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地址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地址

发布时间: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地址

《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与王维国合作),《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宋洪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社会运行中机制的特点及优化途径”(与曹延莉合作),《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与王锦刚合作),《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与王洪波合作),《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公共利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与谭清华合作),《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转载 “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与谭清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实践、历史、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维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 “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思考”(与宋洪云合作),《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 “实践的权利和实践批判的权利”(与万林艳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转载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与王文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与王文兵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反思‘热点’现象”(与韩娜娜合作),《学术界》2005年第4期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与曹鹏飞合作),《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公共性论纲”(与王维国合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才》2004年第3期 “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与刘克苏合作),《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与武京闽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与王维国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周笑冰合作),《新视野》2002年第5期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与田建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认识的基础、对象及与实践的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公共领域的哲学: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人的认识的主体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确定实践标准的实际意义与哲学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尊重感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世纪论评》1998年第5-6期 “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论评》1998年第1期 “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与吴汉民合作),《新视野》1997年第6期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认识的效率意义与有效率的认识”,《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 “哲学与社会文化理想”,《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转向大文化观”,《新视野》1996年第3期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与品格”,《新视野》1995年第1期 “社会组织与道德建设”,《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 “名牌的生成:一种特殊文化的创造”,《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从涡流到势流:走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从社会价值取向看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曹明德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校正”,《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人的活动效率规律寻踪”,《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社会意识的功能”,《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5期 “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 “人的活动与效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制约活动效率的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3期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社联通讯》1989年第3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解放 探索 实践”,《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转载 “哲学的分化与综合”,《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哲学研究中的假说方法”,《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 “社会系统中的被动效应和主动效应”,《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 “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理性”,《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2期转载 “略论哲学基本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转载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英文版1987年第4期 “略论从物质和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的和逻辑的演进”(与李秀林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启迪——读艾思奇同志抗战前期一组文章随笔”(与肖前合作),《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与肖前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转载 “现代化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论人心所向”(与李秀林合作),《光明日报》1983年3月21日,《新华文摘》1983年第5期转载 “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与肖前、李德顺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转载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 “试谈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美洲华侨日报》1980年3月31日 “假左真右的一大‘发明’——评所谓‘知识公有化革命’”,《吉林日报》1978年3月28日 “也说知识的功罪——驳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刘云平合作),《吉林日报》1977年11月15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纲要》(试用本)(参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肖前等主编《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91)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83) 杨焕章主编《简明哲学原理》(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08年,教育部理论研究委托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马克思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理论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华夏复兴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 “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唯物辩证法——谈李瑞环《辩证法随谈》”,《改革内参(决策版)》,2009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评介”(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道不远人 在学与用——写在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诚信的结果是双赢”,《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第3期“文化的追求与反思”(与杨悦合作),《学习时报》2001年11月12日 “与其虚拟‘上帝’ 不如诚信为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3期“科学精神是增强科学素质的深度要求”,《前线》1999年第11期“改革开放: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治国与治国方略——来自《中华治国方略文库》的启示”(与刘敬东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8年第5期“面向特区现实的理论思维──读周文彰《特区导论》”(与刘克苏合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人生难得是恬淡”,《现代交际》1997年第3期“如水之交”,《现代交际》1994年第11期 “关于个人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2期“创造: 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哲学动态》1992年第10期“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小体系的年代——关于哲学发展的一点想法”,《光明日报》1986年4月28日

1、齐登红,宁立波,甄习春,超深层地下水的补给形成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第2期,2005年6月2、肖春娥,宁立波,甘肃省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第9卷 第2期,2002年6月3、宁立波,耿瑜平,黄河断流的产权经济学解释,人民黄河,26卷第12期 2004年12月4、宁立波,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第1期,2005年3月5、李菊凤,宁立波,周建伟,王 辉,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基沉降预测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第3期,2005年9月6、宁立波,刘新宇,仝晓霞,基于物元分析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第8卷第4期,2008年8月7、余志山,宁立波,孙年祥,金川公司尾矿库坝体浸润线有限元模拟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第20卷第2期,2008年6月8、余志山,马传明,宁立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初步研究,甘肃地质,2008年第17卷第2期9、罗道成,宁立波,流动注射-离子交换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煤渣中痕量钽,化学试剂,2005,27(910、王 炜,宁立波,陈津端,论资源约束条件下政府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创新,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2期2006年3月11、陈津端,李仕武,宁立波,易诚,某尾矿坝体浸润线有限元模拟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四期12、强建科,雷林源,宁立波,缺陷端承桩稳态动测导纳响应的正演模拟,工程勘察,2003年第六期13、宁立波,楼建东,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供水的边际机会成本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第3期2004年9月14、宁立波,肖春娥,水权制度冲突与水资源安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20卷第3期2004年5月15、宁立波,肖春娥,水资源经济安全分析,安全与环境工程,第8卷第4期2001年12月16、宁立波,徐恒力,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20卷第1期2004年1月17、宁立波,靳孟贵,我国古代水权制度变迁分析,水利经济,第22卷第6期,2004年11月18、赵国红,宁立波,王现国,新郑市浅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及评价,地下水,第29卷 第6期 2007年11月19、徐良环,宁立波,陈 宝,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研究,西部探矿工程,总第114期2005年第10期20、郑永林,宁立波,毛绪美,马传明,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第4期2004年12月21、刘新宇,齐登红,宁立波,郑州市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3卷第1期2007年3月22、马传明,宁立波,王现国,彭涛,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2007年6月第三期23、NING Libo,Analysis of Marginal Opportunity Cost of Agricultural Water in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Area,“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r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3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本类高校。学校有38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700余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246项,推广新技术125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其他情况简介。湖南科技大学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057人、研究生3270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09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9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7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8项。以上内容参考 湖南科技大学——学校简介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呃呃

《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与王维国合作),《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宋洪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社会运行中机制的特点及优化途径”(与曹延莉合作),《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与王锦刚合作),《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与王洪波合作),《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公共利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与谭清华合作),《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转载 “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与谭清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实践、历史、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维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 “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思考”(与宋洪云合作),《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 “实践的权利和实践批判的权利”(与万林艳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转载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与王文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与王文兵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反思‘热点’现象”(与韩娜娜合作),《学术界》2005年第4期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与曹鹏飞合作),《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公共性论纲”(与王维国合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才》2004年第3期 “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与刘克苏合作),《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与武京闽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与王维国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周笑冰合作),《新视野》2002年第5期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与田建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认识的基础、对象及与实践的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公共领域的哲学: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人的认识的主体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确定实践标准的实际意义与哲学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尊重感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世纪论评》1998年第5-6期 “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论评》1998年第1期 “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与吴汉民合作),《新视野》1997年第6期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认识的效率意义与有效率的认识”,《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 “哲学与社会文化理想”,《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转向大文化观”,《新视野》1996年第3期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与品格”,《新视野》1995年第1期 “社会组织与道德建设”,《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 “名牌的生成:一种特殊文化的创造”,《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从涡流到势流:走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从社会价值取向看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曹明德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校正”,《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人的活动效率规律寻踪”,《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社会意识的功能”,《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5期 “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 “人的活动与效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制约活动效率的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3期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社联通讯》1989年第3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解放 探索 实践”,《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转载 “哲学的分化与综合”,《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哲学研究中的假说方法”,《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 “社会系统中的被动效应和主动效应”,《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 “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理性”,《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2期转载 “略论哲学基本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转载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英文版1987年第4期 “略论从物质和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的和逻辑的演进”(与李秀林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启迪——读艾思奇同志抗战前期一组文章随笔”(与肖前合作),《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与肖前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转载 “现代化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论人心所向”(与李秀林合作),《光明日报》1983年3月21日,《新华文摘》1983年第5期转载 “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与肖前、李德顺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转载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 “试谈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美洲华侨日报》1980年3月31日 “假左真右的一大‘发明’——评所谓‘知识公有化革命’”,《吉林日报》1978年3月28日 “也说知识的功罪——驳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刘云平合作),《吉林日报》1977年11月15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纲要》(试用本)(参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肖前等主编《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91)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83) 杨焕章主编《简明哲学原理》(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08年,教育部理论研究委托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马克思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理论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华夏复兴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 “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唯物辩证法——谈李瑞环《辩证法随谈》”,《改革内参(决策版)》,2009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评介”(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道不远人 在学与用——写在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诚信的结果是双赢”,《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第3期“文化的追求与反思”(与杨悦合作),《学习时报》2001年11月12日 “与其虚拟‘上帝’ 不如诚信为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3期“科学精神是增强科学素质的深度要求”,《前线》1999年第11期“改革开放: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治国与治国方略——来自《中华治国方略文库》的启示”(与刘敬东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8年第5期“面向特区现实的理论思维──读周文彰《特区导论》”(与刘克苏合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人生难得是恬淡”,《现代交际》1997年第3期“如水之交”,《现代交际》1994年第11期 “关于个人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2期“创造: 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哲学动态》1992年第10期“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小体系的年代——关于哲学发展的一点想法”,《光明日报》1986年4月28日

挺好的学校,百度一下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与王维国合作),《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宋洪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社会运行中机制的特点及优化途径”(与曹延莉合作),《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与王锦刚合作),《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与王洪波合作),《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公共利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与谭清华合作),《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转载 “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与谭清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实践、历史、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维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 “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思考”(与宋洪云合作),《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 “实践的权利和实践批判的权利”(与万林艳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转载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与王文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与王文兵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反思‘热点’现象”(与韩娜娜合作),《学术界》2005年第4期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与曹鹏飞合作),《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公共性论纲”(与王维国合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才》2004年第3期 “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与刘克苏合作),《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与武京闽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与王维国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周笑冰合作),《新视野》2002年第5期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与田建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认识的基础、对象及与实践的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公共领域的哲学: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人的认识的主体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确定实践标准的实际意义与哲学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尊重感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世纪论评》1998年第5-6期 “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论评》1998年第1期 “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与吴汉民合作),《新视野》1997年第6期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认识的效率意义与有效率的认识”,《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 “哲学与社会文化理想”,《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转向大文化观”,《新视野》1996年第3期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与品格”,《新视野》1995年第1期 “社会组织与道德建设”,《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 “名牌的生成:一种特殊文化的创造”,《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从涡流到势流:走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从社会价值取向看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曹明德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校正”,《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人的活动效率规律寻踪”,《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社会意识的功能”,《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5期 “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 “人的活动与效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制约活动效率的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3期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社联通讯》1989年第3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解放 探索 实践”,《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转载 “哲学的分化与综合”,《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哲学研究中的假说方法”,《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 “社会系统中的被动效应和主动效应”,《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 “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理性”,《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2期转载 “略论哲学基本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转载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英文版1987年第4期 “略论从物质和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的和逻辑的演进”(与李秀林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启迪——读艾思奇同志抗战前期一组文章随笔”(与肖前合作),《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与肖前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转载 “现代化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论人心所向”(与李秀林合作),《光明日报》1983年3月21日,《新华文摘》1983年第5期转载 “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与肖前、李德顺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转载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 “试谈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美洲华侨日报》1980年3月31日 “假左真右的一大‘发明’——评所谓‘知识公有化革命’”,《吉林日报》1978年3月28日 “也说知识的功罪——驳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刘云平合作),《吉林日报》1977年11月15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纲要》(试用本)(参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肖前等主编《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91)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83) 杨焕章主编《简明哲学原理》(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08年,教育部理论研究委托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马克思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理论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华夏复兴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 “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唯物辩证法——谈李瑞环《辩证法随谈》”,《改革内参(决策版)》,2009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评介”(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道不远人 在学与用——写在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诚信的结果是双赢”,《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第3期“文化的追求与反思”(与杨悦合作),《学习时报》2001年11月12日 “与其虚拟‘上帝’ 不如诚信为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3期“科学精神是增强科学素质的深度要求”,《前线》1999年第11期“改革开放: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治国与治国方略——来自《中华治国方略文库》的启示”(与刘敬东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8年第5期“面向特区现实的理论思维──读周文彰《特区导论》”(与刘克苏合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人生难得是恬淡”,《现代交际》1997年第3期“如水之交”,《现代交际》1994年第11期 “关于个人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2期“创造: 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哲学动态》1992年第10期“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小体系的年代——关于哲学发展的一点想法”,《光明日报》1986年4月28日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史,语法教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位置。语法教学从建国后到60年代末,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语法受到极大的推崇。随着外国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入和语法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发现语法翻译教学法自身种种弊端,逐渐开始淡化语法教学,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求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观点,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抨击。尤其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开始回避语法教学,只关注到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往,虽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法知识薄弱,学生出口错误频繁、句子支离破碎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扭转忽视语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部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次课标改革将小学阶段应该教授的所有二级语法项目在附录中明确列举出来。这就为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教师可以以此为纲领,更好的把握小学语法教学的尺度。本研究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以三所小学高年级英语语法教学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调查分析了当前小学课堂语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语法教学地位认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畏难情绪;学生参与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忽视母语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恰当纠错,造成学生挫败感。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原因分析,认为造成语法难教难学主要有五个原因,分别为:语法教学方法理解狭隘,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自身缺乏理论学习,应试教育下的升学压力,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最后,针对问题联系课堂实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建议,如正确定位小学语法教学;加强教师自身理论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牛津小学英语》课本列举了相应的教学案例,旨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语法教学有所参考和启发。 [1] 程燕芬 图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快乐阅读 2012(36) [2] 黄明敏,吴金洪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9) [3] 汤敏敏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建构[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06) [4] 苗承燕,刘咏梅 第三学段学生汉语思维对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研究——基于武威市凉州区6所小学的调查[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5] 李泓 新课标下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11) [6] 朱耀华 对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些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1(03) [7] 吴莲萍,朱朝春 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与“直接法”的分析与比较[J] 科技信息 2010(10) [8] 张云辉,李尚一 主要外语刊物语法教学文章综述(1997~2006)[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5) [9] 王邦民 英汉间的语法差异与联系[J] 山东教育 2008(14) [10] 衡仁权 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 外语界 2007(06)

挺好的学校,百度一下

呃呃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查询

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实力尚可的综合性大学,其在采矿、地质和文理学科实力还行,但没有在全国靠前的学科和专业。放在一本,有点免强。如果作为二本,还算不错。湖南考生用一本的分数去读此校有点划不来,如果省外学生能以二本成绩进入此校,也还不错。以上所言,仅供参考。

挺好的学校,百度一下

1、齐登红,宁立波,甄习春,超深层地下水的补给形成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第2期,2005年6月2、肖春娥,宁立波,甘肃省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第9卷 第2期,2002年6月3、宁立波,耿瑜平,黄河断流的产权经济学解释,人民黄河,26卷第12期 2004年12月4、宁立波,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第1期,2005年3月5、李菊凤,宁立波,周建伟,王 辉,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基沉降预测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第3期,2005年9月6、宁立波,刘新宇,仝晓霞,基于物元分析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第8卷第4期,2008年8月7、余志山,宁立波,孙年祥,金川公司尾矿库坝体浸润线有限元模拟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第20卷第2期,2008年6月8、余志山,马传明,宁立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初步研究,甘肃地质,2008年第17卷第2期9、罗道成,宁立波,流动注射-离子交换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煤渣中痕量钽,化学试剂,2005,27(910、王 炜,宁立波,陈津端,论资源约束条件下政府在自然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创新,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2期2006年3月11、陈津端,李仕武,宁立波,易诚,某尾矿坝体浸润线有限元模拟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四期12、强建科,雷林源,宁立波,缺陷端承桩稳态动测导纳响应的正演模拟,工程勘察,2003年第六期13、宁立波,楼建东,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供水的边际机会成本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第3期2004年9月14、宁立波,肖春娥,水权制度冲突与水资源安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20卷第3期2004年5月15、宁立波,肖春娥,水资源经济安全分析,安全与环境工程,第8卷第4期2001年12月16、宁立波,徐恒力,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第20卷第1期2004年1月17、宁立波,靳孟贵,我国古代水权制度变迁分析,水利经济,第22卷第6期,2004年11月18、赵国红,宁立波,王现国,新郑市浅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及评价,地下水,第29卷 第6期 2007年11月19、徐良环,宁立波,陈 宝,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研究,西部探矿工程,总第114期2005年第10期20、郑永林,宁立波,毛绪美,马传明,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第4期2004年12月21、刘新宇,齐登红,宁立波,郑州市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3卷第1期2007年3月22、马传明,宁立波,王现国,彭涛,中牟县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2007年6月第三期23、NING Libo,Analysis of Marginal Opportunity Cost of Agricultural Water in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Area,“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r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3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查询入口

《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与王维国合作),《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宋洪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社会运行中机制的特点及优化途径”(与曹延莉合作),《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与王锦刚合作),《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与王洪波合作),《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公共利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与谭清华合作),《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转载 “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与谭清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实践、历史、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维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 “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思考”(与宋洪云合作),《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 “实践的权利和实践批判的权利”(与万林艳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转载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与王文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与王文兵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反思‘热点’现象”(与韩娜娜合作),《学术界》2005年第4期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与曹鹏飞合作),《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公共性论纲”(与王维国合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才》2004年第3期 “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与刘克苏合作),《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与武京闽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与王维国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周笑冰合作),《新视野》2002年第5期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与田建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认识的基础、对象及与实践的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公共领域的哲学: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人的认识的主体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确定实践标准的实际意义与哲学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尊重感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世纪论评》1998年第5-6期 “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论评》1998年第1期 “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与吴汉民合作),《新视野》1997年第6期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认识的效率意义与有效率的认识”,《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 “哲学与社会文化理想”,《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转向大文化观”,《新视野》1996年第3期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与品格”,《新视野》1995年第1期 “社会组织与道德建设”,《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 “名牌的生成:一种特殊文化的创造”,《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从涡流到势流:走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从社会价值取向看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曹明德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校正”,《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人的活动效率规律寻踪”,《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社会意识的功能”,《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5期 “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 “人的活动与效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制约活动效率的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3期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社联通讯》1989年第3期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解放 探索 实践”,《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转载 “哲学的分化与综合”,《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哲学研究中的假说方法”,《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 “社会系统中的被动效应和主动效应”,《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 “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理性”,《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2期转载 “略论哲学基本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转载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英文版1987年第4期 “略论从物质和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的和逻辑的演进”(与李秀林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启迪——读艾思奇同志抗战前期一组文章随笔”(与肖前合作),《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与肖前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转载 “现代化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论人心所向”(与李秀林合作),《光明日报》1983年3月21日,《新华文摘》1983年第5期转载 “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与肖前、李德顺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转载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 “试谈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美洲华侨日报》1980年3月31日 “假左真右的一大‘发明’——评所谓‘知识公有化革命’”,《吉林日报》1978年3月28日 “也说知识的功罪——驳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刘云平合作),《吉林日报》1977年11月15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纲要》(试用本)(参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肖前等主编《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91)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83) 杨焕章主编《简明哲学原理》(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08年,教育部理论研究委托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马克思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理论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华夏复兴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 “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唯物辩证法——谈李瑞环《辩证法随谈》”,《改革内参(决策版)》,2009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评介”(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道不远人 在学与用——写在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诚信的结果是双赢”,《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第3期“文化的追求与反思”(与杨悦合作),《学习时报》2001年11月12日 “与其虚拟‘上帝’ 不如诚信为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3期“科学精神是增强科学素质的深度要求”,《前线》1999年第11期“改革开放: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治国与治国方略——来自《中华治国方略文库》的启示”(与刘敬东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8年第5期“面向特区现实的理论思维──读周文彰《特区导论》”(与刘克苏合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人生难得是恬淡”,《现代交际》1997年第3期“如水之交”,《现代交际》1994年第11期 “关于个人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2期“创造: 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哲学动态》1992年第10期“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小体系的年代——关于哲学发展的一点想法”,《光明日报》1986年4月28日

呃呃

人类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的引进,文学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外国文学欣赏中如何再现原著作艺术的审美效果,从文学欣赏与翻译美学的特殊性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人们的文化审美取向及思维差异、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等,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外国文学欣赏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多元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H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多种艺术手段和谐地统一于一体,能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读者得到艺术上的享受。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无疑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在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步入了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中外在文化领域交流的渠道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尽管有许多优秀外国文学被我国引进,并出现在大众传媒上,但其翻译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跨文化和文学翻译所起的文化传递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然而,鉴于文学跨文化和翻译中存在的忠实再现原著的等值原则问题,本文认为应该有更多的欣赏和解读理论,如解构翻译理论和目的论等被运用到文学翻译的研究中,进而充实文学翻译的理论视野。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它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可以帮助各国各民族读者“原汁原味”欣赏到他国文化和民族文化。  现阶段,我国对外国文学欣赏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外国文学的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学翻译的影响,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学翻译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审美观也至关重要。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文学语言及主题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通过文学主题的细化、剧中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并由此推动情节的顺畅发展。本文就文学跨文化交流和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从审美取向、语言特征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文学欣赏是一个大文学的概念,不仅指传统的纸质语言文学,如小说、戏剧等,也包括了对当今影响甚大的视觉艺术形式,如电视剧、电影等。  二 文学欣赏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征  文学欣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等值原则来分析这类欣赏。然而,大规模的文学文化交流对文学翻译提出了重大的任务和挑战。中西方人们的审美取向影响着文学欣赏的形式。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翻译,而是艺术与审美价值再创造的过程。文学翻译中一般都要针对译入语读者再现原著艺术的审美效果,融合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点,以取得最佳的欣赏效果。  1 文学的审美取向及特点  人类文化本质上就是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审美情趣等。下面我们以《堂吉诃德》这部小说为例进行分析。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堂吉诃德》国人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国人刚开始接触这部小说的时候,只是感觉它很滑稽,中国人习惯看我国传统的以情节见长的小说,对一个全身披着盔甲、骑着高高的瘦马的人物和一个胖嘟嘟的连同他的驴也这么矮小的卡通般形象的印象,简直和现代香港的无厘头电影一般别无可谈之处。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实主义的描写在《堂吉诃德》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否定中有歌颂,荒诞中有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如果纵观国外历史再看这部小说就可以了解和发现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知道了什么是骑士文学,发觉《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是传统骑士文学的异类,因为一般国人觉得传统的骑士文学比较悲壮和典雅;而另类的骑士文学则较为荒诞,仿佛如周星弛的无厘头电影般。单就文学样式来说,这只是从大的文学发展历史的比较后所总结出的,在文学的发展史中占了一个时期。如果把《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硬说为是为了抨击骑士小说而创作的之类的话,那是把它放在当时的文艺复兴的文化氛围来说的,这刚好应和了时事的发展。在塞万提斯自己描述写《堂吉诃德》的目的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都写进去了,直至描绘了西班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班牙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部百科全书。由此看来书中所展现的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流溢出的丰富的思想就远远不是出自要扫除骑士小说这么一个简单的动机。  文学艺术已经走过了近几千年的春秋,和电视一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正像查希里扬所说的:“如果没有文学和电视,那么现代人的生活有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作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的外国文学,以其特殊的形式与大众审美观使许多精彩的外国文学,跨出地区和国门,成为全球文化视觉的盛宴,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文学业的发展,使人类有机会一起共享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  2 外国文学欣赏中翻译的跨文化差异  当国人欣赏完《泰坦尼克号》这部作品之后,我们在疑惑为什么要用“海洋之心”作为贯串全文的重要道具呢?它难道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有重要的衬托的意义?其实没有“海洋之心”,Jack和Rose的浪漫爱情丝毫无损。“海洋之心”的介入,只是给这段爱情添入一种中产阶级财富魅力的氛围,让人感觉到财富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它使Jack和Rose的爱情不可能完全只在三等舱里完成。华贵生活的实现,似乎才是浪漫爱情的终点。这样的浪漫史诗,说到底是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照耀下的青蛙王子的故事。  令我们感动的难道仅仅是它美丽的爱情故事吗?不!在我们脑海里久久盘旋的镜头,是在生死关头还倾心地演奏交响乐的勇敢的乐手们,是在纷乱逃亡的脚步中还努力维持秩序的船员们,是在危急时刻仍然没考虑自身安危,主张先送走老人、小孩和妇女的举动,是老人们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着与自己忠爱的伴侣化做永恒,把逃生的机会留给更多年轻的生命……  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今天风靡世界,它的核心便是财富观念。这种观念的特点是一切判断均从财富出发。《泰坦尼克号》的主要篇幅是鄙视以财富取人的,在Jack和Rose身上,影片似乎寄寓着对以财富划分等级秩序的叛逆。一般认为,这种叛逆正是美国自由平等精神的标志。问题是叛逆不是针对财富,只是针对等级差别,而叛逆者自身最终也是为着追逐财富。譬如Jack因赌博赢取了一张船票时,要到美国发财的狂喜心态顿时溢于言表。毫无疑问,Jack身上的自由平等精神,是自由平等地获取财富的精神。  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国传统精神认为生命的价值是天地赐予的,只要人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合乎自然与人性地生活,就已经在“享受每一天”了。所以,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名著,都不会去着力地强调财富、等级,或者是灰姑娘与青蛙王子那样的主题。大概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和西方价值精神的巨大差异了。  3 关于文学欣赏中的民族心理特征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来看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各自语言的语法上也会留下深刻烙印。因为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由反映现实的角度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决定的。翻译家傅雷曾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从语言的语法上来说,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Hypotaxis),英语中的句子以形统意,结构严谨,差异关系完整。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汉语中的句子以意统形,形态松散,内容完整。  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Home Alone》的片名,直译应该是《独自在家》,但却被译为《小鬼当家》,汉语“小鬼”是一种昵称,表现了人们对智勇双全,但又十分调皮捣蛋的小孩的由衷喜爱,而影片中的小欧文正符合“小鬼”这一形象;“当家”指一个人统领全局、独当一面,小说中小欧文一人在家与两个盗贼斗志斗勇、神灵活现的样子,不就是活生生一个大当家的样子吗?因此《小鬼当家》做到了译语标题与原文内容的统一,实现了信息价值等值。  又如影片《Meet the Parents》,其内容大意是:女儿带着男友拜见父母,万事顺利,只有女方的老爸还存在问题,汉语译名《门当父不对》非常贴切地体现了小说的主旨,忠实地传递了原片的内容。又如把《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乱世”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佳人”点名了小说的女主角。译名形象地展示出女主人公坎坷的经历,片名翻译中实现了信息价值等值,忠实传递了与原作品相关的信息。  文学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体现电影文学内容的作品名称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因此,遵循文化信息忠实传达的原则和文化审美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中应尽可能地正确把握源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  三 结语  当今世界,中国与西方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一些成名著作由于中西方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给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人们对文学的欣赏与交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应当做到:  1 了解西方文化差异,强化双方优势互补  语言学家费里斯(Fries)指出:“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仅仅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自身特点的。了解彼此差异,有助于取长补短,相互接近。而这种彼此影响、互相渗透,随着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增强。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应坚持:文化背景寓于文学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它是为观众更恰当得体会和更深刻准确理解文学的辅助手段,文化背景和文学翻译共同服务于同一个观赏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人们跨文化综合欣赏文学的能力。  2 加强学习,提高欣赏水平,增进文化交流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都有其民族精华,也有其糟粕,只有采取中西互补,兼收并蓄,才能真正做到物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及自然环境相协调。随着国际间文学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同样的影响。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对外的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除了学习语言基本能力外,还要学习双方的文化,因为词语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和教育,是缩小文学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云雀:《文化差异与中美言语交际障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5卷第5期。  [2] 王福祥:《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3]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4] 王宗炎:《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 索引序列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地址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查询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查询入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