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下载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下载

发布时间: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下载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佐藤仁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密码:pn8l书名: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作者:佐藤仁史豆瓣评分:8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8-1页数:418内容简介:王泛森——近几十年来,我们对晚清民初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但是我们很少从在地的眼光出发,讨论地方上的变化,甚至由“下”而“上”去厘清国家的变化。即使有,也都是从动乱时代的材料与状态着手,对于非动乱时代的状态了解不多。而佐藤仁史最近 谈近代中国乡土意识的书,便是由“下”而“上”出发所做的研究中的一部好书,充分吸收中、日史学界对地方社会的研究成果,他深入“地方性史料”,大量运用地方刊物、报纸、杂志,而且尽力掌握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分析新旧政见与各种势力,这些势力既是思想意趣的,又是现实利益的,它们层层套叠又循环取利,构成了一幅色块斑斓的印象派油画。作者简介:佐藤仁史,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教授,师从日本明清史研究著名学者山本英史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出版专著有《太湖流域社会の历史学的研究:地方文献と现地调查からのアプローチ》(合编,日本汲古书院2007年)、《中国农村の信仰と生活——太湖流域社会史口述记录集》(合著,日本汲古书院)。

馆长办公室主要职责:1、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工作统筹和协调;2、负责外事、接待、文秘、统计等工作;3、负责管理、监控全馆宣传推广工作:制订全馆宣传推广工作的目标、要求、管理规范等;对全馆各部门的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整体监控;本馆重大事项宣传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本馆的媒体亮化与战略宣传推广工作;全馆的形象宣传工作和标识标牌等实体馆舍形象管理工作;读行论坛及官方微博的管理工作;4、负责档案室工作;5、负责馆保密委员会的具体工作;6、负责图书馆学研究工作室的工作: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发展及相关工作的文件起草,课题研究工作;《图书馆》杂志的编辑、印刷、出版发行等工作;图书馆学资料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和湖南图书馆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人事教育科(馆党委办公室、监察室)主要职责:1、负责全馆人事、劳资工作;2、负责员工的职业规划与教育培训工作;3、负责馆风馆纪工作;4、具体负责馆党委的日常工作;5、负责纪检、监察工作;6、负责工、青、妇、统战及计划生育工作。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1、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2、生活区管理工作。规划财务科主要职责:1、负责本馆财务管理及预决算工作;2、负责本馆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工作;3、负责工会财务工作。行政科(基建办)主要职责:1、负责绿化、保洁、水电和馆舍维护等物业后勤工作;2、负责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工作;3、负责办公设施设备的采购、维护与管理工作;4、负责提质改造项目的工作及基础建设项目的工作;5、协助宿舍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宿舍区的物业管理工作;6、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室的工作:规范本馆的经营性创收项目及其它部门创收项目的运营管理工作;培训楼的管理服务工作;7、负责湖南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具体工作;8、协助工会负责有关场地项目及经营项目管理工作。保卫科主要职责:1、负责保卫值班、巡查、消防、视频监控等安全工作;2、负责收发等传达室工作;3、负责进馆车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4、协助宿舍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宿舍区的安全监管工作;5、负责闭馆时间紧急事项的处理;6、负责馆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7、协助宿舍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宿舍区的保卫工作。公共服务部(合作协调部)主要职责:1、负责讲座的策划、组织、宣传和拍摄等相关工作;2、负责读者活动工作室的工作:本馆大型读者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本馆读者活动的统筹管理和协调;展厅的管理与服务工作;3、负责社会教育工作室的工作:湘图百姓课堂的组织策划及管理、宣传等相关工作;新读者培训组织与管理工作;4、负责公共服务场地管理服务工作;5、负责馆际协调、基层培训辅导等工作;负责邮寄借书、流通服务点(分馆)等管理服务工作;6、负责《农村科技文摘》编辑、出版等相关工作;7、负责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湖南省分中心办公室和全省数字图书馆推广的日常工作;8、负责湖南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学会网站的管理工作。采编部主要职责:1、负责本馆保存本文献、参考文献的采选、分编工作;2、统筹协调其他部门的文献采选、分编工作;3、负责湖南省图书馆文献采编中心的具体工作;4、负责湖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自动化发展部主要职责:1、负责本馆自动化系统、网站等相关工作;2、负责省内共享工程的资源服务、技术支持及共享工程省中心的相关技术工作;3、负责省内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资源服务、技术支持及省级中心的相关技术工作。4、负责自动化设备的采购、维护与管理。借阅部(湖南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主要职责:1、负责本部门的借阅图书采编工作;2、负责综合借阅处、文学艺术借阅处、少年儿童分馆、女子图书馆、老年图书馆等窗口读者服务与活动工作;3、负责办证、咨询、复印、存包等大厅总服务台的工作;4、负责盲人图书馆的工作;5、负责自助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6、负责湖南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信息服务部主要职责:1、负责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室)、外文室的读者服务工作;2、负责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办公室的日常工作;3、负责文献信息服务与课题工作;4、负责报刊(音像)借阅室读者服务与活动工作。历史文献部(地方文献部、文献研究所)主要职责:1、负责古籍阅览室、鉴赏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湖南人物资料中心)、中文参考图书借阅室和保存本书库书刊的读者服务和相关工作;2、负责文献学和相关工作的文件起草及课题研究工作;3、负责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日常工作;4、负责湖南文献工作室的工作:湖南地方文献、古旧文献、特藏文献等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图学会地方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典藏保管部主要职责:1、负责书库4、6、7-12楼的管理与服务工作;2、负责典藏工作;3、负责古旧文献的编目、修补等工作;4、负责古旧书籍与字画的修复工作。数字资源部主要职责:1、负责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及相应的资源加工、整合工作,负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2、负责天下湖南工作室的相关工作:天下湖南网站的管理、服务及推广工作;湖南地方网络资源的收集、建库整理和发布工作;3、负责全馆拍摄和流媒体制作等相关工作;4、负责古旧文献的缩微、拍摄、数字化等工作。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

你可以通过国图的读者门户访问到以下古籍资源,但不知道是不是有你要的地图:甲骨世界 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包括,甲骨元数据3764条,影像7532幅。 碑帖菁华 《中文拓片资源库》现已有元数据23000余条,影像29000余幅。 敦煌遗珍 我馆IDP数据库,包括中国国内散藏敦煌文献联合目录、研究论著目录数据等。 西夏碎金 数字资源库包括:馆藏西夏古籍书目数据125条;馆藏西夏古籍原件影像近5000拍。 数字方志 本库含有1949年前纂修的6868种古旧地方志类图书,跨越明、清、民国三个朝代。 年画撷英 国家图书馆收藏了4000余幅年画作品。数据库现含元数据278条,影像278张 民国图书 该库已推出15028种民国图书全文影像资源,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浏览和研究。 民国期刊 是以馆藏民国期刊的缩微胶片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建设的数据库,预计将在三年内完成近600万拍缩微胶片的数字转换。 民国法律 民国法律资源库已发布民国法律文献8117种,并将不断更新,提供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和PDF在线浏览功能。 前尘旧影 该资源库收录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新旧照片7000余种10万余张,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过去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和建筑服饰等,人们可从中解读出不同历史时期特定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真实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宋人文集 国家图书馆精选所藏宋人文集善本二百七十五部,首选宋元刊本,次及明清精抄精刻,或经名家校勘题跋之本,通过缩微胶卷还原数字影像,并辅以详细书目建成本全文影像数据库,免费呈献公众利用。 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 著录了三十余家海内外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数据达两万多条,并配有一万四千余幅书影。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全文影像数据库 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籍4000余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特藏资源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给国家图书馆,可按照书名、著者、出版信息、分类等多维度进行检索和分类浏览,书目信息为中英文对照。 古代典籍 中国古代典籍,包括历史、群经、诸子、文学四大类,基本囊括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典。

建国初期国家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建国后,各地纷纷搜集古籍文献,避免其散落、遗失。如:1956年7月内蒙古人民委员会颁发了蒙文社梁字第160号《关于征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版

)《四库全简明目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20卷,清朝永瑢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本目录不收存目书,只收四库全书所收录的  3461种书籍,据文渊阁所藏四库全书著录书名、卷数,以及撰著者的时代、姓名等,并删减提要原  文,略述作书大意,文字简明(图片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四库全书简明目  录)。作为一般读者来说,查检《简目》即可。  (3)《书目答问》(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清]张之洞撰,初刊于清光绪二年(1878)。此书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书目,共列举古  籍2200种左右。其中《四库》书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  八。全书按经、史、子、集、丛(丛书目)五部、三十余类编排。每部书先列书名,次注著者,再注  各种版本、卷数异同,并且对一些书籍加简单的按语,指导人们读哪些书,选择什么版本。它所标  明的版本都是经过斟酌的,以不缺少误、习见常用的为主。  (4)《贩书偶记》(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近人孙殿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图片贩书偶记)。《贩书偶记》及《贩书偶记续  编》是孙氏在经营古籍贩卖事业几十年中所见古籍的详细记录,绝大部分是清代的著作、同时兼收  少许明代人的著作,以及辛亥革命至抗战前(止于1935年)的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是一部清代以来  的著述总目,其作用相当于《四库全书总目》的补编。其著录项目,一般包括书名、卷数、作者姓  名、籍贯、刻版的年代等。《贩书偶记》初刻于1936年,著者在初版刊印以后,又积得资料六千余  条,并由他的助手雷梦水先生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于1980年以《贩书偶记续编》名义出版。这  次重印,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贩书偶记》、1980年第一版《贩书偶记续编》全二为  一,以《〈贩书偶记〉附续编》的形式分为上下册出版。书后附有《〈账书偶记〉书名著者名四角  号码综合索引》。  (5)《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王云五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出版。本书共13册,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未收的古籍提  要10070篇.尤重道藏、佛经的史传与有关中国佛教史之著作、明人著作、一部分禁毁书,以及现  存海内外的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戏曲和《四库全书》编纂以后的书籍等等。它收了经部书2384部,  史部书4443部,子部书2115部,集部书1128部。  (6)《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949—1991)》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编,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本书采用按年编排的方式收录  了建国以来(1949年10月至1991年12月)我国(港、台除外)历年来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内容除文、  史、哲等之外.还收藏书画艺术,以及医书、农书、科技等方面的古籍,还酌收—部分已译成汉文  的少数民族古籍。所收古籍大致包括辛亥革命以前的著作,辛亥革命以后对古籍整理加工的著作,  以及有关古籍的工具书。本书之末附有按四角号码编排的书目索引,这样,既可以了解古籍整理各  个阶段的概况,又可通过索引查阅到每种古籍出版的年月。  1)《中国丛书综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59-1962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83年再版。全书收录全国  41所主要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增至47所)所藏古籍丛书2797种,包括子目汇集古籍38891  种。全书共3册。  第一册“总目”,按汇编与类编进行编排。汇编分为杂纂、辑佚、郡邑、氏族、独撰5类;类  编分为经、史、子、集4类。每一丛书,著录丛书名、编辑者、版本、并详细列出该丛书所含子  目。书后附有“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与“丛书书名索引”。  第二册是“子目”,是子目分类索引,将该书中所收的全部古籍按经、史、子、集四部(下  再分若干类)分类编排,注明每一书的卷数、著者时代、著者姓名、所属丛书等。可按类查出某部  古籍及收在哪些丛书中。  第三册是“索引”,是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按四角号码顺序编排,与第二册配合使  用(图片中国丛书综录书影)。  (2)《中国丛书练录补正》  阳海清编撰,蒋孝达校订,江苏广陵古箱刻印社1984年出版。本书对《综录》中各丛书的版  本、异名、子目作了很多补充和订正工作,增录了1958年以后重印、复印、影印,以及校点排印的  新版丛书。书后所附的“丛书异名索引”也很有参考价值(图片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3)《中国丛书目录及子目索引汇编》  施廷镛主编,南京大学1982年印行。本书重在增补《中国丛书综录》所收或未收丛书,共977  种,其中包括一些西学丛书与台湾编印的丛书。全书分丛书目录与子目索引两部分。书前附“丛书  概述”,书后附“丛书书名索引”与“子目书名索引”。  (4)《中国丛书广录》  全书16开236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书是新出版的查古籍丛书的工具书。凡《中  国丛书综录》已收录者,不再收录,只收录书名、版本或子目多寡不同者。该书不仅收目前实存的  丛书,也收历史曾经存在、今为“存目”的丛书;既收原刻本、影印本,也收铅印等整理本;既收  大陆地区出版的丛书,也收台港澳地区出版的丛书。该书上册是总目,包括丛书分类简目、丛书分  类详目、丛书书名索引、丛书编纂者、校注者刊刻者索引;下册是索引,包括子目分类索引、子目  书名索引、子目著者索引。该书与《中国丛书综录》相补充,反映了我国历代的丛书出版情况(图  片中国丛书广录书影)。  (5)《中国丛书综录续编》  本书是在我国著名图书馆学专家、目录学家施廷镛的遗著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而成的。书中删  除了与他书重复者,并又补充了许多丛书,包括不少港、台、日本等地的资料,现共计收录1100余  种。书后附《丛书备考》、《丛书书名索引》、《丛书著者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丛  书子目著者索引》、《丛书子目分类索引》。它的出版弥补了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和阳  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所收丛书的不足,并订正了上述两书著录中的一些错误,是一本研究中国  历史、文化和古籍的工具书。  (6)《丛书总目续编》  庄荣芳编,台北德浩书局1974年印行。是《中国丛书综录》第一册“总目”的续编,收录台湾  出版的丛书683种。可用来查考台湾1974年前丛书的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  此外,我国近代出版的三套大型古籍丛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丛书集成初编》  虽巳收录在《中国丛书综录》里了,但它们都各自编有目录,可供查检。  (7)《丛书集成初编目录》  商务印书馆编,1935年出版,中华书局1983年重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自1935年  起编辑出版,汇集宋、元、明、清100部有价值的丛书,收书约4100种,原拟分订4000册,每册一  号,计划分四批出齐,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出书,巳出版的3467册,未出版的533册。1982年3  月在北京召开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之后,中华书局决定将巳出版的重印。本目录便是根据1935  年版重编的,共收书4l07钟,按总类、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语文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艺  术、文学、史地等10类编排。每种书均注明书名、编著考,所届丛书、卷数、册数。凡已出版各  书,书名前均冠以书号,并按书号顺序排列;未出版各书,书名后均注明“未出”字样。  3、古籍善本书目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广西民族大学馆藏经部、丛部)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96年版。中国大型古籍目录。该书  目编辑委员会编。该书目共著录除台湾地区以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  保管委员会、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名人纪念馆和寺庙等781个单位的  藏书57500种,13万部。凡是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并流传较少的古籍,年代下  限大致断到清代乾隆以及在此之后辛亥革命前有特殊价值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都作为善本  在收录之列。编排方法基本按四部分类法排列,并增设丛书部,故分为经、史、子、集、丛书五  部。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经部,丛书部和史部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出版。著录项目有书  名(含卷数)、著者和著作方式、版本等。每部书均有编号,书末附藏书单位代号及检索表,并另  编书名、作者、版本、批校题跋者索引。收录中国782家收藏单位所藏善本书57500种约13万部。中  国现代最大的善本书目(图片中国古籍善本书目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  (2)《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上、中、下册)  天津图书馆编,齐鲁书社2003年04月第1版,2041页(图片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  (3)《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全7册)  线装书局2005年出版。《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共收录了善本书目6024种,对所选书目的著者、  版本、刻书年代、行款及刻书者,均依据相关馆藏资料,做了详细的介绍。编制了四角号索引。同  时考虑到多途径检索方便,还编制了书名四角号码的笔画字头检索和汉语拼音字头检索。凡收入该  书的书目,均标明了藏书单位,这些古籍善本书,分藏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  文物保护委员会、高等院校、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中等学校、文化馆、寺庙等800余家。一书在  手,中国古籍善本分布情况尽收眼底(图片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4)《中国善本书提要》(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王重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本书所录善本书达4200余种,包括北京图书馆、北京  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善本古籍。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著录版本特征内容齐备。以往  书录,多只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著校辑者人名、刻本堂名、年代等,本书则尽量录齐各项特  征,除上述各项外,更详记其版框尺寸、行款字数、残存卷数、版藏处所、原书款识序跋、刻字铺  号、刻工姓名等,凡有助于鉴定古籍刊刻年代之特征者,都尽量录入,以帮助读者对版刻情况进行  判断和对源流加以考订。此外,本书对《四库提要》、《明史艺文志》等书录,颇多纠谬补阙之  功,因此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善本书录。本书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而略加变  更。书后附有索引4种:“书名索引”、“撰校刊刻人名索引”、“刻工人名索引”、“到书铺号  索引”(图片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2)。  (5)《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  本书是著名目录版本学专家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的续编。计有史部提要770余篇 ,  涉及纪传、编年 纪事本末、杂史、传记、政书、地理、金石、目录等九类;子部提要近 10篇。编  辑体例与“正编”基本一致。类目、书名、版本、册数、撰者、序跋等清晰明白,具有很高的资料  价值,其中所收地方志提要最多。全书目录为:《补编》前言、编例、补编提要目录、中国善本书  提要补编、后记、书名索引、撰校刊刻人名索引、刻工人名索引、刻书铺号索引、正补编联合索引  字头笔书检字表(图片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  (6)《古籍版本题记索引》  罗伟国、胡平编,上海书店1991年出版。本书著录有关古籍版本的书目、题跋、读书志、书影  等102种。全书包括《书名索引》《著者索引》两部分,均用四角号码法排列。《书名索引》著录  书名、编著者、版本和出处等4项。这里所谓的“出处”就是版本题记的出处。这部分索引提供给  读者的就是什么古籍有什么人的题记,有多少题记。为了节省篇幅,引用书目都编制了代号,查阅  时可查检《采用书目及其代号表》。书名代号是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卷数是中文数字,页码是阿  拉伯数字,特殊者另外注明。《著者索引》著录编著者姓名及其著作两项。从中我们可以查检到某  人著有哪些版本题记。本书对古籍的版本题记,收罗宏富,编排科学,为我们查检善本右籍提供了  重要的资料线索。  禁毁书目(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  商务印书馆1957年出版。《清代禁毁书目(补遗)》为清人姚觐元撰,邓实补遗。姚氏收禁毁书  目4种,即《全毁书目》、《抽毁书目》、《禁书总目》、《违碍书目》,其中《抽毁书目》部分  在每书之下均说明抽毁原因.其余三种都仅记书名和人名。邓氏补遗三种,每书之下均说明禁毁之  故。姚氏四种,加上邓氏的补遗,收录清代禁毁书3100种151000余部。《清代禁书知见录》,孙殿  起辑。孙氏在北京开设通学斋书店,专售古旧书籍:他嫌姚氏所撰的几种禁书目录著录简赂,于是  在收书过程中遇见禁书,便洋记卷数、著者、刊刻年代,然后按书名笔画顺序排列编成此书。孙氏  还将一部分不见于禁书目录而似在禁毁范围的古书,作为外编附于书后。商务印书馆将姚氏和孙氏  的禁书目录(包括邓实的补遗)合印在一起,并另编书名索引附后,检索方便。  (2)《中国禁书大观》  安平秋、章培恒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出版发行。本书由《中国禁书简史》、《中国禁  书解题》、《中国历代禁书目录》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叙述了中国禁书的历史,对220种禁书作  了举例性的介绍,开列了一个从秦代到清末的全部禁书目录。本书能使读者对我国古代禁书总貌获  得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一些具体的禁书具有若干理解,特别是前两部分具有较好的知识性和可读  性。第三部分《中国历代禁书目录》把历代禁书分为秦及汉初、晋至隋唐、宋元明、清代四个阶段  排列,各书目均以书名笔画顺序排列。查检时可与第一部分《中国禁书简史》参照。  (3)《伪书通考》(上、下)  近人张心澄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三版修订本。本书1939年初版时,辨书1059部,修订本  增至1105部。张氏把明宋濂《诸子辨》、胡应鳞《四部正讹》及清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三部书  拼合起来,分经、史、子、集、道藏、佛藏六部,以书名为纲,再征引其他各书中有关的辨伪材料  汇编而成。张氏本人的意见,加括号注以“澄按”字。每书题下所注的“伪”、“疑伪”、“非  伪”“误认撰人”等,是编者对某部书真伪的结论。书末附有按四角号码编排的“伪书通考书名及  著者索引”供查检。书前有“总论”一篇,论述了辨伪的意义、伪书的产生、作伪的原因、伪书的  发现、辨伪的规律、辨伪的方法和条件等,值得一读。  (4)《续伪书通考》  郑良树编撰,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出版。本书分上、中、下三册。据著者在“凡例”中说:散  见学报、学术期刊之辨伪沦文,新刊古籍书前书后涉及辫伪之序跋等,已入古史辨而为新、旧版伪  书通考所未搜集者.皆尽可能悉为编入;各专书内涉及辨伪之章节,或著录其书名、作者及主要之  结论,或略为裁剪编入。本书内容比较丰富,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辨伪资料  (5)《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55年出版。本书是根据梁启超讲课笔记整理而成的。全书分“总论”与  “分类”两卷。“总论”共5章,论述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辨伪学  的发达、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伪书的分别评价等;“分论”共6章,依次讨论十三经的真  伪。书后附录“子书五种”,讨论《本草》、《素间》、《灵枢》、《甲乙经》、《阴符经》五部  书的真伪。  5、古籍地方志目录  (1)《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广西民族大学馆藏)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本目录著录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90  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等所藏的地方志8200余种,收录范围包  括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屿志等。本书所收方  志的年代截止于1949年。本书的著录项目包括书名、卷数、纂修者、版本、藏书单位和备注。书后  附有“书名索引”供查俭。本书是中国目前最完备的地方志目录(图片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2)《中国地方志综录》  朱士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增订本。本书初版于1935年,解放后重行修订,共著录我国  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的地方志7413种.用表格的方式依行政区划排列。后附书名和人名索引供查  检。  (3)《中国地方志综览(1949—1987)》  来新夏主编,黄山书社1988年出版发行。本书是一部全国性地方志资料的综合汇编与著述。其  中“新志简介”部分著录了新编纂的地方志119种。  (4)《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  朱士嘉编,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本书是编者40年代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期间编的,共著录  中国方志2939种。  (5)《日本见藏稀见中国地方志书录》  崔建英编,书目文献出版社l 986年出版。本书著录日本所藏方志140种,其中除两部是明代方  志的抄本外,其余全部是清乾隆以前刻本,大多是第一代方志和不同内容体系的始修忘,具有重要  的文献价值。  (6)《中国古方志考》  张国淦撰,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本书所录方志,起自秦汉,止于元代,存佚皆录,是一部古  代地方志综录。每书的考证,除辑录旧著的分析论断外,编者的论述则附于按语之中。全书共考各  代方志2271种,元以前的方志可以说是收录殆尽了。  (7)《台湾公藏方志联合目录(增订本)》  台湾“中央”图书馆特藏组编辑,台湾“中央”图书馆1981年发行。本书著录台湾各学术文化  机关及党政机构图书馆(室〕或档案室所藏地方志568部。  (8)《(嘉庆)广西通志·艺文略》  (清)谢启昆修。艺文略在该志第205~214卷,它收录了后汉至清嘉庆间广西地方文献259  种,分上下两编,上编录广西人著述,下编录外省人有关广西著述,可供查找广西古代地方文献之用。  (9)《广西近代经籍志》  近人蒙启鹏编纂。民国十六年(1928)出版,收嘉庆以来广西地方文献478部,分经史子集四  部编排,可续《广西通志·艺文略》供检索广西近代人著述(清·嘉庆至民国十七年)之用。  (10)《广西省著述目录》  广西统计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印,收录广西籍或纯广西人团体论著、译述、纂辑、笺  注,按杜威十进分类法分十大类编排,书末附作品分类、作品时代、作品分县比较表,可作检索民  国二十三年以前广西地方著述之用。  (11)《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  广西通志馆、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合编。全套目录分三部分。一是图书资料部分:收录了广  西十个收藏地方文献最多的大型图书馆(室)的地方文献;二是地方志部分:收录现存解放前广西  地方志245种;三是报纸杂志部分:收录区内外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1911—1949年广西各地出版的  报纸296种,区内外38个大型图书馆所藏1898—1949年出版的广西地方期刊和广西籍人士在外地编  辑出版的期刊832种。该目录是一部综合性的解放前广西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是著录广西地方文献  较完全的书目工具,可作了解广西地方文献收藏全貌和馆际互借的主要工具。  (12)《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  该馆编辑,1986年出版。本目录分三部分:一是“广西地方志总目录”;二是“馆藏地方志目  录”(略):三是“馆藏广西地方文献目录”,部分介绍广西通志馆所藏解放前地方文献541种,  期刊51种,族谱复印本12种,按广西行政区划编排,可了解广西大部分地方文史文献。  (13)《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广西地方志总目录部分》  广西通志馆编,收录区内外146个大、中、小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县(市)修志办所  藏解放前广西地方志230种,按地方行政区域编排。  (14)《广西地方志提要》  广西通志馆编,198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1949以前广西历代纂修的通志、府、  州、厅、县志、乡土志、寺庙志250种,书末附《广西方志佚书目录》.与别的广西方志书目相  比,本书有篇目和内容,作者简介, 可供读者了解每部志书概貌;有附录佚志274种,据此研究者  可窥见历史上广西各地志书编纂全貌:所收录方志虽多,但未录馆藏情况,检索时需与《广西地方  史志文献联合目录》地方志部分合用。

省图书馆 就在长岭那边

馆长办公室主要职责:1、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工作统筹和协调;2、负责外事、接待、文秘、统计等工作;3、负责管理、监控全馆宣传推广工作:制订全馆宣传推广工作的目标、要求、管理规范等;对全馆各部门的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整体监控;本馆重大事项宣传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本馆的媒体亮化与战略宣传推广工作;全馆的形象宣传工作和标识标牌等实体馆舍形象管理工作;读行论坛及官方微博的管理工作;4、负责档案室工作;5、负责馆保密委员会的具体工作;6、负责图书馆学研究工作室的工作: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发展及相关工作的文件起草,课题研究工作;《图书馆》杂志的编辑、印刷、出版发行等工作;图书馆学资料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和湖南图书馆学术委员会日常工作。人事教育科(馆党委办公室、监察室)主要职责:1、负责全馆人事、劳资工作;2、负责员工的职业规划与教育培训工作;3、负责馆风馆纪工作;4、具体负责馆党委的日常工作;5、负责纪检、监察工作;6、负责工、青、妇、统战及计划生育工作。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1、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2、生活区管理工作。规划财务科主要职责:1、负责本馆财务管理及预决算工作;2、负责本馆各项经济活动的监管工作;3、负责工会财务工作。行政科(基建办)主要职责:1、负责绿化、保洁、水电和馆舍维护等物业后勤工作;2、负责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工作;3、负责办公设施设备的采购、维护与管理工作;4、负责提质改造项目的工作及基础建设项目的工作;5、协助宿舍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宿舍区的物业管理工作;6、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室的工作:规范本馆的经营性创收项目及其它部门创收项目的运营管理工作;培训楼的管理服务工作;7、负责湖南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具体工作;8、协助工会负责有关场地项目及经营项目管理工作。保卫科主要职责:1、负责保卫值班、巡查、消防、视频监控等安全工作;2、负责收发等传达室工作;3、负责进馆车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4、协助宿舍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宿舍区的安全监管工作;5、负责闭馆时间紧急事项的处理;6、负责馆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工作;7、协助宿舍区管理委员会做好宿舍区的保卫工作。公共服务部(合作协调部)主要职责:1、负责讲座的策划、组织、宣传和拍摄等相关工作;2、负责读者活动工作室的工作:本馆大型读者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本馆读者活动的统筹管理和协调;展厅的管理与服务工作;3、负责社会教育工作室的工作:湘图百姓课堂的组织策划及管理、宣传等相关工作;新读者培训组织与管理工作;4、负责公共服务场地管理服务工作;5、负责馆际协调、基层培训辅导等工作;负责邮寄借书、流通服务点(分馆)等管理服务工作;6、负责《农村科技文摘》编辑、出版等相关工作;7、负责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湖南省分中心办公室和全省数字图书馆推广的日常工作;8、负责湖南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学会网站的管理工作。采编部主要职责:1、负责本馆保存本文献、参考文献的采选、分编工作;2、统筹协调其他部门的文献采选、分编工作;3、负责湖南省图书馆文献采编中心的具体工作;4、负责湖南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自动化发展部主要职责:1、负责本馆自动化系统、网站等相关工作;2、负责省内共享工程的资源服务、技术支持及共享工程省中心的相关技术工作;3、负责省内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资源服务、技术支持及省级中心的相关技术工作。4、负责自动化设备的采购、维护与管理。借阅部(湖南图书馆少年儿童分馆)主要职责:1、负责本部门的借阅图书采编工作;2、负责综合借阅处、文学艺术借阅处、少年儿童分馆、女子图书馆、老年图书馆等窗口读者服务与活动工作;3、负责办证、咨询、复印、存包等大厅总服务台的工作;4、负责盲人图书馆的工作;5、负责自助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6、负责湖南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信息服务部主要职责:1、负责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室)、外文室的读者服务工作;2、负责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办公室的日常工作;3、负责文献信息服务与课题工作;4、负责报刊(音像)借阅室读者服务与活动工作。历史文献部(地方文献部、文献研究所)主要职责:1、负责古籍阅览室、鉴赏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湖南人物资料中心)、中文参考图书借阅室和保存本书库书刊的读者服务和相关工作;2、负责文献学和相关工作的文件起草及课题研究工作;3、负责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日常工作;4、负责湖南文献工作室的工作:湖南地方文献、古旧文献、特藏文献等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图学会地方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典藏保管部主要职责:1、负责书库4、6、7-12楼的管理与服务工作;2、负责典藏工作;3、负责古旧文献的编目、修补等工作;4、负责古旧书籍与字画的修复工作。数字资源部主要职责:1、负责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及相应的资源加工、整合工作,负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2、负责天下湖南工作室的相关工作:天下湖南网站的管理、服务及推广工作;湖南地方网络资源的收集、建库整理和发布工作;3、负责全馆拍摄和流媒体制作等相关工作;4、负责古旧文献的缩微、拍摄、数字化等工作。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佐藤仁史)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密码:pn8l书名: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作者:佐藤仁史豆瓣评分:8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8-1页数:418内容简介:王泛森——近几十年来,我们对晚清民初的思想、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但是我们很少从在地的眼光出发,讨论地方上的变化,甚至由“下”而“上”去厘清国家的变化。即使有,也都是从动乱时代的材料与状态着手,对于非动乱时代的状态了解不多。而佐藤仁史最近 谈近代中国乡土意识的书,便是由“下”而“上”出发所做的研究中的一部好书,充分吸收中、日史学界对地方社会的研究成果,他深入“地方性史料”,大量运用地方刊物、报纸、杂志,而且尽力掌握其复杂的互动关系,分析新旧政见与各种势力,这些势力既是思想意趣的,又是现实利益的,它们层层套叠又循环取利,构成了一幅色块斑斓的印象派油画。作者简介:佐藤仁史,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教授,师从日本明清史研究著名学者山本英史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出版专著有《太湖流域社会の历史学的研究:地方文献と现地调查からのアプローチ》(合编,日本汲古书院2007年)、《中国农村の信仰と生活——太湖流域社会史口述记录集》(合著,日本汲古书院)。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杭州掌故丛书”武林旧事 宋周密撰 1984 梦粱录 宋吴自牧撰1984 南宋临安两志 1983 包括:乾道临安志 宋周淙撰;淳祐临安志 宋施谔撰 南宋古迹考 (外四种) (清)朱彭撰 6 ——包括:南宋古迹考 清朱彭撰;都城纪胜 宋灌圃耐得翁撰;西湖老人繁胜录 宋西湖老人撰;湖船录 清厉鹗撰;湖船续录 清丁午撰) 武林坊巷志(第一五册) (清)丁丙撰10 北京古籍出版社“北京古籍丛书” 北京出版社于文革前开始整理、出版元明清诸朝有关北京史地的古籍。文革后,这项工作改由新成立的北京古籍出版社进行。 析津志辑佚 (元)熊梦祥 1983 北平考 (明)失名 故宫遗录 (明)萧洵 1982 长安客话 (明)蒋一葵 1980 宛署杂记 (明)沈榜 1961 帝京景物略 (明)刘侗 于奕正 1982 明宫史(明)刘若愚 金鳌退食笔记 (清)高士奇 1982 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 (明)张爵 京师坊巷志稿 (清)朱一新 1962 旧京遗事 (明)史玄 旧京琐记 (清)夏仁虎 燕京杂记 (清)阙名 1986 明宫词(明)朱权 等 1987 清宫词 (清)吴士鉴 等 1986 天府广记(上下册) (清)孙承泽 1983 国朝宫史(上下册) (清)鄂尔泰 张廷玉 等 1987 国朝宫史续编(上下册) (清)庆桂 等 1994 日下旧闻考(八册) (清)于敏中 等 1983 人海诗区(上下册) (清)佚名 编 1994 昌平山水纪 京东考古录 (清)顾炎武 1982 人海记 (清)查慎行 1989 藤阴杂记(清)戴璐 1982 帝京岁时纪胜(清)潘荣陛 燕京岁时纪 (清)富察敦崇 1983 京城古迹考 (清)励宗万 日下尊闻录 (清)阙名 1981 养吉斋丛录 (清)吴振棫 1983 宸垣识略(清)吴长元 1964 水曹清暇录 (清)汪启淑 1998 石渠余纪(清)王庆云 1985 佳梦轩丛著 (清)奕赓 1994 天咫偶闻(清)震钧 1982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清)崇彝 1982 清代北京竹枝词(清)杨米人 等 1982 清宫述闻(民国)章乃炜 1988 北京风俗杂咏 孙殿起 辑 1982 北京风俗杂咏续编 雷梦水 辑 1987 光绪顺天府志(清)周庆楣 春明梦余录(清)孙承泽 燕都丛考(清)陈宗藩 钦定国子监志(清)梁国治等奉敕撰 辽金元宫词 梦厂杂著(清)俞蛟 38 旧都文物略 缪荃孙 39 琉璃厂小志 孙殿起 40 北京市志稿 吴廷燮、夏仁虎等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广东地方文献丛书” 岭表录异 唐 刘恂著 鲁迅校勘,1983年 崖州志 清 张嶲等纂修 郭沫若点校 1983年 广东新语注 清 屈大均著 李育中等注1991年 南汉书 清 梁廷楠著 林梓宗校点1981年 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 杨伟群校点1982年 (包括:南越五主传 清 梁廷楠撰;异物志 汉 杨孚撰 清 曾钊辑;广州记 晋 顾微撰 元 陶宗仪辑;番禺杂记 唐 郑熊撰 元 陶宗仪辑;始兴记 刘宋 王韶之撰 清 曾钊辑;南方草木状 晋 嵇含撰;岭南荔支谱 清 吴应逵撰;萍洲可谈(节录)宋 朱彧撰)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广州史志丛书” 《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1991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岭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岭南丛书”,分别由三家出版社出版。 《潮州三阳志辑稿·潮州三阳图志辑稿》,陈香白辑校,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粤大记》(上下册),明 郭棐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连阳八排风土记》,清 李来章撰,黄志辉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粤中见闻》,清 范端昂撰,汤志岳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南汉纪》,清 吴兰修撰,王甫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培芳诗话三种》,清 黄培芳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包括: 《香石诗话》 《粤岳草堂诗话》 《香石诗说》 《文溪丛稿》,宋 李昴英撰,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地址

你可以通过国图的读者门户访问到以下古籍资源,但不知道是不是有你要的地图:甲骨世界 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包括,甲骨元数据3764条,影像7532幅。 碑帖菁华 《中文拓片资源库》现已有元数据23000余条,影像29000余幅。 敦煌遗珍 我馆IDP数据库,包括中国国内散藏敦煌文献联合目录、研究论著目录数据等。 西夏碎金 数字资源库包括:馆藏西夏古籍书目数据125条;馆藏西夏古籍原件影像近5000拍。 数字方志 本库含有1949年前纂修的6868种古旧地方志类图书,跨越明、清、民国三个朝代。 年画撷英 国家图书馆收藏了4000余幅年画作品。数据库现含元数据278条,影像278张 民国图书 该库已推出15028种民国图书全文影像资源,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浏览和研究。 民国期刊 是以馆藏民国期刊的缩微胶片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建设的数据库,预计将在三年内完成近600万拍缩微胶片的数字转换。 民国法律 民国法律资源库已发布民国法律文献8117种,并将不断更新,提供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和PDF在线浏览功能。 前尘旧影 该资源库收录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新旧照片7000余种10万余张,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过去的社会事件、历史人物、城乡面貌、名胜古迹和建筑服饰等,人们可从中解读出不同历史时期特定事物的形象特征和真实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宋人文集 国家图书馆精选所藏宋人文集善本二百七十五部,首选宋元刊本,次及明清精抄精刻,或经名家校勘题跋之本,通过缩微胶卷还原数字影像,并辅以详细书目建成本全文影像数据库,免费呈献公众利用。 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 著录了三十余家海内外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数据达两万多条,并配有一万四千余幅书影。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全文影像数据库 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中文古籍4000余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特藏资源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给国家图书馆,可按照书名、著者、出版信息、分类等多维度进行检索和分类浏览,书目信息为中英文对照。 古代典籍 中国古代典籍,包括历史、群经、诸子、文学四大类,基本囊括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典。

  • 索引序列
  •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下载
  •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
  •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免费版
  •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
  • 湖南古旧地方文献书目下载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