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甘肃地质杂志电话

甘肃地质杂志电话

发布时间:

甘肃地质杂志电话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地质灾害勘查资质,施工资质应该正规单位都可以吧` 甘肃省环境监测总站

一、内容概述地质灾害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主要包括地质灾害调查野外数据模型、野外数据采集软件、野外数据采集桌面系统,构成了野外调查数据准备、桌面调查数据采集、汇总的一体化全流程工作系统。软件系统以《全国县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建库指南》和《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指南》的野外采集表所规定的内容为基础,定制了基于桌面机和掌上机的“地质灾害调查野外数据表”录入模板,包括滑坡表、崩塌表、泥石流表、不稳定斜坡表、地质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等调查内容。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开放式的系统构架,采用NET Framework;系统流程控制和数据存储采用XML进行描述,基本实现了开放式构架的模板定制。系统采用了基于标准Windows的操作风格,简单实用。系统基于定制界面生成的录入程序框架和固定界面的录入程序框架,方便进行野外调查数据表的定制,简单、灵活、易用,扩展性能强;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字典定制,提高了操作效率和速度;提供了高效的树状管理方式,实现了对于灾害调查数据的树状管理,可将调查项目对应的调查点的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数据属性文件等进行归类管理。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桌面调查系统数据组织、地质灾害调查野外数据管理、桌面机数据浏览录入界面模板解释器和输入模块、基于手图定制和掌上机的数据发布、基于掌上机的图形浏览和输入接口功能、基于掌上机的动态录入界面模板解释器和输入功能。三、推广转化方式地质灾害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已开展了多次应用推广培训,培训调查人员近百人。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西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甘肃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进行了应用,得到了应用测试单位的肯定。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系人:曾青石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20号邮政编码:100081联系电话:010-62175557电子邮件:

我们单位地质灾害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工程甲级。

有四十多所。

甘肃地质杂志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珪。”碧绿的溪水仿佛能凝结成美丽的碧玉,泛白的波光如同能产出纯洁的白玉一般。“明明宝镜中,物物天照齐。”在好似一面明亮的宝镜一般的溪水中,世间万物都象天上的物品一样精致美丽。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甘肃地质杂志投稿

胡仲奎(甘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兰州 730000)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甘肃省地质资料馆在地质资料管理、社会化服务、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及地质资料电子文档长期可读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一些成果和经验。关键词 地质资料 信息化 建设 管理甘肃省地质资料馆成立于1956年,是全省地质矿产行业中馆藏最多、种类最全的专业技术档案馆。现馆藏地质资料共计7000余种,是全省地矿、有色、冶金、煤田、核工业、建材等多个地勘单位几代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的成果,是国家进行地质基础研究、发展经济、开发矿业的基础资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地质资料馆在馆藏建设、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1 搭建触摸屏地质资料查询平台地质资料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馆藏资源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甘肃省地质资料馆是政府对外提供地质资料服务的窗口,服务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形象。在此情形下,加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对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树立政府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甘肃省地质资料馆已经逐渐从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迈进,改变了以前重汇交轻服务、重保管轻利用、重收藏轻开发的传统管理方式。以前地质资料主要是以纸介质存储为主,保存管理不便,查找利用比较困难。2005年,我们充分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研制了触摸屏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搭建了计算机地质资料快速检索平台。截至2009年年底,我们已经建成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信息8770条,使阅者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查到所需资料,使地质资料的再利用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2 创建互联网地质资料目录信息发布系统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社会的主要载体,是提供地质成果、进行科技创新的再生能源,是国家极其宝贵的财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地质资料是支撑社会可持续经济发展、保障环境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地质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甘肃省地质资料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努力营造地质资料共享机制。于2006年构建了的地质资料目录信息社会化服务平台,建成了地质资料发布目录数据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地质资料目录信息6582条,为矿产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地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规划、农业及水利建设、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等领域提供查询服务,使这些领域的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有效查到所需资料,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 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制作甘肃省的地质资料相当丰富,但真正达到可在计算机上依法为社会提供查询的完整资料还相当有限,仍有大量的传统纸质资料需要转化为电子数据。为全面提升全省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在全国地质资料馆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不断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几年来,甘肃省地质资料馆应用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质量保障机制,使数字化成果符合国家、部的有关要求,目前已完成各种区域地质、矿产,区域水文地质,区域重力,区域地球化学,白银矿区、金川矿区、镜铁山矿区等大型矿区及一些重要成矿区带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地质报告的数字化工作1811种,占馆藏应数字化资料6000种的30%。4 模糊破损资料的修复工作地质资料自形成之日起,由于归档、保存、借阅过程中众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纸张的自然老化,造成资料不同程度的磨损与损坏。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一些手稿原件、刻印件文稿大部分已经模糊不清或拨损严重,很多正规出版的地质图件折叠处出现断裂掉块,蓝晒图大多已褪色、碎裂为若干小片。如不修复或重新复制,不仅利用不便,而且会加剧其破损程度。甘肃省地质资料馆现有地质资料8770档,经初步统计模糊破损资料约2500档,占馆藏资料的1/3。2006年以来,我们只对断裂、掉块的图件进行了裱糊修复,对于装订掉线的文字与表格进行了重新装订,这种修复工作目前只完成了800档。大量的修复如矢量化修复将在今后工作中安排。5 地质资料电子文档长期可读的保障机制随着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电子文档的安全存储、妥善保管和有效利用是当前急需探讨的关键。研究电子文档不同于纸质文档的形成特征,是制定科学的电子文档管理战略从而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点。甘肃省地质资料馆通过研究,认为只读光盘CD-R和DVD-R是适于存档的光盘类型。这种类型的光盘是只写一次式,可以确保存档电子文件不被改写,从而保证了记录的可靠性。光盘存档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了保证其信息的长期可读,需要逐步解决光盘存档的瓶颈问题,降低光盘存档的风险,建立其长期可读的保障机制。它涉及从光盘生产厂家到光盘应用机构,从光盘信息存储、保管到迁移,从技术层面到管理层面,无一不影响到光盘的可读性。因此,建立存档光盘长期可读的保障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电子文档存储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光盘的日常管理。同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由于制作材质不同,在环境条件控制、日常保养等方面自然也应有所不同。理论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加速片基的老化,金属层与空气接触会被慢慢氧化。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①归档光盘应作防写处理,避免擦、划、触摸记录涂层;②单片光盘应装盒,竖立存放,且避免挤压;③存放时应远离磁场、强热源,并与有害气体隔离;④环境温度选定在17~20℃,相对湿度选定在35%~45%;⑤源盘与其拷贝应放置在不同的地方。(2)光盘的有效性保证。光盘数据非常脆弱,计算机硬件或系统故障、软件故障、计算机病毒、光盘介质变形、盘片污点甚至微小的划痕都可能引起解码时发生错误,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管理的和技术方面的失当都可能导致光盘数据的损失。这些损失的数据中,有些是可以被恢复的,有些则是永远无法恢复。为保障光盘存档的有效机制:①要保证每个电子文件被正常读出、打开和运行,无感染计算机病毒;②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光盘与新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归档电子文件的载体转换工作;③光盘每满4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④平时提供利用时应使用拷贝件,一旦发现有文件损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立即要对该载体内存储的所有文件进行检验,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损坏的文件。近年来,我们从地质资料管理、社会化服务、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破损地质资料的修复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地质资料服务功能,强化地质资料的政府职能,使全省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今后我们更要在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方面积极探索,使全省的地质资料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甘肃省现有兰州、西峰、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7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站,共390个监测点,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8个。各分站隶属情况:兰州、西峰监测站隶属于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平凉、天水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武威、张掖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酒泉监测站隶属于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见表)。地质环境监测院仅对其进行业务管理,资料除直属的兰州站、西峰站全部资料归档属于监测院管理外,其他各分站仅提供国测点动态监测资料、年报和水情通报,各类原始资料和省测点资料归属地各地勘院管理。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全省地下水监测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黄河流域,监测面积为3km2,占全省国土资源总面积的50%。其中,酒泉、张掖、武威站属区域性监测站,位于北大河、黑河和石羊河,控制面积分别为80km2、8288km2、6380km2;其余各站均为城市水源地监测,监测控制面积较小,共5km2,其中,兰州400km2,天水5km2,陇西60km2,平凉67km2,西峰311km2。截至2008年末,全省共有地下水监测点390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8个,省级监测点315个,地级监测点17个。从左至右: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余志山、副院长兼纪委书记孙於春、院长黎志恒、党委书记邓国强、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赵成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甘肃省的地质环境监测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人工实地测量,测量装备均采用万用表、电线,监测数据采用人工填写,最后有专人负责录入计算机。四、信息化建设情况2008年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具体业务仍由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两家承担。时间为5月1日至9月30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重点区域为兰州、陇南、天水、甘南、临夏、定西、平凉、庆阳和白银9个地区。(一)预警数据传输气象数据和预警产品主要通过2M专线以专线方式传输,预警产品以甘肃省气象局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名义联合发布,以手机短信、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发布。在气象数据的传输频率上,兰州中心气象台在无降雨、小雨和中雨日,每天下午16:00~17:00通过2M专线将全省范围内的降水预报数据传输传到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中心;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持续连阴雨日,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将数据传输传到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中心。(二)预报预警流程收到兰州中心气象台发来的甘肃省境内未来24小时降雨预报数据以及前期实际降雨数据半小时内,监测院预报组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甘肃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等,结合当天的预报降水量、降水区域,以及降水累加值等资料,在已确定的降雨特征值基础上,分析判断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范围及其可能性程度,进行预报预警等级划分。监测院预报组将预报预警结果与监测院预报预警课题组会商,最终确定预报范围和级别。将预报预警范围和级别报院主管领导签发,并报省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审批。将预报预警结果通过2M专线传输到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中心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节目时,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结果主要通过甘肃电视台20点的天气预报节目发布,同时通过短信、广播电台和甘肃省气象局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省国土资源厅,通过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同时通过电话、短信、传真、E-mail等方式将预报预警结果通知预警地区国土资源局。最后,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存档。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2008年度发布地质环境公报1份,地下水动态监测年报7份,水情通报7份。在2008年主汛期,共发布了34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其中Ⅲ级28次,Ⅳ级6次,成功预报20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根据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群测群防”等防灾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2008年主汛期,全省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及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六、法制建设《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1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06〕45号。

青藏高原的地质调查研究已经有150 多年的历史,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19世纪的启蒙阶段;②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的奠基阶段;③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④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深化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到了与地质矿产调查有关的各个方面,以及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等领域,尤其在大地构造、地层、岩石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和隆升机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模式。这些研究工作的绝大部分都未具体涉及到研究区,但前期积累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本次研究工作有指导作用。由于有古青藏通道和现今的青藏公路通过研究区,因而历次沿公路的路线地质考察都对研究区公路沿线做了一定调查和研究工作。早在1879~1926年间就有少数国外地质地理学者和探险家沿着古青藏通道做过地理地质概略调查(青海省区域地质矿产局,1991);1954~1959年间先后有地质、石油、中国科学院等系统的研究人员沿青藏公路沿线及其邻近地区做过一些先导性的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1969~1972年期间,青海省地质局完成了1:100万温泉幅(I-46)区域地质调查,开创了该区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历史(表1-1;图1-2)。表1-1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简表图1-2 研究区开展过研究工作的区域1—1:100万地质调查区1:50万航磁测量区;2—中英考察路线和亚东—格尔木地学大断面范围;3—石油地质考察路线研究区;4—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范围A—温泉兵站幅;B—雁石坪幅;C—唐古拉山口幅;D—龙亚拉幅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法合作喜马拉雅地质考察队(1980~1982)、中国地质科学院、青海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对青藏公路沿线作了比较深入的地质构造研究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此同时,《青海省地质图(1:100万)》(1981)、《青藏高原地质图(1:150万)》(1982、1988)、《青海省区域地质志》、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1985)出版的《青藏高原地质演化》(1990)(英文版,1988)、《青海可可西里及邻区地质概论》(地质图说明书,1:50万,1994)等一批综合成果相继问世。自1984年起,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在本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矿产普查,填图区域已覆盖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包括赤布张错幅和温泉兵站幅、唐古拉山口幅和龙亚拉幅、雁石坪幅和索加幅。这些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是本次调查和研究的重要依据。1984~1987年期间,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区调综合大队完成了赤布张错幅和温泉兵站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了研究区的西北角,即N33°10′~34°00′,E91°30′~92°00′,面积约3436km2,约占本图幅面积的1/5。该联测图幅的主要成果包括:①基本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系统,地层划分较合理,侏罗纪地层研究较详;②基本查明了区内岩浆岩的分布规模,对侵入岩划分了侵入期次,对古近纪—新近纪火山岩取得了同位素测年资料;③对区内主要构造收集了一定的实际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总体轮廓比较清楚;④发现了一些矿化点及找矿信息,初步分析了矿产分布规律,指出了找矿远景区。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部分地质界线控制较差,对岩石、构造、矿产和部分地层的研究程度不够,实际资料比较欠缺;②白垩系和古近系—新近系无时代根据,接触关系未查明;③第四纪现代冰川调查缺乏实际资料;④部分地区没有实测,是利用百万资料和航片编制而成的。1990~1993年期间,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区调综合大队完成了唐古拉山口幅和龙亚拉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了研究区的南部,即N33°00′~33°20′,E91°30′~93°00′,面积约5154km2,约占本图幅面积的1/3。该联测图幅的主要成果包括:①确定了研究区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古近系渐新统和第四系;在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将中、上侏罗统划分为六个岩组,化石依据充分,并进行了较深入的沉积环境分析,对第四系划分采用了冰期划分方案;②对侵入岩采用了单元和超单元的划分方案,资料收集比较充分,较有依据地认定了同熔型(为主)和改造型两种成因类型,对形成环境提出了探讨性认识;③褶皱和断裂资料比较丰富,确定了温泉岩石圈断裂在区内的延伸和地表特征,对构造层作了比较合理的划分,结构基本合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下白垩统和古近系渐新统均无生物化石依据,在布曲乡窝布茸曲剖面的雀莫错组中出现了2m厚的灰岩层,其与该组以碎屑岩为主的总体岩性特征差异甚大,可能划分有误;②岩体同位素年龄资料太少,未查明划归上三叠统的火山岩产出状态和时代属性;③中侏罗统与上三叠统的平行不整合关系依据不足,褶皱构造缺乏综合处理,褶皱和断裂编号过于零散,将土门格拉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即“叠接褶皱带”)和唐古拉侏罗纪沉积盆地(即“边缘前陆盆地”)归属冈瓦纳大陆和澜沧江体系不合理,且澜沧江体系和怒江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建立原则没有论述清楚。1990~1993年期间,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区调综合大队完成了雁石坪幅和索加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了研究区的东北部,即N33°20′~34°00′,E92°00′~93°00′,面积约10380km2,约占本图幅面积的1/2。该联测图幅的主要成果包括:①查明了地层分布和出露情况,下石炭统、下二叠统、上三叠统、中上侏罗统的时代依据充分,岩组划分也较合理;②基本查明了岩浆岩的分布和产出状态,取得了较多的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资料;③基本查明了断裂和褶皱的展布及样式,较充分地论述了温泉岩石圈断裂在区内的延伸和地表特征。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上白垩统和古近系-新近系无时代依据;②下二叠统对比不够合理;③研究区所建立的中上侏罗统七个生物组合实际只有五个;④岩浆岩带缺乏依据;⑤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和盆地性质的确定依据不足。1995~1997年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藏项目经理部对羌塘盆地开展了石油地质调查,其中有两条石油地质路线穿越研究区,填制两条地质走廊(图1-2),精度控制在1:5万,成图以1:10万精度,测制了两条侏罗系剖面(1:2000)。所引用的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地层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地层清理时所建立的,剖面资料详细,但采集的化石稀少,建组依据不足,走廊域控制宽度仅2~5km,范围狭小,相应的地质界线难于向两侧延展,应用有限。《青海地质矿产志》(1991)、《可可西里—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1997)、《青海省岩石地层》(1997),其中《青海省岩石地层》对研究区及邻区进行了地层清理,是本次建立岩石地层单元和地层划分的基本依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仍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1)研究区部分地区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于十余年前,由于受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总体研究程度还很低,加之缺乏新的填图理论和方法,以上资料的内容、质量和数量已远不能满足当前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需要,更不能与国际接轨,迫切需要更新。(2)由于图幅区横跨西藏和青海省两个行政区划,前期研究中交替或混合使用一些组名,突出表现为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增加了地层对比和清理的难度。另外,在邻区已出版的1:20万区调图幅中,有些地层单元并没有统一命名,有些虽然引用同一组名,但内涵延伸或与原始建组剖面相去甚远,这在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红层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区侵入岩和火山岩除少部分有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资料外,其余基本上无可靠的岩浆演化和侵入期次划分依据。(3)对广泛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的中生代海相地层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仅限于路线调查和部分剖面研究,加之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填图理论和方法,尚未建立区域地层格架,而且也未开展羌塘盆地性质、充填序列、充填模式、物源和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更未涉及羌塘盆地与金沙江缝合带耦合关系的填图和图面表达。(4)对广泛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的古近纪-新近纪陆相地层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仍限于路线调查和部分剖面研究,由于受到比例尺的限制,已完成的路线地质调查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填图理论和方法,区域性对比研究不够,尚未开展古近纪-新近纪盆地沉积地层格架和盆地分析,也未将其纳入到研究印亚板块碰撞及碰撞后的沉积响应和构造变形的高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工作。(5)研究区位于长江源头沱沱河流域,第四纪沉积盆地和活动构造发育,成因类型复杂,研究区尚未开展系统的第四纪地质填图和生态地质填图,对活动构造和活动沉积盆地研究不够。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任务书和项目设计书,我们开展了本项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本项目研究工作始于2002年,历时4年。参加人员包括:李勇、李亚林、陈礼富、段志明、周家云、王金元、罗梅、赵永成、张玉修、王谋、白宪洲、黎兵、金炜、李永昭、康沛泉、邓明生、刘肇昌、魏沫潮、毛燕石、李晓平、杨武年、夏进刚、张德林、魏德华、高荣广、李建林、刘学沛、徐仁发、陈立春等29人。本书第一章由李勇执笔;第二章由李勇、张玉修、白宪洲、周家云、段志明、李永昭、康沛泉、魏沫潮执笔;第三章由段志明、毛燕石执笔;第四章由李亚林、段志明执笔;第五章由李亚林执笔;第六章由王谋、周家云、张玉修执笔;第七章由李勇执笔。全书由李勇、李亚林审编定稿。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翟刚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庄育勋研究员,西北项目办李荣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玉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拴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有关工作人员,陕西地质调查院王根宝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青海地质调查院张雪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甘肃地质调查院龚全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疆地质调查院王克卓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赵树铭高级工程师,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张二朋研究员、王建辉经济师,西宁及格尔木工作站孙海轩及全体工作人员,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教授、副校长黄润秋教授、倪师军教授、徐仕海研究员、李金成副院长、刘登忠教授、肖渊甫教授、王成善教授、陈洪德教授、伊海生教授、林金辉教授、黄继钧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上述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甘肃地质杂志官网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地质灾害勘查资质,施工资质应该正规单位都可以吧` 甘肃省环境监测总站

。寒溪寒冷的溪流。 唐 卢纶 《送万巨》诗:“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唐 杜牧 《访许颜》诗:“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 宋 郑刚中 《山斋赋》:“或无饵而钓寒溪,或带经而锄晚日。” 寒溪 本名杨振华,地质工人,200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工作之余,有百余篇文稿散见于《甘肃地质矿产报》、《阳关》、《北方作家》、《河北国土资源》等报刊杂志,作品曾多次获奖。2005年被酒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列为重点培养作者,2009年参与创办肃北县文联会刊《党河源》季刊,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甘肃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

贪污分子比数多

1903年1月23日王曰伦 出生于山东省泰安普通农家子弟,自幼天资聪慧,父母决心省吃俭用将其培养成材。1916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1920年初中毕业。之后,因家庭再没有余力供他上学,被迫中断学业。由于王曰伦聪明好学名传乡里,有几家较富裕的父老资助王曰伦继续求学,得以考入山西大学预科。 1923年,抱定“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升入山西大学工程学院采矿科。1927年毕业,任瑞华地质调查研究会技术员。 1923年,王曰伦正式升入山西大学工学院采矿科,从此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与地质事业结下良缘。经过4年寒窗的大学生活,于1927年暑期毕业。在大学期间,王曰伦不仅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图将来报效祖国,而且关心时局变化。“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参加了罢课,抵制英货运动,还曾在海子边公园进行演讲,揭露英美帝国主义侵略和基督教文化侵略的真相。学习“五四”运动的新青年杂志,树立真正的人生观。1927年 毕业于山西大学(今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采矿科。1927-1929年 任瑞华地质调查研究会技术员。1927—1941年,王曰伦主要在福建、广西、云南、湖南、贵州、四川、河北、山西等地区从事岩石、构造、地层等基础地质及有关铁、铅锌、锑、锡、磷、煤矿等矿产资源研究,并于1927年发现了山西西马坊镜铁矿。 1929年被招收到北平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工作,至此,他真正开始了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地质科学研究事业。1929年,与孙健初在热河滦平发现了三家子铁矿,1931年发现昆明—东朵樱一带磷矿线索,1937年又发现昆明北乡中邑村磷矿线索。 1929-1940年间,在西南地区研究寒武纪及志留纪地质;1943-1949年,研究调查西北地区地质矿产;50年代,研究前寒武纪地质,第四纪冰川地质,以及铁矿资源;60年代,进一步研究前寒武纪和第四纪地质;70年代,则致力于铁矿资源调查研究。王日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在地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以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造诣最深,同时,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地层古生物、石油地质、煤田地质、第四纪地质等学科也有较深研究,且有独到见解。先后发表论文、著作和报告百余篇。这些成就使王曰伦成为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29-1934年 任北平农矿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0—1934年任北平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5—1937年在贵阳地质处工作,1938—1941年任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主任,1942年任甘肃地质矿产调查队队长,1943—1949年8月任兰州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所长。 1934年,高振西等建立了蓟县震旦系标准剖面,已被国家列为唯一的地层剖面自然保护区。自高振西建立这条剖面后,对其上界划在何处众说纷纭。王曰伦为完善这条剖面,并与南方三峡地区同名地层对比,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王曰伦以燕山区为工作重点,以蓟县和北京西山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府君山组与景儿峪组之间有不整合面,以后,在辽东、吉林、太行山及嵩山等地,均发现类似的不整合。 1937年,他发现了黔东震旦纪冰碛层,为地层对比找到了可靠依据。 中国是否发育有第四纪冰川,在地质界有过长期的争论,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未曾发育第四纪冰川。 以后,王曰伦又在北京西山及太行山等地对第四纪冰川进行仔细研究。1942年5月下旬,王曰伦奉命担任甘肃地质矿产调查队队长,对永登、民和、西宁等地煤、石油及石膏等矿,皋兰、临夏、定西等地的地质矿产进行了调查。1943年春,又奉命组建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并任所长。从此在西北各省开展了大面积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曰伦任兰州地质调查所所长、甘肃省企业厅地质师,1951—1955年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北京地质调查所、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工程师以及221勘探队副队长。 王曰伦及其同伴在西北地区所做的贡献,旧中国落后,西北地区更落后,足以使人们看到在当时从事地质工作是何等的艰难,而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王曰伦及其同伴又是如何作出了巨大贡献。7年中,王曰伦组织和参与了对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的煤、石油、石膏、铁、铜、钨资源调查。3次组织考察队对祁连山、白银厂、六盘山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尤其对陕、甘、宁、青、新等省进行了大量基础地质工作,填制1/20万地质图18幅(每幅经宽一度纬高40 分),区域地质图9幅,详测矿区图14幅,概测矿区图34幅,甘肃省1/50万地质图一幅。编写岩矿专著16种,地质及其他50余种,煤矿汇报一册。发现铁、铬、硫磺、重晶石矿、煤田、油田多处。这些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开展西北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为开发西北各省矿产资源、加速西北地区社会主义建设起了巨大作用。1943-1949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所长。1949-1950年 任兰州地质调查所所长、甘肃省企业厅地质师。1950年,他在五台山区进行古老岩系中的铁矿资源调查时,就注意到花岗岩、闪长岩(或玄武岩),与大理岩、片岩及石英岩等相间出现的现象。王曰伦于20世纪50年代初纠正了美国学者威利斯和布莱克韦尔德1903—1904年所建立的五台山区前寒武纪地层系统,改正和厘定了五台山区变质地层的层序,这是我国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做出的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成果,把我国前寒武纪地层研究推到了新高度。他重新确立的威利斯的五台系和滹沱系的层序,不仅使五台山区地层恢复了本来面貌,理顺了层序,而且为解决我国古老地层层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岭东段地区前寒武纪构造及地层层序曾由中外学者做过研究,特别是1956年中苏组队,对该区进行了正规系统性区域填图工作,并建立了地层层序,被我国多数地质工作者所确认采纳,并以此和五台地区的滹沱群对比,作为前震旦系的古老基底。王曰伦当时受地质部聘请为秦岭区域测量指导员,发现所定地层层序有构造重复、新老倒置的现象,但未被苏联专家所重视。 王曰伦为我国寒武纪特别是前寒武纪地层研究付出了巨大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对许多重大地质问题有独到见解,其中绝大部分观点和看法被以后的研究证明是正确的。他同时还对我国第四纪地质及冰川研究同样有过重要贡献。 1951年,王曰伦与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地区,论证了周口店地区发生过更新世冰川作用,发现北京猿人是一个间冰期产物,山顶洞人是另一个间冰期产物。这样就把猿人化石与第四纪冰川联系了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我国是否有第四纪冰川的争论。他们合著的《周口店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观察》一文,得到李四光的高度赞誉。 1951-1953年, 任北京地质调查所、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工程师,地质部221 勘探队副队长。1956年 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矿床室副主任。1956-1965年间,他又在蓟县震旦系中的串岭沟组、大红峪组及其他地层中注意到层状的中基性、碱性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具有清楚的气孔和枕状构造以及其他火山组构特征,与之共生的沉积岩为标准的海相岩层,而且含有藻类化石。1966年,在四川拉拉山铜矿、云南大红山铁矿都发现有火山岩。1957年孙云铸将此不整合命名为蓟县运动。当时有人以在府君山组没有找到生物依据等为由,对此持否定态度。王曰伦又经过断断续续5年的野外工作,终于在1963年秋天于景儿峪村北的府君山砾岩中发现了大古油栉虫化石,使这一问题彻底解决。另外,自蓟县震旦系剖面建立以后,中国地质界就习惯于将其与1924年李四光在长江峡东建立的一套震旦纪地层视为异相同时产物。 1958年,王曰伦在参与指导编制《中国先寒武纪地质图》和《中国的先寒武纪》地层总结时,根据当时掌握的有限的生物地层资料及同位素年龄资料,提出南北方震旦系属于异系同名,根本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可能属于上下关系,南方震旦系应归入古生界,蓟县震旦系则属于元古界。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基本上肯定了这个论点。后来的研究证明王曰伦20世纪50年代末的论断符合实际情况。 1958年,王曰伦对这种划分方案提出异议,并在大石门石英砂岩的夹层中发现了莱德利基虫化石,证实大石门石英砂岩同于下寒武系底部碎屑岩系。 1959年,在全国前寒武纪铁矿地层现场会议上,王曰伦做《嵩山地层》专题报告,经与会专家现场考察与讨论,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地层问题,对嵩山区前寒武纪地层顺序基本取得了一致认识,王曰伦的分层方案为河南省地质局广泛采用。 1957-1963年 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前寒武纪地质及变质岩研究室副主任 。1960年,他在太行山区考察前寒武纪地层时,就注意搜寻第四纪冰川遗迹。1960年,王曰伦在太行山区考察前寒武纪地层时也对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了研究。1961年,又同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同事对太行山地区进行了综合地质考察,初步建立了黄壁庄地区,井陉地区,元氏、赞皇、高邑、临城、邯郸一带的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地层系统,将太行山东麓第四纪初步划分为冯村冰期、黄壁庄冰期、赞皇冰期和北冶冰期4个冰期与间冰期。 1964年,曹照坦等在王曰伦指导下,将上述成果在《太行山东麓漳河—滹沱河间第四纪冰川现象》一文正式发表。基本上奠定了太行山东麓第四系划分的基础,在解决华北平原工农业生产所遇到的地质问题方面起到了“开门钥匙”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王曰伦根据国家建设之所需,又以很大的精力进行了铁矿资源研究,对找矿实践和矿床学理论研究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时他已是七旬老人,仍与他的同事们亲自考察了河北、山西、新疆、海南等省区内几十个地区的接触交代型或其他成因的矿床,做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传统的接触交代型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王曰伦根据实地考察认为以河北邯邢式铁矿为代表的所谓接触交代型矿床属于海相火山成因矿床。他在《中国海相火山—沉积成矿理论及其相关地质问题》一文中概述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构想,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王曰伦去世后,他的学生们按照他的基本观点完成了《中国海相火山—沉积成矿理论及相关地质问题》专著。 1970-1971 年,在研究山西平顺西安里铁矿时在其围岩奥陶系灰岩中发现很多海相海底火山喷发物。同年,在邯邢铁矿中也见有海相火山岩成矿证据,而且随着研究进展,海相火山岩证据愈益充分,证明邯邢式铁矿与侵入接触交代矽卡岩成矿理论有矛盾,因此初步提出海相火山成矿理论观点。

甘肃科技杂志地址电话

甘肃科技 ISSN: 1000-0952 CN:62-1130/N,甘肃省科技情所主办,是正规期刊,投稿邮箱为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詹家拐子89号邮政编码:730030

刊名: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办: 甘肃省科技情报所周期: 半月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0952CN: 62-1130/N邮发代号: 54-7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甘肃科技曾用刊名:甘肃科技情报创刊时间:1987《甘肃科技》是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指导类科技期刊。设有决策参考、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情报工作、研究与探讨、建设科技、医学研究、农林园地等栏目。该刊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

  • 索引序列
  • 甘肃地质杂志电话
  • 甘肃地质杂志
  • 甘肃地质杂志投稿
  • 甘肃地质杂志官网
  • 甘肃科技杂志地址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