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都市文化研究cssci

都市文化研究cssci

发布时间:

都市文化研究cssci

一、广东财经大学专业排名1、广东财经大学王牌专业名单省级名牌专业:市场营销,法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省部级特色专业:国际贸易,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社会工作,法学,财政学,市场营销,金融学,会计学广东重点建设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2、广东财经大学专业排名(按推荐人数排名)1 金融学 7(354人)2 法学 6(332人)3 会计学 8(329人)4 国际经济与贸易 3(228人)5 经济学 3(217人)6 税收学 6(125人)7 审计学 7(116人)8 财务管理 7(115人)9 财政学 5(95人)10 金融工程 7(82人)3、广东财经大学专业排名(按推荐指数排名)1 应用统计学 0(18人)2 汉语国际教育 0(9人)3 艺术设计 9(29人)4 广播电视编导 9(23人)5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9(13人)6 会计学 8(329人)7 播音与主持艺术 8(32人)8 应用心理学 8(17人)9 金融学 7(354人)10 审计学 7(116人)二、广东财经大学简介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5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5000余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三水校区坐落在三水森林公园旁。现有校舍约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万元,图书552余万册(含电子图书);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851项。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32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8人、副高职称教师404人,656人具有博士学位;有硕士生导师294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1人;拥有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2支省级教学团队、4支省级科研团队、5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聘任“南岭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16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1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人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项目,3人入选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4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16人。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培养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017年,学校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协议,共建国际商学院、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佛山研究生院、佛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以及现代服务业孵化和创新创业基地等“四院一基地”,突出实践创业、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国际化三个办学特色。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9%,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学科专业建设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4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金融、税务、保险、审计、法律、出版、工程、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艺术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科学研究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拥有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教育统计应用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商业智库;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2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87项,省部级项目357项,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1项。在《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48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39篇;出版各类著作211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特色栏目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社会服务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66位专家教授被聘为省市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应急管理顾问和省市人大立法顾问、财经顾问等。学校先后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广州市社科联共建“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校政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与广州合锦嘉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建南沙自贸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基地,与广州市税务局共建全国首个校政合作的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清远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东莞虎门镇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电子商务研究院,与广东省税务学会、博智税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互联网+财税研究中心,与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广州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研究院,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共建广东财经大学瑞华审计研究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共建广东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广东财经大学工作站,与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建广东省反垄断执法与大数据分析研究中心,与广东省翻译教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署了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区域/领域/行业特色高校开展“政产学研”集成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广东鸿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一点车金融研究院,与广东省美术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开平市、新丰县、广西贺州市等地方政府和多个行业、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打造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支撑,充分借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着力构筑教学与管理人员国际化培训平台:持续实施“专任教师海外访学工程”,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佩斯大学站和西澳大学站,分批选派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出席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参加课程学习或业务培训。着力构筑科学研究国际化合作平台:立项建设9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类项目;建成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教育交流中心和国际化教育项目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着力构筑应用型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平台:与国(境)外70多家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实施各类国际化教育项目;创办了3个中外合作本科实验班;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海外实践教学平台”德国基地、新西兰基地、意大利基地和阿根廷基地;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院校和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着力构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化交流平台:港澳台学生教育工作初具规模;积极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不断打造具有学校品牌和特色的计划外国际教育与培训项目体系,稳步扩大计划外国际化办学规模;与德国歌德学院合作成立了华南地区首家德语培训和德语考级权威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歌德语言中心”。

1、广东财经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国家特色专业序号 高校名称 专业名称 批次1 广东财经大学 市场营销 第二批2 广东财经大学 法学 第三批3 广东财经大学 金融学 第四批4 广东财经大学 财政学 第六批5 广东财经大学 会计学 第六批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税收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电子商务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序号 高校名称 专业名称1 广东财经大学 财政学2 广东财经大学 金融学3 广东财经大学 法学4 广东财经大学 审计学5 广东财经大学 电子商务6 广东财经大学 市场营销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市场营销广东省级名牌专业:市场营销、法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广东省级综合改革项目:立法学综合改革、应用心理学综合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改革、金融学综合改革专业2、广东财经大学专业排名(推荐人数)以下是广东财经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推荐人数1 金融学 7 (367人)2 法学 6 (352人)3 会计学 8 (342人)4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231人)5 经济学 3 (226人)6 税收学 7 (136人)7 审计学 7 (125人)8 财务管理 7 (121人)9 财政学 5 (102人)10 金融工程 7 (88人)3、广东财经大学简介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司法部共同建设,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为教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定点高校之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员。 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

“都市文化学”是国内最新的同时也是关注度极高的高校学科之一,它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世界性前沿学科。上海师范大学的都市文化研究始于1998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学科已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上海市重点学科都市文化学、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等学术平台,是国内都市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经过专家论证和教育部批准,从2007年开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都市文化学的首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招收都市文化学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该硕士点设有四个方向:“都市文化理论”、“西方城市史”、“中国城市史”、“都市文化史”,硕士生导师包括孙逊教授、陈恒教授、宋莉华教授、刘旭光教授、洪庆明副教授。他们都有各自的专长,富于学术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在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3个校学术创新团队,编纂出版学术期刊《都市文化研究》以及“社会与城市译丛”、“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象学术译丛”、“格致学术译丛”等大型丛书,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为硕士生开设了《文化研究导论》、《西方城市理论读本》、《都市文化研究方法论》、《西方现代都市生活研究》、《西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城市史》、《中国城市发展史》等课程。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于,学科综合性较强,是随着当前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进程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涵括了城市社会学、都市人类学、大众文化研究,乃至于分工更细的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由于提供了开放式的学术平台,本学科不仅整合了多种学科的力量、聚合了本校各专业的研究人员,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整体上极大地提升了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参与了现实的文化实践,特别是世博会设计布展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新闻、文化、城市规划宣传、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为上海市紧缺专业,毕业生在留沪、求职方面享有较大优势。

都市文化研究投稿经验

一般不受歧视,上师大还是很人性化的,不像沪上某些高校看出身的

我觉得竞争是蛮大的,不过只要弄清楚你要考试的相关内容就是复习资料,认真的坚持复习的话是没有问题的,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

“都市文化学”是国内最新的同时也是关注度极高的高校学科之一,它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世界性前沿学科。上海师范大学的都市文化研究始于1998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学科已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上海市重点学科都市文化学、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等学术平台,是国内都市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经过专家论证和教育部批准,从2007年开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都市文化学的首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招收都市文化学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该硕士点设有四个方向:“都市文化理论”、“西方城市史”、“中国城市史”、“都市文化史”,硕士生导师包括孙逊教授、陈恒教授、宋莉华教授、刘旭光教授、洪庆明副教授。他们都有各自的专长,富于学术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在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3个校学术创新团队,编纂出版学术期刊《都市文化研究》以及“社会与城市译丛”、“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象学术译丛”、“格致学术译丛”等大型丛书,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为硕士生开设了《文化研究导论》、《西方城市理论读本》、《都市文化研究方法论》、《西方现代都市生活研究》、《西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城市史》、《中国城市发展史》等课程。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于,学科综合性较强,是随着当前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进程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涵括了城市社会学、都市人类学、大众文化研究,乃至于分工更细的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由于提供了开放式的学术平台,本学科不仅整合了多种学科的力量、聚合了本校各专业的研究人员,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整体上极大地提升了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参与了现实的文化实践,特别是世博会设计布展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新闻、文化、城市规划宣传、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为上海市紧缺专业,毕业生在留沪、求职方面享有较大优势。

都市文化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都市文化研究是C刊。《都市文化研究》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1-2022)”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辑刊。《都市文化研究》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是有关都市文化研究的重要刊物。每期设置一个主题,设有当代都市文化、国际都市文化、都市文化史、文学中的都市文化、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影视与媒体中的都市文化、焦点人物、访谈、书评、新书推荐、名刊介绍、文献索引等定期或不定期栏目。核心期刊和c刊的区别核心期刊和c刊两者区别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录用率明显低于c刊,核心期刊对于论文的质量要求更高;核心期刊的审核周期更久,核心期刊审稿周期大概1-2个月,而普刊周期则1-2周就可以;核心期刊论文的篇幅较长。

一般不受歧视,上师大还是很人性化的,不像沪上某些高校看出身的

“都市文化学”是国内最新的同时也是关注度极高的高校学科之一,它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世界性前沿学科。上海师范大学的都市文化研究始于1998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该学科已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上海市重点学科都市文化学、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等学术平台,是国内都市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经过专家论证和教育部批准,从2007年开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都市文化学的首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招收都市文化学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该硕士点设有四个方向:“都市文化理论”、“西方城市史”、“中国城市史”、“都市文化史”,硕士生导师包括孙逊教授、陈恒教授、宋莉华教授、刘旭光教授、洪庆明副教授。他们都有各自的专长,富于学术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在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3个校学术创新团队,编纂出版学术期刊《都市文化研究》以及“社会与城市译丛”、“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象学术译丛”、“格致学术译丛”等大型丛书,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为硕士生开设了《文化研究导论》、《西方城市理论读本》、《都市文化研究方法论》、《西方现代都市生活研究》、《西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城市史》、《中国城市发展史》等课程。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于,学科综合性较强,是随着当前日益加速的都市化进程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涵括了城市社会学、都市人类学、大众文化研究,乃至于分工更细的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由于提供了开放式的学术平台,本学科不仅整合了多种学科的力量、聚合了本校各专业的研究人员,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整体上极大地提升了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参与了现实的文化实践,特别是世博会设计布展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新闻、文化、城市规划宣传、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为上海市紧缺专业,毕业生在留沪、求职方面享有较大优势。

都市文化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五四’时期一个角度的回溯与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4年10月出版)《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出版)《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9出版)《后新时期文化与文学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5出版)《文化的震撼和心灵的冲突:新时期文学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5出版)《旷野的呼声:中国作家与基督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1出版)《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 杨剑龙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08出版) 《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中篇小说卷》王铁仙、杨剑龙、刘挺生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1出版)《都市帝国与先知》孙逊、杨剑龙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6-08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杨剑龙、钱虹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07-03出版)《全球化中的上海与东京》孙逊、杨剑龙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7-10出版)《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08-10出版)《都市文化研究·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10-07出版)《双城记: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孙福庆、杨剑龙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6出版) 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建构和发展路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家,2011,(6)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J] 社会科学家,2011,(6)韩国抗日“义兵运动”的生动写照——评无名氏的《红魔》、《龙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移动电视与市民文化权益[J] 秘书,2011,(7) 国家、群体与个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0,(6) 民族国家视角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 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上海世博会效应与上海的转型及发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物欲世界中的温情——评徐则臣的短篇小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J] 名作欣赏,2011,(10) 杨剑龙,满建,李彦姝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J] 理论与创作,2011,(3) 新世纪城市文学的缺憾——以上海文学为例[J] 探索与争鸣,2011,(4) 论新世纪上海城市书写的长篇小说创作[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J] 世界宗教研究,2011,(3) 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关于《冲积期化石》的讨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10,(1) 论非基督教思潮与中国教会本色化运动[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 上海世博会主题公众论坛的文化阐释[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科学技术与人文内涵的融会——从巴黎世博会到上海世博会[J] 社会科学,2010,(4) 意象建构中的浓墨重彩——重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J] 理论与创作,2010,(2) “文章或有山林意”——论汪曾祺的游记创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探究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与文化精神——评李洪华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J] 秘书,2010,(5) 对“崇高”的反叛与颠覆——重读王朔的《顽主》[J] 阅江学刊,2010,(3) 论新时期至新世纪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潮流[J] 江汉论坛,2010,(6) 论鲁迅《野草》的词语悖反、母题悖论及其艺术张力[J] 学术月刊,2010,(4) 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评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 姚克与电影《清宫秘史》[J] 博览群书,2010,(7)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 中国名城,2010,(10) 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0,(8) “把它打碎之后进行重新组合”——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重读[J] 理论与创作,2010,(6) 取消文理分科之我见[J] 检察风云,2009,(5) 《论写作》:牢骚里的真感悟[J] 名作欣赏,2009,(7) 前言:张爱玲与她的散文创作[J] 名作欣赏,2009,(7) 论20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心态与叙事方式[J] 社会科学,2009,(4)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新世纪朱自清研究的观照[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谈音乐》:以纤敏的感受描摹音乐之美[J] 名作欣赏,2009,(9) 陶晶孙的《给日本的遗书》[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在人学与审美中探究文学精神——读王铁仙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J] 文学评论,2009,(3) 论基督教文化与冰心、许地山小说的叙事模式[J] 中国比较文学,2009,(3) 论新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文学现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一幅清新淡雅的风俗画——重读汪曾祺的《受戒》[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 论西方文艺中心论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J] 文艺理论研究,2010,(1) 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09,(7) 论《新青年》的封面与插图的文化韵味[J] 江汉论坛,2006,(1) 论先锋的上海与先锋的诗歌[J] 学习与探索,2006,(1) 论尹玲诗歌创作的主题意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底层生存与纯文学:面对时代的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 揭示华夏民族双重的精神悲剧——重读鲁迅的《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宗教信仰与当代伦理社会——重读《田野上的教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 论上海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2006,(6)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张鸿声教授以城市文学研究见长,学术专著《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是中国国内较早出版的城市文学研究专著之一。随后,张鸿声一直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专著《孤独与融入——中国新文学中的文化精神》将主要力量放在对城市文学的研究上,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将对海派文学的研究与中国30年代上海城市大众文化结合起来,从这一角度考察海派文学的特征;二是从中国城市的乡土形态看取其对海派文学的影响;三是从中国现代工业文化的角度,进行对现代城市文学的论析。从乡土文化、工业文化和大众文化进入现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可以见出张鸿声在这方面不断尝试突破的努力。从张鸿声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来看,其研究不仅出现了新的变化,而且逐渐形成某种成熟路径。博士论文《文学中的上海想像》不仅是对百年来关于上海文学的整体研究,同时也试图改变城市文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张鸿声认为,传统的城市文学研究成就巨大,但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在研究对象上,多数研究将城市文学看做独立的文学形态。这使某些虽属于城市题材但又不是典型城市文学的大量文本长期处于研究的空缺位置。第二,在方法上,他认为,传统的城市文学研究采用“反映论”模式,大都以题材为限定,并以坚定的社会学、历史学理论为基础,它忽略了在叙述城市时,城市意识与城市知识往往不等于城市客观经验。中国现代最典型的城市文学并不是写实的,反而以注重对城市心理感觉的现代主义创作居多。基于上述情况,张鸿声认为,传统的城市文学研究,强调的是城市之于作家的经验性,而忽视了文学的“文本性”。城市文学之于城市,绝非只有“反映”、“再现”一种单纯的关系,而可能是一种超出经验与“写实”的复杂互动关联。何况,城市经验之于作家,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城市的历史与形态和城市文学文本之间构成了极其复杂的非对应关系,这一切,可能会以对城市的不同表述体现出来。而城市叙述也绝不以城市题材为限,它可以存在于各种题材之中。所以,鉴于城市文学研究自身逐渐以“城市性表述”涵盖了“文学再现城市”,从概念上来说,“文学中的城市”要比“城市文学”能够揭示更多城市对文学的作用与两者的复杂关联。后者立足于城市题材与形态自身,揭示城市文学的发生、发展、流变过程以及其内在构成规律,基本上属于传统的文学研究或文学史研究;而前者并不局限于城市题材与城市文学形态,它更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它更接近文化研究。张鸿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文本中,经验与想像两者共存,那么,文学中的城市(如上海)究竟是经验中的,还是被想像意义所赋予的。如果假定也有后者,那么,它为什么被赋予意义,被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又是怎样被赋予意义的?他认为,文学中的上海,并不完全来自于经验叙述。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被赋予意义的城市,也即“文本上海”。在20世纪,它表现为一种现代性意义的堆积,甚至表现出某种现代性修辞策略,并主要被表达为国家意义与工业化意义,以此构成了“文学中的上海”强大的,也是被夸大了的现代性身份。此间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海,作为中国的首位城市,导致了人们对上海现代性夸大想像的叙述。其中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海派文学对于中国乡土也进行“城市想像”。对上海现代性的夸大表现的动机,源于世界主义背景下整体的对“中国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这一民族“想像的共同体”的向往。也就是说,上海充当了民族国家建构中有关国家与现代化意义的最大载体。这里,张鸿声虽然使用了安德森“想像的共同体”理论,但是又看到了现代城市文学在现代性表述中的中国本土性。他以“公共领域”为例指出,人们在认识上海现代性意义的同时,将上海等城市现代性夸大了。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把中国近代的绅商社会夸大为西方式的“公共领域”。由以上的思考,张鸿声提出了对于城市文学研究的一个变化,即由“城市文学”向“文学中的城市”研究的转型,由反映论式的城市文学研究转向注重城市意义表述的研究,并对其作了详细阐释。张鸿声的其他论文也可视为这种方法的具体实践。指出,左翼的城市知识其实就是国家知识,城市叙述扩大为国家意义的表现,其个体的城市经验几乎不存在。《子夜》对上海的叙述是茅盾对于国家问题的表达,城市构成了茅盾以上海表述中国国家性质的基础;他认为早期海派以“去历史”、“去东方”、“去乡土”的想像性表现,实现对上海的西方想像。海派的乡土想像或者将乡土虚拟化,或将乡土外化于上海,只有张爱玲将乡土内容视为上海自身逻辑。他认为解放后对上海理解中有“血统论”与“断裂论”两种因素,上海被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性意义表述,而各种与国家生活无关的城市其他形态与特性则被排除,城市现代性被高度集中于国家工业化方面。在工业题材中,上海被高度抽象为公共的工业逻辑,体现了推广意义上的国家意义。这种观点在学界基本上是较新的看法。当然,张鸿声也注意到“文学中的城市”、“城市想像”研究范式对于文学阐释的有限性,强调要克服新的中心性思维。他认为:“文学中的城市”研究必须注意到对象的完整性,而不能遗忘大多数研究对象。对20世纪“文学中的城市”的研究,必须包括晚清和左翼文学,也应包括50-70年代的文学。同时他还指出,“文学中的城市”研究只能作为对城市与文学关系的一个方面的揭示,与以往的城市文学研究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我们看到,张鸿声的城市文学研究不仅新锐,而且已经相当成熟。

现代城市研究cssci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刊物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特色、建筑与景观设计、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房地产、城市交通、城市生态等多个栏目。 《现代城市研究》已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等列为“永久典藏”,并长期与一些境外研究机主管主办: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快捷分类: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管理科学出版发行:江苏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9-6000, 32-1612/TU创刊时间:1986  影响因子 621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Fulong Wu, Chris Webster,Shenjing He and Yuting Liu, Urban Poverty in C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 ISBN:1847209696,259 Samara, Tony, He, Shenjing, Chen, Guo () 2013 Locating the right to the city in the Global South: Transnational urban governance and socio-spatial transform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 ISBN: 978-0-415-63564-6, 316 pages He, Shenjing, Chen, Guo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Interrogating unequal rights to the Chinese c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He, Shenjing, Lily Kong, George CS Lin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China’s New Urban Space, Urban Geography (forthcoming) He,Shenjing, George CS Lin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Producingand Consuming China's New Urban Spac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Urban Studies (forthcoming) 何深静, 中国新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演变,《人文地理》专栏主持, 何深静,大事件与城市发展,《规划师》论坛主持, 2010(12) He, Shenjing, 2013 Evolving enclave urbanism in China and its socio-spatial implications, the case of Guangzhou,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forthcoming)(SSCI) He, Shenjing and Chen, Guo, 2012 Interrogating unequal rights to the Chinese c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2794–2800(SSCI) He, Shenjing, 2012 Two waves of gentrification and emerging rights issues in Guangzhou,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2817–2833(SSCI) Qian, Junxi and He Shenj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2012 Rethinking social power and the right to the city midst China’s emerging urbanism,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4(12): 2801–2816 (SSCI) Liu, Yuting, He, Shenjing (corresponding author) & Wu, Fulong Housing Differenti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in Nanjing, China,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64(4)554–571(SSCI) He, Shenjing, Liu, Yuting, Wu, Fulong, & Webster, Chris 2010 “Social groups and housing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s urban villages: An i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Housing Studies 25(5), pp 671 - (SSCI) He, Shenjing 2010 “New-build gentrification in central Shanghai: demographic changes and socioeconomic implications”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16(5): pp 345– (SSCI) He, Shenjing, Wu, Fulong, Webster, Chris & Liu, Y 2010 “Poverty 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nts in China's urban low-income neighbourhoods and socia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4(2) pp 328-(SSCI) Wu, Fulong, He, Shenjing & Webster, C 2010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neighbourhood effect: urban poverty in impoverished neighbourhoods in Chinese cit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2, pp 134-152 (SSCI) Liu, Yuting, He, Shenjing, Wu, Fulong & Webster, C 2010 “Urban villages under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unregulated assets and transitional neighbourhoods” Habitat International 34(1), pp 135- (SSCI) He, Shenjing, Liu, Yuting, Webster, Chris & Wu, F 2009 “Property rights redistribution, entitlement failure, and the impoverishment of landless farmers in China” Urban Studies 45(9), pp 1925-1949 (SSCI) He, Shenjing & Wu, F 2009 “China’s emerging neo-liberal urbanism, perspectives from urban redevelopment” Antipode 41(2), pp 282–304(SSCI) Liu, Yuting, Wu, Fulong & He, S 2008 “The making of the new urban poor in transitional China: market versus institutionally based exclusion” Urban Geography 29 (8) pp 811-834(SSCI) He, Shenjing, Webster, Chris, Wu, Fulong & Liu, Y 2008 “Profiling the urban poverty in a Chinese city: the case of Nanjing”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1(3), pp193- He, Shenjing, Liu, Yuting, Wu, Fulong & Webster, C “Poverty incidence and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 urban China, a case of Nanjing” Cities 25 (3), pp121- (SSCI) Liu, Yuting, He, Shenjing & Wu, F “Urban pauperization under China's social exclus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30(1), pp21- (SSCI) He, Shenjing “State-sponsored gentrific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the case of Shanghai” Urban Affairs Review 43(2), pp171- (SSCI) He, Shenjing & Wu, Fulong “Socio-spatial impacts of property-led redevelopment on China’s urban neighbourhoods” Cities 24(3), pp194- (SSCI) He, Shenjing, Zhigang Li and Fulong Wu 2006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ties, Geographers’ Perspectives” China Information 20(3), pp429- He, Shenjing & Wu, Fulong “Property-led redevelopment in post-reform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ntiandi redevelopment project in Shanghai”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7(1), pp 1- (SSCI) Wu, Fulong & He, Shenjing “Changes in Traditional Urban Areas and Impacts of Urban Re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ree Neighbourhoods in Nanjing, China”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6(1), pp 75- (SSCI) He, Shenjing “Book review: Smart Urban Growth for C Edited by Yan Song and Chengri Ding”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 He, Shenjing “Book review: Urban China in T By John Logan (Ed)” City and Community 7(4), (SSCI) He, Shenjing “Book review: Unemployment,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Urban C By S Li and H Sato (E)” China Information 21 (3) He, Shenjing “Book review: Emerging Land & Housing Markets in C By C Ding and Y Song (E)” Urban Studies 43 (1), pp241- (SSCI) He, Shenjing “Book review: China’s Urban T By John Friedmann” China Information 20 (2), pp326- Liu Yuting & He, Shenjing “Chinese urban villages as marginalized neighbourhood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in Fulong Wu & Chris Webster (E) Marginalization in urban China: Comparativ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p177- He, Shenjing & Wu, Fulong “Chapter 10: Neighbourhood changes and residential differentiation in Shanghai” in Fulong Wu (E) China's Emerging Cities: The Making of China’s New U London: Routledge, pp185- 何深静、钱俊希、徐雨璇、刘斌,2012 乡村绅士化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基于广州小洲村的实证研究,地理学报。(CSCD) 陈嘉平、何深静 (通讯作者),2012 广州旧城区传统绅士化现象及其机制研究——以荔湾区逢源耀华社区为例,人文地理(CSSCI) 何深静、钱俊希、吴敏华,2011, “学生化”的城中村社区—基于广州下渡村的实证分析,地理研究30(8),1508-1519。(CSCD) 何深静、钱俊希、邓尚昆,2011,转型期大城市多类绅士化现象探讨—基于广州市六个社区的案例分析,人文地理 2011 (1),44-49。(CSSCI) 何深静、刘玉亭、吴缚龙、Chris Webster,2010,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地理学报65(12),1464-1475。(CSCD) 何深静、袁振杰、李洁华,2010,广州亚运会旧城改造项目对社区居民影响研究,规划师, 2010(12),21-27。 何深静、刘玉亭2010,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地理科学30(4),493-502。(CSCD) 何深静、刘玉亭、吴缚龙,2010,南京市不同社会群体的贫困集聚度、贫困特征及其决定因素,地理研究,29(4),703-715。(CSCD) 刘玉亭、何深静,2009,英国的社区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规划师, 2009(3),85-89。 刘玉亭、何深静,2009,城市低收入住区的产生机制及其影响研究,南方建筑,2009(6),79-81。 何深静、刘玉亭,2008,中国城市贫困的国际研究新进展,国际城市规划, 2008(4),7-11。 (CSSCI) 刘玉亭、何深静,2008,中国大城市农村移民居住问题的国际研究进展, 国际城市规划, 2008(4),19-23。(CSSCI) 何深静、刘玉亭,2008,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我国现行城市再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人文地理 2008(4),6-11。(CSSCI) 刘玉亭、何深静,2008,论城镇体系理论框架的新走向,城市规划2008(2),41-44。(CSSCI) 刘玉亭、何深静,2007,市场转型期南京市的住房分异,中国人口科学,2007 (6) (CSSCI) 刘玉亭、何深静,2007英国的住房体系和住房政策,城市规划 2007(8) ,54-63。(CSSCI) 刘玉亭、吴缚龙、何深静、李志刚,2006,转型期城市低收入邻里的类型、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南京市为例,地理研究2006 (3) (CSCD) 刘玉亭、何深静,2005南京城市贫困群体的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中国人口科学,2005(7)(CSSCI) 何深静、刘玉亭,2005,邻里作为一种规划思想:其内涵及现实意义,国际城市规划,2005 (3) (CSSCI) 李志刚、吴缚龙、何深静,2004,打造城市规划的黄金时代—彼得霍尔的城市世界, 国际城市规划2004 (4) (CSSCI) 刘玉亭、何深静、陈果,2003,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3(1) 刘玉亭、何深静,2003,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城市问题,2002(5) 何深静、于涛方、方澜,2002,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护与延伸,人文地理,2002(1) (CSSCI) 刘玉亭、何深静,2001,反思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几个问题,现代城市研究,2001(5) 何深静、刘斌、刘玉亭,中国城市老城区公共住房升级改造探讨,中国名城,2012(10) Wenner Gren symposium Crisis, Value, and Hope: Rethinking the Economy September 14-20, 2012, Sintra, Portugal (invited speake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roduction and Mutation of China’s New Urban Space: State, Market, and Society, 17-18 D 2011,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 (organiser) 2011 annual conference of Urban Geography Committee,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Geographers, 8-9 August, 2011, Wuhu, Anhui Province, C (Invited speaker)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um, 27th September 2010, Guangzhou Geographical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hzou, C (invited speak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Geography, 26th – 28th August 2010,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International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Association (IUPEA), 3rd – 6th August 2010,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reviewer)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4 – 18 April 2010, Washington DC, US (session organiser) The fourth China-Japan-Korea Geographical Conference, 9-11 December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hzou, C 2009 Symposium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Foreign Studies in Urban Planning & The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4 -6 December 2009, Chongqing, C DFG-SPP projects meeting – 2009 Guangzhou workshop: Urban Informality in PRD – The state, key actors, determinants and trends, 23th November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 The Second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Geographical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1-22 November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hzou, C (organiser)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vitalising Built Environments: Requalifying Old Places For New Uses', 12-16 October, Istanbul, T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2 – 27 March 2009, Las Vegas, US The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Research Network of Private Urban Governance and Gated Communities, 30 March- 2 April 2009, Santiago,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Research, 6 – 8 January, 2009,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hzou, C International Sociologist Association - Research Committee 21 Tokyo Conference 2008: Landscapes of Global Urbanism, 17-20 December 2008, Tokyo, J Workshop on “Dealing with our industrial pasts, lessons from Germany and China” 29-30 November 2008,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organiser) Workshop on Informal Dynamics of Global Cities, 13-14 November 2008,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 Workshop on Comparative Urban Marginalization and Poverty Studies” 12 -13 June 2008, Cardiff University, Cardiff, UK (organiser) Workshop on New Town Planning and Self-Organisation, focusing on China, 27-28 May 2008 International Newtown Institute, Almere, the N (Invited speake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ning, Law and Property Rights II, 13th -15th February 2008, Warsaw, P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 V: A University of Wales Colloquium ‘Global and Local Agendas’” 23 – 25 January, 2008, Gregynog Hall, Newtown, Powys, Wales, UK (Invited speak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Land and Housing in the 21st Century, 13-15 December 2007,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New-Build Gentrifications: Forms, Places and Processes’, 15 -16 November 2007,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Neuchâtel, S (Invited speak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and City Planning, 28-30 June 2007, Cardiff, UK (organiser) Workshop on ‘City B/lights: Narratives of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Physical Regeneration’ Centre for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Bristol, 28 February 2007, Bristol, UK (Invited speaker) Annual Conference of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31 August- 2 September 2005, London, UK (Acted as coordinator for organizing conference sessions)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5th-9th April 2005, Denver, CO, USA UCRN Conference, Cities in Chin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Urban Research: Part 3, 12th-14th D 2004,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 Urban China studies seminar, O 2004,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US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16th -20th A 2004, Glasgow, UK

  • 索引序列
  • 都市文化研究cssci
  • 都市文化研究投稿经验
  • 都市文化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 都市文化研究投稿经验总结
  • 现代城市研究cssci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