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

发布时间: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

1.《痛苦-快乐之门》(专著1) 7万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2.《孩子,抬起头》(专著2)23万字 , 海燕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3.《当代中学生隐秘解析》(与贺利娟合著1)5万字 ,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4.《大众传媒与儿童发展》(副主编) 2万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5.《跨世纪的一代——中国少年“五自”丛书》(5册)(主编1)未来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6.《独生子女与心理健康》(主编2) 7万字, 1995年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较量备忘录》(主编3和作者之一) 38万字 ,1995年5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怎样教育孩子》(主编4) 22万字, 1996年3月京华出版社出版;《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主编5和作者之一) 21万字, 1997年5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9年12月改名为《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修订版)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10.《儿童教育忧思录》(与卜卫合著2) 16万字,1997年8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新人类的呼唤--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纪实》(与孙宏艳合著3) 27万字 ,1997年12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主编6和作者之一) 5万字, 1998年6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专著3) 23万字, 1998年10月接力出版社出版, 2002年4月修订再版;《向孩子学习》(主编7和作者之一) 20万字, 1998年12月晨光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中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手册》(主编8) 15万字, 1999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8.《走进学习时代》丛书(与周南照主编9)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其中与孙宏艳合写的<<学会做事>>(合著4)一书中的<<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两篇文章,被收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走进学习时代》丛书改名为《我相信我能》丛书出版;《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主编10) 5万字 ,1999年12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主编11) 40万字,2000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一等奖;22.《解放孩子》(专著4)30万字 ,北京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成果特别奖;《百年中国儿童》(总主编12) 130万字, 1900幅照片, 2000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获全国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功父母必读》(主编13) 20万字 ,2001年4月华艺出版社出版;25.《孙云晓谈少年儿童成功教育》(VCD主讲人)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26.《打开想像力之门》(主编14)4万字,21世纪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27.《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专著5)25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该书收入两本旧作:原名《我要做个好父亲》(着)12万字,华艺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原名<<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着) 28万字 ,2005年6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28.《体验成长——青少年民宿地球村报告》(主编15)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29.《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孙云晓与您网上聊天》(与孙宏艳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30.《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真爱决定健康成长》(专著6)26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原名《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教育建议》(着)30万字,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2003年获第七届共青团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2003年6月和7月,该书分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和《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小孩》两册,由妇女与生活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在台湾出版;32.《新焦点——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与劳凯声主编1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33.《培养一个真正的人》(专著7)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 2004年7月由同心出版社再版;34.《青少年抗挫折教育》(VCD主讲人)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五元家教丛书(10册)(主编17) 40余万字,2003年9月现代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以《家教金点子丛书》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2007年6月以<五元家教法>书名再版增至55万字;36.《“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与胡霞合著5)海燕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两种爱心两种命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37.《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与张梅玲主编18)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38.《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与张引墨合著6)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阳光法性教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升级版2009年1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39.《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专著8)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获中国图书奖。2007年1月收入《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中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40.《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12讲》(专著9)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与孙宏艳主编19), 2005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五个家教实用教程>>(主编20) 5万字, 2005年3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好习惯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与邹泓主编21) 12万字 ,2005年7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主编22) 20万字 ,2005年7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45.《孙云晓家长忠告》(专著)7万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6.《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中学生读本)(与李文道合著7)9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7.《好父母好方法》(专著10)7万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48.《好孩子好习惯》(专著11)5万字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转型时期的中国青少年>>(英文版副主编) 16万字 ,2006年3月英国阿盖希特出版社出版;《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美、英、德、澳、挪、日6国各一卷)(与张美英主编23--28)3万字,2006年5月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400所学校习惯活动案例精选》(与孙宏艳主编29)17万字, 2006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关爱明天---中小学生自我保护安全手册》(主编30)10万字, 2006年5月新华出版社出版;《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读本》(与孙宏艳、王丽霞合著8)25万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作序 , 2006年9月北京出版社出版;<<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与邹泓主编31) 32万字, 2006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 ,2006年11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优秀科研著作一等奖;《父母的“上岗执照”》(孙云晓家庭教育12讲光盘)2006年8月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同名书15万字,(专著12)2007年2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家庭教育12讲光盘)2006年8月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专著13) 24万字,新世纪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原名《我的家怎么了》(着)20万字; 2006年12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6岁的思索》,(专著14)14万字,2006年12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一《捍卫童年》,(专著15) 1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二《教育从尊重开始》,(专著16) 4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12月第2次印刷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三《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专著17) 4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8年5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四《与孩子一起成长》,(专著18) 19万字,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9年1月第2次印刷,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五《阳光法性教育》,(合著6) 5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专著19)3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8年10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七《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专著8) 8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8年11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之八《两种爱心两种命运》》,(合著9) 9万字 ,2007年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 2009年3月第2次印刷 , 2009年9月第2版;《忠告天下父母》之一《和孩子一起成长》(与王珑玲合著10) 6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忠告天下父母》之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方奕合著11) 16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忠告天下父母》之三《警惕童年恐慌》(与弓立新合著12) 4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忠告天下父母》之四《好习惯是一生的资本》(与孙宏艳合著13) 6万字, 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忠告天下父母》之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与张纯颖合著14) 15万字,2007年2月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尊重,从心开始》(与陶西平主编32) 11万字, 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主编) 100余万字, 2007年8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版;《儿童的名字是今天---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蓝皮书》(与孙宏艳主编33)35万字,2007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十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与李文道合著15)19万字,2007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爱心决定成长》(与孙宏艳合著16)22万字, 2008年4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学会分享学会爱》,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我眼里的健康教育》(专著20)8万字, 2008年4月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自主学习决定成功》(与赵霞合著17)9万字, 2008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爱学习胜过好成绩》,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学会尊重成功做人》(与闫玉双合著18)3万字,2008年5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懂得尊重才有朋友》,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习惯培养有方法丛书》之《责任感成就未来》(与刘秀英合著19)2万字, 2008年6月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改名为《5个习惯成就一生》丛书的《负责的孩子才能长大》,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孙云晓金品---夏令营中的较量》 (专著21) 19万字, 2008年10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82.《教育是人的解放---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专著22) 27万字 2009年3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让人幸福的教育---孙云晓教育随笔精粹》(专著23) 27万字 , 2009年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当代未成年人权益状况研究报告》(主编34) 24万字 , 2009年6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之《方法决定教育效果》(与张纯颖合著20) 24万字 ,2010年1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拯救男孩》(与李文道、赵霞合著21) 20万字 ,2010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10月号长篇选载特别推荐;《不是孩子的问题》(专著第24号) 6万字 ,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好方法教出好孩子----孙云晓家庭教育16讲》(专著第25号) 5万字 ,2010年10月青岛出版社出版;《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教育就是以爱育爱》(专著第26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爱孩子要敢于说不》(专著第27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美好习惯决定美丽人生》(专著第28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之《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专著第29号) 28万字 ,2010年11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少先队组织与工作状况研究蓝皮书》(与孙宏艳主编35) 28万字 ,2010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赖宁的世界》(20万字1990年3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改编成4集电视剧《赖宁》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长篇教育小说《孩子,抬起头》(23万字1990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小说《握手在16岁》(34万字1992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长篇儿童小说《金猴小队》(17万字1994年12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改成8集同名电视剧剧本获全国评比一等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并获飞天奖);长篇传记《解放孩子》(30万字2000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 1.《怎样做小记者》(8万字个人专著1987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2.《青春的风采》(10万字个人专著1991年6月海燕出版社出版);3.报告文学集《少年明星沉浮启示录》(24万字主要作者1994年3月由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4.长篇小说《Hi中学生》(30万字三作者之一1994年6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电视剧并获“金鹰奖”儿童剧一等奖);5.《少男少女内心独白》(5万字合著1994年11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6.《神奇的钥匙》(8万字合著1994年12月海燕出版社出版);7.《雏鹰展翅向未来》(5万字主编1995年5月海燕出版社出版);8.《最新青春大写真》(3万字主编1996年2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9.《化险为夷》(10万字合著1996年9月海天出版社出版);10.《青春风铃丛书》(两套8卷约200万字主编之一1997年1月青岛出版社出版);11.《当代维特之烦恼》(10万字合著1997年5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2.《我们这一代》(5册丛书约50万字主编1997年8月未来出版社出版);13.《小学生能力培养丛书》(6册70万字副主编1999年10月晨光出版社出版);《孙云晓谈少年儿童成功教育》(2小时VCD2001年5月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15.《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主讲3小时VCD2002年4月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 《论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的科学性》198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杂志卷首;《扬起呼啸的鞭子》1991年第1期《少男少女》杂志;《少年报告文学是震撼的艺术》1992年4月4日《文艺报》;《夏令营中的较量》1993年11月《读者》转自同年7月号《黄金时代》杂志,获全国青年报刊协会1993--1994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入选<<新课程小学语文读本六年级下册>>2006年2月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同时入选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还有散文《大海的品格》;《渴望自然》 1995年9月发表于《中华儿女海外版》;《了解儿童是为儿童写作的前提》1995年11月30日台湾《儿童日报》《中国城市儿童的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1998年4月在巴黎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的讲演,收入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鉴《Children Media Violence》;《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1998年10月《教育研究》杂志,获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九五科研成果奖;《考试分数可否成为学生的隐私》199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2000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的世纪》2000年4月在东京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演,收入2000年7月广东教育出版社《我的教育观》;11。《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2000年5月北京《中小学管理》杂志,5月31日在河南《教育时报》转载;《千年警世钟》2000年23期《读者》转自同年9月13日《中国青年报冰点》;《21世纪:我的教育梦想》2000年12月29日《羊城晚报》;2001年6月28日《中国青年报》;《成功宣言》2001年1、2期合刊《少年儿童研究》;《希望六一节成为儿童的狂欢节》2001年5月30日《中国青年报》;15.《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做起》2001年6月《群言》;16.《好父亲的11条守则》2001年10月31日《中国人口报》;17.《网络文明从习惯养成开始》2002年1月17日《光明日报》;18.《你为什么不原谅》(孙云晓专版)2002年6月号上海《少年文艺》,同年8月第16期《读者》转载;19.《你的孩子快乐吗》2002年6月《今日中国》;20.《揭开美国教育之谜》2002年6月作家出版社《美国中学生报告》序言;21.《每一份爱都值得珍惜》2002年5月《中国校外教育》;22.《如今的孩子读书是个啥样》2003年7月23日《中华读书报》两个版;23.<<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200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24.《德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2004年3月30日《中国教育报》;25. <<春天里的喜与忧>>200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26.《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与赵霞合写)2004年5月5日《中国教育报》;并在2004年7月《探索与争鸣》发表《再谈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与赵霞合写)2004年6月16日《中国教育报》;28.《劝君莫做孩子王》2004年7—8合刊《辅导员》;29.《中国未成年人留学热的冷思考》(与赵霞合写)2004年9月6日《参考消息》;30.《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成功者》2004年10月12日《作家文摘》;31.《童年的发现者与捍卫者》2004年11月27日《文汇报》;32.《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2005年1月《少年儿童研究》,由此开设长期的孙云晓专栏;33.<<港湾抒情曲>>(朗诵诗)2005年5月9 日<<学习时报>>;34.<<领导干部应当警惕教子误区>>2005年5月23 日<<学习时报>>;35.<<我们需要怎样的夏令营>>2005年7月28日<<人民日报>>;36.<<“马小跳”跳得很精彩>>2005年8月5日<<中国图书商报>>;37.<<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书自2005年8月21日在<<北京晨报>>连载20余期;38.《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文明中国奠基》2005年9月20日《中国教育报》;39.<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200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40.<<好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2005年11月<<河南教育>>,孙云晓专栏首篇;41.<<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博客文章)2006年1月21日<<北京晨报>>;42. <<成人化是孩子的灾难>>2006年4月18日<<生命时报>>;43.<<领导干部必须高度关注“校园暴力”问题>>2006年6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44.<<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揣度孩子>>2006年6月<<福建教育>>;45.<<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2006年5月13日<<解放日报>>;46.<<龙的子孙岂能无体>>2006年6月1日<<人民日报>>;47.<<孙云晓23年家教精华>>2006年8月5日<<教育文摘周报家教版>>;48.<<破解孩子教育的难题>>2005年8月6日<<北京晚报>>;49.<<差生都是冤假错案>>2006年8月14日<<人民日报>>;50.《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2006年9月《中国教师》;51.<<夏监会,你在哪里>>2006年9月<<法律与生活>>;52.<<教育不能忽视人格培养>>200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荒废”》2007年第6期《瞭望》;《生活似水而思想如阳光》2007年第三期《中国校园文学?花季绘本》;55.<<拯救危机少年>>2007年4月22日<<人民日报>>;《为青少年插上飞翔的翅膀》2007年第13期《求是》;57.<<易子而教让孩子终身受益>>2007年7月26日<<中国教育报>>;58.<<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007年8月8日和15日河南<<教育时报>>第一版;59.<<儿童权益不容忽视>>2007年8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60.<<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2007年10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6版;61.<<在相互理解与尊重中化解冲突>>2008年第二期<<半月谈>>;62.<<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是便宜的>>2008年第六期<<半月谈>>;63.<<学生就是要学会生存>>2008年4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8年第7期;64.<<写给灾区孩子的心理救援诗>>2008年5月22日<<文艺报>>第八版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2008年第6期;65.<<我印象中的新世纪家庭教育读物>>2008年5月28日<<中华读书报>>第版;66.<<警惕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与赵霞合作)2008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67.<<父母是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2008年6月5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68.<<捍卫童年就是捍卫自由>>2008年6期<<中华儿女>>海外版;69.<<从90后学生特征看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孙宏艳等人合作)2008年7期和9期<<中小学管理>>杂志;70.<<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与90后一代>>上篇2008年8期<<中小学管理>>杂志;71.<<三进中央团校与三次人生飞跃>>2008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报>>;72.<<鸟巢一代塑造中国新公民形象>>2008年9月16日<<中国教育报>>视点整版;73.<<少先队是一把魔椅>>《“童年恐慌”与快乐生活》2009年第1期<<少先队研究>>杂志少先队教育家专栏;74.<<夫妻关系融洽最有利于孩子成长>>2009年第2期<<家庭>>杂志;75.<<应当培养青少年热心公益的习惯>>(与刘秀英合作)2009年2月<<河南教育>>,孙云晓话题新专栏首篇;<<从儿童教育的使命看“减负”>>2009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77.<<少先队是一把魔椅>>《“童年恐慌”与快乐生活》2009年第1期<<少先队研究>>杂志少先队教育家专栏;<<性教育首先是一种态度>>2009年4月9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整版评介了新版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别让孩子的情感“荒漠化”>>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新语头条;80.《中国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性别差异研究》(与李文道、赵霞合作)2009年第6期《青年研究》; <<相信青年才能相信未来>>2009年6月13日<<文汇报>>每周讲演版;<<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基因>>2009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暑期阅读特刊;<<未成年人上网应有法律保护>>2009年7月20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版; <<仰望星空才会充满希望----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与赵霞合作)2009年8月14日<<科学时报>>科普论坛版头条;<<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难以生存>>2009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头条;<<生命在游戏中扎根发芽>>2009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家教书屋版;87.《父教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及预防》(与李文道合作)2009年11月4日《光明日报》;88.《“男孩危机”:一个亟需关注的教育现象》(与李文道合作)2009年12月9日《光明日报》; <<将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2010年3月17日<<中国教育报>>综合版; <<我为什么要写《拯救男孩》>>2010年3月24日<<文艺报>>书香中国版人物志专栏;<<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010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报>>新闻版头条;92.《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一文的回应》(与李文道、赵霞合作)2010年第3期《青年研究》;《在日本女高中生“援助交际”现象的背后-----日本女高中生井上路望<十七岁>读后》2010年8月8日《日本新华侨报》华童教育专版;<<能带来快乐的梦想才妙不可言>>2010年10月21日<<中国教育报>>新阅读版;<<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2010年11期<<中国青年研究>>特别企划头篇,该期封面主题为《“拯救男孩”之辩》;<<信息时代,我们该怎样做父母>>2010年12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头条;<<“虎妈”是魔鬼也是天使>>2011年3月3日<<中国教育报>>读书特刊版;《“想当政治家”的阳光少年胡俊豪》2011年4月7日《光明日报》人物版整版,一版有报道; 右图为其笔迹:

不错哦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级别

主编

是中文核心期刊,这样的刊物在实际工作中,比国家级还高一个档次 刊名: 中小学管理主办: 北京教育学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2384CN: 11-2545/G4邮发代号: 82-372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小学管理创刊时间:1987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类似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当然要搞好关系。

因为报社的类别不同,其主编的级别也随之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中宣部直属报社,如人民日报社,其社长为副部级,主编(或总编)为副部级或正厅级。各省、直辖市党的机关报,其社长为正厅级,主编(或总编)为副厅级。各省府所在地的市党报,其社长为副厅级,主编(或总编)为正处级。各地级市党报,其社长为正处级,主编为副处级。各县级市党报(有的县尚未设立),其主编为正科级。注意:报社就是采集,编辑和出版报纸,并以报纸为传播媒介向一定区域的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机构。而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一般来说,报社编辑主要参与新闻稿写作中的审稿环节:1、负责研读检查稿件内容,决定稿件是否刊登,主要考察以下几点内容:新闻五要素是否属实、细节能否经得起推敲、文字表达是否正确、有没有预设立场等等。2、对于问题稿件进行判断处理,决定是不予刊登还是修改后刊登。3、对定用稿件进行再次审查,确保文稿编辑质量符合编辑规范要求。4、对定用稿件进行版面设计,排版时注意实现稿件内容和美观性的兼顾,处理好文字和图片的比重。5、承担政治审查和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性的工作。例如,稿件内容是否与国法党纪相一致、是否符合中宣部的最新政策和指示等等。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编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全国高等学校护理学教学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军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护理杂志主编;《中国护理管理》、《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编委,同时还被多所院校聘为客座教授。

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主编

不是,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的普通期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主办。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一本国家级物业管理行业杂志。《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给您提供最权威、最专业、最及时、最实用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信息。读者对象为政府主管部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专业的研究教学人员等。

一 去邮局订购二 直接联系出版社订购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中小学教育》是正规的刊物,只要在刊物上印有CN两个字母及代号,他就是一个经过审批的的正规刊物。而且刊物的级别还不低,属于教育部直属。《中小学教育》中既有关于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论坛,有管理经验的介绍。也有教师教学论文的发表。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正规刊物。

中小学教育》是正规刊物。正规刊物,一般有两个刊号,一个是ISSN刊号,也叫国际刊号,另一个就是CN刊号,也叫国内标准刊号。国际刊号不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国外对杂志管理得很松散,注册一个杂志社就像注册一个公司一个简单。但是CN刊号则不同,我们国家对杂志登记管理得是很严格的,私人是不允许办杂志的,企业也不可以,只能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且必须在新闻出版。《中小学教育》是教育部主管,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教育专业期刊。并且非常的好,适合小学教育

还是没有变北京教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北京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教师与管理干部的本、专科学历教育及在职培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为首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先后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党务工作者、骨干校长和优秀教师,成为首都“人才强教”的“工作母机”和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石”。 北京教育学院内设机构25个,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5个,教育教学机构8个(包括教师教育人文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校长研修学院、职业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等7个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二级学院和图书馆),直属单位2个(包括《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北京教育丛书》办公室),挂靠单位4个(包括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北京市普、职、成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办公室、北京教育党校、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另有学院主办的5个经济实体、办学实体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08年,学院还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合作举办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根据首都教育“内涵发展、人才强教、资源统筹、开放创新”的发展方针,学院确立了“建设首都专业化、综合化、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师培训基地、校长培训基地和党建研究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校长教师培训的专门学院”的办学目标。2007年学院有本专科在校生8727人;2007年,学院参加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年均达到万余人次,逐步形成“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服务急需”的培训思路。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学院先后开展了“绿色耕耘”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春风化雨”初中校长教师培训、德育队伍建设行动、课程改革培训行动、迎奥运“育体、育心、育人”体育教师知识技能培训、教育信息化培训、国际合作培训行动等81个培训项目,建立了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投入培训经费8000余万元,为首都师资水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以“绿色耕耘”、“春风化雨”为标志的校长教师培训,惠及北京市远郊区县农村中小学和城区初中校万余名校长教师,为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人才强教做出了特殊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三次为“绿色耕耘”行动做出批示,肯定“绿色耕耘方向正确,效果明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成果向基础教育实践的转化,结合基础教育实践,先后组织出版了《绿色耕耘》丛书、《校长研修》丛书和《学校诊断》丛书等,在全国教师教育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46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的学术专著4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中小学管理》杂志是以基础教育管理干部为主要读者的专业性期刊,已创刊二十年,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北京市优秀期刊”。 教改现场会学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目前设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微格教学、心理咨询服务、音像教学阅览、图书资料信息交流、中学教学法实验、基础教育研究等现代化教学、管理和研究系统。建立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网”、“首都校长培训网”、“远程教育互动平台”,以信息网络和远程教育为核心,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市的远程教学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和培训管理系统,开设了一批网络课程。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中外期刊1000多种,开通网上全文数据库及千余件多媒体音像资料。 北京教育学院占地82亩,办学建筑面积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1126万元,设备器材达到4万多件。学院现分为4个校区:总部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和教师教育数理学院设在西城区西直门外文兴街2号,体育与艺术学院设在东城区黄化门街5号,校长研修学院设在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正规刊物,一般有两个刊号,一个是ISSN刊号,也叫国际刊号,另一个就是CN刊号,也叫国内标准刊号。国际刊号不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国外对杂志管理得很松散,注册一个杂志社就像注册一个公司一个简单。但是CN刊号则不同,我们国家对杂志登记管理得是很严格的,私人是不允许办杂志的,企业也不可以,只能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且必须在新闻出版

  • 索引序列
  •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
  •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主编级别
  •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编
  • 中国物业管理杂志社主编
  •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