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人口与健康杂志官网

中国人口与健康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人口与健康杂志官网

人口与健康杂志是核心期刊。更名改版后的《人口与健康》杂志越办越好,成为全国卫健系统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的专业核心刊物。《人口与健康》杂志前身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是由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指导下的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权威性刊物,以指导工作、推进改革、聚焦热点、服务读者为宗旨,深受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的喜爱,一直与该杂志保持着深度交流,相互促进了工作的健康发展。《人口与健康》简介:伴随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2019年,杂志正式更名为《人口与健康》,将针对卫生健康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队伍的需求,放眼人口、立足健康,为各级卫生健康系统搭建一个理论学习、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互通信息、展示行业风采、反映基层情况的宣传平台。为契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举措,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卫生健康宣传队伍,借助更高平台,让宣传通讯工作更上新台阶。

中国人口教育宣传中心,作为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着充分的领域优势,多年来一直大力推进卫生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主要的传播平台有广播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影视宣传、图文宣传、社会活动。

人口与健康杂志官网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ara8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人口发展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一定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人口发展(population development)即人口的数量、质量和再生产的速度,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一)人口数量与健康  人口数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或时期人口的总和。1999年lO月,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预计2025年将达80亿,2050年为93亿。目前,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尤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过大、增加过快,超出了环境的承载与负担能力,加重资源危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人口数量过多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 据人口经济学家估算,社会人口每增加10%,就要消耗国民生产总值的3%~4%。人口增长过速导致人均消费水平下降,而人均消费水平与人群健康呈正相关。  2.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造成社会财富主要用于维持民众温饱的需要,而对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入减少,导致人群应享受的教育及医疗保健水平降低,最终必然影响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及人口质量。  3.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人口数量过多,使劳动力人口超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同时人口密度过大,为传染病的流行制造了有利的条件。  4.加重了环境污染和破坏 地球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坏会不断增大,人类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实际上,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人类健康,而且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结构与健康  人口结构主要指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等结构。其中与健康最为密切的是年龄及性别结构。  1.人口年龄结构 是指各年龄组在所有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评价的重点是老年人口和儿童少年人口,这两部分人口属于不能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非劳动人口。其物质消耗需要15~64岁年龄组的人口来负担。老年、儿童的人口比例,各国之间有较大的区别,发达国家负担老年人口.的比例较大,发展中国家主要负担在儿童。而总的负担系数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年龄结构与疾病的分布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老年人口疾病的患病率高,卫生资源消耗量大。随着社会向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对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沉重负担。联合国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全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全人口的7%为老年型社会。据世界银行预测:2030年全世界的60岁和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是1990年的3倍,达到14亿,其中80%来自发展中国家。  2.人口性别结构 是指男女两性人口分别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性比例平衡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素之一,性比例失调则是滋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从人类生物学的特点分析,人口的性比例能够保持自然平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受传统价值观、战争、社会生产需要及不适当医疗保健措施的影响,会出现性比例的失调。  (三)人口素质与健康  人口素质是指人类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包括人的身体素质、思想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等。人口素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身体素质是人群健康水平整体提高的表现 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人体的先天素质是遗传的,而后天的条件更为重要,包括营养、教育、医疗条件等。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表现为人群健康整体水平。  2.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基础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自身的社会化、生活活动、社会实践的统一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水平和理性能力。包括劳动技能、受教育程度、发明创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主要用社会中受过较好的正规教育的个体比例来衡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从而促进健康。  3.道德素质是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 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它包括政治思想、精神信仰、心理态势和行为等内容。人的道德素质影响人的社会行为方式。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群互助合作网络、提高社会凝聚力,促进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上这个网站,上面有很详细的介绍!!还有部分:国外健康网站积极健康杂志:健康:男性健康:健康杂志:(封面漂亮)精神与健康_html完美健康杂志健康新境界生活营养学健康杂志设计方面——BR杂志设计-htm视觉同盟:优秀杂志封面:杂志设计 设计网站东方视觉杂志封面_htmlID:

中国人口与健康杂志

根据首都高校期刊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课题组最近披露的初步研究结果,我国人口学核心期刊(中文)有17份,《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西北人口》《南方人口》《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人口动态》《人口战线》《福建人口》《人口情报与研究》《山东人口》《人口与优生》《人口杂志》《民族研究》《安徽人口》《当代人口》(数据有些陈旧,希望能帮到你)。

哎。。你想发什么文,我们可以给你免费咨询。

n《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n《人口与发展》、n《人口经济》、n《南方人口》

人口与健康杂志社官网

人口与健康杂志是核心期刊。更名改版后的《人口与健康》杂志越办越好,成为全国卫健系统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的专业核心刊物。《人口与健康》杂志前身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是由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指导下的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权威性刊物,以指导工作、推进改革、聚焦热点、服务读者为宗旨,深受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的喜爱,一直与该杂志保持着深度交流,相互促进了工作的健康发展。《人口与健康》简介:伴随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2019年,杂志正式更名为《人口与健康》,将针对卫生健康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队伍的需求,放眼人口、立足健康,为各级卫生健康系统搭建一个理论学习、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互通信息、展示行业风采、反映基层情况的宣传平台。为契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举措,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卫生健康宣传队伍,借助更高平台,让宣传通讯工作更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ara8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利:能够控制人口增长弊:缺少公平性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扩展资料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中科院在历史上的不同发展时期,曾先后提出过6个办院方针:第一个:按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规定的文教政策,改革过去的科研机构,以期培养科学建设人才,使科学研究真正能够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保健和国防事业的建设。(1950年)第二个: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78年)第三个: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1984年)第四个: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1987年)(注:1991年修改为: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第五个: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中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2002年)第六个: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简介

人口与健康杂志订阅官网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未来十五年的人口目标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其在人口与健康领域确定的发展思路之一,即是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点发展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为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出生缺陷率低于百分之三提供有效科技保障。 另三个发展思路包括: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纲要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为此,该纲要还将“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确定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计15--30岁年龄占人口的比例,提供以下数据供参考:中国人口现状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2005年07月26日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未来十五年的人口目标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其在人口与健康领域确定的发展思路之一,即是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点发展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为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出生缺陷率低于百分之三提供有效科技保障。  另三个发展思路包括: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纲要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为此,该纲要还将“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确定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89‰。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7亿和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 数据公报主要数据 ==  ■ 总人口:至2005年末628亿 流动人口:14735万  ■ 城镇人口:56157万 乡村人口:74471万  ■ 男性:67309万 女性:63319万  ■ 0-14岁人口:26478万 15-59岁人口:89742万 60岁及以上人口: 14408万  ■ 汉族人口:118295万 各少数民族人口:12333万  ■ 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人口:6764万 高中程度(含中专)人口:15083万  初中程度人口:46735万 小学程度人口:40706万  ■ 家庭户:全国共有39519万户 家庭户人口:123694万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13人  ■ 集体户人口:6934万户  (2006年3月16日新华网根据数据公报整理)  二、人口素质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01年(其中男性5年,女性51年),比1990年提高了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33%,比1990年时下降了55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42%、高中占59%、初中占93%、小学占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91%,乡村为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64亿,占总人口比重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24%。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你好,2014年度的已经过期了,现在要订也是订2018年的,你可以直接汇款到杂志社订的,当然订之前电话联系一下,一般杂志内部都有订阅电话的。

  • 索引序列
  • 中国人口与健康杂志官网
  • 人口与健康杂志官网
  • 中国人口与健康杂志
  • 人口与健康杂志社官网
  • 人口与健康杂志订阅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