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西民族学报官网主页

广西民族学报官网主页

发布时间:

广西民族学报官网主页

主编谢尚果执行主编秦红增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出版日期单月15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倡导严谨学风,规范学术研究,注重学术创新。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全力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东南亚研究等学科建设;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吸引、汇集了海内外一流人类学学者,使“人类学”研究栏目成为中国以及国际人类学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信息中心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每一期围绕某一学科焦点或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主打栏目”,力邀学术名家担任主持人(封面学者),刊发论文注重国际视野、关注社会焦点、突出地域文化,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论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给予评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所覆盖的地区为《今日民族》的9倍多。这一方面说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民族学研究中受全国的民族学学者关注度高,对该学科的研究与交流有着广泛的影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张泽青先生曾在《中国期刊协会通讯》上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了评价:“我国期刊另外一种走向世界的方式是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得期刊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主动向刊物提供一流水平的稿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把人类学研究作为期刊的特色,刊登的学术论文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引起不少国家学者的关注。”著名人类学家乔健教授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这个杂志编得越来越好……是中国人类学能够联系两岸三地的一份学术期刊。”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龙协涛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学报界的独秀峰”。据“中国知网”统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机构用户总计四千多个,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挪威、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首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所订阅,作为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必读刊物。在中山大学,被认可为社会科学类重要期刊一类B级;在南开大学,被认可为二级学科(人类学)的一类期刊。 本刊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本刊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建设,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品位,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主要限于作者直接阅读并引用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的文献)。论文必须包括:题名(20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作者简介、参考文献(3条以上),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此外必须附上前五项内容的英文。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城市、邮编、电子信箱。本刊实行以学术价值为唯一依据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在收稿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意见。稿件恕不退还。坚决反对一稿多投、一稿多发以及剽窃虚构等学术造假行为。

刊 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期季刊创刊时间1995年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主编吴尽昭执行主编黄祖宾编辑出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50/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462国内总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内邮发代号48-96国外代号4765Q国内定价00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5年,季刊,以反映和传播自然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构想和新技术成果为宗旨,设置有科技史研究、计算机技术、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化工研究等栏目,尤其以科技史研究为特色栏目,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栏目主持人,在海内外进行组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4年被美国《爱西斯》(ISIS)(国际科技史权威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收录;200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自然科学期刊和“名栏”奖;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A-)”。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文末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3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筹办于1979年,1980年正式创刊。1985年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1年7月经出版部门审核,符合国家有关出版规定,颁发了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388和国内标准刊号CN54-5008/C。1998、1999年先后入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目前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单位。汉语言文学。师资方面,是最好的。有7个硕士点吧。会计,上的人多。就业好。法学,上的人多,貌似以后都为考公务员上的多。新闻学,个人举得很牛。应为人才都是那里出的。医学,这个让我觉得,以后看病要问人家 ,你哪里毕业的。外语,一般般。只有英语。体育,擦擦。不行。教育,不了解。学院人少。信工,嗯。一群爱学习的娃娃们。管理,管理管理 老师管的就是严格。

西民大在陕西哦,棒棒哒,培养出了近40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的国际级社科立项在陕西高校中从未落过前五名。西民大位于陕西咸阳,截至2014年,学校占地1146亩,有文汇、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设有教学站。拥有书151万余册的图书馆、75个各类专业实验室。设有12个二级学院,34个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学校校本部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8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130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6%,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位,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

西藏民族学院位于渭水之滨的古都咸阳,紧邻陕西省会西安市,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民族高等学校,是西藏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是一所集文、史、理、经济、法、工、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现设有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哲学(西藏宗教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专门史等6个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学(含文秘方向)、民族学、历史学、新闻、广告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档案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应用心理学等34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财会管理、财务会计、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酒店管理、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高等护理等2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02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0余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92人,教授、副教授138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数十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区)的奖励,许多研究领域在区内甚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现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期刊。 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80余万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准运动场、功能齐全的教学医院、广播电视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实验室、医学实验室、语音实验室等,新建教学楼全面实现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校园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院占地63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理想场所。 2008年9月,西藏民族学院迎来了50 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军委主席胡同志为我院发来贺信,贺信充分肯定了我院50年来的办学成绩,也为我院进一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50年异地办学谱写西藏高等教育第一华章,50年辛勤耕耘培养西藏革命建设三万英才。50周年校庆,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是凝聚智慧、彰显风范的新契机。当前,西藏民族学院正在沿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学校,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民族大学。

2007-2011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3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38项,校内立项186项。共获得预算外科研经费6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69部,发表学术论文2087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7篇,EI论文29篇,核心期刊论文448篇。论文转载、摘编29篇 。2010-2014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据2015年5月学校公布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1万元。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自然基金立项一览表项目批准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41361044 刘炜 山地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与热环境效应的多尺度响应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以拉萨、重庆和兰州市为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71361023 姬梅 拉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7 陈婷 运动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下丘脑室旁核氧化应激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9 李文华 血清-蛋白质组学逆向识别高原低氧习服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及功能鉴定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截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2万余册,学位论文147余万篇,各种数据库20多种。形成了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体育等多学科,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并存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情报资料中心”,收藏藏学图书5万余册,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对勘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同时,自建有“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特色资源数据库 。 学术刊物 截至2013年,学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藏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

广西民族学报官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设置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中国—东盟、文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法学等栏目,尤其以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大力刊发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及处于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其他人文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

是啊 我就是这里的学生 2006年更名的啊 是不是想来这里读书啊 这里环境好美哦 好多留学生哦有神么可以再来问我0771 广西区号 6739619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

1、《在刑法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几点体会》《广西高教研究》 1995年4期2、《论我国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广西法学》 1995年3期。3、《论法对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社会科学家》1995年5期4、《试论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广西师大学报》1995年3期《论陕甘宁边区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论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法制建设》(论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论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5期8、《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新发展》《广西师大学报》1996年3期 《也谈法律经济决定论》《法学》1997年12期 《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家》1997年月1期 《论法治的精神》《广西社会科学》1997年6期 《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9月版13、《论法价值观及其特征》《广西师大学报》1997年3期。14、《人权研究中的一场风波》《法学》1998年5期15、《论法治的合理性》《当代法学》1998年2期16、《依法治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前沿》1998年3期17、《中国法治探索》《广西法学》1998年月1期《论法治合理性的内涵及其意义》《法制现代化研究》(第4卷)1998年10月19、《杜尔克姆法社会学思想探析》《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1期20 《论司法审判中的法律》《空军高炮学院学报》1999年3期21.《论我国医疗事故鉴定机制的完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2期22.《经济执法研究》《中国法学》1999年增刊 《建国50年来法理学回顾和展望》《社会科学家》1999年6期 〈〈梁漱溟法理思想及其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8月<<论法的践合理性>> 《法理学论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企业并购中的法律问题及其法律调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27.《西部开发与发展权》《石河子大学学报》2001年6期28.《论法的正当性》《学术论坛》2001年4期29.《企业兼并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5期30.《论企业并购的法制化》《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4期31.《制度、法律与精神文明建设》《法学论丛》2001年第1卷32.《论要约收购》《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4期33.《论法律移植的合理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34.《论后现代主义的主体观》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3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和德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36.《英国法律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法学论坛》2002年第6期。37、《论法学素质教育的实现途经》新华出版社2002年3月38.《透视行政处罚中的软乱滥现象》《领导广角》2002年7期39、《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40、《论法律在乡土社会中的困境及其推进》《民间法》1041、《中日法治形成条件比较研究》《法制现代化研究》1242、《中国企业并购法律环境的营造》中国方正出版社1043、《现代西方法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中国检察出版社 644、《孜孜不倦的法理探索》中国检察出版社645、《人权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检察出版社 646、《日本法治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47、《中西方“以人为本”法律观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48、《刑事公诉证据问题研究》《中国检察》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49、《法学素质教育探析》《法学论丛》250、《给农民以宪法关怀》《法学论丛》451、《从主义到问题》《文史哲》(CSSCI)452、《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553、《也谈法律方法的科学性》《学习与探索》(CSSCI)654、《马克思法的合理性思想探析》中国金融出版社655、《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法理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356、《论合理性司法建构的前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357、《讨论式教学法在法学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高教论坛》158、《关于农民宪法权利的几点思考》《河北法学》(CSSCI)1059、《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法治》《社会科学家》(CSSCI)26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学术论坛》461、《法律技术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162、论瑶族石牌的性质及其现实影响 河北法学 2006第11期63、“股东权”实现理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民自治权 法学论坛 2006第5期64、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中国化及其进程 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65、略论侗族款约的当代价值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66、瑶族民间组织及民间法的现实影响 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67、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石牌调查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9期6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1期69、论我国“人本”法律观的更新与重构 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0、论社会分层与法律供给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是公办院校 师范学院很少有民办的

广西民族师范大学代码是1060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称“广西民师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崇左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南宁师范大学对口支援。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民族学院学报官网主页

不是,是统计源

申 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属军内刊物,是经国家和军队新闻出版机构审批的军事类学术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所有栏目设置均为军事类主题,共80页,双月刊,军内发行。按照军队保密规定和办刊要求,我刊从未建有互联网办刊、征稿、投稿平台,从不收取作者关于刊稿的任何费用,原则上不录用非军队人员稿件。近期在互联网出现的“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为非法期刊,是不法分子盗用刊号、假借刊名,利用互联网违法办刊且取作者钱财的违法行为,严重损害和侵犯了我刊的版权利益、社会形象及广大读者的正当权益,造成学术交流领域和学术研究平台的虚假混乱。敬请广大读者提高警惕、仔细甄别、避免。特此申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二〇一七年三月三十日刊名: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主办:昆明民族干部学院ISSN:2095-6015CN:53-1222/E

  • 索引序列
  • 广西民族学报官网主页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官网首页主页
  • 广西民族学报官网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首页
  • 民族学院学报官网主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