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第十届和教育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第十届和教育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

第十届和教育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写作,即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1]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

28、《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奖三等奖(《中国美术教育》杂志, 2010年)27、《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发表于《美术大观》2009年第7期26、《古民居写生对画风的影响》发表于《美术界》2008年第4期25、《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24、《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获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中央美院,2007年)23、《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编入《第三届当代艺术与批评优秀论文选》(中央美院《世界美术》编辑部,2007年)22、《艺考热 冷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7.11.24.)21、《水彩画创作教学之我见》发表于《艺术教育》2006年第9期20、《水彩画个性艺术语言与教学》发表于《美术大观》2006年第8期19、《水在水彩艺术语言中的审美价值》发表于《美术大观》2005年第12期18、《对美术展览评选的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5.11.19.)17、《范画与讲评》发表于《艺教导报》(2005.9.6.)16、《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发表于《美术报》(2004.12.18.)15、《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获宝鸡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2005年)14、《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获第六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教师报》社,2004年)13、《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红烛的追求——“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论文选》[下册](三秦出版社,2004年)12、《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获《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陕西教育》杂志社,2004年)11、《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发表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卷总第62期)10、《关于绘画技能课教法的思考》发表于《教师教育》2004年第2期9、《美术专业绘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析》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2004年第16卷总第71期8、《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与感知》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7、《生活 融合 内涵——漫谈水彩画创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获第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教师报》社,2003年)6、《对推进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思考》发表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3卷总第95期5、《浅谈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的难点》获全国美术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美术报》社,2003年)4、《示范性 主体性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4期3、《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3期2、《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获宝鸡市“九﹒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宝鸡市教育局,2002年)1、《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发表于《美术报》(1999.5.)

第十届全国教育技术论文获奖名单

教创新网”专门的证书查询通道查询即可。另外还可以给网站上面的邮箱投稿,也能获得证书的信息。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分三种:一是荣誉证书,比如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供参考;二是论文获奖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的,和教育部门的论文获奖证书一样;三是课题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课题一样有用。扩展资料:中国教育学会的相关要求规定:1、中国教育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2、中国教育学会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学会英文缩写CSE演化的图形组成;徽标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演化的图形为“打开的书册、充满生机的萌芽”。3、中国教育学会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属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百属国家级证书,教育部门承认。1、中国教育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缩写为CSE)成立于度1979年4月12日,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问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中国教育答学会是版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3、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发布的《关于新加坡私立教权育机构认证范围的公告》,越来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证书将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

创新网”专门的证书查询通道查询即可。另外还可以给网站上面的邮箱投稿,也能获得证书的信息。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分三种:一是荣誉证书,比如教育学会系统先进个人,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供参考;二是论文获奖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的,和教育部门的论文获奖证书一样;三是课题证书,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承认,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课题一样有用。扩展资料:中国教育学会的相关要求规定:1、中国教育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2、中国教育学会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学会英文缩写CSE演化的图形组成;徽标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演化的图形为“打开的书册、充满生机的萌芽”。3、中国教育学会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属什么级别?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获奖证书百属国家级证书,教育部门承认。1、中国教育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缩写为CSE)成立于度1979年4月12日,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问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中国教育答学会是版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3、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发布的《关于新加坡私立教权育机构认证范围的公告》,越来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机构颁发的文凭证书将获得中国教育部的认证。

第十届和教育论文大赛

要将完整的投票方式发布出来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太过于简单的介绍了朋友们是不知道在哪里如何进行投的。

就是人多保第一

赛才网是竞赛交流的平台赛才网论坛里有“挑战杯”的版块。因为挑战杯是由各高校承办,居无定所,历届挑战杯的很多材料都遗失了,赛才网搜集了剩下的材料,整理了放在论坛里,方便学弟学妹。

第十一届和教育论文大赛

“中教杯”优秀教研成果大赛。受到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是目前最权威的一项大赛

可以啊正常

吴正宪  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多年来,吴正宪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取得显著效果。她曾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课,得到专家和教师的好评。  她还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摄制教学录像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播放。《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等单位为她联合举办过教学艺术研讨会。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等。  李 烈  女,蜚声国内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她也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她还获得过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等荣誉。  华应龙  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 “北师大版”的编写和实验指导工作。  钱守望  男,1967年4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1993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会”荣获二等奖,2000年在全国小学数学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国家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策略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做课百余节,作报告60多场,特约为河北省电教馆、全国义务教材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录制了多节示范课。在全国多家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所写论文多次获各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多家小学生课外读物上发表辅导性文章近20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种教学辅导用书二十几本。  刘可钦  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十杰”教师。现任中关村四小校长,同时兼任海淀中心学区副校长、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潘小明  男,1960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数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连续三次被中共宝山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宝山区青年尖子”。他专注于“小学数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研究”。自主探究学习专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放。他曾获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还应邀去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学。98 年被命名为“宝山区首批小学名师”,出版有《潘小明论文教案选》。  曹培英  男,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多年来,单独编著或参加编写的已出版的数学教学专著、教材、辅导书有《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教师之友数学卷》等15种,先后在多家教育报刊上发表数学教学研究文章38篇,累计逾百万字。参与研究的教改课题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并有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黄爱华  男,1966年生,江苏金湖人,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室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媒体教学研究部副主任。1985年从教,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应邀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场学术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并做专题讲座。曾三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参与编写少儿读物计15册约100多万字,编写教学论著和教学参考用书120多万字。策划小学数学专业网站-华博士小学数学热线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钱金铎  男,41岁,特级教师,浙江省舟山市小学数学教研员。从教20多年,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舟山市“十佳新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钱金铎老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八十年代他就注意到学生课业负担偏重,思维机械,能力不强,因此他开始了“愉快活动操作,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的教改实验。6年的汗水换来丰硕成果。毕业成绩人均4分,优秀率100%。在辅导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取得明显成果。近年业,他20多次去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和示范课,听课教师达几万人次,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朱乐平  男,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20余年。主要业绩: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数十篇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和多项科技课题获奖。  朱德江  男,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他担任过10多年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也担任过校长。嘉兴市首批名师、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浙江省优秀教师。近几年来,他在各级各类活动中上公开课30多节,曾获嘉兴市中小学“高质量、高效率”课堂教学评选一等奖、浙江省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等;先后在省“名师名校长论坛”和全国新世纪第三届课程改革研讨评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多次应邀到外地上观摩课或作讲座,并获一致好评。  徐 斌  男,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第一名,国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获一等奖,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先后到北京、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作公开教学100多次,在《小学数学教师》等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  夏青峰  男,1971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副校长、国际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江阴市十佳青年、江阴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无锡市师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1997年获全国第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第一名,应邀到北京、广东等地上课讲学60余次,课堂教学实录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在省级以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曾4次荣获省级以上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参与了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参编教育书籍几十万字。2003年在《江苏教育》连续发表了十篇《全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辅导讲座》的进修文章,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朱玉如  女,1959年12月出生,特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校。现任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二十多年,她默默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和改革,把知识、智能与情感编织成一堂堂科学而富有艺术魅力的数学课。早在1988年,朱玉如就在市小数年会上上了观摩课,在“雏燕杯”竞赛中夺冠,在省创新教育研讨会、省“现代小学数学”优课评比中两次摘金。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课《求相差数应用题》得到人教社张卫国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盛大启的赞许和评析,并作为典型课例推介到《小学数学教师》展示。她还多次在国家、省、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示范课,作了二十余场讲座,并应邀去浙江、陕西、上海、徐州、扬州上课、讲学,参加全国精品课展示。  罗会元  男,1952年6月出生,湖南邵阳人,全国知名小学特级教师,湖南邵阳县梽木山中心完小校长,罗老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他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在后退中前进"和"跳出数学教数学",逐步形成了"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板"的课堂教学风格。2001年参加了湖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湖南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7年、1999年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获《湖南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邵阳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小学校长,湖南省邵阳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吴金根  男,1961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1980年12月,毕业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81年1月,分配至东山实验小学任数学教师工作。2000年7月,调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任校长、书记工作。曾获得“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师德模范”等30多项荣誉称号。得到过《江苏教育》、《苏州教育》等报刊杂志和电台、电视台多次先进事迹的报道。在省、市、区级数学评课选优中5次获奖,应邀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河南、陕西、江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内外讲课、讲学和师资培训等100多次。曾赴澳大利亚教育考察,为“香港教师赴大陆培训团”作“课堂教学的评价”学术报告。  张齐华  男,1976年出生,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恩 是什么投票 微信 还是网页嘛都可以的哦

第一届荆楚社科名家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知网私自收录了老人的一些论文,老人起诉了对方最终获得了一些赔偿,但是老人不愿意拿这些赔偿,老人觉得这些东西不应该被垄断。

  • 索引序列
  • 第十届和教育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 第十届全国教育技术论文获奖名单
  • 第十届和教育论文大赛
  • 第十一届和教育论文大赛
  • 第一届荆楚社科名家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