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

找杂志社

1、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见解独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文稿字数以5000~7000字为宜,论文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并提供英译文章标题。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图片要清晰。4、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采用Word格式。请勿一稿多投,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5、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一般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国家级和省级区别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识别方法合法性1 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国内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列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非法期刊系没有通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教师。期刊号2 国内期刊刊号问题凡通过国内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境外期刊在国内合法发行须经新闻出版署备案并由中图公司等批准颁发书刊编号),“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国内批准的书刊编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一般方法3 识别正规期刊方法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印有CN(HK)或CNXXX(HK)/R这是国内不法分子欺那些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读者而编造的国内刊号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国内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国家机关主管单位(不是什么中国/中华XX协会),并有详细的编辑出版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而非法期刊只有国际标准刊号或乱造的国内CN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综上所述,在世界公开发行有一定影响力的的并且有国内批准发行的书刊编号的国际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可以用于作者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在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可能不会被承认的对职称评定应该说没有意义,至于如何抵制这些“非法期刊”盛行,一方面国内新闻出版部门应对这类“期刊”进行严肃查处,阻止合法报刊为这类“期刊”广告外,还要劝告大家不要上当,学会识别非法期刊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规定,如果在异地办刊并出版,也是属于非法出版活动如果投稿朋友们发现不在以上地区编号的期刊应该可以对照判断了期刊分类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

1、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见解独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文稿字数以5000~7000字为宜,论文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并提供英译文章标题。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图片要清晰。4、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采用Word格式。请勿一稿多投,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5、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一般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 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 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它的丰富性、 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 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 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 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 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 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 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 从而 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 但这一经验是否具 有普遍意义, 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 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 些具体的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摸着石头过河” (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 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正是在这样的 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要求人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 胆试、大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改正。现在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 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建国以来 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 尽管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但已经不能 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 的,坚定的。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 富民强国。但要过的河有多宽,有多深,彼岸是个什么样子,则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虽 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 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 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 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 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中国不同时 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 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 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 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 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 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 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 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 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 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 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 进经济发展, “三个有利于” 换句话说, 实现 。 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 也不会盲目采用 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 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 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 而是针对中国 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 分重要的, 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 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 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 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 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同时,还需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模式的必然选择, 也是克服阻力、争取时间、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明智之举。目标的渐进性首先反映了人们 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 如果在人们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时提出过高的目标, 不仅会遇到较大的 阻力,而且会面临很大的执行困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别说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提出商品 经济,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引发激烈的争论,因此 1979 年开始改革时只是提出一个比较 笼统的改革目标:“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随着实践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化,改革 的目标也呈现不断深化和提高。 1982 年提出的 从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到 1984 , 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后来对其经济运行模式的进一步表述:“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直到 1992 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的目标。贯穿始终的一 个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而具体要建成怎样的 经济体制, 或者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内容, 则需要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 (二)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这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回顾 30 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 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首先,农村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迫切。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 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 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虽然导致粮食和食品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实行农业 集体经营,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因此, 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必须改变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经营方式。其次,农村 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 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 再次, 农村是计划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的环节。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彻底的。中国既没有集体农庄,农民 也不是农业工人,农户始终保留少量自留地,农贸市场也一直存在。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 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农村经济关系相对简单,改革措施容易形成。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 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 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 并在全国各地普 遍推行。 正由于以上原因,农村改革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进展顺利,而且成效显著。 从 1982 年年初中央文件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 1983 年底, 至 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就达到 95%以上。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 1984 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历 史最好水平,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农村改革成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整体改革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 首先, 鼓舞了 士气, 增强了信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快速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使得广大群众切 身感受到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巨大的发展 潜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壮大了改革的力量。其次,粮 食短缺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整体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最基本条件。 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 任何社 会和任何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其他方面的事情无从谈起,甚至社会 政治的稳定也很难维持,更遑论改革开放。再次,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和产生的 价值剩余,不仅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家 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 更增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各种种植养殖专业户、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户、为农村建 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户,以及从事运输、加工制造的专业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发端和雏形。 同时, 农业价值剩余的增加以及源源不断的廉价剩余 劳动力,成为中国加工业获得比较优势并迅猛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最后,为其他领域改革 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由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经验, 使得承包制成为后来几年城市和工业领域 改革的主要思路。 虽然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制本身所固有 的缺陷, 承包制不可能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最终模式, 但在当时情况下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冲 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工业生产增长等所发挥的促进作用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以增量和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 这实际上是中国渐进改革最主要也是最为直观的特征。 这种改革思路可以说贯穿了中国 改革的全部过程。按照这种改革思路,当一项改革举措一下子难以全面铺开时,往往采取两 种渐进的推进方式:一是增量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针对经济增量实施,而针对经济存量的 政策保持不变。二是局部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在局部地区实施,而针对其他地区政策保持 不变。 价格改革是典型的增量改革模式。1984 年,为全面启动城市经济改革,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俗称“扩权十条”),规定国有企业 超计划生产的产品可以自销,并在国家定价上下 20%的浮动范围内自主决定价格。这项政策 导致了价格的双轨制,即同一种产品既有国家计划价格,又有计划外市场价格。随着企业生 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超计划部分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计划部分在总产出中的比 重则越来越小。 发展到一定时候, 完全取消计划价格, 实现价格的并轨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增量改革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 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了减少改革阻力,规定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国有企业新招用的职 工,而不适用于老职工,即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随着老职工不断减少和新职 工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时候实行用工制度的并轨也就成为比较自然的事了。实际上,至 20 世纪 90 年代, 劳动合同就逐步推广到各类企业的全体职工, 实行了 “全员劳动合同制” 。 局部改革是渐进改革的另一种方式。 即当一项改革影响重大, 一下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 普遍实施时,往往首先在部分地区进行实施和试验。 (四)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任何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进行改革时都会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艰巨 的任务,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初期,当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时,中 国采取了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的同时, 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国 有制企业的发展的策略。 非国有制经济包括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国有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色。 1978 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 工业总产出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 78%,集体经济大约是 22%,私有制经济微乎其微,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而截至到 2006 年底,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出当中,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已经减少到 7%,而包括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类 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的非国有制企业的产出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 3%。 鼓励和扶持非 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的政策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代表着新生经济力量的壮大。 由于非国有制企业主要是 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 因此, 与旧的计划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国 有企业相比, 它们与市场具有天然的联系, 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发展和壮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新生的市场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从而为整个经济注入了新的活 力。 其次,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降低了推进国有制经济改革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关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更加容易。 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 整个国民经 济过多依赖国有经济时,国有企业改革就带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一旦改革发生失误,就不 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也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就需要慎之又慎。 但当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国民经济中 占有较大的比重时, 整个国民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 改革决策的难度也会相 应减轻。因为即使改革不成功,它至少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 在改革初期很难想象的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 在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之后, 都变得可 以接受。 第三, 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国有经济竞争对手和改革示范者 的作用,从而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当处于垄断地位时,国有企业感受不到竞争压力,也 就感受不到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这时对其进行改革难度很大。 随着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 和壮大, 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在市场、 原料、 人才、 资金等诸多方面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时, 国有企业如果不改革, 就不仅是个效率问题, 而是个面临被市场淘汰和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这种压力不仅是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必须面对的,也是国有企业负责人必须要面对的。因此, 正是这种来自于非国有制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来自于市场的生存压力, 推动着国有企业不断改 善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最后,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 导致职工的下岗分流,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产生严重的民 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释放出的“富余劳 动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 (五)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改革的另 一个成功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几乎是与改革政策同时展开的。早在 1979 年,中央政 府就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4 年,又决定对 14 个沿海城市实施开放政策,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吸 引外资,加快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发展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 开放政策对于中国改革的成功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扩展了人们视野,巩 固了改革基础, 使得改革不可逆转。 当国门打开之后, 人们通过各种途径 (出国访问、 留学、 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体以及商品贸易等等) 开始了解国外。 人们切身感受到在经济发展与 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意识到中国落后的程度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从 而使得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成为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国门打得越开,人们对国外了解越多, 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感受也就越强烈,最终使得改革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其次, 开放为改革提供了最便捷和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 改革初期, 虽然在改革的必要性、 紧迫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和社会基础, 但对于究竟改什么、 如何改, 特别是有哪些措施可供改革决策者比较和选择,人们却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 “学习和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为了制定改革战略和政策,一批批学者和官员前 往国外考察学习,一批批图书资料被译成中文。从中国改革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学习和借 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中国改革者最为重要的一个改革思路。每当一项改革不知如何开展时, 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每当重大改革需要实施而对后果难以把握时, ; 人们也总会想到“看看国外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当然,中国的改革者始终清 楚,学习借鉴不是照搬照抄,无论一项措施在国外是多么的成功,被采纳时都会根据中国的 实际进行评估、分析和做出必要的调整。 最后, 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这也许是对外开放政策对改革 的最大贡献。改革开放早期,开放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建立特区和吸引外资, 加快发展步伐。而要成功引来外资,就必须为外资企业的设立和运营创造条件,使得它们不 仅愿意来,而且留得住,能发展,从而需要对国内管理架构、审批制度、激励政策等进行改 革。同样,对外开放政策要求中国更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 自身发展。而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企业、政府打交道,就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就必须改革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与国际惯例、规则相矛盾或相冲突的内容。的确,在中 国改革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由于涉及到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 的改革阻力。 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不断加强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交流, 对于克服这 些阻力、推进改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加入 WTO,表面看主要收 获可能是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机会的增多, 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国内的改革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当然,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开放支持 和促进了改革, 而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对进一步的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为之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 30 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 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 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任何事物 都存在矛盾,都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 不断解决新出现的矛盾,事物才能前进。改革是波澜壮阔、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前人没有 留下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改革 30 年来,中国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中受各 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 (二)不同程度地受新自由主义干扰 。 (三)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分享

比较容易。《改革与战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006/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区域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等。

刊名: 改革与战略 Reformation & Strategy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736XCN: 45-1006/C邮发代号: 48-4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改革与战略创刊时间:1985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改革与战略》1985年创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济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06/C,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736X,邮发代号 48-47。大16开本,每月20日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栏目:经济与制度研究、战略与管理、金融财税研究、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理论探讨。

改革与战略期刊投稿经验

核心都不容易哦

找杂志社

这些期刊都是收钱就发的。关键是认准期刊,不要被人忽悠了。你可以自己去联系期刊。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建议直接国家级,因为两者的收费都差不多的。建议期刊: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3 管理世界 4 特区经济 5 经济学动态 6 经济体制改革 7 经济问题探索 8 经济学家 9 经济问题 10 经济纵横 11 经济研究 12 上海经济研究 13 特区理论与实践 14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5 江苏经济探讨 16 湖南经济 17 当代财经 18 经济管理 19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 经济与管理研究 21 南方经济 22 浙江经济 23 中国劳动科学 24 港澳经济 25 宏观经济管理 26 经济评论 27 经济改革 28 改革与理论 29 改革与战略 30 中国工业经济 31 中国房地产 32 物资流通研究 33 城市改革与发展 34 北方经济 35 财经科学 36 财经研究 37 中国物资流通 38 中国经济问题 39 经济经纬以上都是核心期刊。你在具体投稿时再进行一下查证,避免假期刊,和假发表。

刊名: 改革与战略 Reformation & Strategy主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736XCN: 45-1006/C邮发代号: 48-4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改革与战略创刊时间:1985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改革与战略》1985年创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济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5-1006/C,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736X,邮发代号 48-47。大16开本,每月20日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栏目:经济与制度研究、战略与管理、金融财税研究、区域发展、农业与农村发展、产业对策研究、企业发展论坛、理论探讨。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 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 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它的丰富性、 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 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 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 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 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 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 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 从而 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 但这一经验是否具 有普遍意义, 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 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 些具体的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摸着石头过河” (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 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正是在这样的 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要求人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 胆试、大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改正。现在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 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建国以来 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 尽管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但已经不能 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 的,坚定的。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 富民强国。但要过的河有多宽,有多深,彼岸是个什么样子,则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虽 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 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 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 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 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中国不同时 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 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 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 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 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 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 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 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 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 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 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 进经济发展, “三个有利于” 换句话说, 实现 。 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 也不会盲目采用 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 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 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 而是针对中国 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 分重要的, 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 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 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 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 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同时,还需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模式的必然选择, 也是克服阻力、争取时间、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明智之举。目标的渐进性首先反映了人们 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 如果在人们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时提出过高的目标, 不仅会遇到较大的 阻力,而且会面临很大的执行困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别说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提出商品 经济,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引发激烈的争论,因此 1979 年开始改革时只是提出一个比较 笼统的改革目标:“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随着实践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化,改革 的目标也呈现不断深化和提高。 1982 年提出的 从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到 1984 , 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后来对其经济运行模式的进一步表述:“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直到 1992 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的目标。贯穿始终的一 个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而具体要建成怎样的 经济体制, 或者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内容, 则需要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 (二)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这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回顾 30 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 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首先,农村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迫切。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 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 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虽然导致粮食和食品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实行农业 集体经营,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因此, 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必须改变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经营方式。其次,农村 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 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 再次, 农村是计划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的环节。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彻底的。中国既没有集体农庄,农民 也不是农业工人,农户始终保留少量自留地,农贸市场也一直存在。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 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农村经济关系相对简单,改革措施容易形成。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 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 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 并在全国各地普 遍推行。 正由于以上原因,农村改革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进展顺利,而且成效显著。 从 1982 年年初中央文件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 1983 年底, 至 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就达到 95%以上。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 1984 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历 史最好水平,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农村改革成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整体改革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 首先, 鼓舞了 士气, 增强了信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快速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使得广大群众切 身感受到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巨大的发展 潜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壮大了改革的力量。其次,粮 食短缺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整体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最基本条件。 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 任何社 会和任何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其他方面的事情无从谈起,甚至社会 政治的稳定也很难维持,更遑论改革开放。再次,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和产生的 价值剩余,不仅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家 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 更增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各种种植养殖专业户、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户、为农村建 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户,以及从事运输、加工制造的专业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发端和雏形。 同时, 农业价值剩余的增加以及源源不断的廉价剩余 劳动力,成为中国加工业获得比较优势并迅猛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最后,为其他领域改革 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由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经验, 使得承包制成为后来几年城市和工业领域 改革的主要思路。 虽然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制本身所固有 的缺陷, 承包制不可能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最终模式, 但在当时情况下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冲 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工业生产增长等所发挥的促进作用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以增量和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 这实际上是中国渐进改革最主要也是最为直观的特征。 这种改革思路可以说贯穿了中国 改革的全部过程。按照这种改革思路,当一项改革举措一下子难以全面铺开时,往往采取两 种渐进的推进方式:一是增量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针对经济增量实施,而针对经济存量的 政策保持不变。二是局部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在局部地区实施,而针对其他地区政策保持 不变。 价格改革是典型的增量改革模式。1984 年,为全面启动城市经济改革,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俗称“扩权十条”),规定国有企业 超计划生产的产品可以自销,并在国家定价上下 20%的浮动范围内自主决定价格。这项政策 导致了价格的双轨制,即同一种产品既有国家计划价格,又有计划外市场价格。随着企业生 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超计划部分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计划部分在总产出中的比 重则越来越小。 发展到一定时候, 完全取消计划价格, 实现价格的并轨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增量改革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 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了减少改革阻力,规定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国有企业新招用的职 工,而不适用于老职工,即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随着老职工不断减少和新职 工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时候实行用工制度的并轨也就成为比较自然的事了。实际上,至 20 世纪 90 年代, 劳动合同就逐步推广到各类企业的全体职工, 实行了 “全员劳动合同制” 。 局部改革是渐进改革的另一种方式。 即当一项改革影响重大, 一下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 普遍实施时,往往首先在部分地区进行实施和试验。 (四)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任何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进行改革时都会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艰巨 的任务,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初期,当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时,中 国采取了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的同时, 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国 有制企业的发展的策略。 非国有制经济包括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国有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色。 1978 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 工业总产出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 78%,集体经济大约是 22%,私有制经济微乎其微,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而截至到 2006 年底,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出当中,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已经减少到 7%,而包括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类 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的非国有制企业的产出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 3%。 鼓励和扶持非 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的政策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代表着新生经济力量的壮大。 由于非国有制企业主要是 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 因此, 与旧的计划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国 有企业相比, 它们与市场具有天然的联系, 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发展和壮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新生的市场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从而为整个经济注入了新的活 力。 其次,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降低了推进国有制经济改革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关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更加容易。 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 整个国民经 济过多依赖国有经济时,国有企业改革就带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一旦改革发生失误,就不 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也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就需要慎之又慎。 但当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国民经济中 占有较大的比重时, 整个国民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 改革决策的难度也会相 应减轻。因为即使改革不成功,它至少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 在改革初期很难想象的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 在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之后, 都变得可 以接受。 第三, 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国有经济竞争对手和改革示范者 的作用,从而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当处于垄断地位时,国有企业感受不到竞争压力,也 就感受不到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这时对其进行改革难度很大。 随着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 和壮大, 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在市场、 原料、 人才、 资金等诸多方面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时, 国有企业如果不改革, 就不仅是个效率问题, 而是个面临被市场淘汰和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这种压力不仅是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必须面对的,也是国有企业负责人必须要面对的。因此, 正是这种来自于非国有制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来自于市场的生存压力, 推动着国有企业不断改 善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最后,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 导致职工的下岗分流,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产生严重的民 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释放出的“富余劳 动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 (五)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改革的另 一个成功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几乎是与改革政策同时展开的。早在 1979 年,中央政 府就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4 年,又决定对 14 个沿海城市实施开放政策,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吸 引外资,加快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发展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 开放政策对于中国改革的成功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扩展了人们视野,巩 固了改革基础, 使得改革不可逆转。 当国门打开之后, 人们通过各种途径 (出国访问、 留学、 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体以及商品贸易等等) 开始了解国外。 人们切身感受到在经济发展与 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意识到中国落后的程度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从 而使得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成为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国门打得越开,人们对国外了解越多, 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感受也就越强烈,最终使得改革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其次, 开放为改革提供了最便捷和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 改革初期, 虽然在改革的必要性、 紧迫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和社会基础, 但对于究竟改什么、 如何改, 特别是有哪些措施可供改革决策者比较和选择,人们却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 “学习和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为了制定改革战略和政策,一批批学者和官员前 往国外考察学习,一批批图书资料被译成中文。从中国改革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学习和借 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中国改革者最为重要的一个改革思路。每当一项改革不知如何开展时, 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每当重大改革需要实施而对后果难以把握时, ; 人们也总会想到“看看国外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当然,中国的改革者始终清 楚,学习借鉴不是照搬照抄,无论一项措施在国外是多么的成功,被采纳时都会根据中国的 实际进行评估、分析和做出必要的调整。 最后, 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这也许是对外开放政策对改革 的最大贡献。改革开放早期,开放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建立特区和吸引外资, 加快发展步伐。而要成功引来外资,就必须为外资企业的设立和运营创造条件,使得它们不 仅愿意来,而且留得住,能发展,从而需要对国内管理架构、审批制度、激励政策等进行改 革。同样,对外开放政策要求中国更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 自身发展。而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企业、政府打交道,就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就必须改革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与国际惯例、规则相矛盾或相冲突的内容。的确,在中 国改革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由于涉及到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 的改革阻力。 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不断加强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交流, 对于克服这 些阻力、推进改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加入 WTO,表面看主要收 获可能是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机会的增多, 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国内的改革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当然,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开放支持 和促进了改革, 而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对进一步的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为之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 30 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 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 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任何事物 都存在矛盾,都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 不断解决新出现的矛盾,事物才能前进。改革是波澜壮阔、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前人没有 留下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改革 30 年来,中国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中受各 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 (二)不同程度地受新自由主义干扰 。 (三)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教训  王宗坑  (集美大学社科部, 福建厦门 361021)  [摘 要]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产权改革的关系, 明确国有企业  改革的目标、实质, 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 坚定不移地打好攻坚战, 这就是我国20 多年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教训。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基本经验教训;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 F 1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20 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 对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  纪目标,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以下几点基本经验教训: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 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中, 我们采取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利  改税、拨改贷、工业生产责任制、承包制、分税制等各种措施, 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有益探  索。虽然这些改革是试图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来搞好国有企业, 收效甚微, 但是, 正是这些  探索, 才使我们逐步认识到, 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企业问题, 只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政  府与企业之间放权让利、政策调整是不行的,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重要的一条, 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  体制改革的关系, 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要以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依据, 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和要求, 企业改革要服从、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部经济。  只有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才能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最先只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不承认是商品  经济。后来开始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但不敢提市场经济。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根本  对立的, 自然也就不敢触动计划经济体制, 只能提出放权让利的企业改革措施。直到党的十  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并据此进一步阐述企业改革、  市场体系培育、宏观调控完善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后, 才最终认识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  的微观基础和中心环节。提出采取企业公司制改造、抓大放小等措施来进行企业改革, 实现业投资结构,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变国家一元化投资主体为社会多元化投资主体, 并以  发行股票、建立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三要改变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的存在范围与比  重, 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把有限的国有资产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 保证战略重点, 逐步退出大部分竞争性领域, 适当缩小范围, 降低比重, 提高国有  资产的整体质量。通过产权改革, 理顺产权关系, 使国有企业产权清晰化、人格化、开放  性、流动性, 使国有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经营权相分离, 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  为规范的现代公司。  三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巨大成就及改革的艰巨性  20 多年来, 我们积极探索, 艰辛劳动,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  就主要表现在:  从国有企业改革本身来看, 一是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实质是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的微观实现形式。二  是进行了国家100 户、地方2343 户试点, 取得以产权改革为关键、以市场经济为依据等经  验。三是摸清并着手解决了产权改革、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下岗职工再就  业、企业家造就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从国有企业本身机制来看, 初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理顺产权关系, 职业化企业家逐  步成长, 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不断减少, 企业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企业经营机制发生  了深刻变化, 初步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  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看, 一是国有经济掌握着社会总资产中的最重要最关  键的部分, 牢牢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国民经济基础和命脉的部门, 发挥着主导作用。二是  国有经济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 建设资金的重要源泉,  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基础,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的关键。  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改革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目标还没有实现。我  们面临的困难是不少的, 挑战是严峻的,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是艰巨的。就国有  企业面临的制度性矛盾而言, 至少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五个难题:  一是企业改革的主体是谁? 即依靠谁来进行企业改革? 农民是农村改革的主体。主要依  靠这一主体, 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取得了成功。城市国有企业改  革的主体是什么? 从实践来看, 还处在政府主导型, 即由政府作为改革的主体, 依靠政府的  指挥并直接参与。其次才是群众的参与。从理论上说, 城市企业改革的主体必须是工人阶  级, 要紧紧依靠这一改革的主力军, 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充分发  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但如何使工人阶级自觉成为企业改革的主体, 尤其在企业改革进入攻坚  阶段, 出现大量职工下岗的情况下, 认真做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 从而确实尊重职工的主人  翁地位, 始终依靠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参与改革, 这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是下岗职工如何安置?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  出来。盲目投资, 重复建设, 资金不足, 企业用人过多, 造成亏损面大, 困难重重, 这就需  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资产重组, 必然导致大批职工下岗。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因职工下岗而停止企业改革, 也不能对下岗职工不管不问, 要从事关改革发展及稳定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再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  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社会、企业、职工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变观  念、强化培训、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就业机制等来解决, 这也是有不小的  难度, 只有加倍努力才可能做好。  三是国有产权的代表是谁? 即由谁代表全国人民拥有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在我国,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 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这是  很清楚的。问题在于, 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由政府的哪个部门还是由地方政府来代表  国家? 在现实中, 当进行投资决策、分配利润时, 往往有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参与, 而  在承担如国有资产流失责任时, 又难以找到具体部门、单位, 即所谓“所有者缺位”。而且,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财政分灶吃饭后, 各个地方依靠当地劳动者劳动积累起来的资金投资兴建  国有企业, 这些资产当然归各地劳动人民所有。如果也一起与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称为国有  资产, 就显得有所名不副实。应该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分级经营。国家投资形成的国有资  产, 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中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来代表全国人民行使所有权; 而地方  投资形成的资产, 由在地方人大常委会中设立的资产管理委员会来代表地方人民行使地方资  产所有权。要在人大中设立资产管理委员会, 这涉及到宪法的修改、政府职能的重新规定及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的划分等重大问题。  四是如何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政企不分, 企业成为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这是传统企  业制度的弊端。我们一开始进行企业改革就提出要实行政企分开, 但进展缓慢, 效果甚微,  至今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为何政企难以分开? 难在哪里? 难在政资不分。政企分开的  前提是政资分开。而政资分开, 就必须把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分  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取代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政资分开  后, 企业不再办社会, 政府不再办企业, 开办的只是非盈利性、非竞争性的提供公共产品的  事业。政府以精干、廉洁、高效的面貌专门从事政治协调、宏观经济控制、社会保障、提供  公共产品等活动, 企业则成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而要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 也需要长期的理论与  实践的探索。  五是如何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现代公司  制要求按法定程序产生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  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在试点企业中, 由于国有股占绝对多数, 有的企业没有成立股  东代表大会, 公司领导人自然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任命, 由国家决定。“新三会”与“老三会”  的关系难以协调, 有的董事长直接由原厂长或书记担任, 监事会主席直接由原工会主席担  任, 没有按程序选举, 有的公司董事长、监事会主席、总经理名义上是选举、聘任的, 但实  际上也是由控股者———国家说了算, 难以形成一个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公司法  人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 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  构, 也是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的。  总之,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着许多困难, 这些困难是长期积累起来的, 解决起来不是那么简单、容易,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但是, 我们不能产生畏难情绪,  丧失改革信心。我们既要正视困难, 又要看到并很好利用企业改革的有利条件(如党的十五  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 ,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克服这些  困难, 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矛盾,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锲而不舍地努力, 战胜艰难险  阻,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 ] 求是, 1999 , (2) : 4 -   [2 ] 宗寒 建国以来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基本经验[J ] 求是, 1999 , (16) : 28 -   [3 ] 周叔莲 中国20 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 理论学刊, 1998 , (4) : 44 -   [4 ] 肖金成 国有资本运营论[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 期 蒋晓蕙: 遗产税赠与税税制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35

  • 索引序列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分享
  • 改革与战略期刊投稿经验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