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作家新视野杂志社

作家新视野杂志社

发布时间:

作家新视野杂志社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

《天蓝色的阳台》天蓝色~是个透明亮堂的颜色,干净纯美毫无杂质,美的石破天惊却又真实可感。彼岸~似乎有点宿名的味道,一切都不在控制中,此岸是现实中的,而彼岸则是理想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此岸,彼岸,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在人类这个矛盾的个体中所存在的不同形式,她是为了使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充盈丰富而存在的吧,我善意的想着。谈谈这本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吧,她是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的小男孩不幸遭遇交通变故,而成了天国芸芸终生中一个年龄最小的幽灵,他可以自由来去人间和天堂,他的终极目标是到达一个地图上叫做天蓝色彼岸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自己尘世未了的心愿,才可以毫无牵挂的踏上天蓝色的征途~自此,一个天真善良的小男孩开始了对他短暂一生的追忆和寻找。哈里——本书的小主人公,有着小孩子特有的单纯善良和大度宽容,他如冬日里稀疏的阳光透过丛林轻轻流泻在叶片上的点点碎银,欢快顽皮的跳动在新绿与金光的缠绕之中。他用他稚嫩而未经雕琢的心灵滤过污浊的现存而将爱满人间的信念投影到每个读者心中。在他可触摸到的世界中,一切尽是美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心动神往,一切都总像水晶宫中高高悬挂在透明如薄翼般的天花板上那盏琉璃璀璨的洁白吊灯,让空灵的世界有了柔和的温度,有了人情的温存和安蕴,感动如细小的雪花飘飘荡荡的打进了2007年的钟鼓声中一个人肉体的死亡,并不代表着生命的完结。书的末段说,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这种说法绝对没错。 一本温情的小说,总能让人有种恒温的舒服。看多了世间的丑恶和黑暗,看惯了谈情说爱的烂俗和无知,能够静下心来品读一下这本精致的小书,让我们的心灵归零,一切从头来过,欣欣然睁开双眼,对这个清新四溢的世界多一份感动和留恋,多一份关注和热爱,让我们一颗颗平凡而存有感召的心柔柔的享受着阳光,雨露,风霜,雨雪感受过风吹过面颊的凉凉湿湿吗?告诉你,那就是幸福的味道记住绝不要在你怨恨时,让太阳下山~

德阳五中努力创办有特色的校园文学社团> 在老师的辛勤辅导下,17年间我们共培养了近千名校园小作家,在《德阳日报》、《四川日报》、《小作家》、《星星诗刊》、《中国青年报》、《美文》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800篇作品。学生分别在“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真性情作文大赛”等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一些社员已相继升入了北大、复旦、人大、北师大等名校深造,成为各高校文学社团中的骨干分子,有的甚至还公开发表自己的长篇小说。这些同学至今回忆起来,都认为这是他们在德阳五中的读书生活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高2000级学生谢兰考入北大(理科生)后,在“非典”时期,利用学生不能出校的时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微雨燕双飞》(40万字),先在网上发表,引起了反响,现整理为17万字,由清华大学新视野出版社正式出版。该生读大学期间始终为年级第一,年年获得最高奖学金,有多篇科研论文发表,以年级第一的成绩已保送到清华生物芯片专业硕博连读。>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百草园”正努力地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作家新视野》杂志

有两件事是我一直想做的——写作与务农。如今我同时做着这两件事。作为作家,我和E·B·怀特不属同一等级,作为农场主,我和乡邻也不是同一类人,不过我应付得还行。在城市以及郊区历经多年的怅惘失望之后,我和妻子桑迪终于在这里的乡村寻觅到心灵的满足。这是一种自力更生的生活。我们食用的果蔬几乎都是自己种的。自家饲养的鸡提供鸡蛋,每星期还能剩余几十个出售。自家养殖的蜜蜂提供蜂蜜,我们还自己动手砍柴,足可供过冬取暖之用。这也是一种令人满足的生活。夏日里我们在河上荡舟,在林子里野餐,骑着自行车长时间漫游。冬日里我们滑雪溜冰。我们为落日的景象而激动。我们爱闻大地回暖的气息,爱听牛群哞叫。我们守着看鹰儿飞过上空,看玉米田间鹿群嬉跃。但如此美妙的生活有时会变得相当艰苦。就在三个月前,气温降到华氏零下30度,我们辛苦劳作了整整两天,用一个雪橇沿着河边拖运木柴。再过三个月,气温会升到95度,我们就要给玉米松土,在草莓地除草,还要宰杀家禽。前一阵子我和桑迪不得不翻修后屋顶。过些时候,16岁的吉米和四个孩子中的最小的13岁的埃米莉,会帮着我一起把拖了很久没修的室外厕所修葺一下,那是专为室外干活修建的。这个月晚些时候,我们要给果树喷洒药水,要油漆谷仓,要给菜园播种,要赶在新的雏鸡运到之前清扫鸡舍。在这些活计之间,我每周要抽空花五、六十个小时,不是打字撰文,就是为作为自由撰稿人投给报刊的文章进行采访。桑迪则有她自己繁忙的工作日程。除了日常的家务,她还照管菜园和蜂房,烘烤面包,将食品装罐、冷藏,开车送孩子学音乐,和他们一起练习,自己还要上风琴课,为我做些研究工作并打字,自己有时也写写文章,还要侍弄花圃、堆摞木柴、运送鸡蛋。正如老话说的那样,在这种情形之下,坏人不得闲——贤德之人也歇不了。我们谁也不会忘记第一年的冬天。从12月一直到3月底,我们都被深达5英尺的积雪困着。暴风雪肆虐,一场接着一场,积雪厚厚地覆盖着屋子和谷仓,而室内,我们用自己砍伐的木柴烧火取暖,吃着自家种植的苹果,温馨快乐每一分钟。开春后,有过两次泛滥。一次是河水外溢,我们不少田地被淹了几个星期。接着一次是生长季节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农产品潮涌而来,弄得我们应接不暇。我们的冰箱里塞满了樱桃、蓝莓、草莓、芦笋、豌豆、青豆和玉米。接着我们存放食品罐的架子上、柜橱里也开始堆满一罐罐的腌渍食品、番茄汁、葡萄汁、李子、果酱和果冻。最后,地窖里遍地是大堆大堆的土豆、葫芦、南瓜,谷仓里也储满了苹果和梨。真是太美妙了。第二年我们种了更多的作物,差不多就靠着从自家树林砍伐的木柴以及仅仅100加仑的燃油过了冬。其时,我开始认真考虑起辞职从事自由撰稿的事来。时机选得实在太差。当时,两个大的女儿肖恩和埃米正在费用很高的常青藤学校上学,而我们只有几千美元的银行存款。但我们一再回到一个老问题上来:真的会有更好的时机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于是,带着老板的祝福,口袋里揣着作为累积津贴的半年薪水,我走了。那以后有过一些焦虑的时刻,但总的来说,情况比我们料想的要好得多。为了写那些内容各不相同的文章,我为《体育画报》爬进过黑熊窝;为《史密森期刊》替参赛的一组组狗套上雪橇;为《科学文摘》调查过尚普兰湖水怪的真相;为《终点》杂志在明尼苏达划着小舟穿越美、加边界水域内的公共荒野保护区。我挣的钱远比不上全职工作时的收入,可如今我们需要的钱也没有过去多。我挣的钱足以应付每月600美元的房屋贷款按揭以及一家人的日常开销。那些开销包括了所有支出,如音乐课学费、牙医账单、汽车维修以及大学费用等等。至于保险,我们买了一份低收入者的主要医疗项目保险。我们需要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任何一项医疗费用支付最初的500美元。医疗保险则支付超出部分的80%。虽然我们仍要支付小额医疗费用,但我们的保险费也低——每年只要560美元——而我们给重大灾难保了险。除了这一保险项目,以及两辆汽车每年400美元的保险,我们就没有其他保险了。不过我们每年留出2,000美元入个人退休金账户。我们通过节约开支而又不明显降低生活水准的方式来弥补收入差额。我们每个月仍出去吃一两次饭,不过现在我们光顾的是当地餐馆,而不是城里的高级饭店。我们仍去密尔沃基听歌剧看芭蕾演出,不过一年才几次。我们肉吃得少了,酒喝得便宜了,电影看得少了。铺张的圣诞节成为一种回忆,我们把完成稿约作为度假的一部分……我想,不是所有热爱乡村的人都会乐意过我们这种生活的。这种生活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其一是耐得住寂寞。由于我们如此忙碌,手头又紧,我们很少请客。在作物生长季节,根本就没工夫参加社交活动。吉米和埃米莉虽然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但他俩大多数时间也呆在家里。另一项要求是体力——相当大的体力。小范围里实现自给自足的途径是抵制诱惑,不去购置拖拉机和其他昂贵的节省劳力的机械。相反,你要自己动手。我们仅有的机器(不包括割草机)是一台3马力的小型旋转式耕耘机以及一架16英寸的链锯。没人知道我们还能有精力在这里再呆多久——也许呆很长一阵子,也许不是。到走的时候,我们会怆然离去,但也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深感自豪。我们把农场出售也会赚相当大一笔钱。我们自己在农场投入了约35,000美元,要是现在售出的话价格差不多可以翻一倍。不过现在不是出售的好时机。但是一旦经济形势好转,对我们这种农场的需求又会增多。但我们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移居至此的。我们来此居住是因为想提高生活质量。当我看着埃米莉傍晚去收鸡蛋,跟吉米一起在河上钓鱼,或和全家人一起在果园里享用老式的野餐,我知道,我们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求的生活方式。

多尔蒂先生构建他的梦想生活

翻译如下:In America many people have a romantic idea of life in the Many living in towns dream of starting up their own farm, of living off the Few get round to putting their dreams into This is perhaps just as well, as the life of a farmer is far from easy, as Jim Doherty discovered when he set out bine being a writer with running a Nevertheless, as he explains, he has no regrets and remains enthusiastic about his decision to change his way of 在美国,不少人对乡村生活怀有浪漫的情感。许多居住在城镇的人梦想着自己办个农场,梦想着靠土地为生。很少有人真去把梦想变为现实。或许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正如吉姆·多尔蒂当初开始其写作和农场经营双重生涯时所体验到的那样,农耕生活远非轻松自在。但他写道,自己并不后悔,对自己作出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决定仍热情不减。There are two things I have always wanted to do -- write and live on a Today I'm doing I am not in E B White's class as a writer or in my neighbors' league as a farmer, but I'm getting And after years of frustration with city and suburban living, my wife Sandy and I have finally found contentment here in the 有两件事是我一直想做的――写作与务农。如今我同时做着这两件事。作为作家,我和E·B·怀特不属同一等级,作为农场主,我和乡邻也不是同一类人,不过我应付得还行。在城市以及郊区历经多年的怅惘失望之后,我和妻子桑迪终于在这里的乡村寻觅到心灵的满足。It's a self-reliant sort of We grow nearly all of our fruits and Our hens keep us in eggs, with several dozen left over to sell each Our bees provide us with honey, and we cut enough wood to just about make it through the heating 这是一种自力更生的生活。我们食用的果蔬几乎都是自己种的。自家饲养的鸡提供鸡蛋,每星期还能剩余几十个出售。自家养殖的蜜蜂提供蜂蜜,我们还自己动手砍柴,足可供过冬取暖之用。It's a satisfying life In the summer we canoe on the river, go icking in the woods and take long bicycle In the winter we ski and We get excited about We love the smell of the earth warming and the sound of cattle We watch for hawks in the sky and deer in the 这也是一种令人满足的生活。夏日里我们在河上荡舟,在林子里野餐,骑着自行车长时间漫游。冬日里我们滑雪溜冰。我们为落日的余辉而激动。我们爱闻大地回暖的气息,爱听牛群哞叫。我们守着看鹰儿飞过上空,看玉米田间鹿群嬉跃。But the good life can get pretty Three months ago when it was 30 below, we spent two miserable days hauling firewood up the river on a Three months from now, it will be 95 above and we will be cultivating corn, weeding strawberries and killing Recently, Sandy and I had to retile the back Soon Jim, 16 and Emily, 13, the youngest of our four children, will help me make some long-overdue improvements on the outdoor toilet that supplements our indoor plumbing when we are working Later this month, we'll spray the orchard, paint the barn, plant the garden and clean the hen house before the new chicks 但如此美妙的生活有时会变得相当艰苦。就在三个月前,气温降到华氏零下30度,我们辛苦劳作了整整两天,用一个雪橇沿着河边拖运木柴。再过三个月,气温会升到95度,我们就要给玉米松土,在草莓地除草,还要宰杀家禽。前一阵子我和桑迪不得不翻修后屋顶。过些时候,四个孩子中的两个小的,16岁的吉米和13岁的埃米莉,会帮着我一起把拖了很久没修的室外厕所修葺一下,那是专为室外干活修建的。这个月晚些时候,我们要给果树喷洒药水,要油漆谷仓,要给菜园播种,要赶在新的小鸡运到之前清扫鸡舍。

作家新视野杂志

(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 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军事类核心期刊表 返回总目录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 1 中国社会科学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社会科学战线4 学术月刊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 天津社会科学7 学术研究8 江海学刊9 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 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返回分类目录 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哲学研究 心理科学 心理学报 哲学动态 自然辩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现代哲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探新 周易研究 返回分类目录 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宗教研究 宗教学研究 法音 敦煌研究 中国宗教 佛教文化 中国穆斯林 世界宗教文化 返回分类目录 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统计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数理统计与管理 返回分类目录 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1 社会学研究2 社会3 妇女研究论丛4 中国社会保障 返回分类目录 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人口研究2 中国人口科学3 人口与经济4 人口学刊5 人口与计划生育 返回分类目录 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行政管理2 管理世界3 领导科学4 中外管理5 管理科学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人才 返回分类目录 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民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民族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回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国民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青海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满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返回分类目录 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 世界经济与政治2 现代国际关系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国外理论动态 美国研究 当代世界 西亚非洲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际展望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和平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日本学刊 东南亚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返回分类目录 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 政治学研究2 求是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了望 社会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北京) 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探索 党建研究(北京) 中共党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前沿 理论探讨 新视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求实 理论与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工会理论与实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学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妇女研究论丛 党政论坛 理论导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理论探索 半月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青年 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法学2 法学研究3 法学4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 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返回分类目录 军事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军事科学2 军事经济研究 国防大学学报 政工导刊 军事史林 军事历史研究 世界军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第二编 经 济 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表 返回总目录 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 返回分类目录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 世界经济2 世界经济与政治3 世界经济研究4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返回分类目录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 1 改革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问题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返回分类目录 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1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返回分类目录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农村经济2 农业经济问题3 中国农村观察4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济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返回分类目录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1 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3 经济管理4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返回分类目录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 国际贸易问题2 商业研究3 国际贸易4 商业经济与管理5 财贸经济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消费经济8 国际经贸探索9 商业时代10 国际经济合作11 国际商务研究12 价格理论与实践13 中国商贸 14 商场现代化15 江苏商论16 销售与市场17 商业经济文荟18 中国物价19 中国市场20 财贸研究21 价格月刊 返回分类目录 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1 税务研究2 财政研究3 税务与经济4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5 财贸经济6 中国财政7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8 财经问题研究9 涉外税务10 财经论丛11 财经研究12 中国税务13 当代财经14 财经科学15 江西财税与会计16 财会研究(兰州) 返回分类目录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表 1 金融研究2 国际金融研究3 证券市场导报4 投资研究5 金融论坛6 保险研究7 金融理论与实践8 上海金融9 财经理论与实践10 金融与经济11 浙江金融12 武汉金融 13 中国金融14 西南金融15 南方金融16 现代金融17 农村金融研究18 国际金融19 银行家 返回分类目录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信息与传播类核心期刊表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报学类核心期刊表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体育类核心期刊表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音乐类核心期刊表舞蹈类核心期刊表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历史类核心期刊表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返回总目录 信息与传播类核心期刊表 1 现代传播2 当代传播返回分类目录 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 国际新闻界2 新闻记者3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4 新闻与传播研究5 中国记者6 新闻战线7 新闻与写作8 新闻界9 新闻爱好者10 新闻大学11 新闻知识12 新闻实践 返回分类目录 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 电视研究 返回分类目录 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编辑学报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3 中国出版4 编辑之友5 出版发行研究6 编辑学刊7 出版广角8 读书9 中国图书评论10 科技与出版 图书馆学,情 返回分类目录 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图书馆学报2 图书情报工作3 大学图书馆学报4 情报学报5 图书馆杂志6 情报科学7 图书馆建设8 图书馆9 情报杂志10 图书馆论坛11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2 情报资料工作13 情报理论与实践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6 图书情报知识17 现代情报 返回分类目录 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1 档案学通讯2 中国档案3 档案学研究4 档案与建设5 浙江档案6 档案管理7 兰台世界8 山西档案9 档案10 北京档案11 上海档案12 四川档案13 湖南档案(改名为:档案时空) 返回分类目录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 科研管理3 科学学研究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5 中国科技论坛6 中国软科学7 自然辩证法通讯8 科学管理研究9 研究与发展管理10 科技进步与对策11 科学新闻12 科技管理研究13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返回分类目录 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教育研究2 教育理论与实践3 比较教育研究4 全球教育展望5 教育评论6 中国教育学刊7 外国教育研究8 人民教育9 教学与管理10 教育探索11 教育与经济12 教育科学13 江西教育科研 14 辽宁教育科研15 教育导刊16 上海教育科研17 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18 教育研究与实验1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返回分类目录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学前教育研究2 幼儿教育3 学前教育4 早期教育 返回分类目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课程、教授、教法 中小学管理 语文教学通讯(分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学科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历史教学 上海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天津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中小学外语教学 数学通报 中学物理高中版 生物学教学 返回分类目录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江苏高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校理论战线 高教探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返回分类目录 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返回分类目录 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体育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语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语言研究 中国翻译 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 语文研究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与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返回分类目录 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 1 外语教学与研究2 外国语3 外语与外语教学4 外语界5 现代外语6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7 外语学刊8 外语教学9 外语研究10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1中国俄语教学 返回分类目录 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外国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研究 国外文学 外国文学 俄罗斯文艺 当代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译林 返回分类目录 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 文学遗产 文艺理论研究 鲁迅研究月刊 当代作家评论 文艺争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小说评论 新文学史料 中国比较文学 明清小说研究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评论 红楼梦学刊 南方文坛 中国文学研究 名作欣赏 返回分类目录 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人民文学 收获 十月 当代 上海文学 中国作家 钟山 清明 山花 北京文学 解放军文艺 时代文学 青年文学 长江文艺 长城 天涯 大家 作家杂志 散文 民族文学 山东文学 诗刊 花城 返回分类目录 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文艺研究2 艺术百家3 民族艺术 返回分类目录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美术研究 美术 美术观察 装饰 书法研究 美术 & 设计 世界美术 中国书法 返回分类目录 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大众摄影2 中国摄影 返回分类目录 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音乐学 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人民音乐 黄钟 音乐艺术 返回分类目录 舞蹈类核心期刊表 舞蹈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戏剧艺术 中国戏剧 戏剧 剧本 戏曲艺术 戏剧文学 中国京剧 四川戏剧 上海戏剧 返回分类目录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世界电影 中国电视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电影文学 电影 电影评介 电影新作 当代电视 返回分类目录 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历史研究 世界历史 史学月刊 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 文史哲 清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 史学集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华文化论坛 民国档案 安徽史学 历史档案 史学史研究 史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西域研究 中国农史 文献 返回分类目录 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文物 考古 考古学报 考古与文物 东南文化 农业考古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华夏考古 江汉考古 敦煌研究 故宫博物院院刊 返回分类目录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数学类核心期刊表力学类核心期刊表物理类核心期刊表化学类核心期刊表天文学核心期刊表测绘学类核心期刊表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表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地质类核心期刊表海洋学类核心期刊表地理学类核心期刊表综合性生物类核心期刊表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动物学/昆虫学类核心期刊表 返回总目录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1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 系统工程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4 系统工程学报5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6 自然辩证法研究7 科学8 管理科学学报9 自然科学史研究10 自然杂志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2 中国科学基金13 中国科技史料 返回分类目录 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数学学报 数学年刊A辑 应用数学学报 计算数学 数学进展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作家新视野杂志简介

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乔伊供图/中国图片库 近日,中国迎来了霍金。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一个女子出现了 她叫简·瓦尔德。 1962年的夏天,简通过朋友,认识了走路笨拙、脚步踉跄的霍金,后来又发生了几次偶遇。于是,他们碰到了爱情。 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多了一丝苦涩。霍金对自己的病感到无望,因此不打算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他们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第三者———死神。 然而,爱情的力量却无法抗拒。第二年7月14日,简和霍金结了婚。 多年之后,简在自己的回忆录《音乐移动群星》中写道:“我非常爱他,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结婚,我愿意为他做饭、洗衣、购物和收拾家务,放弃我自己以前的远大志向。” 与简的订婚使霍金的生活发生了真正的变化。为了结婚,他需要一份工作,为了得到工作,就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因此,他开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用功。令他十分惊讶的是,他发现自己很喜欢研究。爱情有了圆满的结局。然而,轮椅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多尔蒂先生构建他的梦想生活

身残志坚、拼搏进取的女青年张海迪 她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她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张海迪:女。1955年出生在济南,成长于莘县。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 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历程。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还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另外还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部分教材,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了对社会能有所贡献贡献,她曾给农村的孩子当过老师,还曾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她还用学过的无线电技术,在山东省莘县广播局做无线电修理工。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她的长篇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并配发社论《让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1983年3月7日,团中央召开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表彰大会,宣传了她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感人事迹。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张海迪学习,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代革命家为张海迪题词。此后,张海迪的名字传遍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 张海迪是***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表彰的青年英雄之一。 轮椅上的梦 张海迪的家乡在山东省文登县。她出生的时候刚好九斤,妈妈高兴地说:这可真是个“九斤老太”了。大人们看到她长得健康、聪明、伶俐,都叫她“玲玲”。玲玲的父母当时都是文艺工作者,他们对自己的长女寄托着美好的希望。女儿虽然生在泉城,可他们毕竟更爱大海。五十年代有部著名的电影叫《白夜》,有首著名的歌曲叫《尼罗河之声》。母亲说,莫斯科的“白夜”、尼罗河的歌声是迷人的;祖国渤海之滨的笛声也应该是令人神往的,女儿就叫“海迪”吧。 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像很多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幻想。她快乐而活泼,整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连下楼梯的时候也不老实。人们看到她欢蹦乱跳、有说有笑的时候,就冲口而出叫她“玲玲”;人们看她做事聚精会神,对奇妙无穷的世界提出一串串问题时,人们又正而八经地叫她“海迪”。在玲玲家里还保存着一张二十多年前的照片,这是玲玲在上幼儿园时照的。白色的连衣裙,使她格外精神;两条小腿站得直直的,膝盖下的肉窝还清晰可见。这张照片现在格外珍贵了。只有它记录了海迪曾经和常人一样有着健全的双腿! 玲玲5岁那年,一场灾难性疾病降临到了她的身上。一天,玲玲在幼儿园里正在排练节目,她唱着、跳着,忽然觉得眼前一片发黑,她摔倒了。平时,她摔个跟头,总是自己不声不响地爬起来。这次,她用尽全身力气,还是站不起来。她着急了:“阿姨,我的腿,我的腿那儿去了?”父母把她抱进医院,医生们反复会诊,大夫拿着诊断书惋惜地说:“孩子得的是脊髓血管瘤,恐怕今后……” 这病据说起因是偶然的。在运动中,脊椎里一条细细的血管突然破裂了。也许不过是一滴血,变成血块,挡住了脊髓的通道,由于它的挤压,脊髓的搏动变减弱了,甚至完全梗阻。当时,数不清的医生都希望拿出自己最大的本事,让这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站起来。但是,就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一样——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但眼下还只能是一筹莫展。 在济南工作的爸爸妈妈抱着她跑遍了济南几家大医院,后来又几度到武汉、北京就医。医生先后给她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片脊椎板,结果却没有奏效。她不但不能走路了,而且身体从第二胸椎以下基本没有知觉了,也就是说,身体有三分之二失去了部分知觉和功能。她必须靠在轮椅的扶手上,用胳膊支撑着,才能坐得住。爸爸妈妈的心像秤砣一样沉,他们担心孩子今后还能否经受得住更大的考验。难啊,未来的生活!玲玲这艰难的第一步从哪里迈出呢? 爸爸给她买来了收音机,妈妈给她订阅了《小朋友》,雪征妹妹一步不离地陪伴着她。许多叔叔阿姨舍不得花钱给自己的孩子买玩具,但看望玲玲时,总是想方设法给她带来新奇的礼物。玲玲怎么也数不清关怀、帮助、照顾过她的到底有多少人。 尽管人们以无限的关怀温暖她的心,但这远远不能补偿瘫痪给这小姑娘带来的痛苦。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话刚说完,她就看见妈妈背过身两手摸着脸,玲玲想,妈妈一定是哭了。妈妈说:“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见玲玲这样渴望上学,渴望学习知识,妈妈决定,说什么也要尽量满足她的心愿。玲玲不能去上学,就请老师来教她。可家里请不起,也请不到专职的老师,妈妈爸爸只能在下班后亲自教她。 玲玲从7岁起,一连四次报名上学。前三次,老师看到她瘫痪的双腿都难过地摇摇头。每天,她只能趴在窗台上,羡慕地看着别人去上学。10岁那年,爸爸带她到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第四次报名上学。老师看她的确是个聪颖、上进的孩子,破例同意她报考。发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爸爸背着她来到学校门口,海迪急切地在那密密麻麻的红榜里寻找自己的名字。“张海迪”,当她找到自己的名字时,拍着手喊叫起来:“我上学了,我上学了。”他让爸爸背她在校园里走了一大圈,这是教室,那是操场,海迪指指点点,别提多高兴了。回家后,爸爸特意给她买了一个小书包,妈妈为她买了一双新鞋子。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她的病又一次犯了。当别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去上学时,妈妈却背着她踏上北去的列车,到北京去治病。 如果说海迪上过学的话,校门对她只开放过半天! 学校进不去,海迪就在床上铺开了课本。平时,她躺在床上,腰腿僵硬,脚背直伸。如果能使支配肌肉的神经松弛下来,使下肢稍稍能够屈伸,她就能坐起来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她天天捶腿肌,用力搬下肢。胳膊每用一次力,肋间神经就钻心一样的疼。她吞下两倍的止疼药,硬是咬着牙关按、摸、捶。有时让妈妈帮忙。妈妈舍不得用力,她不高兴;妈妈用力了,她送给妈妈的是挂着汗珠的笑脸。僵硬的腿脚终于软化了。当她能倚着被子坐一会儿,或挣扎着用胳膊支撑着趴在桌子上时,她惊喜万分。残疾退一分,玲玲就向前跨上一大步。“别人能会的,我也要会。”有时,小伙伴问她:“玲玲,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回答说:“我想当一名医生,让每个不能行走的孩子都站起来!” 玲玲特别爱学习,但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时时折磨着她娇小的身躯,有时,她实在感到疲倦,连作业都无力完成,就对妈妈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郑重地对玲玲说:“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玲玲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绝不能拖拉,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说:“我要像在学校里的孩子一样,每天完成作业!”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辫子,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苏拉的故事》,可她拿到的是那种用老方法排版的书,里面多数的汉字都是繁体字,又是竖排的格式。对10岁的孩子来说特别难读,遇到不认识的繁体字,她就凭经验来猜。一次,当她从书中看到一句“妈妈领著我到杨树林时”,虽然猜出了另外的几个繁体字的意思,却不知道“杨树林”是什么意思。 玲玲想,从“林”字看,“杨树”应该是一种树,那么,这个“树”字应该就是“树”的另外一种写法;“杨树”又是什么树呢?一定是一种很常见的树。于是,她开始在心里念着自己知道的各种树名,当她默念到“杨树”时,心里一亮:“杨”的写法,与“杨”字不是很像吗?看来,“杨树”就是“杨树”!想到这里,玲玲非常高兴。这样,在猜字过程中,玲玲早早地认识了许多汉字并掌握了有关的知识。 10岁那年,妈妈送给玲玲一本日记,是红色漆皮的。妈妈说:“玲玲,以后你要天天写日记!”当时,玲玲并不知道该怎么写日记。起初,她写的是:“今天我读了×××书,今天我吃了药。”这些日记,用词单调,也没有什么情感,经过妈妈的开导后,玲玲终于明白了写日记的秘密,那就是要把每天的重要事情与情感都写出来。以后,玲玲开始把所有亲情、友情的温暖都写进日记,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长大以后,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海迪认为,当初如果没有坚持写日记,后来就不能成长为作家。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座刷着红漆的三层楼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一名作者。冬子作家简介,冬子的《青春舞曲》带劲,赵老大郭子义乌隔壁酒吧,冬子,腐川冬子,冬子房车自驾游,冬子组词,冬子的故事,冬子房车,冬子自驾游的故事。

作家新视野杂志有刊号么

中国水刊报

楚天都市报它属于自办发行报纸,没有邮发代号。中国财政的邮发代号是2-887财政研究没有邮发代号,只能到出版社去订阅中国财政信息资料也是没有邮发代号,到出版社订阅新京报也是没有邮发代号,到报社去征订读报参考的邮发代号是24-145预算管理与会计没有邮发代号,到出版社订阅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8位数字分为前后两段各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格式如下:   ISSN XXXX-XXXX   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ISSN由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ISDS中心管理。1975年起建立世界性的连续出版物标准书目数据库,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65万种期刊(包括已停刊的)登记入库,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期刊书目数据网络系统。我国于1985年建立了ISSN中国分中心(设在北京图书馆),负责中国期刊ISSN号的分配与管理,目前已有近5000种中文期刊分配了ISSN号并进入了国际ISSN数据系统。ISSN通常都印在期的封面或版权页上。  报刊司有关官员介绍说,国内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在国内被视为非法出版物。其组织开展活动的行为属于行为,公民可向公安机关反映或举报。   据介绍,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区、市)区号。而印有“CN(HK)”或“CNXXX(HK)/R”的依然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杂志 - 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多不胜数啊 刊号的真伪需去专门的网站查询 -html

《作家故事》杂志有没有正规刊号?26位粉丝是否正式期刊要看有没有刊号,个别没有被知网收录的刊物杂志也是正式期刊(但现在极少)。要查刊号可以登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的“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百度就能搜到查询网站,输入查询就可以了。不过具体到你说的这个不用查就可以判断不可能是真的了,教育学是国务院认定的一个一级学科,不可能有个刊物叫”教育学"的,所以从名字上就可以判断它不是正规期刊了。不过人大复印资料里面有个分类是教育学的,但它是从一些已经发在其他期刊的文章中择优转载,应该不是你说的这个。

  • 索引序列
  • 作家新视野杂志社
  • 《作家新视野》杂志
  • 作家新视野杂志
  • 作家新视野杂志简介
  • 作家新视野杂志有刊号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