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大全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大全

发布时间: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大全

链接:-TuBYRle4SbzMRlcJg 提取码:y39i本书解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有近5000年的历史。原始社会阶段从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元谋人所处时代开始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解释现代人们不为理解的词汇。

比较,首先足一个时间概念 -切文献都是各种知识的记录。时间就好似一个链条,它以“现在”为线索.前于此时谓之“过去”,后乎此音谓之“将来”:时间即历史,过去时间中产生的文献叫历史文献;现在即当今的文献叫当代文献。而“现在”,这个时间链条,是极不稳定且稍纵即逝的。当文献学家着手对某种当代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时候,它实际已经成为历史的存在物。所以本书使用的“历史文献”的时间概念。从属于的文献都是历史文献”的命题,在收罗文献时、尽可能予延至现在,从古代至建国以来的五十年,均沦述之。 其次,从学科体系来看,广义历史学包括自然界的变迁以及最初人类会活动发展的过程。内容涵盖十分广泛,广义的历史文献。它包括世界上的一切著作,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文学专指人类社会史,即所谓狭义历史学。历史学典籍则指古代各个阶段分类分录中的史部典籍,以及现代文。史、哲、经等分类中的文学著作、任何目录分类,都是相对的。因此,史部以外各部其实多属于史学文献,古今学考早有论说。章学诚《报孙渊如书》称.“承询《史籍考》事、取多用宏,包经而兼子集,不特如所询地理之类已也。”可见串氏所著《史籍考>,已不限于四部分类的史部典籍;章氏又有”六经皆史”的论题、这是指《六经》皆为史料。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作《史记》,就以《六经》为史料。他提出了“颁协《六经》异传,整齐自家杂语”的命题,广泛取材。但是,如果把四部典籍都视为历史文献.则是广义历史文献,它与一切文献没合区别,而失之于混淆;如果固守史部类日,必又失之于偏狭c“混而合之则不清.拘而守之则已隘”(章学诚:烛考释例女),即所谓“过犹不及”,太广大狭都是弊病。本书考察的历史文献,以狭义的支部典籍为主体,而概述广义的四部文献,别择其中的历史学史料文献.主次分明。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  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至今都是未解之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清末康有为断言它是西汉末刘歆伪造。但在刘歆以前《左传》已被许多人抄撮或征引过,故康氏之说也难成立。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作。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之间。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南宋吴□以后,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明代梅□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宋代刻本《尚书》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其中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秦誓》篇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共21卷。 • 周语3卷 • 鲁语2卷 • 齐语1卷 • 晋语9卷 • 郑语1卷 • 楚语2卷 • 吴语1卷 • 越语2卷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由于《左传》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历史文献学名词解释大全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所谓文献,文,是文本记载,献,就是口头相传的。文献的基本要素是: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一定的载体;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 全集 quánjí1)全部著作。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石唯庵残稿》:“拟俟异日求得徵君全集,再谋专刻矣。”(2)指一个作者,有时是两个或几个有关的作者,全部著作编在一起的书。如:《唐宋十大家全集录》;《鲁迅全集》。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中国古代史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和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易》:又称《易经》《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书》又称《尚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诗》:又称《诗经》,《诗三百》。《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 《春秋》:又名《麟经》,是鲁国的编年史

军事《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六韬》、《三略》。合称为《武经七书》。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文化《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尚书》、《诗经》、《易经》、《礼记》、《左氏春秋》合称“五经”。还有《韩非子》。春秋三传的价值也很大(《公羊专》《谷梁传》《春秋》)还有很多名著之类。历史《二十四史》,这个自己细查吧,不点了,除了各国历史之外,里面比较著名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地理《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科学《天工开物》、《齐民要素》、《梦溪笔谈》。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永乐大典》。

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闻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元朝马端临积二十余年功力著成《文献通考》,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并称为“三通”。《通志》,宋郑樵撰。本书是仿《史记》的体例,收罗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下迄隋唐之史料而编成的一部通史著作。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成书。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内容极广,包括了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纪传终于隋,礼乐刑政诸略止于唐,艺文、校雠二略止于北宋。此书发凡起例,贯穿各史书志,包举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源流,提供了有关古代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知识,在史学上颇有贡献。其最大价值在于“二十略”,除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五略多据前人典章加以论述外,余下十五略多为阐述个人见解,而且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等略亦颇有可取之处,有较高的文化史、学术史价值。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本。《古今图书集成》 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奉敕校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全书10000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汇编之下又分32典,典下分部,共6117部,每部设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无者缺之。它集古代图书之大成,搜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以及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工程技术、数学等各方面的资料,其中保存明代文史资料特多,西学传入也多有反映。此书不仅收罗丰富,而且分类细密,体例完善,检索甚为方便"十三经注疏正义“ 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发表于 2009-08-24 02:36:44 引用 1 楼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雪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评宋刻本书:“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7亿字,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约为原书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

文献 [ wén xiàn ]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wén xiàn ]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革命~。物理学~。参考~。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文件。

军事《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六韬》、《三略》。合称为《武经七书》。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文化《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尚书》、《诗经》、《易经》、《礼记》、《左氏春秋》合称“五经”。还有《韩非子》。春秋三传的价值也很大(《公羊专》《谷梁传》《春秋》)还有很多名著之类。历史《二十四史》,这个自己细查吧,不点了,除了各国历史之外,里面比较著名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地理《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科学《天工开物》、《齐民要素》、《梦溪笔谈》。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永乐大典》。

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闻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元朝马端临积二十余年功力著成《文献通考》,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并称为“三通”。《通志》,宋郑樵撰。本书是仿《史记》的体例,收罗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下迄隋唐之史料而编成的一部通史著作。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成书。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内容极广,包括了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纪传终于隋,礼乐刑政诸略止于唐,艺文、校雠二略止于北宋。此书发凡起例,贯穿各史书志,包举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源流,提供了有关古代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知识,在史学上颇有贡献。其最大价值在于“二十略”,除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五略多据前人典章加以论述外,余下十五略多为阐述个人见解,而且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等略亦颇有可取之处,有较高的文化史、学术史价值。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本。《古今图书集成》 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奉敕校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全书10000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汇编之下又分32典,典下分部,共6117部,每部设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无者缺之。它集古代图书之大成,搜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以及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工程技术、数学等各方面的资料,其中保存明代文史资料特多,西学传入也多有反映。此书不仅收罗丰富,而且分类细密,体例完善,检索甚为方便"十三经注疏正义“ 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发表于 2009-08-24 02:36:44 引用 1 楼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雪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评宋刻本书:“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7亿字,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约为原书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文献学名词解释大全

典章制度69、 分封制: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西周奴隶制国家建立时,分封贵族到各地为诸候,诸候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区,对周天子仅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因面在全国形成分裂割据的场面。后在春秋战国时逐渐被郡县制所代替。儒家维护分封制。70、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由春秋战国至秦汉逐渐新形成。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后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了以县统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为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部分。71、 爵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的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与先秦的性质有所不同,分赐爵与封爵。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帝、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72、 六部: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后由于添新部,六部之名被废。73、 御史台: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西汉时史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后改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时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成为封建国家的监察机关。历代多相沿不改。明初一度设置,后改为都察院。清因之,御史台之名遂废。74、 翰林院: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自唐玄宗李隆基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以起草诏制后,演变为草拟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学士。75、 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汉光武帝刘秀兴建。到宋代太学形成比较完整的学制。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对后代有很大影响。76、国子监:简称“国学”,封建王朝的中央教育机构。276年建国子学,为教育三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贵族学校。以后称国学或太学,隶属太常。北齐始立专署称国子寺。唐代改为国子监。唐国子监辖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学;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宋元以后加以合并,仅存国子一学。77、 书院:始于唐代。开元六年(718)设丽正修书院,置学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河应对。宋代书院为盛,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为四大书院。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研习儒家经籍,传播孔孟之道。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多数成为准备科学的场所。清末废除科举,书院改为学校。78、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丞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始于武帝时。有孝廉、秀才等科,为汉重要出仕途径之一。至唐初,王朝规定参加科目考试者可以自由报名,这样察举制就由一种地方长官推荐制度演变成了中央设科招考的科举制度。79、 征辟:汉代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和地方官都可自行征聘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与后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铨选不同。隋统一后,征辟制度消失。80、 明经:汉代出现的选举科目之一,至宋神宗时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文,故以明经为名。81、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保证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220年,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地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至隋废除。82、 进士科:隋以后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至唐被重视。宋以后其它科目多仅存空名,无足轻重,进士科成为科举制度的唯一科目。83、 科举制:是指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和以前的选举制度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从而被选拔作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先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以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为标科,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情况是有才能的士通过游说、上书、自荐获得官职,也有是根据对国家功劳的大小来选拔,再有是由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这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两汉时实行察举和征辟的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代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吸收汉代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这种不问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真正的开端。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设的科举制,使我国古代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宋朝在革除唐科举制的弊处之后,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和严密的科举制度,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元朝科举分乡试、府试和会试。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明代分乡试、会试,廷试(即殿试)。清朝的科举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具有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文科和武科都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种;制科由皇帝特诏举行;翻译科分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84、 府州县学:明代设于府、州、县的学校。85、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宇文泰所建。共二十四军。86、 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取代征兵制。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募兵制可以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兵源枯竭时会强行抓夫,给民间带来很大的骚扰和痛苦。87、 乡兵:由居民自动组织或政府组成的不脱产的武装力量,又称民兵,五代后晋开始征集,镇压过大小起义。88、 秦汉烽燧:秦汉时期边塞观敌报警系统。西汉时已有。89、 厂卫: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厂卫是合称。其性质同为特务机构,用刑残酷。90、 锦衣卫:明官署名。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护卫。洪武十五年(1382)是皇帝的耳目与爪牙。指挥史由皇帝的心腹担任。91、 军机处:官署名,清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由京王、大学士等充任,俗称军机大臣。其僚属为小军机,分满、汉四班。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要务,以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92理藩院: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初掌握蒙古事,后发展至蒙、回、藏、新疆等。9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北京条约》后设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的事务。1862。3成立。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次年《辛丑条约》签订,依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为六部之首。94、 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初建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下设佐领。满人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皇太极时,又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以后因人口增加,佐领数也增加,但旗数不变。 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缩小。以军事组织而言,八旗军队与绿营兵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以行政机构而言,八旗的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 直至清末,凡八旗成员称“旗人”,与州、县所属的“民人”以不同形式受清政府统治阶级的奴使。直至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才全部瓦解。

军事《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六韬》、《三略》。合称为《武经七书》。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文化《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尚书》、《诗经》、《易经》、《礼记》、《左氏春秋》合称“五经”。还有《韩非子》。春秋三传的价值也很大(《公羊专》《谷梁传》《春秋》)还有很多名著之类。历史《二十四史》,这个自己细查吧,不点了,除了各国历史之外,里面比较著名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地理《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科学《天工开物》、《齐民要素》、《梦溪笔谈》。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永乐大典》。

_mBtCyvuL1V2PT1I0IynjGbc-DBis6SQ_ZrOa19YAruXB35mVhn3G62b30oBEGaOUqD67NNs61KklP6H1VskGxoR_4GNW5bEtWvetdTjxIK太多了 复制不下百度文库自己看去吧

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闻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元朝马端临积二十余年功力著成《文献通考》,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并称为“三通”。《通志》,宋郑樵撰。本书是仿《史记》的体例,收罗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下迄隋唐之史料而编成的一部通史著作。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成书。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内容极广,包括了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纪传终于隋,礼乐刑政诸略止于唐,艺文、校雠二略止于北宋。此书发凡起例,贯穿各史书志,包举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源流,提供了有关古代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知识,在史学上颇有贡献。其最大价值在于“二十略”,除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五略多据前人典章加以论述外,余下十五略多为阐述个人见解,而且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等略亦颇有可取之处,有较高的文化史、学术史价值。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本。《古今图书集成》 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奉敕校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全书10000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汇编之下又分32典,典下分部,共6117部,每部设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无者缺之。它集古代图书之大成,搜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以及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工程技术、数学等各方面的资料,其中保存明代文史资料特多,西学传入也多有反映。此书不仅收罗丰富,而且分类细密,体例完善,检索甚为方便"十三经注疏正义“ 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发表于 2009-08-24 02:36:44 引用 1 楼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雪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评宋刻本书:“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诗经》(《诗》)、《尚书》(《书》)、《礼记》(《礼》)、《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该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79039卷,总字数将近10亿,可谓超级文化大典。《四库全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7亿字,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约为原书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 索引序列
  •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大全
  • 历史文献学名词解释大全
  •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 历史文献名词解释
  • 中国历史文献学名词解释大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