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训诂学报第四辑电子版下载安装

中国训诂学报第四辑电子版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

中国训诂学报第四辑电子版下载安装

一 语言文字研究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 语文学习1987: 《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 “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 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 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 “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 古汉语研究1989: 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 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 文献1990: “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 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 古书的普通话今读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6) 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 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2) 成语另解二则 辞书研究1994: 东州考 文献1995: 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 汉语词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 成语正义二则 古汉语研究1995: 《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学报(台湾)1995: 万物何以称为“东西” 文史知识1997: 词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语文建设1997: 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7) 《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 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 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 古籍研究1999: 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 古汉语研究1999: “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 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1)伍子胥事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 “杜撰”语源考 古汉语研究2000: “子”为尊美之称探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10) “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 “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 寻根2001: 《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3) 《小尔雅》异文研究 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 《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 《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 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 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 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 《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 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 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说文》辨证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释化 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 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 论语境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 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 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 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说文通训定声》评议 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 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 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1259 论文化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巴蜀书社“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 南开语言学刊2007: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 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 汉语词源求证举例 民族语文2008:“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 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阿”的出现时代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辑,大象出版社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 南开语言学刊2008:《〈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史记》疑难词语解诂 古汉语研究2009: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09: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汉语大词典》光盘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辞书研究2010: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10:“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 民族艺术2010: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说“年”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说“天”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说“案”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论连文求义法 长江学术2011:1  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 古典文学知识2011:6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 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2  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 咬文嚼字2012:3  物品称“东西”探源 长江学术2012:3  “也”有女阴义 寻根2012:3  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 励耘学刊2012:1  释“字”“船”“盛” 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词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 南开语言学刊2012:1  论文例求义法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一、学术著作:《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语言文献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春秋公羊传注疏》(点校),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又收入《传世家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礼记正义》(点校,合作),同上;《春秋谷梁传注疏》(点校,合作),同上;《论语词典》(副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五灯会元〉白话全译》(主译),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中国历史文献学》(参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二、学术论文 60余篇,代表作:《释“隐”》,《中国语文》(北京)1998年第3期;《释敦煌变文的“”字》,《中国语文》(北京)2005年第3期;《中国传统文献与研究的现代转换》,《四川大学学报》(成都)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北京)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金瓶梅词话〉校补》,《文献》(北京)1995年第3期;《〈金瓶梅词话〉词语札记》,《文献》(北京)1997年第2期;《〈金瓶梅词话〉词语探源》,《文献》(北京)1999年第1期;《〈跻春台〉三种整理本勘误》,《方言》(北京)2005年第1期;《敦煌变文词语辨释》,《中国训诂学报》(北京)第1辑,2009;《〈中国丛书综录未收之现存宋人别集目录〉献疑》,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古籍整理情况简报》(北京)第224期,1990年4月;《〈金瓶梅词典〉的成就与不足漫议》,《辞书研究》(上海)1994年第4期;《〈金瓶梅词话〉疑难词语杂释》,《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5月;《敦煌佛教文献部分写卷的著录与定名问题》,《宗教学研究》(成都)2006年第1期。

中国训诂学报第二辑电子版下载安装

《简帛兵学文献探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诗经》同义动词说例,《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1期,《语言文字学》同年第10期转载。 《训诂校勘札记》,《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语言文字学》同年第3期转载。 《古代称谓行辈失序证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第3期 《沦先秦反义复合词的产生及其偏义现象》,《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1期 《古汉语指代词同义连文说略》,《中山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语言文字学》同年第9期转载 《车王府曲本语词选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 《车王府曲本语词札记》,《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 《车王府曲本语词扎零》,《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读书记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6期 《潮汕方言鼻化韵概述》,《台语文摘》第十八号,1991年 《骂詈行为与汉语詈词探论》,《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先秦反义词辨识》,《古籍整理与研究》第七期,中华书局1992 《汉语“尤最”副词的对立来源》,《语文研究》,1994年第2期 《〈古陶文字征〉订补》,《中山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语言文字学》同年第12期转载 《兵书新注商兑》,《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2期 《简帛兵学文献军术考述》,《华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银雀山汉简考释三则》,《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车王府曲本中的清代汉语若干语法成分》,《语文研究》,1996年第1期,《语言文字学》同年第8期转载 《甲骨文反义词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语言文字学》同年第9期转载 《战国秦汉同形字论纲》,《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军器及其题铭与简帛兵学文献》,《华学》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义反音亦反”辨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9期转载 《〈孙子〉“命曰费留”正义》,《中国文化》第14辑,1996年 《简帛所见军法辑证》,《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 《曾宪通先生学术成就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银雀山汉简通假字辨议》,《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 《同符合体字探微》,《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语言文字学》同年第11期转载 《〈潮汕方言茨考释〉续貂》,《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战国楚简考释校议》,《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 《出土文献与潮汕话词语研究》,《潮学研究》第6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从简帛文献看古代生态意识》,《简帛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睡虎地秦简核诂》,《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 《银雀山汉简考释十则》,《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出土文献之于古汉语研究十年回眸》,《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4期转载 《甲骨文字诂林》补遗,《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出土战国秦汉文献中的缩略语》,《中国语言学报》第九期,商务印书馆1999年 《双声字符综论》,《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试论晚清学者对传钞古文的研究》,《第二届国际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中山大学1999年 《旧释“折”及从“折”之字平议》,《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 《郭店楚简识小录》,《华学》第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虞万里,男,浙江绍兴人,1956年5月生于上海。1980年底应聘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辑工作,被录取进汉大任编纂工作。1982年7月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词典进修班进修一年。1997年调入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辞室,修订《古汉语大词典》,主持99版《辞海》审音工作,并策划音序版编排。前后编纂《汉语大词典》《辞海》等大型语文工具书达二十年之久。2001年10月调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科院院学术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主编,“经学与文献”特色学科带头人,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2013年7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特聘教授。 1996年6月至8月赴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任访问学者。期间曾去法国巴黎汉学研究所作学术交流。2007年10月至12月赴台湾静宜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古代注疏学。期间受邀至十余所大学、研究机构作演讲。2011年10月至11月赴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作特约访问学人。期间至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主持会议和演讲交流十多次。自1993年起赴香港、台湾及各地演讲四十余场次。 论著《榆枋斋学术论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5万字。《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53万字。《榆枋斋学林》,16开,上、下精装二册,120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古籍与近人著作整理:《南宋杂事诗》(22万字)清厉鹗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马一浮集》(承担第一册和第三册部分,约80万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011年新版。《经义述闻》(70万字,与傅杰等合作)清王引之著,传世藏书之一,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癸巳存稿》(41万字,合作)清俞正燮著,新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姜亮夫全集》第十五卷《中国声韵学》《古汉语语音学》(40万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孙诒让全集》中《东欧金石志》整理,中华书局2014年版。词典编写与改编:《汉语大词典》(主要编写人员),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1993年。《多功能汉语大词典索引》(实际主持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700万字。《中华古代文化辞典》(语言部分撰写),齐鲁书社,1996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版。《古汉语大词典》(实际主要改编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典故小词典》(第一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责编文史书籍:《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谢启昆《小学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辞海》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论文目録:1、《清代的两部小尔雅义证》,《字词天地》创刊号,1983年,4千字。2、《〈尔雅义疏〉及其作者郝懿行》,《辞书研究》,1984年第1期,7千字。3、《段玉裁〈诗经小学〉研究》,《辞书研究》1985年第5、第6期连载,5万字。4、《歌支韵部字探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1万字。5、《文献中的山东古方音》,《古汉语研究》1988年创刊号,1万字。6、《“自诒伊戚”“自诒伊阻”考》,《语文研究》1988年第3期,6千字。7、《黄庭经新证》,《文史》二十九辑,中华书局,1988年,3万字。8、《官奴考辨》,《温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5千字。9、《王羲之与黄庭经帖》,《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5万字。10、《避讳与古音研究》(与杨蓉蓉合作)《1991年武汉汉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集》,1991年, 5万字。11、《金文对扬历史观》,《语言研究》,1992年第1期,4万字。12、《郝懿行评传》,《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版,1992年,8千字。13、《吐鲁番雅尔湖旧城出土毛诗残纸考释》,《孔子研究》,1993年第1期,9千字。14、《唐五代字韵书所反映之唐代避讳与字形》(与杨蓉蓉合作),《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3万字。15、《唐写文选集注残本中陆善经行事考略》,《文献》1994年第1期,5千字。16、《正续清经解述略》,台湾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1994年,8万字。17、《经典释文单行单刊考略》,《语言研究》,1994年增刊,2万字。18、《从古方音看歌支关系及其演变》,《音韵学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4年, 5万字。19、《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温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5千字。20、《桃符风俗源流考》,《中国民间文化》,1995年第1期,2万字。21、《春秋释例谥法篇辑说》,《学术集林》第八辑,1996年,5万。22、《敦煌摩尼教下部赞写本年代新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一辑,1996年,1万字。23、《斯坦因黑城所获单疏本春秋正义残叶考释与复原》,台湾《敦煌学》第二十辑。1996年,3万字。24、《尹湾汉简神乌赋笺释》,台湾《第一届国际暨第三届全国训诂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又《学术集林》第十二卷,1998年,4万字。25、《东汉肥致碑考释》,《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1万字。26、《照子说略》,《辞书研究》1998年5期,3千字。27、《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语言研究》1997年第二期,1999年, 5万字。28、《美柯蔚南东汉音注手册三礼资料订补》刊《国际汉学》第五辑,大象出版社1999年,6万字。29、《陆善经行历索隐》(增订稿),《中华文史论丛》六十四辑,1999年,1万字。30、《黑城出土辽希麟续一切经音义残叶考释与复原》刊《吴其昱先生八秩华诞敦煌学特刊》台湾1999年,1万字。31、《先秦讳礼析论》,《文史》第四十九辑中华书局1999年,8万字。32、《先秦动态称谓发覆》,《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2万字。33、《从十驾斋说到钱大昕及其全集》,《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3期,7千字。34、《黄庭经用韵时代新考》,台湾《第十八届中国声韵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2万字。35、《先秦名字、爵号、谥号、庙号与避讳论略》,《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2000年,2万字。36、《由甲骨刻辞多字结构说到多诸之音义及其民族与时地》,《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4万字。37、《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拾遗》,《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1万字。38、《上博简〈诗论〉“七歌绅而荡”臆解》《新出楚简与儒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辅仁大学文学院合编,2002年,5千字。39、《从汉文古籍看古代西域(新疆)的人种问题》(与徐文堪合作)《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3千字。40、《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上)》,《史林》2002年第2期,1万字。41、《正续清经解编纂考》,《学术集林》第四卷,1995年。《经学研究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增订稿(5万字),《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作为《正续清经解》影印本序言,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置第一册前(全书共十三册)。42、《黑城文书〈新编待问〉残叶考释与复原》,台湾《汉学研究》2003年第二期。8万字。43、《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中)》,《史林》,2003年3期,5万字。44、《吕祖谦与〈近思录〉》,《温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万字。45、《上博简〈缁衣〉与郭店简本及传本异同疏证(下)》,《史林》2004年第1期,4万字46、《献古文尚书者梅颐名氏地望辨证》,《文史》2004年第四辑(总第69辑),5千字。47、《由〈诗论〉“常常者华”说到“常”字的隶定》,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九辑,2004年10月,5万字48、《桃和鬼》,刊《趣味考据》(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6万字。49、《天理本〈庄子音义〉与碧虚子所录景德本比较研究》,刊《音史新论——庆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5月,4万字。50、《〈缁衣〉正文与孔子关系》,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第二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汉论文集》,2005年10月,2万字。51、《〈缁衣〉与先秦君臣、君民关系索隐》,上海《社会科学》2005年10期,1万字。52、《〈缁衣〉简本与传本章次文字错简异同考征》,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第一辑,2005年11月,4万字。53、《三礼郑注“字之误”类征》,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十六卷,2005年12月,6万字。54、《有关永乐大典几个问题的辨证》,《史林》2005年第6期,8万字。55、《正统道藏编纂刊刻年代新考》,中华书局《文史》,2006年第四辑,总七十七辑,4万字。56、《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上海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2006年,3万字。57、《从〈诗经〉授受、运用历史看〈缁衣〉引〈诗〉》,上海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2006年,3万字。58、《从先秦礼制中的爵、服与德数字一体诠释〈缁衣〉有关章旨》,《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2万字。59、《上博〈诗论〉简“其歌绅而荡”臆解》,《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4千字。60、《〈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史林》2007年第1期,4万字。61、《黑城文书〈资治通鉴纲目〉残叶考释》,《欧亚学刊》第七辑,180页~202页,中华书局2007年6月。8万字。62、《马一浮与竺可桢》,刊中国艺术学院《中国文化》第二十五、二十六期,2007年。6万字。又载《马一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3、《从简本〈缁衣〉论〈都人士〉诗的缀合》,刊《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5万字。64、《康熙字典》总阅官、纂修官行历考实》,海峡两岸《康熙字典》研讨会论文,刊《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四辑,2008年,3万字。65、《马一浮佚诗佚文小笺——马一浮与龙榆生交往因缘剪影》,《大连图书馆百年纪念学术论文集》,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25万字。66、孙诒让《广韵姓氏刊误》推阐(卷上),《孙诒让研究论文集》,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7万字。67、《斯坦因三探所获吐峪沟文书字书残片考释》,《语苑撷英——庆祝唐作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2万字。68、《宋太宗旧名匡乂、匡义辨证》,北京大学《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3万字。69、《明戴廷仁夫妇墓志释録补正》,《考古与文物》2008年3期,65万字。70、《孙诒让石刻学成就初探》,《史林》2008年第3期,9万字。71、《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学术价值》,《文汇报》29《学林版》,5600字。72、《〈倭名类聚抄〉引〈方言〉参证》,载《东亚文化交流与经典诠释》一书319-363页,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2008年12月。7万字73、《简本〈缁〉衣引〈诗〉考——兼论前贤以师承和异文区分四家诗之利弊》,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编《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5th论文集》,2009年5月版,6万字。74、《〈广韵〉姓氏来源与郡望音读研究》,《中国语言学》第二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1万字。75、《〈孔子诗论〉应定名为“孔门诗传”论》,《中国经学》第五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11月,25万字。76、《石彦辞墓志》文句正读和史事索隐,8万字(有图),《史林》2009年第6期。77、《阿斯塔那三三二号墓文书〈春秋经传集解〉残片浅议》,6万字,《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78、《从熹平残石和竹简缁衣看清人四家诗研究》,2万字,《中国经学》第六辑,2010年6月。79、《明清以来之姓氏与姓氏书》,8万字,《史林》2010年第3期。80、《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9万字,《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81、《马一浮与龙榆生》,5万字,《中国文化》第31期,2010年春季号。82、《郭店简缁衣“人苟言之”之“人”旁点号解说——兼论古代涂抹符号之演变》,3万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纪念谭朴森先生逝世两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83、《佛典音义和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8万字,《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三辑,2010年6月。84、《追忆沈老凤笙先生》,8万字,《中国经学》第七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12月。85、《尚书郑王比义序》,8万字,《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6、《清华简〈尹诰〉“隹尹既﨤汤咸又一悳”解读》,1万字,《史林》2011年第2期。87、《别集流变论——〈王鸣盛、阮元、钱大昕三家遗文〉序》,5万字,《中国文化》2011年夏季号。88、《〈说文〉“姓”“氏”义重校新释》,6万字《中国经学》第八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6月89、《以丁晏〈尚书余论〉为中心看王肃伪造〈古文尚书传〉说——从肯定到否定后之思考》,2万字,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集刊》,2011年9月。又载《首届国际〈尚书〉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7万字,《史林》2011年第4期。91、《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流传踪迹与学术价值》,1万字,《庆祝许嘉璐从教五十周年纪念会论文集》。92、《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9万字,《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历史学》2010年第12期。93、《从儒典“音义”说到佛典之〈一切经音义〉》,3万字,《中华字典研究》第二辑,2010年。94、《小学考弁言》,《小学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95、《从儒典“音义”说到佛典之〈一切经音义〉》,3万字,《佛经音义研究——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96、《姓氏起源新论》,4万字,中华书局《文史》,2011年第四辑。97、《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齐鲁韩三家诗释〉初探》,2万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四期。98、《从夏小正传文体式推论其作者》,2万字,《中国经学》第九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11月。98、《由清华简〈尹诰〉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之性质》,4万字,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中心编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史林》2012年第2期。99、《罗振玉熹平石经研究》,《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九、第十合辑,2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101、陈舜俞《庐山记》卷帙辨证,3万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100、《〈咸有一德〉之“一德”新解》,7万字,《中国经学》第十辑,2012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02、《汉语大词典》编纂琐忆,8万字,《辞书研究》,2012年第2期。103、《王国维东西土文字异同理论之创立与影响》,5万字,台湾第廿二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榆枋斋学林》2012年版。104、《〈汉石经鲁诗残碑校史一则〉辨证并论〈辞通〉之误》,《史林》2012年第1期。105、《“邺架”补义》,《辞书研究》2012年第6期。106、《中华姓氏源流大典序》,7万字,台湾静宜大学《静宜大学学报》创刊号,2012年6月。《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前,中华书局2014年版。107、《王国维魏石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集刊》4、5、6辑,4万字。凤凰出版社2012年。108、《〈江阴东兴缪氏家集〉序》,1万字,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史林》2013年3期。109、《由简帛〈老子〉重论其书之形成和篇章分合》,4万字,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第三十七辑,2013年5月。110、《“夺情”补义》,《辞书研究》2013年第4期。111、《精神与学术的典范——〈裘锡圭学术文集〉读后》,6万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112、《六朝〈毛诗〉异文所见经师传承与历史层次──以陆德明〈毛诗音义〉为例》,5万字,《出土材料与新视野》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12月。113、《王念孙读书杂志整理本序》,1万字,《史林》2014年第1期。114、《〈诗经〉异文与经师训诂文本探赜》,3万字,中华书局《文史》2014年第一期。115、《“洛”、“雒”异文与汉魏二朝之五行忌避》,2万字,《社会科学》2014年第六期。116、《郑玄所见〈三礼〉传本残阙错简衍夺考》,6万字,《中国经学》第十二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6月。承担课题1、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2年BLS004《上博楚竹书〈缁衣〉与郭店简本及传本的比较研究》,于2004年完成,30万字。2、原上海市课题(2002年BLS004)后续研究,后作为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子项目,将出版专著《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约53万字。3、参与许嘉璐副委员长主编的教育部2002年规划课题《孙诒让全集》,任编委,承担《东瓯金石志》《永嘉瑞安石刻文字记》等的整理与研究。30万字。中华书局已陆续出版。4、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石经鲁诗异文看清人四家诗研究》,预计2014年初完成。5、主编、整理点校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计划。2010-2020古籍出版规划。全书约500万字。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6、主编、整理点校《高邮王氏四种》,约300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经传释词》已于2013年出版,《读书杂志》预计2014年出书。7、扬州大学《尚书》研究中心国家重大课题《尚书文献研究集成》(2012)子课题负责人。8、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儒家石经研究集成》(13&ZD063),预计线装300册,60函。汇集宋已来所有有关石经之拓片、专著、题跋、论文,为石经研究史上前所未有的集大成之作。获奖情况☆1993年《避讳与古音研究》(与杨蓉蓉合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86~1993)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一文(7万字)获上海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1999年,《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一文(7万字)获王力语言学奖金二等奖。☆2001年,获全国第四届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2000-2001年,《由甲骨刻辞多字结构说到多诸之音义及其民族与时地》一文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2003年,《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上、中、下)一文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2007年,《正统道藏编纂刊刻年代新考》一文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2009年,《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一书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之一)一书获清华大学首届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三等奖。☆2013年8月,《榆枋斋学林》获2012年度全国古籍整理与研究二等奖。☆2013年12月,《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作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之一,整套丛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整理图书获奖☆参与整理之《马一浮集》(负责学术著作整理,第一卷和第三卷部分),获浙江省古籍整理一等奖,华东地区1997年古籍整理一等奖。☆参与整理之《姜亮夫全集》(24卷,云南人民出版社)获第九届云南图书奖荣誉奖(整理第十五卷《中国声韵学》等)☆参与编纂十七年之《汉语大词典》多次获奖,从略。

中国训诂学报第四辑电子版下载

一、学术著作:《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语言文献论集》,巴蜀书社,2002年;《春秋公羊传注疏》(点校),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又收入《传世家藏》,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礼记正义》(点校,合作),同上;《春秋谷梁传注疏》(点校,合作),同上;《论语词典》(副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五灯会元〉白话全译》(主译),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中国历史文献学》(参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二、学术论文 60余篇,代表作:《释“隐”》,《中国语文》(北京)1998年第3期;《释敦煌变文的“”字》,《中国语文》(北京)2005年第3期;《中国传统文献与研究的现代转换》,《四川大学学报》(成都)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北京)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金瓶梅词话〉校补》,《文献》(北京)1995年第3期;《〈金瓶梅词话〉词语札记》,《文献》(北京)1997年第2期;《〈金瓶梅词话〉词语探源》,《文献》(北京)1999年第1期;《〈跻春台〉三种整理本勘误》,《方言》(北京)2005年第1期;《敦煌变文词语辨释》,《中国训诂学报》(北京)第1辑,2009;《〈中国丛书综录未收之现存宋人别集目录〉献疑》,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古籍整理情况简报》(北京)第224期,1990年4月;《〈金瓶梅词典〉的成就与不足漫议》,《辞书研究》(上海)1994年第4期;《〈金瓶梅词话〉疑难词语杂释》,《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5月;《敦煌佛教文献部分写卷的著录与定名问题》,《宗教学研究》(成都)2006年第1期。

中国训诂学报电子版下载安装

《韩非子全译》(韩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_zPIEMfxbCgw 提取码: ew36     书名:韩非子全译作者:韩非译者:张觉豆瓣评分:0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1995-03页数:116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觉:男,1949年3月生于江苏省太仓县茜泾乡。1977年底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1984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已出版著作有《韩非子导读》、《商君书、韩非子》(点校)、《白话搜神记》。此外,还在《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辞书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学术研究》、《东岳论丛》、《东南文化》等62种刊物上发表了各种文章136篇。通讯处:200433上海市7809信箱

中国训诂学报电子版下载安装版

《韩非子全译》(韩非)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_zPIEMfxbCgw 提取码: ew36     书名:韩非子全译作者:韩非译者:张觉豆瓣评分:0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1995-03页数:116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觉:男,1949年3月生于江苏省太仓县茜泾乡。1977年底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1984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训诂学会会员。已出版著作有《韩非子导读》、《商君书、韩非子》(点校)、《白话搜神记》。此外,还在《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辞书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学术研究》、《东岳论丛》、《东南文化》等62种刊物上发表了各种文章136篇。通讯处:200433上海市7809信箱

  • 索引序列
  • 中国训诂学报第四辑电子版下载安装
  • 中国训诂学报第二辑电子版下载安装
  • 中国训诂学报第四辑电子版下载
  • 中国训诂学报电子版下载安装
  • 中国训诂学报电子版下载安装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