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好写的,根据题目写相关学者的总结,开始我也不会,还是师姐介绍的莫文网,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很快就帮忙完成了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顺应理论视角下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实证分析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语用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翻译——找到源语的所指——对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的批判研究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探讨科技英语汉译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以船舶英语文本中的汉译为例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联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Climate Change and Peak Oil文本的翻译为例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的笔译能力调查分析——以某师范大学英语翻译专业为例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体育英语翻译人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从目的论的角度下看商务英语翻译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探讨——以《新时代交互英语(读写译1-4册)》为例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顺序分析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以翻译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系数手册》为案例从关联理论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补偿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调整策略

这是我当时用的论文,不过是从网上复制的,不知道 可不可以,标准格式哦课题名称:浅谈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研究时间:2010姓名:xxx 班级:xx组长:xxx组员:xxx指导老师:xxx浅谈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摘 要: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群体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人的存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形成。从而,一个人说话,交际方式,甚至是生活的习惯,都与之相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难得知,所谓的交际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两个来自于不同区域的人,深受自己所在环境的影响,不管是在说话,处事,生活习俗上,都会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和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和运用。本文阐述了中英两国日常生活及社会历史背景出现的文化差异。关键词: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英美 交际习惯一、见面与交谈的时候的礼节在外面时打招呼方面,我们中国人见面一般都会随意地微笑点头,有时见到熟人还会付上一句:"你吃了吗?"或者会问:“你要去哪儿?”而在英国,人们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仪从握手,问候到相互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在美国,相比之下,就显得较随便了,当朋友见面时,通常便是一声热情的哈罗;要是第一次见面的话,彼此笑一笑,或者直呼对方的名字,以表示亲热但英美两国在正式的场合,人们就会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握手时,一般都是由女方伸出手,男方握时不可太紧,要是对方无意握手,则要点头鞠躬致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握手,则有一定的顺序比如: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客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他人握手时,眼睛应注视着对方,并拿下手套如果没来得及把手套拿下,须向对方说明缘由并表示歉意还有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如果不握手也可以微微鞠一个躬也是有礼貌的。在打招呼方面,在中国,你问候别人时说:“你吃过了吗?”这是合礼节的,可是,如果你问候一个西方人说:“你吃过了吗?”他会认为你在邀请他吃饭。中国人打招呼时还经常说:“你遛弯儿哪啊?” 或者干脆问:“您上哪去啊?”如果把这些话搬到英语里去,对方会觉得问话的人脑子有毛病,明明看见我在做什么却还要问;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他们更会认为说话的人是在干涉他的隐私,他们可能的反应可能会是“mind your own bussinese!That’ none of your business!” “I’m going to meet my girl friend , so what?” 因此,在与西方人相处时,我们最好用西方人的问候方式。说起打招呼美国人最为自然与豪放,在欧美等国家,见面时即使不认识也会微笑地对对方说“How do you do?”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节形式。而在英国,熟人见面时谈论天气的话题最多,他们很忌讳别人问年龄`工资等问题。这与在中国一逢人问:“你吃了吗?”是不同的,造成这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食风甚盛,请客吃饭司空见惯,吃是人们谈话常见的话题。而英国位于大西洋北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变化不明显,但一日之内天气状况可能瞬息万变,英国人认为“在本土没有气候,只有天气”,英国的天气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鲜而有趣的话题,因而长期以来养成了谈论天气情况的习惯。另外,由于生活习惯和审美价值观的不同,英美人寒暄和中国人很不一样,这点在和英美人交谈时显得特别重要。汉语里的寒暄有时候还有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的气色看起来不太好,生病了么?”“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在中国,人们不会为此感到生气,但在英美国,人们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很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地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虽然英美人会常说“wish you good health!”道别时常说“take care”但一般不会把you are in good health之类作为问候或者恭维人时说的话(在他们看来这句倒像是医生对体检的人或是有病的人说的话)。所以在寒暄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会与西方国家的人闹出很多笑话来。二餐桌上的礼节 民以食为天,所以各国在用餐这方面是十分讲究的。东方和西方的餐桌礼仪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今天中西方人民之间的交往愈益频繁,了解餐桌上的礼仪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参加较为正式的西餐宴会,规矩很多,所以对此一无所知的话,说不定会闹出很多笑话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希特勒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一位中国使节按照在国内吃西餐的习惯,在用餐时擦拭刀叉,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似乎是在责备餐具的不干净,希特勒看见此幕,立即命令侍者将餐桌上的餐具全部换了,这使中国使节窘迫难堪。姑且不论故事的真伪性,但可看出了解各国的餐桌礼节是多么重要。对于英国人来说,是“轻食重饮”,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在菜肴上没有太多的特色,日常饮食也没有很大的变化。炸鱼和煮菜还有烤牛肉加纽克郡布丁是英国的国菜,主要禁粮是狗肉,他们不吃过辣或带有粘汁的菜肴。在英国人们大都喜欢喝红茶,还有威士忌。 而美国人清蒸或红烩的菜肴,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喜欢偏甜的食物,喜欢喝可乐`啤酒`矿泉水`白兰地等,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了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喜欢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用筷子,喜欢吃地地道道的中国菜,吃饭的时候也很随兴,没有太多的规矩和忌讳。中国人吃饭比较随兴,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或是把餐厅当作自己家一样,让小孩跑来跑去,这在西方国家是相当不礼貌的。中国民族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一桌,主人总习惯说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方法叫客人吃多点,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究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那么强人所难的事。另外就餐的时候,如果不懂得西餐的礼节,则须注意主人的动作,模仿他们来做,就不会出错上餐的时候,美国人往往会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可以喜欢”他们不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谦虚,一个劲地说;”菜做得不好,请多多包涵”之类的话,还有当你在美国人家做客时,如果主人向你夹菜,你应说:”谢谢”不必像在中国人家做客时一直在推辞,这样的举动要美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这定会使他们觉得你是嫌弃她所做的菜还有一点要了解的就是要等女主人动筷子后方可跟着动筷,而且离席的时候也要等女主人离开后才能离开。 三在称呼方面三国的异同在英国国家,人们相互间的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较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可是在英国国家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处的模式。例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ma和grandpa,而是直呼其名,他们认为这是最得体,最亲切的一种方式,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M和M,男的用M,已婚的妇女用M,未婚的小姐则用Miss如Mr S M S Miss Alice等。而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Mrs 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所以不论职位,年龄,人们在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缩短相互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门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称为亲切友好的表示。但是,在中国,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人们常常会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的,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或是其他认识的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四在送礼方面东西方各有哪些习惯各区域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区域独特的风俗习惯,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化的独特性。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节日婚嫁生日感谢帮助送别亲友及回礼。送礼是重要的是显示心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和购买礼物,这样受礼者若了解真相,也会收得安心。有一点应该注意,给人送礼时最好加上精美的包装纸这样既显出你已“落足心思”,又能引起对方的好奇心。但当你与美国人相处时,记住,除非在节日或生病才会给对方送礼外,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送礼,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地给他们送礼要不他们在收到礼物时会感到难为情特别是在他们没有准备回礼的情况下,会觉得很难堪此外,美国人钟爱单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而且不会在意所收到的礼物是否贵重,有时候在富丽堂皇的鲜丽包装下里面有可能只是几颗巧克力。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小孩受到礼物时会天真的认为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而中国人无论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送上一点礼物以表示自己的心意。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人们更会把互赠礼物当成一种吉利、幸福、礼貌,无论是送的人还是收到礼物的人,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还有,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犁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一定要成双成队,而且数量过少的话会觉得不好意思。难以送出去,美国人收到时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而这种行为在中国却是万万不可的,如果当着送礼的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会被当作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不仅会让送礼的人感到难堪,而且会染他觉得你这个人没有教养,没有礼貌。所以。在中国如果要拆的话,也一定要在背后打开,千万不可以当着送礼人的面。背景,从我国与西方的名国的称呼方面的差异性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不同地区而特有的文化内涵,人们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习惯,让我领略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多彩。五三国间的待客之道和做客之道美国人讲究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做客时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而且还讲究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候做什么,一般都会先安排下来所以他们不喜欢别人的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让他们措手无策,毫无准备,所以如果我们如果要去他们家做客时,必须事先打个招呼,说你什么时候要过去,也让他们有时间准备万一你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应该尽早地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并说明原因,与人约定好后不能失约,失约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去赴约的时候最好要准时到达,因为迟到让别人等你是非常失礼的当你到达的时候,你首先要按门铃或敲门,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方可进入,如果门口有放擦鞋的棕毯时,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避免弄赃主人家的地板如果戴有帽子的要把帽子脱下来在房间里戴帽子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在下雨天拜访的话,应该把雨伞放在室外,进去后当你脱掉外套或大衣时,主人帮你挂起来时,你不必客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问好,然后是男主人,如果发现主人家里宾朋满堂的话,就需同男主人握手和相识者握手,对于其他人微笑点头致意即可在美国人家中做客,如果主人请你入座,请你不要推托,大方入座即可反之,主人则会以为是桌椅有不干净的东西还是你嫌弃了呢只有不要乱动主人家的东西,也不要随便询问家中摆设的价格,更不要随便抽烟,如果要抽的话请先征求旁边女士的同意,方可抽烟,而且当男主人向你递烟时,请你大方接受,如果推辞后抽自己的烟,这也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主人也会以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非常的不愉快自从中国加入WTO与其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再加上奥运年,这是个新的起点中国即将迎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找出差异,消灭差异,才能融入世界让中国与世界共舞在这种情况下,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也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差异 高菲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20 期刊 0 146从非言语交际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时间、空间、沉默传递不同的非言语交际信息 苏威; 赵月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20 期刊 0 219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段学莲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3-15 期刊 0 304

不是,教育学院本身就不是国家正规高等院校,类似于民办,下设有中专,技校和私立高中,还有各种补习班,我认识一位补习班老师,她们平时是工作人员,节假日是老师,没有国家教师编制,属聘用制企业。

学校不发蛋糕。大连教育学院建于1952年10月,是一所承担全市初、中等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以及教育服务的成人本科院校,系市政府直属单位。学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建筑面积2万7千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34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9人,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75人。现任党委书记靳雁涛,院长骆东升。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和教育机构建有稳定友好关系,并建有海外教师教育基地。学院坚持学术兴院方略,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和国家、省级出版社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篇(部);《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荣获“大连市优质期刊”和“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等多项称号。大连教育学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系统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设“大大连”做出新的贡献。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大连教育学院建于1952年10月,是一所承担全市初、中等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以及教育服务的成人本科院校,系市政府直属单位。学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建筑面积2万7千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34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9人,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75人。现任党委书记靳雁涛,院长骆东升。  “十五”期间,学院在干训、师训、教研和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绩。2005年上半年,学院党委在缜密分析面临形势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了以构建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打破传统研、训分立格局构筑“研训一体、校际联动”教师教育新模式为重点,以把传统教育学院向新型教育学院转型为目标的“十一五”发展总体发展规划及与之配套的10个重点项目发展规划,并随之进行了新一轮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学院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服务、党政部门、后勤服务和附属中学5大系统,其中教师教育系统设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初中教师教育中心、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学前教师教育中心、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中心等7个研训一体部门;教育服务系统设学习质量监测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课程资源开发中心、学校发展评估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成功学习者辅导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和学历教育中心等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的10个部门以及承担全市中小学日语教师培训和教研任务的日本语教与学研究中心。学院附属中学的初中部创建于1987年,高中部创建于1998年,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2080人。该中学在全市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和教育机构建有稳定友好关系,并建有海外教师教育基地。  学院坚持学术兴院方略,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和国家、省级出版社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篇(部);《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荣获“大连市优质期刊”和“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等多项称号。  大连教育学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系统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设“大大连”做出新的贡献。

不是,教育学院本身就不是国家正规高等院校,类似于民办,下设有中专,技校和私立高中,还有各种补习班,我认识一位补习班老师,她们平时是工作人员,节假日是老师,没有国家教师编制,属聘用制企业。

学校不发蛋糕。大连教育学院建于1952年10月,是一所承担全市初、中等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以及教育服务的成人本科院校,系市政府直属单位。学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建筑面积2万7千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34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9人,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75人。现任党委书记靳雁涛,院长骆东升。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和教育机构建有稳定友好关系,并建有海外教师教育基地。学院坚持学术兴院方略,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和国家、省级出版社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篇(部);《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荣获“大连市优质期刊”和“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等多项称号。大连教育学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系统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设“大大连”做出新的贡献。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大连教育学院建于1952年10月,是一所承担全市初、中等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以及教育服务的成人本科院校,系市政府直属单位。学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建筑面积2万7千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34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9人,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75人。现任党委书记靳雁涛,院长骆东升。  “十五”期间,学院在干训、师训、教研和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绩。2005年上半年,学院党委在缜密分析面临形势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了以构建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打破传统研、训分立格局构筑“研训一体、校际联动”教师教育新模式为重点,以把传统教育学院向新型教育学院转型为目标的“十一五”发展总体发展规划及与之配套的10个重点项目发展规划,并随之进行了新一轮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学院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服务、党政部门、后勤服务和附属中学5大系统,其中教师教育系统设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初中教师教育中心、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学前教师教育中心、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中心等7个研训一体部门;教育服务系统设学习质量监测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课程资源开发中心、学校发展评估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成功学习者辅导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和学历教育中心等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的10个部门以及承担全市中小学日语教师培训和教研任务的日本语教与学研究中心。学院附属中学的初中部创建于1987年,高中部创建于1998年,现有39个教学班,学生2080人。该中学在全市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和教育机构建有稳定友好关系,并建有海外教师教育基地。  学院坚持学术兴院方略,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和国家、省级出版社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篇(部);《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荣获“大连市优质期刊”和“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等多项称号。  大连教育学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系统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研训一体、校际联动”的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设“大大连”做出新的贡献。

这是我当时用的论文,不过是从网上复制的,不知道 可不可以,标准格式哦课题名称:浅谈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研究时间:2010姓名:xxx 班级:xx组长:xxx组员:xxx指导老师:xxx浅谈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摘 要: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群体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人的存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形成。从而,一个人说话,交际方式,甚至是生活的习惯,都与之相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难得知,所谓的交际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两个来自于不同区域的人,深受自己所在环境的影响,不管是在说话,处事,生活习俗上,都会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和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和运用。本文阐述了中英两国日常生活及社会历史背景出现的文化差异。关键词: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英美 交际习惯一、见面与交谈的时候的礼节在外面时打招呼方面,我们中国人见面一般都会随意地微笑点头,有时见到熟人还会付上一句:"你吃了吗?"或者会问:“你要去哪儿?”而在英国,人们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仪从握手,问候到相互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在美国,相比之下,就显得较随便了,当朋友见面时,通常便是一声热情的哈罗;要是第一次见面的话,彼此笑一笑,或者直呼对方的名字,以表示亲热但英美两国在正式的场合,人们就会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握手时,一般都是由女方伸出手,男方握时不可太紧,要是对方无意握手,则要点头鞠躬致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握手,则有一定的顺序比如: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客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还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他人握手时,眼睛应注视着对方,并拿下手套如果没来得及把手套拿下,须向对方说明缘由并表示歉意还有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如果不握手也可以微微鞠一个躬也是有礼貌的。在打招呼方面,在中国,你问候别人时说:“你吃过了吗?”这是合礼节的,可是,如果你问候一个西方人说:“你吃过了吗?”他会认为你在邀请他吃饭。中国人打招呼时还经常说:“你遛弯儿哪啊?” 或者干脆问:“您上哪去啊?”如果把这些话搬到英语里去,对方会觉得问话的人脑子有毛病,明明看见我在做什么却还要问;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他们更会认为说话的人是在干涉他的隐私,他们可能的反应可能会是“mind your own bussinese!That’ none of your business!” “I’m going to meet my girl friend , so what?” 因此,在与西方人相处时,我们最好用西方人的问候方式。说起打招呼美国人最为自然与豪放,在欧美等国家,见面时即使不认识也会微笑地对对方说“How do you do?”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节形式。而在英国,熟人见面时谈论天气的话题最多,他们很忌讳别人问年龄`工资等问题。这与在中国一逢人问:“你吃了吗?”是不同的,造成这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食风甚盛,请客吃饭司空见惯,吃是人们谈话常见的话题。而英国位于大西洋北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变化不明显,但一日之内天气状况可能瞬息万变,英国人认为“在本土没有气候,只有天气”,英国的天气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鲜而有趣的话题,因而长期以来养成了谈论天气情况的习惯。另外,由于生活习惯和审美价值观的不同,英美人寒暄和中国人很不一样,这点在和英美人交谈时显得特别重要。汉语里的寒暄有时候还有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的气色看起来不太好,生病了么?”“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在中国,人们不会为此感到生气,但在英美国,人们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很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地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虽然英美人会常说“wish you good health!”道别时常说“take care”但一般不会把you are in good health之类作为问候或者恭维人时说的话(在他们看来这句倒像是医生对体检的人或是有病的人说的话)。所以在寒暄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会与西方国家的人闹出很多笑话来。二餐桌上的礼节 民以食为天,所以各国在用餐这方面是十分讲究的。东方和西方的餐桌礼仪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今天中西方人民之间的交往愈益频繁,了解餐桌上的礼仪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参加较为正式的西餐宴会,规矩很多,所以对此一无所知的话,说不定会闹出很多笑话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希特勒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一位中国使节按照在国内吃西餐的习惯,在用餐时擦拭刀叉,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似乎是在责备餐具的不干净,希特勒看见此幕,立即命令侍者将餐桌上的餐具全部换了,这使中国使节窘迫难堪。姑且不论故事的真伪性,但可看出了解各国的餐桌礼节是多么重要。对于英国人来说,是“轻食重饮”,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在菜肴上没有太多的特色,日常饮食也没有很大的变化。炸鱼和煮菜还有烤牛肉加纽克郡布丁是英国的国菜,主要禁粮是狗肉,他们不吃过辣或带有粘汁的菜肴。在英国人们大都喜欢喝红茶,还有威士忌。 而美国人清蒸或红烩的菜肴,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喜欢偏甜的食物,喜欢喝可乐`啤酒`矿泉水`白兰地等,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了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喜欢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而中国人比较喜欢用筷子,喜欢吃地地道道的中国菜,吃饭的时候也很随兴,没有太多的规矩和忌讳。中国人吃饭比较随兴,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或是把餐厅当作自己家一样,让小孩跑来跑去,这在西方国家是相当不礼貌的。中国民族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一桌,主人总习惯说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方法叫客人吃多点,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究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那么强人所难的事。另外就餐的时候,如果不懂得西餐的礼节,则须注意主人的动作,模仿他们来做,就不会出错上餐的时候,美国人往往会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可以喜欢”他们不会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谦虚,一个劲地说;”菜做得不好,请多多包涵”之类的话,还有当你在美国人家做客时,如果主人向你夹菜,你应说:”谢谢”不必像在中国人家做客时一直在推辞,这样的举动要美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这定会使他们觉得你是嫌弃她所做的菜还有一点要了解的就是要等女主人动筷子后方可跟着动筷,而且离席的时候也要等女主人离开后才能离开。 三在称呼方面三国的异同在英国国家,人们相互间的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较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可是在英国国家却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处的模式。例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ma和grandpa,而是直呼其名,他们认为这是最得体,最亲切的一种方式,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M和M,男的用M,已婚的妇女用M,未婚的小姐则用Miss如Mr S M S Miss Alice等。而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Mrs 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所以不论职位,年龄,人们在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缩短相互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门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称为亲切友好的表示。但是,在中国,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人们常常会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的,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或是其他认识的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四在送礼方面东西方各有哪些习惯各区域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区域独特的风俗习惯,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化的独特性。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节日婚嫁生日感谢帮助送别亲友及回礼。送礼是重要的是显示心意,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和购买礼物,这样受礼者若了解真相,也会收得安心。有一点应该注意,给人送礼时最好加上精美的包装纸这样既显出你已“落足心思”,又能引起对方的好奇心。但当你与美国人相处时,记住,除非在节日或生病才会给对方送礼外,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送礼,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地给他们送礼要不他们在收到礼物时会感到难为情特别是在他们没有准备回礼的情况下,会觉得很难堪此外,美国人钟爱单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而且不会在意所收到的礼物是否贵重,有时候在富丽堂皇的鲜丽包装下里面有可能只是几颗巧克力。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小孩受到礼物时会天真的认为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而中国人无论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送上一点礼物以表示自己的心意。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人们更会把互赠礼物当成一种吉利、幸福、礼貌,无论是送的人还是收到礼物的人,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还有,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犁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一定要成双成队,而且数量过少的话会觉得不好意思。难以送出去,美国人收到时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而这种行为在中国却是万万不可的,如果当着送礼的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会被当作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不仅会让送礼的人感到难堪,而且会染他觉得你这个人没有教养,没有礼貌。所以。在中国如果要拆的话,也一定要在背后打开,千万不可以当着送礼人的面。背景,从我国与西方的名国的称呼方面的差异性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不同地区而特有的文化内涵,人们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习惯,让我领略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多彩。五三国间的待客之道和做客之道美国人讲究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做客时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而且还讲究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候做什么,一般都会先安排下来所以他们不喜欢别人的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让他们措手无策,毫无准备,所以如果我们如果要去他们家做客时,必须事先打个招呼,说你什么时候要过去,也让他们有时间准备万一你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应该尽早地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并说明原因,与人约定好后不能失约,失约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去赴约的时候最好要准时到达,因为迟到让别人等你是非常失礼的当你到达的时候,你首先要按门铃或敲门,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方可进入,如果门口有放擦鞋的棕毯时,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避免弄赃主人家的地板如果戴有帽子的要把帽子脱下来在房间里戴帽子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在下雨天拜访的话,应该把雨伞放在室外,进去后当你脱掉外套或大衣时,主人帮你挂起来时,你不必客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问好,然后是男主人,如果发现主人家里宾朋满堂的话,就需同男主人握手和相识者握手,对于其他人微笑点头致意即可在美国人家中做客,如果主人请你入座,请你不要推托,大方入座即可反之,主人则会以为是桌椅有不干净的东西还是你嫌弃了呢只有不要乱动主人家的东西,也不要随便询问家中摆设的价格,更不要随便抽烟,如果要抽的话请先征求旁边女士的同意,方可抽烟,而且当男主人向你递烟时,请你大方接受,如果推辞后抽自己的烟,这也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主人也会以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非常的不愉快自从中国加入WTO与其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再加上奥运年,这是个新的起点中国即将迎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所以我们要找出差异,消灭差异,才能融入世界让中国与世界共舞在这种情况下,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也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差异 高菲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20 期刊 0 146从非言语交际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时间、空间、沉默传递不同的非言语交际信息 苏威; 赵月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20 期刊 0 219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段学莲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3-15 期刊 0 304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

[1]廖佳丽:以人为本是酒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3):179~180[2]文新跃:“以人为本”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J]商场现代化,2005,10(445):191~192[3]田喜洲: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J]商业研究,2005,1(309):163~165[4]左正万:酒店管理“以人为本”[N]市场报,2004-12-03(18)[5]邓雪:论企业员工满意度的提升[J]商业研究,2003,(3)[6]周文霞:管理要正视人性的特点[J]中国人力资源管理,2000,(3)[7]杨莹等:员工心理受权与酒店服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5,5(20)[8]徐洁:浅析现代酒店客房管理员工的人性化策略[J]管理研究[9]雷姝燕:以酒店人性化管理解决员工高流动率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111]庞肖梦唐开源:《公共卫生管理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23[2]曲秀梅: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21~22[3]张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问题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3):54~55[4]张国敏:丽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时代教育》,2008,(3):59~60[5]赵居礼杨卫军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调研[J]高等职业教育,2002,(20):45~46

找学报投吧一般大学教师都是投自己学校的学报的

大学教育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对于应届生和在校大学生求职者来说,教育经历是简历上非常重要的信息,但很多大学生同学们都对教育经历具体怎么写、写教育经历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都不清楚。今天我们就帮大家总结了教育经历的写法,供大学生同学们参考。教育经历的篇幅不宜过长,不要超过 3 - 4 段经历。过于久远的教育经历并不具有参考价值,大学之前的学历都建议不写,一般可以写本科、硕士、博士、MBA等经历。交流、交换、项目研究等经历,也可以在教育经历中写出来,如果已有 3 段经历、学校不知名或时间过段(1个月),都建议不写。如果尚未毕业,在毕业时间上则应填写预期毕业时间,不要写“至今”,因为至今是没有任何信息量的,HR 需要知道你什么时候毕业。GPA:如果是学生找工作,0以上GPA都建议写。尚未毕业则写当前已知的GPA。如果你的 GPA 看起来比较低(如 0)但实际上在整个专业中排名很靠前,可以写一个括号注明(如“全专业前 10%”)| 示例:GPA:52 GPA:4 / 0(专业前5%)如果GPA较低,可以写出专业GPA。| 示例:专业GPA:67如果无论如何 GPA 都很低的,则建议不写。已有工作经验 GPA 就可以不写了。荣誉奖项:建议只放真正有分量的荣誉(竞争激烈的奖学金、全年级前几名、某千人比赛前5名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之类的尽量不要写。可以写与学术相关的奖项(如“XX学科奖学金”)以及与所申请行业相关的奖项(如“XX商业大赛前 20 名”)。多次获得的奖项要合并写,不要重复罗列相同的奖项。| 示例:荣誉奖项:一等奖学金(2015-2017),市级优秀毕业生(专业前3%)荣誉奖项属于简历上内容不足时的“填充物”,经验较少的同学建议尽量写,已经工作建议就可以不写了。相关课程:如果专业符合招聘要求,只需要写明专业,没有必要列出课程。如果专业与应聘职位要求不符, 那么可以列举不超过一行与所申请行业相关的课程。记住只写跟申请岗位相关度高的,按相关顺序排列。| 示例:相关课程:会计 相关课程: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建模与分析、财务管理| 错误写法:经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大学英语如果简历内容已经比较饱满,相关课程建议不写。最后,最重要的,有多段教育经历时, 按照时间倒序的方式写,最近的学历放在最前面。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以下供你参考: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 索引序列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
  • 大学教育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