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文献学读后感

中国文献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

中国文献学读后感

本文为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2010年05月05日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作者的传记;   作者其他作品;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 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划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 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 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内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内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3):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 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  -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3)-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内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内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内,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内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内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 由此,读书心得报告的格式,一般有下列几项:  一、书名  二、著者  三、出版社  四、页数  五、内容概要  六、读后心得  七、评语  八、附注  ●以下就这格式,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  一、书名:苦涩的成长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尔雅出版社  四、页数:141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给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题,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爱」,阐释爱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爱的曲解以及赢得真爱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误解青春的特质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劳,独立自主又淳朴谦虚气质,进而体认出一个人的价值,在於他对人类社会的实际贡献。  第三篇「火凤凰」,系以火凤凰的行径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领子、袖子最易磨损」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认领导人物,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简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领略孤独的况味,以及学习多单独思考问题。  第六篇「怨尤」,说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务实,切忌好高骛远。  第七篇「蛊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质与优良传统,进而培养有为光明远景献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年长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让他们由阴暗的角落里走进阳光,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说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的简化中,才能使心灵苏活,提高生活的境界。  末篇「人类的母亲」,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须有尊严,就得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现在有成就而将来成就不可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导师。  六、读后心得:  朱炎先生是一个从前吃过苦,现在有成就的人,他的丰富阅历使他能穿过人生重叠的层面,看得深,看得远,有智慧。他在备尝生长的痛苦,又把痛苦转化为喜悦之后,用心写一本小书,一本形体小而价值大的书。他费尽苦心,辛苦写成,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纷纷用悲观来表示深度的时代,他这本书从深处发掘乐观,在这个用偏激表示造诣的时代,他这本书完备而中和,更显得难能可贵。他在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长途之后,伫足回头,看看后面的人走得怎么样,鼓励能好好的走。这一份奉献,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动。  这十篇文章虽各自独立,但脉络相通,浑然如一,像一条山脉十座山峰,根本上,他提供人生在世的一种观点,一种哲学。没有哲学和没有面包同样令人活不下去。他从上游解决人生问题,正本清源。这种建设工作,可以使医生、警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忙碌。这十篇文章,一方面探讨了人生潜藏於内的幽微,一方面勾勒了人生形之於外的峥嵘,同时也给理想的中国青年摹出风貌典型。人在青年时期辛苦寻觅的东西,大半都在这本书里。  七、评语:  朱炎先生是一位热爱学问而有学问,热爱真理而认识真理,热爱青年而了解青年,热爱人生而能奉献自己,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散文家,更是一个把墨水变成热血的人。他的笔是一座桥,从他的内心到读者内心,交流互通,如响斯应。  推销钢琴的广告有一句话:「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意思是说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境界,使人发现并追求较完美的模式。我也要说,熟读朱炎教授这本书的人也不会学坏,因为他不会走错路。  中国多一本这样的书,就可以少一座监狱。  八、附注:本书六十七年初版,时著者年四十二岁。  另外,除了封面要写校名、自拟的题目、专业、学号、姓名、读书时间之外,正文第一行要居中写上自拟的题目,且字数不超过20,允许有副标题。

什么是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中国文献学新编读后感

傅斯年创办《新潮》时所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对文献学研究来说,他有关认真“整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学问”,积极倡导“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借鉴“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的主张,以及所提出的“要必以科学方法为之条理,近代精神为之宰要,批评手段为之术御”的学术原则,也有积极的意义。傅斯年《故书新评》中透露出的务求其“真”的科学思想,可以看作五四新文化洪潮中的一派清流,对于二十世纪的文献学研究,也是澄湛的来源之一。一、“真精神”与“真学者”1918年秋,傅斯年创立北京大学新潮社。1919年1月1日,傅斯年任主任编辑的《新潮》第一卷第一号问世。其文化作用,确如傅斯年在《新潮发刊旨趣书》中所预言,“未必不可普遍国中,影响无量”(注:《新潮》第一卷第一号,第一册第1页。),一时果然掀起了新文化的洪波。《新潮》第一卷第五号刊出鲁迅的来信。其中就傅斯年对于《狂人日记》的赞美,自谦地说,“大约是夜间飞禽都归巢睡觉,所以单见蝙蝠能干了。”并且不无含蓄地申说其著说之用意,“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我想中国总该有天才,被社会挤到在底下,——破破中国的寂寞”。傅斯年在复信中针对“破破中国的寂寞”一语,也有一番议论。他说:“先生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实在是我们《新潮》创立的目的了。平情而论,我们正当求学的时代,知识才力都不充足,不去念书,而大叫特叫,实在对不起自己。但是现在的中国是再要寂寞没有的,别人都不肯叫,只好我们叫叫,大家叫得醒了,有人大叫就是我们的功劳。有人说我们是夜猫,其实当夜猫也是很好的;晚上别的叫声都沉静了,乐得有他叫叫,解解寂寞,况且夜猫可以叫醒了公鸡,公鸡可以叫明了天,天明就好了。”(注:《新潮》第一卷第五号,第一册第945页至第946页。)新文化运动主力们的呐喊或者叫嚷,是要唤醒中国文化的光明,中国社会的光明。但是他们谦称“妄自负荷”的历史责任,于思想革命之外,又包括推动学术进步的追求。《新潮》健将们的文化理想,据傅斯年所说,“一则以吾校真精神喻于国人,二则为将来之真学者鼓动兴趣。”他们又宣称:“同人等深渐不能自致于真学者之列,特发愿为人作前驱而已。名曰‘新潮’,其义可知也。”所谓一则“真精神”,二则“真学者”,其实二者之间相互关连。甚至如果没有“真学者”的存在与努力,则“新精神”的焕发与鼓舞亦无从谈起。傅斯年说,“今日出版界之职务,莫先于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他认为,“群众对于学术无爱好心,其结果不特学术销沉而已,堕落民德为尤巨。”作为对于这一认识的说明,傅斯年又写道:“不曾研诣学问之人恒味于因果之关系;审理不了而后有苟且之行。又学术者深入其中,自能率意而行,不为情牵。对于学术负责任,则外务不足萦惑;以学业所得为辛劳疾苦莫大之酬,则一切牺牲尽可得精神上之酬偿。试观吾国宋明之季甚多独行之士;虽风俗堕落,政治沦胥,此若干‘阿其所好”之人终不以众浊易其常节。又观西洋'Renaissance'与'Reformation'时代,学者奋力与世界魔力战,辛苦而不辞,死之而不悔。若是者岂真好苦恶乐,夫人之情耶?彼能于真理真知灼见,故不为社会所征服;又以有学业鼓舞其气,故能称心而行,一往不返。”于是傅斯年表示:“同人不敏,窃愿鼓动学术上之兴趣。”于是学术建设方面的努力,被看作《新潮》的主要责任之一。《新潮发刊旨趣书》中特别指出,《新潮》将“特辟《出版界评》《故书新评》两栏,商榷读书之谊”,并且注明:“此两栏中就书籍本身之价值批评者甚少,借以讨论读书之方法者甚多。”(注:《新潮》第一卷第一号,第一册第1页至第3页。)其中《故书新评》,《新潮》第一卷第一号发表了署名“孟真”的(一)《清梁玉绳之〈史记志疑〉》,(二)《宋郭茂倩之〈乐府诗集〉》,(三)《英国耶芳斯之〈科学原理〉》。此后,1919年2月1日出刊的第一卷第二号目录后有一“附告”,宣示读者:“本号因稿件过多,《出版界评》《故书新评》两栏暂缺。”然而,随后1919年3月1日出刊的第一卷第三号这两栏依然“暂缺”。1919年4月1日出刊的第一卷第四号则有《故书新评》一栏,发表了署名“傅斯年”的两篇文章:《宋朱熹的〈诗经集传〉》,《清代学问的门径书数种》。《出版界评》依然阙如。1919年5月1日出刊的第一卷第五号以后不再出现《出版界评》《故书新评》两栏。而1919年10月出刊的第二卷第一号开始开辟的《书报评论》栏目,可能即原《出版界评》的替代。自1920年9月出刊的第二卷第五号起,《书报评论》亦不再出现。不过,1922年3月出刊的第三卷第二号为“一九二○年世界名著介绍专号”,说明《出版界评》和《书报评论》的内容仍然受到重视,但是《故书新评》则永远消逝了。《故书新评》前后只有两期面世,共发表了傅斯年的五篇文章。事实上,这一主题,至少在《新潮》这一新思想的园地中,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学者的响应。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傅斯年独树一帜,孤力支撑。《故书新评》的命运,或许也与傅斯年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中所说的“自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的杂志停顿了”以及“我往英国去”(注:《新潮》第二卷第一号,第二册第203页。)等情形有关。而更重要的因素,可能也在于主持者本人倾重的方向。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四号《故书新评》栏下有这样的解释:“我们杂志的第一号里,曾有过这《故书新评》一栏。一般读者对这一栏的意见很不同:有的人很欢迎;有的人以为《新潮》里不必有他。为这缘故,我有两层意思要说明:——(1)我以为中国人读故书实在是件不急的事:因为披沙拣金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照真正囗理说起来,应当先研究西洋的有系统的学问等到会使唤求学问的方法了,然后不妨分点余力去读旧书。只可惜这件事很不容易办到。一般的人对于故书,总有非常的爱情,总不肯稍须放后些。所以不得不‘因利乘便’,就读故书的方法讨论一番了。(2)我做这《故书新评》并不得就一部旧书的本身批评,只是取一部旧书来,借题发挥,讨论读故书的方法。简捷说来,不是做‘提要’,是做‘读书入门’。倘若照着一部旧书的本身仔细考察起来,我们杂志岂不要变成《旧潮》了吗?”(注:《新潮》第一卷第四号,第一册第691页。)事实上,傅斯年要说明的,是策划和主持《故书新评》的动机,与提倡保存国粹的学者有所不同,是要讲究“读故书的方法”,“求学问的方法”。在当时,傅斯年和他的同志们的文化态度,是“应当先研究西洋的有系统的学问等到会使唤求学问的方法了,然后不妨分点余力去读旧书”。于是,对于《故书新评》的主旨,其意识的深层,其实仍然不能不顾忌所谓“《新潮》里不必有他”以及所谓“我们杂志岂不要变成《旧潮》了吗”的意见。这一现象,可以作为分析当时思想界和学术界基本文化倾向的重要轨迹。另一方面,傅斯年所谓“同人等深惭不能自致于真学者之列,特发愿为人作前驱而已”,其向往自致于“真学者”之列以及发愿为“真学者”作前驱的心志,在《故书新评》中也有集中的反映。《故书新评》五种中,四篇以中国“故书”作为评论对象,是我们在总结二十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时应当注意的。(注:《故书新评》记者前言说:“学术原无所谓国别。故本所评故书,不限此土。”《新潮》第一卷第一号,第一册第139页。然而本文所关注的范围限于中国文献研究,因而对于傅斯年《英国耶芳斯之〈科学原理〉》一文不作讨论。)二、“因其疑可见其真”《故书新评》五种中首列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三十六卷。题注:“《史学丛书》本最易得。”傅斯年开篇就写道:“世之非难此书者,恒以为疑所不当疑。自我观之,与其过而信之,毋庸过而疑之。”在“与其过而信之,毋庸过而疑之”句下,特别标有着重号,用意是明显的。傅斯年又指出:“中国人之通病,在乎信所不当信,此书独能疑所不当疑。无论所疑诸端,条理毕张,即此敢于疑古之精神,已可以作范后昆矣。”对于这一观点,又有较为详切的论说。傅斯年说:“读者以吾言为过乎,则请详其说。中国学术,壅塞无过唐代。唐代所以独敝者,实缘拘泥成说,信守师法,《五经正义》之伦,‘例不破注’,直类清朝‘高兴讲章’耳。赵啖《春秋》之妄,韩李《论语》之陋,虽不可以为是,而自信之风,以启其端。宋代学术再兴,则以此精神为之本也。《老学庵笔记》云:‘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及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嗟乎,陆游、王应麟以此致憾,不解宋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所以非前人所及者,正赖不难疑经之精神,树其本也!”对于宋儒“不难疑经之精神”,傅斯年又评论说:“论《诗》至王安石,可谓斯文扫地矣。‘视尔如翘,贻我握椒’之解,难为他说得出来。然安石不云乎,‘原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想变秀才为学究。’王氏五经说之作,正教人敢于自用,虽逾轨物无伤也。”对于宋代学术总的评价,傅斯年说:“宋儒所蔽,在于观察不肯精密,不能为客观的研究。若其疑古之处,正其所以超越汉唐处。”有清以来的疑古之风,傅斯年也有所总结。他说:“再就清代学术而论,顾炎武、阎若醵(璩),皆善于疑古者。毛奇龄辟草莱,斩荆棘,阮元推之,谅矣。降及乾嘉而有古文之学,及于嘉道而有今文之派。凡此所以造诣独深者,皆以变古为其内心所有发明,乃敢于自信,不轻信古人之效也。于是可知学术之用,始于疑而终于信,不疑无以见信。若《史记志疑》者,原非创造之才,独此过疑之精神诚哉不可没也。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一书,不伪者亦伪之;然较之伪者亦不伪之,度量相越,不可以道里计其短长也。”傅斯年所说“敢于自信,不轻信古人”,方可以有

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3月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有很多争议。毛泽东同志为此专门到湖南考察了32天,并写了这篇报告。 湖南农民运动当时组织起来分为几个时期,第一个为组织时期,最开始秘密活动,后来就公开活动了;第二个为革命时期,此时农会会员的人数猛增,群众基础扩大。 农民运动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成立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地主权利一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机关,一切权利归农会。在全国搞的轰轰烈烈的农民与动,却被社会中层以上至国民党右派形容为“糟得很”。但是这是革命,是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势力,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有人说,农民运动中,农会的权利无上,不允许地主说话,把地主的威风都扫光了,农民运动过分了。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农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歼击的权利的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 毛泽东同志对湖南几个月的农民运动作了一个总结,共做了14件大事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政治上打击地主;经济上打击地主;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打倒督团;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推翻县官老爷衙门差役的政权;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普及政治宣传;农民诸禁;清匪;废苛捐;文化运动;合作社运动;修道路,修塘坝。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当时湖南农民运动在全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纠正了某些人对农民运动错误的看法,还称赞湖南农民运动“好的很”。 二,探索$发现 发现一篇不错的毛概读后感 分类:读书笔记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地影响。正确认识《讲话》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局限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理论,澄清人们在文艺观念上存在的一些糊涂认识,具有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讲话》作为一个意义蕴含丰富的文本,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科学文艺学体系的确立 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讲话》第一次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性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说明。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走向科学形态的标志,也是科学文艺学体系的雏形。说它具有体系性,是因为它涉及了文学艺术中许多最基本的问题,并对其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描述和说明。说它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总结和概括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学观念,对文学和社会生活及社会生活中文学以外的其它上层建筑因素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合理的说明,在文学基本理论方面也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以理论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是那个时代任何一个理论家都无法企及的。 首先,《讲话》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予了总结和解决。“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在新文学阵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文学中的“人性论”问题、文学艺术的大众化问题、革命文学阵营内部一直存在着的左倾机械论和文学教条主义问题,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和解放区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歌颂”与“暴露”问题等,《讲话》对之一一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曾经是启蒙思想家在向封建文学思想展开攻击时祭起的一面有力的旗帜。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人道主义思想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异常激烈的40年代,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麻痹人们思想认识和斗争意志的作用。《讲话》指出,“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性难免打上阶级的烙印,即“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1]。《讲话》的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指出了抽象“人性论”的实质所在,对于清除文艺家认识上的雾障,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文艺大众化的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文学价值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学接受论的问题。从“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先驱提倡“平民文学”,中经1930年革命文学阵营内发起的文学大众化运动、1932年的文学语言的“中国普通话”和“拉丁化”之争、1934年的大众语论战、抗战后再次掀起的文艺大众化及继之而起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中心而进行的。由于此前的文艺家包括左翼文艺家在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等根本问题认识不清,理解不到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首先是一个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的问题,因而对问题的讨论也就止于文学形式问题的层面上,难以从实质上加以解决。《讲话》在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和任务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大众”的范围,就是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指出“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语言或文学形式的问题,而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的问题[2]。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是因为文艺工作者“的心灵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文艺要真正做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那就首先要求文艺工作者在立场和感情上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即“把立足点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3]。“歌颂和暴露”的问题,最初是由茅盾的一篇文章而起。茅盾在1937年7月《抗战文艺》第2卷第1期上发表了《论加强批评工作》一文,针对当时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表现抗日军民的斗争热情、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因而造成文学题材单一化的倾向,指出文学作品不能只是歌颂光明,同时也要暴露黑暗,即对那些借抗战之名而行搜刮、鱼肉百姓之实的腐败分子,给予大胆的暴露和讽刺。国统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1940年下半年,并波及到延安解放区。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了诸如“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对一半”以及“从来文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这样一些糊涂的观念。按理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不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由“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文学命题下文学的特征所在。但是,文学创作的目标不是为暴露而暴露,更不是不分对象的乱加暴露一气。《讲话》对此指出,“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对于进步的文学家来说,“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及其在人民中所遗留的恶劣影响,而不能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简言之,“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4]。 《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文学论断,也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和发挥。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对当时文学界的影响来看,当以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学论断和列宁的有关文学思想为大。在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解上,《讲话》提出了“典型化”的概念,并把它的精神实质解释为对“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虚构和想象,“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讲话》在列宁两种民族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遗产的继承问题,“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6]《讲话》批评那种在文艺创作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7]。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还要继承外来民族的文学遗产,在此方面,《讲话》体现了一种较为宽广的兼容意识,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强者特有的自信心态的表现,也显示了日益走向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对于列宁提出的文学的党性原则,《讲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8]。《讲话》还引用列宁在文学的党性原则中所说的党的文学事业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的比喻,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9]。《讲话》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提出了“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这一命题[10]。 《讲话》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定位与认识,是最容易引起世人误会之处。尤其是“文学是从属于政治的”这一文学命题,在建国后的文学发展中为少数人所利用,确实给文学事业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在此我们有必要给予相应的清理和分析。 《讲话》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定位与认识,是在文学的党性原则这一前提下,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进行的,即“一个党内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和另一个党外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文艺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11]。因此,《讲话》所谓的“文艺服从于政治”,主要是对党内作家提出的要求,并非让所有的作家无条件地把它奉为创作中所必须遵从的金科玉律。对于政治的含义,《讲话》的界定是,“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12]。显然,《讲话》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是指作家和艺术家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服从革命路线、方针总体上和方向上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大势和革命的总体任务加以艺术地描绘,而不是要作家和艺术家服从于一时一地的具体的政治任务,更非要作家和艺术家听命于某些人的长官意志。此外,《讲话》还从文艺创造的审美特征出发,揭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特殊性,“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13]。这也表明,《讲话》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含义,是指文艺要及时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动向和特点,作家要根据社会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审美视点和创作目标,而不是要作家做图解政治方针和政策的应声虫。 建国后文艺界出现的概念化的创作倾向,与当时文艺界给作家规定创作题材乃至强加某些政策观念的极左倾向有关,此种情形无疑是对《讲话》精神的背离。后来出笼的“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这一对创作极其有害的提法,更远远偏离了《讲话》的精神实质,是唯心主义观念论在创作领域的极端表现。 《讲话》对最为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也做出了概括。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哲学基础,对文学反映论的特质做出了通俗化的说明。《讲话》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以人民大众为基础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14]。《讲话》还从文艺创作典型化的要求出发,论述了文艺创作的假定性,即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应当是一种比作为创作的原始材料的现实社会生活更高,更具有理想性的生活。这一规定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文学反映观同机械唯物论的文学反映论区别了开来。《讲话》所论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斩断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唯美主义文学观的退路,扫除了唯心主义文学观念的最后一个避难所,对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奥吉亚斯牛圈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二、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最终源泉的文学观,给作家指出了创作的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也给“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的文艺大众化问题找到了理论上的出路。因为,人民大众的 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既然是作家创作原料的产地,那么,作家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就不能不深入工农兵大众,不能不熟悉他们的生活,不能不转变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否则就难以对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做出正确的反映和描绘。三、这一能动的文学反映观揭示了继承和发扬古代和外来遗产应有的正确态度,为文学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讲话》指出,过去的文学作品,无论其多么伟大,无论其艺术上有多少值得肯定的成就,它们都只能是后来文学发展的参照,是文学发展的“流”而“不是源”[15],因为这些作品本身也不过是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这就向人们表明,无论是对文学动力的寻找还是对文学规律的解释,最终只能以社会生活作为最终的依据,而不能主次颠倒。 二、政治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讲话》是毛泽东在集中了当时共产党人和一般文艺家文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当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一种全面的总结,它在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之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科学的文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并非共产党人单纯为研究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而做的一种学术探索。实际上,《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当时的政治和军事革命问题、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了使文艺能够更好地配合当时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需要,而在文艺路线和方针方面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换言之,它是科学与政治研究对接的产物,它既要尊重和照顾到文艺的审美特征,又要强调政治对文艺的统帅和领导作用。 《讲话》在引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召开这个“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16]。再具体一点,“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17]。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18],而非专门解决研究文艺自身的内部问题。这就决定了《讲话》在研究的视点和切入问题的途径上是由“外”入“内”,即由文艺以外的因素来对文艺做出解释和说明,而不是由“内”向“外”,即由文艺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出发,以文艺来对文艺以外的事物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解释和说明。换言之,《讲话》虽然针对文艺问题而发,但其出发点却是社会本体论而非文艺本体论。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讲话》在总结文学批评工作时,何以提出政治性和艺术性的二重标准,并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19 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并非共产党人不懂艺术,《讲话》对文学艺术基本理论的概括,表明共产党比任何一个党派都熟稔文艺的规律和特征。而在当时三方鼎立的政治格局中,国统区的执政者国民党和沦陷区的日伪统治者虽然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文艺政策,却没有一方能够像共产党那样,对文学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加以恰如其分的解释和说明。强调政治对文学艺术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正是因为共产党看到了文学艺术在当时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具有强有力的宣传、鼓动和感召作用,是其他种类的意识形态所无法代替的。这说明共产党比任何一个党派都更明白文艺和政治在上层建筑之间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 从现实的层面看,强调政治对文学艺术发展的领导作用,甚至视文艺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主要是战争年代那个特殊的生存环境所不得不然。在你死我活的生存关头,任何一个阶级都会把功利性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在文艺和政治之间发生龃龉之时,自然要求文艺为政治做出牺牲,当时一般文艺家也能理解和赞同这一点。[20]共产党把文学的发展和政治的发展结合起来考察,并把文艺工作看成是广义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正是从具体情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斗争实践中的表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灵活运用。敢于承认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不回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应当服从政治工作的需要,正是共产党的光明磊落之处,也是共产党在政治品格上高于其他政治党派的地方。 就是一般的文艺家,在当时也承认政治对于文学所具有的优先地位。欧阳凡海在《论文艺动员的成果缺点及其任务》中说,“中国今天的文艺价值主要的不是用文艺本身的尺量去去估量(但我们决不取消这一尺量,只是放在次要的地位),而是须要‘夹杂’着民族解放的思潮。这种思潮……是中国今天客观的需要和反映”[21]。在沦陷区,唯美主义文艺观也为文艺家们所诟病。以上官筝的笔名闻名于东北沦陷区的文论家张无恙以吴公汗之名,在《新文坛的危机》中批判当时的文坛颓风时说,“逃避现实,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也可说是新文坛的‘危机’”,作品“一上来就是‘小摆设’,今日谈茶壶,明天说茶碗,这个的味内味,那个的味外味,或忆某人如何喝酒,或忆某人怎样品茶,噜哩噜苏,一味向空虚处落笔,于是‘性灵’也就变成‘空灵’,归为扯淡”[22]。以倡导“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为名、借以鼓吹国民党文艺政策的右翼文人陈铨也宣称,“文学和政治常常是分不开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不单是”“一个文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23]。左、中、右三派文人虽然各自所持的政见和意识形态取向大不相同,但在坚持功利主义的政治文学观方面却是如出一辙,可见政治需要成为战争年代压倒一切的需要,是当时人们的共识,并非共产党一派所重视。 从学理的原因考察,这种情形是以价值论为中心的中国文学传统自然延续的结果,是“儒性表里,道一贯之”[24]的“载道”观在现代社会的特殊体现,只是文学所载之“道”,由于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由道德理性置换为政治理性。在此情形下,文学的意识形态本性凸显,审美属性降居第二位的因素,正在情理之中;就像朱自清所说的,“要文学来载这种道,倒也是‘势有必至,理有固然’”[25]。所以,“政治标准第一”的提法,是战争年代那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后来者在评价这一观点时,不能苛求前人,以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现实去衡量过去的事实,更不能以此否定“讲话”当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一切历史的东西,我们都应当从历史的观点看,这是历史唯物观的基本要求。 无庸讳言,文学与政治对接的结果,自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局限性。 首先,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毕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可以起到宣传作用,但很少优秀作品能直接作为政治动员的宣传品,否则,文学艺术作品和政治标语口号就没有什么分别了。恰如鲁迅所言,文艺可以用作宣传,但宣传永远不会是文艺。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服从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评价文学艺术的“第一位”标准,在一定条件下会夸大政治在文艺中的作用和影响,导致轻视乃至忽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的不良倾向,从而以政治形态的单一性取代审美实践形态的丰富多样性、以价值规范取代审美特性,这必然会造成庸俗社会学的泛滥。这种情形,在40年代后期就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26] 其次,过分强调政治的指导作用而忽视文艺的审美特征,会在创作中形成图解政治概念和政策、再等而下之的图解某些领导者意图的公式主义倾向,削弱乃至消解文艺作品的艺术性;更难免在特定的时候,为某些钻进革命领导阶层的少数阴谋家所利用,他们会以“文艺从属于政治”为借口,把文艺作为他们行使自己政治意图的一个便利工具。所谓“文艺为政治服务”或“文艺从属于政治”一变而为“文艺为少数政治家服务”或“文艺从属于少数政治家的长官意志”。凡此种种,都会阻碍文学艺术的发展,最终导致文艺的蜕化乃至取消文艺自身,“文革”时期所造成的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的惨痛局面,就是对文艺政治化乃至以政治取代文艺所带来的恶果之最好的注脚。在政治统帅和驾驭文艺的情况下,《讲话》所谓“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27]的美好愿望,到头来也只能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作品中所剩下的很可能只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即使后来所谓的“百花齐放”,结果同样是一句空话。实际出现的倒可能是“一花独放”,即政治这脱缰之马在文艺的园地中纵横驰骋、肆意践踏艺术之花的悖乱局面。 再次,《讲话》是从政策性层面对新文艺发展史和文艺基本规律所做的总结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文艺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要求,因此,它没有也不可能对文艺的具体特征和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讲话》本身也没有回避这一点。毛泽东在《讲话》的最后部分说,“今天我所讲的,只是我们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28]的确,《讲话》对文艺基本规律中许多具体的方面的东西,没有给予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它虽然提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其特点是什么,这种反映和其他种类的精神活动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讲话》对此没有解释。对于涉及文艺创作重要特征的“形象思维”的规律及特点、各类艺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话》根本就没有提。《讲话》也提到文艺创作需要“典型化”,但典型化的手段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又是《讲话》所忽略的。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越是具体的,越是真实的,越是具有说服力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告诉了人们的。《讲话》由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缺乏相应的分析,难免给人一种“大而化之”的印象,也难免给人造成这样一种错觉:看起来“无所不包”,实际上却“一无所有”。 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创造过程,作家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包含了情感、心理、思想等在内的深邃幽渺的“小宇宙”,因此,对文艺基本问题的探讨就不能忽略作家和艺术家的主体性一极。《讲话》虽然也谈到了主体世界观的改造,注意到了文艺家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只是从政治立场的角度出发来对文艺家提出了创作上的要求,而没有提及作家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动机即隐性的无意识力量,更没有予之以相应的分析。不触及文艺家内心的深层因素,仅仅从政治立场和观点来要求文艺家进行思想改造,这种改造的有限性是可以想见的。在实际情况下,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作家或艺术家也许会对他本人并不赞同的文艺乃至政治观念表示口头上的赞同,但是心理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建国后实行的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虽然收到了一些表面上的效果,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清除,即这种改造无法从根本上让知识分子放弃他们在文艺上的观念和信仰,个中原因就在这里。再则,作家的世界观问题与创作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政治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也未必能在实践中创造出真正符合工农兵大众审美需求的作品。思想上落后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未必就是“毒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解读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时,早就指出了这一点。 三、四十年代,外来文艺思想的传播非常活跃,欧美的一些审美心理学流派,如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文艺界都已广为人知,可《讲话》对这些思想却没有任何反映。《讲话》主要把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和苏联文艺思想作为自身的思想资源,忽略了欧美文艺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从思想继承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够全面的。从实践的角度讲,《讲话》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提出的“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中国古典文献学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因为在做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最近多接触关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节日文化等类似的书籍,而我对传统文化尤为感兴趣,所以就打开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徜徉书中,趣味多多。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我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研究,更像是一种“扫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刻,真正感悟绝非一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仅希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或课题研究中有所价值,有所运用。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2010年05月05日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可以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点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为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他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有分量得多。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作者的传记;   作者其他作品;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 赞与弹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赞与弹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划入微,感人肺腑,文章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弹当然比赞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持手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  因此赞不容易,弹更难,又赞又弹也不简单。  五 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以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 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人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如何撰写读书心得报告  一、前言  读书报告是读完书后的心得报告。并不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是必须把握书中要点,再以自己的话句重加组织所整理出来的文章。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没读书,信口开河,言之无物,不能称为读书报告。  2、要有心得  心得,批评,意见整理,创见。  因此,读书心得报告就是读完一本或相关的几本书后,经过整理思考而写下的感想。撰写的过程分成下列各步骤:  →选定项目  →研拟初步大纲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拟定详细大纲  →撰写报告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内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  3、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5、源流型:评价该书所涉及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写作前的准备  (一)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然后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内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并加以评论。  (二)选择阅读的书籍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3):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 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  -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3)-  2、学生自订;  3、老师指定范围,学生自订。  (三)确立写作的内容与范围  1、基本认知  读书心得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客观描述与主观批评。  客观描述的重点在於所描述的书及其作者,如该书的主题、大纲、范围以及依据该书对作者写作技巧所下的评语。  主观批评的重点则在於写读书心得者本身,即你对该书的反应与评价;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  务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作的重点内容  (1)引言:关於书籍本书、作者、或书中议题加以概述。  (2)纵向之历史性回顾:对此问题的前人研究的回顾与其存在的优劣点。  (3)横向之生活经验:可以与书籍内容相启发的。  (4)个人感思:谈你的个人心得,阐述你的主题,对前人的褒贬等。  (5)结论:分析前人与你的研究后,提出几个问题,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3、写作的范围  (1)相关书讯:关於所阅读书籍的一些相关讯息,至少二百字。  (2)内容摘录:摘录书中有意义之文字,一百字以上,三百字以内,务需注明摘录文字出处之页码。  (3)个人观点:此部份即为分享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至少一千字。  (4)讨论议题:针对书籍内容至少提出一个相关的讨论议题。  4、注意事项  (1)读书心得报告的写法与传统作文的写法,在笔调上的不同,笔锋不一定要带感情。  (2)重要内容要在文章中显示撰写者的知识、逻辑与分析,个人感思需能使读者信服。  (3)以平实的方式叙述,少用“!”与“?”。  (4)写读书心得不一定是要写“书评”式的读书心得 。  (四)收集、参阅有关该书的任何其它资料  四、读书报告的写作规格  1、书目  将选读之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填写於题目左方(参见自校规定)。  2、全书提要  可经由书前序文、绪言或书后跋、后记等,写作该书之缘由、时代背景,书之结构重点,逐一介绍。(勿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1)重点介绍作者及著书之时代背景。  (2)全书之题旨大意。  3、心得评论  (1)感发:说明该书之精神与特色  (2)论述  (3)批判  4、结语  (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5、附注  引用资料,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  6、参考书目  写作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均应于报告后列出书名、作者。  五、力争做到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  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  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 由此,读书心得报告的格式,一般有下列几项:  一、书名  二、著者  三、出版社  四、页数  五、内容概要  六、读后心得  七、评语  八、附注  ●以下就这格式,介绍一篇读书心得报告做为范例:  一、书名:苦涩的成长  二、著者:朱炎  三、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19版/台北市/尔雅出版社  四、页数:141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给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题,每个都有对象。  首篇「爱」,阐释爱的作用,同时辨明时下对爱的曲解以及赢得真爱之道。  次篇「青春」,从描述误解青春的特质中,勉励青年应有刻苦耐劳,独立自主又淳朴谦虚气质,进而体认出一个人的价值,在於他对人类社会的实际贡献。  第三篇「火凤凰」,系以火凤凰的行径为喻,勉青年要有理想,要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第四篇「挫折」,以「衣衫的领子、袖子最易磨损」之巧喻,勉青年要有面对挫折,不畏挑战的勇气,并体认领导人物,注定要比别人承受更大的挫折。  第五篇「孤独」,简介离群索居以独立思考的生活方法,鼓励能不畏寂寞,进而领略孤独的况味,以及学习多单独思考问题。  第六篇「怨尤」,说明报怨之害,便是自动地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权利与否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勉人行事宜务实,切忌好高骛远。  第七篇「蛊惑」,勉青年由自持、制欲、去私、不惑使自己清醒之后,进而慎思明辨,知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质与优良传统,进而培养有为光明远景献身的气概。  第八篇「孝道」,阐明践行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年长的父母、祖父母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让他们由阴暗的角落里走进阳光,享受现代生活的乐趣。  第九篇「生活的艺术」,说明生活本是一种需要勇气与魄力的大艺术,并且唯有从生活的简化中,才能使心灵苏活,提高生活的境界。  末篇「人类的母亲」,阐释女性的尊严乃人性尊严的基石,肯定人性必须有尊严,就得从尊重女性人格做起,尽力维护女性尊严。  书末还有朱炎先生写作年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前吃苦,现在有成就而将来成就不可限量的人,其阅历足可为青年之导师。  六、读后心得:  朱炎先生是一个从前吃过苦,现在有成就的人,他的丰富阅历使他能穿过人生重叠的层面,看得深,看得远,有智慧。他在备尝生长的痛苦,又把痛苦转化为喜悦之后,用心写一本小书,一本形体小而价值大的书。他费尽苦心,辛苦写成,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纷纷用悲观来表示深度的时代,他这本书从深处发掘乐观,在这个用偏激表示造诣的时代,他这本书完备而中和,更显得难能可贵。他在走完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长途之后,伫足回头,看看后面的人走得怎么样,鼓励能好好的走。这一份奉献,令我敬佩也使我感动。  这十篇文章虽各自独立,但脉络相通,浑然如一,像一条山脉十座山峰,根本上,他提供人生在世的一种观点,一种哲学。没有哲学和没有面包同样令人活不下去。他从上游解决人生问题,正本清源。这种建设工作,可以使医生、警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忙碌。这十篇文章,一方面探讨了人生潜藏於内的幽微,一方面勾勒了人生形之於外的峥嵘,同时也给理想的中国青年摹出风貌典型。人在青年时期辛苦寻觅的东西,大半都在这本书里。  七、评语:  朱炎先生是一位热爱学问而有学问,热爱真理而认识真理,热爱青年而了解青年,热爱人生而能奉献自己,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散文家,更是一个把墨水变成热血的人。他的笔是一座桥,从他的内心到读者内心,交流互通,如响斯应。  推销钢琴的广告有一句话:「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意思是说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境界,使人发现并追求较完美的模式。我也要说,熟读朱炎教授这本书的人也不会学坏,因为他不会走错路。  中国多一本这样的书,就可以少一座监狱。  八、附注:本书六十七年初版,时著者年四十二岁。  另外,除了封面要写校名、自拟的题目、专业、学号、姓名、读书时间之外,正文第一行要居中写上自拟的题目,且字数不超过20,允许有副标题。

+98+9+98+8+7987968979868

中国历史文献学读后感

读《近代中国史学十论》有感 史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我们今日实行的仿西式学术分科确立时间却不算长。不过,在20世纪初年中国“新史学”滥觞之际,章太炎、梁启超就已提出了类似今日所谓“跨学科研究“的主张。这一取向近年来在中国内地更得到大力提倡,然而若从社会视觉看,史学之下各子学科的畛域又还比较明显。譬如各大学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现在大都“整合”为一科,单从课程的设置、学会的组成到学科研讨会的召开,大体仍可见比较明晰的“边界” 前半部分或考察一本旧籍在近代学统里的沉浮,或关注学术的多旋律并进,或揭示学术典范的转移,或分析新旧史料观的错位、或探索历史记忆的损益。 如《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这一章里,详细重建《山海经》在历代学者认知中形象的演变这一长期历程,以该书为一面镜子来映照不同时代学人对其内容究竟是否可信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据的态度之变化,应能对中国学术史甚至思想史长生不少启示性的认识。《山海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人看作与史相关的旧籍,且一般并不怀疑其为“先秦古书”;而乾嘉学风并不像过去认知的那样一统化,乾嘉时代的学者对《山海经》的看法是两歧的。到了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队民国史学或史料扩充倾向在解放思想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受到乾嘉学风的影响,不少怀疑这些文献的人都持一种看似更“严格”的“科学”史学观。而游学欧洲多年的民国新史学家傅斯年更加有意识地提出古代非正统史料的价值。尽管民初新派学者对《山海经》的态度各不相同,且其可用度今日或许仍存在争议,但大概已没有学者再怀疑其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上古史料。乾嘉时代开其端的学术多元化倾向能够有潜流而变为主流,正拜民初思想解放带来的“新眼光”之赐,《山海经》的沉浮也就映照出了近代中国史学的演变历程。 后半部分主要与青年史学从业者对话,讨论与“史学方法”相关的史料解读、史学表述、近代史研究方向、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等面相。 如陈寅恪史料解读与学术表述臆解;陈寅恪这样一位不应该被遗忘的学术大师,在我们学界的集体历史记忆中却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基本被“遗忘”直到近年又被“从新发现”。或者即因为这一度的遗忘,陈先生本人以及“陈寅恪学术”的形象似乎都已使人感到生疏,于是出现许多试图修订或重塑我们历史记忆中的“陈寅恪形象”的努力。由于“陈寅恪形象”的模糊,其史学所长究竟为虚为实,学界的见解也甚分歧。实际上,陈寅恪是民国“新宋学”的杰出代表,而“新宋学”是在坚固的史料基础上以史学诠释的“幽玄高妙”见长。赵元任回忆说,“寅恪总说你不把基础的材料弄清楚了,就急着要论微言大义,所得的结论还是不可靠的”。可知陈先生治史的最终目的是在基本的材料弄清楚之后就要的出微言大义式的结论,这是近代“新宋学”与乾嘉“汉学”和传统宋学的一大区别 史学区别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色是时间性,而其基础是史料。傅斯年曾提出史学就是是科学的说法,他的见解常受人误解,但其特别强调史料的重要,窃以为仍应引起今日治史者的关注。实际上。若“史科学”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还真是大体上涵盖了史学的主要内容;其后两者即史料的解读和运用牵涉到一般所谓“史识”,相对来说更难,要求也更高。在陈先生看来,解读和运用史料的、与史学表示直接相关,而史料的运用可以说是史学表述的核心因素,故他往往将史料解读与史学表述两者合而并论。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时间的隔阂,由于时代环境以及立说者意图的不同,同样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可能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陈寅恪特别提出,“解释古书,其谨严方法,在不改原有之字,仍用习见之义”。“不改原有之字”这一点仍尤应引起今日学者的重视。今人不能离今世,故史家面临的现实是不能不运用后起概念作为诠释历史的工具,但更必须强调以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和当时的概念工具为基础。 “表述”是学术研究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连主张“道可道,非常道”的老子也还写下五千言,机内把自己研究所得陈述出来就正于同人更是“学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陈寅恪在表述这一方面似不算特别成功,胡适认为,“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但他的文章实在写的不高明”。可知陈寅恪论学风格多“牵缠反复”的确是许多人的共识。 《近代中国史十论》各文均与近代中国史学相关,但又与一般“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的言说不甚同,大体遵循一种“史无定向”的取径,不固定从某一专史分科的特定方向看问题。愿此书对已将史学确立为专业的在校学生略献刍荛,希望后来者或不致重蹈覆辙,尽可能少走弯路。

不惯你坏毛病。

《中国通史》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读完的感受,结合自己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谈一谈想法,例如: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久不衰、欣欣向荣的坚实基础。并造就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历史见证着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以及各种仁人志士实现远大报负的人生理想。不以成败论英雄,透过历史事件的现象看成败之道和内在规律。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果实,是我们所正视的话题,学习历史中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意义。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一些正史资料,还有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野史也影响着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国通史》是以“章节体”编纂为代表体裁。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由传统“贵族精英”转向社会民众,由政治、制度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等等,大都不再以“褒贬人物、陈列事件为主”。章节体裁的逐级分编、分章、分节列题形式,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撰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等;才能更好的了解王朝更替和兴衰的缘由;才能更好的了解古人为了实现人生抱负而付出的努力。虽然大多数历史文献都是文言文,但《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更深入的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无疑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进程,填补了这一空档。

文献学读后感

[文献读后感]母亲评价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探讨了母亲评价与幼儿数学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献读后感。它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子女性别的不一样来作为变量,得出结论:母亲对子女数学能力的评价存在明显的高估倾向,而这种倾向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没有太大关系。而且文章还说,适当的高估有利于子女后期数学认知的发展。由此可见,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力有多大,读后感《文献读后感》。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个导师。你想你的小孩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必须自己身体力行地做给他看,让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如此才有利于他的成长。不可像有些父母,说的和做的永远不一致。这样,会使小孩产生疑惑,价值观是非观被扰乱,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现在的社会中,有太多可以误导小孩子的现象发生了。社会教导孩子要诚实,善良,勇敢,环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或许我的话题扯远了,但是,每当看到父母教育的孩子的相关报道时,都会联想到现在的中国教育模式。我希望我可以当改变它的那一位,或许力量很微弱,也要发出正能量

_5_dg&ie=gb2312&bs=%D6%DC%EA%CA%BC%F2%BD%E9&sr=&z=&cl=3&f=8&wd=%B6%C1%BA%F3%B8%D0&ct=0

  • 索引序列
  • 中国文献学读后感
  • 中国文献学新编读后感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读后感
  • 中国历史文献学读后感
  • 文献学读后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