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官网

没邮箱怎么发?

世界历史:美国通史(共6册)(精)300多,世界文明通史(共10卷全彩版)(精)1000多。 中国历史:中国通史(全十二卷共二十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60

《起源》([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g 提取码:ky83书名:起源作者:[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译者:孙岳豆瓣评分:7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见识城邦出版年份:2019-4-10页数:340内容简介:人类的终极追问中,起源总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世界上有100多种起源故事,几乎所有的人类文化和宗教传统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圣经·创世记》上说万事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中国的传世神话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古希腊神话中原始宇宙起始于大地女神盖亚等最早的神灵,印度神话里说众生之父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埃及的起源故事开始于原始海洋神努恩,等等。这些起源故事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为当时的人们寻找一种对世界的整体性的解释。与古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人们不再求助于传世神话,对世界提出整体性的解释,是科学家们在做的事,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都为我们认知世界做出了颠覆性的贡献,但是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基于现代科学的、长时段的、完整的现代版起源故事。《起源:万物大历史》就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积累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为全球70亿人,重新编织现代的科学起源故事。《起源:万物大历史》回归哲学-科学的传统,融通各个学科的新知识,讲述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形成、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未来的138亿年的万物历史,不仅浓缩呈现了近百年来现代科学的成果,也开创性地提出宇宙开端、恒星诞生、恒星死亡生成新元素、太阳系形成、地球出现生命、智人问世、农耕时代、人类世来临等8个关键节点,以及“集体知识”“金凤花条件”“复杂性理论”“能量”“信息”“时间”等6个重要概念,更有人类历史是由集体知识推动的、宇宙的故事就是关于能量的故事、信息让我们面对复杂性并顺应能量的洪流跨越下一个节点等诸多创见。追问起源大问题的永远是少数智者,但《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本书为全世界的读者编织了一个共同的宇宙演化而来的科学故事,虽然简洁,但对我们“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带来挑战。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奉为圭臬,但本书会让我们刷新认知,这句话应该改为:“万物是理解人类的尺度”。-------------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平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美]约翰·朱迪斯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兹曼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麦克尼尔 主编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尼克尔斯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 [荷]弗雷德·斯皮尔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37《历史性的制式》[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38《希罗多德的镜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39《出发去希腊》[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40《灯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后续新品,敬请关注……--------------------------【编辑推荐】追问起源,就是追问存在的意义。融合科学和历史,讲述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起源故事。比尔·盖茨推荐:终身学习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万物大历史一部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是如何讲述的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视野之内也多是围绕人类讲述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特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影响至今。我们习惯了人类中心主义,却长久地忽视了人类史之外更长时段、更息息相关的宇宙、地球、生命的大历史。近100年的科学成果,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和书写更久远的万物起源故事。《起源:万物大历史》打破人类中心论,从138亿年前宇宙诞生讲起,涵括万事万物。宇宙大爆炸、恒星开始闪耀、恒星濒死后新元素的产生、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地球上出现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等等一一呈现,从138亿年前“砰”的一声大爆炸开启到6500万年前又“砰”的一声小行星撞击地球,作者用了全书1/2的篇幅精彩演绎万物的来龙去脉,这是非常罕见的。大卫·克里斯蒂安融通科学与人文,汇集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无数见解,用无边界的融通知识,编织了一幅贯通宇宙万物的演化全图。把所有新知识融合到一本书里,给我们一个关于世界的整体性的解释有多重要我们从我们祖先那里继承了对统一的、包罗万象的知识的强烈渴望。近100年来的科技进步,让我们对宇宙图景的探究和描绘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到1964年阿波罗8号飞船拍出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到基因的发现,再到登陆月球、发现引力波等等,科学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于宇宙和自身的认知。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答案。《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积累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等等的集体知识的基础上,为全球70亿人,重新编织一个基于现代科学的、长时段的、完整的现代版起源故事。这是第一部涵括全球万事万物的起源故事,它融通各个学科的最新知识,为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提供智慧的指引。大历史究竟是个什么历史大历史是关于你和我从何而来的故事,是关于我们周围的一切如何形成至今的故事。比尔·盖茨说:“大历史可以为我们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历史提供框架。通常,在学校里,科学和历史是分开教授的——有专门的物理课,也有专门的讲述文明起源的课程——但是大历史打破了这一界限。每当我学到新知识,不论是生物学的、历史学的,还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我总是会努力将它放置在大历史的框架中。再也没有其他课程会对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大历史学派创始人、《极简人类史》《时间地图》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新作。立足现代科学讲述大历史,达到知识大融通,没有人比大卫·克里斯蒂安讲得更好。如今比尔·盖茨与大卫·克里斯蒂安共建的“大历史项目”课程已辐射全球数千所大学和中学,覆盖欧美、澳洲,以及香港、北京和上海等中国国际学校,让大学和中学教育发生着崭新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孙岳教授为国际大历史协会理事、首都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大历史研究,是翻译本书的不二人选,译文优美,清晰、准确,流畅可读。这本书的精彩观点○宇宙的本源是能量。物质由能量构成,它催生万物,催生原子、质子、中子,催生恒星和地球,并创造生命。人类的实践从本质上讲就是获取能量并利用它改变周围的环境,进而改变人类的进化。它支撑科技,发动战争,也催生文明。如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临新的创新,能量的进步已然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能量引发变革,信息指引变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是信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构成及演变的奥秘。信息与能量一起在人类历次重大的文明进步中扮演主角。信息可以代代相传,使知识量猛增。人类会创造和分享越来越多的信息,并利用信息以求得更大更多的能流和资源。到了现代,新信息使人类拥有强大的科技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将世界联成一体。○人类史始于集体知识,它让人类与众不同。人类能够集体学习,让知识在一代人内部或是几代人之间都可以传播和共享。这是人类的特质,是一种全新的、更快速的“适应”环境的方法。当其他物种通过缓慢、耐心、共享基因来适应时,我们通过共享思想来适应。集体知识就是人类所共有共享的全部知识,是我们智慧的基础。集体知识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创造的源泉,也是我们独自拥有历史的原因。今天人类的集体知识已经达到一个巅峰。○复杂性理论:现代起源故事的核心观念,对我们人类而言至关重要。每当宇宙间出现新的现象、新的特征甚至新的物种之时,也就意味着复杂性的不断提升,它是万物进化的一大奥秘。本书中的起源故事便围绕伴随复杂性不断提升的八个节点展开。○金凤花条件:是一种很罕见的特殊前提和环境,“恰好”(刚刚好)容许某种新式复杂性出现。弄清复杂事物究竟如何涌现,以及涌现需要什么样的金凤花条件,对理解人类和世界的本质可谓意义非凡。○时间:关于时间尺度,大历史有一个绝妙的比喻,让我们重新认识时间: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最早的恒星和银河系出现在大约12年以前,太阳和太阳系的出现在5年以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4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进化大约在50分钟以前,最早的农业繁荣大约在5分钟以前,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城市出现在大约3分钟以前,主导世界的现代工业革命发生在大约6秒钟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大约2秒钟以前,人口到达7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类登月,电子革命发生,互联网普及,等等,都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他们在推荐——比尔·盖茨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更是“大历史项目”的全力支持者,他第一时间阅读本书,多次在gatenotes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推荐,并亲自为中文版撰写序言《终身学习者一定会喜欢这部万物大历史》。本书获评2018年Goodreads最受读者欢迎“历史类”榜单第1名,全球30多个国家相继出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全球杰出教育家肯·罗宾逊爵士、《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世界历史协会主席梅里·威斯纳、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刘钝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史系吴国盛教授、北大哲学系刘华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社科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FT中文网专栏作家和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徐瑾等纷纷推荐。--------------------------【名人推荐】我一直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懂得了人类从哪里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下一步要到哪里去。《起源:万物大历史》用最新的知识为你讲述万物的由来,让你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处境有更深刻的领悟。——微软创始人、盖茨基金会主席 比尔·盖茨(Bill Gates)《起源:万物大历史》是目前我们对宇宙、太阳系、海洋、山脉和矿物、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文化和成就的非凡结晶。它汇集了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无数见解,每一页都有引人入胜的想法,每一页都充满了惊悚小说的能量。在当今时代,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更清晰、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样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问世,可谓恰逢其时。——全球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 肯·罗宾逊爵士(Sir Ken Robinson)大卫·克里斯蒂安找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利用历史来整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知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 卡洛·罗韦利(Carlo Rovelli)《起源:万物大历史》这部非凡之作将我们自以为是的人类放在宇宙中的适当位置,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的文化和知识,即克里斯蒂安所说的“集体知识”,对于理解当下世界和塑造它的未来至关重要。——世界历史学会主席 梅里• 威斯纳–汉克斯(Merry Wiesner-Hanks)大卫·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这个起源故事讲得非常之好,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门现代科学的短期课程。这是宇宙的简史,也是一部优秀的大历史作品。——《华尔街日报》这是我所知道的跨学科历史写作中的最好的一本,没有之一。如果今年你只读一本书,那一定是这本。——《时代周刊》主编 CNN人气时评类节目主持人 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具有智慧和勇气的长时段科学。——《自然》杂志(Nature)将宇宙的时间尺度缩小至十亿分之一,其肇始距今才13年8个月,生命之花出现在地球也就是3年零9个月,而人猿揖别不过发生在两天半以前。在这短短的时间段里,这个星球和人类社会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从碳、氢原子和生命孢子中演绎出语言、思想与智慧,最终化成一出人类从畏惧、征服自然直至开始领悟必须与之共存的多彩大剧,但是他们能够继续生活在无忧的伊甸园里的时间只剩下3秒钟了。《起源:万物大历史》是当代科学的“创世记”,大历史的“警世恒言”,孙岳教授的译文准确流畅,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读者。——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刘钝《起源:万物大历史》综合宇宙史、生物史与人类进化史、人类文明史,汇成一幅宏伟壮丽的天人史诗,开阔了史家的眼界,开辟了科学与人文交汇的新疆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眼光还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哲学。——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吴国盛从种族主义、民族主义、人类中心论到万物共生论的序列,是教条弱化、视野拓展、自我解放、人性改良的进程,也是人类世中天人系统可持续生存的必由之路。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讲了又讲,克里斯蒂安采用新理念,整合新数据,修订了旧版本,启发人们克服狭隘。如果不能走出困局,将来在地外文明者的大历史叙述中将无关痛痒地忽略人这个自负、好斗而且贪婪的物种。——北京大学教授 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刘华杰《起源:万物大历史》出入于科学与历史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古代文明常用的叙述视角,只是内容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江晓原克里斯蒂安教授延续了他“大历史”的宏大叙事风格,从宇宙的最初时刻到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类世”的来临,八大历史节点娓娓道来,高屋建瓴,读来令人畅快淋漓。就当下与未来的问题向历史求解,是人类探索自然和自身奥秘的永恒主题。回观这一探索的历史,从神话传说到区域史,到世界史与全球史,再到穷极人类乃至生物圈起源的“大历史”,思想认知与文明演进同步。“大历史”的发想与探索实践,何尝不是始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世的重要成果之一?克里斯蒂安教授贯通的史观史识及其一系列作品,相较于既往碎片化的研究,无疑具有无可替代的里程碑的意义。读此书,可以让我们少些自满和狂傲,有所忌惮有所敬畏,仰望星空而踏实前行……——中国社科院考古学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队长 许宏宇宙学是名副其实的大历史,而大历史本质上就是起源,《起源》展示了与此有关的系统知识。宇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意外,更是复杂系统不断涌现的结果。向前看,就是为了向后看,谈宇宙起源,其实为了理解人类未来。人类的伟大,恰恰在于其能从渺小的地方起步,集体学习,不断进化;我们终将明白,人类不是地球的起点,也不是地球的终点。——FT中文网专栏作家 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徐瑾和比尔·盖茨一样,我也是大卫·克里斯蒂安的“粉丝”。在第一时间购得英文版后,我酣畅淋漓、欲罢不能地一周内读完《起源》。以区区300页的篇幅,本书完成了讲述138亿年宇宙史这一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大历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对世界史的把握少有人及,本书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在克里斯蒂安生花的妙笔下,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未来,关乎全球命运的大问题第一次变得如此引人入胜。——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编 李钧鹏如今,万事万物都好像加快了节奏,以至我们会不时感觉正在慢慢逼近某种即将发生的大变故,所以说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具体做些什么在数千年的尺度上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自身以及整个生物圈都是如此。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正操控着整个生物圈的命运,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糟。——本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作者简介: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1946— )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曾专攻俄罗斯史及苏联史,自20世纪80年代起转向从大尺度钻研世界史,“大历史”(Big History)学派创始人,国际大历史协会首任创会主席。现任悉尼麦考瑞大学大历史研究所所长,麦考瑞大学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设计师兼首席主讲教师。2009—2013年,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世界级大学杰出教授”。2008年,克里斯蒂安与比尔•盖茨一同创设“大历史项目”(The Big History Project),旨在中学阶段推广大历史教育,目前已在全球——美国、澳洲,以及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数千所大学和中学设立大历史课程。曾在世界各地做过多次大会的主旨演讲,包括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他所做的有关大历史的TED演讲《18分钟读懂大历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已有近1000万人观看。主要著作有《时间地图》(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极简人类史》(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起源:万物大历史》(Origin Story: 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等,深刻影响了大众读者对人类历史的认知。---------译者简介孙岳,历史学(世界史专业)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翻译教学及文史类跨文化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更多致力于大历史研究。2014年被选为国际大历史协会理事会理事。主要译作有《起源:万物大历史》、《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历史学宣言》、《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合译)等。

《纪实》半月刊 ,讲述历史人物,邮发代号2-393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没邮箱怎么发?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全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1962年,在美国费城的一个会议上,美国作家协会主席赛珍珠(,1892-1973),针对西方反对和封锁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行为,发表了一篇演讲。她说道:“各位,我知道中国,我在中国住过很多年,有很多朋友,我在南京教过书。我还记得我那些非常优秀的学生们,他们是在如何地奋斗、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时常有人问,为什么这么高比例的中国人是卓越的人呢?是绝对卓越的人民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很久,今年是黄帝纪元4660年。在4600多年中,中国一代一代地经历过苦难、贫困、死亡,只有最强的人、最聪明的人才能留存下来,弱者都死光了。……我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很信的,现在留下的中国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值得尊敬的人。”在演讲的第三段,赛珍珠说:“中国人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一个民族,现在他们拼命地搞现代化建设,搞工业化建设。你们可以相信,他们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他们的工业化建设。……我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错误的,几年……

邮箱在哪?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

《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凯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_No229fQiarmPdqKQ 提取码: ncwv    书名:第五次开始作者:[美]罗伯特·L凯利译者:徐坚豆瓣评分:6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份:2018-7页数:280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我们从打猎上树摘果子,到开汽车坐办公室,谁能说清楚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放下探寻过去的考古铲,穿越到1万年后的未来,观察人类从600多万年前走向未来的历程,惊奇地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五次“突变”,每一次“突变”都是一次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技术”让人类从动物界胜出,第一次转折开始;“文化”让人真正成为人,第二次转折开始;“农业”让人类从游猎走向定居,第三次转折开始;“国家”让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与战争的烙印,第四次转折开始;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五次转折的临界点上,所有人都在参与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巨变,人类社会正发生重大变革,全新时代正在开启,我们所有人都在其中,没有人能够逃脱……《第五次开始》是一个考古学家用半生的探究和思考,为我们找到一个清晰、好懂、有力的认知工具,用“五次开始”可以刷新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正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罗新教授所说:“很少有考古学家如此透彻地关注未来,更少有关注未来的学者如此满怀乐观。罗伯特•凯利透过考察人类全部的过去认识现在并触摸未来,演示了历史的巨大价值。”将600万年浓缩进280页,专为普通读者而写,精彩程度堪比《人类简史》惊人的考古细节和历史现场感,强烈的忧患意识,满载未来考古学家的今日启示这是一本能够给多层次、多领域读者带来助益的作品:商界人士、管理者和普通白领:可以从本书中学到前瞻性的宏观见识;政府官员、政府智囊,以及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生物学、社会学学者:可以从本书中获得看待历史、判断当下、预示未来的宽广视野和重要参考;大学生以及普通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作者这位超级考古学段子手开启一次考古探险,更可以从书中获得关于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知识以及如何看待世界的重要启发。-------------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平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美]约翰•朱迪斯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兹曼29《黑火药时代:中国、军事创新与世界史上的西方崛起》 [美]欧阳泰30《当代欧洲史》 [美]斯图尔特•休斯3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日]宫崎正胜32《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 [美]查尔斯•曼恩33《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美]查尔斯•曼恩34《专家之死》 [美]托马斯•尼克尔斯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 [荷]弗雷德•斯皮尔……后续新品,敬请关注……【编辑推荐】 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站在600万年的时间跨度上审视人类历史,提出时代命题,连通当下与未来。他找到人类社会的四次重大突变:“技术”让人类从动物界胜出,“文化”让人真正成为人,“农业”让人类从游猎走向定居,“国家”让文明打上不平等、暴力与战争的烙印。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五次突变的临界点上,全球合作新时代正在开启,人类迈向共同体的步伐将越来越快…… 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图书大奖;国际知名考古学者布莱恩•费根、戴维•托马斯、朱利安•克里布、史蒂芬•莱克森,国内考古名家陈淳、许宏、唐际根、杭侃、曹兵武、潘守永、白杰,历史名家葛承雍、罗新、彭刚、徐晓旭,以及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资深媒体人胡洪侠、经济学家梁小民、果壳网CEO姬十三等激赏推荐;《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澎湃》《界面》《好奇心日报》《中国文物报》《文汇报》等十多家重要媒体争相报导。 专为普通读者而写,280页的短小篇幅一笔写尽600万年的人类大历史,生动有趣,清晰透彻。在纵横数万里、上下百万年的尺度里观察人类,没有哪门科学能比考古学做得更好。 和《夺宝奇兵》一样精彩的考古探险,迷人的考古细节、惊艳的故事、侦探小说般的推理,穿越历史的密码,撩开神秘的面纱,精彩呈现生死对话、古今交流:两足行走有何神奇?阿尔比斯山上那具5000年前的奥茨冰人裸尸是谁,他生前干过什么,又因何而死?北美西北海岸夸富宴上一场歌单引发的血案又是怎么回事儿?等等,满足你对考古的所有神秘期待。 作者罗伯特•凯利教授是当今国际考古学界的领军人物,半生奔波于田野考古第一线,极富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视野宏阔,考古临场感十足,是一位满腹故事又很会讲故事的高手。 直面当下种种社会问题,满怀强烈的忧患意识,满载未来考古学家的今日启示:若要解决种族主义、性别歧视、气候变迁、圣战组织、暴力战争等重大课题,必须由人类自己去改变,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 本书由国内知名考古学者、两度中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获得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坚倾力翻译,文笔优美生动,带你步入一场极为愉悦的阅读之旅。 作者特别为中文简体版精选50幅全彩图片,令你仿若置身神秘考古现场和各大文明遗址,领略600万年人类演进之路。【名人推荐】每个对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都会发现本书是他们思考的美妙七点。最重要的是,它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来谈论考古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考古学佳作,相信它会成为经典。——布莱恩•费根(Brien Fagan) 世界知名考古学家《第五次开始》对于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走向何方这两个重大问题做出了重要表率。罗伯特•凯利教授对考古学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与我们所希望的完全不同的物种的。在我们试图维持现状的时候,却无意中触发了决定最终改变的进化。凯利提醒我们: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切皆由我们决定。——戴维•托马斯(David Hurst Thomas) 美国纽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第五次开始》以考古学家的视角回顾过去,审视当下,展望未来。考古学重建的历史比文献历史更丰富,更广博。有本书在手,古往今来,无远弗届。只有深刻和清醒地了解人类的过去,才能使我们明智地对待未来。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上,社会的成败已经处于局部地区所能掌控的能力之外,以史为鉴尤为重要,而这种镜鉴就可以《第五次开始》为代表。——陈 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考古学家一般只勾勒过去尤其是远古的图景,那就会有读者问,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罗伯特•凯利教授却没有止步于此,他从考古人独特的超宏观视角引你继续看当下、看未来。他告诉你世间万物,从无永恒,我们正置身于人类发展的第五次开始,而一切都源自第一次开始——我们的祖先打出第一块石器那一刻。在这部极简人类史中,作者举重若轻地道出了600万年以来人类行为的关联性,最终提出人类向何处去的终极问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许 宏 中国社科院考古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以中国》作者究竟应该怎样去认识人类未来的发展?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透过600万年的人类历史,给予未来谨慎的乐观。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乱象,我们是生存还是毁灭?也许,只有第五次开始,人类才能够延续下去。全书十分好读,作者想“有意保持本书短小、愉悦,有时甚至是轻松”,他希望的是写一本“大家真的会认真阅读的书”,而不是“一本充斥了拖沓冗长、涩滞不便的大段引文的书”,虽然“这样的书俯拾皆是”。可以说,作者在书中做到了希望自己做到的那样,“我关注宏观格局,因为我认为这才是考古学的最大的贡献”。——杭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考古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历史的发现,更是对文明的尊敬,对社会进化的探索。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凯特教授纵横在600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使得掩埋了距今9000年的人类遗迹经过考古重见天日,既从时间的深处苏醒,又提供了穿越历史的密码,特别是那些亲身发掘的考古细节,不仅撩起了神秘的面纱,而且通过文物背后的考据、推测和想象,完成生死对话、古今交流,展现给我们人类命运面临的第五次开始,有着跨越欧亚的全球史的人生进化体验。考古学家与科学家不一样,从来都不能发明,只是在不断发现。考古史实本身不会说话,只有当人们凸显出扎实的历史考订所蕴含的力量,才能超越世界变得有力无比,震撼人心。——葛承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文物出版社前任总编辑考古学家西拉姆说过,了解过去的五千年,是为了理解未来的一百年。跟随罗伯特•凯利登上考古学这台时空穿梭机,从古代遗存木石陶铜的冰凉中触摸生命的温热和进化的内在动力,可以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简洁具象、真实感人的考古发现的人类历史,也提示着当下我们在巨大时空中所处位置与未来可能的演化方向。用600万年刻度的时光透镜观望未来,人类可能从来没有如此地觉得脚踏实地,也会感到无处不在的严峻挑战和机遇的迫切与真实。每一次都似乎面对末日,但每一次人类都创造出一个新的开始。——曹兵武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文物报社前任总编辑石器时代的祖先,食不果腹。他们无法想象宫保鸡丁的美味,无法想象穿上时装后的优雅,更无法预测航母和导弹背后国家机器的强悍。人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五百年后世界又会怎样?我们需要一双眼睛,长时间注视地球,纵览人类。《第五次开始》便是这样一双眼睛。它洞察人类生存的脚步,预见未来的变与不变。――唐际根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罗伯特•凯利展示了考古学对大历史可以有什么样的贡献。当观察的尺度涵盖了古人类出现以来的全部600万年时,传统的所谓“文明史”不再独孤且神秘:之前人类史已经有过三次同等重要的转折,“文明”的发生不过是第四次而已,更何况我们此刻正在告别这个阶段,开始进入第五次“开始”。很少有考古学家如此透彻地关注未来,更少有关注未来的学者如此满怀乐观。凯利透过考察人类全部的过去认识现在并触摸未来,演示了历史的巨大价值,因为只有历史本身才是清除历史神话的终极利器。——罗 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转身回望过去,只是为了寻找通往未来的足迹。一个被考古学严重耽误了的“段子手”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成为超级的考古学学术段子手!罗伯特•凯利便是这样的超级段子手,书中每一章都是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探险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属于“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独一无二的考古学故事。最最重要的,这些“故事”有的本身却是一场“事故”,严肃的学术探险,却偶然暴露出作者天生的顽皮与段子手笔法。及至读完全书,才渐渐发觉只有专长于实证研究的考古学家才能写出这样的著作!译者徐坚教授是三北考古牌——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北大考古——的佼佼者,两度中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获得者,他亲自翻译的此书必属精品中的精品!——潘守永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教授放下考古学家的架子,为普通读者展现考古细节和还原历史现场,让人们更深切地感知既往,感知考古学科的意义。他基于对人类历程的高空纵览,从长时段的历史解构中关照当下,得出了一个伟大的现实命题——第五次开始——人类走向命运共同体。《第五次开始》是一部启发人类认知自我、认知当下、认知当下自我行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上乘佳作。当下中国的考古文博界呼唤更多如本书译者徐坚教授这样的专业和语言贯通之才,以便更出色地参与国际讨论,将我国的考古文博成果进行国际分享,帮助地球村公民通过母语从长时段、大格局中,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认知与认同。——白 杰 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温故而知新”是把握未来的必须,“回首愈深邃,前瞻愈智慧”,了解过去是看清前路的前提,考古学也是未来学。考古发现日日新,我们知道的考古知识有些已过时,需要更新。《第五次开始》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视界,在全球600万年的时空中了解人类历史最根本、最伟大的突破,以及这些突破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和束缚。本书的翻译堪称锦上添花,除了专业准确顺畅以外,富有中国文化背景以及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字,往往能让中国读者会心一笑,好像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熏陶而又特接地气的中国学者,给你娓娓诉说人类600万年的历史以及他一辈子的感悟和思索。——郭物  中国社科院考古学研究所研究员知晓了自己从哪儿来,未必就能告诉我们,自己将要去往何方,但至少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在广袤的历史时空中置身何处。罗伯特•凯利这位视野宏阔又很会讲故事的考古学家,很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彭 刚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历史系教授这是一部书写整个人类的严谨的大历史,又是一连串关于你我他人生的有趣的小故事。考古学家罗伯特•L凯利轻松惬意地切换着时间频道,时而把你带入他的考古工作场景,时而领着你回归到某个或久远或晚近时期的人们的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不时瞭望人类的未来。——徐晓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人俗话说:“他正困呢,你给他个枕头!”我正想认真读读大历史、全球史一类的书,这本书就来了。不一定等什么都结束了才开始。于我而言,打开这本书,“开始”就开始了。——胡洪侠 深圳《晶报》总编辑、资深媒体人罗伯特•凯利教授,一位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以长达45年的一线考古经验,带领我们一步步感知“人何以为人”。600万年的人类社会相继经历了技术、文化、农业和国家四次开始,一次比一次迅猛,一次比一次剧烈,正如凯利教授所说,我们正处在“第五次开始”的开端,人类如何进化,又将走向何处?相信大家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姬十三 果壳网CEO、在行创始人从考古看人类的未来,不是从历史看人类的未来,也就是从人类的最初发展来看未来的趋势。作者罗伯特•凯利教授对第五次开始充满信心,也就是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而且从这个历程中预示了未来。全书写得有趣,特别吸引人,值得每一位爱书的人、每一位关心人类过去与未来的人认真读一读。——梁小民 知名经济学家作者简介:罗伯特•L 凯利(Robert L Kelly)国际知名考古学家,曾任美国考古学会会长,美国怀俄明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以狩猎-采集者社会为主要研究方向。从1973年开始,凯利教授参加和主持了北美西部和世界各地的考古发掘。长期担任世界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刊物《美国古物》(American Antiquity)主编。2017年,凯利教授入选德国洪堡教授计划。主要代表作有:《考古学》(Archaeology,再版7次),《考古学:脚踏实地》[Archaeology: Down to Earth,与戴维•赫斯特•托马斯(David Hurst Thomas)合著,再版5次],《觅食幅度》(The Foraging Spectrum,1995),《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The Lifeways of Hunter-Gatherers,2013),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第五次开始》是凯利教授的新作,荣获2018年美国考古研究所霍尔顿(Felicia A Holton)图书奖。---------译者简介徐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在考古学理论、考古学史和青铜时代考古学上卓有建树。代表著作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译作有《中国艺术史》《理解早期文明》《第五次开始》等,发表论文30余篇。

大唐西域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窃以穹仪方载之广。蕴识怀灵之异。谈天无以究其极。括地讵足辩其原。是知方志所未传。声教所不暨者。岂可胜道哉。详夫天竺之为国也。其来尚矣。圣贤以之叠轸。仁义于焉成俗。然事绝于曩代。壤隔于中土。山经莫之纪。王会所不书。博望凿空。徒寘怀于印竹。昆明道闭。谬肆力于神池。遂使瑞表恒星。郁玄妙于千载。梦彰佩日。秘神光于万里。暨于蔡愔访道。摩腾入洛。经藏石室。未尽龙宫之奥。像画凉台。宁极鹫峰之美。自兹厥后。时政多虞。阉竖乘权。溃东京而鼎峙。母后成衅。剪中朝而幅裂。宪章泯于函雒。烽燧警于关塞。四郊因而多垒。况兹邦之绝远哉。然而钓奇之客。希世间至。颇存记注。宁尽物土之宜。徒采神经。未极真如之旨。有隋一统寔务恢疆。尚且睠西海而咨嗟。望东雒而杼轴。扬旌玉门之表。信亦多人。利涉葱岭之源。盖无足纪。曷能指雪山而长骛。望龙池而一息者哉。良由德不被物威不及远。我大唐之有天下也。辟寰宇而创帝图。扫搀抢而清天步。功侔造化。明……

没邮箱怎么发?

已发送,请采纳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地址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63医学论文发表网专业提供论文发表服务,并提供大量全科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没邮箱怎么发?

其实论文本身没有分A1 A2什么,关键是核心期刊都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核心期刊本身也有三六九等,比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核心期刊最权威的是中文核心,在社会科学领域,最权威的是CSSCI,当然南大核心也比较可以。质量一般的期刊就是一些普刊

已发送。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安装

《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合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2.《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独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3.《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联合考察报告集》(合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4.《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合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5.《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独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6.《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独著),文物出版社,2003年。7.《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自然历史卷·合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8.《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第一作者),学苑出版社,2006年。9.《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独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10.《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独著),文物出版社,2008年。11.《北京先秦考古》(独著),文物出版社,2011年。12.《先秦考古研究:文化谱系与文化交流》(独著),文物出版社,2013年。13.《先秦考古研究:聚落形态、人地关系与早期中国》(独著),文物出版社,2013年。 《墓葬的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探讨》,《东南文化》1992年3-4期。 《什么是民族考古学》,《东南文化》1993年2期。 《大汶口墓地分析》,《中原文物》1994年2期。 《禹征三苗探索》,《中原文物》1995年2期。 《河南驻马店市杨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10期。 《中国上古时期三大集团交互关系探讨——兼论中国文明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1期。 《河南驻马店市党楼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年5期。 《西山古城兴废缘由试探》,《中原文物》1996年3期。 《苗蛮集团来源与形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4期。 《试论豫东南地区地考古学文化与古农业形态》,《中原文物》1996年4期。 《王湾三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7年1期。 《殷墟西区墓地分析》,《考古》1997年1期。 《试论豫东南地区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4期。 《先商文化探源》,《中原文物》1998年2期。 《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龙山时代环境考古》,《考古与文物》1998年2期。 《湖北随州市西花园早期遗存分析》,《考古》1999年3期。 《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期。 《斜腹杯与三苗文化》,《江汉考古》2002年1期。 《涿鹿之战探索》,《中原文物》2002年4期。 《先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先秦考古)。 《略论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不同模式》,《古代文明》第2集,2003年7月。 《朱开沟文化研究》,《考古学研究》(五),2003年8月。 《论雪山一期文化》,《华夏考古》2003年4期。 《论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江汉考古》2004年1期。 《先秦时期长城沿线陶器遗存的北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2期。 《内蒙古朱开沟遗址有关问题的分析》,《考古》2005年3期。 《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年3期。 《论早期中国文化周期性的“分”“合”现象》,《史林》2005年增刊。 《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疏理》,《文物》2006年1期。 《晋西南豫西西部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文化的分期与谱系》,《考古学报》2006年2期。 《距今5000年和4000年气候事件对中国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环境考古研究》(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9~163页。 《老虎山文化的扩张与对外影响》,《中原文物》2007年1期。 《半山类型的形成与东部文化的西迁》,《考古与文物》2007年3期。 《中国先秦洞室墓谱系初探》,《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4期。 《试论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文物春秋》2007年5期。 《试论作为长城“原型”的北方早期石城带》,《华夏考古》2008年1期。 《仰韶文化的研究》,《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大汶口文化的立鸟陶器和瓶形陶文》,《江汉考古》2008年3期。 《春秋战国时期长城沿线游牧民族的地下世界》,《南方文物》2008年4期。 Different Traditions of Flexed Burials in Ancient C Chinese Archaeology volume 8, 《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1期。 《裴李岗文化的迁徙影响与早期中国文化圈的雏形》,《中原文物》2009年2期。 《全新世黄土:早期中国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国文物报》2009年4月24日。 《重读<仰韶文化研究>——严文明先生仰韶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方文物》2009年3期。 《试论嵩山文化圈在早期中国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中华文明与嵩山文明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 《试论北京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谱系》,《华夏考古》2009年4期 《晚期红山文化南向影响的三个层次》,《文物研究》第十六辑,黄山书社,2009年。 《试论北京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谱系》,《华夏考古》2009年4期。 《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考古》2010年11期。 《初期仰韶文化研究》,《古代文明》(第8卷),文物出版社,2010年。 《试论跨湖桥文化的来源和对外影响——兼论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东南文化》2010年6期。 《龙邱庄文化的北上与大汶口文化的形成》,《江汉考古》2011年1期。 《以考古学为基础,全方位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严文明先生聚落考古和文明起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方文物》2011年1期。 《略论北京昌平白浮M2墓主人身份》,《中原文物》2011年4期。 《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 《重建中国远古史的创举——读<中国远古时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1年卷(总第9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考古》2012年3期。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区系研究》,《考古学研究》(九),文物出版社,2012年。 《双墩文化的北上与北辛文化的形成——从济宁张山“北辛文化遗存”论起》,《江汉考古》2012年2期。 《5000年前的中西文化交流南道》,《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6期。 《略论中国的“青铜时代革命”》,《西域研究》2012年3期。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与文物》2013年1期。 Han J “The Painted Pottery Road” and Early Sino-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ANABSASIS-Studia Classica et Orientalia 3(2012): 25- 《中国古代钱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没邮箱怎么发?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在文献情报源的实际分布中,存在着一种核心期刊效应,即某一专业的世界上的大量科学论文,是集中在少量的科学期刊中。期刊标准 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1、主办机构的权威性,2、文章作者的权威性,3、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已发送。

  • 索引序列
  •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官网
  •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官网下载
  •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
  •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地址
  • 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电子版下载安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