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人文主义观照下的猪八戒形象的厚度,独撰,《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试论徐渭诗歌的抒情方式,独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徐渭与秦汉派唐宋派关系重估,独撰,《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徐渭自刻文集活动考述——兼及《徐文长初集》的刊年问题,独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徐渭研究百年述评,独撰,《艺术百家》2004年第1期。《徐文长文集》与《徐文长三集》的读者之争及其版本问题,独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徐渭散文情感基调的转变,独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从郁勃到颓放:徐渭真我理论与散文创作的偏离与合一,独撰,《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徐渭创作实践与“真我”理论的离合,独撰,《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何不信之有”是否应改成“何信之有”,独撰,《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观其一节:徐渭尚简尚短的美学思想,独撰,《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徐渭散文对秦汉派散文的超越,独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葛兰西之前的霸权理论:克罗齐案例》,独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徐渭画论,独撰,《艺术百家》2006年第1期。明清徐渭散文研究述略,独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韩愈古文中的“骈文成分”,独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徐渭散文张力论,独撰,《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试论徐渭散文情感品质的尖锐性,独撰,《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唐宋散文对徐渭散文的影响——以韩愈、苏轼为例,独撰,《语文知识》2007第1期。试论徐渭散文情感的真实性,独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徐渭散文结构论,独撰,《三峡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李兆洛与合河康氏家塾刻书事迹考述,独撰,《东疆学刊》2007年第3期。徐渭为“公安派先驱”说质疑,独撰,《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论清代女诗人的地域分布——以《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诗人为例,第一作者(与曾献飞合撰),《海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从实用性到文学性:徐渭散文后期创作倾向的转变,《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科举背景下的明清教育及其对文学的负面影响,独撰,《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1期转载)。唐宋八大家选本在明清时期的衍生和流行,独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4期。唐宋八大家选本与明清文学教育的适配,独撰,《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唐宋八大家选本与明清文学教育格局的转变,独撰,《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文选版刻年表》补正,独撰,《兰州学刊》2008年第10期。明代文选学衰落说质疑——以《文选》在明代的刊刻和流行为中心,独撰,《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32.明清文学选本对载道观的认同,独撰,《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33.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与《文选》的再度盛行,独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34.明清文学选本对载道观的反拨,独撰,《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35.苏文选本在明清时期的刊刻和流行,独撰,《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宋人对《文选》文学标准的发难及其影响,独撰,《学术论坛》2009年第7期。清代科举与《文选》接受,独撰,《求是学刊》2009年第6期。明人所辑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版本知见录,独撰,《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明代举业教育中的苏文选本,独撰,《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顺应与反动:明清宗派语境中诗歌选本的衍生机制,独撰,《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期。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版本叙录》,独撰,《兰台世界》2010年第3期。清代江西刻书家黄秩模年谱,独撰,《南昌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清人所辑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版本知见录,独撰,《兰州学刊》2010年第7期。家塾文学选本的文学教育本位,《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地位和特色,《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唐宋八大家座次考论——以三十四种唐宋八大家选本为据,《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合法性与冠名权:明清时期关于“唐宋八大家”名称之争,《北方论丛》2012年第5期。唐宋八大家选本群的历史分期,《学术论坛》2012年第8期。简论明清学人对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的负面评价,《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你好 你的文章要是很好很好的话 最权威得nature和science 祝你好运……

回答 西北民族大学在兰州,宁夏师范学院在银川。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有本科专业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校现有古雁、文苑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59960平方米。实验楼面积8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97万元。图书馆馆藏中外纸质图书5万册,生均图书拥有量106册,纸质报刊984种,电子图书102万种,拥有中文数据库14个、外文数据库2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有教学单位14个、教辅单位5个、科研单位1个、党群行政单位16个。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有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1个、重点学科3个,其他区级重点学科3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2个、培育平台1个,自治区高校新型智库1个。有校级重点学科17个、研究(工程)中心6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0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有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自治区一流专业11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3个。 相对来说西北民族大学有博士点,稍微好一点,但是宁夏师范学院的话要去师范专业的话也挺不错的。 更多1条 

都是相对应的,大学教师发论文最低也要发国家级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还有时代教育,有些杂志就不收中小学的文章。大学学后关键是评什么,学校要求发什么级别的期刊。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大学学报的作用培育高校科研精神。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大学学报的作用培育高校科研精神。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北方民族大学更好的多。北方民族大学是中央部委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正部级),是“省部共建”高校(国家民委先后与中科院、教育部、宁夏自治区共建北方民族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北方民族大学简称:“北方民大”、“北民大”。校园风景优美,有着“花园式校园”的美誉;教学、生活、娱乐配套设施齐全;地处银川市区,交通便利。北方民族大学既有一本招生,也有二本招生(具体以所在省招生政策为准)。

回答 西北民族大学在兰州,宁夏师范学院在银川。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有本科专业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校现有古雁、文苑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59960平方米。实验楼面积8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097万元。图书馆馆藏中外纸质图书5万册,生均图书拥有量106册,纸质报刊984种,电子图书102万种,拥有中文数据库14个、外文数据库2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有教学单位14个、教辅单位5个、科研单位1个、党群行政单位16个。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有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1个、重点学科3个,其他区级重点学科3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2个、培育平台1个,自治区高校新型智库1个。有校级重点学科17个、研究(工程)中心6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0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有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自治区一流专业11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3个。 相对来说西北民族大学有博士点,稍微好一点,但是宁夏师范学院的话要去师范专业的话也挺不错的。 更多1条 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建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学科6个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基础数学硕士学位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涉及语文、数学、英语、思政、物理、化学、小学教育七个学科方向)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度自治区级高校特色专业:人文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治区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师教育实训中心(训练室):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技能训练室、现代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室、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室、心理健康与素质技能训练室、美术鉴赏与实践技能训练室、音乐鉴赏与技能训练室、大众体育与健康技能训练室、大学生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室、师范生“三字一画”技能训练室、学生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训练室、大学生创业模拟训练室、学生“休闲读书”廊、学生“学习与研讨沙龙”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宁夏大学实现联合办学,同东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和斯里兰卡东南大学、印度沙迪大学、英国东泰晤士学院、韩国又松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有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同湖北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有国内首家“中国外语教学行动研究实验中心”,开辟了我国外语教学行动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现刊655种。截至2014年年底,学校图书馆可使用CNKI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7342种 。 学术刊物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是宁夏师范学院主办、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创刊以来,经历了一个由不定期到定期,由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由季刊到双月刊,由人工铅排到激光照排的发展历程。1980年10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固原师专学报》创刊,时为内刊且不定期,16开本。1984年学报固定为社会科学版季刊,每年另出一期自然科学学报。1989年1月,经宁夏新闻出版局批准公开发行。1996年改为双月刊,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2007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固原师专学报》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由宁夏师范学院主办、主管。截至2015年9月,已出版36卷、180期,其中社会科学135期,自然科学45期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1 傲慢——读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道德与文明 1997 04 2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艺术的运用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7 04 3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风格分析——语用学应用探讨一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04 4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精神 外国文学研究 1997 02 5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点漫淡 殷都学刊 1997 01 6 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的比较谈翻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翻译 1997 05 7 浅谈《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 01 8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美学追求之比较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9 《傲慢与偏见》两种译本译例评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2 10 平凡中见深刻 比较中分高下——《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比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 03 11 从《傲慢与偏见》的结构谈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1 12 茶杯里的风暴——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戏剧性叙述 新余高专学报 1998 04 13 我读《傲慢与偏见》 语文世界 1998 12 14 忠实畅达 貌似神合——试析译林版《傲慢与偏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06 15 评《傲慢与偏见》中的卢卡斯小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1 16 《傲慢与偏见》中Irony的意义类别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1 17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妇女观 龙岩师专学报 1999 02 18 《傲慢与偏见》对话描写艺术的文体学分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04 19 幸福,在高不可攀处吟唱——《傲慢与偏见》的婚姻透视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2 20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美学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21 《傲慢与偏见》的叙事技巧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22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23 理性的光芒——《傲慢与偏见》与奥斯汀的婚姻道德观 琼州大学学报 2000 04 24 理性与感情——试析《傲慢与偏见》之情节构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01 25 试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 外国文学研究 2000 03 26 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27 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 中国翻译 2000 04 28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29 词类转译法在《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的运用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30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 大连大学学报 2001 05

1 、承传与择取:面对传统的两类中国知识分子 《鲁迅研究月刊》 1994 年 1 期(独立)2 、物态化与意志化的消长 《学习与探索》 1994 年第 1 期(独立)3 、老舍与中国生存文化的现代化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1 期(独立)4 、“何其芳特征”与东方色彩 《东方丛刊》 1994 年第 1 辑(独立)5 、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 年第 2 期(独立)6 、卞之琳与后期象征主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2 期(独立)7 、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 3 期(独立)8 、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郭沫若学刊》 1994 年第 3 期(独立)9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取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独立)10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4 期(独立)11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中州学刊》 1994 年第 5 期(独立)12 、论中国现代新诗艺术自觉的传统渊源 《文艺研究》 1994 年第 5 期(独立)13 、走向文化时代的诗歌与诗学 《青年思想家》 1994 年第 5 、 6 期(独立)14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5 、胡适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新论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6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学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17 、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贵州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2 期(独立)18 、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19 、本体的召唤: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东方丛刊》 1995 年第 2 辑(独立)20 、现代四川文学研究的地域文化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一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21 、火辣辣的川妹子:一个典型的巴蜀意象——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学之二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3 期 (独立)22 、鸦片·茶馆·川味——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三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23 、论现代巴蜀文学的生态背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3 期(独立)24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 《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25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1 、 2 期(独立)26 、传统:误读中的生长 《诗探索》 1996 年第 1 期(独立)27 、从移民到漂泊——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四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1 期(独立)28 、巴蜀派、农民派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五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29 、中国 / 西方: 20 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0 、论现代四川文学“洄水沱”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1 、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论现代外省作家的入蜀现象 《贵州社会科学》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2 、重审中国新诗发展的启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3 、巴蜀调笑传统与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趣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4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5 、锻造文学的筋骨 《渝州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36 、“辨 / 忘”模式与中国新诗文法追求的民族特色 《东方丛刊》 1996 年第 2 辑(独立)37 、穆旦研究评述 《诗探索》 1996 年第 4 期(独立)38 、研讨现代作家与乡土文化的两个问题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4 期(独立)39 、王富仁与中国 20 世纪晚期的启蒙文化思潮 《当代作家评论》 1997 年 4 期(独立)40 、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 《文学评论》 1997 年 5 期(独立)41 、鲁迅旧诗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 年 2 期(独立)42 、中西交融的理想与现实 《江海学刊》 1997 年 2 期 (独立)43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输入与中国文学批评范畴论的确立 《中州学刊》 1997 年 1 期(第一)44 、地方志—龙门阵文化与四川现代文学的写实取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 2 期 (独立)45、 鲁迅、梁实秋论争新议 《赣南师院学报》 1997 年 1 期(独立)46、“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年 6 期(独立)47、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的新开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 年 2 期(独立)48、 从童真到“莽汉”的艺术史价值 《贵州社会科学》 1998 年 5 期 (独立)49、 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群体的创造社 《郭沫若学刊》 1998 年 2 期(第一)50、 来自巴蜀的反叛与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2 期 (独立)51、 青春的诗情与年轻的文化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4 期 (独立)52、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东方丛刊》 1998 年 2 期 (独立)53、 田间新论 《赣南师院学报》 1998 年 2 期(独立)54、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人大复印资料 文艺理论》 155、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华文摘》 256、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357、对于“后新诗潮”的多种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 358、巴蜀文化的阐扬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责任 《社会科学研究》 359、诗人穆旦的痛苦与中国读者的财富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 360、 后新诗潮:时间的延续与空间的定位 《淮北煤师学院学报》 361、巴渝文化与诗人傅天琳 《涪陵师专学报》 162、重庆文学、地域文学与文史学 《涪陵师专学报》 463、 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64、 评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文学评论》 565、 寻找和建立中国新诗发展的内在“理念” 《海南师院学报》 366、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西南师大学报》 267、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568、 无法圆满的悲剧 《西南师大学报》 569、 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 《诗探索》 1-2 辑70、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 《名作欣赏》 271、 标准与尺度:关于中国新诗的总体评价 《学习与探索》 272、 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内在关系 《社会科学战线》 473、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荆州师院学报》 374 、穆旦研究:折射出现代中国诗学的艰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75 、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76 、“为人生”与新世纪鲁迅研究展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4 期77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 21 世纪中国文论建设的若干问题《涪陵师专学报》 478 、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现代性”?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年 11 期79 、 2000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年 4 期80 、时空的自由与郭沫若的感受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年 2 期81 、中国“反现代性”思潮:世界意义的保守主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2 期82 、 21 世纪郭沫若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郭沫若学刊》 2002 年 2 期83 、芜乱来自于真正的批评家的“缺席” 《诗刊》 2002 年 3 期84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二) 《名作欣赏》 2002 年 4 期(独立)85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三) 《名作欣赏》 2002 年 5 期(独立)86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 《文学评论》 2002 年 4 期87 、反现代性:从学衡派到“后现代” 《中州学刊》 2002 年 5 期88 、鲁迅旧诗新论 收入《鲁迅其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标准与平台 《诗刊》 2003 年 2 期89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 年 4 期90 、从进化论到地理学 (香港)《新亚论丛》 2003 年 1 期91 、西部的“空间”与东部的“时间” 《唐都学刊》 2003 年 1 期92 、文化反思时代的文体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93 、日本生存体验与清末“小说界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6 期94 、“民族”与“革命”:日本之于中国的关键词《理论与创作》 2003 年 4 期95 、关于“世界”的学说 《徐州师大学报》 2003 年 4 期96 、 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中国文学研究》 2003 年 2 期(独立)97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年 1 期98 、历史的散失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04 年 1 期99 、日本生存的实感与中国诗歌的近代变革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年 1 期100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庆视野 《红岩》 2004 年 2 期101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期102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 年 3 期103 、“走向世界”、“现代性”与“全球化” 《南京大学学报》 2004 年 3 期104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 《江汉大学学报》 2004 年 4 期105 、西方文论在中国如何“化”? 《河北学刊》 2004 年 5 期106 、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 6 期107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文学评论》 2004 年 6 期108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1 期109 、 从起点处“正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1 期(合作,第一)110 、传统与现代:二元如何对立? 《江汉论坛》 2005 年 1 期(川)1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与方法 《汕头大学学报》 2005 年 1 期112 、他山之石: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思想重要资源的西方文论《兰州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期113 、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钦州师专学报》 2005 年 2 期(合作,第一,川)114 、“新民”与“心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115 、 “新民”与“心力”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5 年 4 期116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117 、 1907 :鲁迅“入于自识”的选择 《中山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川)118 “问题”与“前沿” 《陕西师大学报》 2005 年 5 期(川)119 、抗战文化、抗战文学与郭沫若研究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120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贵州社会科学》 2005 年 4 期(川)121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4 期(川)122 、抗战作为中国文学的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9 期 (川)123 、巴金的愿望与我们的姿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11 期124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125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文学感受” 《中国文学研究》 2005 年 3 期126 、失落了文学感受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4 期127 、文学的阐释:从文化关联的发现到文学感受的发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128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社会科学研究》 2005 年 5 期(川)129 、 20 世纪 50 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5 期(川)130 、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年 6 期(川)131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现代性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132 、 “Re-evaluation of Modernit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xcerpts) Critical Zone 1,2005133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诗探索》 2005 年 2 期(独立)134 、国家主义的批判与个人主义的倡导 ——从《甲寅》到《新青年》的思想流变 《江汉论坛》 2006 年 1 期(独立)135 、文学博士谈《名作欣赏》的学术贡献,独立,《名作欣赏》 2006 年 1 期(独立)136 、论中国新诗的“传统” 《诗探索》 2006 年 1 期(独立)137 、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福建论坛》 2006 年 1 期(第一)138 、抗战:中国文化的资源与重庆文化的资源《涪陵师院学报》 2006 年 2 期(独立)139 、巴蜀学派与当代批评 《当代文坛》 2006 年 2 期(第一)140 、“问题”与“前沿”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年 1 期(独立)141 、 传统 : 中国新诗问题的一个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年 2 期( 独立)142 、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建构 《江汉论坛》 2006 年 4 期(第一)143 、大众传媒与中国新诗的生成 《学术月刊》 2006 年 4 期,(第一)144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 2006 年 3 期( 独立)145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 5 期,(独立)146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逝世? 《钦州师专学报》 2006 年 5 期(独立)147 、 中国抗战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第二)148 、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独立)149 、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问题”《福建论坛》 2006 年 7 期(独立)150 、鲁迅:现代中国文化之“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年 8 期(独立)151 、从中国抗战文化研究看郭沫若研究的新思路 独立, 收入《文化与抗战》,巴蜀书社 2006152 、 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 1 期( 独立)153 、文学批评的本土意义:从自我的清理开始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年 1 期( 独立)154 、重庆文学史与普通话写作 《红岩》 2007 年 1 期( 独立)155 、命题的意义 《红岩》 2007 年 2 期( 独立)156 、寻找我们自己的语言 《红岩》 2007 年 3 期( 独立)157 、体制与生存 《红岩》 2007 年 4 期( 独立)158 、《红岩》 2007 年 5 期( 独立)159 、《红岩》 2007 年 6 期( 独立)160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年 1 期(独立)161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 2007 年 5 期162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7 年 4 期163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本土化”建设的三大内涵 《新华文摘》 2007 年 7 期164 、中国新诗研究的世纪性工程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三辑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怎么找

你现在要弄清楚的是,你的文章是不是确实投稿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如果是代理,就有点不好办了!你先联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编辑部,是否有你的文章投稿!一般情况下,投稿被录用,是可以查稿的。

我觉得关键问题是你投稿的是不是《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邮箱,如果是的话,应该没问题的,正规单位一般是不会人的。如果是通过中介,那就很难说了,的确有诚信的中介,但也有人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大学学报的作用培育高校科研精神。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 索引序列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怎么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