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

发布时间: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

中山大学本科的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企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8000一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是5000一年,学校奖学金分为三等,一般一等是3000,三等是1000,还有个单项奖学金是800;企业奖学金金额就不定了,看企业给的多少了,多的上万,少的一两千的也有。

你好 我是2011年考进来的,奖学金的话是这样的,公费名额的分配是看考进来的成绩排名来分配的,包括保研的同学在内一共是50%,这个公费的名额中大比较少一点。但是其它的社会企业类奖学金就比较多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啊、长江企业奖学金、平安励志奖学金等等,大大小小的至少有几十种,按专业分配名额的,各专业的指标多少不一样。这一类奖学金是以学年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来评定的,如果有发表论文之类的就加分比较多。 希望能帮到你。

一、编辑部职能、概况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现负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三种全国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另有学校的期刊中心挂靠在我部,协助学校负责校内23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的行政业务指导工作。 编辑部现有各类人员19名,其中包括双肩挑教师(主编、副主编),固定编制人员,退休返聘,兼职人员。 在管理体制上,学报编辑部为学校直属单位,由学校主管副校长领导。编辑部主任负责部里的行政事务、刊物发行、人财物等管理和办刊的规划发展,兼管期刊中心事务。各期刊实行主编负责制,负责刊物发展和办刊业务。各刊物都设置有编辑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对办刊及发展进行宏观指导。 二、学报发展历史 原中山大学学报创办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创刊初期为文理合刊,1959年起,分为文、理两个独立刊物。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于1980年创刊,原由卫生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强强联合,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创刊伊始,《中山大学学报》就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函:“你校出版的《中山大学学报》,我们准备从第一期开始,给毛主席订阅两份。” 在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山大学学报》各刊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高校学报。 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已成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所有重要的索引期刊。获得过全国“双十佳”和“三十佳”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励、第四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全国学报第一。 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6年-2010年成为著名的美国EI索引核心期刊源。曾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4次)、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5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被评为“学术影响范围最广的前30名期刊”。 学报医学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7年1月进入美国CA索引核心期刊源,2007年10月进入中华首席医学网收录。自创刊以来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提名期刊奖。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办法

一般是奖学金制,一等12000,二等8000,三等6000,伙食补助貌似是1500,各个专业不同

根据201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山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奖学金制度简介及金额如下(图片请在新的标签页打开或者保存本地查看,要不然看不清):

你好 我是2011年考进来的,奖学金的话是这样的,公费名额的分配是看考进来的成绩排名来分配的,包括保研的同学在内一共是50%,这个公费的名额中大比较少一点。但是其它的社会企业类奖学金就比较多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啊、长江企业奖学金、平安励志奖学金等等,大大小小的至少有几十种,按专业分配名额的,各专业的指标多少不一样。这一类奖学金是以学年的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来评定的,如果有发表论文之类的就加分比较多。 希望能帮到你。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政策

中山大学本科的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企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8000一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是5000一年,学校奖学金分为三等,一般一等是3000,三等是1000,还有个单项奖学金是800;企业奖学金金额就不定了,看企业给的多少了,多的上万,少的一两千的也有。

传统的有:先进个人代表,优秀员工,红旗手,技能手,多面手。现在的有:最具成长力员工,最忠实员工奖,价值贡献奖,卓越创意奖,最佳建奖。如何正确对待员工激励?企业中评选优秀员工本身是一件有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员工都应该理性对待,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1、公司要注意激励的杠杆作用员工辛苦工作一年,除了每个人的年终奖之外,确实需要树立一些好的典型来凝聚人心,建设企业文化,既然是凝聚人心,就千万不要违背了“民意”。首先,优秀员工评选的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开会明确出来,如有异议可以反映。其次,在评选的时候员工的各项成绩也应该公布出来,公开透明,供大家监督。最后,可以公示一周,如没人提出异议即可正式确认。在确认以后,再有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既要充分发挥优秀员工评选的作用,又要防止一些员工恶意破坏公司氛围。2、员工要保持心态坦诚以待同时,作为员工也要做到洁身自好,保持良好心态,不管有没有评选到自己,都要积极响应。如果没有评选到自己,及时对被评选的同事表示祝贺,并向其学习,如果自己被选为优秀员工,也不要骄傲自大,这是激励你进步的举措,并不能作为你骄傲的资本。

2001年-2013年,中山大学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包括国际重大科学计划)15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共1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类项目58项,理工医科领域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研究分别获中华医学科学奖一、二、三等奖。2006年至2013年,中山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重点及一般项目189项。2011年,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41项,立项数在全国高校并列*9。“十一五”以来,全校文科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10项,其中,2006年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16项,2007年获广东省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1项;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8项,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3项;2011年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5项;2013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5项,获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

优秀员工**年陈最佳奉献奖最辛勤奖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制度

根据201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山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奖学金制度简介及金额如下(图片请在新的标签页打开或者保存本地查看,要不然看不清):

学校网站上都有这方面的信息

中山大学期刊中心,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山大学期刊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山大学论文奖励

找中介的话肯定会比自己投的贵不少,自己投也许一分钱都不用,但是采稿几率低。找中介怎么也得上万,但是采稿几率高很多。

根据2017年9月1日生效的《中山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奖学金制度简介及金额如下(图片请在新的标签页打开或者保存本地查看,要不然看不清):

本科生奖学金30项,奖励总金额83万元。奖学金最高金额5000元/年,最低金额200元/年 1、凯思奖学金 由中山大学校友捐赠,奖励对象为当年被中山大学录取的本科新生。每年奖励200名,奖励金额为每人10000元人民币,在入学当年发放。评奖条件: l 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计算机)、生物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或双科获省(自治区、直辖市)赛区一等奖;或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l 对于第一志愿报考中山大学、高考总分按原始分计分超过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重点大学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50分以上或按标准分计分超过80分以上的新生,根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的奖励名额,以高考总分(不含附加分)从高到低排序,并适当考虑学科平衡,择优奖励。 2、优秀学生奖学金 根据学生每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涵盖学业成绩、社会活动、社会工作、各类竞赛等方面)评定。奖学金分三个等级,按测评成绩而定。获奖金额为一等奖2000元/人/年;二等奖学金1500元/人/年;三等奖学金1000元/人/年。获奖面一般在30%左右。 3、单项奖学金 在科学研究、社会公益、文艺、体育或社会工作等方面对校、院(系)有突出贡献者。获奖金额为800元/人/年。获奖面一般在3%左右。 4、捐赠奖学金 捐赠奖学金是由社会团体、个人或公司的捐赠所设立的奖学金。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以上,符合捐赠者规定的条件者可申请。 5、优秀毕业生奖: 获优秀毕业生的学生由学校授予称号,颁发证书和纪念品。优秀毕业生人数按条件而定,不限名额,符合条件的均可评选。

  • 索引序列
  •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
  •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办法
  •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政策
  • 中山大学期刊奖励制度
  • 中山大学论文奖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