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发布时间: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茶饮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朋友。街边大大小小的茶饮店鳞次栉比、茶饮口味层出不穷。既增加了人们生活中的趣味性。又丰富了饮品市场有人说。21世纪茶饮会成为饮料之王。也有人说茶饮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茶诱惑饮品的未来发展前景。也为正在寻找加盟项目的你指点迷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因此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茶饮店的应运而生。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茶饮的要求。还能够节省时间纵观近几年的饮品市常你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饮品市场中茶饮的比例明显增多。众多品牌饮品也增设了茶饮项目这样的改变也是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了解茶诱惑饮品信息请在下方留言】茶诱惑饮品以鲜泡茶饮为主打。现做现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迅速的出茶速度只需要九秒钟的时间。也就是一个付账、找零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好一杯茶饮。符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满足广大消费者即点即取即走的要求除了茶饮之外。茶诱惑饮品还有多种复合型产品。法式布丁系列、咖啡物语系列以及独具特色的卡菲思系列。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买需求,无论是消费者喜爱的茶饮。还是消费者钟爱的甜品。在茶诱惑饮品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茶诱惑饮品赚钱秘诀请进入>>,,茶诱惑饮品之所以在众多饮品项目中脱颖而出。除了其拥有特色主打优势之外。还在于其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健康的饮品众所周知。现如今的饮品多是勾兑而成。其所含成份大多是添加剂。与市面上的其他饮品相比。茶诱惑饮品零添加剂、零防腐剂。这是真正的健康饮品茶诱惑饮品不仅能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份清新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带来一份健康。在人们对饮食健康如此看重的今天。茶诱惑饮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加上优质的产品质量茶诱惑饮品不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光顾。更吸引了不少加盟商前来投资

食品饮料!一个近乎永远赚钱的行业

摘要: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 以“绿色健康”“清新自然”“时尚便捷” 为口号的茶饮料已越来越受到世人青睐,足以与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等王牌饮品一同驰骋商场。有专家认为,21世纪的饮料市场将是茶饮料的世界。一些地区茶饮料消费已超过咖啡和碳酸饮料而成为“饮料新贵”,尽管我国茶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关键词:茶饮料 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 前景展望一、前言21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更是中国茶叶饮料产业发展壮大,成为世界茶叶饮料大国的世纪。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茶饮料也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饮料品类之一。尽管茶饮料的生产量呈飞速发展趋势,但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工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难点。由于茶叶中营养成分复杂,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果胶、茶多糖、色素、咖啡碱等,它们在茶饮料制造及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反应而引起茶汤感官品质的下降。然而“茶饮料”正是所谓健康饮品的代表,目前,已经迅速崛起成为饮用水之外消费者购买最多的饮料,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认同,大大超过碳酸或含乳饮料.成为新饮料市场的主力军。二、研究现状(一)市场现状1、茶饮料的市场概况茶饮料最早的研制开发始于1950年美国的速溶茶,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工业规模的冰茶制造业,80年代初日本首先开发和生产了罐装茶水饮料,随后相继出现了纯茶饮料和保健茶饮料。目前国际市场上茶饮料年销售额达1O亿美元以上。生产茶饮料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其中,日本是目前茶饮料的最大生产国,以生产乌龙茶饮料为主;美国主要生产冰茶饮料;印度尼西亚以生产花茶饮料为主。茶饮料业发展较快的是我国台湾地区,其发展速度十分快,20世纪90年代中期销售额达l40亿台币,在各种饮料产品中居首位,茶饮料在饮料市场中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到目前为止,台湾已开发出100多种茶饮料,主要是乌龙茶和绿茶饮料。我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7O年代末就已开始研制茶饮料,80年代以来,在与碳酸饮料、矿泉水、果蔬汁饮料等的竞争中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参与茶饮料的开发与生产,如旭日升、顶新、统一、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娃哈哈、健力宝、乐百氏、椰树、汇源等,使我国茶饮料生产成燎原之势 。截止2005年,中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l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有近50个产品种类。市场上常见的茶饮料主要有康师傅、统一、哇哈哈、农夫等品牌的乌龙茶、绿茶、花茶等茶水系列产品。而与此同时,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 ,超过了果汁饮料而名列饮料市场的第三位,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2、消费者特征分析1 l5—24岁的消费者是茶饮料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其次是25—34岁的消费者。这两个年龄段成为茶饮料的消费主体,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的主要消费群差异不大。可以说青少年是茶饮料的重度消费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茶饮料的人数也在递减。青少年群体虽然消费能力有限,但在茶饮料的消费群体中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参与休闲活动的频率较高,对方便、爽口、健康的茶饮料情有独钟。 因此,众多商家都把青少年作为广告诉求的目标,强调茶饮料的“天然、健康、快捷、方便”的特点,并以在青少年中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明星作为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以扩大产品在青少年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 2 茶饮料消费女性略多于男性。从茶饮料消费群体的性别来看,性别差异虽然不十分明显,但仍可发现女性消费者的比例略高于男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消费者更注重健康、天然、时尚等因素,而茶饮料就很好地满足了女性消费者的这一需要。另外,喝茶饮料不发胖是女性多于男性选择茶饮料的主要原因,而且女性对茶饮料具有保健特性的认知度高于男性也是其更多青睐茶饮料的原因之一。3 健康、时尚是茶饮料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 。“天然、健康、回归自然”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潮流,而茶饮料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茶饮料的消费方式符合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 。茶饮料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水饮料更怡人可口,清香淡雅,回味无穷,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营养、保健及消暑解渴的功效。(二)加工现状为解决茶饮料加工的技术问题。茶叶或其它食品饮料研究工作者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试图从茶饮料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这主要包括;原料选择、浸提、过滤、抗氧化剂或其它添加剂的添加、包装、灭菌、贮藏等技术。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料,尽管饮料茶研究与开发刚刚起步,但从矿泉水的生产、发展、销售业绩来看,2l世纪必将是饮料茶的世纪。茶业界人士加大力度研究与开发系列茶饮料,是势在必然。我认为,茶饮料的研究与开发必须以纯茶饮料为落脚点,在引导消费者从饮用可乐、矿泉水等非茶饮料向茶饮料过渡的时期,风味茶饮料的推出固然重要,但必须特别注意要以茶为主,要突出茶的特色和风昧,以免误导。茶饮料出现的混浊沉淀主要是由茶叶内含成分引起的,也是茶饮料风昧物之所在。采用一些物理方法如选用含多酚量低的品种作原料,改善包装的质量和贮藏条件可能更有利于饮料茶原色原昧的保持。此外,我国茶叶的流通体制也存在许多弊端,这种体制更加不能适应饮料茶的要求,若饮料茶能有象鲜牛奶一样的流通速度,则饮料荼在饮料业上的垄断地位指日可待。因此,研制与开发茶饮料,必须改变流通环节过多、贮运期过长的弊病,尽量缩短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以防饮料茶的品质劣变。三、存在的问题(一)技术问题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义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 足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但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过程中 ,仍然存在三大技术难点:一是茶的混浊沉淀(茶乳酪); 二是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保持;三是维持茶饮料在制造或储存中色泽的稳定。(二)质量问题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具有80%市场占有率的大型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强大,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产品质量稳定。而一些小型生产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46.7%,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1、咖啡因和茶多酚含量低。咖啡因和茶多酚含量是茶饮料的特征性指标,经抽查检验,有的茶饮料咖啡因含量为<3mg/L(标准规定是≥25 mg/L);茶多酚含量为10mg/L(标准规定足≥ 150 mg/L)。这样的产品不能称为荼饮料。2、个别产品微生物超标。3、存在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茶饮料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和山梨酸。4、甜蜜素含量超标。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甜蜜素是甜味剂其中的一种, 同属于限范围、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5、标签标注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是有的产品中检出了甜蜜素,而未在标篇上标注、产品属性名称标注不规范、净含量未在产品的主视面标注等。(三)成分问题据有关食品专家介绍: “真正的茶饮料应该是以茶叶提取液、浓缩液和速溶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其中的茶多酚含量应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如若不然,就说明茶的成分有问题”。此外,照《茶饮料》国家标准,茶饮料标签上应该明确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净含量、配料表、制造商(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花茶应标明茶坯类型,果汁茶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等。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如此,。尽管市场上各种打着茶饮料名号销售的品种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只含糊地标注含有绿茶或红茶,或只表明是添加了金银花、菊花、荷叶、大麦等配料的混合饮料,而没有具体成分,在配料表上也找不到“茶多酚”的字样。有关部门的市场抽查也显示,众多的茶饮料不仅在质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而且在品名、标签等方面也很不规范。更有甚者,不少号称茶饮料的产品实质上根本就不含有“茶多酚”,而只是添加了茶味香料。既然《茶饮料》国家标准早已实施,并且在标准中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那为什么迄今仍有许多打着茶饮料名号销售的产品坚决回避具体成分呢?首先,从茶饮料生产企业来看, 一些企业不仅诚信经营意识淡漠,利用消费者对《茶饮料》国家标准不熟悉,在生产过程中有意偷工减料,从而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市场监管的有关部门对茶饮料市场的监管力度也不足。在《茶饮料》国家标准出台后,一些企业依然我行我素,说明在以往的市场监管中,监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明显不够,亟待进一步强化。今后在监管中发现问题,除了进行严厉处罚外,还应将处罚结果及时向消费者告知。其次,商家在进货时也需把好质量关。要在进货的第一道门,就把茶饮料的“成分” 搞清楚,而对“成分不清” 的,则坚决拒之门外。再者,要提醒消费者注意,在选购茶饮料日寸,应多注意标签内容。对于标注内容不全、“成分不清” 的茶饮料,尽可能对其避而远之。四、前景展望(一)打造“好绿茶” 三步曲中国是世界绿茶生产消费贸易大国,绿茶是中国茶叶饮料研发和营销的产业基础。如何把天然、有机、健康、功能的中国绿茶开发成为好茶香, 好茶味,好天然,好健康的高品质绿茶饮料?仍然是摆在茶叶饮料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创新课题,需要浙江绿茶产业和绿茶饮料产业合作,共同研发。时下,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各种不同风味口感的名特绿茶、有机绿茶、生态绿茶、健康绿茶开发成为无人工成添加剂和无合成香精,无糖份,无热量的绿茶饮料。提高绿茶品质和品味是关键,只有有好茶叶才有好饮料、好绿茶、好茶味,才有好绿茶饮料的鲜爽口味和甘醇口感。其次要研究开发现代茶叶科技创新的天然提取技术,低温萃取技术,低温高效浓缩技术,天然香味回收技术。研发成为天然、健康、营养、功能的高科、高品质茶叶饮品配料。最后,要树立信心,加强广告宣传,加大绿茶与健康和功能的研发投入力度。比纯水更好喝,比汽水更健康,比其他饮料更具保健功能的天然纯鲜绿茶饮料,才能成为中国茶叶饮料消费者口味的第一健康选择。(二)花草茶的发展空间大茉莉花茶是中国茶叶的特色品类之一, 茶引花香,相得益彰。茉莉花,杭白菊花,金银花,玉兰花等都是中国茶叶饮料可利用的天然鲜花香味原料。研发各种天然,健康,清新自然,香气芬芳,口味香醇的中国花茶饮料,这是中国特色茶叶饮料的重大战略机遇。花草茶汉方草本茶饮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食疗同源,中草药保健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丰富资源和宝贵财富,研究出好香味,好口味,更科学,更保健的草本茶叶饮料,一定会促进茶叶饮料的健康化功能化发展趋势。五谷奶茶花草奶茶饮料,使茶叶饮料更营养更健康。中国具有很多五谷豆乳植物蛋白资源与各种茶叶健康功能配料科学调配,研发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奶茶饮料,还可利用纯鲜牛奶和花草叶茶提取物调配各种营养奶茶饮料,形成中国特色的花草奶茶饮料。天然水果冰茶饮料是中国目前广大年轻消费者较喜爱的主流茶叶饮品之一。未来几年冰红茶还将继续增长,成为中国红茶饮料的最大品类。利用各种天然水果汁。水果萃取物,水果浓缩液,天然水果香料与各种特色优质茶叶萃取物提取物相互调配。形成各种天然水果茶饮料,将大大促进各种天然果味果汁红茶系列饮品的发展。(三)实现茶饮料的“健康功能"天然、健康、功能、营养的中国茶叶饮料研发才刚刚起步,这需要茶叶、饮料、医药和卫生各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合作开发,研发经费投入较多,时间更长,风险更大。积极开发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健康茶叶功能配料上如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茶绿素、茶色素、茶多糖、茶氨酸等。逐步研究应用到茶叶饮料配方和配料的设计研发中来,进行健康功能性试验,真正研发成功几个有效成份清晰,功能明确,健康效果显著,口味口感良好的中国健康功能性茶叶饮料。中国茶叶饮料主要是调味型茶叶饮料为主,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天然、健康消费意识和观念的逐步形成,对茶叶饮品配料的品味、品质要求亦将明显提高。对生产工艺而言,将涉及到有机茶叶萃取原料,天然茶叶饮品配料。天然萃取茶叶香料,生物技术茶叶香料等领域,这都是中国茶叶饮料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研发项目。(四)环保时代的新要求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是未来10年新时代的重大问题,对高速成长的中国茶叶饮料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亦是机会。中国茶叶行业将更加重视有机茶园、生态茶园、绿色茶园、精细茶园的基础建设和种植管理,以低碳茶业理念和行动确保中国茶叶的安全、优质、天然、健康。其次,茶叶饮品行业将加大低糖份、无糖份,低热量、无热量,少添加剂、无添加剂的天然健康茶叶饮料的研发,将更专更精的开发创新中国名特好茶饮料。通过茶叶产业、配料产业、饮料产业、环保产业和各级政府部门与专家领导的共同努力,促进新时代的中国茶叶饮料产业转向更天然、更健康、更低碳、更环保的方向科学发展,成为世界茶叶饮料产业的大国和强国。五、小结 由于茶饮料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点,迎合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潮流,加上其清香淡雅,回味无穷,富含保健成分,使茶饮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对茶乳酪的形成、茶色素稳定机理及茶风味物质变化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如酶技术、膜技术、微胶囊技术等,使茶叶提取技术将更加科学而有效。不仅可以获得高的提取率和稳定性,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中的各种营养保健成分,为茶饮料市场的开发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色泽明亮、香高、味醇、茶韵充足、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纯绿茶、纯乌龙茶、纯红茶将日益成为茶饮料的主流,而利用各种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材与茶叶复配制成的混合保健茶饮料,不久将会成为茶饮料的新宠。

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 以“绿色健康”“清新自然”“时尚便捷” 为口号的茶饮料已越来越受到世人青睐,足以与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等王牌饮品一同驰骋商场。有专家认为,21世纪的饮料市场将是茶饮料的世界。一些地区茶饮料消费已超过咖啡和碳酸饮料而成为“饮料新贵”,尽管我国茶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关键词:茶饮料  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  前景展望一、前言21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更是中国茶叶饮料产业发展壮大,成为世界茶叶饮料大国的世纪。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茶饮料也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饮料品类之一。尽管茶饮料的生产量呈飞速发展趋势,但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工程中,仍然存在着技术难点。由于茶叶中营养成分复杂,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果胶、茶多糖、色素、咖啡碱等,它们在茶饮料制造及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反应而引起茶汤感官品质的下降。然而“茶饮料”正是所谓健康饮品的代表,目前,已经迅速崛起成为饮用水之外消费者购买最多的饮料,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认同,大大超过碳酸或含乳饮料.成为新饮料市场的主力军。二、研究现状(一)市场现状1、茶饮料的市场概况茶饮料最早的研制开发始于1950年美国的速溶茶,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工业规模的冰茶制造业,80年代初日本首先开发和生产了罐装茶水饮料,随后相继出现了纯茶饮料和保健茶饮料。目前国际市场上茶饮料年销售额达1O亿美元以上。生产茶饮料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其中,日本是目前茶饮料的最大生产国,以生产乌龙茶饮料为主;美国主要生产冰茶饮料;印度尼西亚以生产花茶饮料为主。茶饮料业发展较快的是我国台湾地区,其发展速度十分快,20世纪90年代中期销售额达l40亿台币,在各种饮料产品中居首位,茶饮料在饮料市场中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到目前为止,台湾已开发出100多种茶饮料,主要是乌龙茶和绿茶饮料。我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7O年代末就已开始研制茶饮料,80年代以来,在与碳酸饮料、矿泉水、果蔬汁饮料等的竞争中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纷纷参与茶饮料的开发与生产,如旭日升、顶新、统一、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娃哈哈、健力宝、乐百氏、椰树、汇源等,使我国茶饮料生产成燎原之势 。截止2005年,中国约有茶饮料生产企业近4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l5家,上市品牌多达100多个,有近50个产品种类。市场上常见的茶饮料主要有康师傅、统一、哇哈哈、农夫等品牌的乌龙茶、绿茶、花茶等茶水系列产品。而与此同时,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 ,超过了果汁饮料而名列饮料市场的第三位,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2、消费者特征分析1  l5—24岁的消费者是茶饮料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其次是25—34岁的消费者。这两个年龄段成为茶饮料的消费主体,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的主要消费群差异不大。可以说青少年是茶饮料的重度消费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茶饮料的人数也在递减。青少年群体虽然消费能力有限,但在茶饮料的消费群体中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参与休闲活动的频率较高,对方便、爽口、健康的茶饮料情有独钟。

建筑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引言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左右,是整个费用的主体。所以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其成本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构成工程成本比重最大的材料价格不断波动起伏,人工费、机械费也在不断变化,工程成本不断增加,一方面是由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施工费用不断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工程图纸来考虑经济实用的方法或设计不合理及施工中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使用成本高低对有限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工程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价格是相对较灵活的因素。工程造价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构成的,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材料费是相对较灵活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因此搞好材料的管理工作对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及趋势1 建筑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物的各种材料之总称。建筑工程材料的品种繁多,性质各异,用途也不同,为了便于应用,工程中常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分类。1 按基本成分分类(1)有机材料以有机物构成的材料,包括:天然有机材料(如木材等),人工合成有机材料(如塑料等)。(2)无机材料以无机物构成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钢材等),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等)。(3)复合材料有机一无机复合材料(如玻璃钢等),金属一非金属复合材料(如钢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得以发展及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它能够克服单一材料的弱点,发挥复合后材料的综合优点,满足了当代土木建筑工程对材料的要求。2 按功能分类(1)结构材料:承受荷载作用的材料,如构筑物的基础、柱、梁所用的材料(2)功能材料具有其他功能的材料,如起围护作用的材料;起防水作用的材料;起装饰作用的材料;起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等。3 按用途分类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桥梁结构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保温材料等2 建筑材料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建筑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关系到非常广泛的人类活动的领域,涉及生活、生产、教育、医疗、宗教等诸多方面。而所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性能、经济性以及纹理、色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功能、适用性、坚固性、耐久性、经济性和艺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材料的运输、存放及使用方式和施工方法。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和创新,往往依赖于建筑材料性能的改进与提高。而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又促进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使建筑物的功能、适用性、艺术性、坚固性和耐久性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为了使建筑物满足适用、坚固、美观等基本要求,材料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充分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作用,分别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如钢材和混凝土的出现产生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成为可能;轻质材料和保温材料的出现对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改善工作与居住环境条件等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并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新型环保装饰材料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造型与建筑物的内外装饰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因此,建筑材料是加速建筑革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建筑材料的发展概况 从建筑材料发展史可以看出,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筑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的社会,建筑材料犹如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一般,款款色色,不胜枚举。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工具得到极大改善, 又由于长期的自然生活以及石材本身给人的坚实安全感,人类开始利用大块石材建造房屋或构筑物。石材具有坚硬耐用等性质,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成就可观。如被称为世界七奇观之一的埃及吉萨金字塔,历经了5000余年沧桑仍然挺立,其结构就是石材结构,由250万重达5吨的石料砌成。公元前400-前500年古希腊雅典卫城主要建筑材料也是石料。中国万里长城有些残段构筑材料是石块。这段时间内的石材应用,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砌体结构发展成熟,各类砖体层出不穷,功能各异。砖瓦一直以来颜色形状各异的砖瓦构建成视觉美感强烈的建筑,典雅非凡,因而直到今天砖瓦依然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伴随漫漫发展过程,建筑材料日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石材外还有一种建筑材料贯穿历史,堪称经典——木材。例如一千多年前建成的杭州六合塔,始建于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最大木结构建筑群北京故宫等。经历了漫长的石材砖瓦的砌体建筑史以及木结构建筑史,到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建材的发展成果更是令人瞩目,材料的多样性更令人眼花缭乱。其中里程碑式的发展是水泥的出现。它与传统胶凝材料石灰胶相比,具有高强度以及硬行等特点,如果与砂石等骨料水拌形成混凝土,可使墙体更加坚固。混凝土自此后广泛应用,使土木工程活动范围和规模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以后,钢材的建筑用途被世界重视,建筑材料家庭里于是加入了重要角色——钢材。从此钢筋混凝土地建筑主导地位被确立。此时,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1940年以后,钢材、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骨钢筋混凝土令建筑物的规模产生飞跃性发展。与此同时,玻璃等采光材料也得以广泛应用,出现了玻璃墙体。合成工艺的发展又促使了根据功能需要而生产合成建筑材料,如木纤维水泥板、集成木材、化学塑胶材料等。传统建筑材料也大为改善,空(实)心砌替、配筋砌体、木材、石材应用多样化。一时间性能更加多样化的建筑材料纷纷出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20世纪以后,人们要求建筑物功能多样化,对建筑物安全性要求也增高,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智能化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迎来了建筑物的功能外观根本性的变革。例如纤维材料与混凝土混合弥补了混凝土材料的脆性缺陷。建筑材料的发展适应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要求,自此之后新型材料不断产生。现代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建筑用地日益紧张,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而仍不断要求建筑物向更高更深方向发展。人类渴望的不仅仅是舒适美观,更有渴望居住环境能和谐自然。质轻高强材料、高耐久材料等的产生以及性能深化已经刻不容缓,“绿色环保建材”的要求也应运而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材观,研究环保美观材料、耐火防火材料以及材料智能化,将材料的优良性能与环境协调,构建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建筑工程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责任,也是建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程设计中材料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以后,进入设计阶段,它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要求在施工图设计中严密、全面。当前我国的工程设计也实行招投标制、公平竞争,把对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作为选择中标单位的主要标准之一,对全过程造价进行控制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不够、在设计中大多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人员似乎只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造价的高低不太关心。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总造价的作用。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等也不够,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错算、漏算,也引起暂估项目的增多,使招投标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也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5%~2%,但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中材料选择的价格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选材,可降低工程造价10%。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特性,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是对从事工程设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因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不只是结构设计,还应该包括材料的选用。因此,材料选择是工程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对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材工作影响整个设计过程。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状况而言,不少设计人员有一种倾向,只重视结构设计与计算,而把选材看成是一种简单而不太重要的任务,认为只要翻翻手头材料手册,找出一种通用材料,便可万无一失。材料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造价。所谓选材,就是在众多材料中,寻找既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又能降低工程成本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同时还能符合使用环境条件和环保与资源供应情况的材料。选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难之一是如何正确地选用材料,使其既满足工程的设计功能(如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又符合技术、经济和美观的要求,以达到产品结构耐久与价廉物美的完美统一;困难之二是材料的类型和品种繁多,如何去确定可供选择的范围以及最终选定某一种最佳或最合适的材料;困难之三是材料选择与科学研究不同,科学研究对于所有的问题一般都具有惟一正确的答案,而材料选择则要求考虑候选材料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再做必要的折衷和判断,因此,材料选择可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每一种选材对造价都采生很大的因响。例采用大面积玻璃门窗(幕墙)是现代建筑的一种潮流。目前采用的几种节能玻璃材料主要有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和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玻璃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满足建筑结构设计如强度,刚度,风压,抗震和温度变形等要求外,在节能设计时应满足节能围护结构功能要求。在建筑设计上要求建筑师能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正确选用各种节能玻璃材料,创造出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和设计方法。做到减少能耗又控制造价,是建筑师注意的问题。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优化选择设计方案,认真会审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对工程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集专门性、知识性、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经常要深入工程第一线,从事资料收集(特别是构成实体的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工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节约型社会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节能,新型建筑材料,节约型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资料显示:建筑行业能耗占到了全社会总能耗的40%~50%。因而建筑节能问题已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政府适时制定了中长期节能规划,在规划中建筑业被列为节能与环保的重点行业。而建材行业作为消耗自然资源、能源高,破坏土地多,废气、粉尘排放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节能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发展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建材行业沿用了粗放型传统生产模式,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对生态环境重利用、轻改善。’十一五’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筑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而建筑材料的发展应以满足建筑节能需要为重,节能建筑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在建筑中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走环保节能建材之路,大力开发和利用各种高品质的节能建材,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同时又对实现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此外,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也是节能建材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陶瓷材料、新型化学建材、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各种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等。 因此,发展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就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发宸趋势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在房屋建材中约占70%,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材是建材发展的方向,因而发展墙体材料,一定要按照建材绿色化的要求,与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土地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限制粘土砖,优化墙体材料产业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墙体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要能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坚持’综合利废、因地制宜、市场引导’的原则,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综合利用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生产墙体材料,加快轻质、高强、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步伐。如利用资源丰富的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取代粘土生产粉煤灰烧结砖,煤矸石烧结砖,矿渣砖。 就其品种而言,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等,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其中加气混凝土是集承重和绝热为一体的多功能材料,根据目前国家的节能标准,唯有加气混凝土才能做到单一材料达标(节能50%)的要求,而用板材做墙体材料是今后墙材发展的趋势,因此加气混凝土制品作为今后墙体材料的首选,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又如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具有质轻、保温、隔热、防火等优良性能,应用于新结构体系如钢结构中,被认为是理想的维护结构材料。 因此,要适应建筑应用的需要,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与提高建筑性能和改善建筑功能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新型墙体材料,从而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建筑技术发展的综合目的。 保温隔热材料 墙体特别是外墙的传热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占比例最大,我国多采用保温节能墙体。墙体保温式根据保温层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内保温和中空夹心复合墙体保温等3种。目前我的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很快,是节能工作的重点。时,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与节能材料的革新是密不分的,建筑节能以发展新型节能建材为前提,必须足够的保温隔热材料作基础。而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的产品结构发生有明显的变化:泡沫塑料类保温隔热材料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已由2001年的21%上升到2005年的37%;矿物纤维类保温隔热材料的产量增长较快,但其所占比例基本维持不变;硬质类保温隔热材料制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我国目前常用的外保温技术体系包括: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聚苯颗粒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有网聚苯颗粒外保温、岩棉聚苯颗粒外保温、外表面喷涂泡沫聚氨酯和保温涂料等。在上述几种保温体系中,保温涂料综合了涂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双重特点,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强度及弹性的保温层,符合外保温材料的要求。

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1、中国模具市场前景广阔模具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已应用领域对模具提出的更多和更高要求,使模具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已成为普遍规律2、模具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当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价格优势的双重压力。3、模具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给模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宏观支持。4、模具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国际国内形势为模具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而另一方面模具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挑战二、模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模具市场全球化,模具生产周期进一步缩短模具市场全球化是当今模具工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2、模具CAD/CAM向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软件的功能模块越来越齐全,同时各功能模块采用同一数据模型

支持原创。自创

列题纲,定论文

房地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经营取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住房难的大国来说,2001年最令人鼓舞的转折就是告别了城镇住房短缺时代。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突破20平方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此同时,理论界与产业界就“泡沫论”、“过热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研究房地产市场的经营发展趋势,把握市场的机遇与风险,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业与住房金融的稳健运行,也是关系到国家通过拉动内需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周期性规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房地产业的三次重大发展均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近20年,每次都呈现6~8年的周期性规律。第一次高涨期来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农业及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国有企业在短缺经济中购销两旺。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住房问题开始得到关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兴建职工住宅,并以福利形式分配给员工,这种解困式的住宅大多数建造于本单位周边的空闲土地上,虽然没有现在小区的规模与环境,但总量相当巨大。这些房产至今仍然是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居所。第二次高涨期起始于1988年《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修改之后,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使房地产作为商品流通有了法律依据,这股蕴藏的住房需求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爆发出来。当时房地产热点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城市,例如,海南、广州、珠海、北海等,而房地产类型也集中于写字楼、宾馆、酒店及别墅,其销售对象主要是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类公司和旅游度假等社会需求。这一特殊的高涨阶段由于盲目圈地、盲目开发、盲目投资、价格炒作,而于1993年上半年落下帷幕。第三个高涨期起始于1998年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停止福利分配住房实行货币化住房补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有效拉动了社会需求。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家清醒地认识了中国房地产长期低价运行,市场尚未开发的现实,采取了启动和扩大内需,推进住宅建设的政策,从而刺激了住宅消费,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发展历程来看,都有着周期性规律。而我国短短20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过程其周期性也特别明显,即房地产业总是从萧条走向繁荣,而房地产市场一般不会永远持续繁荣,它总是与经济增长质量、增长速度、市场需求及购买力联系在一起,并在高潮期以后进入调整期,在调整中酝酿新的高潮。 把握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变化规律,有利于调控市场供求矛盾,避免社会资源浪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正确把握住房金融的经营策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市场行为,规避行业风险乃至金融风险。下面对当前正处于第三高涨期的房地产市场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尽管“泡沫论”、“过热论”仍然不绝于耳,但是,从去年起人们预言的“房地产冬天”仍然没有到来,甚至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仍然顽强地攀升。今年1~5月,全国房地产共完成土地开发面积37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4311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8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3105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4个百分点。在上述到位资金中,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971亿元,同比增长5%;国内银行贷款790亿元,同比增长9%;利用外资50亿元,同比增长15%,也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累计竣工面积40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达33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商业用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37%。另外,从销售情况来看,今年1~5月份全国实现商品房销售4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这一增长速度是在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旺销基础上实现的。那么,怎样认识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呢?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持续超过7%,高经济增长率和良好的经济增长质量可以推动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农转非人口涌入城市必然要实现住房消费,从而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购买力需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使城市中低收入劳动者的经济收入持续增长,这在一方面“激活”了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为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塑造了最广泛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也使原来购买力较强的消费者提升了消费层次,从而推动着住房品质的不断提升。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是决定房地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体制与机制的市场化。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国家和集体来建房分房,这种供给模式是中国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差的主要原因。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把建房与购房一同推向市场,从而使住房成为自由流通的商品。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建房者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购房者用货币去选择适应个人需求的商品。这种产权的明晰化、个体化,催生了当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而这个巨大并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正是我国房地产业几年来持续火爆的载体。 与消费观念更新配套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经济不但提升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催化了人们全新的消费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的劳动者,大多数不会等到攒够钱以后再去买住房,而是充分利用住房按揭贷款来实现“居者有其屋”。据统计,70%以上的购房者都会选择利用银行住房贷款。目前全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超过6000亿元。大量的按揭贷款间接注入和不断递增的住房开发贷款已经成为支撑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尽管我国当前新一轮房地产市场高潮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基础,并且这一轮高潮尚处于非“泡沫”的良性增长过程,但是,市场规律证明:一个谁都能赚到钱,甚至获得暴利的行业肯定是危机四伏的。也许我们面对的市场恰恰是拐点前的最高峰,因为市场自我调控和释放风险的信号已经显现。 第一,商品房空置率增加,超过风险控制线。虽然从2000年5月国家统计部门在公布了1999年商品房空置量之后,我们很难查找到有关空置量最新、最权威的资料,但仍然可以通过商品房景气指数、产销率、空置面积增长率等指标推算出这一数据。据《中国房地产报》2002年6月26日的消息:“5月份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分类指数值为7点,比上年同期增加9点。作为逆指标,此项指数增加,表明商品房空置面积增长幅度出现反弹。今年1~5月份,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增长幅度为2%,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增长3%的水平。”该报7月1日还披露:到2002年7月,全国商品房空置总量在12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空置超过一年以上的占50%以上,占压资金超过2500亿元,居中国各行业不良资产之首。并进一步指出,眼下的“商品房空置率”应该在26%左右,而美国商品房空置率约为7%,香港3%~4%。当空置率超过10%的时候,就已经是超警戒线运行了。 第二,房地产市场体温仍在升高,业外巨头抢滩房地产。2001年全国房地产到位资金达到7378亿元,比上年增长8%;而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到位资金已达3105亿元,同比增长9%。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电厂家“海尔”、“美的”、"TCL"、“康佳”正在大举进入房地产,饲料大王四川新希望集团也斥资30亿元进军地产。一批上市公司,诸如“数源科技”、“亚华种业”、“益鑫泰”、“经纬纺织”,甚至“联想集团”、“三九药业”也争相跻身房地产。在这种一面是商品房空置率扩张,一面是新开工楼盘大幅增长的氛围中,新企业持巨资再度猛烈加入,势必加剧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第三,房价增幅回落,销售趋淡。与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相对应的是市场反映冷淡。今年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为229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增幅比上年回落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 我们无意讨论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或存在“泡沫”,但却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风险动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住房金融的经营取向,同时也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引导房地产业及房地产金融持续稳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三、住房金融的风险控制及经营取向 面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实,住房金融的经营取向宜分为短期调节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两步运行。短期目标以调节市场供求矛盾,约束房地产开发,拉动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市场购买力,消化现有空置商品房为主。远期目标则包括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国内房地产业竞争能力,提高住房金融服务质量,推进住房金融市场化,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健、高效运行等内容。 调控房地产业信用总量,约束市场扩张规模与速度。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敏感产业,调控得当,市场发展稳健规范,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同时,这又是一个高风险产业,若长时间内发展失控,极易产生经济泡沫,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危害。早在1999年国家建设部就强调房地产业的“总量控制”与稳健发展,但由于房地产业的诸多调控手段分别归属于各城市的计委、建委、规划、土地、房地产管理等不同职能部门,由于“各管一段”,就难于形成整体的客观调控合力。在市场繁荣的条件下,控制哪一个项目都是“得罪人”的差事,这种谁都管,必然形成谁都不管。因此,“总量控制”的关键,一是把上述分散的职能归集于一个权威部门,这个部门按照房地产发展速度、市场价格和房地产积压控制警戒线来实行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二是由人民银行根据全国的房地产业运行指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提出房地产业授信总量,并分解到国内商业银行,利用信贷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与调节作用调控房地产业的稳健运行。三是商业银行要在切实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对城市土地管理中心发放土地储备贷款,通过强化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张弛有序地调节房地产开发规模与市场供求关系。四是商业银行加强对优质开发企业的遴选,通过发放项目储备贷款等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实力强、信誉好、具备品牌优势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更好地调节市场和引导市场。 适度控制住房开发贷款增量,调整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内在结构。房地产开发总量的扩张与国内银行住房开发贷款增长较快密切相关。例如,在今年的新增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较同期增长9%,这说明,资金环境的宽松助长了房地产开发的提速。在充分计算现有空置房及已开工新建商品房的市场消化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贷杠杆,少投放甚至短期内不投放住房开发贷款,调节市场商品房的供应量,既可消化“泡沫”压力,又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市场和银行贷款两方面风险。必须指出,控制开发贷款总量扩张,并不意味着不放款,而是集中精力调整住房开发存量贷款的区域结构与客户结构。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很不平衡,局部过剩与局部短缺并存,在调整存量上一方面是要压缩空置房数量大、区域价格及销售下降地区的开发贷款总量,投向市场商品房供应不足、价格攀升的地区,以达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是清收资质低、库存商品房积压、竞争能力差的开发企业贷款,将腾出的资金投向资质高、品质好、实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投向分散、调控能力差、风险相对较高的问题比较普遍,通过这种调整,既是商业银行优化贷款客户结构和降低贷款风险的需要,也是打造房地产民族品牌和培育大型开发龙头企业的需要。 积极拓展住房按揭贷款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国家靠它拉动内需,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房地产企业靠它创造利润;老百姓靠它改善居住质量,谁也不希望这个市场垮下去。维持市场稳健运行的前提是供求平衡,而积极拓展住房按揭业务,加大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投入,既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又可以促进空置商品房的销售。当然,解决空置房问题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地产商要让利销售,把价格降下来;其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降到一个合理水平,加大住宅价格的下调空间。假如现有的库存商品房价格下降30%~40%,使中低收入阶层能够买得起房,那么消费群体会迅速扩大。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已经住进小区的居民以国有及私企老板、高薪行业人员、部分政府公务员等中高收入阶层为主,商业银行现行的住房按揭贷款条件也更适用于这一少数群体,制约了住房金融的发展空间。而中等及其以下收入的产业工人、商店及服务业的营业员尚无能力购置新的房产。而这个最广大的群体,才是真正支撑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商业银行要积极启动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消费贷款市场,降低条件,简化手续,使中等收入的消费者能够拿到住房贷款。 启动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场,拉动住房市场需求。我国从1991年起,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是城镇工薪阶层购建住房的互助合作资金支持体系,对于促进城镇住房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到2001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已经达到3326亿元,而住房公积金贷款累计发放额只有820亿元,仅占归集额的65%。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对于推动住房市场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归缴力度不够,一些单位欠缴或不缴住房公积金,影响了公积金归集额的增长;已归集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缺陷,发放了大量难以收回的非住房性质的贷款,甚至资金被挤占、分流的现象也很普遍。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住房公积金贷款门槛高、条件苛刻,这项社会公益福利性质的积金没有使社会最普遍的中低收入劳动者阶层得到应有的实惠。今年5月,国家发布了《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改革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体系,规范了公积金归集、使用、管理和监督体系,特别强调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投放力度,并把公积金贷款范围扩大到职工买房、建房、集资合作建房、翻修和大修住房等整个住房消费领域。有了这一基础,商业银行再配套住房按揭贷款和装修贷款,形成组合式的个人住房贷款消费体系,必将对进一步拉动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的最长期限为30年,平均期限约7~8年。但是,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而存款中比重最高的又是活期存款,这样就产生了住房按揭贷款与银行资金来源期限上的不匹配。这种反差随着住房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扩张,从而使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指标受到影响。为解决短期资金长期占用问题,西方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发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向全社会募集按揭贷款资金来源。今年一季度,中国建设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方案已经完成向中央银行和国务院的上报工作,年内即将运行。 目前,我国有着广泛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和巨大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加之目前全国住房按揭贷款已超过6000亿元,初步具备了发债规模,而住房按揭贷款又是不良率低于1%的“精品信贷板块”,具备发行住房债券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国家应该尽快将这一构想付诸实践:尽快组建从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专门机构,由其按规范化的标准向商业银行收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机构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不断还本付息作为支付债券利息的资金来源。这种以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为支持,以债券融资为载体,实现证券资本市场与货币信贷市场的良好链接,不但使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业务有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也形成了住房信贷业务和住房融资业务的一体化运作,推动了住房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趋利性的本质必将导致对低风险、高效益信贷板块的竞争。首先,房地产金融竞争加剧,信贷风险扩张。目前,国外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一流的大公司、企业集团,通过直接投资经营房地产和在股票市场参股、控股等间接方式介入我国的房地产业。与之相比,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无论在资金实力、经营机制、品牌商誉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而原本在土地使用、项目取得等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经营风险逐渐扩张。而这些企业的开发贷款绝大多数为国内商业银行提供,在债务软约束的情况下,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必然向银行转嫁。其次,国外房地产金融机构特别是按揭贷款操作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美国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开始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操作,目前住房按揭贷款余额25000亿美元,是我国同类贷款的35倍,而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国外房地产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信托、房地产租赁、房地产保险等业务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操作规范和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而我国却相差甚远。再次,国际经济变动状态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影响加大,加入WTO使国内房地产市场脉搏与国际市场趋于一致,这是好事,但也必将面临阵痛:国际经济循环将加剧对国内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的冲击,与之相关联的国内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保险、房地产信托投资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升温的市场条件下,外资大量涌入房地产,极易引发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灭,直接导致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面对这种挑战,国家、房地产企业和国内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应变能力,努力把握竞争主动权。一是在经营理念上有所创新。国内商业银行要在房地产信贷营销理念、市场营销策略、服务手段、运作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要尽快研发与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房地产信贷产品,例如,试办外国人士住房按揭贷款、住房储蓄、房屋中介业务合作、住房保险以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新的金融服务,增强发展后劲。二是金融管理者要强化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在授信、融资及开放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培植和打造国内房地产品牌企业,增强其竞争实力和市场驾驭能力。三是提高现有的住房消费贷款产品的竞争能力。面对外资银行直接介入金融零售业务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要切实改变个人住房贷款品种单一,贷款方式、期限、利率、首付比率等方面苛刻、僵化及在贷款担保抵押方面手续繁杂的现状,增强住房信贷产品的市场弹性。四是加快房地产金融人才的培养。入世以后,房地产金融市场主体的复杂化对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精通外语、计算机、房地产投资、房地产评估、财务分析、证券融资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应对挑战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竞争能力与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

就现在房价走势及原因 以及调控手段 调控效果 未来预期 这几方面考虑一下

去中国知网或者龙源万方数据库搜一下,很多的。一般学校都有免费的帐号。可以直接下载的。

sdaffafaad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新能源就是突出一个新字,它是相对于传统能源来说的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贫油贫气严重,75%的原油依赖进口,65%的天然气依赖进口,煤炭丰富可是污染严重。所有因素叠加在一起,发展新能源遍成为能否摆脱对外国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快速发展经济的主要指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发展风电、核电、可燃冰、地热能、电动汽车等多点开花。新能源即使发展起来了,对石油、天然气的进口还是必要的,只是份额会降低,与国外供应商谈判的时候,筹码也会更多一些,更加有利的掌握话语权。综上所述,发展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所需,是必由之路,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的头等大事

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轻污染等传统燃油汽车不可比拟的优点,可以改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并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持续的扶持引领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国从“十五规划”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组织实施了“十五期间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开发汽车整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期间推出了26项国家标准,累计796项国内外专利,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公共平台技术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整车、电池、电机测试平台。整车技术方面,实现了纯电动汽车续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电池轿车采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平台技术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电动化底盘、整车控制等三大系统的应用和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氢气安全性、整车燃料经济性等三大技术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空间小、投资风险大、技术研发期长、投资回报慢,在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整车生产、推广、充电设施建设和动力电池研发和运营方面持续获得政府帮助。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发展,2014年接连出台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为主,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和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2016年中国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共277项。2017年政府又颁发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关政策更加健全,技术研发制度更加成熟,市场发展稳定有序。基于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建设工业强国的考虑,新能源汽车未来仍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而技术发展落后和充电设施欠缺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障碍,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离不开政府扶持。在建设低碳、节能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在未来必将拉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生物质能、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 ~ 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 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增长得都要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 ~ 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能力用的甚微。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度以上的高温地带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索引序列
  •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 建筑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 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 房地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