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

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东北地区。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儿科学是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嗓音喉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产前诊断中心、辽宁省内镜诊治中心、辽宁省肝病诊治中心、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妇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等10余个省级中心和中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中心设在该院;新生儿急救中心为全国四大急救中心之一;小儿外科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疾病诊治中心;感染科为东北地区感染病专业唯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近年来,许多学科或专业已跻身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优势学科行列,尤其是肝胆胰腺、微创、泌尿、心脏、脊柱和手足外科,消化、心血管内科,血液病治疗中心等优势凸显。肿瘤治疗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疼痛科、医疗美容整形科和心理、宁养(临终关怀)等学科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每年开展医疗高新技术百余项,其中成功开展了中国医科大学首例原位心脏移植、省内首例断臂再植、东北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全国首例高危孕妇心脏二次换瓣手术、世界首例肺组织瓣代气管、食管等高新医疗技术。医院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每年承担着30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500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印度留学生班、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儿科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病理方向、医学影像专业、法医学专业等1500余名学生的临床课、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教学任务。医院设有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及省教育厅影像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基地,14个临床医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和动物试验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部、省、市级科技攻关课题共500余项,有1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还编辑出版了《国际儿科学》、《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实用药物与临床》、《现代医院管理》等重要期刊杂志,均在全国发行。医院已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接待来院讲学交流的专家百余人次,并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出国学习深造。同时医院已全面完成了医疗、管理和网络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数字化医院建设,被卫生部授予“数字化建设示范医院”。“面向世界、争创一流”是医院教职员工共同的信念;“团结敬业,严谨求实,仁爱守信,技精图强”是每个教职员工恪守的医院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医院文化,使盛京人焕发出极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医院率先进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行列,先后40余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成为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的一面旗帜。

去不孕不育专业专科医院检查,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要尽早去医院确诊然后对症治疗。

没有关系的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大全

近年来主持作出领先技术有:(1)12出生我国首例自然周期试管婴儿(2)3出生我省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3)3出生我省首例冷冻胚胎复苏试管婴儿开展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作出的成绩有:(1)对复发性流产夫妇细胞遗传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国家指定的国内唯一鉴定机构――湖南湘雅国家遗传学重点实验室鉴定,夏家辉院士签字,在世界首次报告6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并载入中国和世界人类染色体库。论著已在《中华遗传学杂志》05年第5期发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和健康报均予以报道。(2)设计并主持的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的遗传学诊断和常规试管婴儿助孕技术;论著已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05年第11期和《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第3期发表。(3)开展的人-兔异种核移植的研究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论著发表于中科院主办,由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收录的国家动物学研究核心期刊《动物学研究杂志》05年第4期。2002年以来主持研究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厅课题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2004-2005年11月发表的论文1、染色体异常核型六例。 中华遗传学杂志,2005,22(5),593-594。2、严重生精功能障碍患者助孕前遗传学检查的意义。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3),29-31。(核心期刊)3、毛细管电泳用于Y染色体微缺失的研究。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28(3),119-121。(核心期刊)4、复发性流产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附6例世界首报异常核型)。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7)(核心期刊)5、人—兔异种核移植构建重构胚的实验研究。 动物学研究,2005,26(4),1-6(核心期刊)6、非涂渍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诊断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181-1184(获05年中华全国检验医学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7、冷冻平皿并添加血清替代物改善小鼠囊胚的玻璃化冷冻效果。生殖与避孕杂志,2005,25(6),241-243。(中国妇产科类、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8、口服妈富隆并延长克罗米芬服药时间治疗耐克罗米芬的无排卵。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5),31-34。(中文妇产科、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9、血清PRL及CA125测定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价值。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1)13-15。10、晚期妊娠低温低位小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术临床应用价值。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40(5),483-485(核心期刊)11、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单精子卵浆内注射治疗结果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39(3),220-222。(核心期刊)12、三种不同原因不孕患者黄体血肿发生情况的比较。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236-237。(中文妇产科、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13、酶检测法在线粒体功能及混杂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4,6(3),167。14、冷冻胚胎复苏后移植成功足月分娩1例。安徽医学,2004;25(5),373。第二作者15、多胎妊娠早期经阴道B超引导下选择性减胎术的临床应用。安徽医学,2005,26(2),110-111。第二作者16、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治疗阻塞性无精症。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1),40-42。第二作者。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下载

没有关系的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承担着东北、华北和内蒙地区部分重症患者的会诊、急救和培干等多重任务。医院南湖院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滑翔院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医院前身是由英国苏格兰教会于1883年在沈阳兴建的东北第一家西医院,即盛京施医院;1948年被中国医科大学接管,更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69年迁至辽宁西部朝阳地区;1983年医院重返沈阳;2002年医院全面接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立滑翔院区;2003年医院恢复“盛京医院”名称。医院现有职工3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91人;设医疗、医技科室69个;开放病床3000张;年门急诊量215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数8万余人次,年手术量9万余例;病人平均住院日11天。医院固定资产总额6亿元,拥有各种先进的诊治设备5000余台(套),包括东北地区首台0T核磁共振、64排全身CT、PET-CT、X线刀、直线加速器、3D-4D彩超、伽玛刀和共聚焦纤维电子内镜等。盛京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东北地区。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儿科学是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嗓音喉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产前诊断中心、辽宁省内镜诊治中心、辽宁省肝病诊治中心、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妇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等10余个省级中心和中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中心设在该院;新生儿急救中心为全国四大急救中心之一;小儿外科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疾病诊治中心;感染科为东北地区感染病专业唯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近年来,许多学科或专业已跻身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优势学科行列,尤其是肝胆胰腺、微创、泌尿、心脏、脊柱和手足外科,消化、心血管内科,血液病治疗中心等优势凸显。肿瘤治疗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疼痛科、医疗美容整形科和心理、宁养(临终关怀)等学科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每年开展医疗高新技术百余项,其中成功开展了中国医科大学首例原位心脏移植、省内首例断臂再植、东北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全国首例高危孕妇心脏二次换瓣手术、世界首例肺组织瓣代气管、食管等高新医疗技术。医院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每年承担着30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500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印度留学生班、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儿科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病理方向、医学影像专业、法医学专业等1500余名学生的临床课、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教学任务。医院设有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及省教育厅影像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基地,14个临床医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和动物试验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部、省、市级科技攻关课题共500余项,有1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还编辑出版了《国际儿科学》、《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实用药物与临床》、《现代医院管理》等重要期刊杂志,均在全国发行。医院已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接待来院讲学交流的专家百余人次,并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出国学习深造。同时医院已全面完成了医疗、管理和网络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数字化医院建设,被卫生部授予“数字化建设示范医院”。“面向世界、争创一流”是盛京医院教职员工共同的信念;“团结敬业,严谨求实,仁爱守信,技精图强”是每个教职员工恪守的医院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医院文化,使盛京人焕发出极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医院率先进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行列,先后40余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成为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的一面旗帜。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首页网址

没有关系的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10571是广东医科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历史沿革广州医学院1951年,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士学校创建。1953年,广州市第一、二、三、四医士学校合并组建广州医士学校。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广州医士学校升格为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广州医学院改建广州医科学校。1972年,广州医科学校升格为(复校)广州医学院。1973年10月29日,广州市委决定将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79年6月10日,广州市编制委员会发出通知,同意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科基础上成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1984年9月21日,教育部批准学校内科学(呼吸)、药理学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4日,首批呼吸内科、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学。2001年1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科学(呼吸系病)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7月18日,教育部批准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系病)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获准设立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羊城铁路医院并入广州医学院。2005年,广州护士学校、广州卫生学校并入广州医学院。2006年11月21日,经广州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广州医学院将在番禺建立新校区。2007年4月2日,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成为广东地方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2月至8月,学校先后获得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资格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3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后又批准学校护理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2年,经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入选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通过教育部验收,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5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成立。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接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进行的专项检查与评估。2014年1月,学校成为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7月,学校正式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2015年1月,学校加入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5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审议通过《广州医科大学章程》,核准发布。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院系设置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2022年2月,学校新增基础医学专业。师资力量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国家级人才2名,海外高端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广东省珠江学者19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名、省级培养对象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另外还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质量工程截至2020年7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广东省级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州市名牌专业4个,广州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类课程4门、省级精品类课程60门;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州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广东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校企协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放性多样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州市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广州市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学科目录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毒理学、重症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卫生毒理与流行病学、肿瘤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急诊医学科、临床医学(呼吸病学)科研机构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2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呼吸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实验室: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实验室、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儿科血液病研究实验室、广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毒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心血管重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化学致癌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过敏反应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2010-2016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74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主任项目4项、合作项目11项、联合基金4项、面上项目221项、青年项目295项、应急管理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12项。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由番禺校区总馆和越秀校区分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101万册,订有专业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3万种,纸质报刊1700余种,中外文资源对学校学科专业的覆盖面达到100%。学术期刊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血栓与止血学杂志》、《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6种。其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血栓与止血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分别被SCI、PubMed收录。《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万方数据库等多家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合作交流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胡弗汉顿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辉瑞公司等全球知名跨国医药公司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承担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项,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共建"中美肺癌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肺癌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研究等;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中加联合共建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系合作成立染色体芯片分析(CMA)产前诊断联合实验室。

学校名称:广东医科大学  院校代码:10571  所在省份:广东省  所在城市:湛江市  院校属性: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含前5位省份代码):4144010571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官网网址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承担着东北、华北和内蒙地区部分重症患者的会诊、急救和培干等多重任务。医院南湖院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滑翔院区位于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医院前身是由英国苏格兰教会于1883年在沈阳兴建的东北第一家西医院,即盛京施医院;1948年被中国医科大学接管,更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69年迁至辽宁西部朝阳地区;1983年医院重返沈阳;2002年医院全面接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成立滑翔院区;2003年医院恢复“盛京医院”名称。医院现有职工3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91人;设医疗、医技科室69个;开放病床3000张;年门急诊量215万余人次,年住院人数8万余人次,年手术量9万余例;病人平均住院日11天。医院固定资产总额6亿元,拥有各种先进的诊治设备5000余台(套),包括东北地区首台0T核磁共振、64排全身CT、PET-CT、X线刀、直线加速器、3D-4D彩超、伽玛刀和共聚焦纤维电子内镜等。盛京医院素以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和齐全完善的学科特色闻名于东北地区。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儿科学是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嗓音喉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产前诊断中心、辽宁省内镜诊治中心、辽宁省肝病诊治中心、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辽宁省妇科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等10余个省级中心和中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中心设在该院;新生儿急救中心为全国四大急救中心之一;小儿外科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疾病诊治中心;感染科为东北地区感染病专业唯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近年来,许多学科或专业已跻身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优势学科行列,尤其是肝胆胰腺、微创、泌尿、心脏、脊柱和手足外科,消化、心血管内科,血液病治疗中心等优势凸显。肿瘤治疗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疼痛科、医疗美容整形科和心理、宁养(临终关怀)等学科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每年开展医疗高新技术百余项,其中成功开展了中国医科大学首例原位心脏移植、省内首例断臂再植、东北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术、全国首例高危孕妇心脏二次换瓣手术、世界首例肺组织瓣代气管、食管等高新医疗技术。医院拥有39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每年承担着30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500余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承担着中国医科大学印度留学生班、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儿科方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病理方向、医学影像专业、法医学专业等1500余名学生的临床课、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教学任务。医院设有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及省教育厅影像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基地,14个临床医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和动物试验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部、省、市级科技攻关课题共500余项,有1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还编辑出版了《国际儿科学》、《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实用药物与临床》、《现代医院管理》等重要期刊杂志,均在全国发行。医院已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接待来院讲学交流的专家百余人次,并选派优秀技术骨干出国学习深造。同时医院已全面完成了医疗、管理和网络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数字化医院建设,被卫生部授予“数字化建设示范医院”。“面向世界、争创一流”是盛京医院教职员工共同的信念;“团结敬业,严谨求实,仁爱守信,技精图强”是每个教职员工恪守的医院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医院文化,使盛京人焕发出极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医院率先进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行列,先后40余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成为辽宁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的一面旗帜。

10571是广东医科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历史沿革广州医学院1951年,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士学校创建。1953年,广州市第一、二、三、四医士学校合并组建广州医士学校。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广州医士学校升格为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广州医学院改建广州医科学校。1972年,广州医科学校升格为(复校)广州医学院。1973年10月29日,广州市委决定将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79年6月10日,广州市编制委员会发出通知,同意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科基础上成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1984年9月21日,教育部批准学校内科学(呼吸)、药理学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9月4日,首批呼吸内科、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学。2001年1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科学(呼吸系病)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7月18日,教育部批准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系病)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获准设立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羊城铁路医院并入广州医学院。2005年,广州护士学校、广州卫生学校并入广州医学院。2006年11月21日,经广州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广州医学院将在番禺建立新校区。2007年4月2日,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成为广东地方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2月至8月,学校先后获得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资格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3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后又批准学校护理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2年,经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入选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通过教育部验收,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5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成立。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接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进行的专项检查与评估。2014年1月,学校成为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7月,学校正式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2015年1月,学校加入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5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审议通过《广州医科大学章程》,核准发布。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院系设置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2022年2月,学校新增基础医学专业。师资力量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国家级人才2名,海外高端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广东省珠江学者19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名、省级培养对象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另外还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质量工程截至2020年7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广东省级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州市名牌专业4个,广州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类课程4门、省级精品类课程60门;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州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广东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校企协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放性多样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州市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广州市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学科目录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毒理学、重症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卫生毒理与流行病学、肿瘤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急诊医学科、临床医学(呼吸病学)科研机构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2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呼吸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实验室: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实验室、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儿科血液病研究实验室、广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毒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心血管重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化学致癌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过敏反应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2010-2016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74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主任项目4项、合作项目11项、联合基金4项、面上项目221项、青年项目295项、应急管理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12项。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由番禺校区总馆和越秀校区分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101万册,订有专业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3万种,纸质报刊1700余种,中外文资源对学校学科专业的覆盖面达到100%。学术期刊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血栓与止血学杂志》、《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6种。其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血栓与止血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分别被SCI、PubMed收录。《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万方数据库等多家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合作交流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胡弗汉顿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辉瑞公司等全球知名跨国医药公司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承担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项,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共建"中美肺癌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肺癌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研究等;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中加联合共建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系合作成立染色体芯片分析(CMA)产前诊断联合实验室。

10571“广东医科大学学校代码是10571,考研报考时必须要了解的,广东医科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571。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望采纳

  • 索引序列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大全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网址下载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首页网址
  •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官网网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