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二)、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语文、政治、健康教育课等各个学科教学中,将知识的讲解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环保活动课外小组,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充分发挥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学校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在校内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教师几年来共撰写环保论文30多篇,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注重“绿色”宣传 目前,环境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为使学生尽快具备“绿色”意识,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尽快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学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图书馆、阅览室每年都订阅大量环境保护宣传内容的图书、报刊,学校的电教中心有专门的环境保护录象资料,每个班的计算机里都装有环境保护的资料软件,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学习环保知识,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另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环保橱窗,定期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知识,配合学校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团委将黑板报作为宣传环保的前沿阵地,经常组织各年级之间开展以环保知识为主题的板报评比,通过评比促使让“绿色”走进班级;“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你我他地球村”专栏,每当有关环境的活动日: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来临,就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并号召各班针对节日主题认真撰写环保广播稿;并且,学校还在校园内设立有关环保标语牌,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改善环境、拯救地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事事处处把环境放在心上。 (四) 积极开展主题团会、主题班会,座谈会以及环保知识讲座等,调动、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联系当前的环境问题,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有关人士进行环保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的生存环境状况,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很多学生都写了心得体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今年5月份,学校在环保知识讲座结束之后,政教处紧接着还在全校开展了“做‘绿色使者‘承诺”活动,即:不乱扔废物,净化校园环境;减音降噪,净化生活环境;不攀枝折花,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野生保护动物,不捕不食;杜绝浪费,节约能源;废物利用,平衡生态;捡脏护绿,还社区一片绿色;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播撒绿色,创建绿色学校。全体同学都郑重的在倡仪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次活动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又一次高潮。 (五)、以“环保志愿大队”为依托,根据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爱绿”、“护绿”的模范。 学校自成立 “环保志愿大队”以来,由学校团委负责,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今年的“地球日”,学校组织了“迎接地球日,纪念五四运动”的青年志愿者大行动,到开发区公园和碧海小区清除白色垃圾,到广场护理绿地,向路人散发传单,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号召人们“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美好家园”;去年的“植树节”,学校开展了“种下一棵树苗,奉献一片爱心”绿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踊跃植树种草;在第20届“爱鸟周”到来之际,学校举办了以“关注鸟类、珍爱自然、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爱鸟周”科技漫画大赛,其中的获奖作品在学校的环保宣传栏上进行了展览;在第30个“世界环境日”,学校开展了“环保手抄报”评比和“我爱我的家园”环保征文大赛,并组织专门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比,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共52人;校团委在每年的“世界水日”都要组织环保志愿队走上社会,对用水情况进行调查,这一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初二环保支队还建立了垃圾分类的制度,并向其他三个支队发出倡仪,号召大家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和废旧电池回收等工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组成环境卫生巡视队,成为维护生存环境的忠诚卫士。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很好的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和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绿色卫士。 学校注重教育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全校师生尽量做到不使用涂改液;不购买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纸杯盒和餐巾纸;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用的罐装材料;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购买“绿色”无磷洗涤剂;节约用水、用电,用水后拧紧水龙头,教室没人时及时关灯;爱护绿化设施,不践踏绿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七)心手相连,创建绿色家庭 为全方位奏响绿色环保之歌,学校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心手相连,创建绿色家庭”活动,把环保宣传教育推向家庭。。学校郑重向每一位同学发出倡仪:在家庭中做环保知识的最佳宣传员、“小喇叭”,积极倡导父母树立“绿色”理念,带动父母也加入到环保大军中来,营造良好的绿色家庭环境。 (八)、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营造洁净、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幽雅和谐、宁静温馨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学校在绿化、美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做到使学校全年戴绿、四季有花,根据校园建筑的格局,学校还修建了读书长廊。长廊四周栽种藤萝,夏秋季节,藤萝覆盖整个长廊,一片翠绿。真正收到了层次化、立体化的绿化、美化效果。如今,当你走进开发区中学,你会看见一个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整洁优美的校园,它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相得益彰,使人心旷神怡。 如今的校园里,“绿色”正在蓬勃壮大,“绿色”正在熠熠生辉,这“绿色”已常驻校园,常驻师生的心头。 你自己选一些吧,择优录取~~~~嘿嘿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吗?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如果人类不珍惜环境的话,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一)环境保护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磷对水质的污染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环境保护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6、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7、(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13、绿岛的保护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17、酸雨与人体健康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20、汽车与环境21、无污染汽车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23、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24、降解塑料的发展25、关于口香糖的报告26、水体的富营养化27、土地沙漠化的防治28、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29、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30、创造绿色电能31、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32、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33、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34、绿色消费35、杀虫剂使用的反思36、氟利昂问题37、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8、厄尔尼诺与拉尼娜39、二恶英污染40、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41、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42、臭氧层破坏43、太湖零点行动44、长江上游生态保护45、黄河断流46、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47、绿色文明48、淮河治污零点行动49、苏州河综合整治50、电磁辐射污染51、环境与健康 生活中的化学问题1、农用生物肥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3、生命之源——营养4、家庭包装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7、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9、油烟革命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11、金属防锈的研究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14、化学与农村经济15、纯净水是否“纯净”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17、维生素王国探秘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21、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22、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26、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27、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资源利用1、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3、 创造绿色电能4、 未来能源技术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1、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2、 眼睛防水的实验3、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4、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5、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6、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7、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8、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去规划人找找资料吧,上面很多的。

格式如下: 一:环保意义及紧迫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据统计,2004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5%。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根据413个水质监测断面记录,只有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比2000年下降1%,长江、珠江的水质较好,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的水质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4年城市空气质量4%达到二级标准,比2000年的5%下降1%,*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趋势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34位,占国土面积19%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仅为86%,乱砍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35亿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水生态系统失衡,2004年,全国有79个城市缺水,有2340万人口,130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二、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是把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向友好环境发展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去规划人找找资料吧,上面很多的。

如果人类不珍惜环境的话,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分享会

如果人类不珍惜环境的话,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关于《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报告  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枣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人与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  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首先进一步研究“人与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显行为,再通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实验,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不同的课题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一、水污染问题  介绍水污染的涵义、类型,并到马家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充分体现了马家沟的污染状况,并对马家沟的水质进行测定,同时对解决水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二、珍惜水资源  从身边说出,介绍水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提出水危机的问题,漫画设想未来的银行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水,呼吁同学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强调透支水就是透支生命。  三、节约能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预报,似乎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你会像关心天气那样来关心我们空气的质量吗?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实行了空气质量公报制度,现在,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机会了解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四创建绿色社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正朝着社区层面深入,各个国家纷纷寻求建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社区”成为一个新的时尚名词环境状况的严峻,呼唤着人们关注环境,参与环保。公民参与环保正成为世界环保的主要特点,它与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构成了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  三.研究方法  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借助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研讨活动等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为个案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选题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探索其方法,是中学地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领域的一个新颖课题。  第二,大胆打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地理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  四.研究成果及其鉴定方式  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论文;  2、建立相关环境保护网站;  3、结题报告;  4、学生课题研究论文集;  由学校组织专家、教师给予鉴定。  五.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1.2006年9月-2006年10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2006年10月:开始第一轮实验。  3.2006年10-12月:教学实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2007年1月: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论文)。  5.2007年3月-2007年5月:进行第二轮实验  6.2007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和相关地理环境研究网站建设,出版学生地理环境研究论文集

2014年,城市环境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335项(包括新增项目160项)。其中,承担(或参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项(新增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5项(新增0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11项(新增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30项(新增1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增1项),青年科学基金35项(新增16项);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3项(新增0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4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新增1项)、中科院仪器装备研制项目3项(新增2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新增0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2项(新增0项)。承担地方政府科研项目119项(新增48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等横向项目82项(新增57项),承担其他项目33项(新增18项)。2014年,城市环境所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SCI论文233篇,EI论文223篇,CSCD论文85篇,申请专利77件,其中发明50件,实用新型26件,外观设计1件,授权发明10件,实用新型12件,外观设计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牵头调研和起草的«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通过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牵头编制的«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大纲»、«美丽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2014年,城市环境所与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全面科技合作。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共建“中国可持续城市研究院”。分别在厦门和宁波举办了集美区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成果对接会、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环境材料研究分论坛,积极向当地企业推介科学院的研究成果。2014年,城市环境所围绕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的精神,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交流方面,因公出访共81人次,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2人次,考察访问4人次,开展合作研究18人次;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和英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185人次。共举办国际会议6次,其中,于12月9—10日举行的“城市健康与福祉计划”厦门专家会议,邀请到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健康科学、环境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研究领域的60多位顶尖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启动了去年底在城市环境所设立的“国际计划办公室”,并为该计划制定了中长期目标、研究重点和实施战略。与此同时,城市环境所还与联合国大学全球健康国际研究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约定未来将通过合作研究、举办城市健康和福祉领域的研讨会、人员互访、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合作。同年,城市环境所还被授予“福建省城市环境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称号,未来将得到福建省在国际合作项目等方面的优先资助。2013年,城市环境所共有在研项目294项(包括新增项目150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课题2项(新增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子课题)7项(新增2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子课题)5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新增0项)、面上项目37项(新增1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7项(新增16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新增0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课题1项、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4项(新增2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新增0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6项(新增0项),地方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项目88项(新增45项),横向项目65项(新增46项),其他项目27项(新增13项)。2013年城市环境所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篇,EI论文153篇,CSCD论文80篇,申请专利62件,其中发明专利52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研究所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获得批准实施,受委托牵头编制了«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和«美丽厦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此外,研究所相关研究建议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示。 2012年,城市环境所共有在研项目286项(包括新增项目135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新增30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8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院地合作项目(课题)19项(新增4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课题、子课题2项(2012年新增);973前期专项课题1项,863计划课题(子课题)4项(2012年新增);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11项(新增9项);环保公益项目4项;教育部回国留学基金项目6项(新增3项);福建省科技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新增17项);厦门市(区)科技计划项目19项(新增5项);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2012年新增);国际合作项目2项(新增1项);横向项目83项(新增52项);其他项目7项(新增6项)。已申请发明专利45项,其中发明34项,实用新型11项;获得专利授权11项,其中发明3项,实用新型8项。全年发表科技论文248篇,其中SCI收录144篇,EI收录104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79篇。共有4个软件申请著作权登记,其中有1个软件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编制并获批发布地方标准1项。 截至2014年底,共在学研究生180人(其中硕士生83人、博士生97人)、在站博士后14人。截至2013年底,共在学研究生164人(其中硕士生94人、博士生70人,外籍学生8人)、在站博士后15人。截至2012年底,共有在学研究生163人(其中硕士生77人、博士生86人),在站博士后12人。

  • 索引序列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 城市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分享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