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购买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购买

发布时间: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购买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之列。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原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截至到2012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3119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 类别文种文献细类册(件)数图书 中文 普通书 5,413,505(册) 普通古籍(含新线装) 1,648,206 (册) 台港图书及海外出版的图书 200,068 (册) 合 计 7,261,779(册) 外文 西文书(英文、法文、德文及其它) 1,895,277 (册) 俄文书(含其它部分斯拉夫语种) 622,147 (册) 日文和东文书(日文及其它部分东方语种) 1,041,785(册) 合 计 3,559,209(册)  图书合计 10,820,988 (册) 期刊 中文 中文期刊(514623种) 6,701,841(册) 外文 外文期刊(47207种) 6,631,305 (册)  期刊合计 13,333,146 (册) 报纸 中文 中文报纸(7624种) 119,097 (合订册) 外文 外文报纸(1708种) 93,206 (合订册)  报纸合计 212,303(合订册) 特藏专藏  古籍善本 282,300 (册,件) 新 善 本 14,918 (册,件) 外文善本 35,638 (册,件) 中文地图 96,861(册,张,幅,件) 外文地图 49,306(册,张,幅,件) 照 片 99,646 (张,册) 画 片 64,581 (张,幅) 金石拓片 304,265 (张,片) 金石书籍 10,080 (册,件) 金石画册 644(册,件) 手 稿 86,178(件) 书 札 2,930 (册,件) 民语文献 159,781(册,件) 精装精印 7,463(册,件) 其他特藏 299(件) 图书馆学资料 41,575(册) 敦煌吐鲁番资料 21,255(册,件) 家谱、地方志资料 53,949 (册,件) 其他国内资料 1,006,990(册) 外国政府出版物 56,985(册,件) 联合国资料 560,897(册,件)  特藏专藏合计 2,956,541 (册件,张,幅,片) 缩微文献  缩微胶卷 100,750 (卷) 缩微平片 1,308,207(张,片)  缩微文献合计 1,408,957(卷,张,片) 视听文献  录 音 带 19,708(盘,盒) 激光唱片 40,224(张) 立体声唱片 967 (张) MP3 2,860(张) 录 像 带 14,608(盘,盒) LD视盘 1,880(张,盘) VCD视盘 85,829(张,盘) VHD视盘 260(盘,盒) DVD视盘 38,037(张,盘)  视听文献合计 204,373 (张,盘)  电子文献合计 42,895 (张,盘) 馆藏总计(截止2010年) 28,979,203册(件) (表格来源: )

我去过一家全免费的赠书馆,叫民间流动图书馆。这家图书馆押金什么的都不用,就是签字登记就可以带走了,但是人家要求读者看完传给他人,每个人都读书,真的觉得不错,强力推荐。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场所,很多人在图书馆学习是比较安静的。

我们常说的「数据库」有 2 个意思: 程序开发中说的「数据库」指「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数据管理软件,比如常见的 MySQL ,自身不含数据资料。 学术科研中说的「数据库」指「文献数据库」,是一种贮存了大量文献数据(比如论文)网络资料库,可以通过网站的形式访问,国内本科学习阶段接触得最多的应该就是「中国知网」。你可以理解为一个网络图书馆。这里说的就是「文献数据库」。因为收集、整理文献,并且提供让他人浏览需要成本,所以这些数据库通常不是完全免费的,你可以在上面免费查找文献,浏览摘要等简介内容,但是如果你要下载文献,就要给钱。高校因为科研和教学需要,常年要下载大量的论文材料,所以就会和相关文献数据库的经营者签订一揽子协议,给一定量的钱,然后就可以无限制下载论文。学校买了的数据库,意思就是那些数据库学校已经给钱了,你用学校的网络访问这些数据库,就可以不付钱下载论文。当然,论文也是分档次的,价钱不一样,不同学校的做法也不一样。比如国内不太顶尖的论文就全部买了,全校都能下载;顶尖期刊或者国外前沿期刊的论文就另外购买,只供本校教师使用,本科生就下载不了。当你需要自己写论文,要参考别人写的论文的时候,这些数据库就会派上用场了。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

敦煌文献以写本为主体,具有写本文献的特征,了解和认清其特证,是正确整理和研究敦煌文献最基础的环节,本文从敦煌文献分券不定、符号不定、内容不定、用字不定、文多疏误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敦煌文献的写本特征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场所,很多人在图书馆学习是比较安静的。

敦煌文书发现以后,在1907~1914年间,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奥尔登堡等,先后来到敦煌,买走大批文书卷子。目前在国内,敦煌写本的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图书馆、敦煌、兰州、上海、天津和台北,其他地方也有多少不等的藏品。国外则分藏于伦敦、巴黎、列宁格勒、京都、柏林等地。敦煌遗书的发现,推进了与中世纪的中亚、中国相关的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艺术、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的研究。各国的敦煌文书收藏情况如下 : 藏品主要为劫余部分,分藏于京、津、沪、沈、宁、杭、港、台和甘肃一些地方。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约16000件,北大图书馆藏212件、大部分是向达馆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于社会上购得。上海图书馆藏187件,上海市博物馆藏80件,上海龙华寺藏10余件。天津艺术博物馆藏300余件,天津历史博物馆藏25件,均为历年购得。辽宁省博物馆藏100余件,南京图书馆藏32件,南京博物院藏10件,浙江省图书馆藏20件。敦煌研究院藏1524件,含1944年出土及历年零星收购写卷,莫高窟北区考古出土文书。另有残片2857枚。甘肃博物馆藏138件,甘肃省图书馆藏32件,西北师范大学藏24件,甘肃中医学院藏4件。敦煌市博物馆藏汉蕃式文书415件,又有吐蕃文写经8482页。酒泉市博物馆藏103件,张掖市博物馆藏1件,高台县博物馆藏6件,安西县博物馆藏10余件,定西博物馆藏10件。台北国立图书馆藏153件,台北中央研究院藏40余件,台北共收藏约200件。此外,四川省图书馆和新疆社科院也有藏品,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私家藏品数量不详。我国总计藏品约19500件,吐蕃文写经9648页,残片2857枚。 据悉,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瑞典等博物馆亦有收藏,数量不详。敦煌文书总计现存卷式文书不少于58600件,又有吐蕃文写经9648页及大量残片。

因为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会提高阅读质量,图书馆里有很多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帐号

时候,在一座景色秀丽的山中,有一只鹿,双角洁白如雪,浑身是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称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一个人抱着根木头顺流而下,在汹涌的波浪中奋力挣扎,高呼:“救命啊,救命!”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不顾自己安危,跳进河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落水人救上岸来。惊魂未定的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频频向九色鹿叩头,感激他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对天起誓,永做你的奴仆,为你寻草觅食,终身受你的驱使……” 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头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救你并不是让你来做我的奴仆。快回家与亲人团聚吧。你只要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调达又起誓说:“恩人请放心,如果背信弃义,就让我浑身长疮,嘴里流脓!”说完,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个国家的王妃,妩媚动人。有一天梦到了毛色九种、头角银白的九色鹿。心发奇想:如果用此鹿的皮毛做件衣服穿上,我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娇嗔地对国王诉说了美梦,要国王立即捕捉九色鹿。不然,就死在他面前。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悬重赏捕鹿,有知九色鹿行踪或捕获着,赠国土一半,并用银碗装满金豆,金碗装满银豆作为重赏。调达看了皇榜,心中暗喜:我当国王、发大财的机会到了。虽然我对鹿立下誓言,但它毕竟是个畜牲,怕什么?于是揭了榜文,进宫告密,说自己知道九色鹿居住的地方。国王闻言大喜,调集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前来捕捉九色鹿。 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红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突然,好友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起身一看,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仔细一看,调达站在国王旁边,便明白了。心想:即使死也要把他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众。于是,毫无俱色地走到国王面前,问:“大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住处的?” “是他告诉我的。”国王指着调达说。 “你知道吗?”九色鹿说,“正是这个人在河中快要淹死时,是我救了他,并发誓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圣明的陛下,你竟然同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岂不辱没了你的英名?” 此时,调达无地自容,身上长满了烂疮,嘴里流出了脓血,臭不可闻,遭到了报应。 明白了事实真相,国王非常惭愧,责斥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传令收兵回宫。并下令全国臣民不许伤害九色鹿。 王后没有得到九色鹿的皮毛,又羞又恨,最后活活气死了。 此故事绘于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画面从两头开始,中间结束。线索清晰,中心突出,全次分明,构图严谨,是北魏的经典作品之一。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1870年(明治3) 1岁 10月18日出生在金泽市下本多町,本名贞太郎。父亲铃木良准,母亲铃木增。铃木夫妇共有四儿一女,贞太郎排行最末。铃木家族世代为医,即加贺藩家老本多家的侍医。1875年(明治8) 5岁 金泽,进入本多町小学学习。1876年(明治9) 6岁 11月,父亲铃木良准去世(54岁)。1882年(明治15) 12岁 本多町小学未毕业,进入私塾就学,随后入石川县专门学校附属初等中学科。1885年(明治18) 15岁 与友人藤冈作太郎等共同创办《明治余滴》,担当该刊物编辑。1887年(明治20) 17岁 2月,石川县专门学校附属初等中学科毕业。是年因学制改革,石川县专门学校改为第四高等中学校,铃木被编入该校预科3年级,在这里认识了西田几多郎。1888年(明治21) 18岁 入第四高等中学校本科一年级,不久因家庭原因而退学。1889年(明治22) 19岁 任石川县珠洲郡饭田小学校高等科英语教师。1890年(明治23) 20岁 4月,母亲去世(61岁)。取得英语科教员的临时执照。5月,被任命为石川郡高等科美川小学校训导。开始对禅感兴趣,随富山县国泰寺雪门禅师参禅。1891年(明治24) 21岁 辞退小学校训导的职务,赴东京。在东京结识同乡安宅弥吉。若干年后,安宅对铃木多有资助。入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7月,因同乡前辈早川千吉郎的介绍,随镰仓圆觉寺今北洪川参禅,以后专门致力于禅的修行。1892年(明治25) 22岁 1月,今北洪川圆寂(77岁)。4月,释宗演继住圆觉寺。铃木从此随宗演继续参禅。从这一时期开始,广泛阅读佛典、禅籍及西方哲学著作等。因西田几多郎的推荐,9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哲学科选科(1894年结业)。1893年(明治26) 23岁 宗演作为日本代表之一出席芝加哥万国宗教会议。铃木将宗演的会议讲演稿译为英文。1896年(明治29) 26岁 宗演受访美经验的启发,写出《新宗教论》一书并出版。1897年(明治30) 27岁 3月,前往美国。由宗演推荐,进入伊利诺斯州拉萨尔的欧朋·柯特出版社编辑部,协助保罗·凯拉斯从事有关东洋学的论说、批评、校正工作,如将老子《道德经》及其他道教典籍翻译成英文等,另外还从事该出版社的杂志编辑工作。直到1908年2月,在伊利诺斯州的拉萨尔共住了11年。1900年(明治33) 30岁 出版《大乘起信论》英译本(欧朋·柯特出版社),引起学界注目。1905年(明治38) 35岁 宗演再次访美。担任宗演的讲演翻译,在美国各地巡游。1907年(明治40) 37岁 英文著作《大乘佛教概论》在伦敦出版。在缅因州的古利恩诶卡第一次举行关于佛教的讲演。1908年(明治41) 38岁 2月,在EC黑格拉(欧朋·柯特出版社的经营者)的热心支持下前往欧洲,游历英、法、德等国。7月,作为日本代表出席伦敦的斯维登堡大会(创立百年纪念)。后受英国斯维登堡协会之请,将斯维登堡(18世纪瑞典宗教思想家)的《天界与地狱》译成日语。9月,在牛津召开的万国宗教史学会上被选为东洋部副会长。1909年(明治42) 39岁 4月,返回阔别12年的日本。8月,由藤冈作太郎、吉田好久郎推荐,担任学习院讲师。10月,担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讲师。1910年(明治43) 40岁 4月,任学习院教授(至1921年为止)。8月,《禅道》杂志创刊。该杂志由禅道会发行,宗演为该会会长,铃木为该会主干。《天界与地狱》出版,是为第一次向日本介绍斯维登堡。1911年(明治44) 41岁 12月,在横滨与比亚特利斯结婚。比氏出身于美国外交官家庭,二人在美国既已相识。1912年(明治45) 42岁 4月,应斯维登堡协会之邀再次赴英国,8月归国。1914年(大正3) 44岁 开始在英国的《新东方》杂志上连载禅学论文。1916年(大正5) 46岁 担任学习院寮长。自7月中旬始,率学习院学生前往中国、朝鲜旅行。此次旅行大约为期一个月。8月,随宗演赴日本东北地区旅行。9月辞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讲师职务。1919年(大正8) 49岁 11月,释宗演圆寂(60岁)。1921年(大正10) 51岁 3月,由佐佐木月樵、西田几多郎推荐,辞去学习院职务,就任真宗大谷大学教授(至1960年为止)。其时南条文雄为真宗大谷大学校长。该校后更名为大谷大学。5月,在校内成立东方佛教徒协会,创办英文佛教杂志《东方佛教徒》。铃木夫妇共同编辑,使该杂志持续了将近20年。1924年(大正13) 54岁 6月,泰戈尔到日本。为泰氏在京都市内各处的讲演担当翻译。1926年(大正15、昭和元) 56岁 3月,佐佐木月樵逝世(51岁)。6月,任大谷大学第三(哲学)研究室主任。是时大谷大学校长为村上专精。1927年(昭和2) 57岁 英文《禅论集》第1卷在伦敦出版。1928年(昭和3) 58岁 任灵智学会京都大乘支部负责人。1929年(昭和4) 59岁 6月,与夫人比亚特利斯在镰仓共同开办动物爱护慈悲园。1930年(昭和5) 60岁 8月,赴朝鲜讲学。其间与泉芳璟进行梵文《楞伽经》的合作研究。1933年(昭和8) 63岁 8月,与常盘大定同赴宫城县的青根温泉。11月,在横滨港迎接胡适并会谈。是年英文《禅论集》第2卷在伦敦出版。1934年(昭和9) 64岁 3月,以主论文《楞伽经的研究》(英文)、附篇《楞伽经》(英译)以及《楞伽经梵汉藏对译语汇索引》,被大谷大学授予文学博士称号。自5月初至6月下旬,赴中国(包括当时所谓的“满州”)和朝鲜进行佛教实地考察。此次中国之行,铃木一行由南向北,先后到过上海、杭州、宁波、奉化、普陀山、苏州、南京、镇江、北京等地,访问的佛寺道观及文教机构有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阿育王寺、佑圣道观、雪窦寺、瑞光寺、戒幢律寺、报国寺、清凉禅寺、金山寺、白云观、雍和宫、观音寺、北京大学、中国学院等,会见的中国僧人居士及知名人士有王一亭(画家兼商人)、何耀光、鲁迅(时在上海)、阮鉴光(公大第二纱厂顾问)、褚民谊(行政院官员)、常惺(厦门南普陀寺住持,时在杭州灵隐寺)、太虚(时在雪窦寺)、圆瑛(天童山住持)、昌桂(峨眉山寺住持,时在阿育王寺)、兴慈(苏州戒幢律寺住持)、印光(时在苏州报国寺闭关)、蒋梦鳞(北大校长)、祁大鹏(中国学院总务长)、安世霖(白云观总理)、梅雪明(白云观道士)、觉先(北京观音寺住持)、宽祥(北京万寿寺住持)、胡鸣盛(北京图书馆)、杨维新(同上)、钱稻孙(清华大学教授)、胡适(北京大学教授)、汤用彤(同上)、徐鸿宝(东方文化图书馆主任)等。8月,完成《支那佛教印象记》长文,记述此次访华的印象。是年,英文《禅论集》第3卷在伦敦出版。1936年(昭和11) 66岁 6月,与姊崎正治、贺川丰彦一同出席在伦敦召开的世界信仰大会。 7、8两月,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搜集敦煌文献资料。10、11月间,作为日本外务省委派的日英交换教授,先后在剑桥、牛津等多所大学做《禅与日本文化》等日本佛教文化的讲座,并在牛津大学开设坐禅会。11月赴美,先后在美国中部和东部诸大学讲演,并在洛山矶的西本愿寺说法。翌年1月归国。1939年(昭和14) 69岁 7月,夫人比亚特利斯在东京去世(61岁)。《什么是无心》出版。此后,直到战后长期留美为止的大约10年间,每年刊行五、六册日语著作(主要为禅方面的,但是也有《净土系思想论》等)。1940年(昭和15) 70岁 4月,设立禅文化国际研究会。1942年(昭和17) 72岁 成为大谷大学教学研究所所员。1944年(昭和19) 74岁 3月,由于安宅弥吉的资助,建筑在圆觉寺塔头东庆寺山上的松冈文库书库、阅览室、住宅落成。松冈文库的书籍主要由铃木夫的藏书合并而成。10月,任大谷大学教学研究所东亚教学部部长。是年,《日本的灵性》出版。1945年(昭和20) 75岁 6月,西田几多郎逝世(75岁)。12月,财团法人松冈文库的设立获得批准。1946年(昭和21) 76岁 在友人RH布莱苏的协助下,英文杂志《文化的东方》在松冈文库创刊。12月,任大谷大学教学研究所顾问。1947年(昭和22) 77岁 为纪念喜寿(77大寿),《佛教的大意》出版。1949年(昭和24) 79岁 1月,成为日本学士院会员。6月,赴夏威夷,出席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8月,喜寿纪念论文集《禅的论考》出版(久松真一编、岩波书店出版)。从9月到翌年2月,在夏威夷大学讲学。11月,获得文化勋章。《临济的基本思想》亦于是年出版。1952年(昭和27) 82岁 2月,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在哥大期间,先后讲授《华严哲学》、《禅的哲学与宗教》等。1953年(昭和28) 83岁 6月至9月,在欧洲各地旅行及讲演。1954年(昭和29) 84岁 7、8月,在欧洲各地旅行及讲演。1955年(昭和30) 85岁 1月,因《铃木大拙选集》(由古田绍钦编辑)而获得朝日新闻社颁发的朝日文化奖。10月,被举为日本宗教学会名誉会长。1956年(昭和31) 86岁 8月,赴墨西哥,在墨西哥市大学讲演。任财团法人西藏大藏经研究会会长(该研究会后改名铃木学术财团)。1957年(昭和32) 87岁 1月,由廓内里亚斯·克雷因资助,成立纽约禅研究会,并任会长。7月,再赴墨西哥。其间与弗罗姆共同参加关于禅与精神分析的讨论。9月,与当时正在访美的久松真一共同在哈佛等大学讲授禅学。1958年(昭和33) 88岁 4月,赴欧洲。5月,作为远东代表出席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宗教部会议,并做关于“灵性”的讲演。11月,归国。1959年(昭和34) 89岁 6月,赴夏威夷,出席在夏威夷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8月,被夏威夷大学授予法学博士的名誉学位。同时被授予名誉学位的还有印度的拉达克里希南和中国的胡适。1960年(昭和35) 90岁 10月,大谷大学为铃木举办90大寿庆贺宴会,铃木学术财团出版祝寿纪念论文集《佛教与文化》。辞去大谷大学教授职务,成为该大学名誉教授。在大谷大学供职期间,铃木担当的教学门类主要为佛教学和宗教学,以及演习(类似于原著精读课)。先后讲授的课程有:《禅宗学概论--关于中国禅宗的发生》、《禅宗哲学》、《楞伽经的研究》、《从宗教心理学所见之禅及净土教》、《关于般若经的主要思想》、《惠能时代禅思想的诸方面》、《念佛与禅》、《禅宗思想史的初期》、《禅宗思想史》、《中国禅与净土的交涉》、《禅与净土》、《净土系思想》、《禅》、《般若的理论》、《禅思想与神秘思想》、《宗教与近代思想》(以上属佛教学系列);《宗教经验中的“一”》、《宗教学概论》(主要根据WKWright: Student's Philsophy of Religion)、《从宗教心理学所见之禅及净土教》、《海拉的祈祷论》、《宗教本质论》、《通过维摩经所见的佛教神秘思想》、《法华经的宗教意识》、《东西方神秘论--佛教特别是禅与普罗丁》、《宗教概论》、《鲁道夫·奥托的宗教观》、《般若的宗教》(以上属宗教学系列);鲁道夫·奥托的《祈祷和信仰的宗教》(Rudolf Otto: Religion of Grace and Christianity)、鲁道夫·奥托的《神秘主义,东方和西方》(Rudolf Otto: Mysticism,East and West)、亨利·伯格森的《道德与宗教》(Henri Bergson: Morality and Religion)、《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经验比较研究》、威廉·詹母士的《宗教经验种种》(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威廉·詹母士的宗教论》(以上属演习系列)等。主要作品《铃木大拙禅学经典:铃木大拙禅学入门》《铃木大拙禅学经典:禅与心理分析》《铃木大拙禅学经典:禅生活》。)12月,受印度政府邀访问印度。1961年(昭和36) 91岁 将亲鸾的《教行信证》英译完毕(草稿)。1963年(昭和38) 93岁 《东洋的看法》出版。1964年(昭和39) 94岁 4月,获得印度亚细亚协会颁发的第一届泰戈尔诞生百年奖。7月,出席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1965年(昭和40) 95岁 将停刊的《东方佛教徒》英文杂志复刊。1966年(昭和41) 96岁 7月12日在东京圣路加医院逝世。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

中国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官网

回答 重庆市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登录方法及统计内容 一、登录方法 在网址栏里输入: 进入首页 在首页右上方点击“登录 ” 登录名:G+身份证号 密码:身份证号后六位 二、阅读要求 五年级学生必读书目必读; 自选其它书目进行阅读; 读后在读书笔记本上摘录好词佳句,也可以写体会。 三、统计内容 学生 身份证号 阅读书目 阅读时间 更多14条 

敦煌文书发现以后,在1907~1914年间,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奥尔登堡等,先后来到敦煌,买走大批文书卷子。目前在国内,敦煌写本的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图书馆、敦煌、兰州、上海、天津和台北,其他地方也有多少不等的藏品。国外则分藏于伦敦、巴黎、列宁格勒、京都、柏林等地。敦煌遗书的发现,推进了与中世纪的中亚、中国相关的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艺术、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的研究。各国的敦煌文书收藏情况如下 : 藏品主要为劫余部分,分藏于京、津、沪、沈、宁、杭、港、台和甘肃一些地方。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约16000件,北大图书馆藏212件、大部分是向达馆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于社会上购得。上海图书馆藏187件,上海市博物馆藏80件,上海龙华寺藏10余件。天津艺术博物馆藏300余件,天津历史博物馆藏25件,均为历年购得。辽宁省博物馆藏100余件,南京图书馆藏32件,南京博物院藏10件,浙江省图书馆藏20件。敦煌研究院藏1524件,含1944年出土及历年零星收购写卷,莫高窟北区考古出土文书。另有残片2857枚。甘肃博物馆藏138件,甘肃省图书馆藏32件,西北师范大学藏24件,甘肃中医学院藏4件。敦煌市博物馆藏汉蕃式文书415件,又有吐蕃文写经8482页。酒泉市博物馆藏103件,张掖市博物馆藏1件,高台县博物馆藏6件,安西县博物馆藏10余件,定西博物馆藏10件。台北国立图书馆藏153件,台北中央研究院藏40余件,台北共收藏约200件。此外,四川省图书馆和新疆社科院也有藏品,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私家藏品数量不详。我国总计藏品约19500件,吐蕃文写经9648页,残片2857枚。 据悉,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瑞典等博物馆亦有收藏,数量不详。敦煌文书总计现存卷式文书不少于58600件,又有吐蕃文写经9648页及大量残片。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重点项目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总馆南区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馆藏文献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等280余万册件。“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被誉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

敦煌文献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医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社会、民俗、民族、哲学、逻辑、经学、诸子、文学、曲艺、戏剧、音韵、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翻译、王朝律令、地方法规、均田文书、争讼、婚姻、结契、农业、水利、畜牧、兽医、印刷、装帧、商业、货币、会计、旅游、纺织、冶铸、建筑、石油、档案、交通、通讯、占卜、相术、榜示、转帖、印章、模拓、拓印、花押等等,范围之广,几乎无所不包。尤其难得的是有大量失传的古佚文书,价值之大,无与伦比,被誉为“古代学术的海洋”。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系统

因为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会提高阅读质量,图书馆里有很多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图书馆有一定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喜欢学习的同学去交流知识。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场所,很多人在图书馆学习是比较安静的。

  • 索引序列
  •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购买
  •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
  •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帐号
  •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官网
  • 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系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