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发布时间: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查询出来的结果显示不是核心的。供参考。交流期刊基本情况、论文范文资料以及评职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探讨

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职职工2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101人;有博士学位的137人,硕士学位48人。内设机构包括6个职能处室、12个专业研究室、1个成果转化中心,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中心、核心期刊《矿床地质》和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资源所。2013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横向和其他类科研项目213项,总经费18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9项,经费3041万元;部级项目95项,经费73余亿元;横向项目12项,经费1275万元;省级地勘项目3项,经费139万元。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6篇,其中,SCI收录国外论文33篇,SCI收录国内论文17篇,EI收录论文26篇,国内核心101篇;出版专著5部;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全国矿产资源利用国情调查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所长、党委副书记王瑞江(中),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佳文(右二),副所长毛景文(左二),副所长王宗起(右一),副所长邢树文(左一)袁顺达荣获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3人分别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突出贡献奖;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3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人分别获得第14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和银锤奖;4人入选第三批地调局地质英才计划;1人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和程裕淇优秀学生论文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1人担任经济地质学家学会理事,1人担任国际矿床成因研究协会稀缺金属工作组秘书长,1人新担任第六届同位素专业委员会委员。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王瑞江,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佳文,副所长毛景文,副所长王宗起,副所长邢树文。年度重要科研成果林西组上部发现含大量苔藓虫、海绵等典型海相生物格架的灰岩透镜层和生物礁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上部发现海相化石。古亚洲洋在兴蒙地区的最终闭合、兴蒙海槽褶皱隆起的时代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地质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以林西组为代表的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环境。本次研究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上部首次发现多个海相灰岩透镜层和厚层块状礁灰岩,其中含有大量苔藓虫、海绵、钙藻等典型海相化石,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Z值平均为1,接近海相灰岩经验值120,结合其他剖面相同层位发现的海相沉积,表明兴蒙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属海相或以海相为主的沉积环境。这一发现对厘定兴蒙海盆的最终闭合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并将促进东北—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战略接替新层系常规油气、页岩气(油)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部署思路的调整。西藏班怒成矿带中段找矿取得新突破。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拼贴的两条主缝合带之一,不仅是研究全球大陆动力学的窗口,而且造就了极其优越的成矿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雄梅斑岩铜矿是近年来在藏北空白区开展遥感异常检查时在成矿带中段找到的地表露头矿,通过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初步查明了铜矿体的规模和形态,目前已控制地表铜矿(化)体东西长近1000米,南北宽近800米,具有大型矿床潜力。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为班怒成矿带中段地质找矿带打开了新的局面。雄梅铜矿含矿斑岩露头及其铜矿化华南西部地区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深部背景与过程示意图西藏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斑岩铜矿带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研究取得新认识与新进展。研究表明,在晚白垩世,个旧地区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区内锡多金属矿集区的矿化与同期发生的岩浆作用存在密切成因联系,提出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而非同生成因。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区矿床模型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演化与大兴安岭北段多金属成矿关系。提出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带可能在中三叠世末期碰撞闭合,大兴安岭北段早中生代期间(250~160Ma)的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主要受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的影响,自160Ma左右才转为太平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并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金属矿床。即①250~225Ma(T1+2):兴蒙造山后伸展,蒙古—鄂霍次克洋活动陆缘阶段(代表性矿床如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②225~190Ma (T3-J1):蒙古—鄂霍次克洋陆内俯冲,陆陆碰撞阶段(代表性矿床如太平川斑岩型钼矿、沙麦钨矿);③190~175Ma(J2+3):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晚造山阶段(代表性矿床如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矿,红花尔基钨矿,三矿沟矽卡岩型铜矿);④175~160Ma(J3):碰撞造山后伸展跨塌阶段;⑤160~125Ma(J3-K1):造山后伸展垮塌与太平洋构造域陆缘岩浆作用联合作用阶段(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时期,如岔路口斑岩型钼矿,二道河矽卡岩型铅锌矿、甲乌拉热液脉型铅锌银矿)。琼河坝覆盖区实现找矿突破的第一孔(ZK01孔)东准琼河坝覆盖区隐伏矿预测与找矿取得重要突破。开展了隐伏矿靶区优选和示范评价研究,识别并提出覆盖区隐伏矿地球物理异常关键标志,在东准琼河坝覆盖区发现多处异常。采用研究项目确定找矿靶区,基金预查项目适时跟进的策略,对拉伊克勒克靶区进行了验证,在厚覆盖区成功发现了斑岩—矽卡岩铜矿,仅在局部勘查已获得资源量(333+3341):铁矿石量为4万吨(平均品位4%);铜金属量1万吨,其中富铜矿4万吨(平均品位35%),通过综合资料分析,该矿成为大型铜矿的前景十分明朗,为东准地区找矿突破打开了新局面。大瑶山地区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钨钼铜成矿作用。提出大瑶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成矿系列,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是今后大瑶山地区找矿的主攻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古龙—倒水—夏郢和大黎断裂带两个找矿远景区,并在已知社垌大型矿床外围新发现了3个斑岩型—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铋矿床,在成矿理论创新指导矿产勘查工作方面作出了新的成绩。广西大瑶山地区主要矿床时空分布图石英大脉型矿体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

2013年,评选出第二届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获得者,其中丁悌平、裴荣富、张荣华、廖椿庭、卢耀如等5人获得杰出成就奖,每人奖金10万元;吴珍汉、金小赤、刘成林、聂凤军、张岳桥、王贵玲、王学求、雷明堂、王晓红等9人获得突出贡献奖,每人奖金5万元。国土资源部姜大明部长和汪民副部长为第二届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获奖者颁奖并合影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丁悌平研究员在同位素测试实验工作丁悌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改进硫、硅同位素测试技术,创建硅同位素地球化学体系,修订硫原子量等方面取得国际公认的突出成果。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1996年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院士在办公室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和成矿学研究,在国内外主持五项重大矿产勘查工作,首次在国内开展30余个矿床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为指导地质勘查和矿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科学论证。近20年专攻超大型矿床成矿学研究,首次完成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及其全球成矿体系。曾多次获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获多项国家和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张荣华研究员在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用自主研制的获奖设备进行高温高压实验张荣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开创地球化学动力学新领域,自主发明仪器,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和高温高压流体实验室。在高温高压流体和流动反应原位探测装置、方法和整合技术,临界区水性质影响矿物与水反应速率,高压高温原位观测和实验模拟金属分带、来源迁移堆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以排名第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汶川地震后廖椿庭研究员在映秀灾区工作廖椿庭: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地质力学研究工作,是我国地应力测量与应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为地质力学在工程中的创新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1985年获地质矿产部劳动模范和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992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卢耀如院士在云南石林进行地质考察卢耀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岩溶及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誉为“喀斯特卢”。参加并指导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为岩溶地区的开发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二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福建省“6·18”突出贡献奖。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吴珍汉研究员考察夏威夷现代活火山吴珍汉: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大陆动力学及应用研究,在西藏当雄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勘测与工程稳定性评价、羌塘盆地油气地质构造保存条件分析、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隆升过程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创新成果,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和显著社会效益。金小赤研究员在野外工作金小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生物地层学、沉积和古地理学研究。对冈瓦纳相沉积和生物在中国的分布、冈瓦纳裂解地块在中国西南部的分布和拼贴过程以及特提斯的发展和演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对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在新生代的隆升和环境变化以及相应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记录也有一定的研究。刘成林研究员考察勐野井钾盐矿刘成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钾盐成矿规律、第四纪盐湖演化及大陆表生成矿等科研与调查。合作发现我国第二个超大型钾盐矿床-罗北凹地钾矿,揭示了江陵凹陷深层高产富钾卤水矿;合作提出“深盆迁移成钾”和“裂谷小盆地成钾”等理论认识,建立盆地找钾模型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聂凤军研究员(右一)在内蒙古毕力赫矿区对学生进行野外指导聂凤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中蒙边境及邻区铜、金和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评价预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地壳再造与成矿作用模型,并且将其成功引入找矿勘查评价;主持境外巨型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计划提供支撑,为制定全球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张岳桥研究员在浙江野外开展前寒武纪基底构造研究工作张岳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盆地构造和区域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在青藏高原东缘地貌边界带新构造演化、华北地区新生代构造、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生代构造、郯庐断裂和胶莱盆地白垩纪构造、华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中国东部侏罗纪陆内变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王贵玲研究员(中)野外工作王贵玲: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积极组织科研地调工作,不断探索地下水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主持各项科研地调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部。首次编制地下水系统划分技术导则,对我国北方地下水系统进行整体划分和特征详细论述,首次系统地开展了我国北方地下水系统对比研究。王学求研究员室内工作王学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在金矿勘查地球化学、深穿透地球化学、纳米地球化学、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性成果,为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发现提供了重要找矿靶区。担任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主席,领导了地球化学界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为建立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雷明堂研究员野外工作雷明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在岩溶塌陷形成演化机理与发育判据实验测试技术、基于岩溶管道裂隙系统水(气)压力实时监测的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岩溶塌陷综合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和突破。王晓红研究员展示3D打印的硅蛋白模型王晓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研究及其标准物质研制。近几年,与德国美茵茨大学Mueller教授合作,启动了我国硅质海绵骨针矿化机制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仿生应用研究新领域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建立了德中“生物—矿化—材料”实验室,以多学科交叉实现了地球科学的延伸,为地球科学造福于人类开辟了新途径。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40多篇,其中国际SCI论文60多篇;主译出版专著1部。

郭安北 张小玲 张振梅(核工业地质档案馆)摘 要 本文论述了核工业地质队伍属地化后地质档案资料实现跨行政隶属关系的管理思路,同时论述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结合核工业地质工作实际探讨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构想。关键词 项目连接 价值理念 集群化产业化思考由于放射性矿产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战略性特殊地位,其地质资料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就由核工业部门自行保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有60 多个档案馆(室)分布在全国各地,馆藏成果、原始地质资料数百种类,数千万件,实物地质资料(岩心、薄片、标本)也有大量积累。新世纪以来,汇交的电子文件和数字化、矢量化、电子化档案资料已达数十个 TB。这些海量资料,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放射性矿产地质工作综合性勘查技术进步和铀矿地质规律。“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以“依托项目进行档案管理”的创新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放射性地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使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服务和综合利用条件更加完备,获得国家档案局“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奖。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开展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无疑为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上水平、上档次加注了“助推剂”,同时也为核工业地质档案管理者带来了更多关于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思考。1 破解管理体制现状难题,夯实“两化”建设基础2000 年前,核工业地质局原有地区性中间管理局、直属单位、地质大队、研究院(所)等地勘单位66 个。相应地,每个地勘单位都设有放射性地质档案资料室,中间管理局设有地质档案馆,地勘单位档案资料室负责本单位的地质资料管理并向核工业地质档案馆和地区管理局档案馆汇交成果资料。2000 年后,中间管理局和大部分地勘单位划归属地化管理,仅保留 3 个地质大队、1 个航测遥感中心、1 个北京地质研究院和 6 个地区性研究所、6 个派出机构——(华东、华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放射性矿产管理办公室。目前,6 个派出机构分别负责原 6 个中间管理局所辖的档案资料馆的管理和原辖区内地质大队档案室的松散管理联系。如何实现对这些单位的“无缝链接”,是我们保持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系统性、完整性的首要课题,也是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1 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委托管理,使全国核工业地质系统档案管理重新连接在一起,为实现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2000 年后,大部分原核地勘单位分散到 20 多个省市实行属地化管理,与原来的管理局和中间管理局切断了行政隶属关系。实际上大量的放射性矿产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均保存在这些单位的档案室,现有组织体系的力量将无法实现这些资料的整合。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资料委托管理,将分散的核地质资料重新聚合起来,有效地破解了核工业地质体系管理现状的难题。前期为搞好放射性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的资料清理工作的实践和成果,充分证明了实现全国放射性地质资料资源的整合是可行的。2 “项目连接的档案管理”方法创新,为实现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集群化产业化建设扫清了障碍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原核地勘单位档案资源的整合,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牵头,采取了项目连接的方式,将分散的资源重新聚合起来。第一步,将以清理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为项目,摸清全国放射性地质资料的“家底”,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目录数据库;第二步,则拟查遗补缺,将部分重点地区、典型矿床等尚缺资料补充完整;最后逐步实现分布式数据库,为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夯实物质基础。2 诠释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价值理念,做足“两化”建设功课长期以来,核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由于封闭和保密的原因,造成服务对象局限,服务方式简单,服务产品稀少;传统的重保管、轻开发利用,成为制约提升档案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核工业地质档案管理与服务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档案服务和档案信息化理念的建立,重塑了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观念。1 政府的决策有力地推动了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回归200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列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六项重大任务之一,要求“推进地质资料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可见,作为体现地质工作成果的地质资料,其经济价值是肯定的。惯性的思维,封闭的思想,不可能长期立足,集群化产业化开发利用才是顺势而为之举。2 开发利用的实践,推动了对档案价值认识的提升由于受地质工作投入强度、工作阶段、人类认识水平、测试试验精度、科技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地质资料中包含很多未被发现的科学信息,其中的认识和结论也难免存在错误。这些未被发现的科学信息及错误的认识和结论,蕴含有巨大的潜在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地质资料开发的基础。核工业地质在长期的找矿实践中,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分布与矿产产出的关系,先后在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研究中挖掘出许多有用的信息,根据放射性低值异常与油气的关系,圈定油气勘探远景区;根据铀、钍、钾异常分布及其比值异常关系,找到金矿和铜、铅、锌等矿产或划定远景区;根据放射性矿产与多金属矿产的共(伴)生关系,划定找矿远景区。同样,随着技术的进步,认识将会不断深入,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挖掘价值是巨大的。3 档案信息价值是“两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档案管理学认为,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因客体、主体、时间、空间等条件变化而变化;而档案价值利用主体,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必要条件,例如矿产资源调查材料如果不进行投资,这些材料只能说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并不能产生现实价值。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为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就是说,使档案资料利用的主体范围更加大众化,利用范围多元化,从而使实现档案资料的更大价值成为可能。正所谓有“为”才能有“位”,故地质档案资料对有为有位的追求,自然成为“两化”建设的动力源泉。3 依托相关法规,保障“两化”建设品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对于核工业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通过“两化”建设,可以促进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提速,信息化建设又为多年来未能彻底解决的旧资料的抢救保护工作带来机遇;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服务于科研生产,从而引起领导层和大众对地质资料管理的更加重视,于是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即步入了良性循环,所以说这是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的基础较薄弱,各级馆(室)管理人员素质和设施配置不平衡,有个别地勘单位档案室甚至没有计算机等最基本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具备软件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的人员更是有限。因此,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难度较大。综上所述,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了抓住机遇,实现体系的有机融合,必须从起步起即依托国家政策法规,注重品质质量,使“两化”建设健康发展。1 依托国家政策,形成统一的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体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并接受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1988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批准,1988 年 7 月 1 日地质矿产部第 1 号令发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放射性地质资料汇交和管理,对于属地化或保留的地勘单位,同处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同处一个系统的各个环节。在这个体系中,统一号令,统一步伐,方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工作。2 依托行业标准,建设统一的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就全国地质资料管理而言,已形成了覆盖全面的地质资料信息工作制度、标准、规范,而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要有机融入这个体系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好现时的信息标准衔接,即根据行业有关标准,结合放射性矿产特点建立《电子文件归档格式要求》等有关信息化工作规范,并严格地质资料汇交的质量检查,保证信息产品能够满足集群化的要求;其次,在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第三,是对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已发布的信息标准、规范进行集群,全面对照检查已有的电子信息产品的问题,如扫描的电子化产品是否符合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等,从而以此为指南规范操作。3 依托行业精神,攻坚克难,建设质量一流的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2006 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全国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用一句表达核工业精神的话来说,“责任重于一切”,也就是说虽然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基础薄弱,困难很多,问题复杂,但责任使然,应理清思路,坚定信念,抓住关键,争创一流,才能建设与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接口的放射性地质资料数据库,融入社会化服务体系。4 探索切实,写实“两化”建设构想对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矢量化以及电子化等工作,目的是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则毫无疑问地效率更高,应用价值更高。但技术方法往往是前述价值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探索信息集群技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 跨行政隶属关系的集群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集群,首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原始、实物和成果地质资料的跨行政隶属关系的集群,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机构,起着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枢纽作用,实现将全国分散、零星、单一的地质资料信息的大聚汇;地勘单位则是除按规定汇交资料后的实体档案资料的拥有者和保管者,也是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的分布式数据库。真正的信息集群是建设全系统的信息体系,消除信息孤岛。笔者认为,延续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依托项目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可能是实现跨行政隶属关系进行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集群的有效方法。2 跨专业学科的集群进行放射性物探、铀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放射性化探、钻探等资料的跨专业集群,是因为铀矿地质勘探专业齐全,队伍分工明确,保管的地质资料各有侧重。因此一方面要在信息技术方法上集群,另一方面要首先实现各专业资料的集中。众所周知,当地质工作进入到一定时期,地表的矿产大多已被发现,找矿的方向只好指向肓矿体,或因冶炼技术的进步而扩大老矿区和找到新类型。在找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集群各专业地质勘探信息,对于实现上述的找矿效果将会事半功倍。(1)多元信息的叠加处理。在高度数字化和集群化产业化的前提条件下,将跨不同专业、不同时期、不同方法的多种地质资料信息进行叠加处理,再通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结合对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内在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得出新的地质认识,进而圈定找矿远景区。(2)原始信息源的再处理。如经济可采的砂岩型铀矿,由于覆盖厚等原因,放射性物探方法往往信号显示较弱;如果采用物性参数归一化处理,增强弱信息,提取有用判断因子,将会使原放射性物探测量资料重新发挥作用。(3)建立数据处理模型。当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后,将可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找矿模型。这些模型是找矿经验的智能化,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用某类模型,并在授权范围内调用信息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后,得到新的分析图件,为某类找矿提供参考。如我馆参与的获得 2011 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奖的《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的基础上,建立了 75 个铀矿床式和 111 个预测模型,充分显示出地质资料多元信息集群分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5 结语从核工业地质档案资料管理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对有关政策理论的理解,“依托项目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可以破解跨行政隶属关系不同的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制的难题,从而实现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依靠政策法规的解读,破除“重管理、轻利用”的地质资料管理观念,通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诠释“档案价值”理念;依据标准规范,建立统一格式、统一要求的核工业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建设安全可靠、质量达标的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系统。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学校隶属关系: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 电话:0773-5896079(院办)、5896271(资环系)学校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12号 传真:0773-5892796邮政编码:541004 网址:http://桂林工学院创建于1956年,原为一所单科性地质专科学校,从创建到1977年,一直从事地质专科教学。1978年,学校升格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成为以地学本科教学为主的工科院校。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从1983年开始,学院的办学方向开始转变,学院进入了漫长的转型期。1994年,学院更名为桂林工学院,标志着学院向多科性本科学校发展。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学院学科门类已涵盖理、工、文、管、艺5大类,14个二级类,36个本科专业,20个硕士专业。地质类专业在全院学科中所占比例已大大缩小。一、专业设置现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珠宝首饰及材料工艺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本科学生近1200人;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地球化学、市政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等8个硕士点,硕士研究生74名;与中南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桂林工学院地质类专业全部在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内。该系成立于1997年。全系现有86名教职工,其中教授(研究员)18名,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30名。现有地质类专业教师30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15人,博士9人,师生比远高于其他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38人,其中已取得博士学位的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有13人。每年各教研室根据计划安排教师攻读学位或在国内外进修,已有3名教师从国外学成归来。阮百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桂林工学院副院长,是广西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和科技开发项目,在《中国科学》、《物理探查》、《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5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广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罗先熔教授:现任桂林工学院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所长,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电化学勘查研究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了20余项地质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广西优秀专家荣誉称号。目前正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西部荒漠戈壁区大型铜镍金矿勘查评价技术及综合示范研究”。冯佐海教授,现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花岗岩体构造、成矿构造解析和环境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参加过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973”规划)在内的国家级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5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目前正主持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基础地质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吴虹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桂林工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遥感/GIS课题同行评议专家。曾作为访问学者两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开展中德科研合作,在德国出版遥感/GIS专著一部,主攻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遥感、GIS与动力学模型、综合地学信息可视化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钱建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在研项目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控矿构造、构造地化与动力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方面科研成果较为突出,曾获第三届全国构造地化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地洼学说二等奖。张良钜教授,现为桂林工学院珠宝教育与检测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矿物、宝石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宝石矿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加或负责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5项,合编专著一部、在矿物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研究方向为:矿物晶体化学、宝石矿物的研究与开发等。张桂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构造地质学、岩石学、金矿床的控矿规律及GIS的应用研究,曾多次赴英国和澳大利亚学习工作。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5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项。张小路研究员,主要从事使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隐伏矿床找矿预测研究工作,和工程物探勘查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过国家“九五”科研攻关项目、国家新疆三0五项目、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子课题研究等。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喻亨祥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桂林工学院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花岗岩地质与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等,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中澳国际合作研究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2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人才培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迄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博士研究生8人。全系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生5名,在校硕士研究生54名(不含研究生班),本科生1090人,高职生35名,函授生300余名。在一大批教授、博士的带动下,在浓厚学术氛围的影响下,资环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近年来,共获得包括全国英语竞赛、全国数学建摸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各种奖励近20项,毕业生考研氛围浓厚,连年研究生考取率在15%左右。由于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我系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近三年来,一次就业率均在85%以上,今年更是达到了96%。尤其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连年一次就业率100%。四、办学优势与特色资环系现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7个教研室,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中心实验室两个中心实验室,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高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工程物探科技开发中心、宝玉石测试鉴定中心等科研及科技开发机构。虽然经过转型,地质类专业已被大大压缩,但它在学校各学科中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其中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3个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实验室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与招生相比,这些年地质类专业的分配形势越来越好。2001年我院地学类专业毕业生80人,而社会需求为400余人,供需比为1∶5,2002年毕业生73人,社会需求为450余人,供需比为1∶6;2003年毕业生为80人,需求量640人,供需比为1∶8。地质类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为100%,说明社会对地质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保持旺盛。广西是沿海、沿边的西部少数民族省份,矿产、旅游、水能等资源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虽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国内发达省区,但也为人才培养和教育进步提供了机遇。经过近50年的发展,桂林工学院已形成以工为主、文理经管等多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包括地矿类及相关的材料类、测绘类、环境类等许多专业都是广西独一无二或具有一定优势的,其中一些还被列为广西重点专业或精品专业。五、学科建设资源勘查工程本学科是我院最早建立的学科,也是地矿类学科群中的主干学科。1995年被广西第一批列为区级重点学科。在“六五”直至“九五”期间的20年中,承担了广西和全国乃至中外合作的各类研究课题。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项。在有色多金属大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华南隐伏矿床的综合预测理论与找矿方法、花岗岩体构造侵位机制与岩浆动力学研究、显微构造与组构学、区域构造与成矿构造、构造地球化学与成矿地球化学等领域已经形成特色与优势,处于国内先进乃至部分国内领先水平。本重点学科现有一个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点(资源勘查工程),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并挂靠在中南大学内招收博士生(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勘查工程学科建设的整体目标是:以广西的地质和矿产资源的预测、勘查、评价和开发为立足点,参与国内重要成矿区带的科研竞争,跟踪国际先进的成矿理论与预测技术,将本学科建设成为整体国内先进,部分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能对广西地质和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开发起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测试,科技咨询与成果转让的基地。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成矿规律与隐伏矿床预测、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花岗岩构造与成矿动力学、现代构造解析与成矿构造、成矿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科是在地质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宽厚的多学科支撑体系。1993年,在地球化学勘探基础上,设置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00年通过多学科横向联合申报,成为广西第一批成功申报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点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来,在广西从事水环境防治、水资源保护规划、设计以及环境地质项目62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广西科技厅、教育厅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地方政府项目25项,应用研究项目22项,总科研经费836万,40%的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发表学术论文208篇(其中学术会议56篇),出版专著6部,省部级获奖项目21项,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25项,使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在我国和广西区内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声望。环境工程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多学科横向联合,大力发展以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地质、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几个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具有与我国国情尤其是广西地方特色相适应的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与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领域达到广西领先、总体国内先进、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合理梯队结构的高水平学术队伍。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以及环境地质。勘查技术与工程该学科是桂林工学院最早建立的重点学科之一。勘查技术与工程的主要对象是水土、矿产等资源及相关的地质地理环境。它涵盖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勘查工程等学科及相关专业。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原地矿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指令和专项基金项目11项,国家攻关项目7项,其他科研项目60项。总项目数86项,总经费720万元,人均项目数3项(含交叉参加数)。共获省部级各类成果奖20项(含优秀论文奖11项)。勘查技术与工程发展整体目标是:以广西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主要依托背景,重视占广西国土面积 41%的岩溶区,以资源、环境为纲,以地球系统学科和系统方法为经,以“地质—经济—社会”的复杂关系为纬,建成一个在矿产资源及水资源勘查、基础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能适应国家和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跟踪学科前沿,达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水平,并对广西的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起带动和辐射作用,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区)级重点学科基地。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围绕中国西部(重点在广西)资源、环境和生态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问题,推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广西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已初步形成学科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六、实验室建设目前,资环系共有实验室20个,主要有矿物岩石实验室、宝石实验室、普通地质实验室、地学数据采集与处理模拟实验室等。专职实验人员12 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 人,实验师、工程师4人。共有实验用房约2000 m2。有实验仪器设备479 台(件),总值达434万元。其中超过5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3台套,比较大型的仪器设备有:总有机碳分析仪(日本);原子吸收光谱仪(美国);紫外光分析仪(美国)。七、科学研究在长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发扬地质、物探、化探、水文、环境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地物化综合找矿、地质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中取得了一批国内先进、部分达国际水平的成果,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励数十项,近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全系目前在研项目40余项,合同经费8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23项,横向项目90项。主要研究机构及研究方向有:1)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创始人、首任所长是国际知名地质学家、宝石(观赏石)学家、博士生导师袁奎荣教授。现任所长罗先熔教授。本研究所是全国地质系统第一个从事花岗岩与隐伏矿床预测研究的专业研究单位,现拥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7人。该所通过18年的实践所提出的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理论和方法,已经逐步趋于完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两次举办全国隐伏花岗岩及深部找矿的学术讨论会,3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执行主席,与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的10所著名大学交流密切,为促进国际间的地学交流和提高我国学术地位做了开拓性工作。中科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涂光炽教授、徐克勤教授、陈国达教授及南京大学王德滋教授等,都对研究所有较高评价。2)工程物探科技开发中心:成立于1994年3月,中心现有人员工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工程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中心拥有加拿大EKKO-100A地质雷达,EM-57(C)瞬变电磁仪,SWS-1G型多功能面波仪等先进设备,可以承接工程地基勘查、桩基检测、管线探测及漏水调查、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项目。多年来承担了许多这方面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3)高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注册资金为人民币捌拾柒万元。主要从事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及中央空调清洗工程等项目。同时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现有专职技术人员31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17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目前主要承担科技项目有: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项;广西科技厅项目6项;广西教育厅项目2项。4)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11月,主要利用当前最先进的各种空间分辨率尺度的商业卫星遥感影像,开展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构造地质填图、矿山矿产资源乱采乱挖调查、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农作物长势与病虫害监测、植被覆盖调查、森林火灾监测与损失评估、水灾监测与损失评估、城市区域地理构成现状调查、城市区域发展变化动态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定量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大型工程选址、海岸及近海生态环境监测与调查等遥感应用技术服务。5)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7月,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技术力量十分雄厚,已经拥有国家环境工程水污染专项设计乙级资质书,能够承担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并开展环境技术领域的各种工程咨询和技术服务。多年来,取得了一批颇具影响的学术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浓度味精有机废水处理新工艺获得了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八、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目前,与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学术交流及友好往来关系。目前学院有30多人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国家学习或进修。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明多萨克斯大学每年相互交换留学生。1995年起学院与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联合办学,并在我院设立FGA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珠宝鉴定师资格考核考点。由我院负责教育培训的学员考试通过率连续 5年为100%,为世界宝石教育培训通过率之最,受到国际珠宝界的高度评价。九、出版物《桂林工学院学报》是CA收录期刊,BIG固定刊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989、1995、1999连续三届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撰稿:王殿华)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应该不在核心期刊目录当中的。下图显示的是检索结果,只可参考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是什么

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职职工2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101人;有博士学位的137人,硕士学位48人。内设机构包括6个职能处室、12个专业研究室、1个成果转化中心,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中心、核心期刊《矿床地质》和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资源所。2013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横向和其他类科研项目213项,总经费18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9项,经费3041万元;部级项目95项,经费73余亿元;横向项目12项,经费1275万元;省级地勘项目3项,经费139万元。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6篇,其中,SCI收录国外论文33篇,SCI收录国内论文17篇,EI收录论文26篇,国内核心101篇;出版专著5部;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全国矿产资源利用国情调查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所长、党委副书记王瑞江(中),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佳文(右二),副所长毛景文(左二),副所长王宗起(右一),副所长邢树文(左一)袁顺达荣获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3人分别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突出贡献奖;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3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人分别获得第14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和银锤奖;4人入选第三批地调局地质英才计划;1人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和程裕淇优秀学生论文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1人担任经济地质学家学会理事,1人担任国际矿床成因研究协会稀缺金属工作组秘书长,1人新担任第六届同位素专业委员会委员。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王瑞江,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佳文,副所长毛景文,副所长王宗起,副所长邢树文。年度重要科研成果林西组上部发现含大量苔藓虫、海绵等典型海相生物格架的灰岩透镜层和生物礁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上部发现海相化石。古亚洲洋在兴蒙地区的最终闭合、兴蒙海槽褶皱隆起的时代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地质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以林西组为代表的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环境。本次研究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上部首次发现多个海相灰岩透镜层和厚层块状礁灰岩,其中含有大量苔藓虫、海绵、钙藻等典型海相化石,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Z值平均为1,接近海相灰岩经验值120,结合其他剖面相同层位发现的海相沉积,表明兴蒙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属海相或以海相为主的沉积环境。这一发现对厘定兴蒙海盆的最终闭合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并将促进东北—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战略接替新层系常规油气、页岩气(油)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部署思路的调整。西藏班怒成矿带中段找矿取得新突破。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拼贴的两条主缝合带之一,不仅是研究全球大陆动力学的窗口,而且造就了极其优越的成矿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雄梅斑岩铜矿是近年来在藏北空白区开展遥感异常检查时在成矿带中段找到的地表露头矿,通过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初步查明了铜矿体的规模和形态,目前已控制地表铜矿(化)体东西长近1000米,南北宽近800米,具有大型矿床潜力。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为班怒成矿带中段地质找矿带打开了新的局面。雄梅铜矿含矿斑岩露头及其铜矿化华南西部地区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深部背景与过程示意图西藏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斑岩铜矿带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研究取得新认识与新进展。研究表明,在晚白垩世,个旧地区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区内锡多金属矿集区的矿化与同期发生的岩浆作用存在密切成因联系,提出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而非同生成因。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区矿床模型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演化与大兴安岭北段多金属成矿关系。提出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带可能在中三叠世末期碰撞闭合,大兴安岭北段早中生代期间(250~160Ma)的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主要受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的影响,自160Ma左右才转为太平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并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金属矿床。即①250~225Ma(T1+2):兴蒙造山后伸展,蒙古—鄂霍次克洋活动陆缘阶段(代表性矿床如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②225~190Ma (T3-J1):蒙古—鄂霍次克洋陆内俯冲,陆陆碰撞阶段(代表性矿床如太平川斑岩型钼矿、沙麦钨矿);③190~175Ma(J2+3):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晚造山阶段(代表性矿床如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矿,红花尔基钨矿,三矿沟矽卡岩型铜矿);④175~160Ma(J3):碰撞造山后伸展跨塌阶段;⑤160~125Ma(J3-K1):造山后伸展垮塌与太平洋构造域陆缘岩浆作用联合作用阶段(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时期,如岔路口斑岩型钼矿,二道河矽卡岩型铅锌矿、甲乌拉热液脉型铅锌银矿)。琼河坝覆盖区实现找矿突破的第一孔(ZK01孔)东准琼河坝覆盖区隐伏矿预测与找矿取得重要突破。开展了隐伏矿靶区优选和示范评价研究,识别并提出覆盖区隐伏矿地球物理异常关键标志,在东准琼河坝覆盖区发现多处异常。采用研究项目确定找矿靶区,基金预查项目适时跟进的策略,对拉伊克勒克靶区进行了验证,在厚覆盖区成功发现了斑岩—矽卡岩铜矿,仅在局部勘查已获得资源量(333+3341):铁矿石量为4万吨(平均品位4%);铜金属量1万吨,其中富铜矿4万吨(平均品位35%),通过综合资料分析,该矿成为大型铜矿的前景十分明朗,为东准地区找矿突破打开了新局面。大瑶山地区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钨钼铜成矿作用。提出大瑶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成矿系列,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是今后大瑶山地区找矿的主攻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古龙—倒水—夏郢和大黎断裂带两个找矿远景区,并在已知社垌大型矿床外围新发现了3个斑岩型—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铋矿床,在成矿理论创新指导矿产勘查工作方面作出了新的成绩。广西大瑶山地区主要矿床时空分布图石英大脉型矿体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项,其中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项;地质调查项目4项,其他工程和市场服务类项目8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32篇,其中英文SCI/EI检索论文14篇,中文SCI/EI检索论文7篇。现有固定工作人员21人,客座研究人员1人,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后1名;在读研究生3名。组织召开学术会议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1次,参加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7人次。与瓦努阿图气象与地质灾害局达成“瓦努阿图典型俯冲区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合作协议,并开展了研究工作,首次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带上实施了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获取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地应力变化特征,为研究其与伴生地震的关系积累了数据;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持续开展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构建了首都圈地应力实时监测网;在新加坡南北传输电缆隧道开展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标志着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得到国际认可。BCA和Kiso-Jiban公司检查力学所在新加坡地应力测量的试验现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有技术人员27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1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中青年人才6人。2013年,实验室发表各类论文4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2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12人次。毕业硕士1名,韩占涛副研究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完成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为期一年的考察和学习。2013年,实验室负责开展了地调项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环保部公益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治分区方法研究”、环保部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子课题“典型农业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水利部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专项研究专题“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等多项,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嵌段聚合物悬浮纳米零价铁在复杂孔隙含水层中的运移研究”、地调项目“油气勘探的现代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地方合作项目“星宇化工有限公司吴桥分公司厂区及原渗坑对拟建吴桥水库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并通过验收。天津蓟县某复合有机污染场地直推钻探土壤以及多级监测井取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元素微区与形态分析重点实验室2013年是实验室建设的第一年,承担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地调项目6项,其他项目3项,累计经费2050万元。发表论文22篇,其中英文SCI检索论文10篇(1篇第一作者,5篇通讯作者),中文SC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博士2名、硕士8名;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大四学生4名。参加了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研究进展交流会,实验室研究方向、目标、组织机构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领导和专家对实验室在扩充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力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5名成员在部系统培训班上作技术讲座;邀请了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和法国CAMECA公司的专家进行微区分析技术和仪器讲座;承担了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新购置的193nm激光器、超高线性范围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投入运行。成功研制多轴可调精确定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样机,并初步建立了Li、B、K等轻元素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建立了可应用于橄榄石、辉石等单矿物中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方法;采用均相沉淀和锍镍试金技术制备的含贵金属等元素的硫化物微区分析校准标样的均匀性和实用性得到国际相关专家的好评;建立了HPLC/ICPMS快速测定天然水样品中无机砷形态的方法。新投入使用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研制成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原位分析系统(样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对我国150万平方千米不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与200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计算显示我国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和华北的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汇,而东北和华南的为负值,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源。20年间,全国主要农耕区0~20厘米土壤有机碳库累计增加5Tg。我国主要农耕区表层土壤碳源汇变化图建立了土壤碳呼吸与全球升温的预测模型。预测全球气温预期升高5℃,我国红壤、草甸土、褐土、潮土、沼泽土和黑土中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碳为519Tg,相当于我国2010年固体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的7%。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在全球气温预期升高5℃情况下,土壤有机碳释放的CO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2013年,实验室共承担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地调计划项目1项、工作项目5项,社会服务项目5项,公开发表论文8篇。派团参加第13届岩溶塌陷国际会议;邀请客座研究员、瑞典MALA公司(中国)和SenseFly公司专家开展钻孔雷达探测、无人飞机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协办“岩溶环境问题与对策学术讨论会”;组织“岩溶塌陷调查技术方法讨论会”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国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趋势与对策分析、岩溶塌陷调查和防治系列规范编写、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开发和大型矿山疏干区岩溶塌陷动力变化规律的捕捉方面取得了进展。钻孔雷达和无人机培训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地质调查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其他3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国外8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及EI检索论文共5篇;出版专著2部。有固定人员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流动人员6人,客座院士1人。2013年12月在京召开了“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2013年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参加了AAPG年会,发表摘要4篇,并作学术报告;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发表会议论文2篇;参加第六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地质学术年会和全国沉积学大会。承担了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项目“中吉天山成矿带成矿构造背景对比研究”。采用浅表层构造变形的地面调查与深部构造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解释相结合,厘定了黔中隆起及周缘3个一级变形单元和8个二级变形区。首次在黔中隆起东部中三叠统发现了透镜状油砂体,说明黔中隆起这一大型古隆起带是油气运移的有利聚集区。此外,在黔中隆起西部石炭系大唐组内发现了厚度大于50米的黑色炭质泥页岩,提出黔中隆起油气地质条件需要重新认识。证实了柴达木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良好的烃源岩,是一个新的烃源岩层系。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了Re-Os同位素分析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碱性Os稀释剂的制备标定和存在问题、普通硫化物Re-Os同位素前处理、Re-Os同位素稀释剂标定、低含量Re-Os定年标准物质预研究、岩石样品Os同位素精确测定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讨论;实验室成员前往英国杜伦大学和开放大学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udith Hannah 教授和Holly Stein 教授前来讲学。实验室继续加强标准物质的研制,富钴结壳Os同位素(GBW04476)和成分标准物质及铜镍硫化物Os同位素和Re及Os成分标准物质(GBW04477)获批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近年来,实验室在富有机质地质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实验室成员访问开放大学实验室成员访问英国杜伦大学实验室成员与美国来访学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年轻沉积物年代学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14项,包括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1项,地调项目5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5项,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项,其中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引进人才2名,培养硕士2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1名。举办学术会议1次,参加学术会议、出访及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共计20余人次。新建了独立的植硅体实验室、总有机碳/总碳实验室。阳原盆地西部湖相地层火山灰层分布特征及年代地层序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选择梨益沟等六个剖面进行了样品采集和年代及环境指标测试分析工作,对地层沉积序列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基本建立了五龙峰剖面2ka至5ka的年代序列,研究表明剖面整体上为风成相沉积,反应的气候以冷干、凉湿为主,主要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古气候冷暖旋回,每个旋回又包括了若干个次一级冷暖干湿旋回。包头市麻池钻孔第四纪地层综合研究取得进展。首次在河套地区实施的贯穿第四系的第四纪标准钻孔,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序列。回灌试验场地层对比图梨益沟剖面采样承办2013年孢粉学术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正式进入建设期,依托单位为矿产资源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有固定人员39人,其中研究人员36人、技术人员1人、管理人员2人;客座人员9人。2013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共同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揭牌实验室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国家资源重大需求,开展重要成矿带地质过程与三维结构探测,矿集区立体探测与三维建模技术,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和深部矿床勘查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通过深部探测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促进深部资源的持续发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和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2013年5月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审查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2013年,在研项目89项,包括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国土资源部项目3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依托单位项目7项、其他项目52项;经费总额4412万元。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4篇,E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5项。代表性成果:提出3D填图(建模)思路和技术流程,实现了狮子山—铜官山矿田地壳结构的“透明”化;建立铜陵矿集区综合找矿标志,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通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典型矿集区深部结构探测,发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的地震学证据,证实存在多级岩浆活动,诠释了巨型成矿带成岩成矿的动力学成因;获得了铜陵、庐枞矿集区3D结构框架,对区域构造变形、岩浆系统结构提出了一批新认识、新观点,揭示出重要岩体和控矿地质体的空间分布,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信息;深部钻探获得重大找矿线索,庐枞矿集区2000米钻探发现厚度较大的铀异常,发现4米厚的铜矿化。部分成果在《Geophysics》、《Tectonophysics》上发表。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矿产与地质杂志投稿邮箱怎么填

邮箱可以直接使用QQ邮箱 至于用word写还是直接在邮件正文上写,这就要看你投稿的出版社了 附件就是你在发送邮件时,可以添加你计算机上的文件(如果你是用word写的话,就点击“附件”添加你电脑上的word文件) 如果你要投稿的话,一般就要在编写邮件时在主题上标明“投稿”(有的还要写明是投到哪个栏目)填写好你投稿的出版社的电子邮箱地址后就可以发送了

关于投稿:现在一般就是用打印稿,甚至可以用电子稿。关于邮寄:用不了信封就用包裹,或是快件,反正到了邮局总能找到办法。邮费肯定不一样了,主要看重量还有邮寄速度。关于回复:最长的也许要3个月。关于出版社:本人不清楚,看看哪些出版社出过这样的书。关于稿费:主要靠双方协商,或多或少。祝你成功

楼主可以百度“新手投稿的36个问题”(应该是叫这个名字吧),基本上都可以回答。另外也要看每一个约稿的具体要求,每个编辑都有自己不同的习惯,如果在约稿函上注明了,就直接按他的要求发,省编辑的时间就是给自己机会。 天使领域论坛有一些新人写手的扫盲帖,不过注册略麻烦,楼主有时间可以去抢抢邀请码逛逛。约稿就不粘了,编辑和约稿都会经常更新的,常去写手论坛看才会有最新约稿,百度里很多约稿都作古很久了……

我来给你介绍一些投稿注意事项吧。现在不少初学者看到别人写字拿了银子,手痒痒了,也投稿起来,但是,结果是越投越泄气,拿不到银子不说,还伤了神,伤了心。他们为何久投不中。是才气不够吗?为何那些没有才气的文字混混,发得那么欢?在这里,我给你们说点隐私话儿,也许可以提高你命中率:稿子后,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要是没有这些,发了你文章,难找你拿米米啊!还有,详细的联系方式是编辑鉴定作者是不是抄袭稿子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些作者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把记者证、身份证、所有电话都写上了。发电子邮件,得注明投什么栏目,写上你名字和稿子名字。不要心血来潮,写稿子要积累,写稿前,你要多了解、研究你投稿杂志。包括杂志定位,板块情况、目标人群、栏目的风格、栏目设置、字数等。做到有的放矢。作者和编者都不是“瞎猫子”,世界上从来也没有“死老鼠”的。写稿子前,不妨死读杂志,读得你喷饭为佳。呵呵。读多了,你再写时,手顺了,心顺了,好故事汩汩直冒。

  • 索引序列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是什么
  • 矿产与地质杂志投稿邮箱怎么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