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近代教育文献丛刊

中国近代教育文献丛刊

发布时间:

中国近代教育文献丛刊

自己去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数据库下载啊或者到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下载很多的,校园网内免费获取校园网外可以利用google学术搜索,有部分能免费下载

河北大学是一本院校河北大学,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高校,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西部“一省一校”联盟成员,具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历经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河北大学。2000年,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并入河北大学。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2430亩,有五四路校区、七一路校区和裕华路校区;设有9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有教职员工3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80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84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32000余人。

参考文献著作格式 本刊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与正文中的标示序号、格式一致。主要责任者(姓先名后,英文不加缩写点)超过3人时,只写前3名,后面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应按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参照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 陈绍业, 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2]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集 [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4] 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 [R] 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二、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5]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 [J] 中国史研究, 1998, (3): 167–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 [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 四、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 五、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六、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P]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 七、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 http: ///pub/xt/980810–html,1998–08–16/1998–10– [12] 万锦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八、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

each other through their favorite a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大量新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丛刊》首次或屡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丛刊》为培养这一学科的新生力量做出了贡献。注重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当代性,鼓励独创性见解,热情扶持新生力量是《丛刊》的一贯指导方针。《丛刊》创刊之始,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年,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丛刊》首任主编,第二任是樊骏先生,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吴义勤、温儒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丛刊》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已经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全国核心期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成为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学中文系师生长久保存的参考书,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丛刊》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 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32开ISSN: 1003-0263CN: 11-2589/I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延误。二、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非经同意,电子邮件、软盘、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三、寄交打印稿需用A4纸单面打印;寄交手写稿,需用16开稿纸誊写清楚,一字(含标点符号)一格。欢迎附电子文本。请在文末标明来稿字数。四、来稿需有200字以下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并务请用另页附上:作者姓名、任职机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电子信箱。五、引文及注释:A.作者应对照原著认真核对引文,请勿直接从网上下载引文。B.注释采用尾注。必须准确标明1.作者/编者/译者;2.书名/文章题目;3.出版社;4.卷期/出版年月;5.页码等资料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码。C.引文注释范例:1.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2.②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1月,第20页。六、书评稿需寄一本样书。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书。稿酬从2008年起上调为60元/千字。 为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一期,全年12期,容量大大扩展了。还有一个变动,就是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既发表现代文学也发表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过去《丛刊》也发表过少量“当代”的文章,时限主要是“文革”之前的,更明确把“当代”的研究也纳入刊发的范围,但要求是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性论文,不发表一般的评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学科,没有必要再细分,“打通”才有利于视野展开,有利于研究深入。至于定位在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评论性刊物,两者的功能及读者需求上都是有差异的。 为加强当代部分的编辑工作,《丛刊》编委会增聘了一些偏重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编辑部将得到充实,审稿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创刊,至今32年了。三十多年来,本刊始终致力于引领现代文学研究方向,呈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成果,扶植现代文学新进的学者,支撑本学科的建设。本刊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一心靠学术品格与刊物质量,靠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跻身全国人文社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行列,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常用的刊物之一,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丛刊》的风格是“持重”,这可以说是本刊的学术个性,也是办刊的传统。王瑶先生那一代奠定的刊物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是一直坚守的,走过来真不容易。 改版后的《丛刊》还是以学术为本,要保持她“持重”的风格。在当今比较浮躁的风气中,这“持重”的刊物个性尤显可贵,要坚持的确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同时,也会注意不断把握学界的脉动,办得更加活跃,更加大气,也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需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同时又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期刊,是文学馆的一个窗口。现代文学研究会实质性地参与了刊物的工作,与文学馆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改版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和读者作者密切联系,扩大与争取更多更好的稿源,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与编辑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们恳切期望学界朋友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支持《丛刊》,因为《丛刊》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我们大家切磋学问的平台,是交流成果、增进情感的美好园地。 吴义勤 温儒敏 2010年11月27日

10册,共3543000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罗尔纲,王庆成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三册为太平天国文书,包括从海外新发现的不少资料。第四—八册为清方记载,包括专著,自述,记录,日记,文书等几个部分。第九、十册为外文资料。太平天国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比较繁荣,研究资料和著作汗牛充栋。比较重要的有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26册,罗尔纲:《天平天国史料汇编》3册。王庆成《太平天国史译丛》3册等。通俗读物有罗尔纲《太平天国史》4册,崔之清《太平天国战争全史》4册等。 5册(不全),目前共3141000字,中华书局,最晚一册出版于2006年,张振鹍编辑。本编按照前言,应该有8册,不知何故只出版了5册。唯先生已经耄耋,不知何日可窥全豹。本编第一、二册收入中文资料,基本都是国家所藏清朝档案资料,只在第二册结尾有三种零散资料。第三,四,五册为法文资料,均从法国外交部,海军部,陆军部等所藏原件翻译辑录的。另本书主编有《中法战争史》一书,可看。 12册,中华书局 2002年出齐,戚其章编辑。第一,二,三册为清朝档案,均为原件辑入。第四册为辽东档。第五册为朝鲜档。第六册为中文,日文零散资料(中文居多)。第七——十册为日文资料选译。第十一册为英国外交文书。第十二册为台湾资料。本书主编有甲午战争著作多种如:《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书》《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甲午战争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晚清海军兴衰史》《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等。不幸先生作古,华夏又少一痴心之人。 6册,中华书局 2006年出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共3762000字。第一、二、三册为中文档案,起自1842年终于1911年,共2049件,均为第一历史档案馆原件辑录,共包括3类,第1类为清政府官方文书,包括上谕、奏折、咨文、禀文、函稿、电报、教案合同与清单等。第2类为清方保存的外交文书,主要系清政府与各国驻华使领馆员间的照会、函电、会谈节略等。第3类为馆藏档案中所附的各地反洋教揭帖、告白、公启,檄文等。第四册为法文资料选译,共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法国外交部的《外交文书》(俗称“黄皮书”),主要选译了1894到1899年间的相关档案。第二部分是法国里昂年鉴出版社出版的《传信年鉴》中的《耶稣会士书简集》中有关中国的部分。第五册为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选译,文件均从美国外交部公布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原件译出,起自1870终于1899。第六册为英国议会文件选译,文件均从英国议会公布的《英国议会文件》原件译出,起自1868,终于1892。本编所辑录的均为档案史料,其对清末历史的研究自然功不可没。但总体来说,研究教案的人才较少,至今也没有一部综合性较好的章节体作品出版。本编的优势不言而喻,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档案资料本身就存在佚失等不完整的情况,加上篇幅有限,能出版给读者的资料自然就更有限了。二是外文资料只有英美法的,而其他的俄,日,德,奥等也有相当的教案资料还没有发掘。三是不论中文,还是外文,等缺乏第三方的叙述资料,如民间态度,传教士和清朝官僚勾结等等。本编第六册附录附有参考资料,其中中文123种,外文也有100余种。就中文而言,没有一种辑入本编 8册,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版,章开沅主编。本编与1957年出版的《辛亥革命》(资料丛刊本)体例有所不同。前书“为使读者容易掌握材料,决定以历史事件为主,按时代先后为序,每一事件,选择一些主要的或基本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以便说明问题”。这种编排方法的好处是问题明确,资料集中,条理井然,对于初涉辛亥革命研究者诚然颇为方便。但其不足之处,则是原始材料在剪裁中易于割裂,往往损害其前后连续性与完整全貌,而同时又难以避免前后叙事的交叉重叠。所谓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历史资料,最需注意的就是尽可能保持其原生态,不宜过多加以剪裁并重新组合。因此,本编,特别注意保持史料自身的完整与本来面目,以免渗入编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预设判断,影响读者对史事的客观解读。本书大体上按文献类别结集,然后尽可能依时间前后循序编排,这样庶几可以避免将原始史料削足适履纳入既定认知框架的弊病。辛亥革命在近代史研究中是比较繁荣的,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 有《辛亥革命史事长编(套装全10册)》,金冲及等有《辛亥革命史稿》4册,章开沅有《辛亥革命史》3册等。《续编》原本拟撰《立宪运动》,不知何故,未能实现,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有《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可参考。以上共18部(《北洋军阀》用章伯锋版),126册。不过是近代史的冰山一角罢了。台湾文海出版社 出版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100辑,收录资料870余种,订为1181册。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

郭沫若主编《中国近代史稿》 张海鹏(近代史研究所) 专著: 1、《中国近代史稿》(3册;合著),人民出版社,1978、1984 2、《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60/千,图:548/ 幅,长城出版社,7 3、《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2 ;缩小本,中国地图出版社,12 4、《中国军事史略》(合著 ),自撰65/千,军事科学出版社,3 5、《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6、《<历史不能忘记>丛书: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开篇语》(合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9 7、《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合著),410/千,甘肃人民出版社,12 8、《辛亥革命史话》(合著),95/千,社科文献出版社,9 9、《刘大年集》(论文集),380/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 10、《国耻百谈》(合著),中华书局,2001 11、《日本教科书问题评析》,298/千,社科文献出版社,2 12、《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中国近代史研究》(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6 13、《东厂论史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1

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是台湾文海出版社于1966年10月至今陆续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历史学家沈云龙担任主编。该丛刊现已出版至三编,分别是:《近代中国史料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计已编成出版正编一百辑、续编一百辑、三编一百辑。该丛刊所收录的史料包括档案、奏疏、政书、笔记、日记、函牍手札电文、年谱、诗文集、经世文编、传记(碑传)等,内容广泛且丰富,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pdf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K_iu4i1eA 密码:0pdu书名:中国近代史作者:蒋廷黻豆瓣评分:5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6页数:288内容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37年开始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历战火淬炼,迎来新生。百年之中,中华民族从“中古”状态的“老大帝国”,蹒跚前进、趔趄前行,逐渐转型成为“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便记录于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之中。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近代史,以六万多字的篇幅,简要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华民族“走出中古”的历程。凭着强大的综合能力,蒋廷黻先生摒弃了繁琐的考证和史料堆砌,为读者梳理出了近代中国发展的清晰脉络,论述生动,观点深刻,好读而耐读;第二部分为附录,包括《琦善与鸦片战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及多篇时论,首次完整展现蒋廷黻先生的史学观点和个人见解。作者简介:蒋廷黻,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曾任中华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等。身兼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双重身份,使其既具有历史学家的深邃视野,又具有政治学家对局势的深刻洞见。相比于单纯的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对历史的解读,少了一些书生气,而能深入“历史现场”,对历史事件进行切身而深入的解读,尤为一般史家所不及。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4nzm书名:中国近代史作者:蒋廷黻豆瓣评分:5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6-6页数:288内容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37年开始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历战火淬炼,迎来新生。百年之中,中华民族从“中古”状态的“老大帝国”,蹒跚前进、趔趄前行,逐渐转型成为“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便记录于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之中。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近代史,以六万多字的篇幅,简要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华民族“走出中古”的历程。凭着强大的综合能力,蒋廷黻先生摒弃了繁琐的考证和史料堆砌,为读者梳理出了近代中国发展的清晰脉络,论述生动,观点深刻,好读而耐读;第二部分为附录,包括《琦善与鸦片战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及多篇时论,首次完整展现蒋廷黻先生的史学观点和个人见解。作者简介:蒋廷黻,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曾任中华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等。身兼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双重身份,使其既具有历史学家的深邃视野,又具有政治学家对局势的深刻洞见。相比于单纯的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对历史的解读,少了一些书生气,而能深入“历史现场”,对历史事件进行切身而深入的解读,尤为一般史家所不及。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下载

10册,共3543000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罗尔纲,王庆成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三册为太平天国文书,包括从海外新发现的不少资料。第四—八册为清方记载,包括专著,自述,记录,日记,文书等几个部分。第九、十册为外文资料。太平天国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比较繁荣,研究资料和著作汗牛充栋。比较重要的有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26册,罗尔纲:《天平天国史料汇编》3册。王庆成《太平天国史译丛》3册等。通俗读物有罗尔纲《太平天国史》4册,崔之清《太平天国战争全史》4册等。 5册(不全),目前共3141000字,中华书局,最晚一册出版于2006年,张振鹍编辑。本编按照前言,应该有8册,不知何故只出版了5册。唯先生已经耄耋,不知何日可窥全豹。本编第一、二册收入中文资料,基本都是国家所藏清朝档案资料,只在第二册结尾有三种零散资料。第三,四,五册为法文资料,均从法国外交部,海军部,陆军部等所藏原件翻译辑录的。另本书主编有《中法战争史》一书,可看。 12册,中华书局 2002年出齐,戚其章编辑。第一,二,三册为清朝档案,均为原件辑入。第四册为辽东档。第五册为朝鲜档。第六册为中文,日文零散资料(中文居多)。第七——十册为日文资料选译。第十一册为英国外交文书。第十二册为台湾资料。本书主编有甲午战争著作多种如:《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书》《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甲午战争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晚清海军兴衰史》《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等。不幸先生作古,华夏又少一痴心之人。 6册,中华书局 2006年出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共3762000字。第一、二、三册为中文档案,起自1842年终于1911年,共2049件,均为第一历史档案馆原件辑录,共包括3类,第1类为清政府官方文书,包括上谕、奏折、咨文、禀文、函稿、电报、教案合同与清单等。第2类为清方保存的外交文书,主要系清政府与各国驻华使领馆员间的照会、函电、会谈节略等。第3类为馆藏档案中所附的各地反洋教揭帖、告白、公启,檄文等。第四册为法文资料选译,共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法国外交部的《外交文书》(俗称“黄皮书”),主要选译了1894到1899年间的相关档案。第二部分是法国里昂年鉴出版社出版的《传信年鉴》中的《耶稣会士书简集》中有关中国的部分。第五册为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选译,文件均从美国外交部公布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原件译出,起自1870终于1899。第六册为英国议会文件选译,文件均从英国议会公布的《英国议会文件》原件译出,起自1868,终于1892。本编所辑录的均为档案史料,其对清末历史的研究自然功不可没。但总体来说,研究教案的人才较少,至今也没有一部综合性较好的章节体作品出版。本编的优势不言而喻,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档案资料本身就存在佚失等不完整的情况,加上篇幅有限,能出版给读者的资料自然就更有限了。二是外文资料只有英美法的,而其他的俄,日,德,奥等也有相当的教案资料还没有发掘。三是不论中文,还是外文,等缺乏第三方的叙述资料,如民间态度,传教士和清朝官僚勾结等等。本编第六册附录附有参考资料,其中中文123种,外文也有100余种。就中文而言,没有一种辑入本编 8册,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版,章开沅主编。本编与1957年出版的《辛亥革命》(资料丛刊本)体例有所不同。前书“为使读者容易掌握材料,决定以历史事件为主,按时代先后为序,每一事件,选择一些主要的或基本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以便说明问题”。这种编排方法的好处是问题明确,资料集中,条理井然,对于初涉辛亥革命研究者诚然颇为方便。但其不足之处,则是原始材料在剪裁中易于割裂,往往损害其前后连续性与完整全貌,而同时又难以避免前后叙事的交叉重叠。所谓原始史料或第一手历史资料,最需注意的就是尽可能保持其原生态,不宜过多加以剪裁并重新组合。因此,本编,特别注意保持史料自身的完整与本来面目,以免渗入编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预设判断,影响读者对史事的客观解读。本书大体上按文献类别结集,然后尽可能依时间前后循序编排,这样庶几可以避免将原始史料削足适履纳入既定认知框架的弊病。辛亥革命在近代史研究中是比较繁荣的,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 有《辛亥革命史事长编(套装全10册)》,金冲及等有《辛亥革命史稿》4册,章开沅有《辛亥革命史》3册等。《续编》原本拟撰《立宪运动》,不知何故,未能实现,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有《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可参考。以上共18部(《北洋军阀》用章伯锋版),126册。不过是近代史的冰山一角罢了。台湾文海出版社 出版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100辑,收录资料870余种,订为1181册。

中国近代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蒋廷微-bi链接: _O8-g1yg 提取码: e834

  • 索引序列
  • 中国近代教育文献丛刊
  • 中国近代文学文献丛刊
  •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
  •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pdf
  • 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